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6537U - 空气调节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6537U
CN216346537U CN202122822933.7U CN202122822933U CN216346537U CN 216346537 U CN216346537 U CN 216346537U CN 202122822933 U CN202122822933 U CN 202122822933U CN 216346537 U CN216346537 U CN 216346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xhaust
fan
opening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29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文辉
潘柏江
刘纯
周子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29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6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6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6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排风换热器、送风风机以及和排风风机;外壳上具有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送风口以及排风口;排风风机位于送风风机的一侧;第一回风口位于送风风机进风侧,送风口位于送风风机出风侧;第二回风口位于排风风机进风侧,排风口位于排风风机出风侧;在沿外壳的高度方向上,排风换热器和排风风机上下相对设置,且排风换热器位于排风风机和第二回风口之间。基于此,水平设置的排风换热器充分利用了外壳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并不占用排风风机和送风风机之间的空间,因此,在常规吊顶尺寸内,可为送风风机提供更大的装配空间,从而可增大送风风轮的直径,实现送风端吹风的大风量,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浴霸、凉霸一般安装在浴室、厨房等空间狭小的地方,集成有吹风、换气、取暖等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浴霸或凉霸依靠风机吹风、电加热组件加热,但是在闷热的夏季,单靠吹风无法有效进行降温,用户体验不好。现有技术中空调能进行有效的制冷/制热,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室外机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和冷凝器两换热器均竖立放置。浴霸或凉霸为了能进行有效降温/加热,需要使用空调的制冷/制热***,并且不分室内机和室外机,为了与常规吊顶尺寸相匹配,在不增大浴霸或凉霸常规尺寸的情况下,竖立放置的换热器往往限制了送风风机的尺寸,使得送风风量有限,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排风换热器、送风风机以及排风风机;
所述外壳上具有与室内连通的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送风口以及与室外连通的排风口;所述排风风机位于所述送风风机的一侧;所述第一回风口位于所述送风风机的进风侧,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侧;所述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排风风机的进风侧,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排风风机的出风侧;
在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排风换热器和所述排风风机上下相对设置,且所述排风换热器位于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第二回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壁对应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排风换热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回风口所在的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远离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一侧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避让口;
所述盖板用于支撑所述排风风机的排风蜗壳,所述排风风机的排风电机设置在所述排风蜗壳上,所述排风风机的排风风轮设置在所述排风蜗壳内,并与所述排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排风换热器在所述外壳上的投影的区域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换热器为冷凝器或蒸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回风口上设置有过滤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滤网以及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位于同侧,所述滤网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滤网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口上设置有送风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壳以及盖设在所述底壳上的面盖;
所述底壳和所述面盖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排风换热器、所述送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面盖上,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侧壁上。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通过设置外壳并在外壳内布置有排风换热器、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其中,外壳上具有与室内连通的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送风口以及与室外连通的排风口。排风风机位于送风风机的一侧,第一回风口位于送风风机的进风侧,送风口位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第二回风口位于排风风机的进风侧,排风口位于排风风机的出风侧,在沿外壳的高度方向上,排风换热器和排风风机上下相对设置,且排风换热器位于排风风机和第二回风口之间。具体使用时,室内的空气可以从第一回风口吸入送风风机,并从送风口吹向室内。室内的空气可以从第二回风口吸入,先经过排风换热器,再经过排风风机后从排风口排向室外。基于此,由于排风换热器与排风风机上下相对设置,也就是说,排风换热器水平设置在排风风机的靠近第二回风口的一侧上,如此设计,水平设置的排风换热器充分利用了外壳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在外壳内并不占用排风风机和送风风机之间的空间,因此,在常规尺寸内,可为送风风机提供更大的装配空间,从而可以增大送风风轮的直径,实现送风端吹风的大风量,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去除了过滤结构,显示出了排风换热器和送风风机的位置关系;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送风风机、排风风机以及盖板;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盖板和排风换热器;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去除了底壳。
