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1964U - 电解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1964U
CN215711964U CN202022770935.1U CN202022770935U CN215711964U CN 215711964 U CN215711964 U CN 215711964U CN 202022770935 U CN202022770935 U CN 202022770935U CN 215711964 U CN215711964 U CN 215711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channel
wall
water
flow
wa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709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依文
孟繁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709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1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1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1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过水流道(1)、用于对所述过水流道(1)中的水流进行电解的多个电极以及用于酸碱分离所述过水流道(1)中的水流的酸碱隔膜,所述过水流道(1)在所述电解装置内迂回延伸且包括被所述酸碱隔膜隔开的酸性水流道和碱性水流道。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电解装置的过水流道设置成迂回延伸,可大大延长流道整体长度,当水流迂回流动时,即使流速较快,其在流道内的逗留时间也得到有效延长,从而有效延长电解时间,显著提升电解效果,而在实现相同电解效果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装置较之传统的电解装置具有更小体积,因此具有节省空间、成本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解水技术能够将水电解后转化为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输出,而传统的电解装置多采用板式电极,其体积较大,且内部过水流道中的水流速度较快,不能很好地保证电解效果,容易导致水流在未被充分电解的情况下即输出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解装置,能够有效延长对内部水流的电解时间,以提升电解效果,且有利于缩减装置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过水流道、用于对所述过水流道中的水流进行电解的多个电极以及用于酸碱分离所述过水流道中的水流的酸碱隔膜,所述过水流道在所述电解装置内迂回延伸且包括被所述酸碱隔膜隔开的酸性水流道和碱性水流道。
可选地,所述电解装置包括多个流道墙,所述流道墙的至少部分墙体区域形成为所述电极,所述流道墙包括形成有阳极的多个阳极流道墙和形成有阴极的多个阴极流道墙,多个所述阳极流道墙和多个所述阴极流道墙依次交替排布,相邻的所述阳极流道墙和所述阴极流道墙之间均设有所述酸碱隔膜,以在多个所述流道墙之间限定出依次交替排布的多个所述酸性水流道和多个所述碱性水流道。
可选地,所述电解装置包括单个装置进水口、单个装置酸性水出口和单个装置碱性水出口,各个所述酸性水流道均连通所述装置进水口和所述装置酸性水出口,各个所述碱性水流道均连通所述装置进水口和所述装置碱性水出口。
可选地,所述流道墙呈板状且包括第一墙面、第二墙面、贯穿所述流道墙设置的流道入口和从所述第二墙面上凸起的边界围墙部,所述边界围墙部从所述流道入口的外缘部盘绕延伸至所述第二墙面的外缘部;
其中,多个所述流道墙依次层叠布置,相邻的所述流道墙中的其中一者的所述第二墙面和所述边界围墙部以及另一者的所述第一墙面共同限定出所述过水流道,所述过水流道的流道出口形成在对应的所述边界围墙部的盘绕外端,多个所述流道入口相互连通且各个所述流道入口上均覆盖有所述酸碱隔膜。
可选地,所述流道墙呈圆板状,所述边界围墙部呈螺旋状延伸。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边界围墙部的盘绕延伸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流道出口包括所述酸性水流道的酸性水流道出口和所述碱性水流道的碱性水流道出口,所述酸性水流道出口和所述碱性水流道出口沿所述流道墙的周向间隔设置,沿所述流道墙的周向,多个所述酸性水流道出口对位设置,多个所述碱性水流道出口对位设置,沿多个所述流道墙的层叠方向,多个所述流道入口对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解装置还包括筒状外壳以及形成在所述筒状外壳的周壁上且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装置酸性水出口和装置碱性水出口,所述筒状外壳内安装有沿轴向依次层叠的多个所述流道墙,各个所述酸性水流道出口均连通至所述装置酸性水出口,各个所述碱性水流道出口均连通至所述装置碱性水出口。
