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1194U - 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1194U
CN216901194U CN202220106363.3U CN202220106363U CN216901194U CN 216901194 U CN216901194 U CN 216901194U CN 202220106363 U CN202220106363 U CN 202220106363U CN 216901194 U CN216901194 U CN 216901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rod
light guide
light sourc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63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庆华
华卫华
黄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uanzhou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uanzhou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uanzhou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uanzhou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063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1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1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1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包括光源部,所述光源部发出与所述ITO玻璃的显示颜色相对应的单色光;导光棒,所述导光棒设置在所述光源部的出光侧;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出光侧,并用于将光线均匀扩散。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扫光模组所提供的光源在照射ITO玻璃后,成像不明显,导致检测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背景技术
在液晶屏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黑白LCD屏制造中,整膜ITO玻璃在完成蚀刻制程后,刻蚀形成的线路可能由于异物、划伤等原因导致出现蚀刻不良。对这种不良,通常是由人工通过高倍显微镜对ITO玻璃上的线路轮廓进行检查,确保首样是良品后才在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不过,人工检测效率低,通常需要30~60分钟才能完成一片整模玻璃的检测。而且,高倍显微镜的视场范围小,人工移动玻璃时容易出现遗漏。另外,由于视觉疲劳、技能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也容易出现漏检。进而导致批量不良的产品流入后段工序,造成大量报废。因此需要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进行自动检测。
常规的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通常采用普通的光源为相机提供光源。但是进行自动检测ITO玻璃上的线路非常细密,直径可以小至7~10um,因此导致图像数据量巨大。ITO玻璃是在玻璃基板上设有ITO膜,常规的白光光源照射到ITO玻璃上后,有ITO膜的区域,只会反射与ITO膜颜色相对应颜色的光线;没有ITO膜的区域,则会在全光谱波段都会反射少量光线,因此随着各种ITO膜厚度的不同使ITO玻璃呈现不同的色彩,两种区域的反射光线在颜色上略有区别,但在黑白相机中亮度基本相当,在相机图像中两种区域的灰度差异不明显,导致成像效果差。这样采用现有的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由于成像效果差,对不良的线路不易察觉,仍对不良品有遗漏,检测效果差,导致流出的不良品牵连物料报废和人工损耗。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扫光模组所提供的白光光源在照射ITO玻璃后,成像不明显,导致检测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线扫光模组,用于检测ITO玻璃上的线路,其中,包括光源部,所述光源部发出与所述ITO玻璃的显示颜色相对应的单色光;
导光棒,所述导光棒设置在所述光源部的出光侧;
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出光侧,并用于将光线均匀扩散。
进一步,所述光源部为灯条,所述灯条包括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灯板上的多个发光件;或者
所述光源部包括:光纤,以及位于光纤末端的发光灯,所述光纤的前端朝向所述导光棒。
进一步,所述导光棒为圆柱形导光棒,圆柱形的所述导光棒的中轴线与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导光棒为玻璃导光棒,或透明亚克力导光棒。
进一步,当所述光源部采用灯条时,所述线扫光模组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以及与第一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灯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导光棒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透明保护板,所述透明保护板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的出光侧,并位于第二容置腔内。
