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3785U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3785U
CN216013785U CN202120617247.3U CN202120617247U CN216013785U CN 216013785 U CN216013785 U CN 216013785U CN 202120617247 U CN202120617247 U CN 202120617247U CN 216013785 U CN216013785 U CN 216013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ircui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movable par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72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炜哲
林信宏
张慈友
林坤仕
邱哲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3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3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4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12Fluid-filled or evacuated lenses
    • G02B3/14Fluid-filled or evacuated lenses of variable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0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for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23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tilting or inclin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46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zoo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活动部、固定部、驱动组件及电路组件。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元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电路组件电性连接驱动组件,电路组件包括接地元件。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前述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设有驱动机构,以驱动光学元件(例如为镜头)沿着光轴进行移动,进而达到自动对焦(Auto Focus,AF)或光学防手震(Opticalimage stablization,OIS)的功能。光线可穿过前述光学元件在感光元件上成像。然而,现今移动装置的趋势是希望可具有较小的体积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用度,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驱动机构的尺寸以及提升其耐用度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活动部、固定部、驱动组件、电路组件。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元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电路组件电性连接驱动组件,电路组件包括接地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元件以及第二控制元件。第一控制元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组件。第二控制元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组件。第一控制元件包括第一感测单元、第一记忆单元以及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感测单元用以感测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的运动并输出第一感测信号。第一记忆单元记录驱动组件特性的第一预设信息。第一控制单元根据第一感测信号及/或第一预设信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一预设信息包括第一感测信号与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的位置关系。第一预设信息经由外部设备测量而得。第二控制元件包括第二感测单元、第二记忆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感测单元用以感测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的运动并输出第二感测信号。一第二记忆单元记录驱动组件特性的第二预设信息。第二控制单元根据第二感测信号及/或第二预设信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二预设信息包括第二感测信号与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的位置关系。第二预设信息经由外部设备测量而得。外部设备不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外框以及底座。接地元件与外框经由第一电性接点电性连接。外框具有顶面以及由顶面边缘延伸的侧壁。底座与外框沿着主轴方向排列。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的结构,第一电性接点位于固定部的角落。接地元件与外框经由第二电性接点电性连接。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第二电性接点位于固定部的角落,主轴位于第一电性接点、第二电性接点之间。接地元件与外框皆具有金属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弹性组件,活动部经由弹性组件活动地连接固定部,活动部包括承载座以及框架。弹性组件电性连接接地元件。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第三弹性元件、第四弹性元件、第五弹性元件。活动部的承载座经由第一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活动部的框架。活动部的承载座经由第二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活动部的框架。活动部的承载座经由第三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活动部的框架。活动部的承载座经由第四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活动部的框架。