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7641U -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7641U
CN215637641U CN202122075125.9U CN202122075125U CN215637641U CN 215637641 U CN215637641 U CN 215637641U CN 202122075125 U CN202122075125 U CN 202122075125U CN 215637641 U CN215637641 U CN 215637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control box
outdoor unit
guid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51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学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751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7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7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7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电控盒设于中隔板的上方,且电控盒横跨中隔板;电控盒内形成有连通压缩机腔和风机腔的容纳腔,以及设于压缩机腔的第一导风部和设于风机腔的第二导风部;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均向下倾斜;主板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的流道上方。如此,空调器室外机的气流从压缩机腔的第一导风部流入,经过容纳腔,经第二导风部流入风机腔内,随后排到室外。压缩机腔和风机腔通过电控盒内部的容纳腔连通,使得电控盒两端的气流具有温度差,再结合双导风部的设计,流过电控盒内部的气流更顺畅,过风量更大,进而使得电控盒的散热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室外机的电控盒,通常用于装配主板、散热板或者其它的元器件等等。通常情况下,电控盒内是密闭空间,主板及其它元器件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控盒内空间的温度升高。若不及时进行散热,主板及其它元器件会因温度过高影响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现有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电控盒主要是风冷模式,是通过外露的散热器将电控盒中元器件的热量传递到壳体外的。外露的电控盒散热器处于风机腔内,一端靠近风机,另一端贴近中隔板,导致了散热器内的气流流动受阻,无法快速带走热量,进而导致电控盒的散热效果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室外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
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内腔分隔为压缩机腔和风机腔;
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中隔板的上方,且横跨所述中隔板;所述电控盒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压缩机腔和所述风机腔的容纳腔;所述电控盒还包括设于所述压缩机腔的第一导风部和设于所述风机腔的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均向下倾斜;以及
主板,所述主板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的流道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均包括上挡片和下挡片;所述上挡片和所述下挡片自上而下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导风部的上挡片和下挡片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二导风部的上挡片和下挡片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还包括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连接所述上挡片和所述下档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加强筋板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内,并将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分隔成至少两个二级风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挡片向上***,以使至少一个所述二级风道的过风量更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伸入所述压缩机腔的底面设置有分隔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上设有通风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部向下倾斜的角度为α,α不大于35°;所述第二导风部向下倾斜的角度为β,β不大于3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主板的下方,所述散热器一端伸入所述压缩机腔,另一端伸入所述风机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外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中隔板、电控盒和主板。其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内腔;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内腔分隔为压缩机腔和风机腔;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中隔板的上方,且横跨所述中隔板;所述电控盒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压缩机腔和所述风机腔的容纳腔;所述电控盒还包括设于所述压缩机腔的第一导风部和设于所述风机腔的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均向下倾斜;所述主板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的流道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电控盒设于中隔板的上方,且电控盒横跨中隔板;电控盒内形成有连通压缩机腔和风机腔的容纳腔,以及设于压缩机腔的第一导风部和设于风机腔的第二导风部;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均向下倾斜;主板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的流道上方。如此,在风机的作用下,空调器室外机的内腔形成气流,气流从压缩机腔的第一导风部流入,经过容纳腔,经第二导风部流入风机腔内,随后排到室外。压缩机腔和风机腔通过电控盒内部的容纳腔连通,使得电控盒两端的气流具有温度差,再结合双导风部的设计,流过电控盒的气流更顺畅,气流量更大,进而使得电控盒的散热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外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控盒和主板装配示意图;
图3为部件电控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部件电控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侧视图;
