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3689U - 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 - Google Patents

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3689U
CN215933689U CN202122197809.6U CN202122197809U CN215933689U CN 215933689 U CN215933689 U CN 215933689U CN 202122197809 U CN202122197809 U CN 202122197809U CN 215933689 U CN215933689 U CN 215933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battery
force
cool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78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德翔
穆晓鹏
徐威
赵彦
李鸿露
孙永刚
杨岐龙
周宏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el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78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3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3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3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涉及储能电池存放的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冷却主体和约束结构;箱体内设置有容置腔,储能电池位于容置腔内部,约束结构具有释放状态,约束结构的释放状态释放对储能电池的约束,以使储能电池沿竖直方向掉落至冷却腔内;通过改变现有对发生危险条件的储能电池注水的方式,替换为对发生危险条件的储能电池掉落的方式,使得达到危险条件的储能电池直接且迅速落入预先位置的冷却主体的冷却腔内部,储能电池迅速得到降温并远离安全的储能电池,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电池包热失控并避免储能电池热失控产生大量的热蔓延到相邻储能电池,进而避免了大范围的电池热失控蔓延而引发的火灾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池存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
背景技术
储能技术是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介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电池具有高效、动态特性好、使用年数高、几乎不受地形影响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储能电站。
现有技术中,储能电池消防应急响应方案是通过将储能电池存放于密封的储电站,当储能电池发生火灾情况时,会利用注水的方式对储能站内部进行消防处理;例如:采用水泵快速抽取水箱中的水实现快速浸没电池并为电池降温,采用喷淋的方式对电池易燃部位快速降温,采用喷惰性气体/七氟丙烷的方式灭火,采用喷液氮的方式瞬间冻结电池并熄灭火源。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储能电池进行消防的处理均是在火灾发生之后,利用外部冷却或者降温的物质对储能电池进行灭火处理,然而由于储能电池的电池包热失控产生大量的热会迅速蔓延到相邻的电池包,因此采用注水的方式无法及时有效的控制储能电池的电池包热失控,从而无法遏制电池组的热失控蔓延,进而仍然存在较高的引发电池组发生火灾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及时控制储能电池的电池包热失控,即无法遏制电池组的热失控蔓延,仍然存在较高的引发电池组发生火灾风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能箱,所述储能箱用于放置储能电池,包括:箱体、冷却主体和约束结构;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储能电池位于所述容置腔内部,所述冷却主***于所述容置腔的下方,所述冷却主体内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顶部对应所述储能电池具有入口;
所述约束结构具有约束状态,所述储能电池通过所述约束结构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约束结构具有释放状态,所述约束结构的释放状态释放对所述储能电池的约束,以使所述储能电池沿竖直方向掉落并通过所述冷却腔的入口掉入所述冷却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容置腔在所述箱体内部分隔布置,每个所述容置腔至少具有一个所述储能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支撑架体和第一分隔板;
所述支撑架体和所述第一分隔板均位于所述箱体本体内部,所述支撑架体与所述箱体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约束结构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
所述第一分隔板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均与所述箱体本体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呈平行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形成所述容置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容置腔具有一个所述储能电池,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呈竖直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间距使得每个所述储能电池呈竖直布置于所述容置腔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池通过所述约束结构吊挂于所述支撑架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支撑架体之间,所述限位结构设置有限位通道,所述储能电池的侧壁位于所述限位通道内,且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通道延伸方向与所述储能电池的掉落方向相同,所述储能电池通过所述限位结构沿着竖直方向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二分隔板;