活动部经由第五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固定部。第一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的结构,第二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的结构,第三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的结构,第四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的结构,第一弹性元件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第三弹性元件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第二弹性元件与接地元件电性连接,第四弹性元件与接地元件电性连接。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第一弹性元件、第三弹性元件分别位于主轴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弹性元件具有长条形的结构,第五弹性元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弹性元件的厚度方向平行,活动部经由凹陷结构固定地连接第一弹性元件,凹陷结构中具有凸出结构,凸出结构低于凹陷结构,接地元件与外框皆具有不锈钢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线圈、第二磁性元件、第二线圈、第三磁性元件、第三线圈、第四磁性元件、第四线圈。第一线圈对应第一磁性元件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在第一维度上运动。第二线圈对应第二磁性元件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在第二维度上运动。第三线圈对应第三磁性元件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在第一维度上运动。第四线圈对应第四磁性元件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在第二维度上运动。接地元件与外框皆具有相同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经由第三电性接点电性连接电路组件,第二线圈经由第四电性接点电性连接电路组件,第三线圈经由第五电性接点电性连接电路组件。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主轴位于第一线圈、第三线圈之间,第三电性接点、第五电性接点位于固定部的相邻的不同角落。第一线圈电性连接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经由一第六电性接点电性连接电路组件。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主轴位于第二线圈、第四线圈之间,第四电性接点、第六电性接点位于固定部的相邻的不同角落。凹陷结构中还具有多个凸出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固定部还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侧边、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侧边。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不同。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第一假想线穿过主轴以及第一控制元件,第一假想线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二假想线穿过主轴以及第二控制元件,第二假想线与第二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组件还包括多个电路端子进行导电,电路端子包括第一电路端子、第二电路端子、第三电路端子、第四电路端子、第五电路端子。驱动组件经由第一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一外部电路,第一控制元件经由第二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第一控制元件经由第三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驱动组件,第二控制元件经由第四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第二控制元件经由第五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五线圈,第五线圈经由第一电路端子电性连接外部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元件经由第三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第一线圈。第二控制元件经由第五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第二线圈。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电路端子中两两相邻的电路端子的间距互相不同。沿着主轴方向观察时,电路端子至少部分沿着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排列,第一假想线与电路端子不重叠,第二假想线与电路端子不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活动部、固定部、驱动组件、电路组件。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元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电路组件电性连接驱动组件,电路组件包括接地元件。由此,可将用以传递不同信号的线路分隔,以避免各信号之间发生干扰,并且还可达成小型化。
附图说明
以下将配合所附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依据在业界的标准做法,多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示出且仅用以说明例示。事实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示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A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图。
图2B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剖面图。
图2C是图2B的放大图。
图3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中设置有光学元件时的俯视图。
图4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仰视图。
图5A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5B是图5A的放大图。
图6A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省略外框的俯视图。
图6B是图6A的放大图。