图6为图3的另一侧视图;
图7为图3的仰视图;
图8为图3的俯视图;
图9为图3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空调器室外机 100 壳体 200 中隔板
300 电控盒 400 主板 110 压缩机腔
120 风机腔 310 第一导风部 320 第二导风部
330 散热器 340 分隔板 341 通风孔
321 上挡片 322 下挡片 323 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外机,旨在解决空调器室外机电控盒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空调器室外机10包括壳体100、中隔板200、电控盒300和主板400。其中,所述壳体100内形成有内腔;所述中隔板200将所述内腔分隔为压缩机腔110和风机腔120;所述电控盒3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电控盒300位于所述中隔板200的上方,且横跨所述中隔板200;所述电控盒300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压缩机腔110和所述风机腔120的容纳腔;所述电控盒300还包括设于所述压缩机腔110的第一导风部310和设于所述风机腔120的第二导风部320;所述第一导风部310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20均向下倾斜;所述主板40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导风部310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20的流道上方。
具体而言,壳体100整体可以是正方体、长方体、圆筒形或近似圆筒形,壳体100内部形成内腔,用于安装空调器室外机10的风机、压缩机、电控盒300等部件。通常,壳体100上有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使空调器室外机10,在风机的作用下,可以进行热交换。考虑到降噪和防水,壳体100内部设有中隔板200,将壳体100的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其中一个腔主要放置压缩机,下称压缩机腔110;另一个腔主要放置风机,下称风机腔120。
电控盒300,通常用于装配主板400、元器件、散热板或模块支架等等,下面以电控盒300只装配了主板400为例进行介绍。电控盒300常常安装于壳体100的内腔。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盒300安装于中隔板200的上方,且横跨中隔板200,一部分位于风机腔120,另一部分位于压缩机腔110。电控盒300内还形成有连通压缩机腔110和风机腔120的容纳腔;具体地,容纳腔也是横跨中隔板200,一部分位于风机腔120,另一部分位于压缩机腔110的;如此,压缩机腔110、电控盒300内部的容纳腔以及风机腔120形成畅通的风路,进而提高了电控盒300的散热效果。
其次,电控盒300还包括第一导风部310与第二导风部320。第一导风部310设于压缩机腔110,所述第二导风部320设于风机腔120,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均与容纳腔的外壁相连,与未设置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的电控盒300相比,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部310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压缩机腔110和风机腔120上由于气压差而形成的涡流,能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同时,第一导风部310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流经电控盒300的风速,达到导流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电控盒300的进风量;第二导风部320的设计可以提高电控盒300的出风量,最后,第一导风部310、第二导风部320以及电控盒300容纳腔的结合设计,提高了电控盒300的过风量,进而提高了电控盒300的散热效果。
与此同时,在南方的潮湿天气等情况下,风机的风轮上附着有水珠等,启动空调器室外机10,风机转动,风机上面的水珠会因风机的作用甩出,有极大的可能会甩入电控的内部,致使安装在电控盒300内部的主板400或者元器件损坏。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风机腔120内设置的第二导风部320还可以兼具挡水的功能,进而保护了安装于电控盒300的主板400和其它元器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可以是片状的,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或者其他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其次,考虑到电控盒300安装在风机和压缩机的上方,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控盒300的过风量,进而提高电控盒300的散热效果,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均向下倾斜。
容纳腔内还设有主板400,当然,容纳腔内还能设置空调器室外机10需要的其它元器件,本实施例为方便介绍,以电控盒300内设置主板400为例进行介绍。主板400设置在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流道的上方。如此,在风机的作用下,流经容纳腔的风可以快速带走主板400产生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电控盒300设于中隔板200的上方,且电控盒300横跨中隔板200;电控盒300内形成有连通压缩机腔110和风机腔120的容纳腔,以及设于压缩机腔110的第一导风部310和设于风机腔120的第二导风部320;第一导风部310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20均向下倾斜;主板40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导风部310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20的流道上方。如此,在风机的作用下,空调器室外机10的内腔形成气流,气流从压缩机腔110的第一导风部310流入,经过容纳腔,经第二导风部320流入风机腔120内,随后排到室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压缩机腔110和风机腔120连通,使得电控盒300两端的气流具有温度差,再结合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的设计,使得流过电控盒300的气流更顺畅,过风量更大,进而使得电控盒300的散热效果更佳。
请参阅图3,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电控盒300还包括安装于容纳腔的散热器330,散热器330位于所述主板400的下方,且散热器330一端伸入所述压缩机腔110,另一端伸入所述风机腔120。具体地,所述散热器330包括散热翅片组合,散热器330上方与所述主板400与抵接,再者容纳腔两侧的外侧壁开口较大,使得散热器330的一端伸入所述压缩机腔110,另一端伸入所述风机腔120。如此,打破了原有散热器330孤立处于风道内的现状,增大了电控盒300以及主板40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电控盒300的散热效果。优选地,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散热器330上开设有散热槽,散热器顶部贯设有通孔。
