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5513U - 总线组 - Google Patents

总线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5513U
CN215955513U CN202122114905.XU CN202122114905U CN215955513U CN 215955513 U CN215955513 U CN 215955513U CN 202122114905 U CN202122114905 U CN 202122114905U CN 215955513 U CN215955513 U CN 215955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us
bending portion
bending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49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诚强
张景棠
何啟寿
尹冠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US17/586,7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2039341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5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5513U/zh
Priority to US18/429,777 priority patent/US20240170898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0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 H05K7/1411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comprising clamping or extracting means for securing or extracting box-type dra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6Rails or bus-bar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unterparts
    • H01R25/161Details
    • H01R25/162Elect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rails or bus-ba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0Bus-bar or other wiring layouts, e.g. in cubicles, in switchy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案关于一种总线组,包含第一连接总线、第二连接总线及多个电连接器。第一连接总线包含第一基部、第一弯折部、第一导接部及多个第二导接部。多个第二导接部连接于第一基部的第一基部侧边,第一弯折部连接于第一基部的第二基部侧边及第一导接部间。第二连接总线与第一连接总线相互绝缘且对应设置,且包含第二基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导接部及多个第四导接部。多个第四导接部连接于第二基部的第三基部侧边,第二弯折部连接于第二基部的第四基部侧边及第三导接部间。多个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二及第四导接部。

Description

总线组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电源导接元件,尤指一种总线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总线组经常被运用于机柜总线,架构于将一个或多个电源供应单元的输出电极电性连接至机柜总线,使一个或多个电源供应单元所输出的电能经由服务器机柜的机柜总线而分配至电子设备,借此以供电予电子设备使用。
图1A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1B所示,***板A依特定图案去除废料B后所构成,再透过弯折输出部101b至垂直于主体101a的方式,以形成连接总线101。然而,如图1B所示,废料B的体积约占金属平板A的体积的百分之四十六,其废料B的比例高,所产生的废料量亦较多。
为了避免废料产生,一些习知的连接总线是透过组装的方式,来固定主体及输出部,例如以螺丝锁固。然而,透过组装的方式所固定的连接总线的接触阻抗较高,电能传输效率较低。此外,习知的总线组通常仅具有单一电能输出路径,仅能将电源供应单元所供应的电能传输至总线组的输出部,不能同时提供备用电能的输入路径或输出路径,其装置组配自由度较低。另一方面,习知的总线组通常不具备温度异常或电压异常的检测装置,若总线组或机柜总线有温度或电压异常状况发生,将无法即时地且有效地进行检测或维修,甚至导致电源供应中断的风险。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发展一种总线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总线组,可达到降低接触阻抗、增加电能传输效率以及减少废料的产生等功效。本案的总线组透过感测器的设置,以即时且有效地侦测***运作状态正常与否。此外,本案的总线组的多个第二导接部及多个第四导接部还增加了一组额外的电能供输路径,以节省额外配置电池单元连接路径的空间,并且降低成本。
为达前述目的,本案的一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总线组,包含第一连接总线、第二连接总线及多个电连接器。第一连接总线包含第一基部、第一弯折部、第一导接部及多个第二导接部。多个第二导接部分别连接于第一基部的第一基部侧边,第一弯折部连接于第一基部的第二基部侧边及第一导接部之间,其中第一基部侧边与第二基部侧边位于第一基部的两相对侧。第二连接总线与第一连接总线相互绝缘且对应设置,且包含第二基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导接部及多个第四导接部。多个第四导接部分别连接于第二基部的第三基部侧边,第二弯折部连接于第二基部的第四基部侧边及第三导接部之间,其中第三基部侧边与第四基部侧边位于第二基部的两相对侧。