CN216924547U -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4547U
CN216924547U CN202122855363.1U CN202122855363U CN216924547U CN 216924547 U CN216924547 U CN 216924547U CN 202122855363 U CN202122855363 U CN 202122855363U CN 216924547 U CN216924547 U CN 216924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olute
air outlet
partition plate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553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骋
张中晓
徐雪峰
顾超
李婧
田志强
魏伟
孙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553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4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4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4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出风口切换组件及空调室内机。本申请提供的出风口切换组件包括离心风机、密封隔板、连接板和动力组件。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蜗壳内的风轮;密封隔板与蜗壳固定连接;密封隔板与连接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位于密封隔板的两侧;动力组件用于驱动密封隔板带动蜗壳相对连接板轴向旋转;其中,所述风轮直径与所述蜗壳高度的比值x的范围为0.6≤x≤0.9。密封隔板在动力组件驱动下带动蜗壳绕着轴承的轴心轴向旋转,从而使出风口切换组件无需增设避让空间即可进行出风方向的切换。在保证送风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整机厚度在200mm空间内的空调室内机无法进行风向切换的问题。

Description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空调器已成为提升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应用广泛。安装在房间上方墙面或房间吊顶上的空调室内机多为侧向出风,制热时热空气密度低,侧出风使热气流上浮,无法吹到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用户,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上热下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易手脚冰凉的用户,体验感较差。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空调室内机的气流流向的切换,可以使空调室内机在不同模式下具有不同的出风形式,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旋转风道组件。壳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旋转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旋转风道组件相对壳体可转动以使空调室内机能够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之间切换,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时,壳体外的风从第一风口进入且在流经旋转风道组件后从第二风口送出,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时,壳体外的风从第二风口进入且在流经旋转风道组件后从第一风口送出。壳体包括固定壳部和可动壳部,可动壳部可向着远离固定壳部的方向移动,且移动行程允许旋转风道组件能够在壳体内自由转动。固定壳部的底部敞开形成敞开口,可动壳部封闭敞开口且可动壳部相对敞开口可向下运动以在敞开口与可动壳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避让空间允许旋转风道组件在转动时至少部分地深入到避让空间内。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旋转风道组件在进行风口切换过程中,需要为旋转风道组件的旋转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导致空调室内机占用空间大,无法满足用户对可换向送风的空调室内机的小尺寸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口切换组件及空调室内机,密封隔板在动力组件驱动下带动蜗壳绕着轴承的轴心轴向旋转,从而使出风口切换组件无需增设避让空间即可进行出风方向的切换。在保证送风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整机厚度在200mm空间内的空调室内机无法进行风向切换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切换组件包括离心风机、密封隔板、连接板和动力组件。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蜗壳内的风轮;密封隔板与蜗壳固定连接;密封隔板与连接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动力组件用于驱动密封隔板带动蜗壳相对连接板轴向旋转;其中,风轮直径与蜗壳高度的比值x的范围为:0.6≤x≤0.9。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蜗壳包括上蜗壳部和下蜗壳部。上蜗壳部包括蜗壳出风口;下蜗壳部与上蜗壳部卡接连接;其中,蜗壳高度h的范围为:160mm≤h≤195mm。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密封隔板与连接板转动连接,密封隔板包括多个避让缺口;其中,离心风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蜗壳一一对应固定在多个避让缺口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密还包括挡板,通过枢轴与密封隔板枢转连接;其中,挡板用于配合密封隔板以隔离开离心风机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动力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一驱动装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与密封隔板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输出端与主动齿轮连接,以驱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以使从动齿轮带动密封隔板相对连接板转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从动齿轮的齿形面为弧形齿面,弧形齿面的弧度角θ的范围为:55°≤θ≤75°。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出风口切换组件还包括转轴;转轴固定穿设多个离心风机的风轮,转轴轴向转动可带动多个风轮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出风口切换组件,空调室内机开设有侧风口和下风口,空调室内机能够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间切换,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下,风由侧风口进风,由下风口出风;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下,风由下风口进风,由侧风口出风。