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1110U - 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1110U
CN216521110U CN202121401408.1U CN202121401408U CN216521110U CN 216521110 U CN216521110 U CN 216521110U CN 202121401408 U CN202121401408 U CN 202121401408U CN 216521110 U CN216521110 U CN 216521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ver
penetration
reflection
emit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14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栋近正夫
村松洋辅
藤本佳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zumi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izumi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zumi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Koizumi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1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1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器具。照明器具能够安装在安装面上。照明器具具备光源、盖子、穿透部和反射部。光源含有射出光的发光元件。盖子用来覆盖光源。穿透部隔着盖子面向发光元件。反射部与穿透部相邻。穿透部使通过了盖子的光的一部分穿透过去。反射部将通过了盖子的光的一部分朝向安装面反射。

Description

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有一种LED照明装置由基板、LED发光元件和中空套管构成,LED发光元件配置在基板的表面上,基板***贯通中空套管。中空套管的4个侧面中,有1 个侧面平行于与基板的背面相邻的面,这1个侧面是使来自LED发光元件的光发生扩散并穿透通过的扩散面。还有,中空套管的4个侧面中,有2个侧面正交于与基板的背面相邻的面,这2个侧面是使来自LED发光元件的光不穿透通过而是朝向扩散面反射的反射面。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这样的LED照明装置中,由于来自LED发光元件的光不从反射面穿透通过,因此有时导致扩散面的亮度过大。还有,在假设LED照明装置安装在顶棚之类安装面的情况下,由于来自LED发光元件的光不从反射面穿透通过,因此有时导致安装面的亮度过低。因此,LED照明装置的亮度与安装面的亮度之间的差可能较大。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能够减小照明装置的亮度与安装面的亮度之间的差。
本申请所公开的照明器具能够安装在安装面上。照明器具具备光源、盖子、穿透部和反射部。光源含有射出光的发光元件。盖子用来覆盖所述光源。穿透部隔着所述盖子面向所述发光元件。反射部与所述穿透部相邻。所述穿透部使通过了所述盖子的所述光的一部分穿透过去。所述反射部将通过了所述盖子的所述光的一部分朝向所述安装面反射。
本申请所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反射部优选为相对于所述穿透部是倾斜的并相对于所述穿透部为钝角。
本申请所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穿透部优选为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基板。
本申请所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穿透部优选为具有使所述光穿透过去的第一穿透区域和使所述光发生反射的第一反射区域。
本申请所公开的照明器具中,所述盖子优选为包含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穿透部朝向远离所述反射部一侧倾斜。
本申请所公开的照明器具优选为进一步具备保持部。保持部优选为握持住所述盖子和所述反射部。所述反射部和所述穿透部优选是一体成型件。
能够减小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的亮度与安装面的亮度之间的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2是主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照明器具截面图。
图4是主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光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主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光部件的俯视图。
图6是主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截面图。
图7是主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说明。另外,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便于理解实用新型,有时参考彼此正交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进行说明。例如,X方向和Y方向平行于水平方向,Z方向平行于铅垂方向。不过,X方向和Y方向也可以是平行于水平方向以外的方向,Z方向也可以平行于铅垂方向以外的方向。以下,主实施方式中,在照明器具1被安装到了安装面Wa上的状态下,Z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D1,Y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D2,X 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D3。也就是说,主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 D2和第三方向D3彼此正交。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主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进行说明。图1是主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立体图。图2是主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 的分解立体图。