多个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二导接部及多个第四导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连接总线及第二连接总线分别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弯折部、第一基部及第一导接部彼此相互垂直设置,其中第二弯折部、第二基部及第三导接部彼此相互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弯折部包含第一弯折部侧边及第二弯折部侧边,第一弯折部侧边及第二弯折部侧边分别位于第一弯折部的两相邻侧,其中第一导接部包含第一导接部侧边,第一导接部侧边位于第一导接部的一侧,其中第一基部的第二基部侧边连接于第一弯折部的第一弯折部侧边,第一弯折部的第二弯折部侧边连接于第一导接部的第一导接部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二弯折部包含第三弯折部侧边及第四弯折部侧边,第三弯折部侧边及第四弯折部侧边分别位于第二弯折部的两相邻侧,其中第三导接部包含第二导接部侧边,第二导接部侧边位于第三导接部的一侧,其中第二基部的第四基部侧边连接于第二弯折部的第三弯折部侧边,第二弯折部的第四弯折部侧边连接于第三导接部的第二导接部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基部包含第一基部表面及相对于第一基部表面的第二基部表面,第一弯折部包含第一弯折部表面及相对于第一弯折部表面的第二弯折部表面,第一导接部包含第一导接部表面及相对于第一导接部表面的第二导接部表面,其中第一弯折部的第一弯折部表面是由共平面于第一基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第一基部表面,其中第一导接部的第二导接部表面由共平面于第二弯折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第二弯折部表面,其中多个第二导接部分别包含第五导接部表面,其中多个第二导接部的第五导接部表面分别由共平面于第一基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第一基部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二基部包含第三基部表面及相对于第三基部表面的第四基部表面,第二弯折部包含第三弯折部表面及相对于第三弯折部表面的第四弯折部表面,第三导接部包含第三导接部表面及相对于第三导接部表面的第四导接部表面,其中第二弯折部的第三弯折部表面由共平面于第三基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第三基部表面,其中第三导接部的第四导接部表面由共平面于第四弯折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第四弯折部表面,其中多个第四导接部分别包含第六导接部表面,多个第四导接部的第六导接部表面是由共平面于第三基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第三基部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多个第二导接部及多个第四导接部相互交错设置,其中任两个相邻的多个第二导接部的间距是为等距,任两个相邻的多个第四导接部的间距是为等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至少一感测器及至少一牙孔,其中至少一牙孔设置于第一连接总线及第二连接总线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至少一牙孔是架构于锁附至少一感测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至少一感测器为温度感测器及电压感测器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连接总线包含第一绝缘涂层,第一绝缘涂层涂布于第一基部及第一弯折部,其中第二连接总线包含第二绝缘涂层,第二绝缘涂层涂布于第二基部及第二弯折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至少一无涂层区,其中至少一无涂层区设置于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至少一牙孔设置于至少一无涂层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多个电连接器分别架构于电性连接电源供应单元或电池单元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其中电源供应单元架构于输出电能,且包含第一电能输出电极及第二电能输出电极,第一电能输出电极连接设置于第二导接部的该电连接器,第二电能输出电极连接设置于第四导接部的电连接器,其中电池单元架构于接收、储存及输出电能,且包含第一电池电极及第二电池电极,第一电池电极连接设置于第二导接部的电连接器,第二电池电极连接设置于第四导接部的电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每一第二导接部及每一第四导接部分别设置两个电连接器,设置于单一第二导接部的两个电连接器分别电性连接至电源供应单元的第一电能输出电极及电池单元的该第一电池电极,以及设置于单一第四导接部的两个电连接器分别电性连接至电源供应单元的第二电能输出电极及电池单元的第二电池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绝缘件,设置于第一连接总线及第二连接总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至少一穿孔,至少一穿孔设置于第一导接部及第三导接部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架构于供锁附机柜总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弯折部是呈一三角形,且第二弯折部是呈一三角形。
附图说明
图1A为习知技术的总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构成图1A所示的总线组的连接总线的金属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案一实施例的总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总线组的第一连接总线、第二连接总线及绝缘件的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4为构成图3所示的第一连接总线的金属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第一连接总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构成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总线的金属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总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总线组的第一连接总线连接的感测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2所示的总线组的多个电连接器分别连接于电源供应单元及电池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所示的总线组的多个电连接器分别连接于电源供应单元及电池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总线组
