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8620U - 气路***和呼吸机 - Google Patents

气路***和呼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8620U
CN216258620U CN202121755917.4U CN202121755917U CN216258620U CN 216258620 U CN216258620 U CN 216258620U CN 202121755917 U CN202121755917 U CN 202121755917U CN 216258620 U CN216258620 U CN 216258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ir
oxygen
assembl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59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克锋
叶巧
王瑞强
胡榜
程卫家
李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59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8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8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8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路***和呼吸机,气路***包括电动空气组件与供氧组件连接,电动空气组件包括涡轮以用于吸入外界空气并进行加压后与供氧组件输出的氧气混合;气动空气组件与供氧组件连接,气动空气组件以用于将气瓶接口的气体与供氧组件的氧气混合,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涡轮电性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气瓶接口的气体并反馈控制涡轮;气体输出组件分别与电动空气组件和气动空气组件连接,以用于接收混合后的气体并输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以为医疗机构对危重症病人的转运与治疗提供解决方案的气路***,同时降低呼吸机长时间工作的风险,且降低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气路***和呼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路***和应用该气路***的呼吸机。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中的转运治疗呼吸机主要包括气动电控呼吸机和电动电控呼吸机,气动电控呼吸机需要高压气源驱动才能工作,在医院的院内转运过程中需要配备较为笨重的气瓶进行供气,导致降低了转运的灵便性。而电动电控型呼吸机则需要搭配涡轮进行供气,虽然能解决医院的院内转运气源输入问题,但是在院内长时间治疗方面,功能不稳定且工作噪声大,同时涡轮长时间工作,会增加涡轮的老化和降低机器的灵敏度而导致存在治疗风险等缺点。因此现有的呼吸机的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医疗机构提高对危重症病人的转运与治疗需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为医疗机构对危重症病人的转运与治疗提供解决方案的气路***,同时降低呼吸机长时间工作的风险,且降低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路***,所述气路***包括:
供氧组件;
电动空气组件,所述电动空气组件与所述供氧组件连接,所述电动空气组件包括涡轮,所述涡轮以用于吸入外界空气并进行加压后与所述供氧组件输出的氧气混合;
气动空气组件,所述气动空气组件与所述供氧组件连接,所述气动空气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气瓶接口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动空气组件以用于将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与所述供氧组件的氧气混合,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涡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并反馈控制所述涡轮;以及
气体输出组件,所述气体输出组件分别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和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连接,以用于接收混合后的气体并输出。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空气组件包括外界空气接口、第一降噪室以及第二降噪室,所述第一降噪室与所述外界空气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降噪室与所述第一降噪室通过所述涡轮连接,且所述第二降噪室与所述供氧组件连接,所述涡轮吸入所述外界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外界空气接口、第一降噪室以及所述第二降噪室,并与所述供氧组件的氧气在所述第二降噪室内混合后输出至所述气体输出组件。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于所述第二降噪室和所述气体输出组件之间,以导向所述混合后的气体流向所述气体输出组件;
和/或,所述电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与所述外界空气接口连接,以用于监测所述外界空气接口的流量;
和/或,所述电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于所述外界空气接口和所述第一降噪室之间,以用于过滤经过所述外界空气接口的外界空气。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一减压阀,所述第一减压阀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与所述气瓶接口连通,以用于对经过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进行减压;
和/或,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一比例阀,所述第一比例阀与所述气瓶接口和所述供氧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比例阀用于调节经过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的流量,并与所述供氧组件的氧气混合后输出至所述气体输出组件;
