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3717U - 平面磁性元件及电源模块 - Google Patents

平面磁性元件及电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3717U
CN216353717U CN202121505181.5U CN202121505181U CN216353717U CN 216353717 U CN216353717 U CN 216353717U CN 202121505181 U CN202121505181 U CN 202121505181U CN 216353717 U CN216353717 U CN 216353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ic core
plane
gap
plan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51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强
张希俊
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051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3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3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3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平面磁性元件,以及一种包括该平面磁性元件的电源模块。平面磁性元件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磁柱、电路板和支撑结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分列电路板的相背两侧,电路板包括靠近第一磁芯的第一平面和靠近第二磁芯的第二平面。电路板还包括连通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通孔。磁柱穿过通孔并分别与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抵持。支撑结构位于第一磁芯和第一平面之间,其分别与第一磁芯和第一平面抵接,以使得第一磁芯与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并同时使得第二磁芯与第二平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增大了散热面积,从而减小了热级联效应,可以提升平面磁性元件的工作可靠性。

Description

平面磁性元件及电源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磁性元件,以及一种包括该平面磁性元件的电源模块。
背景技术
平面磁技术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可以显著提高磁性元件的功率密度,因此在电源模块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平面磁性元件的磁芯与电路板层叠设置,其外表面可用于散热的面积相对较小,导致平面磁性元件的散热能力受限。因此平面磁性元件容易出现热级联现象,影响电源模块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平面磁性元件和电源模块。在实现平面磁性元件小型化的同时,可以增大平面磁性元件的散热面积。本申请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平面磁性元件,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磁柱、电路板和支撑结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分列电路板的相对两侧,电路板包括靠近第一磁芯的第一平面、和靠近第二磁芯的第二平面;电路板还包括通孔,通孔连通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磁柱穿过通孔,磁柱分别与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抵持;支撑结构位于第一磁芯和第一平面之间,支撑结构分别与第一磁芯和第一平面抵接,以使得第一磁芯与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并同时使得第二磁芯与第二平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通过穿过电路板的磁柱分别抵持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保证了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的相对距离。然后通过分别与第一磁芯和第一平面抵接的支撑结构,控制了第一间隙的高度,并由此间接控制到了第二间隙的高度。而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形成,也增大了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的散热面积,减小了平面磁性元件的热级联效应。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的工作可靠性也相应提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间隙包括第一通风道,第一通风道沿第一方向贯穿于第一磁芯与第一平面之间,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一平面;第二间隙包括第二通风道,第二通风道也沿第一方向贯穿于第二磁芯与第二平面之间。
在本实现方式中,当第一通风道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磁芯与第一平面之间时,第一间隙内的冷却空气可以沿第一方向实现对流,从而保证第一间隙位置的散热效果;而当第二通风道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二磁芯与第二平面之间时,也能够保证第二间隙内的冷却空气对流,保证第二间隙位置的散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间隙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通风道,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磁柱的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风道;第二间隙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通风道,且在第二方向上,磁柱的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风道。
在本实现方式中,因为磁柱连接于第一磁芯与第二磁芯之间,使得磁柱会对冷却空气的流通形成阻碍。而将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均设置于磁柱的相对两侧位置,可以使得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各自的散热效果更均衡,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间隙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mm;第二间隙的尺寸也大于或等于1mm。