101:连接总线
101a:主体
101b:输出部
102:电连接器
A:金属平板
B:废料
200:总线组
1:第一连接总线
11:第一基部
11a:第一基部表面
11b:第二基部表面
11c:第一基部侧边
11d:第二基部侧边
11e:第一取料凹部
12:第一弯折部
12a:第一弯折部表面
12b:第二弯折部表面
12c:第一弯折部侧边
12d:第二弯折部侧边
13:第一导接部
13a:第一导接部表面
13b:第二导接部表面
13c:第一穿孔
13d:第一导接部侧边
14:第二导接部
14a:第五导接部表面
15:第一牙孔
16:第一绝缘涂层
17:第一无涂层区
2:第二连接总线
21:第二基部
21a:第三基部表面
21b:第四基部表面
21c:第三基部侧边
21d:第四基部侧边
21e:第二取料凹部
22:第二弯折部
22a:第三弯折部表面
22b:第四弯折部表面
22c:第三弯折部侧边
22d:第四弯折部侧边
23:第三导接部
23a:第三导接部表面
23b:第四导接部表面
23c:第二穿孔
23d:第二导接部侧边
24:第四导接部
24a:第六导接部表面
25:第二牙孔
26:第二绝缘涂层
27:第二无涂层区
3:电连接器
4:绝缘件
5:感测器
6:电源供应单元
61:第一电能输出电极
62:第二电能输出电极
7:电池单元
71:第一电池电极
72:第二电池电极
C、C’:金属平板
D、D’:废料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图2为本案一实施例的总线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总线组的第一连接总线、第二连接总线及绝缘件的结构拆解示意图。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总线组200包含第一连接总线1、第二连接总线2及多个电连接器3。第一连接总线1包含第一基部11、第一弯折部12、第一导接部13及多个第二导接部14。多个第二导接部14分别连接于第一基部11的第一基部侧边11c,第一弯折部12连接于第一基部11的第二基部侧边11d及第一导接部13之间,其中第一基部侧边11c与第二基部侧边11d位于第一基部11的两相对侧。第二连接总线2与第一连接总线1相互绝缘且对应设置,且包含第二基部21、第二弯折部22、第三导接部23及多个第四导接部24。多个第四导接部24分别连接于第二基部21的第三基部侧边21c,第二弯折部22连接于第二基部21的第四基部侧边21d及第三导接部23之间,其中第三基部侧边21c与第四基部侧边21d位于第二基部21的两相对侧。多个电连接器3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二导接部14及多个第四导接部24。
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总线组200包含绝缘件4。绝缘件4设置于第一连接总线1及第二连接总线2之间,架构于使第一连接总线1及第二连接总线2之间彼此绝缘,绝缘件4是例如但不限于以一绝缘材料所制成的垫片。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1及第二连接总线2分别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但不以此为限。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基部11、第一弯折部12及第一导接部13彼此相互垂直设置,但不以此为限。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二基部21、第二弯折部22及第三导接部23彼此相互垂直设置,但不以此为限。当第二连接总线2与第一连接总线1相互绝缘且对应设置时,第一基部11对应地堆叠设置于第二基部21上,第一弯折部12的第一弯折部表面12a与第二弯折部22的第三弯折部表面22a(如图3所示)共平面设置,第一弯折部12的第二弯折部表面12b与第二弯折部22的第四弯折部表面22b(如图3所示)共平面设置,以及第一导接部13与第三导接部23彼此对应地间隔设置,但均不以此为限。
图4为构成图3所示的第一连接总线的金属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第一连接总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总线组200的第一连接总线1是由图4所示的金属平板C依特定图案去除废料D,以形成平面结构状态的第一连接总线1,再透过弯折平面结构状态的第一连接总线1,使第一基部11、第一弯折部12及第一导接部13彼此相互垂直设置,以形成第一连接总线1,但不以此为限。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基部11包含第一基部侧边11c及第二基部侧边11d,第一基部侧边11c及第二基部侧边11d分别位于第一基部11的两相对侧,且相互对应地设置。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弯折部12包含第一弯折部侧边12c及第二弯折部侧边12d,第一弯折部侧边12c及第二弯折部侧边12d分别位于第一弯折部12的两相邻侧。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导接部13包含第一导接部侧边13d,第一导接部侧边13d位于第一导接部13的一侧。第一基部11的第二基部侧边11d连接于第一弯折部12的第一弯折部侧边12c,第一弯折部12的第二弯折部侧边12d连接于第一导接部13的第一导接部侧边13d。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12是呈三角形,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2至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基部11包含第一基部表面11a及相对于第一基部表面11a的第二基部表面11b。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弯折部12包含第一弯折部表面12a及相对于第一弯折部表面12a的第二弯折部表面12b。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导接部13包含第一导接部表面13a及相对于第一导接部表面13a的第二导接部表面13b。