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76996U - 一种复合式铣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铣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76996U
CN216176996U CN202122750946.8U CN202122750946U CN216176996U CN 216176996 U CN216176996 U CN 216176996U CN 202122750946 U CN202122750946 U CN 202122750946U CN 216176996 U CN216176996 U CN 216176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cutter
cutting edges
cutting edge
groove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509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少权
许九月
姚军
***
周举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ers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 Bet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 Bet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 Bet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509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76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76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769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复合式铣刀,包括刀体,所述刀体为圆柱形构件,刀体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刀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刀刃之间设有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一刀刃具有端齿和周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周齿分别设有一个突出部,每一个所述突出部上设有多个第二刀刃,且同一个所述的突出部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刀刃之间设有第二排屑槽。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刀刃的端齿用于对产品工件进行钻孔,且第二刀刃的周齿用于对孔进行初步的扩大,或者对孔进行粗修;最后通过第二刀刃对孔进行精修,从而提高了孔的加工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孔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铣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表面加工刀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铣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方案中,对产品进行钻孔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钻孔和精度铰孔,此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刀具,以适应对产品工件的精度加工。但是现有技术需要更换刀具,从而使得产品的加工周期边长,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铣刀结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如果新的铣刀结构,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不同刀刃之间如何布置,不同刀刃之间的排屑槽如何设置,这些都是影响铣刀实际使用的因素,鉴于此需要对新的铣刀的方案进行合理化、最优化的布置,以满足铣刀能够对产品工件的精度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复合式铣刀,通过在第一刀刃的局部设置第二刀刃,从而满足了对产品工件进行开孔和铰孔的作业;通过设置连通槽,从而便于对第二刀刃之间的废屑排出,避免了第二排屑槽的堵塞,能够便于第二刀刃有效的工作。
具体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复合式铣刀,包括刀体,所述刀体为圆柱形构件,刀体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刀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刀刃之间设有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一刀刃具有端齿和周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周齿分别设有一个突出部,每一个所述突出部上设有多个第二刀刃,且同一个所述的突出部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刀刃之间设有第二排屑槽。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刀刃的端齿用于对产品工件进行钻孔,且第二刀刃的周齿用于对孔进行初步的扩大,或者对孔进行粗修;最后通过第二刀刃对孔进行精修,从而提高了孔的加工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孔的加工效率。其中,第二刀刃的作用是对产品工件进行铰孔,因此相邻两个第二刀刃之间的第二排屑槽的深度不易于过深,第二排屑槽的深度为0.15cm至0.2cm之间。
优选的,所述周齿上设有连通槽,所述第二排屑槽通过所述连通槽与所述第一排屑槽贯通。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便于第二刀刃在切削时产生的废屑的排出。由于铣刀自身的结构,废屑都是向后排出;由于第二排屑槽的深度较浅,废屑极容易堆积在第二排屑槽中,因此设置连通槽,从而便于将第二排屑槽中的废屑排出,从而更加便于第二刀刃的工作。
优选的,所述连通槽位于所述第二刀刃的朝向所述端齿的一侧。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便于对第二排屑槽的前端的废屑进行排出;其中,前端指的是第二排屑槽的靠近端齿的方位。