主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例如用作基础照明或者间接照明。还有,主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例如能够安装在顶棚面、壁面或者地板之类的安装面Wa上(参照图3)。顶棚面也可以是斜的顶棚面。或者,照明器具1能够直接安装在安装面Wa上。或者,照明器具1能够安装成从安装面Wa上悬挂下来。本说明书中,以照明器具1嵌入在作为安装面Wa的顶棚面上形成的嵌入孔中而安装在安装面 Wa上为例,进行说明。也就是说,图1和图2表示从斜下方观察到的照明器具 1。不过,这些朝向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器具1的制造时、施工时和使用时的朝向。
如图1和图2所示,照明器具1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具体来说,主实施方式中,照明器具1具有例如在第三方向D3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照明器具1具备配光部件5、盖子30、光源40、保持部50、壳体60、框架部件70 和电源装置90。
光源40例如含有基板41和发光元件42。
主实施方式中,基板41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具体来说,主实施方式中,基板41具有在第三方向D3上较长的大致矩形形状。也就是说,基板41沿着第三方向D3延伸。还有,主实施方式中,基板41具有大致平板的形状。在基板 41上,形成有用于向发光元件42供电的配线。
发光元件42射出光。发光元件42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发光元件42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主实施方式中,光源40含有多个发光元件42。或者,发光元件42也可以包含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 元件或激光二极管。发光元件42配置在基板41上。具体来说,发光元件42安装在基板41的安装面上。也就是说,发光元件42安装在基板41上。
主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元件42配置成沿着第三方向D3排成1列。不过,多个发光元件42的排列不限于1列。多个发光元件42可以沿着第三方向D3排成2列以上,也可以排成交错状。
光源40也可以是COB(Chip on Board)结构,将多个发光元件42放置在基板41的安装面上并以荧光材料进行了密封。或者,光源40也可以是SMD (Surface Mount Device)结构,将发光元件42与荧光材料一体化后的单元放置在基板41的安装面上并电连接到基板41的导电体上。或者,光源40也可以由所谓的炮弹型发光元件42来构成。在由炮弹型发光元件42来构成光源40的情况下,光源40可以包含基板41,也可以不含基板41。
主实施方式中,盖子30具有在第三方向D3上较长的大致棱柱形状。具体来说,盖子30例如具有大致六棱柱形状。例如,盖子30在第三方向D3上的两端是打开的。
盖子30覆盖光源40。具体来说,以盖子30的内表面面对发光元件42的发光面42a的方式,盖子30覆盖光源40。盖子30例如是灯罩或扩散盖子。盖子 30是透明或半透明的,使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穿透过去。为了减轻通过了盖子 30的光对使用者造成的眩光感(强光感),盖子30例如优选为乳白色或半透明的,使通过了盖子30的光发生扩散。这样的情况下,盖子30例如由乳白色或半透明的材料构成。主实施方式中,盖子30是扩散盖子,使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发生扩散。因此,能够抑制多个发光元件42各自射出的光的颗粒感。另外,“颗粒感”是指:来自发光元件42的光到达盖子30上多个局部位置,盖子30 的外表面在多个位置发出强光的状态。例如,在光源40是点光源的情况下,盖子30中位于发光元件42的照射范围内的部分比盖子30的其他部分更强烈地被照射,由于盖子30是扩散盖子,就能够抑制来自发光元件42的光以颗粒状(点状)出现在盖子30的外表面上(颗粒感)。
盖子30例如是树脂制造的。在盖子30是对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盖子时,盖子30例如也可以通过对含有光扩散材料的树脂进行加工成型来形成。或者,盖子30也可以通过在透明树脂加工成型的树脂加工成型品的表面上进行光扩散处理来形成。其中,光扩散处理例如包含微小凹凸形成处理和透光白色涂漆处理。微小凹凸形成处理是指:在树脂加工成型品的表面上形成细微凹凸不平的处理。透光白色涂漆处理是指:将具有透光性的乳白色涂料涂在树脂加工成型品表面的处理。
照明器具1还具备一对盖帽部件31。盖帽部件31例如是端部盖帽。一对盖帽部件31分别安装在盖子30的第三方向D3上打开的两端,对盖子30的两端进行堵塞。盖帽部件31例如是合成树脂制造的。盖帽部件31例如可以具有遮光性,也可以使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穿透过去。还有,盖帽部件31例如也可以使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发生扩散。而且,盖帽部件31的材料与盖子3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配光部件5确定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的配光情况。具体来说,配光部件5 通过使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穿透过去或发生反射,由此来确定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的配光情况。其结果,通过配光部件5来确定照明器具1的配光区域。配光部件5含有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