第一弯折部12的第一弯折部表面12a是由共平面于第一基部表面11a(如图4所示)弯折至垂直于第一基部表面11a(如图3、5所示)。第一导接部13的第二导接部表面13b由共平面于第二弯折部表面12b(如图4所示)弯折至垂直于第二弯折部表面12b(如图3、5所示)。多个第二导接部14分别包含第五导接部表面14a,多个第二导接部14的第五导接部表面14a分别由共平面于第一基部表面11a(如图4所示)弯折至垂直于第一基部表面11a(如图3、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使接触阻抗降低,达到提升电能传输效率的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总线1透过上述弯折方式一体成型,废料D的体积仅占金属平板C的体积的约百分之三十四,相较于习知技术的连接总线,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总线1所产生的废料D比例较低,以实现降低废料量的效果。
如图3、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基部11还包含第一取料凹部11e,第一取料凹部11e是由第二基部侧边11d朝向第一基部侧边11c的方向凹陷所形成。于第一连接总线1未弯折时,第一导接部13是部分地容置于第一基部11的第一取料凹部11e。换言之,第一导接部13的部分材料是取自于第一基部11的第一取料凹部11e,借此避免朝向远离第一基部11的方向取料,俾实现降低废料量的效果。第一导接部13所取用第一取料凹部11e的材料量可依据实际需求任施变化,且不以本实施态样为限。于一实施例中,于第一连接总线1未弯折的情形下,第一基部11的第二基部侧边11d是为无凹槽的侧边,且第一导接部13间隔地邻设于第一基部11的第二基部侧边11d,但不以此为限。
图6为构成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总线的金属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总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总线组200的第二连接总线2是由图6所示的金属平板C’依特定图案去除废料D’,以形成平面结构状态的第二连接总线2,再透过弯折平面结构状态的第二连接总线2,使第二基部21、第二弯折部22及第三导接部23彼此相互垂直设置,以形成第二连接总线2,但不以此为限。如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二基部21包含第三基部侧边21c及第四基部侧边21d,第三基部侧边21c及第四基部侧边21d分别位于第二基部21的两相对侧,且相互对应地设置。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二弯折部22包含第三弯折部侧边22c及第四弯折部侧边22d,第三弯折部侧边22c及第四弯折部侧边22d分别位于第二弯折部22的两相邻侧。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三导接部23包含第二导接部侧边23d,第二导接部侧边23d位于第三导接部23的一侧。第二基部21的第四基部侧边21d连接于第二弯折部22的第三弯折部侧边22c,第二弯折部22的第四弯折部侧边22d连接于第三导接部23的第二导接部侧边23d。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弯折部22是呈三角形,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2、3、6、7所示,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二基部21包含第三基部表面21a及相对于第三基部表面21a的第四基部表面21b。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二弯折部22包含第三弯折部表面22a及相对于第三弯折部表面22a的第四弯折部表面22b。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三导接部23包含第三导接部表面23a及相对于第三导接部表面23a的第四导接部表面23b。第二弯折部22的第三弯折部表面22a由共平面于第三基部表面21a(如图6所示)弯折至垂直于第三基部表面21a(如图3、7所示)。第三导接部23的第四导接部表面23b由共平面于第四弯折部表面22b(如图6所示)弯折至垂直于第四弯折部表面22b(如图3、7所示)。多个第四导接部24分别包含第六导接部表面24a,多个第四导接部24的第六导接部表面24a是由共平面于第三基部表面21a(如图6所示)弯折至垂直于第三基部表面21a(如图3、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总线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使接触阻抗降低,达到提升电能传输效率的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总线2透过上述弯折方式一体成型,废料D’的体积仅占金属平板C’的体积的约百分之三十四,相较于习知技术的连接总线,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总线2所产生的废料D’比例较低,俾实现降低废料量的效果。
如图3、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二基部21还包含第二取料凹部21e,第二取料凹部21e是由第四基部侧边21d朝向第三基部侧边21c的方向凹陷所形成。于第二连接总线2未弯折时,第三导接部23是部分地容置于第二基部21的第二取料凹部21e。换言之,第三导接部23的部分材料是取自于第二基部21的第二取料凹部21e,借此避免朝向远离第二基部21的方向取料,俾实现降低废料量的效果。第三导接部23所取用第二取料凹部21e的材料量可依据实际需求任施变化,且不以本实施态样为限。于一实施例中,于第二连接总线2未弯折的情形下,第二基部21的第四基部侧边21d是为无凹槽的侧边,且第三导接部23间隔地邻设于第一基部11的第二基部侧边11d,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导接部13及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三导接部23彼此相对设置,且于两者之间形成一间隙,该间隙是例如但不限为供一机柜总线(未附图)夹设于其中,使本案的总线组200与机柜总线相导接,俾通过机柜总线而进一步传输与分配电能至电子设备(即负载)。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导接部13包含多个第一穿孔13c,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三导接部23包含多个第二穿孔23c。