可选地,所述筒状外壳包括套筒周壁部、第一端板部和第二端板部,所述套筒周壁部的轴向两端开口且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端板部和所述第二端板部盖合,所述第一端板部的内端面与相邻的所述流道墙的所述第二墙面和所述边界围墙部共同限定出位于端部的所述过水流道,所述第二端板部形成有装置进水口,所述装置进水口与相邻的所述流道墙中的所述流道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形成有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第一挡水筋、第二挡水筋和第三挡水筋,所述第一挡水筋、所述第二挡水筋和所述第三挡水筋均密封抵接所述流道墙的外周壁;
其中,在所述第一挡水筋和所述第二挡水筋的周向间隔区域内,所述流道墙和所述筒状外壳之间形成有酸性水流通间隙,所述酸性水流道出口、所述酸性水流通间隙和所述装置酸性水出口对位连通;在所述第二挡水筋和所述第三挡水筋的周向间隔区域内,所述流道墙与所述筒状外壳之间形成有碱性水流通间隙,所述碱性水流道出口、所述碱性水流通间隙和所述装置碱性水出口对位连通。
可选地,所述电解装置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流道墙和所述筒状外壳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限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电解装置还包括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所述阳极流道墙的外周壁的多个阳极接线柱和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所述阴极流道墙的外周壁的多个阴极接线柱,所述筒状外壳的周壁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贯通槽和第二贯通槽,多个所述阳极接线柱沿周向对齐且向外穿过所述第一贯通槽,多个所述阴极接线柱沿周向对齐且向外穿过所述第二贯通槽。
可选地,所述流道墙包括呈柱状的中心流道墙和呈筒状的多个外部流道墙,所述外部流道墙包括边缘流道墙和多个周围流道墙,所述中心流道墙和所述周围流道墙均形成有沿周向盘绕流道墙外周壁延伸的边界凸起部;
其中,所述中心流道墙、多个所述周围流道墙和所述边缘流道墙由内而外依次套接,相邻的所述流道墙中的其中一者的流道墙外周壁和所述边界凸起部与另一者的流道墙内周壁共同限定出所述过水流道。
可选地,所述中心流道墙呈圆柱状,所述周围流道墙呈圆筒状,所述边界凸起部呈螺旋状延伸。
可选地,所述流道墙的轴向两端分别为流道墙进水端和流道墙出水端,所述外部流道墙的所述流道墙出水端通过形成流道墙端壁封闭;
在与所述中心流道墙相邻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所述流道墙端壁连接有轴向向外伸出的流道出水管,在其余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所述流道墙端壁连接有轴向向外伸出的流道出水管且形成有间隔于所述流道出水管设置的出水管穿过孔;以及
在由内而外连续套接的任意三个所述外部流道墙中,位于最内侧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的所述流道出水管向外穿过位于中间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的所述出水管穿过孔并穿入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的所述流道出水管内;位于中间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的所述流道出水管向外穿过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的所述出水管穿过孔,相邻的所述流道墙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过水流道与所述流道出水管之间的流通间隙。
可选地,所述外部流道墙中的所述流道墙进水端沿轴向开口设置,相邻的所述流道墙出水端之间形成有流道入口,各个所述流道入口上均覆盖有所述酸碱隔膜。