其中,1、外壳;11、底壳;111、排风口;12、面盖;121、第一回风口;122、第二回风口;123、送风口;2、排风换热器;3、送风风机;31、送风蜗壳;32、送风电机;33、送风风轮;4、排风风机;41、排风蜗壳;42、排风电机;43、排风风轮;5、安装槽;6、盖板;7、送风换热器;8、过滤结构;81、滤网;82、滤网支架;9、送风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排风换热器2、送风风机3以及排风风机4;外壳1上具有与室内连通的第一回风口121、第二回风口122、送风口123以及与室外连通的排风口111;排风风机4位于送风风机3的一侧;第一回风口121位于送风风机3的进风侧,送风口123位于送风风机3的出风侧;第二回风口122位于排风风机4的进风侧,排风口111位于排风风机4的出风侧;在沿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排风换热器2和排风风机4上下相对设置,且排风换热器2位于排风风机4和第二回风口122之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还包括送风换热器7,参考图3和图4中所示,送风换热器7竖向设置在送风风机3的出风口和送风口123之间,即,送风换热器7所在的平面与送风风机3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平行,可以理解的是,送风换热器7竖向设置在外壳内。具体使用时,室内的空气从第一回风口121吸入送风风机3内,并经过送风换热器7进行热交换后再从送风口123吹向室内。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排风风机4位于送风风机3的一侧,即,排风风机4和送风风机3沿外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沿外壳的高度方向上,排风风机4和送风风机3并非上下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至图5中所示,在沿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排风换热器2和排风风机4上下相对设置,且排风换热器2位于排风风机4和第二回风口122之间,也就是说,排风换热器2水平设置在排风风机4和第二回风口122之间,如此设计,水平设置的排风换热器2充分利用了外壳1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在外壳1内并不额外占用排风风机4和送风风机3之间的空间,因此,为了符合常规浴霸吊顶尺寸,在不增大尺寸的情况下,可为送风风机3提供更大的装配空间,因此,通过增大送风风轮33的直径,可以实现送风端吹风的大风量,用户体验好。
具体使用时,室内的空气从第二回风口122吸入,先经过排风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后,再经过排风风机4并从排风口111排向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风机3包括送风蜗壳31、送风电机32以及送风风轮33,送风蜗壳31固定在外壳内,且送风蜗壳31的进风口与第一回风口121连通,送风蜗壳31的出风口与进风口连通,送风风轮33设置在送风蜗壳31内,并固定在送风电机32的输出轴上,其中,送风换热器7竖向设置在送风蜗壳31的出风口处。其中,送风蜗壳31可直接固定在外壳内壁上。
进一步地,排风风机4包括排风蜗壳41、排风电机42以及排风风轮43,排风蜗壳41固定在外壳内,且排风蜗壳41的进风口与第二回风口122连通,排风蜗壳41的出风口与排风口111连通,排风风轮43设置在排风蜗壳41内,并固定在排风电机42的输出轴上,其中,排风换热器2水平设置在排风蜗壳41的进风口和第二回风口122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通过设置外壳1并在外壳1内布置有排风换热器2、送风风机3和排风风机4,其中,外壳1上具有与室内连通的第一回风口121、第二回风口122、送风口123以及与室外连通的排风口111。排风风机4位于送风风机3的一侧,第一回风口121位于送风风机3的进风侧,送风口123位于送风风机3的出风侧,第二回风口122位于排风风机4的进风侧,排风口111位于排风风机4的出风侧,在沿外壳1的高度方向上,排风换热器2和排风风机4上下相对设置,且排风换热器2位于排风风机4和第二回风口122之间。具体使用时,室内的空气可以从第一回风口121吸入送风风机3,并从送风口123吹向室内。室内的空气可以从第二回风口122吸入,先经过排风换热器2,再经过排风风机4后从排风口111排向室外。基于此,由于排风换热器2与排风风机4上下相对设置,也就是说,排风换热器2水平设置在排风风机4的靠近第二回风口122的一侧上,如此设计,水平设置的排风换热器2充分利用了外壳1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在外壳1内并不占用排风风机4和送风风机3之间的空间,因此,在浴霸的常规尺寸内,可为送风风机3提供更大的装配空间,从而可以增大送风风轮33的直径,实现送风端吹风的大风量,用户体验好。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中所示,为了方便装配,外壳1的内壁对应第二回风口122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5,排风换热器2固定在安装槽5内,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方便装配。
进一步地,安装槽5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回风口122所在的平面平行,布局合理,如此设计,固定在安装槽5内的排风换热器2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回风口122所在的平面平行,一方面可以节省外壳1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大排风换热器2与经第二回风口122吸入的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参考图3和图4中所示,为了方便装配,在安装槽5远离第二回风口122的一侧上的外壳内壁上设置有盖板6,盖板6上设置有避让口,盖板6用于支撑排风风机4的排风蜗壳41,具体实现时,排风换热器2固定在安装槽5内,并位于盖板6的靠近第二回风口122的一侧,排风蜗壳41固定在盖板6的远离第二回风口122的一面上,排风风机4的排风电机42设置在排风蜗壳41上,排风风机4的排风风轮43设置在排风蜗壳41内,并与排风电机4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该盖板6用于承载装配排风风机4,承载性能优良,其中,盖板6上的避让口一方面用于避让排风风轮43,另一方面用于连通第二回风口122和排风蜗壳41,方便室内空气从第二回风口122处吸入排风风机4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回风口122位于排风换热器2在外壳1上的投影的区域之内,可以增大排风换热器2与经第二回风口122吸入外壳内的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排风换热器2的换热效率,节能减排。
在本实施例中,排风换热器2为冷凝器或蒸发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送风换热器是蒸发器,排风换热器为冷凝器,此时,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吹向室内的是凉风,排向室外的是热风。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送风换热器是冷凝器,排风换热器为蒸发器,此时,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吹向室内的是热风,排向室外的是凉风。
可以理解的是,送风换热器是蒸发器,排风换热器为冷凝器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为凉霸。送风换热器是冷凝器,排风换热器为蒸发器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为浴霸。
具体使用时,开启浴霸进行制冷时,送风电机32正转,带动送风风轮33转动,将室内的空气从第一回风口121引入送风风轮33内,再经过送风蜗壳31吹向蒸发器,经过热交换后将气体降温形成凉风,凉风从送风口123吹向室内;在送风电机32启动的同时,排风电机42正转,带动排风风轮43转动,将室内的空气从第二回风口122吸入,先经过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对冷凝器进行降温并形成热风,再经过排风蜗壳41从排风口111排向室外。
根据一些实施例,排风换热器2为蒸发器,送风换热器7为冷凝器,此时,浴霸为制热浴霸。其中,开启浴霸进行制热时的工作原理和上述开启浴霸进行制冷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一些实施例,浴霸具有单吹风模式,单吹风模式下排风换热器2和送风换热器7不工作,室内的空气从第一回风口121吸入,经过送风风轮33、送风蜗壳31、送风换热器7后从送风口123吹向室内。
根据一些实施例,浴霸具有单排风模式,单排风模式下排风换热器2和送风换热器7不工作,室内的空气从第二回风口122吸入,经过排风换热器2、排风风轮43、排风蜗壳41后从排风口111排向室外。