多个第一穿孔13c及多个第二穿孔23c是例如但不限为供锁附该机柜总线(未附图)的固定孔。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导接部13及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三导接部23分别为无穿孔的板状结构,一机柜总线(未附图)是透过夹持件与本案的总线组200紧配结合并于两者间形成间隙,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总线1的多个第二导接部14沿着第一基部11的第一基部侧边11c线性地排列,两相邻的第二导接部14彼此以第一特定间距间隔设置。换言之,任两个相邻的多个第二导接部14的间距是为等距。第一特定间距是大于第二连接总线2的每一个第四导接部24的宽度,但不以此为限。第二连接总线2的多个第四导接部24沿着第二基部21的第三基部侧边21c线性地排列,两相邻的第四导接部24彼此以第二特定间距间隔设置。换言之,任两个相邻的多个第四导接部24的间距是为等距。第二特定间距是大于第一连接总线1的每一个第二导接部14的宽度,但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特定间距是等于第二特定间距,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当第一连接总线1与第二连接总线2相互对应设置时,第一连接总线1的多个第二导接部14及第二连接总线2的多个第四导接部24分别线性地排列于同一平面,且相互交错设置。换言之,每一个第二导接部14均相邻于一个第四导接部24设置,或设置于两个第四导接部24之间,且每一个第四导接部24均相邻于一个第二导接部14设置,或设置于两个第二导接部14之间。
图8为图2所示的总线组的第一连接总线连接的感测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2、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总线组200包含至少一感测器5,架构于感测总线组200的一个或多个运作状态,例如但不限为感测总线组200的温度或电压准位。至少一感测器5是可为但不限为温度感测器及电压感测器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总线组200的第一连接总线1包含至少一第一牙孔15,至少一第一牙孔15是架构于供至少一感测器5锁附及电性连接,但不以此为限。至少一第一牙孔15是不限为设置于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弯折部12的第二弯折部表面12b。于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感测器5是可为但不限为一电压准位感测器,锁附于第一牙孔15,架构于感测总线组200的电压准位。于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感测器5是可为但不限为热敏电阻(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thermistor,NTC thermistor),锁附于第一牙孔15,架构于感测总线组200的温度状态。于一实施例中,第一牙孔15亦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锁附其他所需的感测器、电子装置或元件。透过感测器5的设置,可即时地取得总线组200的电压准位及温度状态,借此即时且有效地侦测***运作状态正常与否。
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总线2包含至少一第二牙孔25,至少一第二牙孔25是架构于供至少一感测器5锁附及电性连接,但不以此为限。至少一第二牙孔25是不限为设置于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二弯折部22的第四弯折部表面22b。至少一感测器5锁附于至少一第二牙孔25的实施态样是与上述至少一感测器5锁附于至少一第一牙孔15的实施态样相仿,故于此不再赘述。
如图2、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1包含第一绝缘涂层16。第一绝缘涂层16是涂布于第一基部11及第一弯折部12,架构于提供第一基部11及第一弯折部12的绝缘防护。第二连接总线2包含第二绝缘涂层26。第二绝缘涂层26是涂布于第二基部21及第二弯折部22,架构于提供第二基部21及第二弯折部22的绝缘防护。透过第一绝缘涂层16及第二绝缘涂层26的设置,以避免短路发生。
如图2、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一弯折部12包含第一无涂层区17,第一绝缘涂层16未覆盖于第一弯折部12的第一无涂层区17,第一牙孔15设置于第一无涂层区17。当至少一感测器5锁附于第一牙孔15时,至少一感测器5透过第一无涂层区17与第一弯折部12电性连接,以实现至少一感测器5的感测功能。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二弯折部22包含第二无涂层区27,第二绝缘涂层26未覆盖于第二弯折部22的第二无涂层区27,第二牙孔25设置于第二无涂层区27,当至少一感测器5锁附于第二牙孔25时,至少一感测器5透过第二无涂层区27与第二弯折部22电性连接,以实现至少一感测器5的感测功能,但不以此为限。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总线1及第二连接总线2是选择性地设置一个或多个无涂层区,且无涂层区选择性地设置一个或多个牙孔,其设置方式不以上述实施态样为限,可以据实际需求任施变化。
图9为图2所示的总线组的多个电连接器分别连接于电源供应单元及电池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2所示的总线组的多个电连接器分别连接于电源供应单元及电池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9、10所示,多个电连接器3分别架构于电性连接电源供应单元6及电池单元7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电源供应单元6架构于输出电能,且包含第一电能输出电极61及第二电能输出电极62。电源供应单元6的第一电能输出电极61可插拔地连接设置于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二导接部14的电连接器3,电源供应单元6的第二电能输出电极62可插拔地连接设置于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四导接部24的电连接器3。电池单元7架构于接收、储存及输出电能,且包含第一电池电极71及第二电池电极72。电池单元7的第一电池电极71可插拔地连接设置于第一连接总线1的第二导接部14的电连接器3,电池单元7的第二电池电极72可插拔地连接设置于第二连接总线2的第四导接部24的电连接器3。