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2776U - 一种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02776U
CN216602776U CN202120536750.6U CN202120536750U CN216602776U CN 216602776 U CN216602776 U CN 216602776U CN 202120536750 U CN202120536750 U CN 202120536750U CN 216602776 U CN216602776 U CN 216602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holding
clamping
sliding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67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黄清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67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02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02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02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座体、滑动件、抱爪、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座体设有基座和两个以上的侧架,滑动件与座体滑动限位配合,滑动件设有支架,支架设有齿槽和抱持面;第一弹性件置于基座与滑动件之间;抱爪分别与对应的侧架铰接或固接,其一端设有夹持部,其中至少有一个抱爪与对应的侧架铰接,并且另一端为卡钩,第二弹性件对应于卡钩设置;第一弹性件顶持滑动件停靠于第一位置,夹持部与抱持面形成容置空间;物体压抵抱持面使其沿靠近基座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卡钩朝靠近侧架方向转动并被配置为依靠其与齿槽的摩擦力使抱持面与夹持部得以夹紧物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装置可适应更大直径范围的物体并将其夹紧。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固定拖把的拖把固定夹通常采用具有弹性夹持力的两夹持臂向拖把柄施加弹性夹持力的方式来夹持拖把柄,即在固定拖把过程中,拖把柄先挤压两夹持臂,让两夹持臂产生弹性形变张开,使拖把柄得以进入到两夹持臂与固定夹座体之间所形成的拖把柄容置空间,并依靠两夹持臂的弹性力夹持拖把柄。因此,拖把柄的最小直径为未形变的两夹持臂的内表面与固定夹座体内表面均相切的圆的直径,最大直径为形变后的两夹持臂内表面与固定夹座体内表面均相切的圆的直径,拖把固定夹夹持的直径范围狭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其可适应更大直径范围的物体并将其夹紧。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装置,用于供物体置入并夹持所述物体,包括:座体,其设有基座和沿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延伸的两个以上的侧架;抱爪,其与对应的侧架固接或铰接,设有夹持部;其中至少有一个抱爪与对应的侧架铰接,铰接轴平行于所述基座,并且一端为所述的夹持部,另一端为卡钩;滑动件,其置于各侧架之间并仅沿垂直于所述基座的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座体滑动;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向设有卡钩的所述抱爪对应地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背离所述基座的表面形成抱持面,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基座的表面设有若干沿侧向分布的与所述卡钩啮合的齿槽;第一弹性件,其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滑动件之间;第二弹性件,对应于设有卡钩的所述抱爪设置,第二弹性件一端顶抵对应的所述侧架,另一端顶抵对应的所述抱爪,以使所述卡钩始终与所述齿槽啮合;所述滑动件还与所述座体沿第一方向限位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顶持所述滑动件停靠于第一位置,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抱持面形成的容置空间被配置为适于供所述物体置入;所述物体压抵所述抱持面使其沿靠近所述基座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卡钩朝靠近侧架方向转动并被配置为依靠其与所述齿槽的摩擦力使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抱持面得以夹紧所述物体。
进一步地,所述抱爪为两个,且分别与对应的侧架铰接,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一端为所述的夹持部,另一端形成与所述齿槽啮合的卡钩。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的布设方向沿侧向倾斜且逐渐远离所述基座。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的布设方向为圆弧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从所述基座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两侧架之间;所述滑动件设有与所述套筒滑动配合的滑杆;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套筒中并位于基座与滑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筒壁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滑杆装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销,使所述滑动件建立与所述座体沿第一方向的限位配合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抱爪在垂直于所述铰接轴的平面上的投影呈C型,并被配置为适宜夹持所述物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铰接轴上,所述扭簧的第一臂顶抵对应的所述侧架,所述扭簧的第二臂顶抵对应的所述抱爪。