和/或,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连接于所述气瓶接口,以用于过滤经过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氧组件包括高压氧插接口,低压氧插接口,气源切换阀以及氧气三通阀,所述气源切换阀分别与所述高压氧插接口和所述低压氧插接口连通,以用于切换所述高压氧插接口和所述低压氧插接口的导通,所述氧气三通阀分别与所述气源切换阀、所述电动空气组件以及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连通,以用于将所述气源切换阀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或所述气动空气组件导通。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氧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减压阀,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减压阀均与所述气源切换阀连通,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源切换阀的出气口的氧气,所述第二减压阀用于对经过所述气源切换阀的氧气进行减压;
和/或,所述供氧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气源切换阀连通,以用于监测所述气源切换阀的出口的氧气流量,所述第二比例阀设置于所述气源切换阀和所述氧气三通阀之间,以用于调节从所述气源切换阀流向所述氧气三通阀的氧气流量。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输出组件包括:
第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和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连通,以用于接收所述混合后的气体;
空氧混合器,所述空氧混合器与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连通,并分别与所述供氧组件、所述电动空气组件以及所述气动空气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空氧混合器用于检测所述混合后的气体的氧浓度,并反馈控制所述供氧组件、所述电动空气组件以及所述气动空气组件;以及
吸气阀,所述吸气阀与所述空氧混合器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输出组件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与所述空氧混合器和所述吸气阀连通,以用于导向所述混合后的气体流向所述吸气阀;
和/或,所述气体输出组件还包括自由呼吸阀,所述自由呼吸阀连接于所述空氧混合器和所述吸气阀之间,以用于接收外界空气流向所述吸气阀。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路***还包括相连接的雾化三通阀和第一开关阀,所述雾化三通阀分别与所述供氧组件和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开关阀用于与雾化器连接,以用于将所述供氧组件的氧气或所述气动空气组件的气体对雾化器内的药物进行雾化;
和/或,气路***还包括呼气阀、第二开关阀以及第四流量传感器,所述呼气阀用于供病人进行呼气,所述第四流量传感器与所述呼气阀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呼气阀的气体流量,所述第二开关阀分别与所述第四流量传感器和所述气体输出组件连通,以用于将所述气体输出组件的混合后的气体对所述第四流量传感器进行导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呼吸机,所述呼吸机包括气路***,所述气路***包括:
供氧组件;
电动空气组件,所述电动空气组件与所述供氧组件连接,所述电动空气组件包括涡轮,所述涡轮以用于吸入外界空气并进行加压后与所述供氧组件输出的氧气混合;
气动空气组件,所述气动空气组件与所述供氧组件连接,所述气动空气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气瓶接口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动空气组件以用于将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与所述供氧组件的氧气混合,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涡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并反馈控制所述涡轮;以及
气体输出组件,所述气体输出组件分别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和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连接,以用于接收混合后的气体并输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气路***可应用于呼吸机,该气流***包括供氧组件,分别与供氧组件连通的电动空气组件和气动空气组件,以及用于接收到混合后的气体并输出至病人处的气体输出组件。如此当气路***工作时,该气动空气组件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气瓶接口是否具有气体流过,当气瓶接口连接有高压气瓶进行供气时,该气动空气组件则将该高压空气与供氧组件的氧气混合并输出至气体输出组件处,以对病人进行治疗;而当气瓶接口没有连接高压气瓶或者高压气瓶的气体用尽时,则该第一压力传感器反馈控制电动空气组件的涡轮进行工作,以由涡轮吸入外界空气并进行加压后与所供氧组件输出的氧气混合并输出至气体输出组件处,以对病人进行治疗。
因此本申请的气路***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选择相应的气路方案,在需要转运与治疗时,可以选择由电动空气组件进行工作,以避免运输时需要搭配笨重的气瓶,实现了院内转运与院内治疗的无缝对接,为医疗机构对危重症别人的转运与治疗提供解决方案,而在院内长时间治疗时,则可以通过搭配高压气瓶与气动空气组件进行工作,以避免涡轮长时间工作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当高压气瓶用完时可以相应启动电动空气组件进行工作,以保证呼吸机使用时的安全性。进而应用该气路***的呼吸机具有多功能性,不仅降低病人在转运期间因换机而带来的风险,且降低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路***的气源切换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路***的气源切换阀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0429926000006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0429926000007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路***100,应用于呼吸机。