所述第二分隔板位于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冷却主体之间,所述第二分隔板与所述冷却主体的入口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分隔板为易碎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暂存架体;
所述暂存架体上设置有多个存放空间,每个所述存放空间内容置有一个所述储能电池;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呈水平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呈相对布置,所述暂存架体水平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上,每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支撑架体转动连接;
所述约束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约束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所述约束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隔板连接,所述约束结构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上的所述储能电池达到危险条件时与所述支撑架体分离,以使对应的所述第一分隔板上相对于所述支撑架体倾斜转动,以使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开启,以使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上的所述储能电池呈竖直掉落至所述冷却主体的冷却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本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约束结构包括力保持部、力传动部和力约束部;
所述力传动部位于所述力保持部与所述力约束部之间,且所述力保持部通过所述力传动部与所述力约束部连接,所述力约束部对所述储能电池约束连接,以约束所述储能电池于所述支撑架体上,所述力传动部能够调节所述力保持部的状态,以使所述力保持部具有力保持状态和力释放状态,所述力保持部用于根据所述储能电池达到危险条件时由力保持状态变为力释放状态,以使所述力约束部释放对所述储能电池的约束,所述储能电池从所述支撑架体上掉落并通过所述冷却腔的入口掉入所述冷却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释放结构;
所述释放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力保持部连接,所述释放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所述释放结构能够根据所述储能电池的危险条件调节所述力保持部的状态,以使所述力约束部释放对所述储能电池的约束。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监测主体;
所述监测主体对应于所述储能电池设置,所述监测主体用于监测所述储能电池的状态信息,且所述监测主体预设有所述储能电池的危险条件,所述监测主体与所述释放结构电信号连接,其中,当所述储能电池的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危险条件时,所述监测主体用于通过所述释放结构调节所述力保持部的状态,以使所述力约束部释放对所述储能电池的约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能设备,包括:储能电池和所述的储能箱;
所述储能电池位于所述箱体的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储能电池上具有电能输送的接线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预埋于地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电场站,包括多个充电桩及所述的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的储能电池与所述充电桩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能箱,储能箱用于放置储能电池,包括:箱体、冷却主体和约束结构;箱体内设置有容置腔,储能电池位于容置腔内部,冷却主***于容置腔的下方,冷却主体内置有冷却腔,冷却腔的顶部对应所述储能电池具有入口;约束结构具有约束状态,储能电池通过约束结构与箱体连接;约束结构具有释放状态,约束结构的释放状态释放对储能电池的约束,以使储能电池沿竖直方向掉落并通过冷却腔的入口掉入冷却腔;通过改变现有对发生危险条件的储能电池注水的方式,替换为对发生危险条件的储能电池掉落的方式,使得达到危险条件的储能电池直接且迅速落入预先位置的冷却主体的冷却腔内部,储能电池迅速得到降温并远离安全的储能电池,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电池包热失控并避免储能电池热失控产生大量的热蔓延到相邻储能电池,进而避免了大范围的电池热失控蔓延而引发的火灾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箱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箱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箱的内部具有释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箱的储能电池布置于暂存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箱的约束结构采用脱钩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箱的约束结构采用丝杠螺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箱的约束结构采用脱钩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箱的约束结构的力保持部为力释放状态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箱体;101-箱体本体;102-支撑架体;103-第一分隔板;104-第二分隔板;105-进风口;200-冷却主体;300-约束结构;301-力保持部;302-力传动部;303-力约束部;400-限位结构;500-暂存架体;600-储能电池;700-释放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