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6103U - 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6103U
CN216886103U CN202220064686.0U CN202220064686U CN216886103U CN 216886103 U CN216886103 U CN 216886103U CN 202220064686 U CN202220064686 U CN 202220064686U CN 216886103 U CN216886103 U CN 216886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mferential outer
groove
hub
wheel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46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须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yijiuji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yijiuji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yijiuji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yijiuji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646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6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6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6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所述轮结构包括:轮毂,其具有轮辋,所述轮辋包括第二圆周外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轮胎,其设置在所述轮毂上并至少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接触;其中,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敞口槽,在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敞口槽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并且所述第二敞口槽的宽度尺寸从槽底到开口是逐渐缩小的。所述踏板车包括上述的轮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21年07月08日、申请号为202121552096.4、名称为一种踏板车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轮胎和运动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
背景技术
踏板车是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运动器材,它既可以作为休闲娱乐的健身运动器具,又可以作为临时的交通代步工具,且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深受国内外青少年儿童的青睐。
现有的部分踏板车要么不具备转向自动复位功能、要么不具备支撑杆折叠功能、要么不具备支撑杆无极调节长度功能、要么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不愉快的震动感、要么车轮容易出现缩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结构,包括:轮毂,其具有轮辋,所述轮辋包括第二圆周外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轮胎,其设置在所述轮毂上并至少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接触;其中,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敞口槽,在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敞口槽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并且所述第二敞口槽的宽度尺寸从槽底到开口是逐渐缩小的。
上述实施例的轮结构,通过对轮辋的敞口槽进行了改进,使其槽底到开口的宽度尺寸逐渐缩小,可以降低轮胎在敞口槽处的凹陷程度,从而减小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敞口槽,多个所述第二敞口槽沿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等距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敞口槽内的发光部,所述轮胎具有对应于所述发光部的透光部,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透光部透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辋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多个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胎为注塑形成的软质橡胶制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包括可与地面接触的第三圆周外表面和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接触的第四圆周外表面,所述第三圆周外表面和所述第四圆周外表面之间具有环形掏胶槽,所述第四圆周外表面上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掏胶槽与外部环境的掏胶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掏胶通道沿所述第四圆周外表面等距分布。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结构,包括:轮毂,其具有轮辋,所述轮辋包括第二圆周外表面;轮胎,其设置在所述轮毂上并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接触;其中,所述轮胎为注塑形成的软质橡胶制品,所述轮胎包括可与地面接触的第三圆周外表面和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接触的第四圆周外表面,所述第三圆周外表面和所述第四圆周外表面之间具有环形掏胶槽,所述第四圆周外表面上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掏胶槽与外部环境的掏胶通道。