可选地,所述电解装置还包括盖合多个所述流道墙进水端的端部盖板,所述端部盖板上形成有连通多个所述流道入口的装置进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装置中,过水流道由于迂回延伸而使得整体长度大大延长,可引导水流迂回流动,即使在水流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也可延长其在流道内的逗留时间,从而有效延长电解时间,显著提升电解效果。与传统的电解装置相比,在实现相同电解效果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电解装置可设置成更小体积,具有节省空间、成本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电解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解装置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电解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的电解装置拆卸第一端板部后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流道墙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流道墙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7为图5中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流道墙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相邻的两个流道墙的结构***图;
图9为图1中的套筒周壁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另一种电解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电解装置的局部***图;
图12为图10中的电解装置的结构***图;
图13为图12中的电解装置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4为图10中的电解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过水流道 2 流道墙
3 流通间隙 4 套筒周壁部
5 第一端板部 6 第二端板部
7 端部盖板
11 流道入口 12 流道出口
21 第一墙面 22 第二墙面
23 边界围墙部 24 定位凸起
25 接线柱 26 中心流道墙
27 第一周围流道墙 28 第二周围流道墙
29 边缘流道墙 210 边界凸起部
211 流道墙端壁 212 流道出水管
213 出水管穿过孔 214 支撑部
41 挡水筋 42 定位凹槽
43 贯通槽
71 分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解装置,该电解装置包括过水流道1、多个电极和酸碱隔膜。其中,多个电极能够对过水流道1中的水流进行电解,且包括成对设置的多个阳极和多个阴极。酸碱隔膜用于酸碱分离过水流道1中被电解的水流,例如可以是质子膜、超滤膜等。过水流道1在电解装置内迂回延伸,在电极的电解作用以及酸碱隔膜的酸碱分离作用下,过水流道1中形成有酸性水流道和碱性水流道,即酸性水流道和碱性水流道分别在酸碱隔膜的两侧迂回延伸。
在采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电解装置时,由于过水流道迂回延伸,使得流道整体长度大大延长,当水流在流道中迂回流动时,即使在流速较快的情况下,也可保证其在流道内逗留较长时间,即有效延长电解时间,从而显著提升电解效果。与传统的电解装置相比,在实现相同电解效果的情况下,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解装置具有更小体积,从而具有节省空间、成本等优点。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解装置包括多个流道墙2,流道墙2的至少部分墙体区域形成为电极,即流道墙2可整体形成为电极,也可部分形成为电极,部分通过其他材料制成以实现支撑作用,并降低成本。
同一流道墙2上的电极部分的极性相同,故流道墙2包括形成有阳极的多个阳极流道墙和形成有阴极的多个阴极流道墙。为保证较多的一次性电解水量,可将多个阳极流道墙和多个阴极流道墙依次交替排布,相邻的阳极流道墙和阴极流道墙之间均设有酸碱隔膜,以在多个流道墙之间限定出依次交替排布的多个酸性水流道和多个碱性水流道。换言之,通过将多个阳极流道墙和多个阴极流道墙依次交替排布,可在电解装置内形成多流道结构,且多个流道紧凑排布,有利于缩减装置体积。
为简化装置结构,优选地只设置单个装置进水口、单个装置酸性水出口和单个装置碱性水出口,各个酸性水流道均连通装置进水口和装置酸性水出口,各个碱性水流道均连通装置进水口和装置碱性水出口。在电解时,水流先从装置进水口流动至多个过水流道1中,在电解作用以及酸碱分离作用下,多个过水流道1形成为依次交替排布的多个酸性水流道和多个碱性水流道,从多个酸性水流道流出的酸性水均通过装置酸性水出口排出装置外,从多个碱性水流道流出的碱性水均通过装置碱性水出口排出装置外。