根据一些实施例,浴霸具有一吹一排模式,就是在制冷模式时不开启排风换热器2和送风换热器7。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异物或大颗粒杂质进入外壳内,在第一回风口121和/或第二回风口122上设置有过滤结构8,有助于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仅在第一回风口121上设置过滤结构8,也可以仅在第二回风口122上设置过滤结构8,当然,还可以在第一回风口121和第二回风口122上同时设置过滤结构8。
进一步地,参考图1中所示,过滤结构8包括滤网81以及滤网支架82,滤网支架82设置在外壳1上,并与第一回风口121和第二回风口122位于同侧,滤网81可拆卸地设置在滤网支架82上。
可以理解的是,滤网支架82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固定在外壳1上,例如卡接、焊接、通过结构胶粘接等。
其中,滤网81可拆卸地设置在滤网支架82上,一方面,方便装配。另一方面,如果滤网81有损坏需要更换或需要清洗时,方便更换和清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送风口123上设置有送风格栅9,送风格栅9与送风口123相匹配,并能够相对于送风口123转动,一方面,可以防止异物或者大颗粒杂质从送风口123进入外壳内,另一方面,可以使从送风口123吹向室内的风更加自然舒适。
具体实现时,外壳1包括底壳11以及盖设在底壳11上的面盖12,底壳11和面盖12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排风换热器2、送风风机3、排风风机4设置在容置腔内,参考图4中所示,第一回风口121、第二回风口122、送风口123设置在面盖12上,参考图1至图4中所示,排风口111设置在底壳11的侧壁上。
其中,面盖12的靠近底壳11的一面上在对应第二回风口122的位置处还开设有用于装配排风换热器2的安装槽5,方便装配。
根据一些实施例,面盖12的靠近底壳11的一面上还开设有用于装配压缩机的压缩机装配槽、用于装配送风换热器7的送风换热器7装配槽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排风换热器、送风风机以及排风风机;
所述外壳上具有与室内连通的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送风口以及与室外连通的排风口;所述排风风机位于所述送风风机的一侧;所述第一回风口位于所述送风风机的进风侧,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侧;所述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排风风机的进风侧,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排风风机的出风侧;
在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排风换热器和所述排风风机上下相对设置,且所述排风换热器位于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第二回风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对应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排风换热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回风口所在的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远离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一侧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避让口;
所述盖板用于支撑所述排风风机的排风蜗壳,所述排风风机的排风电机设置在所述排风蜗壳上,所述排风风机的排风风轮设置在所述排风蜗壳内,并与所述排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风口位于所述排风换热器在所述外壳上的投影的区域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换热器为冷凝器或蒸发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回风口上设置有过滤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滤网以及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位于同侧,所述滤网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滤网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上设置有送风格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壳以及盖设在所述底壳上的面盖;
所述底壳和所述面盖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排风换热器、所述送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二回风口、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面盖上,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侧壁上。
CN202122822933.7U 2021-11-17 2021-11-17 空气调节设备 Active CN216346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2933.7U CN216346537U (zh) 2021-11-17 2021-11-17 空气调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2933.7U CN216346537U (zh) 2021-11-17 2021-11-17 空气调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6537U true CN216346537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2933.7U Active CN216346537U (zh) 2021-11-17 2021-11-17 空气调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6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0622B (zh) 厨房空气调节***
CN110726174B (zh) 一种厨房空调***
CN110657523A (zh) 厨房空气调节***
CN106765848B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21427595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6242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04116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0966671A (zh) 厨房空调***
CN216346537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489156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6478809U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212252861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4484596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793131A (zh) 一种散热蜗壳及安装有该散热蜗壳的厨房空调***
CN21374701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4812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791567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374701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209512U (zh) 烟机结构及吸油烟机
CN217357165U (zh) 空调机组
CN2165220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523621U (zh) 空调烟机
CN110966675A (zh) 厨房空调***
CN219995439U (zh) 一种便携空调器
CN218154535U (zh) 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