进一步,所述线扫光模组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灯条的背面。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散热器背离所述灯条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壳上的支撑架;
所述第一容置腔设置在所述上壳内,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上壳上;所述第二容置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所述光学膜片和所述透明保护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下开口处。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卡嵌槽,所述导光棒卡嵌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长度方向两端卡嵌在所述卡嵌槽内。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其中,包括:机台,所述机台水平设置;
XYZ方向移动组件,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台上;
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设置在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上;以及
如上所述的线扫光模组,所述线扫光模组可拆卸设置在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上。
进一步,所述相机组件的拍摄方向与所述线扫光模组的发光方向均倾斜于竖直方向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机台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为大理石平台。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通过光源部朝向导光棒发出与ITO玻璃的显示颜色相同的光,导光棒进行导光,将光源所发出的光变为平行光或类平行光,使光的照明区域变为线性,提高镜面反射光的亮度或强度,再通过光学膜片进行匀光,从光学膜片中所射出的光进行均匀扩散,这样射出的线性光更均匀,在照明区域内的光强亮度一样,为相机提供更均匀的可见光。透明保护板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的出光侧,对光学膜片进行保护,不会阻挡光的正常射出。当与ITO玻璃的ITO玻膜的显示颜色相对应的单色光照射到ITO玻璃上时,使单色光线的反射率达到最高,这样可以为相机组件提供光照,从而使相机能清楚的拍摄到ITO玻璃上的线路形状。而现有的技术中采用白光,白光照射到ITO玻璃的ITO线路区域和非ITO区域时,反射出的光亮强度差不多,差不多的光量被相机所接收时,黑白相片上的灰度差异不明显,从而导致相机拍摄不清楚线路轮廓。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很好的为相机的成像提供可见光,使相机成像更容易,线路轮廓的成像更清晰。采用本方案的线扫光模组所形成的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能对不良品进行清晰成像,不易造成遗漏,检测效果好,能及时将不良品发现后进行返修。节约物料及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扫光模组所提供的白光光源在照射ITO玻璃后,成像不明显,导致检测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扫光模组的实施例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扫光模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扫光模组的实施例的光源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带有镭射修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0、线扫光模组;20、机台;30、XYZ方向移动组件;40、相机组件;41、成像部;42、镜头;50、***机构;60、面阵相机;70、镭射修复器;100、光源部;110、灯板;120、发光件;130、光纤;140、发光灯;150、移动组件;200、导光棒;300、光学膜片;400、壳体;410、上壳;411、第一容置腔;420、支撑架;421、第二容置腔;430、连接板;500、透明保护板;600、散热器;700、风扇;800、航空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针对目前的人工检测效率低,通常需要30~60分钟才能完成一片整模玻璃的检测。而且,高倍显微镜的视场范围小,人工移动玻璃时容易出现遗漏。另外,由于视觉疲劳、技能不足、管理不善等原因,也容易出现漏检。进而导致批量不良的产品流入后段工序,造成大量报废的问题,本方案提出一种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前段制程可通过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来进行自动检测,从而取代人工,提高效率,减少报废。而ITO玻璃制程后的线路非常细密,直径可以小至7~10um,这样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所拍摄的图像数据量巨大。而且ITO玻璃透光率高,且随着ITO膜厚度的不同会呈现不同的色彩,通常是蓝色,也可能是白色,偶尔会是黄色或其他颜色。常规的白光光源照射到玻璃上后,有ITO膜的区域,只会反射与ITO膜颜色相对应颜色的光线;没有ITO膜的区域,则会在全光谱波段都会反射少量光线。两种区域的反射光线在颜色上略有区别,但在黑白相机中亮度基本相当,在相机图像中两种区域的灰度差异不明显,导致成像效果差。如果不对现有光源进行改善,就无法根据相机图像发现ITO膜的制程缺陷,并对现有不良进行有效管控,导致流出的不良品牵连物料报废和人工损耗。