本实施例是以多个电连接器3分别电性连接一个电源供应单元6及一个电池单元7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中,电源供应单元6及电池单元7的设置方式可依实际需求调整,例如电源供应单元6及电池单元7位置互换,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总线1的每一个第二导接部14分别设置两个电连接器3。如图9、10所示,设置于单一第二导接部14的两个电连接器3分别电性连接至电源供应单元6的第一电能输出电极61及电池单元7的第一电池电极71。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总线2的每一个第四导接部24亦分别设置两个电连接器3。如图9、10所示,设置于单一个第四导接部24的两个电连接器3分别电性连接至电源供应单元6的第二电能输出电极62及电池单元7的第二电池电极72。透过上述配置方式,使电源供应单元6能透过总线组200实现电能的输出,且电池单元7亦能透过总线组200实现电能的输出及输入。当电源供应单元6供应正常时,电源供应单元6除了透过总线组200的第一导接部13及第三导接部23输出电能之外,同时也经由总线组200的第二导接部14及第四导接部24对电池单元7充电。相对地,当电源供应单元6供应异常时,则可改由电池单元7透过总线组200的第一导接部13及第三导接部23直接输出电能。相较于习知技术的总线组仅具有单一电能输出路径,本实施例的总线组200增加了一组额外的电能供输路径,使总线组200能同时连接电源供应单元6及电池单元7,即使电源供应单元6供电异常的情形下,电池单元7仍能够持续输出电能,借此降低断电的风险,并且节省额外配置电池单元7连接路径的空间,可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种总线组,透过弯折方式构成一体成型的连接总线整体结构,可降低接触阻抗、增加电能传输效率以及减少废料的产生。本案的总线组透过感测器的设置,可即时地取得总线组的电压准位及温度状态,以即时且有效地侦测***运作状态正常与否。此外,本案的总线组还增加了一组额外的电能供输路径来连接电池单元,借此降低断电风险,并且节省额外配置电池单元连接路径的空间,可降低成本。
本案得由熟知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欲保护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连接总线,包含一第一基部、一第一弯折部、一第一导接部及多个第二导接部,其中该多个第二导接部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基部的一第一基部侧边,该第一弯折部连接于该第一基部的一第二基部侧边及该第一导接部之间,其中该第一基部侧边与该第二基部侧边位于该第一基部的两相对侧;
一第二连接总线,与该第一连接总线相互绝缘且对应设置,包含一第二基部、一第二弯折部、一第三导接部及多个第四导接部,其中该多个第四导接部分别连接于该第二基部的一第三基部侧边,该第二弯折部连接于该第二基部的一第四基部侧边及该第三导接部之间,其中该第三基部侧边与该第四基部侧边位于该第二基部的两相对侧;以及
多个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二导接部及多个第四导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连接总线及该第二连接总线分别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弯折部、该第一基部及该第一导接部彼此相互垂直设置,其中该第二弯折部、该第二基部及该第三导接部彼此相互垂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弯折部包含一第一弯折部侧边及一第二弯折部侧边,该第一弯折部侧边及该第二弯折部侧边分别位于该第一弯折部的两相邻侧,其中该第一导接部包含一第一导接部侧边,该第一导接部侧边位于该第一导接部的一侧,其中该第一基部的该第二基部侧边连接于该第一弯折部的该第一弯折部侧边,该第一弯折部的该第二弯折部侧边连接于该第一导接部的该第一导接部侧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弯折部包含一第三弯折部侧边及一第四弯折部侧边,该第三弯折部侧边及该第四弯折部侧边分别位于该第二弯折部的两相邻侧,其中该第三导接部包含一第二导接部侧边,该第二导接部侧边位于该第三导接部的一侧,其中该第二基部的该第四基部侧边连接于该第二弯折部的该第三弯折部侧边,该第二弯折部的该第四弯折部侧边连接于该第三导接部的该第二导接部侧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基部包含一第一基部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一基部表面的一第二基部表面,该第一弯折部包含一第一弯折部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一弯折部表面的一第二弯折部表面,该第一导接部包含一第一导接部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一导接部表面的一第二导接部表面,其中该第一弯折部的该第一弯折部表面是由共平面于该第一基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该第一基部表面,其中该第一导接部的该第二导接部表面由共平面于该第二弯折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该第二弯折部表面,其中该多个第二导接部分别包含一第五导接部表面,其中该多个第二导接部的该第五导接部表面分别由共平面于该第一基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该第一基部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基部包含一第三基部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三基部表面的一第四基部表面,该第二弯折部包含一第三弯折部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三弯折部表面的一第四弯折部表面,该第三导接部包含一第三导接部表面及相对于该第三导接部表面的一第四导接部表面,其中该第二弯折部的该第三弯折部表面由共平面于该第三基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该第三基部表面,其中该第三导接部的该第四导接部表面由共平面于该第四弯折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该第四弯折部表面,其中该多个第四导接部分别包含一第六导接部表面,该多个第四导接部的该第六导接部表面是由共平面于该第三基部表面弯折至垂