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气路***100包括供氧组件10、电动空气组件20、气动空气组件30以及气体输出组件40,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与所述供氧组件10连接,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包括涡轮21,所述涡轮21以用于吸入外界空气并进行加压后与所述供氧组件10输出的氧气混合;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与所述供氧组件10连接,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包括相连接的气瓶接口3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2,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以用于将所述气瓶接口31的气体与所述供氧组件10的氧气混合,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2与所述涡轮2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2用于检测所述气瓶接口 31的气体并反馈控制所述涡轮21;所述气体输出组件40分别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和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连接,以用于接收混合后的气体并输出。
可以理解的是,供氧组件10、电动空气组件20、气动空气组件 30以及气体输出组件40之间可以通过气体管路进行连接以进行导通,如此以便于各个部件的前期安装和后期维修,避免互相干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高压气体的压力值高于0.25MPa,而低压气体的压力值与大气压中压强相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气路***100可应用于呼吸机,该气流***包括供氧组件10,分别与供氧组件10连通的电动空气组件20和气动空气组件30,以及用于接收到混合后的气体并输出至病人处的气体输出组件40。如此当气路***100工作时,该气动空气组件30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2检测气瓶接口31是否具有气体流过,当气瓶接口 31连接有高压气瓶进行供气时,该气动空气组件30则将该高压空气与所述供氧组件10的氧气混合并输出至气体输出组件40处,以对病人进行治疗;而当气瓶接口31没有连接高压气瓶或者高压气瓶的气体用尽时,则该第一压力传感器32反馈控制电动空气组件20的涡轮 21进行工作,以由涡轮21吸入外界空气并进行加压后与所供氧组件 10输出的氧气混合并输出至气体输出组件40处,以对病人进行治疗。因此本申请的气路***100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选择相应的气路方案,在需要转运与治疗时,可以选择由电动空气组件20进行工作,以避免运输时需要搭配笨重的气瓶,实现了院内转运与院内治疗的无缝对接,为医疗机构对危重症别人的转运与治疗提供解决方案,而在院内长时间治疗时,则可以通过搭配高压气瓶与气动空气组件30进行工作,以避免涡轮21长时间工作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当高压气瓶用完时可以相应启动电动空气组件20进行工作,以保证呼吸机使用时的安全性。进而应用该气路***100的呼吸机具有多功能性,不仅降低病人在转运期间因换机而带来的风险,且降低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
参照图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包括外界空气接口22、第一降噪室23以及第二降噪室24,所述第一降噪室23与所述外界空气接口22连通,所述第二降噪室24与所述第一降噪室23通过所述涡轮21连接,且所述第二降噪室24与所述供氧组件10连接,所述涡轮21吸入所述外界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外界空气接口22、第一降噪室23以及所述第二降噪室24,并与所述供氧组件 10的氧气在所述第二降噪室24内混合后输出至所述气体输出组件40。其中,当该涡轮21启动时,外界环境中的外界空气会被涡轮21从外界空气接口22中吸入,并依次经过第一降噪室23和第二降噪室24,如此通过在涡轮21前后均设置有降噪室进行降噪,从而以对外界空气进行二级降噪,以减少涡轮21工作时产生的工作噪音,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以提高呼吸机使用时的舒适性。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降噪室23和第二降噪室24可以通过在内部设有消音棉等消音结构进行消音,具体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再阐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25,所述第一单向阀25连接于所述第二降噪室24和所述气体输出组件40之间,以导向所述混合后的气体流向所述气体输出组件40;其中,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25连接于第二降噪室24和气体输出组件40之间,如此以防止混合后的气体回流至第二降噪室24内,进一步地提高气路***100使用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还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26,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26与所述外界空气接口22连接,以用于监测所述外界空气接口22的流量;其中,通过设置第一流量传感器26以用于实时检测外界空气接口22的流量,如此以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第一流量传感器26的流量调节涡轮21的运行速度,进而调节混合后的气体的外界空气的比例。
