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7276U -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7276U
CN215737276U CN202121202139.6U CN202121202139U CN215737276U CN 215737276 U CN215737276 U CN 215737276U CN 202121202139 U CN202121202139 U CN 202121202139U CN 215737276 U CN215737276 U CN 215737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main body
bottom shell
limiting
lock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021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岸
代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021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7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7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7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第一穿戴装置和第二穿戴装置,第一穿戴装置包括底壳、主体以及带体,主体可翻转的盖合于底壳,带体连接于底壳,主体开设有容置槽,第二穿戴装置与主体可拆卸连接,主体盖合于底壳时,第二穿戴装置收容于容置槽和底壳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通过将第二穿戴装置设于用于实现第一穿戴装置的各个功能的主体连接有第一穿戴主体的主体上,并且直接装在主体上的容置槽内,避免了在底壳上设置用于固定第二穿戴装置的固定结构,简化了第一穿戴装置的内部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可穿戴产品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例如没有传统连接线的真无线蓝牙耳机(Tws耳机),已经成为当下人们使用的主流耳机类型,此种耳机在正常使用时通常能够佩戴于用户的耳部,而当耳机未进行使用时,为了防止耳机丢失,通常需要设置一个附带充电功能的充电盒对其进行收纳。
目前,为了避免额外采用充电盒收纳耳机,采用将Tws耳机嵌入至与其配套使用的其它智能穿戴设备中的方式以达到方便用户携带的目的,但是,由于Tws耳机嵌入至智能穿戴设备内,所以需要额外的结构对其进行固定,使得智能穿戴设备的内部结构变得复杂,降低了智能穿戴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嵌入Tws耳机的可穿戴设设备,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第一穿戴装置,包括底壳、主体以及带体,所述主体可翻转的盖合于所述底壳,所述带体连接于所述底壳,所述主体开设有容置槽;
第二穿戴装置,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盖合于所述底壳时,所述第二穿戴装置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底壳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第一锁紧件及设于所述第二穿戴装置上的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互相锁持。
进一步地,第二穿戴装置上设有解锁部,所述解锁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解锁,以使所述第二穿戴装置从所述容置槽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均为磁铁,且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异性相吸。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转接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壳的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相对设置并形成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均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主体能够绕所述转动轴线进行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戴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壳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主体绕所述转动轴线进行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转接机构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壳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限位件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卡槽互相卡接,以使所述主体盖合于所述底壳,并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卡槽脱离卡接,以使所述主体能够绕所述转动轴线进行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承载部、所述限位件包括承载部、第一卡接部以及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固定于所述承载部,且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底壳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承载部和所述底壳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压缩状态和第二压缩状态,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第一压缩状态时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卡槽互相卡接;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第二压缩状态时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卡槽脱离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机构还包括第三转接件及弹性结构,所述第三转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件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三转接件之间并具有弹性压缩状态和复位状态,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结构处于所述弹性压缩状态,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结构处于所述复位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用于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