上述实施例的轮结构,可以防止胶太厚导致轮胎缩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毂为注塑形成的硬质橡胶制品。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踏板车,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和后轮,所述左前轮、右前轮和后轮具有前述至少一实施例的轮结构。
上述实施例的踏板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不愉快的震动感或车轮不容易出现缩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踏板车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踏板车的部分结构的***图;
图3为图1的踏板车的左前轮转向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踏板车的转向结构的***图;
图5为图1的踏板车的支撑杆与脚踏板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支撑杆的下端的透视图;
图7为图6的支撑杆的卡合件的透视图;
图8为图6的支撑杆的下端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图6的支撑杆的下端部分结构的透视图;
图10为图1的踏板车支撑杆位于第一位置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的踏板车支撑杆位于第二位置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的踏板车支撑杆的内管和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的踏板车支撑杆外管与锁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的踏板车支撑杆内管的***图;
图15为图1的踏板车锁定装置与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锁定装置的部分结构的透视图;
图17为图15的锁定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图;
图18为图1的踏板车的轮结构的透视图;
图19为图18的轮结构的轮辋的透视图;
图20为图18的轮结构的轮辋的另一透视图;
图21为图18的轮结构的轮辋的正视图;
图22为图18的轮结构的轮胎的透视图;
图23为图22的轮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踏板车包括脚踏板30、支撑杆40、左前轮11、右前轮12和后轮13。左前轮11和右前轮12设置在脚踏板30的前部32,后轮13设置在脚踏板30的后部34。该实施例中的前轮和后轮的数量仅是示例。
左前轮11连接到左前轮轴21,右前轮12连接到右前轮轴22,左前轮轴21和右前轮轴22通过连杆23连接,左前轮轴21和右前轮轴22分别连接到脚踏板30的前部32的底部。左前轮11具有轮枢轴111,左前轮11通过轮枢轴111与左前轮轴21连接,左前轮11可以相对于轮枢轴111被转动,轴承112和轴承113被设置在左前轮11与轮枢轴111的连接处,以降低转动摩擦系数。右前轮12与右前轮轴22的连接结构与左前轮1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2和图3,左前轮轴21具有第一枢轴211和第一轴线212,同时左前轮11和左前轮轴21可相对于第一枢轴211和第一轴线212被转向。第一轴线212朝向脚踏板30的前方向倾斜,使得它与垂直于脚踏板30的向上轴线213形成预定相邻角度214。相邻角度214大于0度且小于90度,优选地,该相邻角度214为43度,但是相邻角度可以大于或小于这里给出的例子。相应的,右前轮轴22具有第二枢轴221和第二轴线222,其转向结构与左前轮轴21相同,其形成的相邻角度与左前轮轴21形成的相邻角度相等,在此不再赘述。
左前轮轴21可以通过第一枢轴211与脚踏板30的前部32的底部连接,右前轮轴22可以通过第二枢轴221与脚踏板30的前部32的底部连接。连杆23的一端与左前轮轴21转动配合连接,连杆23的另一端与右前轮轴22转动配合连接。
因为相邻角度的原因,当力施加到左前轮轴21这一侧时,左前轮轴21向左侧转向,当左前轮轴21发生转向时,可通过连杆23带动右前轮轴22向同一侧转向;当力施加在右前轮轴22时,右前轮轴22向右侧转向,当右前轮轴22发生转向时,可通过连杆23带动左前轮轴21向同一侧转向。因此,当发生转向时,视连杆23与左前轮轴21或右前轮轴22的连接位置的不同,连杆23会在脚踏板30的前部32的底部向左或向右移动,若左前轮轴21左转时,是推动连杆23带动右前轮轴22转向,则连杆23向右移动,若左前轮轴22左转时,是拉动连杆23带动右前轮轴22转向,则连杆23向左移动。
如图2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偏置装置50设置在左前轮轴21和右前轮轴22之间,偏置装置50被定位成朝向连杆23的对称平面与脚踏板30的对称平面重叠的位置偏置左前轮轴21和右前轮轴22。偏置装置50可以在释放状态和扭曲状态之间操作。当施加力使左前轮轴21或右前轮轴22转向时,偏置装置50从释放状态转向扭曲状态,并且当施加的力被释放时,偏置装置50返回到释放状态。因此,当施加力使踏板车转向时,连杆23左移或右移导致其对称平面与脚踏板30的对称平面分开,当施加的力被释放时,因为偏置装置50的偏置作用,左前轮轴21和右前轮轴22会回转至连杆23的对称平面与脚踏板30的对称平面重叠的位置,即实现自动回正。脚踏板30的对称平面与连杆23垂直。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偏置装置50可以为一具有一定长度的弹性构件,弹性构件的一端嵌合在左前轮轴21上的接合槽215上,弹性构件的另一端嵌合在右前轮轴22上的接合槽216上。当偏置装置50处于释放状态时,其长度延伸方向与连杆23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该实施例中的弹性构件的数量仅是示例。弹性构件例如可以是金属或硅橡胶制成的弹性薄片、弹性条等。根据偏置装置50的形式的选择,接合槽215和接合槽216的形式可以相应作出调整,应当理解为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继续参见图2和图4,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左前轮轴21的第一外表面217上形成有第一突起218,脚踏板30的前部32的底部形成有与第一突起218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槽321,第一限位槽321被构造成与第一突起218接合,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左前轮轴21的转向角度。应当理解的,突起和限位槽的设置位置可以对调。同样的结构也可以设置在右前轮轴22上,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支撑杆40的下端连接到支撑杆轴41,支撑杆轴41连接到脚踏板30的前部32的上部。支撑杆轴41具有第三枢轴412和第三轴线413,同时支撑杆40可相对于第三枢轴412和第三轴线413被转动。