图7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省略外框的立体图。
图8A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省略外框、框架、上弹性元件的立体图。
图8B是图8A的放大图。
图9是凹陷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省略外框、框架、上弹性元件的俯视图。
图11是底座以及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12A是底座以及底座中的电路组件的示意图。
图12B是电路组件和控制元件的示意图。
图12C以及图12D分别是第一线圈、第三线圈以及第二线圈、第四线圈与电路组件的一些元件进行电性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13A以及图13B分别是第一控制元件以及第二控制元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5:光学元件
5A:凸出部
10:外框
10A:顶面
10B:侧壁
20:底座
21:底表面
22:凹槽
30:承载座
32:内凹部
34:凹陷结构
35,36:凸出结构
40:第五线圈
50:框架
60:磁性元件
60A:第一磁性元件
60B:第二磁性元件
60C:第三磁性元件
60D:第四磁性元件
70:上弹性元件
70A:第一弹性元件
70B:第二弹性元件
70C:第三弹性元件
70D:第四弹性元件
72:第六弹性元件
74,74A,74B,74C,74D:第五弹性元件
80:电路板
82:驱动线圈
82A:第一线圈
82B:第二线圈
82C:第三线圈
82D:第四线圈
84:电路组件
84A:第一电路端子
84B:第二电路端子
84C:第三电路端子
84D:第四电路端子
84E:第五电路端子
84F:第六电路端子
86:控制元件
86A:第一控制元件
86A1:第一感测单元
86A2:第一记忆单元
86A3:第一控制单元
86B:第二控制元件
86B1:第二感测单元
86B2:第二记忆单元
86B3:第二控制单元
87:底表面
100: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1:第一电性接点
C2:第二电性接点
C3:第三电性接点
C4:第四电性接点
C5:第五电性接点
C6:第六电性接点
88A,88B:接地元件
88A1,88A2,88B1:延伸部
88A3,88B3:孔洞
89A,89B,89C,89D,89E:延伸线路
D:驱动组件
F:固定部
H1:深度
H2,H3:高度
M:活动部
O:主轴
Q1:第一象限
Q2:第二象限
Q3:第三象限
Q4:第四象限
R:弹性组件
S1:第一侧边
S2:第二侧边
V1:第一假想线
V2:第二假想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许多不同的实施方法或是范例来实行所提供的不同特征,以下描述具体的元件及其排列的实施例以阐述本实用新型。当然这些实施例仅用以例示,且不该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例来说,在说明书中提到第一特征部件形成于第二特征部件之上,其包括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是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也包括于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之间另外有其他特征的实施例,也就是说,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并非直接接触。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实用新型,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在另一特征部件之上形成、连接到及/或耦接到另一特征部件可包括其中特征部件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括其中可形成***上述特征部件的附加特征部件的实施例,使得上述特征部件可能不直接接触。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用词,例如“垂直的”、“上方”、“上”、“下”、“底”及类似的用词(如“向下地”、“向上地”等),这些空间相关用词是为了便于描述图示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相关用词旨在涵盖包括特征的装置的不同方向。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
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的用词,以修饰权利要求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请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元件与另一请求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多个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在此,“约”、“大约”、“实质上”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内,较佳是10%内,更佳是5%内,或3%之内,或2%之内,或1%之内,或0.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亦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约”、“大约”、“实质上”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实质上”的含义。
以下公开许多不同的实施方法或是范例来实行所提供的不同特征,以下描述具体的元件及其排列的实施例以阐述本实用新型。当然这些实施例仅用以例示,且不该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例来说,应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其可直接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个元件,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的元件。
首先,请参考图1、图2A、图2B、图2C,其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示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立体图,图2A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图,图2B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剖面图,图2C是图2B的放大图。
如图1至图2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主要包括有一外框10、一底座20、一承载座30、一第五线圈40、一框架50、多个磁性元件60、一上弹性元件70(包括第一弹性元件70A、第二弹性元件70B、第三弹性元件70C、第四弹性元件70D)、一第五弹性元件74、一第六弹性元件72、电路板80。在电路板80中可埋设有驱动线圈82以及电路组件84,而在底座20下方可设置控制元件8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用以驱动光学元件5进行运动,以达成自动对焦(AF)或光学防手震(OIS)的效果。外框10以及底座20可合称为固定部F,而承载座30以及框架50可合称为活动部M。活动部M活动地连接固定部F,亦即活动部M可相对于固定部F进行移动。再者,第五线圈40以及磁性元件60可合称为驱动组件D,其是用以驱动活动部M相对于固定部F进行移动。上弹性元件70、第五弹性元件74、第六弹性元件72可合称为弹性组件R,活动部M经由弹性组件R活动地连接固定部F。