在通过流道墙2形成多流道结构的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9,流道墙2呈板状且包括第一墙面21、第二墙面22、流道入口11和边界围墙部23。第一墙面21和第二墙面22均为平整面,流道入口11贯穿第一墙面21和第二墙面22设置,边界围墙部23从第二墙面22上凸起并从流道入口11的外缘部盘绕延伸至第二墙面22的外缘部,例如呈圆形、方形、三角形螺旋状延伸等,相应地,流道墙2可呈圆板状、方形板状、三角形板状等。
通过将上述结构的多个流道墙2依次层叠布置(即多个阳极流道墙和多个阴极流道墙依次交替地层叠布置),可在相邻的流道墙2之间形成过水流道1。具体地,相邻的流道墙2中的其中一者的第二墙面22和边界围墙部23以及另一者的第一墙面21共同限定出过水流道1,该过水流道1的流道出口12形成在对应的边界围墙部23的盘绕外端,多个流道入口11相互连通,各个流道入口11上均覆盖有酸碱隔膜。
水流在通过最外层的流道墙2上的流道入口11流入,然后通过相互连通的多个流道入口11分流至各个过水流道1内,各个过水流道1内的水流在边界围墙部23的导流作用下迂回流动,期间得以充分电解,并在酸碱隔膜的作用下形成为酸性水或碱性水,最终从对应的流道出口12流出。
更具体地,流道出口12包括酸性水流道的酸性水流道出口和碱性水流道的碱性水流道出口。为保证酸性水和碱性水在流出时相互隔离,将酸性水流道出口和碱性水流道出口沿流道墙2的周向间隔设置。例如,由于酸性水流道和碱性水流道相邻设置,可将相邻的边界围墙部23的盘绕延伸方向相反设置(参照图8),从而便于将酸性水流道出口和碱性水流道出口沿周向隔开。
进一步地,参照图5和图6,沿流道墙2的周向,将多个酸性水流道出口对位设置以及将多个碱性水流道出口对位设置,便于分别从同一装置酸性水出口和同一装置碱性水出口排出酸性水和碱性水。此外,沿多个流道墙2的层叠方向,将多个流道入口11对位设置,便于水流在从最外层的流道墙2上的流动入口11流入后快速分流至各个过水流道1内。优选地,各个流道墙2上的流道入口11均位于中心位置,此时边界围墙部23从流道墙2的中部位置盘绕延伸至边缘位置,因而具有更长的迂回路径,进一步提升对水流的电解效果。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电解装置中进一步设置筒状外壳。多个流道墙2沿轴向依次层叠安装在该筒状外壳内,参照图2,筒状外壳的周壁上形成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装置酸性水出口和装置碱性水出口,此时各个酸性水流道出口均连通至装置酸性水出口,各个碱性水流道出口均连通至装置碱性水出口。可见,由于多个酸性水流道出口对位设置且均连通至单个装置酸性水出口,以及多个碱性水流道出口对位设置且均连通至单个装置碱性水出口,使电解装置具有简洁的出水结构,有利于缩减装置体积、降低加工成本、节省安装空间等。
进一步地,筒状外壳可包括相互独立加工成型的套筒周壁部4、第一端板部5和第二端板部6。参照图3,套筒周壁部4的轴向两端开口且分别通过第一端板部5和第二端板部6密封盖合,第一端板部5的内端面与相邻的流道墙2的第二墙面22和边界围墙部23共同限定出位于端部的过水流道1,第二端板部6形成有装置进水口,该装置进水口与相邻的流道墙2中的流道入口11连通。当流道墙2中的流道入口11设置在中心位置时,将装置进水口设置在第二端板部6的中心位置,以与流道入口11对齐。
装置酸性水出口和装置碱性水出口的相互隔离可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例如,可在装置酸性水出口和装置碱性水出口之间设置挡水筋41,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9,筒状外壳的内周壁形成有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第一挡水筋、第二挡水筋和第三挡水筋,该第一挡水筋、第二挡水筋和第三挡水筋均密封抵接流道墙2的外周壁,此时流道墙2的外周壁与筒状外壳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位于相邻的挡水筋41之间的流通间隙3。具体地,在第一挡水筋和第二挡水筋的周向间隔区域内,流道墙2和筒状外壳之间形成有酸性水流通间隙,酸性水流道出口、酸性水流通间隙和装置酸性水出口对位连通。而在第二挡水筋和第三挡水筋的周向间隔区域内,流道墙2与筒状外壳之间形成有碱性水流通间隙,碱性水流道出口、碱性水流通间隙和装置碱性水出口对位连通。可见,通过设置挡水筋41的方式,可实现装置酸性水出口和装置碱性水出口的相互隔离。