可选地,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还包括第一过滤器27,所述第一过滤器27连接于所述外界空气接口22和所述第一降噪室23之间,以用于过滤经过所述外界空气接口22的外界空气。其中,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在外界空气接口22和第一降噪室23之间设置过滤器,以过滤外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而避免外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混合后流向病人,以进一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参照图1,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 还包括第一减压阀33,所述第一减压阀33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2 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33与所述气瓶接口31连通,以用于对经过所述气瓶接口31的气体进行减压;其中,由于不同病人所需要的治疗气体的压强不同,所以通过设置第一减压阀33可以根据病人的治疗需求调节气瓶接口31的气体进行减压,以达到满足病人治疗需求的气体压强,提高治疗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还包括第一比例阀34,所述第一比例阀34与所述气瓶接口31和所述供氧组件10连通,所述第一比例阀34用于调节经过所述气瓶接口31的气体的流量,并与所述供氧组件10的氧气混合后输出至所述气体输出组件40;其中,由于不同病人所需要的治疗气体的氧气浓度不同,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当该外接高压气瓶于气瓶接口31时,为了调节混合后的气体的氧气浓度,如此可以通过第一比例阀34调节经过所述气瓶接口31的气体的流量,以此来控制混合后的气体的氧气浓度,以满足不同病人治疗时所需要的氧气浓度。
可选地,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还包括第二过滤器35,所述第二过滤器35连接于所述气瓶接口31,以用于过滤经过所述气瓶接口31 的气体。其中,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在气瓶接口31设置第二过滤器35,以过滤外接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而避免气体中的有害物质混合后流向病人,以进一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参照图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氧组件10包括高压氧插接口11,低压氧插接口12,气源切换阀13以及氧气三通阀14,所述气源切换阀13分别与所述高压氧插接口11和所述低压氧插接口 12连通,以用于切换所述高压氧插接口11和所述低压氧插接口12的导通,所述氧气三通阀14分别与所述气源切换阀13、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以及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连通,以用于将所述气源切换阀 13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或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导通。其中,由于不同的氧气浓度对治疗效果不同,在使用时当高压氧气和低压氧气同时接入时,气源切换阀13会自动切换到高压氧气输入端,以使呼吸机优先使用高压氧气。反之当高压氧气未接入气路,低压氧气接入气路呼吸机则使用低压氧气进行工作。进而使得呼吸机可以同时连接多种气源规格的氧气气瓶,并根据治疗需求选择相应的气路导通,提高呼吸机使用的便捷性,拓展呼吸机的使用区域。而通过设置氧气三通阀14分别与电动空气组件20以及气动空气组件30 连通,如此以可以根据相应的空气组件而打开氧气三通阀14相应的开口,如当涡轮21工作时,氧气三通阀14选择切换到阀口A打开,阀口B关闭,氧气直接接入第二降噪室24,与空气混合后经过流入后续气路部件。反之当涡轮21不工作,氧气三通阀14切换阀口A 关闭,阀口B打开,氧气与气动空气组件30内的气体混合后,流入后续气路部件。如此以使得供氧组件10可以根据电动空气组件20和气动空气组件30的选择而打开相应的阀口,更加智能化。
此外,结合图2和图3,该气源切换阀13包括阀主体131和阀芯1322组件132,所述阀主体131内形成有过气腔131,所述阀主体 131开设有连通所述过气腔131的第一气流通道131B、第二气流通道131C以及出气通道131D;所述阀芯1322组件132活动设于所述过气腔131内,并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1B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 131C之间移动,以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1B和所述出气通道 131D的导通或者封堵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31C和所述出气通道131D 的导通。可以理解的是,该阀芯1322组件132即可以直接通过气体压力流动以推动在阀主体131内来回运动,以达到选择性封堵第一气流通道131B和出气通道131D的导通或者封堵第二气流通道131C和出气通道131D的导通,当然该阀芯1322组件132也可以通过用户手动推动或者电动推动在阀主体131内来回运动。此外,该阀芯1322 组件132既可以通过相对于阀主体131滑动的方式进行选择性封堵,也可以通过相对于阀主体131转动的方式进行选择性封堵,具体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过气腔1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腔体段131a、第二腔体段131b以及第三腔体段131c,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1B与所述第一腔体段131a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31C与所述第三腔体段131c连通,所述出气通道131D与所述第二腔体段131b连通,所述阀芯1322组件132与所述阀主体131滑动连接,以可滑动封堵所述第二腔体段131b和所述第三腔体段131c的导通或者滑动封堵所述第一腔体段131a和所述第二腔体段131b的导通。其中,第一腔体段 131a、第二腔体段131b以及第三腔体段131c呈直线依次排布,且该出气通道131D连接于第二腔体段131b,以便于加工且使氧气切换阀的整体可以设置较为紧凑,避免氧气切换阀的整体体积过大。同时当高压氧气和低压氧气同时接入气路,压力会顶住阀芯1322组件132 向下运动。因此会阀芯1322组件132朝向第二气流通道131C方向推动,以封堵第二气流通道131C和出气通道131D的导通,从而保持第一气流通道131B处于优先导通的状态,当第一气流通道131B 内的气体供完后,第二气流通道131C会推动阀芯1322组件132重新朝向第一气流通道131B方向推动,以封堵第一气流通道131B和出气通道131D的导通,而该阀芯1322组件132可以通过相对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过气腔131,如此以起到滑动封堵的作用,该安装方式较为方便,提高安装的效率。