外框10具有顶面10A以及由顶面10A边缘延伸的侧壁10B,而外框10与底座20沿着主轴O的方向(Z方向)排列。前述外框10与底座20可相互结合而构成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外壳。举例来说,底座20可固定地连接外框10。应了解的是,外框10及底座20上分别形成有外框开口及底座开口,其中外框开口的中心对应于光学元件5的主轴O,底座开口则对应于设置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之外的图像感测元件(图未示);据此,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中的光学元件5可在主轴O方向与图像感测元件进行对焦。
前述承载座30具有一贯穿孔,光学元件5可固定于此贯穿孔内,而前述第五线圈40则设置于承载座30的外侧表面。磁性元件60可固定于框架50上或可相对于框架50移动。应了解的是,通过磁性元件60与第五线圈40之间的作用,可产生磁力迫使承载座30相对于框架50沿主轴O方向移动,进而达到快速对焦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座30及其内的光学元件5活动地(movably)设置于框架50内。更具体而言,承载座30可通过金属材质的上弹性元件70及第六弹性元件72连接框架50并悬吊于框架50内。当前述第五线圈40通电时,第五线圈40会和磁性元件60的磁场产生作用,并产生一电磁驱动力(electromagnetic force)以驱使承载座30和前述光学元件5相对于框架50沿主轴O方向移动,以达到自动对焦的效果。此外,活动部M亦可经由第五弹性元件74活动地连接固定部F。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0上的电路组件84可电性连接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内部或外部的其他电子元件,用以执行自动对焦(AF)及光学防手震(OIS)等功能。组装时可利用焊接(soldering)或激光熔接(laser welding)的方式,使第六弹性元件72和底座20上的电路组件84结合,从而使得第五线圈40可以电性连接到外部的电路。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0中埋设的驱动线圈82可用以与磁性元件60产生作用,以驱使承载座30进行移动。第五线圈40以及底座20中的驱动线圈82与磁性元件60作用时,可分别产生不同方向的驱动力,以执行自动对焦(AF)及/或光学防手震(OIS)等功能。
图3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中设置有光学元件5时的俯视图。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承载座30可具有多个内凹部32,而光学元件5可具有多个凸出部5A,且凸出部5A可设置于内凹部32之中,以固定光学元件5相对于承载座30的位置。
图4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仰视图,图5A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立体图,而图5B是图5A的放大图。前述控制元件86可包括第一控制元件86A以及第二控制元件86B,设置在底座20凹槽22中,并且露出于底座2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回头参照图2C,控制元件86的底表面87不超出底座20的底表面21,即凹槽22的深度可大于控制元件86的厚度,以保护控制元件86免于受到外界冲击而发生损坏。
第一控制元件86A以及第二控制元件86B例如可分别用以控制驱动组件D中的不同元件,以允许光学元件5在不同方向上进行运动,并且通过使用不同的控制元件86来控制光学元件5的运动,可避免各方向上的指令互相干扰,而提升控制驱动组件D时的精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埋设在电路板80中的一部分电路组件84可露出于电路板80以及底座20。举例来说,如图4、图5A、图5B所示,电路组件84可包括露出于底座20的接地元件88A以及接地元件88B。接地元件88A以及接地元件88B可分别通过第一电性接点C1、第二电性接点C2电性连接外框10以及第五弹性元件74,以将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元件88A、接地元件88B与外框10可包括金属的材质(例如不锈钢等),或者亦可将接地元件88A、接地元件88B与外框10设计成由相同的材料所形成,以促进其连接。
沿着主轴O的方向观察时,固定部F具有多边形的结构(例如矩形),而第一电性接点C1、第二电性接点C2可位于固定部F的角落,且主轴O可位于第一电性接点C1、第二电性接点C2之间,例如第一电性接点C1与第二电性接点C2的连线可通过主轴O,以隔开第一电性接点C1与第二电性接点C2,可使当其中一个电性接点若受到冲击发生损坏时,另一个电性接点仍可发挥接地的功能,以增加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耐用性。
图6A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省略外框10的俯视图,而图6B是图6A的放大图,图7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省略外框10的立体图。其中上弹性元件70可包括多个分开的不同部分,例如图6A中所示的第一弹性元件70A、第二弹性元件70B、第三弹性元件70C、第四弹性元件70D,分别连接第五弹性元件74A、74B、74C、74D。承载座30可经由上弹性元件70(包括第一弹性元件70A、第二弹性元件70B、第三弹性元件70C、第四弹性元件70D)活动地连接活动部M的框架50。第一弹性元件70A、第二弹性元件70B、第三弹性元件70C、第四弹性元件70D具有板状的结构,第一弹性元件70A、第三弹性元件70C分别通过第五弹性元件74A、74C与接地元件88A、88B电性连接,而第二弹性元件70B、第四弹性元件70D分别通过第五弹性元件74B、74D与驱动组件D电性连接。通过将传递不同信号的线路分隔,可避免各信号之间发生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主轴O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第一弹性元件70A、第三弹性元件70C分别位于主轴O的两侧,而第二弹性元件70B、第四弹性元件70D亦分别位于主轴O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弹性元件74可具有长条形的结构,并且第五弹性元件74的延伸方向可与第一弹性元件70A、第二弹性元件70B、第三弹性元件70C、或第四弹性元件70D的厚度方向(Z方向)平行,以允许活动部M活动地设置于固定部F中。
图8A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省略外框10、框架50、上弹性元件70的立体图,而图8B是图8A的放大图。承载座30上可具有一凹陷结构34,可在凹陷结构34中填入粘着材料(例如粘胶),以让承载座30固定地连接第一弹性元件70A、第二弹性元件70B、第三弹性元件70C、第四弹性元件70D。