具有监测面,所述底壳开设有通孔,所述主体盖合于所述底壳时,所述监测面通过所述通孔凸出于所述底壳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穿戴装置具有第二平面,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平面,所述主体盖合于所述底壳时,所述第二平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平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第一穿戴装置和第二穿戴装置,第一穿戴装置包括底壳、主体和第带体,主体可翻转的盖合于底壳,带体连接于底壳,并且主体开设有容置槽,第二穿戴装置与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盖合于所述底壳时,所述第二穿戴装置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底壳形成的密闭空间内,通过将第二穿戴装置设于用于实现第一穿戴装置的各个功能的主体连接有第一穿戴主体的主体上,并且直接装在主体上的容置槽内,避免了在底壳上设置用于固定第二穿戴装置的固定结构,简化了第一穿戴装置的内部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穿戴装置在翻转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穿戴装置被取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穿戴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穿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沿c-c处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第一穿戴装置100、第一端部101、第二端部102、主体110、容置槽1110、卡槽1120、第一平面1130、监测机构111、监测面1111、底壳120、通孔1210、凸出部121、带体130、第一锁紧件140、第二锁紧件150、限位件161、承载部1611、第一卡接部1612、第二卡接部1613、按压部1614、弹性件162、转接机构200、第一转接件210、第二转接件220、第三转接件230、第二穿戴装置300、第二平面3000、解锁部310、耳机头部320、耳机尾部330、耳机机身3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进行说明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第一穿戴装置100和第二穿戴装置30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穿戴装置100为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的外部装置,第一穿戴装置100 可以为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也可以为无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该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中的电源模块能够为第二穿戴装置300进行充电,第二穿戴装置300可以是Tws(真无线)蓝牙耳机。第一穿戴装置100 作为承载体承载第二穿戴装置300,当用户不使用第二穿戴装置300时,可以将第二穿戴装置300收容于第一穿戴装置100中,并利用第一穿戴装置100的充电功能对第二穿戴装置300进行充电,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二穿戴装置300时,例如,需要用Tws蓝牙耳机进行听音乐、通话或者使用其它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的功能时,只需要将第二穿戴装置300从第一穿戴装置100中取出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自身收纳Tws蓝牙耳机,取放都很方便,不需要将Tws蓝牙耳机放在手提包和口袋内,即可避免丢失,同时不需要线控耳机,适用于运动、开车等场景,提高了Tws蓝牙耳机的使用便利性。
其中,第一穿戴装置100包括底壳120、主体110和带体130,主体110 可翻转的盖合于底壳120,具体地,主体110能够绕第一穿戴装置100的转动轴线进行转动以使主体110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来回切换,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闭合状态指的是主体110紧密地盖合于底壳120上的状态,此时,主体110锁定于底壳120,打开状态指的主体110相对于底壳120翻开的状态,并与底壳120之间呈夹角设置。当用户需要将第二穿戴装置300从第一穿戴装置100中取出时,需将主体110从闭合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用户在不使用第二穿戴装置300时将第二穿戴装置300收纳于第一穿戴装置100后,需将主体 110从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
带体130连接于主体110。具体地,带体130用于将主体110绑至用户的腕部,主体110用于向第一穿戴装置100提供各种功能,例如显示、生理参数监测、通话、音乐以及控制功能,该主体110包括有用于实现以上各种功能的如电路板等各个电子器件。
主体110开设有容置槽1110,第二穿戴装置300与主体110可拆卸连接,主体110盖合于底壳120时,第二穿戴装置300收容于容置槽1110和底壳120 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具体地,容置槽1110的槽型与第二穿戴装置300的形状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对容置槽1110的大小和形状不作限制,只要能够满足收纳第二穿戴装置300的大小和形状均在本实用新型所考虑的范围之内。
在主体110在处于闭合状态时,容置槽1110的槽口方向朝向底壳120,即,容置槽1110为一个开口槽,使得主体110处于打开状态时,方便用户将第二穿戴装置300从容置槽1110取出,并且方便用户将第二穿戴装置300装入容置槽 1110,提高了便捷性。在主体110在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穿戴装置300避让于底壳120,避免了底壳120与第二穿戴装置300发生干涉,保证了第二穿戴装置300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第一穿戴装置100和第二穿戴装置300,第一穿戴装置100包括底壳120、主体110和第带体130,主体110可翻转的盖合于底壳120,带体130连接于底壳120,并且主体110开设有容置槽1110,第二穿戴装置300与主体110可拆卸连接,主体110盖合于底壳120时,第二穿戴装置300收容于容置槽1110 和底壳120形成的密闭空间内,通过将第二穿戴装置300设于用于实现第一穿戴装置100的各个功能的主体110上,并且直接装在主体110上的容置槽1110 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既需要在底壳120上设置用于定位第二穿戴装置300的固定结构,又需要在主体110上开设用于避让第二穿戴装置300的避让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穿戴设备简化了第一穿戴装置100的内部结构,并且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第一穿戴装置100为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第二穿戴装置300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第二穿戴装置300为Tws蓝牙耳机为例来进行说明。