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侧风口所在的平面为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为竖直面;下风口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底面,第一底面为水平面;其中,第一出风模式下,蜗壳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第一底面的偏移角度α的范围为:5°≤α≤15°,第二出风模式下,蜗壳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第一侧面的偏移角度β的范围为:10°≤β≤20°。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被配置为:第一出风模式切换至第二出风模式过程中,先控制蜗壳转动,后控制挡板转动;和/或,第二出风模式切换至第一出风模式过程中,先控制挡板转动,后控制蜗壳转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切换组件及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出风口切换组件包括离心风机、密封隔板、连接板和动力组件。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蜗壳内的风轮;密封隔板与蜗壳固定连接;连接板固定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内,密封隔板与连接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动力组件用于驱动密封隔板带动蜗壳相对连接板轴向旋转;其中,风轮直径与蜗壳高度的比值x的范围为0.6≤x≤0.9。密封隔板在动力组件驱动下带动蜗壳绕着轴承的轴心轴向旋转,从而使出风口切换组件无需增设避让空间即可进行出风方向的切换。在保证送风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整机厚度在200mm空间内的空调室内机无法进行风向切换的问题。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蜗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和动力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和密封隔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和离心风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01:侧风口;102:下风口;2:密封隔板;21:避让缺口;3:蜗壳;31:蜗壳出风口;32:上蜗壳部;33:下蜗壳部;4:连接板;5:动力组件;51:从动齿轮;52:第一驱动装置;53:主动齿轮;6:转轴;7:风轮;8:挡板;81:枢转轴;9:第二驱动装置;10:换热器;11:固定座;12: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中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本公开实施例将以风管式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传统单出风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侧风口和下风口,通常为下风口进风,侧风口出风,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壳体内的风道是由风机和风道组件构成,其中,风道组件固定在壳体内,形成固定的风道,使气流由下风口进风经过风机和换热器后由侧风口出风。传统单出风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无法满足用户对制热过程的需求。现有的部分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虽然能够通过侧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但是空调室内机在模式切换时,风轮组件需要相对壳体进行大幅度转动,使可换向送风的空调室内机无法在整机厚度在200mm空间内,既能够保证送风性能又能够实现换向送风。
结合图1-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口切换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切换组件包括离心风机、密封隔板2、连接板4和动力组件5。离心风机包括蜗壳3和蜗壳3内的风轮7;密封隔板2与蜗壳3固定连接,蜗壳3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位于密封隔板2的两侧;密封隔板2与连接板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动力组件5用于驱动密封隔板2带动蜗壳3相对连接板4轴向旋转;其中,风轮7直径与蜗壳3高度的比值x的范围为0.6≤x≤0.9。密封隔板2在动力组件5驱动下带动蜗壳3绕着轴承的轴心轴向旋转,从而使出风口切换组件无需增设避让空间即可进行出风方向的切换。通过风轮7直径与蜗壳3高度的比值设置,保证了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性能。蜗壳3轴向旋转,无需提供额外的避让空间,从而解决了在保证送风性能的前提下,整机厚度在200mm空间内的空调室内机无法进行风向切换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出风口切换组件,空调室内机开设有侧风口101和下风口102,空调室内机能够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间切换,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下,风由侧风口101进风,由下风口102出风;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下,风由下风口102进风,由侧风口101出风。
可选地,侧风口101所在的平面为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为竖直面;下风口102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底面,第一底面为水平面;其中,第一出风模式下,蜗壳3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第一底面的偏移角度α的范围为:5°≤α≤15°,第二出风模式下,蜗壳3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第一侧面的偏移角度β的范围为:10°≤β≤20°。
具体的,当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运行制热工况时,为第一出风模式,风由侧风口101进风,下风口102出风。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方向为向下出风,由于热空气较轻,容易漂浮在房间顶部,通过下出风的出风方式,能够将热风送到人体区域,使用户所在区域空间的舒适性更好。当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运行制冷工况时,为第二出风模式,风由下风口102进风,侧风口101出风。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方向为侧向出风,制冷时冷空气从上往下降落,制冷送风更加均匀。
由于第一出风模式下,蜗壳3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第一底面的偏移角度α的范围为:5°≤α≤15°,第二出风模式下,蜗壳3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第一侧面的偏移角度β的范围为:10°≤β≤20°。因此,在进行不同出风模式切换时,蜗壳3的旋转角度无需达到90°,即可实现下出风和侧出风的出风风向切换。优先地,密封隔板2的旋转角度为65°,从而能够在整机厚度200mm空间内,使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具有更好的出风性能。