直于该第三基部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个第二导接部及该多个第四导接部相互交错设置,其中任两个相邻的该多个第二导接部的间距是为等距,任两个相邻的该多个第四导接部的间距是为等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感测器及至少一牙孔,其中该至少一牙孔设置于该第一连接总线及该第二连接总线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该至少一牙孔是架构于锁附该至少一感测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感测器为一温度感测器及一电压感测器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连接总线包含一第一绝缘涂层,该第一绝缘涂层涂布于该第一基部及该第一弯折部,其中该第二连接总线包含一第二绝缘涂层,该第二绝缘涂层涂布于该第二基部及该第二弯折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无涂层区,其中该至少一无涂层区设置于该第一弯折部及该第二弯折部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该至少一牙孔设置于该至少一无涂层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个电连接器分别架构于电性连接一电源供应单元或一电池单元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其中该电源供应单元架构于输出电能,且包含一第一电能输出电极及一第二电能输出电极,该第一电能输出电极连接设置于该第二导接部的该电连接器,该第二电能输出电极连接设置于该第四导接部的该电连接器,其中该电池单元架构于接收、储存及输出电能,且包含一第一电池电极及一第二电池电极,该第一电池电极连接设置于该第二导接部的该电连接器,该第二电池电极连接设置于该第四导接部的该电连接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第二导接部及每一该第四导接部分别设置两个该电连接器,设置于单一该第二导接部的两个该电连接器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电源供应单元的该第一电能输出电极及该电池单元的该第一电池电极,以及设置于单一该第四导接部的两个该电连接器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电源供应单元的该第二电能输出电极及该电池单元的该第二电池电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绝缘件,设置于该第一连接总线及该第二连接总线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穿孔设置于该第一导接部及该第三导接部的至少其中的一或其组合,架构于供锁附一机柜总线。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线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弯折部是呈一三角形,且该第二弯折部是呈一三角形。
CN202122114905.XU 2021-06-07 2021-09-03 总线组 Active CN215955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586,775 US20220393414A1 (en) 2021-06-07 2022-01-27 Bus bar assembly
US18/429,777 US20240170898A1 (en) 2021-06-07 2024-02-01 Bus bar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97847P 2021-06-07 2021-06-07
US63/197,847 2021-06-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5513U true CN215955513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18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4905.XU Active CN215955513U (zh) 2021-06-07 2021-09-03 总线组
CN202111030535.XA Pending CN115515362A (zh) 2021-06-07 2021-09-03 具防呆结构的装置及机柜式装置总成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0535.XA Pending CN115515362A (zh) 2021-06-07 2021-09-03 具防呆结构的装置及机柜式装置总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220393414A1 (zh)
CN (2) CN215955513U (zh)
TW (2) TWI7635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9506B (zh) * 2023-01-13 2024-01-11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2523A (en) * 1971-10-12 1973-05-0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Bus duct system including improved plug-in power take-off means
US3956574A (en) * 1974-02-22 1976-05-1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Busway insulation system
JPH0614475B2 (ja) * 1989-06-09 1994-02-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におけるブスバーと分岐用圧接端子の接続構造
EP0438120B1 (en) * 1990-01-16 1994-07-27 Yazaki Corporation Branch junction box and busbars for branch connection
EP0700133B1 (en) * 1994-08-31 1999-10-0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US6238225B1 (en) * 1998-09-23 2001-05-29 Tvm Group, Inc. Bus bar assembly
