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1433U - 壳体组件及电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电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1433U
CN216491433U CN202122695126.3U CN202122695126U CN216491433U CN 216491433 U CN216491433 U CN 216491433U CN 202122695126 U CN202122695126 U CN 202122695126U CN 216491433 U CN216491433 U CN 216491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isposed
casing
shell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51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云
张智锋
王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rk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951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1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1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1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所述壳体组件的电源设备。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卡勾结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卡孔结构,所述卡勾结构包括卡勾,所述卡勾自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处伸出,所述卡孔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自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沿着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的方向伸出,所述本体上设有卡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孔的配合而连接,所述卡孔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以减小所述本体被挤压时的弯曲变形。从而,可以增强抗跌能力。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电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所述壳体组件的电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应急启动电源的塑胶壳一般采用超声焊接、打螺钉、扣位等装配方式进行组装。然而,当受到产品外观设计的限制或者受到产品结构空间限制的情况下无法螺钉连接而仅通过扣位连接时,产品跌落时容易被摔开,难以通过跌落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所述壳体组件的电源设备,所述壳体组件通过扣位连接但跌落时不易被摔开,能够通过跌落测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卡勾结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卡孔结构,所述卡勾结构包括卡勾,所述卡勾自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处伸出,所述卡孔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自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沿着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的方向伸出,所述本体上设有卡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孔的配合而连接,所述卡孔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以减小所述本体被挤压时的弯曲变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源设备,所述电源设备包括上述壳体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及电源设备,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卡合还通过支撑件进行支撑,减小所述电源设备跌落被摔时,所述卡孔结构的弹性变形,避免所述卡勾从所述卡孔结构的卡孔中滑出,使得所述壳体组件整体更加抗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源设备的壳体组件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源设备的壳体组件在另一个方向上的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在IV-IV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在V-V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至图3为电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分解示意图。具体地,所述电源设备100包括壳体组件101。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图中没示出,但所述电源设备100实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1内的蓄电组件、控制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01上的电源输出接口和充电接口等。所述电源设备100可以包括车辆应急启动电源,具备向车辆打火提供瞬间大电流的功能;所述电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移动电源设备,可以用于为如手机、车载吸尘器、洗车器等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所述电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照明设备,如手电筒,照明设备可以具备车辆应急启动功能。具体地,所述壳体组件101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卡勾结构11,所述卡勾结构11包括卡勾111,所述卡勾111自所述第一壳体10的边缘伸出,并突出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壳体20上设置有卡孔结构21,所述卡孔结构21包括本体211,所述本体211自所述第二壳体20的边缘沿着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一侧的方向伸出,并突出所述第二壳体20的边缘表面。所述本体211上对应设置有卡孔212。所述卡勾结构11和所述卡孔结构21通过所述卡勾111与所述卡孔212的配合而连接。所述卡孔结构2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211上的支撑件213。所述支撑件213连接所述本体211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内壁,以减小所述本体211被挤压时的弯曲变形。
因此,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被卡合时,还通过支撑件213进行支撑,所述支撑件213可以有效减小所述卡孔结构21受到挤压时的弹性变形,避免所述第一壳体10因其卡孔结构21的弹性形变过大而与所述第二壳体20分离,也可避免所述卡勾111从所述卡孔212中滑出,使得所述壳体组件101整体抗跌能力更强。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勾111自所述第一壳体10的边缘内侧垂直伸出。即,所述卡勾111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侧靠近边缘的预设范围内垂直伸出。从而,能够方便与所述第二壳体20上的卡孔212配合。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截面分别呈半圆形。因此,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相互扣合形成截面大致呈圆形的外形,这种结构便于握持,也简洁美观。例如,该壳体组件101应用照明设备时,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扣合后形成的圆柱体结构可以作为照明设备的握持部。此外,所述卡勾111和所述卡孔结构21可以设置于握持部。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当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相互扣合时,所述第二壳体20上的卡孔结构21的本体211伸入所述第一壳体10内,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内的卡勾111***所述本体211上的卡孔212中,即可完成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扣接。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孔212的高度与所述卡勾111的高度相适应。这样,当所述卡勾111进入对应的卡孔212时,两者可以相互抵持,连接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2和图3,所述本体211上设置有第一楔形面214,所述卡勾111上设置有第二楔形面112;当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相互扣合时,所述本体211的第一楔形面214与所述卡勾111的第二楔形面112相配合,以引导所述卡勾111顺利进入对应的所述卡孔212。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孔212内有第一平面2121,所述卡勾111上设置有第二平面1111。