主实施方式中,穿透部10具有大致平板形状。还有,主实施方式中,穿透部10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具体来说,穿透部10具有在第三方向D3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穿透部10隔着盖子30面向发光元件42。具体来说,穿透部100 隔着盖子30在第一方向D1上面向发光元件42。也就是说,第一方向D1上,以盖子30为基准,穿透部10位于光源40的相反侧。第一方向D1例如与发光元件42的发光面42a正交。还有,第一方向D1例如也可以是沿着从配置发光元件42的一侧开始朝向面向安装面Wa的室内的方向。还有,第一方向D1例如也可以与安装面Wa正交。
穿透部10使通过了盖子30的光的一部分穿透过去。具体来说,发光元件 42射出的光中,穿透部10使通过了盖子30再入射到穿透部10的光的一部分穿透过去。更具体地来说,例如,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中,穿透部10使通过了盖子30的对置部33再入射到穿透部10的光的一部分穿透过去。关于对置部33,后面参照图3进行说明。以下,从发光元件42射出并入射到穿透部10的光有时记载为“光LT1”(参照图3)。
主实施方式中,反射部20具有大致平板形状。还有,主实施方式中,反射部20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具体来说,反射部20具有在第三方向D3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反射部20与穿透部10相邻。也就是说,以盖子30为基准,反射部20位于光源40的相反侧,并位于与穿透部10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反射部20将通过了盖子30的光的一部分朝向安装面Wa反射。具体来说,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中,反射部20将通过了盖子30再入射到反射部20的光朝向安装面Wa反射。更具体地来说,例如,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中,反射部 20将通过了盖子30的倾斜部32再入射到反射部20的光朝向安装面Wa反射。关于倾斜部32,后面参照图3进行说明。以下,入射到反射部20的光有时记载为“光LT2”(参照图3)。
根据主实施方式,通过了盖子30的光的一部分从穿透部10穿透过去,通过了盖子30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部20朝向安装面Wa反射。因此,与照明器具不具备反射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小照明器具1的亮度,同时增大安装面Wa 的亮度。其结果,能够减小照明器具1的亮度与安装了照明器具1的安装面Wa 的亮度之间的差。进而,在面向安装面Wa的室内存在使用者的情况下,能够减轻使用者感觉到的照明器具1的眩光感(强光感)。
主实施方式中,配光部件5含有2个反射部20。以下,关于反射部20,在图1中位于从穿透部10开始朝向Y方向一侧的反射部20有时记载为反射部20a,在图1中位于从穿透部10开始朝向Y方向的反方向一侧的反射部20有时记载为反射部20b。反射部20a的结构与反射部20b的结构相同,因此适当省略重复部分的说明。
主实施方式中,例如,反射部20a的面积与反射部20b的面积之合计值大于穿透部10的面积。不过,穿透部10的面积与反射部20面积之比率没有特别的限定。
主实施方式中,穿透部10与反射部20是一体成型件。也就是说,主实施方式中,穿透部10与反射部20是相连的。配光部件5例如是铝之类的金属部件,形成有用于光通过的多个贯通孔。也就是说,例如,通过将形成了多个贯通孔的钣金折弯,来形成含有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的配光部件5。其中,只要反射部20与穿透部10相邻,穿透部10与反射部20也可以是分别独立的部件。这样的情况下,穿透部10与反射部20可以是连起来的,在穿透部10与反射部 20之间也可以形成有间隙。
为了使反射部20高效地反射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优选为至少配光部件5 中面向盖子30的面是进行了反射加工的。反射加工例如含有白色涂漆或银色涂漆。或者,配光部件5的颜色也可以是白色或银色之类的光反射率高的色彩。还有,在配光部件5由钣金形成的情况下,钣金优选为由高反射率颜色的材料来形成。不过,配光部件5的颜色和材料没有限制。例如,配光部件5也可以具有透明色(有色透明或者无色透明)。还有,例如,配光部件5也可以是树脂制造的。
主实施方式中,保持部50具有在第三方向D3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还有,例如,保持部50在第三方向D3上的两端是打开的。保持部50例如是透明树脂加工成型的树脂加工成型品。保持部50例如可以对光进行扩散,也可以使光穿透过去而不是扩散。还有,保持部50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
照明器具1还具备一对盖帽部件55。盖帽部件55例如是端部盖帽。一对盖帽部件55分别安装在保持部50的第三方向D3上打开的两端,对保持部50的两端进行堵塞。主实施方式中,盖帽部件55的材料与保持部50的材料相同。不过,盖帽部件55的材料与保持部50的材料也可以不同。
主实施方式中,保持部50的内部是空的。在安装了一对盖帽部件55的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例如配置盖子30和反射部20。也就是说,保持部50握持住盖子30和反射部20。主实施方式中,反射部20与穿透部10是一体成型件,因此保持部50握持住盖子30和配光部件5。也就是说,保持部50握持住盖子 30、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中配置的盖子30与穿透部 10例如是抵接的。也就是说,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中配置的盖子30与配光部件5例如是抵接的。不过,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中配置的盖子30与穿透部10 也可以不是抵接的。
盖子30与配光部件5在保持部50的内表面以可抵接的状态被保持部50握持。也就是说,为了抑制盖子30与配光部件5在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发生晃动,盖子30与配光部件5被握持。因此,盖子30与配光部件5的相互位置关系被固定。还有,在将保持部50安装到壳体60中之后,盖子30、配光部件5 和发光元件42的相互位置关系被固定。
