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3497U - 接触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3497U
CN215933497U CN202122033724.4U CN202122033724U CN215933497U CN 215933497 U CN215933497 U CN 215933497U CN 202122033724 U CN202122033724 U CN 202122033724U CN 215933497 U CN215933497 U CN 215933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installation
mounting
copper bar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337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和清
钟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337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3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3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3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触器和电子设备,其中,接触器包括接触器主体和安装固定件,所述接触器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并具有连接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安装面;所述安装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接触器主体的安装面,并与所述接触器主体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固定件凸出于所述安装面设置,并具有朝向所述顶面的表面设置的铜排搭接面,所述铜排搭接面与所述安装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安装固定件开设有触点螺纹孔,所述触点螺纹孔穿设于所述铜排搭接面。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降低接触器与铜排的装配难度,提高两者安装效率,且保证铜排与接触器的触点安装的精度。

Description

接触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器和应用该接触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接触器是指工业用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接触器广泛应用于车载充电机(ON Board Controller,OBC)、直流转换器(Direct Current-DirectCurrent,DCDC)或配电盒(Power Distribution Unit,PDU)等集成产品中。
其中,现有接触器存在如下问题:安装接触器时,在接触器固定后,接触器的触点需要安装铜排,并通过铜排与其他连接器进行连接。而现有接触器的铜排搭接面位于接触器的竖直侧壁面,导致操作人员需要调整自身位置,从接触器的侧面侧打螺钉,以进行固定。使得铜排安装过程不方便,且对铜排与触点之间安装精度有所影响。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器和应用于该接触器的电子设备,旨在降低接触器与铜排的装配难度,提高两者安装效率,且保证铜排与接触器的触点安装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触器,包括:
接触器主体,所述接触器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并具有连接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安装面;和
安装固定件,所述安装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接触器主体的安装面,并与所述接触器主体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固定件凸出于所述安装面设置,并具有朝向所述顶面的表面设置的铜排搭接面,所述铜排搭接面与所述安装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安装固定件开设有触点螺纹孔,所述触点螺纹孔穿设于所述铜排搭接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铜排搭接面与所述安装面呈垂直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固定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固定件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面,多个所述安装固定件的铜排搭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一所述安装固定件开设有一所述触点螺纹孔。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器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安装于所述安装面,并位于其中两相邻的所述安装固定件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点螺纹孔开设于所述安装固定件远离所述接触器主体的一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固定件包括承载板和加强块,所述承载板安装于所述安装面,所述承载板设有所述铜排搭接面,所述加强块安装于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铜排搭接面的一侧,所述触点螺纹孔依次穿设于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加强块。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器主体的底面设有多个固定引脚,多个所述固定引脚间隔设置于所述底面的四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面还设有多个控制引脚,多个所述控制引脚用于与电路板焊接,以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控制引脚设于所述底面的中部区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包括:
接触器主体,所述接触器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并具有连接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安装面;和
安装固定件,所述安装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接触器主体的安装面,并与所述接触器主体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固定件凸出于所述安装面设置,并具有朝向所述顶面的表面设置的铜排搭接面,所述铜排搭接面与所述安装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安装固定件开设有触点螺纹孔,所述触点螺纹孔穿设于所述铜排搭接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接触器包括接触器主体和安装固定件,该接触器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以及连接于顶面和底面的安装面,安装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接触器主体的安装面,该安装固定件凸出于安装面设置,并具有朝向顶面的表面设置的铜排搭接面,铜排搭接面与安装面呈夹角设置,安装固定件开设有穿设于铜排搭接面的触点螺纹孔。如此当接触器主体进行固定后,操作人员可以将较为方便地将铜排放置于安装固定件凸出于安装面设置的铜排搭接面处,并且同时沿该方向将螺钉依次竖直穿过铜排与触点螺纹孔进行连接固定,以实现铜排和触点螺纹孔的电性连接,如此在安装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侧向安装铜排,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施加外力进行固定铜排,进而使得接触器和铜排安装过程较为方便,提高两者的安装效率,同时也保证铜排与触点连接到位,保证两者的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触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231345470000031