其中,所述第二平面1111与所述第二楔形面112相背设置。请参考图5,当所述卡勾111顺利进入对应的所述卡孔212时,所述第一平面2121与所述第二平面1111相接触,形成直角平面防拆扣。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2121与所述第二平面1111的接触长度大于等于0.80mm,使得所述卡勾111与所述卡孔212的配合量足够,可以有效防止跌落时互相脱离。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4,每个卡勾结构11包括两个卡勾111,每个卡孔结构21包括两个卡孔212,两个所述卡勾111分别***对应的两个所述卡孔212。两组所述卡勾111与所述卡孔212的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的相互扣合更加稳定,可以进一步防止跌落时互相脱离。可选择地,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个卡勾结构11所包括的所述卡勾111的数量和每个卡孔结构21所包括的所述卡孔212的数量可以不限于两个,还可以是一个、三个等,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卡勾111沿着所述第一壳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两个所述卡勾111之间还形成凹陷区域。两个所述卡孔212分别沿着所述第二壳体2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可选择地,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卡勾111可以沿着所述第一壳体10的长度方向并列或者错列设置。两个所述卡孔212沿着所述第二壳体20的长度方向并列或者错列设置。这样,卡勾111和卡孔212的位置的对应改变可以使得壳体内其它元器件的布置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考图5和图6,所述本体211呈片状,并呈方形状。所述本体2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215和第二面216,所述第一面215为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0的内侧,所述第二面216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0的外侧。所述支撑件213设置在所述本体211的第一面215的侧边。所述支撑件213大致呈C形状,且与所述本体211相垂直。所述支撑件213对所述本体211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当所述电源设备跌落被摔导致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受到挤压,避免所述卡孔结构21由于弹性形变过大而与所述第二壳体20分离,也可对所述本体211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使得所述本体211的弯曲变形减小,从而能够通过跌落测试。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13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中存在两个所述支撑件213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211的第一面215的相对两侧,并自所述本体211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的一侧延伸至远离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部的一侧,能够对所述本体211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增加所述本体211与所述第二壳体20之间连接处的连接强度,避免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断裂,也减小所述本体211的弯曲形变,避免所述本体211受外力影响发生弯曲形变而与所述卡勾111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13不仅可以设置在所述本体211的第一面215的相对两侧,还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件213的其它部位,总之,只要所述支撑件213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0的内壁和所述本体211即可。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考图2和图6,所述卡孔结构2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211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0内部的一侧第一加强筋218,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211背离所述第二壳体20内的一侧第二加强筋219。所述第一加强筋218和所述第二加强筋219进一步增加了所述本体211的强度,使得所述本体211在受到挤压时弯曲变形进一步减小。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同时参考图3、图4和图5,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板12,当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扣合时,所述挡板12与所述支撑件213相对设置,以限定所述本体211的弹性形变空间。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2与所述支撑件213的间距为约为0.15-0.35mm。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2与所述支撑件213的间距为约为0.22mm左右。也就是说,所述卡勾111与所述卡孔212的配合量为所述挡板12与所述支撑件213的间距的三倍以上,可以有效降低在跌落过程中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发生分离的风险。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2,所述挡板12与所述第一壳体10的边缘间隔设置而形成了收容空间30,所述卡勾111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30内,所述第二壳体20的卡孔结构21伸入所述收容空间30后与所述第一壳体10的卡勾结构11扣合。从而,可以增大内部其它元件的布置空间。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5和图6,所述支撑件213朝向所述挡板12的一侧上设置有凹陷位2130,所述挡板12与所述支撑件213的凹陷位2130相配。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面213a,第二面213b,第三面213c和第四面213d。所述第一面213a,第二面213b,第三面213c和第四面213d共同形成所述凹陷位2130。具体地,所述第一面213a自所述本体211的顶端位置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面213b与所述第一面213a的末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面213a与所述本体211的表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面213b与所述本体211的表面夹角。所述第三面213c与所述第二面213b的末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三面213c与所述本体211的表面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面213a与所述本体211的表面的夹角。所述第四面213d与所述第三面213c的末端连接。所述第四面213d与所述本体211的表面夹角与所述第二面213b与所述本体211的表面夹角大致相等。其中,所述第一面213a距离所述本体211的表面的距离最近,所述第二面213b、第三面213c对次之,所述第四面213d对距离所述本体211的表面的距离最远,这样,就在所述第一面213a、第二面213b和第三面213c之间形成了凹陷位2130。
从而,通过在所述支撑件213上设置凹陷位2130,使得所述支撑件213有足够大的支撑力的情况下,又可以节省内部空间,为所述壳体组件101内的其它元器件的布置留有空间。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3,所述卡勾111与所述挡板12之间也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二壳体20的卡孔结构21与所述第一壳体10的卡勾结构11扣合时,所述本体211伸入所述收容空间30,所述凹陷位2130与所述挡板12的内壁相对。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个支撑件213与一所述挡板12相对设置,也就是说,每个卡孔结构21与两个挡板12相对设置,即,两个支撑件213与两个挡板12对应设置,每个挡板12用于限定对应支撑件213的弯曲形变。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所述壳体组件101在受到外力挤压时相向运动。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3,所述第二壳体2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23,当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相互卡合时,所述第一限位件13和所述第二限位件23相互抵持,可以有效限制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在受到外力挤压时的相向运动。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13设置在所述挡板12上,即,所述第一限位件13为所述挡板12上伸出的凸耳。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2呈F形状,所述第一限位件13自所述挡板12的其中一条臂上伸出。