为改善上述问题,本方案还提出一种线扫光模组,应用到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上,具有清楚的成像效果。通过大靶面、高分辨率的线阵相机,高分辨率的光学镜头,特别设计的打光方式和光源,解决了整模ITO玻璃微米级分辨率图像的高速检测难题。具体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线扫光模组10,用于检测ITO玻璃上的线路,其中,包括光源部100,导光棒200,光学膜片300。为方便结构描述,如图2所示,以线扫光模组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轮廓为长方形为例,长方形的长边方向为长度方向,短边方向为宽度方向,本实施例中均以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为基准,进行结构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光源部100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光源部发出与所述ITO玻璃的显示颜色相对应的单色光。具体为所述光源部100发出光的颜色与所述ITO玻璃的显示颜色相同或接近(光的主波长偏差<+/-30nm的范围内均可适用);所述导光棒200设置在所述光源部100的出光侧,以待检测的ITO玻璃位于光源部100的下侧为例,所述光源部100向下发光,那么导光棒200位于所述光源部100的下方,所述导光棒200将光源部100的光汇聚成接***行光的效果,将光线集中提高亮度。所述光学膜片300设置在所述导光棒200的出光侧,并用于将光线均匀扩散;通过光学膜片300主要包括扩散膜(匀光膜),让光源部100的光线均匀化,消除间隙处的暗斑,沿导光棒200轴向上达到类似“无影灯”的效果,让光照非常均匀,饱满。
ITO玻璃包括ITO膜区域(带有ITO线路)以及非ITO区域。采用传统的白光照射到ITO膜区域会反射与ITO膜颜色相应的颜色光线,(例如反射出15%),而没有ITO膜的区域,则会反射少量的颜色光线(例如5%)以及少量其他颜色光线(例如10%,亮度相加后也有15%)。因此两种区域的反射光线虽然有区别,但在黑白相机中亮度基本相当,在相机图像中两种区域的灰度差异区别不明显,导致成像效果差。而采用与ITO玻璃的颜色相对应的单色光照射到ITO玻璃上后,ITO膜的区域会反射大量的光线(例如15%),而没有ITO膜的区域,则会反射少量的光线(例如5%),没有其他颜色光反射,因此两种区域的反射光线就有很大区别,在黑白相机中由于接收到不同区域的光线差别大,因此在相片中所呈现两种区域的灰度不同,具有明显区别,从而使ITO线路能很明显的呈现在图像中,方便进行直观检测。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光源部100为灯条,所述灯条具体包括灯板110,以及设置在所述灯板110上的多个发光件120;所述灯板110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发光件120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灯板110上。这样使发光件120所发出的光在长度方向上呈线形,另外,通过光学膜片300的作用,让发光件120的光线均匀化,消除多个放光件之间的间隙处的暗斑。由于相机需要高速成像,其曝光时间短,则需要光源所提供的光的亮度高。因此,本方案发光件120采用LED灯珠,且为高亮LED灯珠。不同的玻璃类型可选用不同发光颜色的光源,蚀刻玻璃首选蓝紫光,波长390~450nm;其次是黄光(检测17欧姆玻璃)波长580~620nm。
由于光源部100需选用不同的颜色与待检测的玻璃进行匹配,因此,可将本线扫模组设计成可拆卸式,从而实现可更换。但为方便更换照明光的颜色,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光源部100的另一种结构中,具体包括:光纤130,以及位于光纤130末端的发光灯140,所述光纤130的前端朝向所述导光棒200。这样发光灯140仍采用高亮LED灯珠作为光源,所述光纤设置有多个,多个光纤的末端与发光灯相匹配,将发光灯所发出的光进行传导,从而使光从光纤前端传出,光纤前端朝向导光棒200。这样通过光纤的远程传导光,可将发光灯设置在线扫光模组10的外部,从而需要更换灯光颜色时,直接更换发光灯,而不会变动光纤前端与导光棒200的连接结构和位置关系。使更换光源部100的颜色更容易,操作更方便。
另外,与光纤130的末端与发光灯之间的连接处可配套设置接口,通过接口将光纤的末端与发光灯140进行可拆卸对接,这样将发光灯140设置有多种且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些发光灯140可分别与光纤130进行对接。当不同规格的ITO玻璃的显示颜色不同时,可将对应颜色的发光灯140通过接口连接到光纤末端,方便了发光灯的更换。
另外的实施例中,还可设置移动组件150,例如由电机带动的直线滑台,或电机带动的丝杆以及螺母等。移动组件连接不同规格的发光灯140,不同规格的发光灯140可通过电机的驱动而自动移动到光纤130的接口处,并将需要的颜色的发光灯140连接到光纤130上,从而实现光源的自动切换。
而且,将光源设置为光纤导光的模式,使光源的发光灯不用设置在镜头附近跟随镜头一起移动。而远离镜头设置的发光灯所配套的发光灯珠,其尺寸、光强、散热等参数不受镜头附近安装尺寸的限制,可以提供更高强度的照明效果。因此,采用光纤的形式,可以作为外置同轴光的光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当所述光源部100采用灯条时的结构为例,进行具体结构描述,所述线扫光模组10还包括:壳体400,透明保护板500。所述壳体400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411,以及与第一容置腔411相连通的第二容置腔421,所述第二容置腔421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411的下方,所述灯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411内,所述第二容置腔421的内壁轮廓与所述导光棒200向匹配,所述导光棒20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421内。所述透明保护板500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300的出光侧,并位于第二容置腔421内。通过壳体400和透明保护板500形成支架,可以对灯条、导光棒200以及光学膜片300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中的线扫光模组10还包括:散热器600,以及风扇700。所述散热器60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411内,并位于所述灯条的背面;所述风扇700设置在所述壳体400上,所述风扇700位于所述散热器600背离所述灯条的一侧。这样将散热器600设置在灯条的背面,将风扇700设置在散热器600上,散热器600进行导热,将灯条上的热和第一容置腔411内的热量进行传导,通过风扇700进行吹风,使散热器600上的热量及时传递出,从而实现对灯条的散热。