箱,储能箱用于放置储能电池600,包括:箱体100、冷却主体200和约束结构300;箱体100内设置有容置腔,储能电池600位于容置腔内部,冷却主体200位于容置腔的下方,冷却主体200内置有冷却腔,冷却腔的顶部对应储能电池600具有入口;约束结构300具有约束状态,储能电池600通过约束结构300与箱体100连接;约束结构300具有释放状态,约束结构300的释放状态释放对储能电池600的约束,以使储能电池600沿竖直方向掉落并通过冷却腔的入口掉入冷却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箱能够对储能电池600进行存放,即通过箱体100能够对储能电池600提供静态的应用环境;其中,当储能电池60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情况使,其中储能箱内部能够对正在运行的储能电池600进行火情监测,其中,监测的方式可以为人工监视,也可以通过监测探头进行监测和判断,并且当储能电池600发生高危情况时,例如:燃烧、高温、灼烧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改变约束结构300的使用状态,其中约束结构300的状态改变可以是人工操控,也可以自动触发,通过利用约束结构300释放处于危险条件下的储能电池600,储能电池600能够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通过冷却腔的入口掉入冷却腔内部;可选地,冷却主体200可以采用水箱,并且水箱可以位于箱体100的正下方,即水箱位于储能电池600的下方,当约束结构300释放储能电池600与箱体100分离时,储能电池600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落入至水箱中;另外,冷却主体200的冷却腔内部也可以容置降温气体,利用降温气体也可以对储能电池600迅速降温以及隔绝空气,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储能电池600失控,此处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储能电池600可以是单个电池,可以是电池组,也可以是电池组+BMS控制器的电池包,还可以是换电站的换电的电池;或者,储能电池600还可以为新电池/电池组,也可以是梯次电池,其中梯次电池可以是将多个经筛选过的独立的电池组装而成,其都需要配套BMS,优选的,储能电池600采用从车上直接拆卸下来整套的电池包,能够保证电池包的完整性,不会破坏其内部结构,保障安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箱,储能箱用于放置储能电池600,包括:箱体100、冷却主体200和约束结构300;箱体100内设置有容置腔,储能电池600位于容置腔内部,冷却主体200位于容置腔的下方,冷却主体200内置有冷却腔,冷却腔的顶部对应储能电池600具有入口;约束结构300具有约束状态,储能电池600通过约束结构300与箱体100连接;约束结构300具有释放状态,约束结构300的释放状态释放对储能电池600的约束,以使储能电池600沿竖直方向掉落并通过冷却腔的入口掉入冷却腔;通过改变现有对发生危险条件的储能电池600注水的方式,替换为对发生危险条件的储能电池600掉落的方式,使得达到危险条件的储能电池600直接且迅速落入预先位置的冷却主体200的冷却腔内部,储能电池600迅速得到降温并远离安全的储能电池600,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电池包热失控并避免储能电池600热失控产生大量的热蔓延到相邻储能电池600,进而避免了大范围的电池热失控蔓延而引发的火灾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容置腔设置有多个,多个容置腔在箱体100内部分隔布置,每个容置腔至少具有一个储能电池600。
本实施例中,容置腔作为储能电池600的放置空间,每个容置腔之间可以通过隔板分隔,同时,当储能电池600放置于容置腔内部,能够更好的对储能电池600提供一个静态的应用环境,保证了一个箱体100内部容置有多个储能电池600的基础上,每个储能电池600也可以独立存放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箱体100包括箱体本体101、支撑架体102和第一分隔板103;支撑架体102和第一分隔板103均位于箱体本体101内部,支撑架体102与箱体本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约束结构300与支撑架体102连接;第一分隔板103设置有多个,每个第一分隔板103均与箱体本体101连接,多个第一分隔板103呈平行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形成容置腔。
本实施例中,箱体本体101内部形成存放空间,箱体本体101的截面形状可以多种,例如:矩形、半球形或者多面体结构等,优选地,箱体本体10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即箱体本体101呈六面体结构,其中支撑架体102位于箱体本体101内部,支撑架体102可以包括有横梁和竖梁,支撑架体102的横梁和竖梁呈相互垂直,并且支撑架体102的横梁可以布置于箱体本体101的顶部,竖梁可以沿着箱体本体101的侧壁依次布置;每个容置腔之间通过第一分隔板103进行分隔布置,通过第一分隔板103的放置能够更好的保证每个容置腔的独立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容置腔具有一个储能电池600,多个第一分隔板103呈竖直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的间距使得每个储能电池600呈竖直布置于容置腔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储能电池600通过约束结构300吊挂于支撑架体102上。
可选地,每个储能电池600通过约束结构300与支撑架体102的横梁连接,即第一分隔板103呈竖直平行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之间形成容置腔,通过将储能电池600呈竖直布置于支撑架体102上,能够做到指定储能电池600高效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为电动车辆提供动能的储能电池600,其安全性问题是所有应用电池的领域(包括电动汽车领域、储能领域等)高度关注且最为敏感的问题,其在使用时一旦有危险发生,都将会引发火灾,对社会的危害显著,这必然也会导致相关车厂遭遇巨额索赔及舆论攻击等连锁反应,因此,对于储能电池600的监控、安装布置等环节都显得格外的谨慎小心;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铺平的方式存放储能电池600,长期以来,出于对电池安全性的谨慎态度,选择平铺的方式安装储能电池600对于车厂、充电运营商等来说是普遍通用的、不会被质疑的且没有任何变通余地的方式。然而,储能电池600之所以在电动汽车上采用平铺设置是为了保障储能电池600在车辆运行过程的稳定性,而储能的应用环境是静态的,储能电池600的设置布置方式不会对储能电池600的安全性造成任何影响。