在本实现方式中,设置第一间隙的尺寸,即控制了第一磁芯至第一平面的最小距离。该最小距离可以保证第一磁芯与电路板、磁柱之间的配合工作,并同时提供冷却空气足够的流动空间。而设置第二间隙的尺寸,也用于保证第二磁芯至第二平面的最小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磁柱与第一磁芯呈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结构与第一磁芯呈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结构构造为垫片,垫片分别与第一磁芯和第一平面粘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路板包括两个通孔,两个通孔间隔设置,对应磁柱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磁柱分别与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抵持。
在本实现方式中,两个磁柱间隔设置,可以在第一磁芯与第二磁芯之间形成循环通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磁柱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路板还设有绕线,绕线环绕于通孔的***。
在本实现方式中,绕线环绕于通孔***,也即绕线环绕于磁柱的***。磁柱可以增大绕线内的磁通量,进而增大平面磁性元件的电感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包括送风单元,以及至少一个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平面磁性元件。送风单元用于同时朝向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送风,以对平面磁性元件进行散热。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电源模块中,因为采用了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平面磁性元件,其散热效果得到提升,并由此提升了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中平面磁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中平面磁性元件的分解侧向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中平面磁性元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中平面磁性元件的侧向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的冷却风路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源模块的冷却风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面磁性元件中第一磁芯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面磁性元件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面磁性元件的等效电路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面磁性元件的另一侧向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面磁性元件中第一磁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图13b和图13c分别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面磁性元件中磁柱的不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面磁性元件中第一磁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面磁性元件中第一磁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面磁性元件中第一磁芯另一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源模块200的结构示意。
电源模块200包括送风单元201和本申请所提供的平面磁性元件100。送风单元201和平面磁性元件100沿第一方向001并排设置,送风单元201可以沿第一方向001朝向平面磁性元件100 提供冷却空气,以促进平面磁性元件100的散热效果。且在图1的示意中,平面磁性元件100 呈板状,其大致平行于第一方向001布置,并且位于送风单元201的中部位置。由此送风单元 201送出的冷却空气可以分别从板状的平面磁性元件100的上下两侧流过,扩大了冷却空气在平面磁性元件100上的作用面积,提升了其散热效果。
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100可以作为平面变压器或平面电感使用,对应本申请电源模块200 可以作为开关电源或功率转换器使用。其中电源模块200的应用范围可以包括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快充适配器、车载充电机(On board charger,OBC)、以及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UPS)等。因为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100的体积较小,配备该平面磁性元件100 的电源模块200的体积也相应得到控制。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面磁性元件100的结构示意。
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100包括第一磁芯10、第二磁芯20、磁柱30、电路板40和支撑结构50。其中第一磁芯10、第二磁芯20以及电路板40均大致呈板状。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分列电路板40的两侧,也即第一磁芯10、电路板40以及第二磁芯20依次层叠设置。请结合参见图3,其中电路板40包括有相背的第一平面401和第二平面402,其第一平面401位于靠近第一磁芯10 处,并朝向第一磁芯10设置。第二平面402则位于靠近第二磁芯20处,并朝向第二磁芯20设置。
相对应的,第一磁芯10包括第一内表面11,该第一内表面11与第一平面401相对置,也即第一磁芯10包括靠近并朝向电路板40的第一内表面11。第二磁芯20则包括第二内表面21,该第二内表面21与第二平面402相对置,也即第二磁芯20包括靠近并朝向电路板40的第二内表面 21。可以理解的,第一内表面11与第二内表面21也相互对置。
请参见图4,电路板40上设有通孔41。通孔41贯穿电路板40,通孔41连接于第一平面401 和第二平面402之间。在图4的实施例中,通孔4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通孔41沿第一方向001 间隔布置。该第一方向001为平行于电路板40的第一平面401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理解为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的长度方向。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通孔4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通孔41的排布方向可以为平行于第一平面401的任意方向。