可选择地,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2可以呈T形或者一字形,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与每个卡孔结构21对应的两个挡板12间隔设置,两个挡板12和第一壳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口字状的收容空间,所述卡勾结构11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在卡勾结构11和卡孔结构21相互卡扣的同时,两个挡板12和第一壳体10之间形成很稳定的结构,变形强度大大增强,可以有效的避免碰撞变形,防跌能力更强。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上设置有多个卡勾结构11,所述第一壳体10的内壁上突伸设置有多个挡板12,且每两个挡板12之间设置有卡勾结构11,所述第二壳体20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卡孔结构21,所述第二壳体20上的相邻两个卡孔结构21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件23。这样,多个卡勾结构11和多个挡板12的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第一壳体10的变形强度,多个卡孔结构2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23的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强所述第二壳体20的变形强度,可以有效的避免碰撞变形,防跌能力更强。
以上并不限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描述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式的,并不是限制式的。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专利构思加以同等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卡勾结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卡孔结构,所述卡勾结构包括卡勾,所述卡勾自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处伸出,所述卡孔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自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沿着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的方向伸出,所述本体上设有卡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孔的配合而连接,所述卡孔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以减小所述本体被挤压时的弯曲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楔形面,所述卡勾上设置有第二楔形面;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扣合时,所述本体的第一楔形面与所述卡勾的第二楔形面相配合,以引导所述卡勾顺利进入对应的所述卡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为至少一个个,所述卡孔也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卡勾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卡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为至少两个,所述卡孔也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卡勾和至少两个所述卡孔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一面的侧边并呈C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中存在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突伸设置有挡板,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扣合时,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件相对设置,以限定所述本体的弹性形变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间隔设置而形成了收容空间,所述卡勾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壳体的卡孔结构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后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卡勾结构扣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挡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凹陷位,所述挡板与所述支撑件的凹陷位相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与所述挡板之间还设置有增强板,所述增强板进一步增强所述挡板的强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两个,每个所述支撑件与一所述挡板相对设置,与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对应的两个所述挡板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卡合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相互抵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突伸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挡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卡勾结构,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卡孔结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突伸设置有多个挡板,且每个挡板设置在相邻两个卡勾结构之间,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相邻两个卡孔结构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件。
15.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CN202122695126.3U 2021-11-04 2021-11-04 壳体组件及电源设备 Active CN216491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5126.3U CN216491433U (zh) 2021-11-04 2021-11-04 壳体组件及电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5126.3U CN216491433U (zh) 2021-11-04 2021-11-04 壳体组件及电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1433U true CN216491433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6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5126.3U Active CN216491433U (zh) 2021-11-04 2021-11-04 壳体组件及电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1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1616B2 (en) Multiplexed battery set and battery assembly having the multiplexed battery set
US11088388B2 (en) Clamp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216491433U (zh) 壳体组件及电源设备
CN216720166U (zh) 一种固定支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7335520U (zh) 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压块和光伏组件、光伏发电***
CN107492606B (zh) 电池包箱体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591605U (zh) 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6389621U (zh) 连接组件、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5773022U (zh) 边框、压块和光伏组件、光伏发电***
CN213167697U (zh) 限位机构及组件、电池包、快换支架及电池安装***
CN211530247U (zh) 电连接器
CN210838179U (zh) 电连接器
CN216872161U (zh) 电池盖与壳体的固定结构及加固型移动计算机
CN219779063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220628108U (zh) 电池模组
CN218569084U (zh) 电池模组
CN219626828U (zh) 电池组件和电动自行车
CN221409471U (zh) 壳体组件及控制设备
CN218033423U (zh) 一种带弹扣的一体化空调过滤网
CN217227466U (zh) 一种多线缆连接器的安装支架
CN215644801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壳体组件
CN220764307U (zh) 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及汽车
CN221042200U (zh) 线缆紧固机构、线缆组件及储能设备
CN215567107U (zh) 用于连接异形管材的连接接头及连接装置
CN216354499U (zh) 无人机自动更换电池的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