图9是凹陷结构34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结构34中可具有凸出结构35、凸出结构36,其中凹陷结构34中的凸出结构35、凸出结构36以虚线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结构34可具有深度H1,而凸出结构35、凸出结构36分别可具有高度H2、高度H3,其中深度H1大于高度H2、高度H3。换句话说,凸出结构35、凸出结构36低于凹陷结构34。凸出结构35、凸出结构36可用以增加凹陷结构34的表面积,以允许填在凹陷结构34中的粘着材料进一步与凹陷结构34黏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度H3小于高度H2,以增加设计弹性。
图10是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省略外框10、框架50、上弹性元件70的俯视图,而图11是底座20以及电路板80的俯视图。请一并参照图10以及图11,驱动组件D中的磁性元件60可包括第一磁性元件60A、第二磁性元件60B、第三磁性元件60C、第四磁性元件60D,而驱动组件D中埋设在电路板80中的驱动线圈82可包括第一线圈82A、第二线圈82B、第三线圈82C、第四线圈82D。第一线圈82A、第二线圈82B、第三线圈82C、第四线圈82D分别可对应于第一磁性60A元件、第二磁性元件60B、第三磁性元件60C、第四磁性元件60D(例如在Z方向上部分重叠),并且第一线圈82A、第三线圈82C可用以驱动活动部M相对于固定部F在第一维度上运动(例如在Y方向上运动),而第二线圈82B、第四线圈82D可用以驱动活动部M相对于固定部F在第二维度上运动(例如在X方向上运动),以达到光学防手震的效果。
图12A是底座20以及底座20中的电路组件84的示意图,图12B是电路组件84和控制元件86的示意图,图12C以及图12D分别是第一线圈82A、第三线圈82C以及第二线圈82B、第四线圈82D与电路组件84的一些元件进行电性连接时的示意图,其中为了简洁而省略了一些元件。如图12A所示,底座20可具有第一侧边S1以及第二侧边S2,第一侧边S1沿着第一方向(Y方向)延伸,而第二侧边S2沿着第二方向(X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沿着主轴O的方向观察时,第一假想线V1穿过主轴O以及第一控制元件86A,且第一假想线V1与第一方向(Y方向)平行。此外,第二假想线V2穿过主轴O以及第二控制元件86B,第二假想线V2与第二方向(X方向)平行。第一假想线V1以及第二假想线V2可将底座20分成四个象限(第一象限Q1、第二象限Q2、第三象限Q3、第四象限Q4)。
除了前述接地元件88A以及接地元件88B以外,电路组件84还可包括多个电路端子,例如第一电路端子84A、第二电路端子84B、第三电路端子84C、第四电路端子84D、第五电路端子84E、第六电路端子84F。第一电路端子84A可通过第五弹性元件74B、第五弹性元件74D连接第二弹性元件70B、第四弹性元件70D,以将第五线圈40电性连接至一外部电路(未示出)。第二电路端子84B、第三电路端子84C可电性连接到第一控制元件86A,第四电路端子84D、第五电路端子84E可电性连接到第二控制元件86B。
第一控制元件86A可经由第二电路端子82B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而第二控制元件86B可经由第四电路端子82D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以通过外部电路对第一控制元件86A、第二控制元件86B提供控制信号以及电力。
如图12B所示,第六电路端子84F可位在接地元件88A上。详细来说,接地元件88A可包括延伸部88A1、延伸部88A2以及孔洞88A3。延伸部88A1可用以连接外框10,延伸部88A2可用以连接第六电路端子84F,前述第五弹性元件74C可通过孔洞88A3来连接接地元件88A。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元件88B可包括延伸部88B1以及孔洞88B3。延伸部88B1可用以连接外框10,前述第五弹性元件74A可通过孔洞88B3来连接接地元件88B。由此,以允许外框10通过接地元件88A以及接地元件88B进行接地。
如图12C以及图12D所示,第一控制元件86A可通过第三电路端子84C来电性连接第一线圈82A、第三线圈82C以控制第一线圈82A、第三线圈82C,而第二控制元件86B可通过第四电路端子84D来电性连接第二线圈82B、第三线圈82D以控制第二线圈82B、第四线圈82D。第一线圈82A可具有一延伸线路89A,延伸到第三电路端子84C上的第三电性接点C3,以允许第一线圈82A经由第三电性接点C3电性连接电路组件84。第二线圈82B可具有一延伸线路89B,延伸到第四电路端子84D上的第四电性接点C4,以允许第二线圈82B经由第四电性接点C4电性连接电路组件84。第三线圈82C可具有一延伸线路89C,延伸到第三电路端子84C上的第五电性接点C5,以允许第三线圈82C经由第五电性接点C5电性连接电路组件84。第四线圈82D可具有一延伸线路89D,延伸到第四电路端子84D上的第六电性接点C6,以允许第四线圈82D经由第六电性接点C6电性连接电路组件84。
如图12C所示,沿着主轴O2的方向观察时,主轴O位于第一线圈86A、第三线圈86C之间,而第三电性接点C3、第五电性接点C5位于固定部F的相邻的不同角落,例如可位在相邻的两个不同象限,如图12C中的第二象限Q2以及第三象限Q3。此外,如图12D所示,主轴O亦位于第二线圈86B、第四线圈86D之间,而第四电性接点C4、第六电性接点C6亦位于固定部F的相邻的不同角落,例如可位在图12D中的第一象限Q1以及第四象限Q4。换句话说,第三电性接点C3、第四电性接点C4、第五电性接点C5、第六电性接点C6皆位在不同的象限中,从而可分散各电性接点之间的距离,以防止在组合时互相干扰。
此外,第一线圈82A以及第三线圈82C可通过延伸线路89E电性连接,以允许第一控制元件86A同时控制第一线圈82A以及第三线圈82C。此外,第二线圈82B以及第四线圈82D可通过延伸线路89F电性连接,以允许第二控制元件86B同时控制第二线圈82B以及第四线圈82D。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B所示,在第一方向(Y方向)或第二方向(X方向)上,前述端子中两两相邻的电路端子(第一电路端子84A、第二电路端子84B、第三电路端子84C、第四电路端子84D、第五电路端子84E)的间距可互相不同。举例来说,在Y方向上,两个第三电路端子84C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电路端子84B之间的距离。此外,至少部分的电路端子(第一电路端子84A、第二电路端子84B、第三电路端子84C、第四电路端子84D、第五电路端子84E)可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排列。举例来说,在图12B中的第一象限Q1中,第二电路端子84B、第五电路端子84E可在Y方向上排列,而在第二象限Q2中,第一电路端子84A以及第二电路端子84B可在Y方向上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主轴O的方向观察,第一假想线V1或者第二假想线V2与第一电路端子84A、第二电路端子84B、第三电路端子84C、第四电路端子84D、第五电路端子84E不重叠(即不通过任何电路端子),以增加控制元件86与各电路端子之间的距离,而避免发生干扰。
图13A以及图13B分别是第一控制元件86A以及第二控制元件86B的示意图。第一控制元件86A可用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元件86B可用以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从而控制驱动组件D。