本实施例提供将储能电池600呈竖直布置于支撑架体102上,在应急装置占地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当单个储能电池600发生异常时,通过对应的约束结构300释放储能电池600,即该异常的储能电池600在与其对应的约束结构300释放约束过程中竖直掉落至冷却腔内从而实现指定单个储能电池600高效掉落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结构400;限位结构400位于储能电池600和支撑架体102之间,限位结构400设置有限位通道,储能电池600的侧壁位于限位通道内,且限位结构400的限位通道延伸方向与储能电池600的掉落方向相同,储能电池600通过限位结构400沿着竖直方向掉落。
可选地,限位结构400与储能电池600的侧壁可以为间隙配合,即限位结构400能够对储能电池600提供保护作用,避免储能电池600发生晃动,进而能够避免碰撞,同时还能够保证储能电池600竖直掉落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400可以为限位滑槽,限位通道沿着限位滑槽的延伸方向布置,其中,限位通道可以沿着竖直方向布置,并且储能电池600的侧壁仅仅时限制于限位滑槽的限位通道内,即当储能电池600在掉落的过程中,只能够沿着限位滑槽的方向竖直掉落,利用限位结构400的限位作用能够使得储能电池600在竖直下落的过程中,提高下落的稳定性;另外,限位结构400能够在水平方向对储能电池600的侧面进行限定,可以避免储能电池600在吊挂过程中发生大的晃动,避免储能电池600不稳定,使得设计更加完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箱体100还包括第二分隔板104;第二分隔板104位于容置腔和冷却主体200之间,第二分隔板104与冷却主体200的入口密封连接;第二分隔板104为易碎板。本实施例中,由于冷却主体200的冷却腔内部容置有冷却介质,为了使得冷却腔和容置腔之间呈相对独立的两个空间,通过在容置腔和冷却主体200之间布置有第二分隔板104,其中,第二分隔板104可以与冷却主体200的入口密封连接,实现了容置腔与冷却腔的隔离设置。
可选地,储能电池600的外部可以布置有吊架,进一步地,吊架位于储能电池600的外部,吊架能够固定储能电池600,第二分隔板104可以由易碎材料制成,例:如亚克力板或者玻璃板等,当约束结构300释放储能电池600与支撑架体102分离时,吊架会带着储能电池600一起掉落,因此吊架会首先与第二分隔板104接触,利用吊架对第二分隔板104冲击撞碎,吊架能够保护储能电池600,减小对储能电池600的直接冲击;另外,每个第二分隔板104可以对应一个储能电池600,即当一个储能电池600掉落时只会撞击对应的一个第二分隔板104,而不会破坏整个箱体本体101底部的第二分隔板104,从而保证了其他容置腔内部的储能电池600的继续使用,同时也能减小安装新的储能电池600时的效率与成本。
如图5-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暂存架体500;暂存架体500上设置有多个存放空间,每个存放空间内容置有一个储能电池600;多个第一分隔板103呈水平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呈相对布置,暂存架体500水平放置于两个第一分隔板103上,每个第一分隔板103与支撑架体102转动连接;约束结构300的数量与第一分隔板103的数量一一对应,约束结构300的一端与支撑架体102连接,约束结构300的另一端与第一分隔板103连接,约束结构300用于根据每个第一分隔板103上的储能电池600达到危险条件时与支撑架体102分离,以使对应的第一分隔板103上相对于支撑架体102倾斜转动,以使呈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开启,以使呈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上的储能电池600呈竖直掉落至冷却主体200的冷却腔内。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体102至少设置有六个立柱,多个第一分隔板103呈水平布置于支撑架体102上,呈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分别与支撑架体102端部的两个立柱铰接,并且呈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的对接位置可以与支撑架体102中间位置的两个立柱通过约束结构300连接,此时暂存架体500放置于呈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形成的平台上,同时,暂存架体500可以布置于呈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的中间位置,即当暂存架体500中的任意一个储能电池600的状态达到危险条件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上的两个约束结构300进行释放,使得呈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呈对称倾斜转动,暂存架体500能够沿着呈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分隔板103打开的位置竖直掉落至冷却主体200的冷却腔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约束结构300包括力保持部301、力传动部302和力约束部303;力传动部302位于力保持部301与力约束部303之间,且力保持部301通过力传动部302与力约束部303连接,力约束部303对储能电池600约束连接,以约束储能电池600于支撑架体102上,力传动部302能够调节力保持部301的状态,以使力保持部301具有力保持状态和力释放状态,力保持部301用于根据储能电池600达到危险条件时由力保持状态变为力释放状态,以使力约束部303释放对储能电池600的约束,储能电池600从支撑架体102上掉落并通过冷却腔的入口掉入冷却腔。
可选地,约束结构300可以多种,例如:力保持部301为第一电磁铁、力约束部303为第二电磁铁,力传动部302为电控开关;其中,第一电磁铁与支撑架体102的立柱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铁位于第一分隔板103靠近冷却主体200的一侧,且第二电磁铁与第一分隔板103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分别位于第一分隔板103的两侧,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分别与电控开关电连接,当分别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输送电流时,此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一直处于吸合的状态,即保持第一分隔板103呈水平布置,当第一分隔板103上的储能电池600的状态达到危险条件时,控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处于失电状态,即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分离,第一分隔板103的端部会与支撑架体102分离,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分隔板103在储能电池600的重力作用下会沿着与支撑架体102铰接的一端倾斜转动;另外,力保持部301或力约束部303其中一个可以采用永磁铁,另一个采用电磁铁,此处对此不再赘述。