进一步地,所述抱持面被设置为朝向所述基座方向弯曲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物体为拖把柄,所述滑动件停靠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容置空间被配置为适于供所述拖把柄置入。
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夹持物体的夹持力来源于卡钩与齿槽啮合形成的摩擦力,从受力分析可知,卡钩朝靠近侧架方向转动,卡钩受第二弹性件的形变力越大,其对齿槽沿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分力也越大,夹持越稳固。而卡钩越远离侧架,容置空间越小,因此,可以适应直径比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夹更小的物体,因此具有更大的直径适应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均设有卡钩的两抱爪结构,两抱爪的夹持部与滑动件抱持面对被夹持物体形成三点合围夹持,结构简单,夹持可靠;两抱爪的卡钩均与齿槽啮合,更方便调节容置空间,所形成的摩擦力夹紧物体更可靠。
齿槽的分布方向沿侧向倾斜且逐渐远离基座,使上述摩擦力在卡钩彼此间远离过程中增加幅度更大。
本实用新型采用套筒和滑杆的结构设计,实现滑动件滑动可靠,结构简单,方便弹性件装设。又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销,便于实现滑动件的限位,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中抱爪的形状优选设计为C型,利于抱爪一端与齿槽啮合,另一端顶抵待夹持物体。第二弹性件选择为扭簧,扭簧装设于铰接轴上,结构设置简单,安装方便,为抱爪提供可靠的弹性力。抱持面优选设置为朝底壁方向弯曲的圆弧面,增大与被夹持物体的接触面,实现夹持物体可靠且稳固。
本实用新型中的容置空间易于被配置为用于夹持拖把,且夹持或脱离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要介绍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座体的正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座体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滑动件的后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滑动件的B-B向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中抱爪的正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中抱爪的C-C向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中抱爪的右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12为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状态示意图二。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座体1,基座11,侧架12,套筒13,限位槽131,弹簧柱14;滑动件2,支架21,抱持面211,齿槽212,滑杆22,限位销221,弹簧定位柱23;第一弹性件3;抱爪4,卡钩41,夹持部42;第二弹性件5;拖把柄6。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为“包含但不限于”。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A面朝B物体方向弯曲”意为:A面的中间部位相较于两端更靠近B物体。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侧向”是指既垂直于第一方向又垂直于铰接轴的方向。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座体1、滑动件2、第一弹性件3、抱爪4、第二弹性件5。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座体1设有基座11和从基座11的两侧沿远离基座11的方向延伸的两个侧架12,在两侧架12之间还设有套筒13,套筒13从基座11沿垂直于基座11的第一方向延伸,套筒13筒壁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131,套筒13中还设有弹簧柱14。在其它实施例中,侧架12可以是从基座11沿远离基座11的方向延伸的3个或者多个,套筒13设置于各侧架12之间。