因此,不是将盖子30与反射部20安装到保持部50上,而是由保持部50 来握持住盖子30与反射部20。也就是说,主实施方式中,无需将盖子30与反射部20粘合或固定在保持部50上,保持部50就能够握持住盖子30与反射部 20。其结果,可以减轻操作者组装照明器具1的负担。而且,无需使用将盖子 30与反射部20粘合到保持部50的粘合件(例如粘合剂)或固定到保持部50的固定件(例如螺钉),就能够使保持部50握持住盖子30与反射部20。由此,盖子30射出的光被粘合件或固定件遮挡导致产生阴影或使配光情况发生变化等光学影响就不存在。
在这里,对盖子30和配光部件5***到保持部50中的方法进行说明。例如,从保持部50在第三方向D3上打开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将安装了盖帽部件31的状态下的盖子30与配光部件5***到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再将盖子30与配光部件5在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沿着第三方向D3滑动。其结果,盖子30与配光部件5被收纳在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中,盖子30与配光部件5 被保持部50握持住。另外,在反射部20与穿透部10是分别独立的部件的情况下,从保持部50在第三方向D3上打开的两端中的至少一个端部,将盖子30、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各自***到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再将盖子30、穿透部 10和反射部20各自在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沿着第三方向D3滑动。其结果,盖子30、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被收纳在保持部50的内侧空间中,盖子30、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被保持部50握持住。由此,盖帽部件55安装到保持部 50中。
壳体60例如具有在第三方向D3上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还有,壳体60 例如在第三方向D3上的两端是打开的。在第一方向D1上,以光源40为基准,壳体60位于盖子30的相反侧。主实施方式中,壳体60安装在安装面Wa上(参照图3)。
照明器具1还具备一对盖帽部件65。盖帽部件65例如是端部盖帽。一对盖帽部件65分别安装在壳体60的第三方向D3上打开的两端,对壳体60的两端进行堵塞。主实施方式中,盖帽部件65的材质与壳体60的材料相同。不过,盖帽部件65的材料与壳体60的材料也可以不同。例如,壳体60的材料优选为铝之类的金属。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散热性。还有,例如,盖帽部件65的材料优选为树脂。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使多个照明器具1连结施工时的配线操作变得容易。
主实施方式中,壳体60的内部是空的。在安装了一对盖帽部件65的壳体 60的内侧空间,例如配置电源装置90。
电源装置90向光源40供电。其结果,光源40利用电源装置90所供的电而射出光。电源装置90含有电源电路单元。电源电路单元例如含有电源电路和照明电路。电源电路将来自商用电源的交流电源电压转换成直流电源电压,再将直流电源电压供给到照明电路。然后,照明电路将直流电源电压供给到光源 40。电源电路单元也可以含有微型计算机之类的控制器。微型计算机例如对照明电路进行控制。
还有,在壳体60的内侧空间,例如配置框架部件70。框架部件70是板状部件,具有在第三方向D3上较长的大致矩形形状。在框架部件70上,安装光源40。具体来说,光源40安装在框架部件70的底面上。更具体地来说,光源 40以发光元件42面向盖子30的内表面的方式,安装在框架部件70上。光源 40例如可以通过粘合剂粘合到框架部件70上,也可以通过螺钉之类的紧固部件固定在框架部件70上。框架部件70例如可以是铝之类的金属部件。主实施方式中,框架部件70是金属制造的,作为光源40的散热器发挥作用。
还有,在框架部件70上,例如安装保持部50和电源装置90。具体来说,电源装置90固定在框架部件70的顶面上。另外,关于保持部50与框架部件70 的卡合,后面参照图3进行说明。
接下来,继续参照图2,还参照图3,对配光部件5和盖子30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照明器具1的截面图。为了简化附图,图3 中,省略了表示安装面Wa的截面的阴影线。
穿透部10例如在主实施方式中大致平行于基板41。具体来说,在截面图中,穿透部10和基板41各自与第二方向D2大致平行。因此,与穿透部不平行于基板的情况相比较,穿透了穿透部10的光LT1的光量较多,能够增大亮度。
主实施方式中,反射部20相对于穿透部10倾斜,相对于穿透部10为钝角。也就是说,以角度θ为钝角的方式,配置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角度θ是穿透部10与反射部20形成的角度。因此,反射部20将通过了盖子30的光LT2朝向安装面Wa反射。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小穿透部10的亮度与安装面Wa的亮度之间的差。
另外,通过改变配光部件5的结构,能够改变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的配光情况。具体来说,例如,改变反射部20相对于穿透部10的角度θ,或者改变反射部20的面积和穿透部10的面积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改变照明器具1的亮度和安装面Wa的亮度。也就是说,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通过改变配光部件5的结构,能够增大照明器具1的亮度或减小照明器具1的亮度,也能够增大安装面 Wa的亮度或减小安装面Wa的亮度。
2个反射部20从穿透部10的第二方向D2上的两端部13分别延伸出来。具体来说,反射部20a从穿透部10的两端部13中的一端部13a延伸出来。也就是说,在从第三方向D3(参照图2)观察照明器具1时的截面图中,穿透部10 的一端部13a与反射部20a的一端部23a是相邻的。还有,反射部20b从穿透部 10的两端部13中的另一端部13b延伸出来。也就是说,在从第三方向D3观察照明器具1时的截面图中,穿透部10的另一端部13b与反射部20b的一端部23b 是相邻的。其中,穿透部10的两端部13沿着第三方向D3延伸。也就是说,一端部13a和另一端部13b都沿着第三方向D3延伸。也就是说,一端部13a和另一端部13b各自相当穿透部10的边缘。