Figure BDA00032313454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或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或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和/或“固定”等应做为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和/或“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和/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接触器100。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接触器100包括接触器主体10和安装固定件20,所述接触器主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12和底面13,并具有连接于所述顶面12和所述底面13的安装面11;所述安装固定件20固定安装于所述接触器主体10的安装面11,并与所述接触器主体10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固定件20凸出于所述安装面11设置,并具有朝向所述顶面的表面设置的铜排搭接面211,所述铜排搭接面211与所述安装面11呈夹角设置,所述安装固定件20开设有触点螺纹孔23,所述触点螺纹孔23穿设于所述铜排搭接面211。
其中,该安装固定件20可以与接触器主体10的外壁面为一体结构,以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安装固定件20对铜排的支撑强度。而当铜排放置于铜排搭接面211后,可以通过螺钉穿过铜排与触点螺纹孔23进行螺纹连接固定,而该安装固定件20的触点螺纹孔23与接触器主体10的内部器件电性连接,如此以实现铜排与接触器主体10电性导通。可以理解的是,该接触器主体10可以呈矩形块设置,以便于加工和进行安装。而该接触器主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12和底面13,而安装面11连接于顶面12和底面13,即该安装面11位于接触器主体10的侧面。从而在安装时将底面13固定于安装位置后,而该铜排由于朝向顶面12,从而用户可以沿接触器主体10的安装方向同向放置铜排于铜排搭接面211上,安装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铜排安装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接触器100包括接触器主体10和安装固定件20,该接触器主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12和底面13,以及连接于顶面12和底面13的安装面11,安装固定件20固定安装于接触器主体10的安装面11,该安装固定件20凸出于安装面11设置,并具有朝向顶面12的表面设置的铜排搭接面211,铜排搭接面211与安装面11呈夹角设置,安装固定件20开设有穿设于铜排搭接面211的触点螺纹孔23。如此当接触器主体10进行固定后,操作人员可以将较为方便地将铜排放置于安装固定件20凸出于安装面11设置的铜排搭接面211处,并且同时沿该方向将螺钉依次竖直穿过铜排与触点螺纹孔23进行连接固定,以实现铜排和触点螺纹孔23的电性连接。如此在安装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侧向安装铜排,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施加外力进行固定铜排,进而使得接触器100和铜排安装过程较为方便,提高两者的安装效率,同时也保证铜排与触点连接到位,保证两者的安装精度。
参照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铜排搭接面与所述安装面呈垂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该铜排和安装面均可以呈平面设置,而铜排又称铜母排或铜汇流排,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其中,铜排截面通常为矩形的长导体,该铜排搭接面211呈平面设置,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铜排搭接面211与铜排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两者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安装固定件20承载铜排的稳定性。此外将铜排搭接面211与安装面11呈垂直设置,即铜排搭接面211与安装面11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设置,如此以进一步提高铜排搭接面211承接铜排的稳定性,以使铜排预放置于铜排搭接面211时不容易晃动,以便于后续的固定操作。当然,为了适应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需求,该铜排搭接面211也可以与安装面11呈其他角度设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固定件20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固定件20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面11,多个所述安装固定件20的铜排搭接面211位于同一平面,一所述安装固定件20开设有一所述触点螺纹孔23。其中,当需要安装多个铜排,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固定件20进行承接,以保证每个铜排安装的稳定性。而多个安装固定件20间隔连接于接触器主体10的同一安装面11,如此以使得操作人员从接触器主体10的同一方向便可以对多个铜排进行安装,以进一步使得接触器100和多个铜排安装过程较为方便,生产装配更方便。且多个铜排搭接面211位于同一平面,如此以使得多个铜排安装于多个安装固定件20的铜排搭接面211后,多个铜排可以相对于接触器主体10位于同一高度,进而以使得多个铜排与接触器100连接后高度位置相同,以便于后期多个铜排与其他连接器进行连接,进而提高与其他连接器连接的便利性。
作为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例如:为了适应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需求,多个所述安装固定件20的铜排搭接面211同样也可以处于不同的平面,即多个铜排搭接面211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器100还包括隔离板30,所述隔离板30安装于所述安装面11,并位于其中两相邻的所述安装固定件20之间。其中,为了避免相邻的铜排安装时互相干涉,故将隔离板30置于两个相邻的安装固定件20之间,以起到阻挡隔离的作用。进而不仅避免了安装时相邻的铜排之间形成的互相干涉,同时保证每个铜排工作时不会被其他铜排所影响。
可选地,所述触点螺纹孔23开设于所述安装固定件20远离所述接触器主体10的一端。其中,该安装固定件20的触点螺纹孔23开设于安装固定件20远离接触器主体10的一端,使得螺钉连接于铜排的过程中不会与接触器主体10发生干涉,以保证连接铜排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安装,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
可选地,所述安装固定件20包括承载板21和加强块22,所述承载板21安装于所述安装面11,所述承载板21设有所述铜排搭接面211,所述加强块22安装于所述承载板21背离所述铜排搭接面211的一侧,所述触点螺纹孔23依次穿设于所述承载板21和所述加强块22。其中,该承载板21与加强块22可以为一体结构,以保证安装固定件20整体的结构强度。而该触点螺纹孔23依次穿设于承载板21和加强块22,如此通过设置加强块22以延长触点螺纹孔23的延伸长度,使得安装铜排时可以增加螺钉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螺钉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铜排与安装固定件20固定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器主体10的底面13设有多个固定引脚131,多个所述固定引脚131间隔设置于所述底面13的四周。其中,该多个固定引脚131可以呈片状结构设置,从而当需要固定接触器主体10时,进而可以将多个固定引脚13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需要固定的位置。相较于之前通过螺钉固定接触器100的方式操作较为方便,无需在接触器主体10上额外开设螺纹孔进行固定,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其中,固定引脚131的数量为多个,可根据固定强度以及连接特性选择不同数量的固定引脚131。优选地,固定引脚131的数量为四个,而该底面13呈矩形面设置,可将四个固定引脚131分别设置于安装面11的四处角落,如此在四个固定引脚131进行焊接固定后,使得安装面11的各个方向上均得以固定,以保证接触器主体10整体固定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铜排安装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面13还设有多个控制引脚132,多个所述控制引脚132用于与电路板焊接以电性连接。其中,该底面13还设有多个控制引脚132,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多个控制引脚132与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相较于之前通过线缆插接的安装方式,本申请通过焊接连接控制接触器100的方式,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而控制引脚132也呈片状结构,且控制引脚132可以通过回流焊的方式固定于电路板,所谓回流焊,是指利用焊膏(由焊料和助焊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将一个或多个元件连接到电路板上之后,通过控制加温来熔化焊料以达到永久接合,可以用回焊炉、红外加热灯或热风枪等不同加温方式来进行焊接。比如,回流焊的设备的内部有一个加热电路,将空气或氮气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后吹向已经贴好元件的电路板,让元件两侧的焊料融化后与电路板粘结。回流焊方式特别适合片状元件与电路板的结合。此工艺的优势是温度易于控制,焊接过程中还能避免氧化,制造成本也更容易控制。此外,回流焊零件可以通过现有的专业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回流焊设备是常用的自动化焊接设备)。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回流焊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此外,控制引脚132与固定引脚131均设置于底面13,如此以便于操作人员可以同步进行焊接,以进一步提高接触器主体10的电性连接控制和安装固定的效率。