如图8、图9、图10所示,抱爪4分别与对应的侧架12铰接,铰接轴平行于基座11,即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抱爪4一端形成与齿槽212啮合的卡钩41,另一端形成夹持部42。在本实施例中,抱爪4的形状优选为在垂直于其铰接轴的平面上的投影呈C形,并被配置为适宜夹持物体。抱爪4的C形设计利于抱爪4一端与齿槽212啮合,另一端顶抵被夹持物体,并利于使啮合产生的摩擦力保持夹紧被夹持物体的状态。在其它实施例中,抱爪4对应设置于侧架12,其中至少有一个抱爪4与对应的侧架12铰接,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此抱爪4一端为夹持部42,另一端为卡钩41;其余抱爪4均设有夹持部42,但不设置卡钩41,可以与对应的侧架12铰接,也可以与对应的侧架12固接。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滑动件2包括支架21和滑杆22,滑动件2远离基座11的一端为向两侧延伸的支架21,支架21背离基座11的表面形成抱持面211,抱持面211为朝基座11方向弯曲的圆弧面,即圆弧面的中部相较于两端更靠近基座11,抱持面211增大了与被夹持物体的接触面,夹持物体更稳固、可靠;支架21朝向基座11的表面设有若干沿侧向分布的用于与卡钩41啮合的齿槽212,优选地,齿槽212的布设方向沿侧向倾斜逐渐远离基座11,且布设方向设置为圆弧方向;滑动件2靠近基座11的一端为滑杆22,滑杆22适配套筒13并与套筒13滑动配合,滑杆22在套筒13中相对座体1仅沿第一方向滑动,并且,滑杆22装设有与限位槽131相适配的限位销221,限位销221与限位槽131实现滑动件与座体1沿第一方向的限位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滑动件2远离基座11的一端为向设有卡钩41的抱爪4延伸的支架21,支架21朝向基座11的表面设有若干沿侧向分布的与卡钩41啮合的齿槽212,支架21背离基座11的表面形成抱持面211。
如图1、图11、图12所示,第一弹性件3置于基座11与滑动件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优选为弹簧,第一弹性件3装设于基座11与滑杆22之间,滑杆22中设置有装设第一弹性件3的弹簧孔及弹簧定位柱23,第一弹性件3一端定位于弹簧定位柱23,另一端定位于弹簧柱14。
第二弹性件5对应于设有卡钩41的抱爪4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弹性件5对应于抱爪4设置,每个第二弹性件5一端顶抵对应的侧架12,另一端顶抵对应的抱爪4,为抱爪4提供弹性力以使卡钩41与齿槽212啮合。第二弹性件5优选为扭簧,扭簧套设于铰接轴上,扭簧的第一臂顶抵侧架12,第二臂顶抵抱爪4。第二弹性件5优选为扭簧,充分利用了已有铰接轴的结构设置,使本实施例夹持装置结构设置简单,安装方便,并为抱爪4提供可靠的弹性力。
本实施例中的夹持装置装配后,其动作状态如图11、图12所示。如图11所示,滑动件2在第一弹性件3的弹簧回复力作用下,以及限位销221与限位槽131配合所起的限位作用,第一弹性件3顶持滑动件2停靠于第一位置,同时,两个卡钩41分别在对应的第二弹性件5弹性力的作用下与齿槽212啮合。此时,可根据被夹持物体的大小,人为地调节两个卡钩41与齿槽212的啮合位置,使卡钩41朝靠近或远离侧架方向来设定夹持部42与抱持面211形成的容置空间,使容置空间被配置为适于供被夹持物体置入,增大了夹持装置适用被夹持物体的直径范围,应用范围更广;并且,由于容置空间是开放状态,被夹持物体不必需挤入容置空间以使夹持部42产生弹性形变来获取弹性回复力,因此,装夹待夹持物体更方便。待夹持物体置入后,待夹持物体压抵抱持面211使其沿靠近基座11的方向运动,卡钩41朝靠近侧架方向转动,卡钩41与齿槽212相对运动,直至滑动件2位于第二位置,如图12所示,此时,卡钩41分别在对应的第二弹性件5弹性力的作用下与齿槽212啮合,卡钩41与齿槽212啮合的摩擦力使抱持面211与夹持部42得以夹紧被夹持物体。由此可知,夹持物体的夹持力来源于卡钩41与齿槽212啮合形成的摩擦力,从受力分析可知,卡钩41越靠近侧架12,卡钩41受第二弹性件5的形变力越大,其对齿槽212沿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分力也越大,夹持越稳固。而卡钩41越靠近侧架12,容置空间越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直径比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夹更小的物体,具有更大的直径适应范围。本实施例中的齿槽212的分布方向沿侧向倾斜逐渐远离基座,且为圆弧方向,使上述摩擦力在卡钩靠近侧架12过程中增加幅度更大。
在本实施中,待夹持物体可设定为拖把柄6,根据拖把柄6的直径大小,滑动件2停靠于第一位置时,两个夹持部42之间的间隔被配置为适于供拖把柄6置入容置空间。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供物体置入并夹持所述物体,其特征是,包括:
座体,其设有基座和沿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延伸的两个以上的侧架;
抱爪,其与对应的侧架固接或铰接,设有夹持部;其中至少有一个抱爪与对应的侧架铰接,铰接轴平行于所述基座,并且一端为所述的夹持部,另一端为卡钩;
滑动件,其置于各侧架之间并仅沿垂直于所述基座的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座体滑动;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向设有卡钩的所述抱爪对应地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背离所述基座的表面形成抱持面,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基座的表面设有若干沿侧向分布的与所述卡钩啮合的齿槽;
第一弹性件,其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滑动件之间;
第二弹性件,对应于设有卡钩的所述抱爪设置,第二弹性件一端顶抵对应的所述侧架,另一端顶抵对应的所述抱爪,以使所述卡钩始终与所述齿槽啮合;
所述滑动件还与所述座体沿第一方向限位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顶持所述滑动件停靠于第一位置,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抱持面形成的容置空间被配置为适于供所述物体置入;所述物体压抵所述抱持面使其沿靠近所述基座的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卡钩朝靠近侧架方向转动并被配置为依靠其与所述齿槽的摩擦力使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抱持面得以夹紧所述物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抱爪为两个,且分别与对应的侧架铰接,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一端为所述的夹持部,另一端形成与所述齿槽啮合的卡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齿槽的布设方向沿侧向倾斜且逐渐远离所述基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齿槽的布设方向为圆弧方向。