智能手表具有显示屏,可完成接打电话、看短信、运动参数显示等功能,并且Tws蓝牙耳机可以与手表通过蓝牙连接实现辅助手表发出或接听声音功能;而且,两个Tws蓝牙耳机可以组成双通道来听立体声音乐、都可以进行接打电话;当然,两个Tws蓝牙耳机中的一个耳机可以作为主耳机,另一个作为副耳机,主耳机经常用来打电话或者听音乐,副耳机可以继续在智能手表主体110内充电,相当于给主耳机增加了一倍或更长的电源续航能力。具体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设于主体110上的第一锁紧件140及设于第二穿戴装置300上的第二锁紧件150,第一锁紧件140与第二锁紧件150互相锁持。具体地,第二穿戴装置300包括用于传递声音的耳机头部320和与耳机头部320 相对设置的耳机尾部330,耳机头部320与耳机尾部330之间为耳机的机身,第一锁紧件140设于容置槽1110的槽壁,第二锁紧件150设于耳机机身340 的侧部,第二锁紧件150与第一锁紧件140的位置互相对应,通过设置第一锁紧件140和第二锁紧件150,二者相互锁持能够将第二穿戴装置300定位于主体110上,使得第二穿戴装置300稳固地收容于容置槽1110内,防止了主体 11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穿戴装置3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容置槽1110掉出。
请参阅图3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锁紧件140设于容置槽1110的槽底,第二锁紧件150设于耳机机身 340朝向容置槽1110槽底的一侧,第二锁紧件150与第一锁紧件140的位置互相对应,如此设置,使得第二穿戴装置300更加稳固地定位于主体110上。
请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穿戴装置300上设有解锁部310,解锁部310用于将第一锁紧件140和第二锁紧件150解锁,以使第二穿戴装置300从容置槽1110脱离。具体地,该解锁部310设于耳机机身340且可供用户人手抓持,当用户需要将第二穿戴装置 300从容置槽1110取出时,可通过抓持该解锁部310并朝远离容置槽1110槽底的方向拉取第二穿戴装置300,以使第一锁紧件140和第二锁紧件150解除锁持状态。通过在第二穿戴装置300上设置解锁部310,便于用户操作以将第一锁紧件140和第二锁紧件150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穿戴装置300在收容于容置槽1110时,第二穿戴装置 300凸出于容置槽1110槽口所在的平面,即第二穿戴装置300不完全被容置槽 1110所包围,在需要将第二穿戴装置300从容置槽1110取出时,便于用户对解锁部310进行抓持,从而实现快速取出第二穿戴装置300。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锁紧件 140和第二锁紧件150均为磁铁,且第一锁紧件140与第二锁紧件150异性相吸。通过将第一锁紧件140和第二锁紧件150设为磁铁,使得第一锁紧件140 和第二锁紧件150通过磁吸的方式进行锁持,结构简单,有利于简化第一穿戴装置100的内部结构,提高智能穿戴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同样地,也有利于简化第二穿戴装置300的内部结构,减小第二穿戴装置300的体积。可以理解地是,采用磁吸的方式,对于耳机这种重量较轻的穿戴装置,既能保证第一锁紧件140和第二锁紧件150之间的锁持力,以使得第二穿戴装置300稳固的收容于容置槽1110,同时也方便用户将第一锁紧件140和第二锁紧件150解锁,还需说明的是,第一锁紧件140和第二锁紧件150之间的磁吸力大小可以调节,以平衡既要保证第一锁紧件140和第二锁紧件150的锁持力,又要方便解锁第一锁紧件140和第二锁紧件150的需求。
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转接机构200,转接机构200包括固定于底壳120的第一转接件210和第二转接件220,第一转接件210和第二转接件220相对设置并形成智能穿戴设备的转动轴线,第一转接件210和第二转接件220均与主体110 转动连接,以使主体110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具体地,底壳 120设有凸出部121,该凸出部1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转接件210连接于第一侧,第二转接件220连接于第二侧,主体110与底壳120进行转接的一侧开设有转接槽,该转接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第一槽壁开设有第一转接孔,第二槽壁开设有第二转接孔,其中,凸出部121 嵌设于该转接槽内,第一转接件210插设于第一转接孔,第二转接件220插设于第二转接孔,当主体110绕转动轴线进行转动时,第一转接件210相对于第一转接孔进行转动,第二转接件220相对于第二转接孔进行转动。此种转接方式结构简单并且转接可靠。
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穿戴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于底壳120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主体 110绕转动轴线进行翻转。可以理解地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使得主体110 在盖合于底壳120上时主体110与底壳120保持锁定状态,用户如需取出第二穿戴装置300时,需要先操作限位机构,使得主体110与底壳120解除锁定状态,才能实现将主体110进行翻转,从而实现将第二穿戴装置300露出,该限位机构避免了主体110在处于闭合状态时轻易与底壳120发生相对转动,使得用户在不使用第二穿戴装置300时,第二穿戴装置300能够稳定地收容于容置槽1110与底壳120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有利于对第二穿戴装置300进行安全的收纳。
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机构与转接机构200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该智能穿戴设备具有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相对设置,转接机构 200设于第一端部101,限位机构设于第二端部102,可以理解地是,由于主体 110通过转接机构200的转动轴线与底壳120转接,通过将限位机构和转接机构200相对设置,使得限位机构能够更有效地限制主体110与底壳120发生相对转动。
请参阅图4、图6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体110开设有卡槽1120,限位机构包括连接于底壳120的限位件 161,限位件16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限位件161在处于第一位置时与卡槽1120互相卡接,以使主体110盖合于底壳120,并在处于第二位置时与卡槽 1120脱离卡接,以使主体110能够绕转动轴线进行翻转。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161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方式可以是限位件161通过底壳120滑动连接的方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在第一位置时卡接于卡槽1120,并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后与卡槽1120脱离卡接,或者,限位件16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方式可以是:限位件161固定连接于底壳120且限位件161由弹性材料制成,限位件161在受到弹性挤压后处于第二位置,并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可以理解地是,通过采用在主体110上开设卡槽1120并在底壳120上设置能够与卡槽1120进行卡接的限位件161的方式以限制主体110的翻转,结构简单并且具有很好的限位效果。