如图13A所示,第一控制元件86A包括第一感测单元86A1、第一记忆单元86A2以及第一控制单元86A3,设置在第一控制元件86A中并彼此电性连接。第一感测单元86A1可用以感测活动部M相对固定部F的运动,并输出第一感测信号。第一记忆单元86A2可包括记录着驱动组件D特性的第一预设信息,例如第一预设信息可包括第一感测信号与活动部M相对固定部F的位置关系。第一预设信息可经由一外部设备(未示出)测量而得,例如可在使用前对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进行校正,并将校正后的信息写入第一预设信息。此外部设备不设置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中。第一控制单元86A3可根据第一感测信号及/或第一预设信息来输出前述第一控制信号。由此,可达成闭回路(close-loop)控制,以精确地控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
如图13B所示,第二控制元件86B包括第二感测单元86B1、第二记忆单元86B2以及第二控制单元86B3,设置在第二控制元件86B中并彼此电性连接。第二感测单元86B1可用以感测活动部M相对固定部F的运动,并输出第二感测信号。第二记忆单元86B2可包括记录着驱动组件D特性的第二预设信息,例如第二预设信息可包括第二感测信号与活动部M相对固定部F的位置关系。第二预设信息可经由前述外部设备(未示出)测量而得,例如可在使用前对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进行校正,并将校正后的信息写入第二预设信息。此外部设备不设置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中。第二控制单元86B3可根据第二感测信号及/或第二预设信息来输出前述第二控制信号。由此,可达成闭回路控制,以精确地控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
通过使用第一控制元件86A以及第二控制元件86B,可分别控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以使光学元件5在两个不同的维度上进行运动。举例来说,第一控制元件86A可用以控制光学元件5在Y方向上的运动,而第二控制元件86B可用以控制光学元件5在X方向上的运动,以避免不同的信号互相干扰。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元件86A或第二控制元件86B亦可用以控制在其他维度上的运动(例如在Z方向上的运动、或者在其他方向上的转动),取决于设计需求。
前述第一感测单元86A1或第二感测单元86B1可包括霍尔效应感测器(HallSensor)、磁阻效应感测器(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MR Sensor)、巨磁阻效应感测器(Giant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GMR Sensor)、穿隧磁阻效应感测器(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TMR Sensor)、或磁通量感测器(Fluxgate Sensor)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活动部、固定部、驱动组件、电路组件。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元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电路组件电性连接驱动组件,电路组件包括接地元件。由此,可将用以传递不同信号的线路分隔,以避免各信号之间发生干扰,并且还可达成小型化。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元件;
一固定部,该活动部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电路组件,电性连接该驱动组件,其中该电路组件包括:
一接地元件;以及
一第一控制元件,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该驱动组件;
其中该第一控制元件包括:
一第一感测单元,用以感测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并输出一第一感测信号;
一第一记忆单元,记录该驱动组件特性的一第一预设信息;以及
一第一控制单元,根据该第一感测信号及/或该第一预设信息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组件还包括:
一第二控制元件,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该驱动组件;
其中该第二控制元件包括:
一第二感测单元,用以感测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并输出一第二感测信号;
一第二记忆单元,记录该驱动组件特性的一第二预设信息;以及
一第二控制单元,根据该第二感测信号及/或该第二预设信息输出该第二控制信号;
其中:
该第一预设信息包括该第一感测信号与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的位置关系;
该第一预设信息经由一外部设备测量而得;
该第二预设信息包括该第二感测信号与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的位置关系;
该第二预设信息经由该外部设备测量而得;
该外部设备不设置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部包括一外框以及一底座;
该接地元件与该外框经由一第一电性接点电性连接;
该外框具有一顶面以及由该顶面的一边缘延伸的一侧壁;
该底座与该外框沿着一主轴方向排列;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的结构;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电性接点位于该固定部的一角落;
该接地元件与该外框经由一第二电性接点电性连接;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二电性接点位于该固定部的一角落;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主轴位于该第一电性接点以及该第二电性接点之间;
该接地元件与该外框皆具有金属材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弹性组件,该活动部还包括一承载座以及一框架,该活动部经由该弹性组件活动地连接该固定部;
该弹性组件电性连接该接地元件;
该弹性组件包括:
一第一弹性元件,该活动部的该承载座经由该第一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活动部的该框架;
一第二弹性元件,该活动部的该承载座经由该第二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活动部的该框架;
一第三弹性元件,该活动部的该承载座经由该第三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活动部的该框架;
一第四弹性元件,该活动部的该承载座经由该第四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活动部的该框架;
一第五弹性元件,该活动部经由该第五弹性元件活动地连接该固定部;
其中:
该第一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的结构;