磁柱30从通孔41处穿过,并分别抵接于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之间。具体的,磁柱30 包括相对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其第一端31位于第一平面401背离第二平面402一侧,第一端31与第一磁芯10的第一内表面11接触,并形成相互抵持的结构;磁柱30的第二端32则位于第二平面402背离第一平面401一侧,第二端32与第二磁芯20的第二内表面21接触,并形成相互抵持的结构。由此,第一磁芯10与第二磁芯20之间的距离,则为磁柱30的第一端31至第二端32之间的距离,也即磁柱30的长度尺寸。在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100中,磁柱30的长度尺寸大于电路板40的厚度尺寸,由此第一磁芯10与第二磁芯20之间的最小距离H1,也大于电路板 40的厚度尺寸D(参见图5)。
支撑结构50则位于第一磁芯10与电路板40之间。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结构 50采用垫片51的形式来实现。垫片51与第一磁芯10为相互独立的组件,垫片51包括靠近并朝向第一内表面11的第一支撑面511,垫片51还包括靠近并朝向第一平面401的第二支撑面512。第一支撑面511与第一内表面11相互接触并抵持,第二支撑面512与第一平面401相互接触并抵持。由此,第一内表面11与第一平面401之间,形成为第一间隙12。该第一间隙12的高度h1,即为垫片51的厚度。
请继续参见图5,在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100中,通过支撑结构50的支撑作用,可以控制到第一磁芯10的第一内表面11与电路板40的第一平面41之间的相对距离,也即控制到第一间隙12的厚度尺寸。前述中提到,第一磁芯10的第一内表面11与第二磁芯20的第二内表面21之间的相对距离H1,由磁柱30的长度尺寸限制。因此,基于尺寸链的计算,可以得出第二内表面21与第二平面402之间的距离h2:
h2=H1–h1–D 公式(1);
式中D为电路板40的厚度。通过对磁柱30的长度尺寸H1的控制、配合对垫片51的厚度尺寸 h1、以及对电路板40的厚度尺寸D的限制,可以控制到第二内表面21与第二平面402之间的距离h2。也即,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100可以通过对尺寸链的控制,使得第二磁芯20与电路板40 之间形成第二间隙22(此时h2>0)。由此第二内表面22与第二平面40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22。第二间隙22与第一间隙12的效果类似,可以使得第一磁芯10的第一内表面11、第二磁芯 20的第二内表面21、以及电路板40的第一平面401和第二平面402分别露出,用于增大平面磁性元件100的散热面积。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6。同时在电路板40与第一磁芯10之间、以及电路板40与第二磁芯20 之间,形成两个用于冷却空气流动的通路。对于本申请电源模块200而言,当送风单元201同时朝向第一间隙12和第二间隙22送风时,冷却空气可以从第一间隙12和第二间隙22处穿过平面磁性元件100,进而带动提升第一内表面11、第二内表面21、以及第一平面401和第二平面 402的散热效果,保证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100的工作可靠性。
图7示意了现有技术中电源模块200a的一种结构。在图7示意的现有技术中,电源模块200a 同样包括送风单元201a和平面磁性元件100a。其中现有技术平面磁性元件100a同样包括第一磁芯10a、第二磁芯20a、磁柱(图中未示)以及电路板40a。第一磁芯10a和第二磁芯20a也分列电路板40a的两侧,但第一磁芯10a与第二磁芯20a分别与电路板40a的平面贴合。磁柱则收容于电路板40a的内部,并分别与第一磁芯10a和第二磁芯20a抵接。
由此,送风单元201a在朝向平面磁性元件100a送风时,冷却空气仅能从第一磁芯10a背离电路板40a的一侧外表面,以及第二磁芯20a背离电路板40a的一侧外表面流过。现有技术平面磁性元件100a的散热面积相对较小。而本申请图6所示的平面磁性元件100的结构,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平面磁性元件100a增加了第一间隙12和第二间隙22的结构,因此其散热面积也增加了第一内表面11、第二内表面21、以及第一平面401和第二平面402四个平面,由此可以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可以理解的,对于本申请电源模块200而言,即使没有设置送风单元201的实施例,其单独的平面磁性元件100依然相较于现有技术增多了散热面的数量,并可以由此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提升了电源模块200的工作可靠性。
一种实施例,对于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也即第一内表面11与第一平面401之间的距离 h1,可以设置为h1≥1mm。同时第二间隙22的高度尺寸,也即第二内表面21与第二平面402 之间的距离h2,可以设置为h2≥1mm。通过试验验证,当第一间隙12和第二间隙22的高度尺寸控制在较小范围之内,对平面磁性元件100的性能影响相对较弱,但对其散热效果的提升则相对显著。
另一方面,第一间隙12和第二间隙22的高度尺寸,也与第一内表面11和第二内表面21的面积尺寸相关联。可以理解的,当第一内表面11和第二内表面21的面积越大时,第一间隙12 和第二间隙22的高度尺寸也需要相应增大,才能提供足够的散热空间,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请参见图8,本实施例基于第一磁芯10为长方体,且第一内表面11为矩形的结构展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表面11具有面积S,且第一内表面11沿第一方向001的长度尺寸为A。此时,在满足条件:S≤400mm2,且A≤20mm时,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宜设置为1mm≤h1≤1.5mm;在满足条件:400mm2≤S≤1600mm2,且A≤40mm时,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宜设置为1.5mm≤h1≤2mm;在满足条件:1600mm2≤S≤3600mm2,且A≤60mm时,第一间隙 12的高度尺寸宜设置为2mm≤h1≤3mm;在满足条件:3600mm2≤S时,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宜设置为3mm≤h1。由此,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随第一内表面11的面积和长度尺寸的增大而相应增大,可以保证平面磁性元件100的散热效果。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还可以随第一内表面11的长度尺寸的增大而相应增大,也可以保证平面磁性元件100的散热效果。可以理解的,第二间隙22的高度尺寸也可以随第二内表面21的面积和长度尺寸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另一方面,在电源模块200设置送风单元201的实施例中,送风单元201所提供的冷却空气的流速,也可用于配合设置第一间隙12和第二间隙22的高度尺寸。一种实施例,在送风单元 201提供的冷却空气流速V满足条件:V≤2m/s时,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宜设置为3mm≤h1;当2m/s≤V≤4m/s时,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宜设置为2mm≤h1≤3mm;当4m/s≤V≤ 6m/s时,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宜设置为1.5mm≤h1≤2mm;当6m/s≤V时,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宜设置为1mm≤h1≤1.5mm。可以看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可以随送风单元201的冷却空气流速增大而相应减小。即当冷却空气的流动速度更快时,第一间隙12的高度尺寸可以适当降低,同样满足平面磁性元件100的散热需求。可以理解的,第二间隙22的高度尺寸也可以随送风单元201的流速变化而相应调整。