定位装置可在允许支撑杆40相对于第三轴线413被转动和阻止支撑杆40相对于第三轴线413被转动之间操作。如图5和图6所示,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杆40下端的定位件61和设置在脚踏板30的前部32的上部的定位槽62,定位件61可选择性地伸入或退出定位槽62中,当定位件61伸入定位槽62时,支撑杆40被阻止相对于第三轴线413转动,当定位件61退出定位槽62时,支撑杆40被允许相对于第三轴线413转动。应当理解的,凸起和凹槽的设置位置可以对调。定位槽62可在脚踏板30的前部32的上部设置多个,以在支撑杆40转动至相应位置时与定位件61配合允许或阻止支撑杆40被转动。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定位件61可相对于支撑杆40滑动,从而可选择性地伸入或退出定位槽62。定位件61具有相对于定位槽62的第一圆周内表面621的第一圆周外表面611,相应的第一圆周内表面621和第一圆周外表面611可以阻止定位件61和定位槽62在其连接处发生晃动。
作为优选实施例,定位件61可至少部分收容于支撑杆40内。如图7所示,定位件61开设有第一通孔63,第三枢轴412穿设于第一通孔63并与第一通孔63间隙配合,以利用第三枢轴412将定位件61保持在支撑杆40下端并允许定位件61可利用该间隙进行滑动。
如图8所示,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一弹性件80被配置为恒将定位件61朝可伸入定位槽62的位置弹性顶推或牵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80可设置于定位件61和第三枢轴412之间,当施加力使定位件61朝退出定位槽62的方向滑动时,第一弹性件80被压缩,当施加的力被释放时,第一弹性件80将定位件61朝伸入定位槽62的方向顶推。应当理解的,通过改变第一弹性件80的设置位置,可以实现当施加力使定位件61朝退出定位槽62的方向滑动时,将拉伸第一弹性件80。
如图6、8和9所示,滑动件70与定位件61连接,滑动件70可以带动定位件61滑动,以使定位件61伸入或退出定位槽62。优选实施例中,滑动件70可以包括滑动套71和固定件72,滑动套71套设在支撑杆40外,固定件72穿过开设在支撑杆40上的第二通孔42连接滑动套71和设置在支撑杆40内的定位件61。固定件72与第二通孔42间隙配合,以允许固定件72可在第一通孔42滑动。当施加力在滑动套71上时,滑动套71将通过固定件72带动定位件61在第二通孔42的间隙中滑动。
如图5所示,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脚踏板30的前部32的上部形成有***部33,***部33上形成有第一敞口槽331,第一敞口槽331的开口可由位于***部33的顶面位置延伸至位于***部33朝向脚踏板30的侧面位置,使得第一敞口槽331大致成扇形。第三枢轴412以垂直于脚踏板30的位置设置在第一敞口槽331内,从而使支撑杆40可在相对于第一敞口槽331开口的顶面位置的第一位置(如图10所示)到第一敞口槽331开口的侧面位置的第二位置(如图11所示)之间被转动。
如图5和图9所示,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支撑杆轴41具有相对于第一敞口槽331槽底的第二外表面332的第三外表面414,相应的第二外表面332和第三外表面414使得支撑杆轴41可以部分收容于第一敞口槽331中并且第三外表面414可在第一敞口槽331中相对于第三枢轴412和第三轴线413被转动。
如图5、10和11所示,定位槽62包括设置在第一敞口槽331槽底的第二外表面332上的第一定位槽622和第二定位槽623,其中,第一定位槽622相对于支撑杆40的第一位置设置,以在支撑杆40位于第一位置时与定位件61配合允许或阻止支撑杆40被转动,第二定位槽623相对于支撑杆40的第二位置设置,以在支撑杆40位于第二位置时与定位件61配合允许或阻止支撑杆40被转动。优选第一定位槽622的开口竖直朝上设置,第二定位槽623的开口朝脚踏板30的方向水平设置,如此可将支撑杆40分别定位在可供行驶时握持的竖直状态(即第一位置)和方便收纳的折叠状态(即第二位置)。
当支撑杆40位于如图10所示的第一位置且定位件61伸入第一定位槽622中时,支撑杆40不能被转动;此时可以施加力使定位件61退出第一定位槽622,同时施加力在支撑杆40上使支撑杆40相对于第三枢轴412和第三轴线413转动;当支撑杆40转动至如图11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定位件61伸入第二定位槽623中,此时支撑杆40不能被转动,支撑杆40可保持在第二位置。支撑杆40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与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操作相同,只是顺序相反。
如图12所示,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支撑杆40包括外管43和内管44,外管43下端与支撑轴41连接,内管44设置于外管43内并可相对于外管43滑动,利用内管44和外管43的滑动配合可以调节支撑杆40的长度。
锁定装置可在允许内管44相对于外管43滑动和阻止内管44相对于外管43滑动之间操作。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和13所示,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内管43上的卡合孔45和设置在外管44上的卡合件46,卡合件46可选择性地伸入或退出卡合孔45,当卡合件46伸入卡合孔45时,内管44被阻止相对外管43滑动,当卡合件46退出卡合孔45时,内管44被允许相对外管43滑动。卡合孔45可以沿内管44设置多个,多个卡合孔45分别在内管44滑动至相应位置时与卡合件46配合允许或阻止内管44相对于外管43滑动,从而使支撑杆40具有锁定的多个长度。卡合孔45的数量优选为30-60个,最优选为45-55个,竖直方向上每两个相邻卡合孔45中心线的距离优选为3mm-6mm,最优选为4mm-5mm。通过卡合孔45数量的设置,使支撑杆40大致实现无极调节长度的功能。