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阀芯1322组件132主要由气体压力进行推动时,该第一气流通道131B的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气流通道131C的横截面积,如此以使得第一气流通道131B的气流容量较大,以便于保证气体压力会顶住阀芯1322 组件132向低压氧气气流通道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1322组件132包括弹性件1321,阀芯1322,第一密封构件1323以及第二密封构件1324,所述弹性件1321设于所述第三腔体段131c内,并与所述阀主体131固定;所述阀芯1322 可在所述第一腔体段131a、所述第二腔体段131b以及所述第三腔体段131c之间往复滑动,并与所述弹性件1321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密封构件1323套设于所述阀芯1322,以在所述阀芯1322的带动下于所述第一腔体段131a和所述第二腔体段131b之间移动,以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腔体段131a和所述第二腔体段131b的导通;所述第二密封构件1324套设于所述阀芯1322,以在所述阀芯1322的带动下于所述第二腔体段131b和所述第三腔体段131c之间移动,以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腔体段131b和所述第三腔体段131c的导通。其中,该弹性件 1321可以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阀主体131的第三腔体段131c 内,而阀芯1322连接于弹簧的另一端,而该第一密封构件1323和第二密封构件1324可以为密封垫圈,从而可以套设于阀芯1322的外侧壁。
而当氧气切换阀的第一气流通道131B未接入高压氧时,仅在第二气流通道131C接入低压氧时,此时该弹簧为未被压缩的状态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顶住阀芯1322,从而该第一密封构件1323封堵第一腔体段131a和第二腔体段131b的导通,进而该第二气流通道131C与出气通道131D连通,以使低压氧从出气通道131D输出;
而当氧气切换阀的第二气流通道131C未接入低压氧时,仅在第一气流通道131B接入高压氧时,此时该弹簧会被高压氧气流所压缩,以使并使阀芯1322朝向第二气流通道131C滑动,从而使第二密封构件1324封堵第二腔体段131b和第三腔体段131c的导通,以使高压氧从出气通道131D输出;
而当高压氧和低压氧分别同时接入氧气切换阀的第一气流通道 131B和第二气流通道131C时,由于高压氧的压强较大,如此会先压缩弹簧发生形变,并使阀芯1322朝向第二气流通道131C滑动,从而使第二密封构件1324封堵第二腔体段131b和第三腔体段131c的导通,以使高压氧从出气通道131D输出。而当高压氧供完后,施加于弹簧形变的外力消失,从而弹簧复位且在低压氧气流推动阀芯1322 重新朝向第一气流通道131B滑动,以使第一密封构件1323封堵第一腔体段131a和第二腔体段131b的导通,进而该第二气流通道131C 与出气通道131D连通,以使低压氧从出气通道131D输出。
结合参照图2和图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阀主体131包括壳体1311和底盖1312,所述壳体1311开设有让位口,所述底盖1312 盖设于所述让位口,所述底盖1312与所述壳体1311配合形成所述过气腔131,所述壳体1311的侧壁开设有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1B、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31C以及所述出气通道131D。其中,该底盖1312 可由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311处,以围合形成过气腔131,该固定方式安装操作较为简单,而且易于进行拆卸,以便于阀芯1322 组件132可以先从让位口安装于壳体1311内,再盖合底盖1312,方便后续对阀芯1322组件132进行维护保养。当然了,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销钉连接、铆钉连接等本领域常用的连接方式将底盖1312 与壳体1311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1B、所述出气通道131D以及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31C沿所述壳体1311朝向所述底盖1312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氧气切换阀还包括辅助密封构件133,所述辅助密封构件133连接于所述阀芯1322组件132朝向所述底盖1312的一侧,以在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31C和所述让位口之间往复移动。其中,为了保证过气腔131的密封性,如此在阀芯1322组件132朝向底盖1312 的一侧设置辅助密封构件133,进而可以防止过气腔131内的气流从让位口的方向流出,以保证气流流动的稳定性,提高氧气切换阀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氧气切换阀还包括高压氧进气管体134,低压氧进气管体135以及出气管体136,所述高压氧进气管体134与所述阀主体131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1B连通;所述低压氧进气管体135与所述阀主体131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31C连通;所述低压氧进气管体135与所述阀主体131连接,并与所述出气通道131D连通。其中,该高压氧进气管体134,低压氧进气管体135以及出气管体136可以与阀主体131 为一体设置,如此以保证氧气切换阀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而通过高压氧进气管体134,低压氧进气管体135以及出气管体136 位于阀主体131外并分别与第一气流通道131B、第二气流通道131C 和出气通道131D连通,以便于使得氧气切换阀与其他连接部件连接的便利性,提高安装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氧进气管体134和所述低压氧进气管体135 位于所述阀主体131的同一侧。其中该高压氧进气管体134和低压氧进气管体135位于阀主体131的同一侧,如此以便于医护人员在连接氧气气瓶时,可以仅在阀主体131的一侧便可以进行操作,便于操作,提高氧气切换阀安装的效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氧进气管体134的进气口的朝向和所述低压氧进气管体135的进气口的朝向背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当分别同时连接高压氧气瓶和低压氧气瓶时,两者的管路容易互相干涉,从而通过使高压氧进气管体134的进气口的朝向和低压氧进气管体135 的进气口的朝向背对设置,如此以避免安装时以使高压氧气瓶的管路和低压氧气瓶的管路朝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进而避免两者互相干涉,以进一步提高氧气切换阀使用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出气管体136与所述高压氧进气管体134设置于所述阀主体131的相对两侧。