一种实施例请参见图9。对于本申请电路板40,其在通孔41的位置,还设有绕线42。绕线 42可导电,可以采用铜线制备。绕线42环绕于通孔41的***,当磁柱30穿过通孔41时,绕线 42环绕于磁柱30的***。由此,绕线42形成为环绕于磁柱***的线圈结构,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100可以等效为图10所示的变压器结构:第一磁芯10、第二磁芯20以及两个磁柱30合围形成磁性的循环通路。其中一个磁柱30***的绕线42形成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作为输入端;另一个磁柱30***的绕线42形成为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作为输出端。
需要提出的是,图9和图10仅示意了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100作为变压器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其余实施例中,平面磁性元件100还可以作为电感等其它元器件使用,其结构与上述变压器的结构相类似。另一方面,在图9的示意中,绕线42沿第一平面401环绕于通孔41的***,其相对于通孔41呈螺旋状。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绕线42也可以沿电路板40的厚度方向延伸,并同样呈螺旋状环绕于通孔41的***。
一种实施例请参见图1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001的第二方向002上,第一间隙12包括有第一通风道121,第二间隙22包括有第二通风道221。具体的,第一通风道121沿第一方向001贯穿于第一磁芯10和电路板40之间,第二通风道221则沿第一方向001贯穿于第二磁芯20和电路板40之间。当送风单元201沿第一方向001送入冷却空气时,冷却空气可以分别从第一通风道 121和第二通风道221穿过,并分别对第一内表面11和第一平面401、以及第二内表面21和第二平面402形成散热效果。
在图11的实施例中,第一通风道121的数量还为两个,两个第一通风道121沿第二方向002 分列磁柱30的两侧。也即磁柱30可以沿第二方向002位于第一磁芯10的中部位置,并使得在磁柱30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通风道121。由此冷却空气在流经磁柱30的两侧第一通风道121时,其对第一内表面11和第一平面401的散热效果相对均匀。可以理解的,磁柱30同样相对于第二磁芯20也位于中部的位置,此时在磁柱30的两侧,也同样形成了分列磁柱30两侧的第二通风道221。两侧的第二通风道221也能使得第二内表面21与第二平面402的散热效果相对均匀。
在图11的实施例中,垫片51的位置对应磁柱30的位置设置,即垫片51也相对于第一磁芯 10位于其中部的位置。进一步的,垫片51沿第一方向001在磁柱30上的投影,不超出磁柱30 的宽度范围。具体的,磁柱30沿第二方向002具有第一宽度尺寸L1,而垫片51则具有第二宽度尺寸L2。设置L1≥L2,且垫片51沿第二方向002的相对两端均不超出磁柱30的边缘。由此,垫片51在支撑第一磁芯10和电路板40的同时,不会进入到第一通风道121的区域内,进而不会遮挡第一通风道121的面积,提升沿第一方向001穿过第一通风道121的冷却气体流量。需要提出的是,当垫片5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垫片51沿第一方向001在磁柱30上的投影,都需要位于磁柱30的区域内,不超出磁柱30的宽度范围,进而保证第一通风道121的截面积最大化。
一种实施例请参见图12,第一磁芯10和磁柱3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实现。具体的,通过加工工艺的控制,直接形成第一磁芯10与磁柱30一体的结构,使得磁柱30对应***电路板40的通孔41之后,即完成了第一磁芯10和磁柱30在平面磁性元件100中的装配。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磁芯10和磁柱30之间的相对位置得以保证,且简化了平面磁芯元件100的装配工艺。
请同步参见图13a、图13b和图13c,对于本申请磁柱30的截面形状,可以构造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任意形状。只要磁柱30具备一定的截面面积,能够提供满足预设需求的磁通量,都可以达到磁柱30的功能。相对应的,电路板40的通孔41形状,也可以与磁柱30的截面形状相匹配,进而使得绕线42与磁柱30的距离相对靠近,以形成更可靠的线圈结构。
另一种实施例请参见图14,通过加工工艺的控制,还可以将支撑结构50(图14中示意为支撑块52)也制作于第一磁芯10上,也即支撑结构50与第一磁芯10也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块52凸设于第一内表面11上,第一磁芯10因为支撑块52与电路板40的第一平面401 的接触,进而在第一内表面11与第一平面40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1。
在图示的结构中,支撑块52还形成于两个磁柱30之间。两个磁柱30也可以与第一磁芯10 一体成型,由此第一磁芯10可以同时与磁柱30和支撑块52一体成型。支撑块52连接于两个磁柱30之间,可以加强磁柱30的结构稳定性。而支撑块52自身与第一磁芯10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得到了保证。同时,在平面磁性元件100的装配过程中,第一磁芯10、磁柱30和支撑块52于同一步骤中装配完成,进一步简化了平面磁性元件100的装配工艺。
一种实施例请参见图1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50采用支撑条53的形式实现。支撑条 53也与第一磁芯1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构造。进一步的,支撑条53还沿第一方向001延伸,以在第一间隙12中形成至少两个第一通风道121(参见图16)。与支撑块52的结构类似,支撑条 53也凸设于第一内表面11上,第一磁芯10因为支撑条53与电路板40的第一平面401的接触,进而在第一内表面11与第一平面40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1。
同时,支撑条53也可以分布于磁柱30的两侧位置,进而在磁柱30的两侧分别形成若干第一通风道121。在本实施例中,当磁柱30两侧均分布有支撑条53时,第一通风道121的数量至少为4个。通过图16可以看出,因为支撑条53与第一磁芯10一体成型,在平面磁性元件100工作的过程中,第一磁芯10所产生的热量会同步传递至各个支撑条53上。而因为支撑条53用于形成第一通风道121,因此支撑条53的侧壁也用于构成第一通风道121的内壁。冷却空气在流经各个第一通风道121的过程中,会与各个支撑条53的侧壁接触,并将支撑条53上的热量带离平面磁性元件100。也即,支撑条53的结构进一步增大了第一磁芯10的散热面积,进而使得本申请平面磁性元件100获得了更好的散热效果。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例如减少或添加结构件,改变结构件的形状等,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平面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磁柱、电路板和支撑结构;