为保证流道墙2与筒状外壳的安装稳定,在电解装置中设置用于限位流道墙2和筒状外壳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限位结构。例如,参照图4和图9,在筒状外壳的内周壁上形成向外凹陷且沿周向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定位凹槽42,在流道墙2的外周壁上形成向外凸出的定位凸起24,在同一个流道墙2中,至少形成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凸起24,当流道墙2装入筒状外壳内时,定位凸起24能够***对位设置的定位凹槽42中,从而防止流道墙2和筒状外壳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当设有筒状外壳时,可通过在筒状外壳上设置贯通槽43以实现流道墙2与外部电源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参照图1和图3,筒状外壳的周壁形成有贯通槽43,流道墙2的外周壁连接有向外伸出的接线柱25,当流道墙2装入筒状外壳内时,接线柱25从贯通槽43穿出筒状外壳外,从而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优选地,为简化结构,接线柱25包括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阳极流道墙的外周壁的多个阳极接线柱和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阴极流道墙的外周壁的多个阴极接线柱,筒状外壳的周壁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贯通槽和第二贯通槽,多个阳极接线柱沿周向对齐且向外穿过第一贯通槽,多个阴极接线柱沿周向对齐且向外穿过第二贯通槽。
在通过流道墙2形成多流道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10至图14,流道墙2包括呈柱状的中心流道墙26和呈筒状的多个外部流道墙,外部流道墙包括边缘流道墙29和多个周围流道墙,中心流道墙26和周围流道墙均形成有沿周向盘绕流道墙外周壁延伸的边界凸起部210。例如,中心流道墙26呈圆柱状,周围流道墙呈圆筒状,边界凸起部210呈螺旋状延伸。其中,中心流道墙26、多个周围流道墙和边缘流道墙29由内而外依次套接,相邻的流道墙2中的其中一者的流道墙外周壁和边界凸起部210与另一者的流道墙内周壁共同限定出过水流道1。且根据前述可知,由于相邻的两个流道墙2的极性不同,以及在酸碱隔膜的作用下,在形成套接结构的多个流道墙2中,也可形成依次交替排布的多个酸性水流道和多个碱性水流道,至于酸碱隔膜的具体设置方式会在下文中有所述及。
为尽量延长水流在过水流道1内的逗留时间,将流道墙2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为流道墙进水端和流道墙出水端,此时边界凸起部210在流道墙2的整个轴向长度范围内延伸,从而具有较长的流道长度。
若要使各个酸性水流道中的酸性水均通过同一个装置酸性水出口流出,以及使各个碱性水流道中的碱性水均通过同一个装置碱性水出口流出,可通过如下实施例实现。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所有外部流道墙的流道墙出水端均通过形成流道墙端壁211封闭,在与中心流道墙26相邻的外部流道墙上,流道墙端壁211连接有轴向向外伸出的流道出水管212,在其余的外部流道墙上,流道墙端壁211连接有轴向向外伸出的流道出水管212且形成有间隔于流道出水管212设置的出水管穿过孔213。
其中,在由内而外连续套接的任意三个外部流道墙中,位于最内侧的外部流道墙上的流道出水管212向外穿过位于中间的外部流道墙上的出水管穿过孔213,并穿入位于最外侧的外部流道墙上的流道出水管212内。位于中间的外部流道墙上的流道出水管212向外穿过位于最外侧的外部流道墙上的出水管穿过孔213,相邻的流道墙2之间形成有位于过水流道1与流道出水管212之间的流通间隙3。
为更便于理解上述原理,下面参照图示实施例作解释说明。
在图示实施例中,流道墙2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接的中心流道墙26、第一周围流道墙27、第二周围流道墙28和边缘流道墙29。其中,第一周围流道墙27上的流道出水管212向外穿过第二周围流道墙28上的出水管穿过孔213,并穿入边缘流道墙29上的流道出水管212内。第二周围流道墙28上的流道出水管212向外穿过边缘流道墙29上的出水管穿过孔213。
中心流道墙26和第一周围流道墙27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通间隙,第一周围流道墙27与第二周围流道墙28之间形成有第二流通间隙,第二周围流道墙28与边缘流道墙29之间形成有第三流通间隙。第一流通间隙中的水与第三流通间隙中的水的类型相同,即同为酸性水或同为碱性水,而第一流通间隙中的水与第二流通间隙中的水的类型不同,例如,当第一流通间隙中的水为酸性水时,第二流通间隙中的水则为碱性水。
更具体地,第一流通间隙中的水从第一周围流道墙27上的流道出水管212流出,第三流通间隙中的水从边缘流道墙29上的流道出水管212流出,而由于第一周围流道墙27上的流道出水管212穿入边缘流道墙29上的流道出水管212内,此时可使两个流道出水管212之间形成相互间隔套接,即可保证从外观上来看,第一流通间隙中的水和第三流通间隙中的水均从边缘流道墙29上的流道出水管212流出。而第二流通间隙中的水则从第二周围流道墙28上的流道出水管212流出。