优选的,所述周齿具有钻头部和避空部,所述钻头部位于所述第二刀刃的朝向所述端齿的一侧,所述避空部位于所述所述第二刀刃的背对所述端齿的一侧;所述钻头部的直径和所述避空部的直径分别小于所述第二刀刃的所在圆的直径。其中,第二刀刃所在圆指的是第二刀刃在旋转时形成的圆。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当第二刀刃在实际工作时,不会受到钻头部和避空部的影响,当对产品工件的孔进行铰孔时,第二刀刃能够保持始终与内的内壁进行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刀刃的数量为两个。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刀刃的数量为两个,从而使得第一排屑槽的排屑量比较大,且使得第一刀刃在钻孔时有较大的进给,使得第一刀刃的钻孔速度很高,便于对孔的粗加工;另一方面,第一刀刃具有面积很大的后刀面;其中后刀面是一个铣刀领域的常用术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此不作深入赘述;有一个很大后刀面的优势在于,便于在后刀面上开设多个第二刀刃,从而满足的第二刀刃的布置需求。
优选的,同一个所述突出部上的第二刀刃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
优选的,所述避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钻头部的直径。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方面便于铣刀在对产品工件加工完成后,铣刀自身便于抽离;另一方面,避空部的直径较小,使得第二排屑槽中的废屑可以直接流入到避空部的表面,从而避免了第二排屑槽的废屑堆积。
优选的,所述钻头部的钻尖角度在110°至120°之间。其中,钻尖角度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设置成其他角度。
所述连通槽的深度在0.2cm至0.3cm之间。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连通槽的深度是不小于第二排屑槽的深度,前文已经叙述了第二排屑槽的深度,从而便于第二排屑槽中的废屑流入到连通槽中,从而避免了第二排屑槽的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复合式铣刀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钻头部、突出部和避空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复合式铣刀的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复合式铣刀的后视方向中的钻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复合式铣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所涉及的标号如下:
11-刀体;12-第一刀刃;13-第一排屑槽;14-端齿;15-周齿;16-突出部;17-第二刀刃;18-第二排屑槽;19-连通槽;20-钻头部;21-避空部;22-第一后刀面;23-第二后刀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复合式铣刀,包括刀体11,刀体11为圆柱形构件,刀体11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刀刃12,相邻两个第一刀刃12之间设有第一排屑槽13;第一刀刃12具有端齿14和周齿15,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周齿15分别设有一个突出部16,每一个突出部16上设有多个第二刀刃17,且同一个的突出部16上的相邻两个第二刀刃17之间设有第二排屑槽18。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刀刃12的端齿14用于对产品工件进行钻孔,且第二刀刃17的周齿15用于对孔进行初步的扩大,或者对孔进行粗修;最后通过第二刀刃17对孔进行精修,从而提高了孔的加工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孔的加工效率。其中,第二刀刃17的作用是对产品工件进行铰孔,因此相邻两个第二刀刃17之间的第二排屑槽18的深度不易于过深,第二排屑槽18的深度为0.15cm至0.2cm之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周齿15上设有连通槽19,第二排屑槽18通过连通槽19与第一排屑槽13贯通。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便于第二刀刃17在切削时产生的废屑的排出。由于铣刀自身的结构,废屑都是向后排出;由于第二排屑槽18的深度较浅,废屑极容易堆积在第二排屑槽18中,因此设置连通槽19,从而便于将第二排屑槽18中的废屑排出,从而更加便于第二刀刃17的工作。
进一步的,连通槽19位于第二刀刃17的朝向端齿14的一侧。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便于对第二排屑槽18的前端的废屑进行排出;其中,前端指的是第二排屑槽18的靠近端齿14的方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周齿15具有钻头部20和避空部21,钻头部20位于第二刀刃17的朝向端齿14的一侧,避空部21位于第二刀刃17的背对端齿14的一侧;钻头部20的直径和避空部21的直径分别小于第二刀刃17的所在圆的直径。其中,第二刀刃17所在圆指的是第二刀刃17在旋转时形成的圆。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当第二刀刃17在实际工作时,不会受到钻头部20和避空部21的影响,当对产品工件的孔进行铰孔时,第二刀刃17能够保持始终与内的内壁进行接触。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刀刃12的数量为两个。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刀刃12的数量为两个,从而使得第一排屑槽13的排屑量比较大,且使得第一刀刃12在钻孔时有较大的进给,使得第一刀刃12的钻孔速度很高,便于对孔的粗加工;另一方面,第一刀刃12具有面积很大的后刀面;其中后刀面是一个铣刀领域的常用术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此不作深入赘述;有一个很大后刀面的优势在于,便于在后刀面上开设多个第二刀刃17,从而满足的第二刀刃17的布置需求。
其中,后刀面的宽度L6是钻头部20直径的0.52倍;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后刀面具有很大的面积,从而便于对第二刀刃17进行开设。
如图3所示,后刀面包括第一后刀面22和第二后刀面23,第一后刀面22的宽度L4是钻头部20直径的0.1倍。其中,在铣刀领域,第一后刀面的宽度也是一个标准的技术术语,此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此不作深入赘述。
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刀刃12的芯部直径D4为钻头部直径的0.27倍;为了便于对芯部直径进行理解,此处,对芯部半径进行说明,第一刀刃的芯部半径指的是第一排屑槽的底部和钻头部轴线之间的距离。本方案中,第一刀刃12的芯部直径D4较小,从而使得第一排屑槽13的具有很大的深度,从而便于第一排屑槽13的排屑。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同一个突出部16上的第二刀刃17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避空部21的直径小于钻头部20的直径。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方面便于铣刀在对产品工件加工完成后,铣刀自身便于抽离;另一方面,避空部21的直径较小,使得第二排屑槽18中的废屑可以直接流入到避空部21的表面,从而避免了第二排屑槽18的废屑堆积。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钻头部20的钻尖角度A5在110°至120°之间。其中,钻尖角度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设置成其他角度。