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控制引脚132设于所述底面13的中部区域。其中,该多个控制引脚132设置于底面13的中部区域,而多个固定引脚131设置于底面13的四周,如此以使操作人员可以明确区分控制引脚132和固定引脚131,以保证控制引脚132与电路板连接的准确性,同时避免控制引脚132焊接与电路板时与固定引脚131造成干涉,此外,还可以使该控制引脚132的高度可以高于固定引脚131的高度,从而也可以使操作人员区分控制引脚132和固定引脚131,具体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选择。
作为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除了上述对固定引脚131和控制引脚132的位置描述场景外,固定引脚131和控制引脚132还可以设置于底面13的其他位置,在此不做限定。其中,固定引脚131和控制引脚132还可以设置于接触器100的侧面或侧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接触器100,该接触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是OBC、DCDC以及PDU等模块的单体或集成产品等,在此不做限制。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器主体,所述接触器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并具有连接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安装面;和
安装固定件,所述安装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接触器主体的安装面,并与所述接触器主体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固定件凸出于所述安装面设置,并具有朝向所述顶面的表面设置的铜排搭接面,所述铜排搭接面与所述安装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安装固定件开设有触点螺纹孔,所述触点螺纹孔穿设于所述铜排搭接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搭接面与所述安装面呈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固定件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面,多个所述安装固定件的铜排搭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一所述安装固定件开设有一所述触点螺纹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安装于所述安装面,并位于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安装固定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螺纹孔开设于所述安装固定件远离所述接触器主体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件包括承载板和加强块,所述承载板安装于所述安装面,所述承载板设有所述铜排搭接面,所述加强块安装于所述承载板背离所述铜排搭接面的一侧,所述触点螺纹孔依次穿设于所述承载板和所述加强块。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主体的底面设有多个固定引脚,多个所述固定引脚间隔设置于所述底面的四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还设有多个控制引脚,多个所述控制引脚用于与电路板焊接,以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控制引脚设于所述底面的中部区域。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器。
CN202122033724.4U 2021-08-26 2021-08-26 接触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933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3724.4U CN215933497U (zh) 2021-08-26 2021-08-26 接触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33724.4U CN215933497U (zh) 2021-08-26 2021-08-26 接触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3497U true CN215933497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20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33724.4U Active CN215933497U (zh) 2021-08-26 2021-08-26 接触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3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2318U (ja) 接続部材、接続アセンブリ、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支持アセンブリ、及び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WO2022000752A1 (zh) 一种断路器用的接线装置及其断路器
CN106655814B (zh) 交流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WO2017043462A1 (ja) 回路構成体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WO2017199837A1 (ja) 回路構成体
CN105472952A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15933497U (zh) 接触器和电子设备
CN205378461U (zh) 电动车控制器
US9730326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 mo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8808064A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源设备
CN211240289U (zh) 一种便于贴片的pcb板
CN106413354A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设备及电动车
CN101185373B (zh) 磁控管驱动电源
CN207233973U (zh) 接线端子组件及驱动器
CN208595670U (zh) 电控组件及空调器
JP3247109U (ja) 抵抗器表面粘着転換装置
CN207368914U (zh) 电机驱动器和电机驱动器***
CN213845257U (zh) 一种新型的igbt散热装配结构
CN219087409U (zh) 一种pcb板焊接前的预热***
JP2020022235A (ja)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バスバ
JP7363195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及びインバータ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05753945U (zh) 1kw风冷变换器的散热外壳
CN210606918U (zh) 集成电感器
CN219086276U (zh) 变频器结构
CN214069792U (zh) 驱动板和igbt模块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机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04 No. 52, tian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