又如:力保持部301采用脱钩机构,力约束部303采用连接钩,力传动部302可以为脱钩机构与连接钩的固定连臂,同时在支撑架体102上设置有拉线电机,即拉线电机相对于脱钩机构往复移动,通过拉线电机的驱动向脱钩机构的触发连杆施加外部作用力,脱钩机构的触发连杆能够在外部作用力的作用下驱动脱钩机构与连接钩分离,使得脱钩机构相对于固定连臂运动,从而实现连接钩与第一分隔板103的分离。
再如:第一分隔板103远离与支撑架体102铰接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孔,力保持部301为丝杠,力约束部303为螺母,力传动部302为驱动电机,其中第一分隔板103可以通过固定孔以及轴承与螺母转动连接,丝杠与螺母螺纹连接,丝杠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当第一分隔板103上的储能电池600的状态达到危险条件时,控制驱动电机开启,驱动电机通过丝杠带动螺母沿着竖直方向往复移动,通过螺母的直线运动带动第一分隔板103与支撑架体102铰接的一端倾斜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释放结构700;释放结构700的一端与力保持部301连接,释放结构700的另一端与储能电池600连接,释放结构700能够根据储能电池600的危险条件调节力保持部301的状态,以使力约束部303释放对储能电池600的约束。
可选地,释放结构700可以为力施加部和触发部,力施加部通过触发部与力保持部301连接,其中,力施加部可以为手动控制开关,可以为机械控制也可以为电动控制组件,即释放结构700能够在得到指令之后,带动力触发部与力保持部301运动,进而改变力保持部301的状态,完成对储能电池600的释放。
优选地,力施加部包括配重块和释放绳,触发部可以为柔性绳,其中,释放绳可以将柔性绳挂接在支撑架体102上,柔性绳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和力保持部301连接,在释放绳处于受力绷紧的状态下,此时释放绳对配重块施加吊装的作用力,当释放绳在储能电池600燃烧过程中烧断的状态下,此时配重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瞬间下落,并且配重块通过柔性绳对力保持部301施加作用力,其中,力约束部303可以为连接钩,力保持部301可以为脱钩机构,力传动部302可以为脱钩机构与连接钩的固定连臂,即连接钩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固定连臂的一端连接,脱钩机构能够相对于固定连臂转动,脱钩机构的一端与连接钩挂接,即连接钩与储能电池600连接,连接钩通过脱钩机构与支撑架体102连接,连接端远离配重块的一端与脱钩机构的触发连杆连接,配重块用于通过柔性绳带动脱钩机构的触发连杆使得脱钩机构相对于固定连臂运动,进而改变脱钩机构的状态,使得脱钩机构与连接钩分离,以使连接钩与储能电池600分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脱钩机构为现有公知结构,此处对脱钩机构不做限定,只需要满足能够在外部作用力使得连接钩发生脱离即可,此处对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监测主体;监测主体对应于储能电池600设置,监测主体用于监测储能电池600的状态信息,且监测主体预设有储能电池600的危险条件,监测主体与释放结构700电信号连接,其中,当储能电池600的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危险条件时,监测主体用于通过释放结构700调节约束结构300的状态,以使约束结构300与箱体100分离。
本实施例中,监测主体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感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可以为多种,例如:MCU,计算机,PLC控制器等,优选地,控制主体可以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控制主体也可以采用PLC控制,此处对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每个储能电池600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监控探头,其中探头可以为温度传感器和感烟器,当感烟器和温度传感器同时监测到异常情况时,例如感烟器监测到烟雾存在,同时温度传感器监测到储能电池600位置处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时,感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异常信息输送至控制器位置,控制器内部设置有计时器,控制器在持续预设的时间内一直接收到异常信息时,此时控制器判断储能电池600发生火情,控制器可以通过对应控制释放结构700或者直接控制电控的约束结构300开启,使得储能电池600与支撑架体102分离,通过采用将高温、灼烧的储能电池600直接落入预先位置的冷却主体200内部,使得储能电池600能够在冷却主体200内部冷却介质的作用下迅速降温,从而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电池包热失控,进而避免了大范围的电池热失控蔓延而引发的火灾。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箱体本体101上设置有进风口105和出风口;进风口105和出风口均与容置腔连通。
本实施例中,储能电池600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保障热分布的均匀性,需要对储能电池600进行通风散热,通过在箱体本体101设置有进风口105及出风口,进风口105及出风口均与存放储能电池600的容置腔连通,箱体本体101外界的风,从进风口105进入穿过储能电池600后从出风口处流至箱体本体101外界。
可选地,进风口105和出风口处均布置有过滤网和除湿棉,过滤网和除湿棉分别与箱体本体101的侧壁连接,除湿棉可以包括棉布板或者吸水棉板,进风口105位置可以设置有至少两层过滤网,并且在两侧过滤网之间布置一个棉布板或者吸水棉板,通过棉布板或者吸水棉板对进入到箱体本体101内部的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吸附;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两层过滤网还可以设置有多个棉布板和/或吸水棉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设备,包括:储能电池600和所述的储能箱;储能电池600位于箱体100的容置腔内,且储能电池600上具有电能输送的接线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种,箱体100预埋于地下。