连通槽19的深度在0.2cm至0.3cm之间。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连通槽19的深度是不小于第二排屑槽18的深度,前文已经叙述了第二排屑槽18的深度,从而便于第二排屑槽18中的废屑流入到连通槽19中,从而避免了第二排屑槽18的堵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复合式铣刀,包括刀体(11),所述刀体(11)为圆柱形构件,刀体(11)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第一刀刃(1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刀刃(12)之间设有第一排屑槽(13);所述第一刀刃(12)具有端齿(14)和周齿(15),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周齿(15)分别设有一个突出部(16),每一个所述突出部(16)上设有多个第二刀刃(17),且同一个所述的突出部(16)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刀刃(17)之间设有第二排屑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齿(15)上设有连通槽(19),所述第二排屑槽(18)通过所述连通槽(19)与所述第一排屑槽(13)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19)位于所述第二刀刃(17)的朝向所述端齿(14)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齿(15)具有钻头部(20)和避空部(21),所述钻头部(20)位于所述第二刀刃(17)的朝向所述端齿(14)的一侧,所述避空部(21)位于所述第二刀刃(17)的背对所述端齿(14)的一侧;所述钻头部(20)的直径和所述避空部(21)的直径分别小于所述第二刀刃(17)的所在圆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刃(12)的数量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突出部(16)上的第二刀刃(17)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部(21)的直径小于所述钻头部(20)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部(20)的钻尖角度在110°至12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19)的深度在0.2cm至0.3cm之间。
CN202122750946.8U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复合式铣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176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0946.8U CN216176996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复合式铣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0946.8U CN216176996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复合式铣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76996U true CN21617699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8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5094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176996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复合式铣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76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12476B1 (en) Self-centering drill bit with pilot tip
EP0352224A1 (en) Multidirectional cutting tool
CN201833037U (zh) 螺旋刃钻铣刀
JP2009255202A (ja) 深穴切削用ドリルヘッド
CN107398599B (zh) 一种超精铰刀
CN216176996U (zh) 一种复合式铣刀
CN211387180U (zh) 一种高效不等分多刃扩铰刀
CN215145014U (zh) 双槽结构复合铰钻
CN110449638B (zh) 一种多刃带麻花钻
CN212329759U (zh)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四刃钻铰刀
CN218873858U (zh) 可改善孔加工质量的四刃硬质合金钻
CN216462204U (zh) 自定心定位铰刀
CN217192797U (zh) 一种用于金属切削的多功能倒角定心钻铣刀
CN211661170U (zh) 一种具有开粗和精修功能的内孔加工铣刀
CN217454286U (zh) 重切削铣刀
CN217370616U (zh) 一种多功能钻孔铰孔倒角一体钻
CN221247170U (zh) 一种复合铰孔刀
CN218745104U (zh) 一种波刃钻铣刀
CN218745103U (zh) 一种波刃自进钻铣刀
CN218656969U (zh) 钻孔工具
CN220943222U (zh) 一种cnc加工专用刀具结构
CN213646002U (zh) 一种高效切削的钻尖及三刃钻头
CN217913010U (zh) 一种复合刃深孔麻花钻
CN217571016U (zh) 一种钻铰一体台阶式成型刀具
CN219900283U (zh) 一种镗铣铰组合式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3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No. 11, West 1ST lane, Henggang,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AERS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 No. 285, Yudai North Road, Kunshan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2150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K-BETTE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