该第二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的结构;
该第三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的结构;
该第四弹性元件具有板状的结构;
该第一弹性元件与该驱动组件电性连接;
该第二弹性元件与该接地元件电性连接;
该第三弹性元件与该驱动组件电性连接;
该第四弹性元件与该接地元件电性连接;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三弹性元件分别位于该主轴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五弹性元件具有长条形的结构;
该第五弹性元件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厚度方向平行;
该活动部经由一凹陷结构固定地连接该第一弹性元件;
该凹陷结构中具有一凸出结构;
该凸出结构低于该凹陷结构;
该接地元件与该外框皆具有不锈钢材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包括:
一第一磁性元件;
一第一线圈,对应该第一磁性元件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在一第一维度上运动;
一第二磁性元件;
一第二线圈,对应该第二磁性元件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在一第二维度上运动;
一第三磁性元件;
一第三线圈,对应该第三磁性元件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在该第一维度上运动;
一第四磁性元件;
一第四线圈,对应该第四磁性元件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在该第二维度上运动;
其中该接地元件与该外框皆具有相同材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线圈经由一第三电性接点电性连接该电路组件;
该第二线圈经由一第四电性接点电性连接该电路组件;
该第三线圈经由一第五电性接点电性连接该电路组件;
该第四线圈经由一第六电性接点电性连接该电路组件;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主轴位于该第一线圈、该第三线圈之间;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三电性接点、该第五电性接点位于该固定部的相邻的不同角落;
该第一线圈电性连接该第三线圈;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主轴位于该第二线圈、该第四线圈之间;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四电性接点、该第六电性接点位于该固定部的相邻的不同角落;
该凹陷结构中还具有多个凸出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固定部还包括:
一第一侧边,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
一第二侧边,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
其中:
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不同;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一第一假想线穿过该主轴以及该第一控制元件;
该第一假想线与该第一方向平行;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一第二假想线穿过该主轴以及该第二控制元件;
该第二假想线与该第二方向平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路组件还包括多个电路端子进行导电,多个所述电路端子包括:
一第一电路端子,该驱动组件经由该第一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一外部电路;
一第二电路端子,该第一控制元件经由该第二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该外部电路;
一第三电路端子,该第一控制元件经由该第三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该驱动组件;
一第四电路端子,该第二控制元件经由该第四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该外部电路;
一第五电路端子,该第二控制元件经由该第五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该驱动组件;
其中该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五线圈,且该第五线圈经由该第一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该外部电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控制元件经由该第三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线圈;
该第二控制元件经由该第五电路端子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线圈;
在该第一方向或该第二方向上,多个所述电路端子中两两相邻的电路端子的间距互相不同;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多个所述电路端子至少部分沿着该第一方向或该第二方向排列;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假想线与多个所述电路端子不重叠;
沿着该主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二假想线与多个所述电路端子不重叠。
CN202120617247.3U 2020-07-10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Active CN21601378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50503P 2020-07-10 2020-07-10
US63/050,503 2020-07-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3785U true CN216013785U (zh) 2022-03-11

Family

ID=78322190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83955.2U Active CN214586260U (zh) 2020-07-10 2021-03-05 光学***
CN202120617247.3U Active CN216013785U (zh) 2020-07-10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20616870.7U Active CN215340561U (zh) 2020-07-10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20617322.6U Active CN215340494U (zh) 2020-07-10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20626917.8U Active CN214586192U (zh) 2020-07-10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10777331.6A Pending CN113933953A (zh) 2020-07-10 2021-07-09 光学***