其中,该出气管体136与高压氧进气管体 134分别设置阀主体131的相对两侧,如此使得进气方向和出气方向对称,以更便于医护人员进行精确安装,且连接时不会相互干涉,提高氧气切换阀的使用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参照图1,所述供氧组件10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5和第二减压阀16,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5和所述第二减压阀16均与所述气源切换阀13连通,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5用于检测所述气源切换阀13的出气口的氧气,所述第二减压阀16用于对经过所述气源切换阀13的氧气进行减压;其中,由于不同病人所需要的氧气气体的压强不同,从而通过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15以用于检测输入经过气源切换阀13的出气口的氧气的压强,并通过设置第二减压阀16以使得可以根据病人的治疗需求调节氧气进行减压,以达到满足病人治疗需求的氧气压强,提高治疗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供氧组件10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流量传感器17和第二比例阀18,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17均与所述气源切换阀13连通,以用于监测所述气源切换阀13的出口的氧气流量,所述第二比例阀18设置于所述气源切换阀13和所述氧气三通阀14之间,以用于调节从所述气源切换阀13流向所述氧气三通阀14的氧气流量。其中,由于不同病人所需要的治疗气体的氧气浓度不同,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通过设置第二流量传感器17可以实时检测氧气的流量数值,并且通过第二比例阀18可以调节氧气的流量,如此以此来控制混合后的气体的氧气浓度,以满足不同病人治疗时所需要的氧气浓度。
参照图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输出组件40包括第三流量传感器41,空氧混合器42以及吸气阀43,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41分别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和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连通,以用于接收所述混合后的气体;所述空氧混合器42与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41连通,并分别与所述供氧组件10、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 以及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电性连接,所述空氧混合器42用于检测所述混合后的气体的氧浓度,并反馈控制所述供氧组件10、所述电动空气组件20以及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所述吸气阀43与所述空氧混合器42连通。其中,该第三流量传感器41用于实时检测混合后的气体流量,而该空氧混合器42用于检测所述混合后的气体的氧浓度,如此以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实时了解用于病人治疗的气体的流量和氧气浓度,从而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这两个数值分别调节控制供氧组件10、电动空气组件20以及气动空气组件30的流量和流速,以此来调节混合后的气体的流量和氧气浓度,以满足病人治疗时所需要的治疗需求,并通过吸气阀43进入病人肺部,完成吸气相。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输出组件4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44,所述第二单向阀44分别与所述空氧混合器42和所述吸气阀43连通,以用于导向所述混合后的气体流向所述吸气阀43;其中,为了避免混合后的气体回流,从而在空氧混合器42和吸气阀43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44,如此以防止混合后的气体回流至供氧组件10、电动空气组件 20以及气动空气组件30内,进一步地提高气路***100使用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气体输出组件40还包括自由呼吸阀45,所述自由呼吸阀45连接于所述空氧混合器42和所述吸气阀43之间,以用于接收外界空气流向所述吸气阀43。其中,自由呼吸阀45为单向阀,进气端与大气相连。当气路***100出现故障,不能向病人端输送气体或者气路堵塞时,自由呼吸阀45会打开,病人可以吸入大气,以防止病人因窒息而发生生命危险。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气路***100还包括相连接的雾化三通阀50和第一开关阀60,所述雾化三通阀50分别与所述供氧组件10和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连通,所述第一开关阀60 用于与雾化器连接,以用于将所述供氧组件10的氧气或所述气动空气组件30的气体对雾化器内的药物进行雾化;其中,由于病人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存在需要额外使用药物进行雾化进行治疗的需求,从而通过设置相连接的雾化三通阀50和第一开关阀60,该雾化三通阀50可以为电磁三通阀,而该第一开关阀60用于与雾化器连接,从而操作者可以设置使用何种气体(氧气/空气)作为雾化气体,雾化三通阀50会根据设置选择切换将气体接入第一开关阀60。雾化三通阀50也可根据设置选择默认某种气体(氧气/空气)为雾化气体,使通向这路的气体的阀门保持常开。第一开关阀60根据机器的指令,开启或者关闭来实现雾化开启或关闭,如此以使该气路***100具有雾化功能,提高呼吸机的使用性。