本实施例中,储能箱可以直接放置在储能站内部,优选地,储能箱可以采用地埋式的方式布置于地下,通过在地下布置的方式,可以在节省空间的基础上,能够避免储能箱发生异常的情况,也不会影响储能站的运行;其中,只需要能够保证储能电池600能够在储能箱内部处于静态稳定的状态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场站,包括多个充电桩及所述的储能设备,储能设备的储能电池600与充电桩电连接;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场站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设备的技术效果相同,此处对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储能箱,所述储能箱用于放置储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冷却主体和约束结构;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储能电池位于所述容置腔内部,所述冷却主***于所述容置腔的下方,所述冷却主体内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顶部对应所述储能电池具有入口;
所述约束结构具有约束状态,所述储能电池通过所述约束结构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约束结构具有释放状态,所述约束结构的释放状态释放对所述储能电池的约束,以使所述储能电池沿竖直方向掉落并通过所述冷却腔的入口掉入所述冷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容置腔在所述箱体内部分隔布置,每个所述容置腔至少具有一个所述储能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支撑架体和第一分隔板;
所述支撑架体和所述第一分隔板均位于所述箱体本体内部,所述支撑架体与所述箱体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约束结构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
所述第一分隔板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均与所述箱体本体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呈平行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形成所述容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置腔具有一个所述储能电池,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呈竖直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间距使得每个所述储能电池呈竖直布置于所述容置腔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通过所述约束结构吊挂于所述支撑架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结构;
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储能电池和所述支撑架体之间,所述限位结构设置有限位通道,所述储能电池的侧壁位于所述限位通道内,且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通道延伸方向与所述储能电池的掉落方向相同,所述储能电池通过所述限位结构沿着竖直方向掉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二分隔板;
所述第二分隔板位于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冷却主体之间,所述第二分隔板与所述冷却主体的入口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分隔板为易碎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暂存架体;
所述暂存架体上设置有多个存放空间,每个所述存放空间内容置有一个所述储能电池;多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呈水平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呈相对布置,所述暂存架体水平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上,每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支撑架体转动连接;
所述约束结构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约束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体连接,所述约束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隔板连接,所述约束结构用于根据每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上的所述储能电池达到危险条件时与所述支撑架体分离,以使对应的所述第一分隔板上相对于所述支撑架体倾斜转动,以使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开启,以使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上的所述储能电池呈竖直掉落至所述冷却主体的冷却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本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结构包括力保持部、力传动部和力约束部;
所述力传动部位于所述力保持部与所述力约束部之间,且所述力保持部通过所述力传动部与所述力约束部连接,所述力约束部对所述储能电池约束连接,以约束所述储能电池于所述支撑架体上,所述力传动部能够调节所述力保持部的状态,以使所述力保持部具有力保持状态和力释放状态,所述力保持部用于根据所述储能电池达到危险条件时由力保持状态变为力释放状态,以使所述力约束部释放对所述储能电池的约束,所述储能电池从所述支撑架体上掉落并通过所述冷却腔的入口掉入所述冷却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释放结构;