如图14所示,内管44上安装有带441,带441的延伸方向与内管44长度延伸方向一致,卡合孔45位于带441上。带441与内管44可拆卸安装。内管44上可开设有安装槽442,带441安装于安装槽442中,安装槽442的延伸方向与内管44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解锁件与卡合件46连接,解锁件可以带动卡合件46移动,以使卡合件46伸入或退出卡合孔45。如图13、15和图16所示,优选实施例中,解锁件可以包括按键91和连接套92,连接套92套设在外管43上并与外管43间隙配合以允许连接套92可在外管43***横向移动,按键91通过连接套92与卡合件46连接。当施加力在按键91上时,按键91将通过连接套92带动卡合件46移动。卡合件46可设置在与按键91相对的一侧,当按压按键91使其靠近外管43时,卡合件46移动远离外管43从而退出卡合孔45。解锁件可以通过安装座93固定在外管43的上端,安装座93开设有按键孔,按键91通过按键孔外露于安装座93,连接套92位于安装座93内,并可在安装座93内横向移动。
如图13所示,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二弹性件100被配置为恒将卡合件46朝可伸入卡合孔45的位置弹性顶推或牵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00可设置于卡合件46和安装座93之间,当施加力使卡合件46退出卡合孔45时,卡合件46将靠近安装座93,此时第二弹性件100被压缩,当施加的力被释放时,第二弹性件100将卡合件46朝伸入卡合孔45的方向顶推。应当理解的,通过改变第二弹性件100的设置位置,可以实现当施加力使卡合件46退出卡合孔45时,将拉伸第二弹性件100。
如图13、15和17所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外管43上端的压紧片47和设置在内管44上的松紧套筒48,松紧套筒48可选择性地将压紧片47与内管44的外壁压紧或松开,当松紧套筒48将压紧片47与内管44的外壁压紧时,内管44被阻止相对外管43滑动,当松紧套筒48将压紧片47与内管44的外壁松开时,内管44被允许相对外管43滑动。
压紧片47可以通过安装座93固定在外管43的上端,安装座93上设置有外螺纹,松紧套筒48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从而在压紧片47与内管44压紧时,将松紧套筒48与安装座93螺接固定在一起,防止压紧片47松开。
上述两种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可以组合使用,当需要调节支撑杆40的长度时,可以先将松紧套筒48松开,以将压紧片47与内管44的外壁松开,然后施加力在按键91上,使卡合件46退出卡合孔45,此时内管44和外观43可以滑动以调节支撑杆40的长度;当调节到适当长度时,释放施加在按键91上的力,使卡合件46伸入卡合孔45,然后将松紧套筒48与安装座93螺接固定,防止误碰按键91,使支撑杆40因意外改变长度。
参考图18,左前轮11、右前轮12和后轮1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以下的轮结构200,该轮结构200包括轮毂210和轮胎220。如图19、20和21所示,轮毂210具有与轮胎220接触的轮辋213。轮辋213包括第二圆周外表面214以及位于第二圆周外表面214两侧的第一侧面215和第二侧面216,第二圆周外表面214形成有至少一第二敞口槽217,在长度方向上,第二敞口槽217在第二圆周外表面214上延伸以贯通第一侧面215和第二侧面216,在宽度方向上,从第二敞口槽217的槽底到第二敞口槽217的开口宽度尺寸逐渐缩小,其中,长度和宽度方向相互垂直。踏板车的轮胎通常为注塑形成的软质制品且不需要充气,行驶过程中软质的轮胎在轮辋的敞口槽处会发生一定的凹陷,导致轮胎失圆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震动感,本实施方式对第二敞口槽217进行了改进,使其槽底到开口的宽度尺寸逐渐缩小,可以降低轮胎220在第二敞口槽217处的凹陷程度,从而减小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感。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二圆周外表面214上可以形成有多个第二敞口槽217。多个第二敞口槽217可以沿第二圆周外表面214等距分布。例如,图21中设置有三个第二敞口槽217,三个第二敞口槽217沿第二圆周外表面214等距分布。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第二敞口槽217内可以设置有发光部218,轮胎220具有对应于发光部218的透光部,发光部218发出的光可以通过透光部透出,透光部可以根据发光部218的设置位置设置在轮胎220的局部位置,或者轮胎220整体均为透光部。发光部218例如可以是灯。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轮毂210为注塑形成的硬质橡胶制品,为防止胶太厚导致缩水,轮辋213开设有贯通第一侧面215和第二侧面216的多个通孔219,例如,图21中设置有十二个通孔219。
如图22和23所示,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轮胎220为注塑形成的软质橡胶制品,为防止胶太厚导致缩水,轮胎220具有以下结构。轮胎220包括可与地面接触的第三圆周外表面221和与轮辋213接触的第四圆周外表面222,第三圆周外表面221和第四圆周外表面222之间具有环形掏胶槽223,第四圆周外表面222上具有多个连通环形掏胶槽223与外部环境的掏胶通道224。多个掏胶通道224沿第四圆周外表面222等距分布。
支撑杆40供使用者握持作为手柄,以获得更好的平衡,而不是用来加固踏板车。因此,踏板车可以在有或者没有支撑杆的情况下操作。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和其中公开的内容仅作为说明提供。本申请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踏板车。
虽然已经参照公开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申请,但是在本申请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应当理解,关于一个实施例描述的特征通常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其具有轮辋,所述轮辋包括第二圆周外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轮胎,其设置在所述轮毂上并至少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接触;其中,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敞口槽,在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敞口槽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并且所述第二敞口槽的宽度尺寸从槽底到开口是逐渐缩小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敞口槽,多个所述第二敞口槽沿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等距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敞口槽内的发光部,所述轮胎具有对应于所述发光部的透光部,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透光部透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多个通孔。