换言之,当边缘流道墙29上的流道出水管212和第二周围流道墙28上的流道出水管212中的其中一者的外管口形成为装置酸性水出口时,另一者的外管口则形成为装置碱性水出口。
由此可见,由于第二周围流道墙28上的流道出水管212与边缘流道墙29上的流道出水管212相互隔离,可保证酸性水和碱性水相互隔离地流出装置外,且保证各酸性水流道中的酸性水均从同一装置酸性水出口流出,以及各碱性水流道中的碱性水均从同一装置碱性水出口流出。
参照图13和图14,可在中心流道墙26、第一周围流道墙27和第二周围流道墙28的底端分别形成支撑部214,且中心流道墙26的支撑部214抵接于第一周围流道墙27的流道墙端壁211,第一周围流道墙27的支撑部214抵接于第二周围流道墙28的流道墙端壁211,第二周围流道墙28的支撑部214抵接于边缘流道墙29的流道墙端壁211,从而分别形成上述的第一流通间隙、第二流通间隙和第三流通间隙,保证各个过水流道1与对应的流道出水管212之间的导通。
根据前述,可使流道墙2的轴向一端形成为流道墙进水端,因此参照图11和图12,可将外部流道墙中的流道墙进水端沿轴向开口设置,此时相邻的流道墙出水端之间形成有流道入口11。在此结构下,为形成依次交替排布的多个酸性水流道和多个碱性水流道,可在各个流道入口11上均覆盖酸碱隔膜。
进一步地,电解装置中可设置密封盖合多个流道墙进水端的端部盖板7,该端部盖板7上形成有连通多个流道入口11的装置进水口,即通过同一个装置进水口进水,再通过多个流道入口11分流至各个过水流道1。例如,可在端部盖板7的内端面形成向外凹陷的分流槽71,该分流槽71连通装置进水口且沿横向延伸以依次跨过各个流道入口11,从而实现装置进水口与各个流道入口11之间的导通。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7)

1.一种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包括过水流道(1)、用于对所述过水流道(1)中的水流进行电解的多个电极以及用于酸碱分离所述过水流道(1)中的水流的酸碱隔膜,所述过水流道(1)在所述电解装置内迂回延伸且包括被所述酸碱隔膜隔开的酸性水流道和碱性水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包括多个流道墙(2),所述流道墙(2)的至少部分墙体区域形成为所述电极,所述流道墙(2)包括形成有阳极的多个阳极流道墙和形成有阴极的多个阴极流道墙,多个所述阳极流道墙和多个所述阴极流道墙依次交替排布,相邻的所述阳极流道墙和所述阴极流道墙之间均设有所述酸碱隔膜,以在多个所述流道墙之间限定出依次交替排布的多个所述酸性水流道和多个所述碱性水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包括单个装置进水口、单个装置酸性水出口和单个装置碱性水出口,各个所述酸性水流道均连通所述装置进水口和所述装置酸性水出口,各个所述碱性水流道均连通所述装置进水口和所述装置碱性水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墙(2)呈板状且包括第一墙面(21)、第二墙面(22)、贯穿所述流道墙设置的流道入口(11)和从所述第二墙面(22)上凸起的边界围墙部(23),所述边界围墙部(23)从所述流道入口(11)的外缘部盘绕延伸至所述第二墙面(22)的外缘部;
其中,多个所述流道墙(2)依次层叠布置,相邻的所述流道墙(2)中的其中一者的所述第二墙面(22)和所述边界围墙部(23)以及另一者的所述第一墙面(21)共同限定出所述过水流道(1),所述过水流道(1)的流道出口(12)形成在对应的所述边界围墙部(23)的盘绕外端,多个所述流道入口(11)相互连通且各个所述流道入口(11)上均覆盖有所述酸碱隔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墙(2)呈圆板状,所述边界围墙部(23)呈螺旋状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边界围墙部(23)的盘绕延伸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出口(12)包括所述酸性水流道的酸性水流道出口和所述碱性水流道的碱性水流道出口,所述酸性水流道出口和所述碱性水流道出口沿所述流道墙(2)的周向间隔设置,沿所述流道墙(2)的周向,多个所述酸性水流道出口对位设置,多个所述碱性水流道出口对位设置,沿多个所述流道墙(2)的层叠方向,多个所述流道入口(11)对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还包括筒状外壳以及形成在所述筒状外壳的周壁上且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装置酸性水出口和装置碱性水出口,所述筒状外壳内安装有沿轴向依次层叠的多个所述流道墙(2),各个所述酸性水流道出口均连通至所述装置酸性水出口,各个所述碱性水流道出口均连通至所述装置碱性水