可选地,密封隔板2与连接板4转动连接,密封隔板2包括多个避让缺口21;其中,离心风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蜗壳3一一对应固定在多个避让缺口21上。具体的,密封隔板2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开设有避让缺口21,蜗壳出风口31固定在避让缺口21上;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垂直固定连接;其中,第二隔板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蜗壳3进风口的两侧,第一隔板位于两个第二隔板之间。这样,能够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间连接更可靠,定位更准确。密封隔板2不仅对多个蜗壳3起到了一定承载和支撑作用,防止壳体1变形。而且能够带动蜗壳3转动,使空调室内机无需额外的风道切换元件便能实现风口的切换出风。
可选地,蜗壳3与密封隔板2可拆卸连接。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在进行检修和清洗时,可以将蜗壳3与密封隔板2的连接拆开,将蜗壳3从壳体1的下风口102拆卸下来,提高了元件拆卸的便捷性。
可选地,出风口切换组件还包括转轴6,转轴6可被驱动转动;转轴6固定穿设多个离心风机的风轮7,转轴6轴向转动可带动多个风轮7旋转。转轴6与密封隔板2互相独立,从而使蜗壳3和风轮7能够独立工作,以实现多种出风模式。
可选地,蜗壳3包括上蜗壳部32和下蜗壳部33。上蜗壳部32包括蜗壳出风口31;下蜗壳部33与上蜗壳部32卡接连接;蜗壳3高度h的范围为:160mm≤h≤195mm。下蜗壳部33和上蜗壳部32可采用卡口卡扣的形式相连接,也可采用其他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在此不做限定。为了加强上蜗壳部32的强度,可增设L形固定板,L形固定板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在上蜗壳部32的出风口位置和密封隔板2上。其中,蜗壳3高度h的范围为:160mm≤h≤195mm,能够在整机厚度200mm空间内可以实现蜗壳33旋转,同时保证送风性能。
可选地,出风口切换组件还包括挡板8,通过枢轴与密封隔板2枢转连接;其中,挡板8用于配合密封隔板2以隔离开离心风机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蜗壳出风口31固定在密封隔板2的避让缺口21上,密封隔板2将蜗壳出风口31和蜗壳3两侧进风口隔离开,密封隔板2下部可通过枢转轴81与挡板8枢转连接。当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由第一出风模式切换到第二出风模式时,密封隔板2带动蜗壳3旋转,以使蜗壳出风口31的出风方向由下风口102切换到侧风口101,之后通过调节挡板8转动的角度,使风道形成完整的风道曲线,进而使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分隔开,避免了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相互干扰造成湍流和紊流的问题,有利于降低空调室内机内的噪音,提升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性能。
可选地,密封隔板2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位于蜗壳3侧部;第二端板与第一端板垂直固定连接,第二端板设置有多个避让口,避让口用于卡接蜗壳3的出风口。第一端板与连接板4平行设置,第二端板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端板。枢转轴81两端分别穿设两个对立设置的第一端板,以提高挡板8的转动稳定性。
可选地,动力组件5包括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51和第一驱动装置52。主动齿轮53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板4;从动齿轮51与主动齿轮53相啮合,从动齿轮51与密封隔板2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52的驱动输出端与主动齿轮53连接,以驱动主动齿轮53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51转动,以使从动齿轮51带动密封隔板2相对连接板4转动。具体的,空调室内机壳体1内固定有连接板4,连接板4上固定穿设有轴承。从动齿轮51和密封隔板2位于连接板4的两侧,从动齿轮51和密封隔板2通过轴承固定连接。通过从动齿轮51旋转,能够使密封隔板2相对连接板4转动。轴承的设置,使密封隔板2和连接板4间不会因转动摩擦导致元件损坏的问题。
可选地,从动齿轮51的齿形面为弧形齿面,弧形齿面的弧度角θ的范围为:55°≤θ≤75°。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2驱动主动齿轮53旋转,从动齿轮51与主动齿轮53啮合传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51旋转。优选地,从动齿轮51的扇形角为65°。当需要进行不同出风模式的切换时,通过从动齿轮51旋转65°,即可实现在两个相互垂直的风口间切换出风。在第一出风模式下,主动齿轮53位于扇形齿面的一端部;在第二出风模式下,主动齿轮53位于扇形齿面的另一端部。从而使空调室内机无需额外设置其他元件,如微控开关,便可将蜗壳出风口31准确对接到对应出风模式的预设位置。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10,换热器10位于第一侧面与蜗壳3之间,换热器10包括多个翅片;其中,多个翅片与第一侧面相垂直。在第一出风模式下,蜗壳3由下风口102斜向下出风;在第二出风模式下,由于蜗壳3旋转角度为锐角,进而导致蜗壳出风口31处的出风方向为侧向下出风,易使冷风直吹用户,体验感较差。通过将换热器10的多个翅片倾斜设置在换热器10的基板表面,使多个翅片与第一侧面相垂直,能够使冷风在侧风口101处水平出风,增大了的侧风口101处的气流到人体的距离,避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出风直接对着用户。
可选地,风轮7的进风间距l≥30mm。这样,能够在整机厚度200mm空间内可以实现蜗壳3旋转,同时保证送风性能。优选地,风轮7间间距为60mm,风轮7与密封隔板2的间距为30mm,以提升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以及进风均匀性。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固定座11和第二驱动装置9。固定座11固定在壳体1上壁面;第二驱动装置9位于固定座11上,其中,转轴6穿设固定座11,第二驱动装置9用于驱动转轴6轴向旋转。固定座11位于相邻两个蜗壳3之间,固定座11对转轴6起到一定的承载作用。第二驱动装置9的驱动输出端与转轴6连接,以驱动转轴6轴向旋转,进而带动多个风轮7旋转。本申请中的风轮7和蜗壳3能够独立运动,从而能够满足更多送风模式需求。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固定架12。固定架12固定在壳体1上壁面,固定架12嵌设有轴承,轴承外圈与固定架12固定连接,轴承内圈与转轴6固定连接。固定架12和固定座11共同承担转轴6的载荷,从而使转轴6更加稳定的运行。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被配置为:第一出风模式切换至第二出风模式过程中,先控制蜗壳3转动,后控制挡板8转动;和/或,第二出风模式切换至第一出风模式过程中,先控制挡板8转动,后控制蜗壳3转动。本申请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可旋转的挡板8,能够对不同工况下的气流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且无论是制冷工况还是制热工况,通过挡板8旋转一定角度,均能够形成完整的风道曲线,避免风道内气流紊流和湍流,从而提升了送风风量、降低了风道噪音。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出风口切换组件,应用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所述蜗壳内的风轮;
连接板,
密封隔板,其上固定设置有蜗壳,所述密封隔板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位于所述密封隔板的两侧;和,