另一方面,主实施方式中,反射部20a的一端部23a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 24a和反射部20b的一端部23b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24b例如与保持部50的内表面50n抵接。因此,保持部50能够将含有反射部20a和反射部20b的配光部件5保持在难以位移的状态。另外,反射部20a的另一端部24a和反射部20b 的另一端部24b中的至少一个与保持部50的内表面50n不抵接也可以。其中,反射部20a的一端部23a和另一端部24a都沿着第三方向D3延伸。也就是说,一端部23a和另一端部24a各自相当于反射部20a的边缘。还有,反射部20b 的一端部23b和另一端部24b都沿着第三方向D3延伸。也就是说,一端部23b 和另一端部24b各自相当于反射部20b的边缘。
第一方向D1上,反射部20a的一端部23a比反射部20a的另一端部24a更靠近光源40。因此,反射部20a使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LT2朝向第二方向D2 上离开光源40一侧反射。因此,安装面Wa上,与照明器具1嵌入的嵌入孔不同的区域被照射到。其结果,能够使安装面Wa变亮,并减小安装面Wa的亮度与照明器具1的亮度之间的差。
主实施方式中,在照明器具1被组装完成的状态下,盖子30例如抵接到配光部件5和框架部件70。盖子30含有倾斜部32和对置部33。
主实施方式中,倾斜部32与反射部20在第一方向D1上是面对面的。以穿透部10为基准,倾斜部32向离开反射部20一侧倾斜。因此,反射部20所反射的光LT2中的绝大部分都不是被盖子30遮挡,而是达到安装面Wa。其结果,能够抑制安装面Wa的亮度变小。
具体来说,倾斜部32的两端34中,一端部34a连接到对置部33。一端部 34a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34b例如抵接到保持部50的内表面50n。另外,另一端部34b也可以不抵接到内表面50n。第一方向D1上,另一端部34b比一端部 34a更靠近光源40。其中,两端34在第三方向D3上延伸。也就是说,两端34 相当于倾斜部32的边缘。
主实施方式中,例如,倾斜部32将通过倾斜部32的光进行扩散。因此,在面向安装面Wa的室内存在使用者的情况下,即使是倾斜部32进入使用者视野的情况,也能够减轻对使用者造成的眩光感(强光感)。还有,能够抑制倾斜部32的光的颗粒感。
还有,主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元件42以沿着第三方向D3排成1列的方式配置在基板41的中心部。这样的情况下,与多个发光元件42沿着第三方向 D3排成2列以上相比,能够增大发光元件42与倾斜部32的距离。因此,在整个倾斜部32上,入射到倾斜部32的每单位面积上的光的光量之差变小。其结果,能够减轻倾斜部32的亮度不均。
对置部33面向光源40(具体来说,发光元件42的发光面42a)。具体来说,对置部33在第一方向D1上面向光源40(具体来说,发光元件42的发光面42a)。截面图中,发光元件42的发光面42a例如大致平行于第二方向D2。主实施方式中,对置部33大致平行于发光元件42的发光面42a。因此,与对置部33不平行于发光元件42的发光面42a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增大透过盖子30 再入射到穿透部10的光LT1的亮度。
还有,对置部33面向穿透部10。具体来说,对置部33在第一方向D1上面向穿透部10。主实施方式中,对置部33大致平行于穿透部10。也就是说,主实施方式中,对置部33在截面图中大致平行于基板41。因此,与对置部33 不平行于基板41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进一步增大透过盖子30再入射到穿透部10的光LT1的亮度。
在侧视图中,壳体60具有大致U字的形状。具体来说,在侧视图中,壳体 60具有带棱角的大致U字形状。主实施方式中,壳体60含有基部61、一对壁部62和一对凸缘部63。
主实施方式中,基部61大致平行于基板41。一对壁部62各自从基部61开始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也就是说,一对壁部62彼此在第二方向D2是相对的。
一对凸缘部63各自从一对壁部62的顶端沿着第二方向D2向外侧延伸。例如,通过照明器具1所具备的安装弹簧(未图示)与凸缘部63来夹着安装面 Wa,由此使照明器具1安装到安装面Wa上。也就是说,凸缘部63对安装面 Wa进行支承。在照明器具1嵌入在安装面Wa中的状态下,以安装面Wa为基准,安装弹簧例如位于配光部件5的相反侧。另外,如主实施方式这样,在照明器具1嵌入到安装面Wa中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基部61固定到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固定部件(例如悬挂螺栓)上来使照明器具1被安装到安装面Wa 上。这样的情况下,照明器具1可以具备安装弹簧,也可以不具备。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安装弹簧。还有,如主实施方式这样,在要将照明器具1 嵌入安装面Wa中的情况下,壳体60含有一对凸缘部63。不过,在将照明器具 1直接安装在安装面Wa上或从安装面Wa上悬挂下来的情况下,壳体60可以含有一对凸缘部63,也可以不含。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能够省略一对凸缘部63。
照明器具1还具备安装配件80。安装配件80具有主体部81和一对弹性部 82。
主体部81例如与框架部件70进行卡合。通过主体部81卡合到框架部件70,安装配件80被固定在框架部件70上。
弹性部82从主体部81的第二方向D2上的两端开始以离开光源40的方式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弹性部82是弯曲的,具有朝向第二方向D2的外侧的弹性。因此,从弹性部82朝向壳体60的作用力发生作用。其结果,通过固定了安装配件80的框架部件70,保持部50被安装到壳体60上。例如,在接近壳体60的第一方向D1上,通过对安装配件80上安装的保持部50进行按压,能够将保持部50安装在壳体60上。另一方面,在离开壳体60的第一方向D1上,通过将保持部50拉出,能够将保持部50从壳体60上卸下。也就是说,保持部 50相对于壳体60可装拆。具体来说,在离开壳体60的第一方向D1上,通过将保持部50拉出,能够将保持部50、框架部件70和安装配件80从壳体60上卸下。
框架部件70具有一对被卡合部71。截面图中,一对被卡合部71例如是框架部件70中形成在第二方向D2上的两端的凹部。
保持部50例如含有卡合部51。卡合部51位于保持部50的侧面的顶端部分。卡合部51与被卡合部71进行卡合。由此,保持部50被安装到框架部件70上。其结果,无需相对于保持部50来安装盖子30和配光部件5,就能够将配光部件 5和盖子30收纳在框架部件70与保持部50所形成的空间中。