DE69908896T2 (de) * 1999-01-04 2004-05-1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Elektrische Anschlussdose mit einer Sammelschiene
US6603075B1 (en) * 2000-12-20 2003-08-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Vertical bus power connector
FR2908012B1 (fr) * 2006-10-27 2009-01-09 Abb Entrelec Soc Par Actions S Appareil electrique comprenant au moins une borne de raccordement a ressort
TWI324501B (en) * 2007-04-27 2010-05-01 Delta Electronics Thailand Public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latch structure
JP5806012B2 (ja) * 2011-06-28 2015-11-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接続箱
KR102233776B1 (ko) * 2014-01-28 2021-03-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모듈
US9166309B1 (en) * 2014-06-27 2015-10-2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us bar with connector shroud
FR3040112B3 (fr) * 2015-08-14 2017-09-29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Connecteur, ensemble faisceau de cables, connecteur de bus can de vehicule et borne de connexion
CN105578760A (zh) * 2016-01-05 2016-05-1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
US10468841B2 (en) * 2016-08-22 2019-11-05 Lear Corporation Bus bar header assembly
JP6790838B2 (ja) * 2017-01-06 2020-11-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CN109426326B (zh) * 2017-09-01 2022-03-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电源分配器及其总线组
US20220385014A1 (en) * 2021-05-31 2022-12-01 Aes Global Holdings Pte Ltd. Bus ba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70898A1 (en) 2024-05-23
TW202247790A (zh) 2022-12-16
US20220393414A1 (en) 2022-12-08
CN115515362A (zh) 2022-12-23
TWI763585B (zh) 2022-05-01
TWM624652U (zh) 202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9241B2 (en) Server rack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ssembly thereof
US20090015992A1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with bus bar
JP6404473B2 (ja) 組電池
US9472938B2 (en) Busbar coupling device assembly
US20140212732A1 (en) Bus bar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unit
US20220077536A1 (en) Wiring material and battery module
US20240170898A1 (en) Bus bar assembly
US1146275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uel cell stack voltage monitoring
US10868291B2 (en) Conductive sheet for connecting batteries and battery connecting module utilizing the same
JP2012248140A (ja) サーバ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直流電源の給電構造
US10512188B2 (en) Line, arrangement and server insert
TWI755262B (zh) 電力分配盤
CN117178434A (zh) 尤其用在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中的连接装置
JP2019106253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452402B2 (ja) 蓄電装置
CN218647382U (zh) 汇流组件和计算设备
CN216450937U (zh) 低压开关柜接地扩展板和低压开关柜
CN217903044U (zh) 用于断路器的连接器和分配电路
CN112074079B (zh) 电机控制器线路板及电机控制器
CN217468868U (zh) 一种电缆搭接装置
JP7260066B2 (ja) 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接続端子とバスバーとの接続構造
US20230163425A1 (en) Battery connection module
CN218586268U (zh) 一种压接式连接结构及电池排
US2022013130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20545241U (zh) 一种绝缘屏蔽组件及储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