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密封隔板相对所述连接板转动,进而带动蜗壳旋转,以改变蜗壳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其中,所述风轮直径与所述蜗壳高度的比值x的范围为0.6≤x≤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
上蜗壳部,包括蜗壳出风口;和,
下蜗壳部,与所述上蜗壳部卡接连接;
其中,所述蜗壳高度h的范围为:160mm≤h≤195mm。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隔板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密封隔板包括多个避让缺口;
其中,所述离心风机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蜗壳一一对应固定在多个避让缺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口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板,通过枢轴与所述密封隔板枢转连接;
其中,所述挡板用于配合所述密封隔板以隔离开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输出端;
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输出端上;和,
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密封隔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输出端驱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以使所述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密封隔板相对所述连接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口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齿轮的齿形面为弧形齿面,所述弧形齿面的弧度角θ的范围为:55°≤θ≤7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口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轴,可被驱动转动,所述转轴固定穿设多个离心风机的风轮,所述转轴轴向转动可带动多个风轮旋转。
8.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壳体开设有侧风口和下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口切换组件,
空调室内机能够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间切换,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下,风由侧风口进风,由下风口出风;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下,风由下风口进风,由侧风口出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风口所在的平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竖直面;
所述下风口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为水平面;
其中,所述第一出风模式下,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底面的偏移角度α的范围为:5°≤α≤15°,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下,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的偏移角度β的范围为:10°≤β≤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
第一出风模式切换至第二出风模式过程中,先控制所述蜗壳转动,后控制所述挡板转动;或,
第二出风模式切换至第一出风模式过程中,先控制所述挡板转动,后控制所述蜗壳转动。
CN202122855363.1U 2021-11-19 2021-11-19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6924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5363.1U CN216924547U (zh) 2021-11-19 2021-11-19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5363.1U CN216924547U (zh) 2021-11-19 2021-11-19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4547U true CN216924547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48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55363.1U Active CN216924547U (zh) 2021-11-19 2021-11-19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45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9950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9950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4619B (zh) 桌面空调
CN109915936A (zh) 一种空调内机及空调
CN216924547U (zh)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09323333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357811B (zh) 进风结构、新风装置及空调
CN21681435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14376U (zh)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1681437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4000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81437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CN21681437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14355U (zh) 风管机
CN210118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14373U (zh) 出风口切换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1089083A (zh)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811729B (zh) 风管机
CN201110602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173570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85345U (zh) 风管机
CN21614382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283474U (zh) 一种全域风空调
CN221005245U (zh) 空调器
CN216114355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936620U (zh) 风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