其中,主实施方式中,框架部件70例如在第一方向D1上与盖子30抵接。也就是说,盖子30不是被安装在框架部件70上,而是被保持部50保持住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5,对配光部件5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配光部件5 的立体图。具体来说,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配光部件5。图5是从上方观察配光部件5时得到的俯视图。
穿透部10具有第一反射区域11和第一穿透区域12。主实施方式中,穿透部10具有多个第一穿透区域12。主实施方式中,第一穿透区域12具有大致真圆的形状。主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穿透区域12配置成三角格子状。第一穿透区域12使光穿透过去。第一反射区域11使光发生反射。因此,入射到穿透部 10的光LT1(参照图3)的一部分穿透过去,入射到穿透部10的光LT1的一部分被反射到盖子30一侧。其结果,能够抑制穿透了穿透部10的光变得过大。也就是说,能够抑制穿透部10的亮度变得过大。具体来说,能够抑制穿透部10 中面向盖子30的面之相反一侧的面的亮度变得过大。
另外,多个第一穿透区域12的分布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多个第一穿透区域12例如可以配置为正方格子状或者矩形格子状。还有,第一穿透区域12 在穿透部10中可以等间隔配置,也可以不等间隔配置。而且,多个第一穿透区域12的大小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不统一的。而且,穿透部10中每单位面积的第一穿透区域12的个数在穿透部10的各局部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不统一的。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使通过穿透部10的光的每单位面积的大小是统一或不统一的。例如,穿透部10的第二方向D2***附近在与穿透部10的第二方向D2上外侧附近相比的情况下,其与发光元件42的距离较近时,入射到穿透部10的第二方向D2***附近的光有时就大于入射到穿透部10的第二方向 D2上外侧附近的光。其中,通过使穿透部10的第二方向D2***附近的每单位面积的第一穿透区域12个数少于穿透部10的第二方向D2上外侧附近的每单位面积的第一穿透区域12个数,能够在整个穿透部10上减轻通过穿透部10的光的大小的不统一。也就是说,能够减轻穿透部10中面向盖子30的面之相反一侧的面的照射不均。
反射部20具有第二反射区域21和第二穿透区域22。还有,主实施方式中,反射部20具有多个第二穿透区域22。主实施方式中,第二穿透区域22具有大致真圆的形状。主实施方式中,第二穿透区域22的大小与第一穿透区域12的大小大致相同。主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穿透区域22配置成三角格子状。第二穿透区域22使光穿透过去。第二反射区域21使光发生反射。因此,入射到反射部20的光LT2(参照图3)的一部分朝向安装面Wa反射,入射到反射部20 的光LT2的一部分穿透过去。
另外,第二穿透区域22的大小与第一穿透区域12的大小也可以不同。还有,多个第二穿透区域22的布局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多个第二穿透区域22 例如也可以配置正方格子状或者矩形格子状。而且,在反射部20中,第二穿透区域22可以等间隔配置,也可以不等间隔配置。而且,多个第二穿透区域22 的大小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不统一的。而且,反射部20中每单位面积的第二穿透区域22的个数在反射部20的各局部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不统一的。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使反射部20所反射的光的每单位面积的大小是统一或不统一的。例如,有时会有如下的情况:反射部20b中越靠近一端部23b的位置与发光元件42之间的距离越短,反射部20b中越靠近另一端部24b的位置与发光元件42之间的距离越长,此时,反射部20b中,在越靠近一端部23b的位置,入射到反射部20b的光变得越大,反射部20b中,在越靠近另一端部24b的位置,入射到反射部20b的光变得越小。因此,通过使反射部20b中越靠近一端部23b的位置中每单位面积的第二穿透区域22的个数增多,并使反射部20b中越靠近另一端部24b的位置中每单位面积的第二穿透区域22的个数减少,能够减轻在整个反射部20b上反射部20b所反射的光的大小不统一。反射部20a与反射部20b相同。
具体来说,主实施方式中,第一穿透区域12由贯通孔来构成。还有,主实施方式中,第二穿透区域22由贯通孔来构成。因此,能够使用相同的材料来形成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相同的材料例如是形成了贯通孔的钣金。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制造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还有,在穿透部10与反射部20是一体成型件的情况下,只需将形成了贯通孔的钣金折弯,就能够制造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而且,只需改变折弯钣金的角度和钣金的折弯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就能够容易地制造结构不同的配光部件5。
如图5所示,从第一方向D1观察配光部件5时,穿透部10的第一穿透区域12具有大致真圆的形状,相对于穿透部10倾斜的反射部20的第二穿透区域 22具有大致椭圆的形状。在从第一方向D1观察配光部件5得到的俯视图中,第二穿透区域22的大小相对于实际的第二穿透区域22的大小的来说,沿着第三方向D3的大小是大致相同的,沿着第二方向D2的大小变小了。也就是说,在从第一方向D1观察配光部件5得到的俯视图中,第二穿透区域22小于实际的第二穿透区域22。因此,与反射部20不是以相对于穿透部10成钝角的方式倾斜于穿透部10的情况相比较,穿透了第二穿透区域22的光LT2的亮度变小了。其结果,能够增大朝向安装面Wa反射的光LT2的亮度,能够减小安装面 Wa的亮度与照明器具1的亮度之间的差。