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外壳包括套筒周壁部(4)、第一端板部(5)和第二端板部(6),所述套筒周壁部(4)的轴向两端开口且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端板部(5)和所述第二端板部(6)盖合,所述第一端板部(5)的内端面与相邻的所述流道墙(2)的所述第二墙面(22)和所述边界围墙部(23)共同限定出位于端部的所述过水流道(1),所述第二端板部(6)形成有装置进水口,所述装置进水口与相邻的所述流道墙(2)中的所述流道入口(1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周壁形成有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依次间隔排布的第一挡水筋、第二挡水筋和第三挡水筋,所述第一挡水筋、所述第二挡水筋和所述第三挡水筋均密封抵接所述流道墙(2)的外周壁;
其中,在所述第一挡水筋和所述第二挡水筋的周向间隔区域内,所述流道墙(2)和所述筒状外壳之间形成有酸性水流通间隙,所述酸性水流道出口、所述酸性水流通间隙和所述装置酸性水出口对位连通;在所述第二挡水筋和所述第三挡水筋的周向间隔区域内,所述流道墙(2)与所述筒状外壳之间形成有碱性水流通间隙,所述碱性水流道出口、所述碱性水流通间隙和所述装置碱性水出口对位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流道墙(2)和所述筒状外壳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限位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还包括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所述阳极流道墙的外周壁的多个阳极接线柱和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所述阴极流道墙的外周壁的多个阴极接线柱,所述筒状外壳的周壁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贯通槽和第二贯通槽,多个所述阳极接线柱沿周向对齐且向外穿过所述第一贯通槽,多个所述阴极接线柱沿周向对齐且向外穿过所述第二贯通槽。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墙(2)包括呈柱状的中心流道墙(26)和呈筒状的多个外部流道墙,所述外部流道墙包括边缘流道墙(29)和多个周围流道墙,所述中心流道墙(26)和所述周围流道墙均形成有沿周向盘绕流道墙外周壁延伸的边界凸起部(210);
其中,所述中心流道墙(26)、多个所述周围流道墙和所述边缘流道墙(29)由内而外依次套接,相邻的所述流道墙(2)中的其中一者的流道墙外周壁和所述边界凸起部(210)与另一者的流道墙内周壁共同限定出所述过水流道(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流道墙(26)呈圆柱状,所述周围流道墙呈圆筒状,所述边界凸起部(210)呈螺旋状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墙(2)的轴向两端分别为流道墙进水端和流道墙出水端,所述外部流道墙的所述流道墙出水端通过形成流道墙端壁(211)封闭;
在与所述中心流道墙(26)相邻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所述流道墙端壁(211)连接有轴向向外伸出的流道出水管(212),在其余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所述流道墙端壁(211)连接有轴向向外伸出的流道出水管(212)且形成有间隔于所述流道出水管(212)设置的出水管穿过孔(213);以及
在由内而外连续套接的任意三个所述外部流道墙中,位于最内侧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的所述流道出水管(212)向外穿过位于中间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的所述出水管穿过孔(213)并穿入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的所述流道出水管(212)内;位于中间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的所述流道出水管(212)向外穿过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外部流道墙上的所述出水管穿过孔(213),相邻的所述流道墙(2)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过水流道(1)与所述流道出水管(212)之间的流通间隙(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流道墙中的所述流道墙进水端沿轴向开口设置,相邻的所述流道墙出水端之间形成有流道入口(11),各个所述流道入口(11)上均覆盖有所述酸碱隔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还包括盖合多个所述流道墙进水端的端部盖板(7),所述端部盖板(7)上形成有连通多个所述流道入口(11)的装置进水口。