所述释放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力保持部连接,所述释放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能电池连接,所述释放结构能够根据所述储能电池的危险条件调节所述力保持部的状态,以使所述力约束部释放对所述储能电池的约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能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主体;
所述监测主体对应于所述储能电池设置,所述监测主体用于监测所述储能电池的状态信息,且所述监测主体预设有所述储能电池的危险条件,所述监测主体与所述释放结构电信号连接,其中,当所述储能电池的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危险条件时,所述监测主体用于通过所述释放结构调节所述力保持部的状态,以使所述力约束部释放对所述储能电池的约束。
13.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电池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箱;
所述储能电池位于所述箱体的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储能电池上具有电能输送的接线端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预埋于地下。
15.一种充电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充电桩及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的储能电池与所述充电桩电连接。
CN202122197809.6U 2021-09-10 2021-09-10 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 Active CN215933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7809.6U CN215933689U (zh) 2021-09-10 2021-09-10 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7809.6U CN215933689U (zh) 2021-09-10 2021-09-10 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3689U true CN215933689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16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7809.6U Active CN215933689U (zh) 2021-09-10 2021-09-10 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36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6853A (zh) * 2023-06-09 2023-08-29 东莞市红树林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组防护结构及锂电池组
CN116653691A (zh) * 2023-07-10 2023-08-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6853A (zh) * 2023-06-09 2023-08-29 东莞市红树林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组防护结构及锂电池组
CN116666853B (zh) * 2023-06-09 2024-04-19 东莞市红树林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组防护结构及锂电池组
CN116653691A (zh) * 2023-07-10 2023-08-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CN116653691B (zh) * 2023-07-10 2024-03-2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33689U (zh) 储能箱、储能设备及充电场站
KR102154314B1 (ko) 압축공기포를 이용한 ess 화재 예방 시스템
KR101779187B1 (ko) 안전성을 높인 배터리저장장치
CN114454748A (zh) 储能电池消防应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充电场站
KR102178601B1 (ko) 압축공기포를 이용한 ess 화재 예방 시스템
CN107681085A (zh) 电池包存储装置及用于其的控制方法
CN110038241B (zh) 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储能箱火灾防控***
CN211684695U (zh) 充电仓
CN212593612U (zh) 一种换电站电池消防装置及***
CN213491656U (zh) 一种电池组阻燃装置及***
CN209859995U (zh) 一种具有消防功能的储能电池机柜
CN109473598A (zh) 带有阻燃装置的动力电池包及其实现阻燃的方法
CN215513317U (zh) 新能源电池储存装置
CN116435666A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18828513U (zh) 储能柜和储能***
CN217086734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标准化箱式电源
CN212137313U (zh) 试验仪器安全智能充电柜
CN113771685A (zh) 新能源电池储存装置
US10121997B1 (en) Battery module
CN111840865A (zh) 一种电池组阻燃装置及***
US20220336882A1 (en) Method for avoiding the propagation of a thermal event in an enclosure comprising several module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CN219630488U (zh) 一种户外储能柜
CN216963368U (zh) 一种基于微胶囊的可自动灭火的储能装置
CN216529054U (zh) 储能电池防火装置及储能***
CN218288977U (zh) 一种便于固定消防管道的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