可选地,气路***100还包括呼气阀70、第二开关阀80以及第四流量传感器90,所述呼气阀70用于供病人进行呼气,所述第四流量传感器90与所述呼气阀70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呼气阀70的气体流量,所述第二开关阀80分别与所述第四流量传感器90和所述气体输出组件40连通,以用于将所述气体输出组件40的混合后的气体对所述第四流量传感器90进行导通。可以理解的是,呼气时病人肺部的气体经过呼气阀70排到大气中,以保持呼吸循环,而为了检测病人呼气时的气体流速,从而会同时设置第四流量传感器90进行检测,而由于病人呼气时的气体存在水汽,为了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将第二开关阀80接入气体输出组件40和第四流量传感器90,呼吸机会根据设置的频率控制第二开关阀80定时打开再关闭,使气体输出组件40的气流进入第四流量传感器90,吹出第四流量传感器90 里面的水,以保证第四流量传感器90测出的数值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呼吸机,该呼吸机包括气路***100,该气路***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呼吸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气路***,应用于呼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包括:
供氧组件;
电动空气组件,所述电动空气组件与所述供氧组件连接,所述电动空气组件包括涡轮,所述涡轮以用于吸入外界空气并进行加压后与所述供氧组件输出的氧气混合;
气动空气组件,所述气动空气组件与所述供氧组件连接,所述气动空气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气瓶接口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动空气组件以用于将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与所述供氧组件的氧气混合,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涡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并反馈控制所述涡轮;以及
气体输出组件,所述气体输出组件分别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和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连接,以用于接收混合后的气体并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包括外界空气接口、第一降噪室以及第二降噪室,所述第一降噪室与所述外界空气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降噪室与所述第一降噪室通过所述涡轮连接,且所述第二降噪室与所述供氧组件连接,所述涡轮吸入所述外界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外界空气接口、第一降噪室以及所述第二降噪室,并与所述供氧组件的氧气在所述第二降噪室内混合后输出至所述气体输出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于所述第二降噪室和所述气体输出组件之间,以导向所述混合后的气体流向所述气体输出组件;
和/或,所述电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与所述外界空气接口连接,以用于监测所述外界空气接口的流量;
和/或,所述电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于所述外界空气接口和所述第一降噪室之间,以用于过滤经过所述外界空气接口的外界空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一减压阀,所述第一减压阀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与所述气瓶接口连通,以用于对经过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进行减压;
和/或,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一比例阀,所述第一比例阀与所述气瓶接口和所述供氧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比例阀用于调节经过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的流量,并与所述供氧组件的氧气混合后输出至所述气体输出组件;
和/或,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连接于所述气瓶接口,以用于过滤经过所述气瓶接口的气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组件包括高压氧插接口,低压氧插接口,气源切换阀以及氧气三通阀,所述气源切换阀分别与所述高压氧插接口和所述低压氧插接口连通,以用于切换所述高压氧插接口和所述低压氧插接口的导通,所述氧气三通阀分别与所述气源切换阀、所述电动空气组件以及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连通,以用于将所述气源切换阀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或所述气动空气组件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减压阀,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减压阀均与所述气源切换阀连通,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源切换阀的出气口的氧气,所述第二减压阀用于对经过所述气源切换阀的氧气进行减压;
和/或,所述供氧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二比例阀,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气源切换阀连通,以用于监测所述气源切换阀的出口的氧气流量,所述第二比例阀设置于所述气源切换阀和所述氧气三通阀之间,以用于调节从所述气源切换阀流向所述氧气三通阀的氧气流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出组件包括:
第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动空气组件和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连通,以用于接收所述混合后的气体;
空氧混合器,所述空氧混合器与所述第三流量传感器连通,并分别与所述供氧组件、所述电动空气组件以及所述气动空气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空氧混合器用于检测所述混合后的气体的氧浓度,并反馈控制所述供氧组件、所述电动空气组件以及所述气动空气组件;以及
吸气阀,所述吸气阀与所述空氧混合器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出组件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与所述空氧混合器和所述吸气阀连通,以用于导向所述混合后的气体流向所述吸气阀;