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分列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电路板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一平面、和靠近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二平面;
所述电路板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磁柱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磁柱分别与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抵持;
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一平面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一平面抵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并同时使得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包括第一通风道,所述第一通风道沿第一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
所述第二间隙包括第二通风道,所述第二通风道也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风道,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所述磁柱的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风道;
所述第二间隙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风道,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磁柱的两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mm;所述第二间隙的尺寸也大于或等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柱与所述第一磁芯呈一体成型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磁芯呈一体成型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为垫片,所述垫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一平面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两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通孔间隔设置,对应所述磁柱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磁柱分别与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磁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设有绕线,所述绕线环绕于所述通孔的***。
10.一种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磁性元件,所述送风单元用于同时朝向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送风,以对所述平面磁性元件进行散热。
CN202121505181.5U 2021-07-02 2021-07-02 平面磁性元件及电源模块 Active CN216353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5181.5U CN216353717U (zh) 2021-07-02 2021-07-02 平面磁性元件及电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5181.5U CN216353717U (zh) 2021-07-02 2021-07-02 平面磁性元件及电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3717U true CN216353717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0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5181.5U Active CN216353717U (zh) 2021-07-02 2021-07-02 平面磁性元件及电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37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6633A (zh) * 2023-09-11 2023-10-20 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谐振变换器和储能电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6633A (zh) * 2023-09-11 2023-10-20 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谐振变换器和储能电源
CN116916633B (zh) * 2023-09-11 2023-12-29 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谐振变换器和储能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3000B2 (en) Power module and point-of-load (POL) power module
CN107437885B (zh) 电源模块及电源装置
JP4411543B2 (ja) 磁気部品
US11901113B2 (en) Inversely coupled inductor and power supply module
US10373754B2 (en) Power supply module having two or more output voltages
US8013710B2 (en) Magnetic element module
JP2007059839A (ja) Lc複合部品
CN216353717U (zh) 平面磁性元件及电源模块
JP2007173702A (ja) 温度検出型磁気装置
JP6672724B2 (ja) 電源装置
US8188825B2 (en) Transformer structure
KR102512381B1 (ko) Dc-dc 컨버터
JP2016046277A (ja) リアクト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dc−dcコンバータ
CN212010641U (zh) 一种电感
JP4772879B2 (ja) インダクタ
JP2015230914A (ja) トランス
KR101328286B1 (ko) 트랜스포머
KR101360707B1 (ko) 평면 변압기
CN113891544B (zh) 磁性功率器件和应用其的电源模块
US11901108B2 (en) Power module and power device
CN112863826B (zh) 平板变压器
TWM509967U (zh) 整合式電源轉換模組
CN211209590U (zh) Llc谐振变换器、充电模块和充电桩
CN211352620U (zh) 功率变换器的布局结构
JP7144340B2 (ja) 変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