请参阅图4、图6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件161包括承载部1611、第一卡接部1612以及第二卡接部1613,第一卡接部1612和第二卡接部1613均固定于承载部1611,且第二卡接部1613 与底壳120活动连接,限位机构还包括设于承载部1611和底壳120之间的弹性件162,弹性件162具有第一压缩状态和第二压缩状态,弹性件162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时限位件161处于第一位置,以使第一卡接部1612与卡槽1120互相卡接;弹性件162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时限位件161处于第二位置,以使第一卡接部1612与卡槽1120脱离卡接。具体地,该第二卡接部1613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固定于承载部1611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两个第二卡接部1613的形状均为卡勾状,并分别与底壳120上开设的连接槽对应卡接,其中,各第二卡接部1613在卡接于对应的连接槽内时能够朝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端部101 或背离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端部101移动,弹性件162的两端分别弹性抵持承载部1611和底壳120,使得第二卡接部1613和连接槽通过弹性件162提供卡持力,此时弹性件162处于第一压缩状态,限位件161整体处于第一位置,第一卡接部1612与卡槽1120卡接,当用户朝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端部101的方向按压限位件161,压缩弹性件162,弹性件162从第一压缩状态切换为第二压缩状态,且限位件161整体朝第一端部101的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带动第一卡接部1612也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使第一卡接部1612 与卡槽1120脱离卡接。
请参阅图4、图6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件161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承载部1611的按压部1614,具体地,该按压部1614在限位件161处第一位置时,凸出于底壳120的表面,可以理解地是,通过在承载部1611上设置按压部1614,能够方便用户对承载部1611进行按压,提高了将主体110和底壳120进行解锁的便捷性。
优选地,承载部1611、第一卡接部1612、第二卡接部1613和按压部1614 一体成型设置。
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转接机构200还包括第三转接件230及弹性结构(图未示),第三转接件230转动连接于第一转接件210并与主体110固定连接,弹性结构连接于第一转接件 210和第三转接件230之间并具有弹性压缩状态和复位状态,限位件161处于第一位置时,弹性结构处于弹性压缩状态,限位件161处于第二位置时,弹性结构处于复位状态。可以理解地是,通过设置第三转接件230和连接于第一转接件210和第三转接件230之间的弹性结构,用户朝智能穿戴设备的第一端部 101的方向按压限位件161,并使第一卡接部1612与卡槽1120脱离卡接后,可以使主体110自动相对底壳120弹开,便于主体110相对底壳120翻转。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体110包括用于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监测机构111,监测机构111具有监测面 1111,底壳120开设有通孔1210,主体110盖合于底壳120时,监测面1111 通过通孔1210凸出于底壳120的底面。监测机构111用于检测人体生理参数,例如人体血液中的血氧参数或者人体的心率参数,具体地,该监测机构111 能够向人体皮肤发射红色光、红外光和绿光,并且能够接收经过人体反射后的红光信号、红外光信号和绿光信号,其中红光和红外光主要用于血氧检测,具体原理为根据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在红光和红外光区域的光谱特性,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对于红光和红外光的吸收差别非常大,血液的光吸收程度和光散射程度与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含量相关,因此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不同,其血液的吸收光谱也不同,从而可以采取红光和红外光进行血氧检测。绿光主要用于心率检测,具体原理为:人的血液为红色,能够对绿色光源发出的绿光有效的吸收,使得从皮肤反射回来的光的波动能够在绿色光谱中更加明显,因此可以通过获取反射的绿光,以确定心率值。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穿戴装置300具有第二平面3000,主体110具有第一平面1130,主体110 盖合于底壳120时,第二平面300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第一平面113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具体地,主体110在盖合于底壳120时,主体110的第一平面1130与底壳120的内部底面相贴合,将第二平面300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设置为大于第一平面113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避免了第二穿戴装置300 与底壳120发生干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穿戴装置,包括底壳、主体以及带体,所述主体可翻转的盖合于所述底壳,所述带体连接于所述底壳,所述主体开设有容置槽;
第二穿戴装置,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盖合于所述底壳时,所述第二穿戴装置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底壳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第一锁紧件及设于所述第二穿戴装置上的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互相锁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穿戴装置上设有解锁部,所述解锁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解锁,以使所述第二穿戴装置从所述容置槽脱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均为磁铁,且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异性相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转接