线扫光模组10还包括:航空端子800,所述航空端子800设置在所述壳体400上,并电连接所述灯条。航空端子800作为快接插头,可以快速连接外部线缆,从而为灯条供电。
如图1、图2所示,为方便组装,所述壳体400包括:上壳410,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壳410上的支撑架420;所述第一容置腔411设置在所述上壳410内,所述风扇700设置在所述上壳410上;所述第二容置腔42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20内,所述光学膜片300和所述透明保护板50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20的下开口处。这样上壳410和支撑架420进行拼接,并通过上壳410固定灯条,通过支撑架420固定导光棒200以及所述光学膜片300。方便了对各部件的拆卸与安装,提高组装效率。
所述支撑架4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430,所述连接板430上开设有卡嵌槽,所述导光棒200卡嵌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长度方向两端卡嵌在所述卡嵌槽内。通过连接板430对导光棒200的两端进行卡嵌,方便将导光棒200插接进入第二容置腔内,并方便的通过连接板430封盖第二容置腔的两端,方便了导光棒200的安装。
所述导光棒200为圆柱形导光棒,圆柱形的所述导光棒200的中轴线与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平行;通过圆柱形的导光棒200将LED灯珠的光汇聚成接***行光的效果,将光线集中提高亮度。所述导光棒200为玻璃导光棒200,或透明亚克力导光棒200;导光棒200透光率高,制造成本低。
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光源部100朝向导光棒200发出与ITO玻璃的显示颜色相同的光,导光棒200进行导光,将光源所发出的光变为平行光或类平行光,使光的照明区域变为线性,再通过光学膜片300进行匀光,从光学膜片300中所射出的光进行均匀扩散,这样射出的线性光更均匀,在照明区域内的光强亮度一样,为相机提供更均匀的可见光。透明保护板500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300的出光侧,对光学膜片300进行保护,不会阻挡光的正常射出。当与ITO玻璃的显示颜色相同的光照射到ITO玻璃上时,能被反射出,这样可以为相机组件40提供光照,从而使相机能清楚的拍摄到ITO玻璃上的线路形状。而现有的技术中采用白光,大部分光都透过ITO玻璃而没有被反射,从而导致相机拍摄不清楚线路轮廓。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很好的为相机的成像提供可见光,使相机成像更容易,线路轮廓的成像更清晰。采用本方案的线扫光模组10所形成的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能对不良品进行清晰成像,不易造成遗漏,检测效果好,能及时将不良品发现后进行返修。节约物料及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扫光模组10所提供的白光光源在照射ITO玻璃后,成像不明显,导致检测效果差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基于同样的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其中,包括:机台20,XYZ方向移动组件30,相机组件40,以及实施例一中的线扫光模组10。所述机台20水平设置,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30设置在所述机台20上,所述相机组件40设置在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30上;所述线扫光模组10可拆卸设置在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30上。待检测的ITO玻璃水平放置在机台20上,通过XYZ方向移动组件30带动相机组件40和线扫光模组10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上移动,实现相机组件40和线扫光模组10在水平面(XY平面)内扫过待检测的ITO玻璃,通过线扫光模组10对待检测的ITO玻璃打光,并通过相机组件40进行即时拍照,实现快速照片,并将照片通过外部电脑,或内部显示屏进行显示。实现对检测的ITO玻璃的检测。
所述机台20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为大理石平台。采用大理石平台保证机台20的平面部,大理石无内应力,其承载待件的ITO玻璃时,不会因应力而影响检测精度,而且大理石可缓冲振动,避免了检测过程中,小振动对检测结构的影响。在所述大理石平台的检测区域上铺设漫反射底膜;采用多种波长的高亮LED线光源,搭配纯黑的漫反射(亚光)底膜,提高ITO线路图像的信噪比。减少检测过程中的干扰,提高成像质量。
如图4所示,本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的相机组件40包括:成像部41,以及连接在程序部上的镜头42;所述成像部41采用大靶面、高分辨率的线阵相机,在光学倍率相同的情况下,尽量加大图像的视场范围,达到16K(或以上)。镜头42采用高分辨率的光学镜头42。具体为采用1.75倍左右的镜头42,配合大靶面的线阵相机,达到2um的图像分辨率,确保能检测7~10um的ITO玻璃上的线路。或者搭配更高分辨率的镜头42,比如3.5~5倍的镜头42,可以分辨率可以提高到1um~0.7um。使成像效果更好,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设计了镜头平衡调节结构,使用千分尺调整镜头42的底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相机组件40的拍摄方向与所述线扫光模组10的发光方向均倾斜于竖直方向且对称设置。在高分辨率场合,通过倾斜打光(而非同轴光)可以减少光源的亮度损失,提高ITO玻璃上的线路的反光强度。并且可以避免同轴光半反射镜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进一步减少光损失,提高了光亮。在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30上设置有***机构50,***机构50设置在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30上并可与所述线扫光模组10实现可拆卸连接,当线扫光模组10***到***机构50上时,实现线扫光模组10与XYZ方向移动组件30的固定;当将线扫光模组10从***机构50上拔下时,可以快速更换不同颜色的光源。