(第一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图6,对主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x进行说明。第一变形例与主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配光部件5x的形状与主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光部件5x的形状不同。以下,主要说明第一变形例与主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图6是主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x的截面图。如图6所示,本变形例中,配光部件5x含有穿透部10x和2个反射部20x。穿透部10x 与2个反射部20x是相邻的。本变形例中,穿透部10x连接到2个反射部20x 的每一个。
本变形例中,在截面图中,穿透部10x具有大致的V字形状。穿透部10x 含有在第三方向D3(参照图1)上延伸的2个主面10xs。主面10xs相对第二方向D2的倾斜与相邻于主面10xs的反射部20x相对第二方向D2的倾斜大致相同。
穿透部10x与对置部33在第一方向D1上是面对面的。本变形例中,穿透部10x抵接到对置部33。不过,穿透部10x也可以不抵接到对置部33。还有,反射部20x与倾斜部32在第一方向D1上是面对面的。
本变形例中,穿透部10x使通过了盖子30的光穿透过去。具体来说,穿透部10x例如使通过了盖子30的对置部33的光穿透过去。而且,反射部20x使通过了盖子30的光朝向安装面Wa反射。具体来说,反射部20x例如使通过了盖子30的倾斜部32的光朝向安装面Wa反射。因此,能够增大安装面Wa的亮度。其结果,能够减小照明器具1的亮度与安装面Wa的亮度之间的差。
其中,例如本变形例所涉及的盖子30的大小和形状分别与图3所示的盖子 30的大小和形状是相同的。因此,在截面图中,反射部20x相对于第二方向D2 的倾斜比图3所示的反射部20相对于第二方向D2的倾斜要缓和。
(第二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图7,对主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y进行说明。第二变形例与主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配光部件5y的形状与主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光部件5的形状不同,盖子30y的形状与主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子 30的形状不同。以下,主要对第二变形例与主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图7是主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y的截面图。如图7所示,本变形例中,配光部件5y含有穿透部10y和2个反射部20y。穿透部10y 与2个反射部20y是相邻的。本变形例中,穿透部10y连接到2个反射部20y 的每一个。
本变形例中,在截面图中,穿透部10y具有大致的V字形状。穿透部10y 含有在第三方向D3(参照图1)上延伸的2个主面10ys。主面10ys相对第二方向D2的倾斜与相邻于主面10ys的反射部20y相对第二方向D2的倾斜大致相同。还有,本变形例中,被保持部50保持时的反射部20y相对于第二方向D2的角度与图3所示的反射部20相对于第二方向D2的角度大致相同。
本变形例中,盖子30y含有倾斜部32y和对置部33y。对置部33y与光源 40(具体来说,发光元件42)面对面。具体来说,对置部33y与光源40(具体来说,发光元件42)在第一方向D1上面对面。倾斜部32y相对于对置部33y 朝向离开反射部20y的一侧倾斜。
穿透部10y与对置部33y在第一方向D1上面对面。本变形例中,穿透部 10y抵接到对置部33y。不过,穿透部10y也可以不抵接到对置部33y。还有,反射部20y与倾斜部32y在第一方向D1上面对面。
本变形例中,从盖子30y的对置部33y到光源40的长度Ly短于图3所示的从盖子30的对置部33到光源40的长度。因此,对置部33y的亮度增大。而且,本变形例中,穿透部10y使通过了盖子30y的光穿透过去。具体来说,穿透部10y例如使通过了盖子30y的对置部33y的光穿透过去。而且,反射部20y 使通过了盖子30的光朝向安装面Wa反射。具体来说,反射部20y例如使通过了盖子30的倾斜部32y的光朝向安装面Wa反射。因此,能够增大安装面Wa 的亮度和照明器具1y的亮度,能够减小照明器具1y的亮度与安装面Wa的亮度之间的差。
如上所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还有,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若干个结构要素可以适当改变。
还有,为了便于理解实用新型,附图中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间隔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还有,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要素的结构等只是一个例子,不是特别限定,可以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主实施方式中,照明器具1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但是,照明器具1只要具备穿透部10和反射部20即可,照明器具1也可以是不同于长方体的形状。例如,照明器具1也可以是大致立方体的形状,也可以是大致圆筒形的形状,也可以是多边形圆柱的形状。
还有,主实施方式中,盖子30在截面图中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不过,只要盖子30具有倾斜部32即可,盖子30也可以是大致三角形的形状、大致多边形的形状、大致半圆的形状。
而且,主实施方式中,盖子30在第三方向D3上的两端上一对一地安装了一对盖帽部件31。也就是说,盖子30与盖帽部件31是分别独立的部件。不过,盖子30与一对盖帽部件31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件。还有,保持部50在第三方向 D3上的两端上一对一地安装了一对盖帽部件55。也就是说,保持部50与盖帽部件55是分别独立的部件。不过,保持部50与一对盖帽部件55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件。还有,壳体60在第三方向D3的两端上一对一地安装了一对盖帽部件 65。也就是说,壳体60与盖帽部件65是分别独立的部件。不过,壳体60与一对盖帽部件65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件。