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壳的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相对设置并形成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二转接件均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主体能够绕所述转动轴线进行翻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戴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壳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主体绕所述转动轴线进行翻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转接机构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壳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限位件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卡槽互相卡接,以使所述主体盖合于所述底壳,并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卡槽脱离卡接,以使所述主体能够绕所述转动轴线进行翻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承载部、第一卡接部以及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固定于所述承载部,且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底壳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承载部和所述底壳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压缩状态和第二压缩状态,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第一压缩状态时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卡槽互相卡接;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第二压缩状态时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卡槽脱离卡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机构还包括第三转接件及弹性结构,所述第三转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件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件和所述第三转接件之间并具有弹性压缩状态和复位状态,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结构处于所述弹性压缩状态,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结构处于所述复位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用于监测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具有监测面,所述底壳开设有通孔,所述主体盖合于所述底壳时,所述监测面通过所述通孔凸出于所述底壳的底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戴装置具有第二平面,所述主体具有第一平面,所述主体盖合于所述底壳时,所述第二平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平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CN202121202139.6U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Active CN215737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2139.6U CN215737276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2139.6U CN215737276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7276U true CN215737276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8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02139.6U Active CN215737276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7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2070B2 (en) Battery pack, holster, and extendible processing and interface platform for mobile devices
CN113303569A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13891206B (zh) 可穿戴设备
GB2373998A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with neck-strap
KR20060097686A (ko) 휴대용 무선 헤드셋
CN111685456A (zh) 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
US7420615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wivel accessorial module
CN215737276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08904374U (zh) 一种收纳数据线
GB2352710A (en) Cable receptacle for microphone and/or speaker cable
CN215499480U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充电盒和适配该充电盒的无线耳机
CN213073011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音箱
CN112330939B (zh) 一种穿戴式设备及信息提醒方法
CN211720709U (zh) 一种可拆卸更换电池的蓝牙耳机、电池结构及充电盒
CN211630321U (zh) 音箱及音频***
CN209562746U (zh) 蓝牙耳机无线充电装置
JPH1168904A (ja) マイク・イヤホン分離型携帯電話機
CN212909987U (zh) 具有充电座的智能蓝牙耳机
CN215769524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2811989U (zh) 一种蓝牙耳机装置
CN210520236U (zh) 一种带tws蓝牙耳机的智能手环
CN212696188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保护套
JPH0414323A (ja) 携帯無線機
CN220985811U (zh) 耳机盒、耳机组件
CN113411716B (zh) 具有蓝牙耳机充电功能的外置设备及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