CN202022770935.1U 2020-11-25 2020-11-25 电解装置 Active CN215711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0935.1U CN215711964U (zh) 2020-11-25 2020-11-25 电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0935.1U CN215711964U (zh) 2020-11-25 2020-11-25 电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1964U true CN215711964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4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70935.1U Active CN215711964U (zh) 2020-11-25 2020-11-25 电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1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9180B2 (en) Expanded ion-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 cell
RU2001108582A (ru) Разделенный мембранами биполярный многокамерный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ий реактор
CN201084772Y (zh) 一种蓄电池组的连接件及包括该连接件的蓄电池组
CN215711964U (zh) 电解装置
ES2920506T3 (es) Bloque de electrólisis y bastidor de celdas para el mismo
RU2004104365A (ru) Конфигурация пакета из твердотельных оксидных топлив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US20140014502A1 (en) Modular Electrolysis Unit
ES2307720T3 (es)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on de placas bipolares ligeras para pilas de combustible.
US20060127740A1 (en) Oxidant flow system for submerged metal air electrochemical cell
US20050183956A1 (en) Electrodialysis device
CN212559579U (zh) 电渗析滤芯和***
ES2189439T3 (es) Reactor electroquimico multicelda bipolar y separado por membranas.
KR100725927B1 (ko) 연료전지 스택용 판 요소
CN217955907U (zh) 极板、双极板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
CN217361652U (zh) 一种便于组成电堆的新型燃料电池集成双极板
CN105810976B (zh) 一种易组装的单元燃料电池结构及燃料电池装置
CN213995138U (zh) 一种制氢机的水气分离器
CN112290045B (zh) 电池单元
CN212357411U (zh) 适于中部、边缘出气的电解室及其电解槽
CN112591855A (zh) 一种电催化水的电势保持装置及电催化水设备
KR101060727B1 (ko) 이온수지를 사용하는 전기분해조 구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4894597B (zh) 一种高效的电解装置
CN214990459U (zh) 一种电催化水的电势保持装置及电催化水设备
CN219023548U (zh) 一种易于排气的滤芯外壳及使用其的电吸附滤芯结构
CN218573630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二氧化碳还原实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