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座体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从所述基座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两侧架之间;所述滑动件设有与所述套筒滑动配合的滑杆;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套筒中并位于基座与滑杆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套筒筒壁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滑杆装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销,使所述滑动件建立与所述座体沿第一方向的限位配合关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抱爪在垂直于所述铰接轴的平面上的投影呈C型,并被配置为适宜夹持所述物体。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铰接轴上,所述扭簧的第一臂顶抵对应的所述侧架,所述扭簧的第二臂顶抵对应的所述抱爪。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抱持面被设置为朝向所述基座方向弯曲的圆弧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物体为拖把柄,所述滑动件停靠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容置空间被配置为适于供所述拖把柄置入。
CN202120536750.6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夹持装置 Active CN216602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6750.6U CN216602776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6750.6U CN216602776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02776U true CN216602776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0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6750.6U Active CN216602776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027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8263A (zh) * 2022-12-15 2023-03-14 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停靠机构、升降结构及门
CN116098651A (zh) * 2023-04-12 2023-05-12 北京智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器械用固定装置和使用该器械用固定装置的器械工作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8263A (zh) * 2022-12-15 2023-03-14 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停靠机构、升降结构及门
CN116098651A (zh) * 2023-04-12 2023-05-12 北京智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器械用固定装置和使用该器械用固定装置的器械工作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02776U (zh) 一种夹持装置
KR200473913Y1 (ko) 파이프용 클램프
TWI485049B (zh) 夾裝裝置
CN107850098B (zh) 用于保持构件的装置
TWI453139B (zh) 自行車車架
CZ290147B6 (cs) Zařízení k upevnění elektrického přístroje
EP3838680A1 (en) Roof rack foot assembly for a roof rack and a roof rack for a vehicle
CN109151129B (zh) 移动终端支架
KR20210100631A (ko) 브러쉬 모듈 및 그 마운팅 방법
CN217356223U (zh) 一种c型槽轻型支架座
BRPI1102125A2 (pt) fixação de motor, em particular, para um aparelho de cozimento
CN212529526U (zh) 具有锁紧功能的车载支架底座
CN213982618U (zh) 支架结构
CN213207028U (zh) 夹持装置及移动终端夹具
CN212701754U (zh) 搅拌套固定架及包含其的核酸提取仪
BR112013013381B1 (pt) Dispositivo de fixação para módulo de airbag
KR101862063B1 (ko) 도어힌지장치의 클램핑장치
KR101435483B1 (ko) 측면 행거
CN210282005U (zh) 工装装置
CN215420380U (zh) 一种自动锁卡夹支架
CN213292100U (zh) 一种杯托
CN220481489U (zh) 一种通配测试安装治具
CN212775935U (zh) 一种可调整式管夹装置
CN210816633U (zh) 可调式治具
CN218658763U (zh) 螺丝夹套及螺丝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