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为注塑形成的软质橡胶制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包括可与地面接触的第三圆周外表面和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接触的第四圆周外表面,所述第三圆周外表面和所述第四圆周外表面之间具有环形掏胶槽,所述第四圆周外表面上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掏胶槽与外部环境的掏胶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掏胶通道沿所述第四圆周外表面等距分布。
8.一种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其具有轮辋,所述轮辋包括第二圆周外表面;轮胎,其设置在所述轮毂上并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接触;其中,所述轮胎为注塑形成的软质橡胶制品,所述轮胎包括可与地面接触的第三圆周外表面和与所述第二圆周外表面接触的第四圆周外表面,所述第三圆周外表面和所述第四圆周外表面之间具有环形掏胶槽,所述第四圆周外表面上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环形掏胶槽与外部环境的掏胶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为注塑形成的硬质橡胶制品。
10.一种踏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和后轮,所述左前轮、右前轮和后轮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轮结构。
CN202220064686.0U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 Active CN216886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4686.0U CN216886103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4686.0U CN216886103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
CN202121552096.4U CN215851656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踏板车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2096.4U Division CN215851656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踏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6103U true CN216886103U (zh) 2022-07-05

Family

ID=8033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4686.0U Active CN216886103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
CN202121552096.4U Active CN215851656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踏板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2096.4U Active CN215851656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踏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6886103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1656U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0147B2 (en) Folding scooter
JP3609412B2 (ja) 構築玩具システム用チェーン駆動機構
US6375208B1 (en) Combined skateboard scooter/exerciser
CN216886103U (zh) 一种轮结构和踏板车
US20020020980A1 (en) Folding collapsible kick scooter
US20070013168A1 (en) Wheel steering mechanism for baby stroller
US6644676B2 (en) Safety device for a front wheel of a vehicle for children
CA2172115A1 (en) Tricycle/rocker combination
EP2686231A2 (en) Children's vehicle with a shifting mechanism
CN114454993A (zh) 包括基于脚踏板的车辆以及座椅附件结构的车辆***
CN210122166U (zh) 一种形态可快速变换式童车
KR200229069Y1 (ko) 안장위치가 가변되는 자전거
US6651528B2 (en) Pedal assembly for children's ride-on vehicles
US20040150180A1 (en) Wheel tensioning mechanism
KR100895545B1 (ko) 외발 자전거
CN219884024U (zh) 一种皮带传动的自行车
CN212473777U (zh) 一种踏板车
CN218617015U (zh) 多功能儿童变形车
CN210681012U (zh) 一种童车
KR20050049936A (ko) 자전거 핸들
CN213109650U (zh) 一种折叠式平衡车
CN110723240B (zh) 一种自行车轮锁装置
JP3180848U (ja) 子供用乗り物
AU2002100199A4 (en) Safety device for a front wheel of a vehicle for children
KR200252971Y1 (ko) 어린이용 삼륜자전거의 축브레이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