还有,主实施方式中,第一穿透区域12由贯通孔来构成,第二穿透区域22 由贯通孔来构成。不过,只要第一穿透区域12和第二穿透区域22能使光穿透过去即可,第一穿透区域12和第二穿透区域22也可以不是由贯通孔构成。例如,配光部件5是透明树脂制造的,通过在相当于第一反射区域11和第二反射区域21的区域进行反射加工,由此也可以限定出第一穿透区域12和第二穿透区域22。这样的情况下,第一穿透区域12和第二穿透区域22由透明树脂来构成。
还有,主实施方式中,盖子30与配光部件5是分别独立的部件,但盖子30 与配光部件5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件。
还有,主实施方式中,穿透部10具有第一反射区域11和第一穿透区域12。还有,反射部20具有第二反射区域21和第二穿透区域22。不过,穿透部10只要具有第一反射区域11和第一穿透区域12即可,反射部20也可以没有第二穿透区域22。

Claims (6)

1.一种照明器具,能够安装在安装面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器具具备:
光源,所述光源含有射出光的发光元件;
盖子,所述盖子用来覆盖所述光源;
穿透部,所述穿透部隔着所述盖子面向所述发光元件;以及
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与所述穿透部相邻,
所述穿透部使通过了所述盖子的所述光的一部分穿透过去,
所述反射部将通过了所述盖子的所述光的一部分朝向所述安装面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相对于所述穿透部是倾斜的并相对于所述穿透部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透部在第一方向上面向所述发光元件,
所述穿透部基本上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透部具有使所述光穿透过去的第一穿透区域和使所述光发生反射的第一反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子包含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穿透部朝向远离所述反射部一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保持部,所述保持部握持住所述盖子和所述反射部,
所述反射部和所述穿透部是一体成型件。
CN202121401408.1U 2020-06-30 2021-06-23 照明器具 Active CN21652111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2205 2020-06-30
JP2020112205A JP7494026B2 (ja) 2020-06-30 2020-06-30 照明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1110U true CN216521110U (zh) 2022-05-13

Family

ID=80224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1408.1U Active CN216521110U (zh) 2020-06-30 2021-06-23 照明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94026B2 (zh)
CN (1) CN216521110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54056A (ko) 2009-09-11 2012-05-29 가부시키가이샤 오푸토 디자인 점광원을 이용한 면 조명 방법, 선형상 광원 장치 및 이 선형상 광원 장치를 이용한 면 조명 장치
US9416925B2 (en) 2012-11-16 2016-08-16 Permlight Products, Inc.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JP7024399B2 (ja) 2017-03-02 2022-0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器具
CN208041871U (zh) 2018-02-02 2018-11-02 飞利浦照明控股有限公司 悬挂式长条形灯具以及照明组件
JP6876029B2 (ja) 2018-12-03 2021-05-26 株式会社遠藤照明 照明器具及び光源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94026B2 (ja) 2024-06-03
JP2022022615A (ja) 2022-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2168B2 (ja) 照明装置
US20140003047A1 (en) Luminaire
JP2013134956A (ja) 照明器具
JP2013058316A (ja) Led照明装置
US20160290610A1 (en) Modular illuminating device
CN216521110U (zh) 照明器具
JP6114575B2 (ja) 照明器具
JP6635251B2 (ja) 照明装置
JP6516183B2 (ja) 照明装置
JP5975442B2 (ja) 発光装置
JP7131865B2 (ja) 取付具、取付具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JP7511893B2 (ja) 照明器具
JP7308571B2 (ja) 取付具、取付具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KR102387800B1 (ko) 평판형 조명장치
JP7462333B2 (ja) 照明器具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光拡散カバー
JP2013110030A (ja) 照明装置
JP5790938B2 (ja) 照明器具
JP6635379B2 (ja) 照明器具
JP6375432B2 (ja) 照明装置
JPH0622823Y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照明装置
JP6858584B2 (ja) 照明器具
JP6309814B2 (ja) 照明器具
JP2023115139A (ja) 取付具、取付具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JP2022079694A (ja) 照明器具
JP2023006163A (ja) Led照明装置及びled照明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