和/或,所述气体输出组件还包括自由呼吸阀,所述自由呼吸阀连接于所述空氧混合器和所述吸气阀之间,以用于接收外界空气流向所述吸气阀。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还包括相连接的雾化三通阀和第一开关阀,所述雾化三通阀分别与所述供氧组件和所述气动空气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开关阀用于与雾化器连接,以用于将所述供氧组件的氧气或所述气动空气组件的气体对雾化器内的药物进行雾化;
和/或,气路***还包括呼气阀、第二开关阀以及第四流量传感器,所述呼气阀用于供病人进行呼气,所述第四流量传感器与所述呼气阀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呼气阀的气体流量,所述第二开关阀分别与所述第四流量传感器和所述气体输出组件连通,以用于将所述气体输出组件的混合后的气体对所述第四流量传感器进行导通。
10.一种呼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气路***。
CN202121755917.4U 2021-07-29 2021-07-29 气路***和呼吸机 Active CN216258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5917.4U CN216258620U (zh) 2021-07-29 2021-07-29 气路***和呼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5917.4U CN216258620U (zh) 2021-07-29 2021-07-29 气路***和呼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8620U true CN216258620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5917.4U Active CN216258620U (zh) 2021-07-29 2021-07-29 气路***和呼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8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5207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 气路***和呼吸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5207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 气路***和呼吸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37991B1 (en) Ventilator adaptable for use with either a dual-limb or a single-limb circuit
JP4212244B2 (ja) 人工呼吸装置
CN102500021B (zh) 一种先导式控制带智能peep呼吸机气路***
US7066175B2 (en) Portable gas powered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366647B (zh) 一种带双气源的cpap给氧仪
CN113577477A (zh) 气路***和呼吸机
WO2007102866A2 (en) Ventilator adaptable for use with either a dual-limb or a single-limb circuit
CA21576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of lung ventilator exhalation circuit
US20130061852A1 (en) Valve and method to relieve gaseous pressure and arrangement for ventilating lungs
CN105517612A (zh) 麻醉机呼吸***及麻醉机
CN216258620U (zh) 气路***和呼吸机
CN102500020A (zh) 一种先导式控制呼吸机气路***
CN105749392B (zh) 可检测涡轮机的任何停止的呼吸辅助设备
CN111110969A (zh) 一种呼吸机气路控制装置
CN105169539B (zh) 一种急救呼吸机
US8757155B2 (en) Automatic scavenger system and method
WO2013122326A1 (ko) 수동식 인공호흡장치
CN109771767B (zh) 一种麻醉机的气动备用流量计控制***
CN114288503A (zh) 呼吸机
CN102793959B (zh) 一种稳定空氧混合潮气量的呼吸机气路***
CN106860990B (zh) 一种医用呼吸辅助机
CN213642661U (zh) 一种麻醉机peep气动结构
US11666717B2 (en) Resuscitation bag system with a gas control unit
CN204275215U (zh) 新型cpap给氧仪
CN215309459U (zh) 麻醉机气路***及麻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1302, Shenzhen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 No.20, Gaoxin South 7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ecurity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1302, Shenzhen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 No.20, Gaoxin South 7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AMBULANC (SHENZHEN) TECH.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 101, Evergrande Fashion Huigu Building, Fulong Road, Shanghengla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ecurity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A1302, Shenzhen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 No.20, Gaoxin South 7th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ecurity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