CN202121557054.XU Active CN215575887U (zh) 2020-07-10 2021-07-09 光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83955.2U Active CN214586260U (zh) 2020-07-10 2021-03-05 光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6870.7U Active CN215340561U (zh) 2020-07-10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20617322.6U Active CN215340494U (zh) 2020-07-10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20626917.8U Active CN214586192U (zh) 2020-07-10 2021-03-26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10777331.6A Pending CN113933953A (zh) 2020-07-10 2021-07-09 光学***
CN202121557054.XU Active CN215575887U (zh) 2020-07-10 2021-07-09 光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4116B2 (zh)
CN (7) CN21458626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55837A (ja) * 2020-09-29 2022-04-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US11889172B2 (en) * 2020-12-28 2024-01-3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Reflective module assembly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827393B (zh) * 2021-01-29 2023-07-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模组和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2143B2 (ja) * 2006-02-10 2011-07-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レンズ鏡筒の製造方法
JP2016528559A (ja) * 2013-08-20 2016-09-15 オプトチューン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2つの液体レンズを有する光学ズームレンズ
CN113050254B (zh) * 2017-07-23 2023-06-02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折叠式摄影机以及其折叠透镜套件
KR20200096243A (ko) * 2017-12-04 2020-08-11 옵토튠 컨슈머 아게 초점 조정 가능 렌즈 코어가 있는 광학 줌 장치
CN108732728A (zh) * 2018-04-23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及镜头
US20220294945A1 (en) * 2019-09-18 2022-09-15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eriscopic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6260U (zh) 2021-11-02
CN215340561U (zh) 2021-12-28
CN215575887U (zh) 2022-01-18
CN113933953A (zh) 2022-01-14
CN215340494U (zh) 2021-12-28
US20220011555A1 (en) 2022-01-13
CN214586192U (zh) 2021-11-02
US11914116B2 (en)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13785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07404607B (zh) 摄像模块及其影像撷取单元
CN21237963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与光学元件驱动***
CN210136346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211698368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117031682A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209928110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及光学组件驱动***
CN21169833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2083544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7606158U (zh) 驱动机构
CN108693620B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109901276B (zh) 多镜头摄像***及其驱动机构
CN21182667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5449772U (zh) 光学***
CN215340559U (zh) 光学***
CN215340557U (zh) 光学***
CN112711116B (zh) 触觉反馈机构以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4527549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6748234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1741680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3213591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7741995A (zh) 光学***
CN214097933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9417825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941782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