本实施例的相机组件40中除采用线扫相机外,还包括面阵相机60。并且采用面阵相机60和线扫相机FA(自动对焦)功能,实现协同工作。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还包括镭射修复器70,镭射修复器70用于当发现ITO玻璃存在缺陷后对玻璃的缺陷进行修复或破坏。检测机发现ITO线路存在缺陷后,用户可以选择对缺陷区域进行修复或破坏,修复好后使ITO玻璃正常,而在修复不了的情况下,直接将缺陷ITO玻璃进行烧蚀破坏,作破坏标记。后续工序将抛弃带有缺陷标识的产品,可以避免漏检细小的缺陷。本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设置有执行机构,例如3轴直线滑台,镭射修复器设置在执行机构上。当接收到指令,执行机构将会自动把执行机构平移到ITO玻璃上的ITO线路缺陷上方,对缺陷区域的ITO膜进行烧蚀,去除短路的不良,或破坏该区域的ITO膜。对ITO玻璃上的线路的错误部分,可进行标记或返修。
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测试精度高,分辨率超过了普通的显微镜,可检测到微米级的细小短路、断路或其他缺陷,超过了普通技工的识别能力。而且生产效率高,在1~5分钟之内就能完成整模玻璃的检测,是人工检测效率的20~30倍。极大低缩短了样品首检的等待时间,提高了流水线的利用率。在出现偶发性不良时,能够及时发现缺陷,调整工艺参数,避免累积产生大批量的不良。品质稳定可靠,不依赖于人工的技能水平和精神状态,保证了制造过程的质量。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扫光模组10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通过光源部100朝向导光棒200发出与ITO玻璃的显示颜色相同的光,导光棒200进行导光,将光源所发出的光变为平行光或类平行光,使光的照明区域变为线性,提高镜面反射光的亮度或强度,再通过光学膜片300进行匀光,从光学膜片300中所射出的光进行均匀扩散,这样射出的线性光更均匀,在照明区域内的光强亮度一样,为相机提供更均匀的可见光。透明保护板500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300的出光侧,对光学膜片300进行保护,不会阻挡光的正常射出。当与ITO玻璃的显示颜色相同的光照射到ITO玻璃上时,使光线的反射率达到最高,这样可以为相机组件提供光照,从而使相机能清楚的拍摄到ITO玻璃上的线路形状。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很好的为相机的成像提供可见光,使相机成像更容易,线路轮廓的成像更清晰。采用本方案的线扫光模组10所形成的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能对不良品进行清晰成像,不易造成遗漏,检测效果好,能及时将不良品发现后进行返修。节约物料及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扫光模组10所提供的白光光源在照射ITO玻璃后,成像不明显,导致检测效果差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扫光模组,用于检测ITO玻璃上的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部,所述光源部发出与所述ITO玻璃的显示颜色相对应的单色光;
导光棒,所述导光棒设置在所述光源部的出光侧;
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棒的出光侧,并用于将光线均匀扩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扫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为灯条,所述灯条包括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灯板上的多个发光件;或者
所述光源部包括:光纤,以及位于光纤末端的发光灯,所述光纤的前端朝向所述导光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扫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为圆柱形导光棒,圆柱形的所述导光棒的中轴线与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导光棒为玻璃导光棒,或透明亚克力导光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扫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源部采用灯条时,所述线扫光模组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以及与第一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灯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导光棒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透明保护板,所述透明保护板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的出光侧,并位于第二容置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扫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扫光模组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灯条的背面;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散热器背离所述灯条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扫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壳上的支撑架;
所述第一容置腔设置在所述上壳内,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上壳上;所述第二容置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下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扫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卡嵌槽,所述导光棒卡嵌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长度方向两端卡嵌在所述卡嵌槽内。
8.一种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所述机台水平设置;
XYZ方向移动组件,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台上;
相机组件,所述相机组件设置在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上;以及
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线扫光模组,所述线扫光模组可拆卸设置在所述XYZ方向移动组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组件的拍摄方向与所述线扫光模组的发光方向均倾斜于竖直方向且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为大理石平台。
CN202220106363.3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Active CN216901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6363.3U CN216901194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6363.3U CN216901194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1194U true CN216901194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13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6363.3U Active CN216901194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11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9767A (zh) * 2023-11-27 2023-12-29 联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扫光源模组及检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9767A (zh) * 2023-11-27 2023-12-29 联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扫光源模组及检测设备
CN117309767B (zh) * 2023-11-27 2024-03-05 联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扫光源模组及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84560A (ko) 유리 시트의 표면 및 바디 결함을 식별하기 위한 검사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8002836A (ja) ライン型照明装置
CN216901194U (zh) 一种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KR100722223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검사 장치
US6922237B2 (en) Device and methods for inspecting soldered connections
KR20030078648A (ko) 컬러필터 검사장치
CN216621032U (zh) 一种用于显影玻璃的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KR100479073B1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검사 장치
CN114216408A (zh) 一种用于显影玻璃的线扫光模组以及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
KR20110125906A (ko) 레티클 검사장치
CN212845071U (zh) 键帽检测装置和键帽检测设备
KR100978487B1 (ko) 기판검사용 조명장치
KR101157081B1 (ko) 조명장치와 이를 포함하는 기판 검사 장치
US7385690B2 (en) Inspecting system for color filters
KR20200078924A (ko) 디스플레이 검사용 스마트 비전 검사 모듈
JP3095856B2 (ja) 外観検査用投光装置
CN219414554U (zh) 一种组合结构光光源及视觉检测***
KR102078662B1 (ko) 플랫 돔 조명 장치
CN216309390U (zh) 一种光学检测***及其光学设备
CN219434315U (zh) 一种背光屏幕测试设备
KR100934764B1 (ko) 기판 검사용 조명 장치
CN217767102U (zh) 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
KR101032090B1 (ko) 기판검사방법
KR100608586B1 (ko) 투명패널의 검사장치 및 방법
US20070115460A1 (en) Method for examining molds and apparatus for accomplish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