请参阅图3和图4,在另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均包括上挡片321和下挡片322;上挡片321和下挡片322自上而下间隔排布;第一导风部310的上挡片321和下挡片322之间形成第一风道;第二导风部320的上挡片321和下挡片322之间形成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与容纳腔连通。如前所述,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可以是片状的,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者其他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在本实施例中,整个导风部呈不规则的形状,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均包括上挡片321和下挡片322;上挡片321和下挡片322是自上而下间隔排布的,考虑到整体结构的紧凑和足够的导风效果,上挡片321和下挡片322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原有的元件的正常工作;当然了,为了保证足够的散热效果,也不宜太小。最后,参考整个电控盒300尺寸的设计,上挡片321和下挡片322之间的间距,为电控盒300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效果最好。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风部310的上挡片321和下挡片322之间形成第一风道,且所述第一风道一端连通电控盒300的容纳腔,另一端连通压缩机腔110,基于整个导风部位于壳体100的上方,且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均向下倾斜,所以,第一风道也是向下倾斜。第二导风部320的上挡片321和下挡片322之间形成第二风道,且所述第二风道一端连通电控盒300的容纳腔,另一端连通风机腔120,与第一导风部310的设计原理一致,所述第二风道也向下倾斜。由此可预见,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的设计,降低了空调器室外机10噪音,并且提高电控盒300的过风量。
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增强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的稳定性,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还包括加强筋板323,所述加强筋板323连接上挡片321和所述下档片。具体地,所述加强筋板323可以是含加强筋折边的冷凝器用边板。含加强筋折边的冷凝器用边板的引用,可以使整个第一导风部310或第二导风部320兼具强度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当电控盒300的尺寸较大时,为了进一步满足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的稳定性,所述加强筋板323为多个加强筋板323,所述多个加强筋板323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内,并将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分隔成至少两个二级风道。具体地,所述多个加强筋板323可以是按任意间距排布的,也可以是按照一定的间距变化规律,例如间距等比变幻。也可以是均匀排布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但是要保证划分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二级风道一端连通容纳腔,另一端连通压缩机腔110或者风机腔120。可见,任意相邻的两个加强筋板323之间形成一个二级风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内的二级风道至少为两个,还可以是3个、4个、5个及5个以上。优选地,所述多个加强筋板323为4个,均匀的排布在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内,将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分隔呈3个二级风道。
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电控盒300安装了主板400和其他元器件,元器件的安装位置不同,导致电控盒300的不同位置散热量的要求不同,为了满足不同位置散热量不同的情景,所述上挡片321向上***,如图3和图4所示,以使至少一个所述二级风道的过风量更大。如此,二级风道的风道口大小可以根据元器件热量分布进行确定,根据适配的元器件产生热量大的位置,对应的二级风道口则设计更大,使得整个电控盒300的散热更充分。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考虑到压缩机腔110的内部元器件较多,本实施例的电控盒300改变了原来的密封设计,使得压缩机组件的上方没有任何防护,可能会导致灰尘等等堆积。由此,所述电控盒300伸入所述压缩机腔110的底面设置有分隔板340。可见,分隔板340是位于空调器室外机10的内部,作防尘罩的功能使用,故而,对分隔板340的强度耐腐蚀等性能要求较低,一般的薄板即可。分隔板340的材料也没有过多的限定,为降低整个电控盒300的重量和成本,采用塑料硬板也可以。
请参阅图7,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电控盒300的散热更充分,所述分隔板340上设有通风孔,如此,使得压缩机腔110和电控盒300内至少增加一条气流通路,提高了电控盒300的进风量。具体地,考虑到分隔板340是为了防止灰尘过多地堆积在压缩腔的,所述通风孔的开孔数量不宜过多,开孔面积不宜过大。优选地,通风孔可以开设在第一导风部310的正下方,如此,第一导风部310可以阻挡一部风灰尘进入压缩机腔110。
请参阅图5,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在兼具导风的基础上,为了使得第二导风部320挡水效果更佳,第二导风部320向下倾斜的角度为β,且β不大于35°。优选地,所述β可以是0°、5°、8°、10°、12°、16°、20°、25°、28°、32°或者35°。同时,考虑到整体布局,第一导风部310向下倾斜的角度为α,α不大于35°,优选地,所述α可以是0°、5°、8°、10°、12°、16°、20°、25°、28°、32°或者35°。具体地,β角具体指代第二导风部320下挡片322靠近中隔板200的一面与所述中隔板200的夹角。同理,α角具体指代第一导风部310的下挡片322靠近中隔板200的一面与所述中隔板200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室外机10的电控盒300的内部形成有连通压缩机腔110和风机腔120的容纳腔,而后在容纳腔的外壁设置向下倾斜的第一导风部310和第二导风部320,所述第一导风部310和所述第二导风部320分别设于压缩机腔110和风机腔120,第一导风部310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第二导风部320的内部形成有第二风道。如此,形成了双风道贯通电控盒300内部的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散热效果更好,同时,还兼顾了挡水和降噪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外机10,该空调器室外机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内腔;
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内腔分隔为压缩机腔和风机腔;
电控盒,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中隔板的上方,且横跨所述中隔板;所述电控盒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压缩机腔和所述风机腔的容纳腔;所述电控盒还包括设于所述压缩机腔的第一导风部和设于所述风机腔的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均与所述容纳腔的外侧壁相连,且向下倾斜;以及
主板,所述主板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的流道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均包括上挡片和下挡片;所述上挡片和所述下挡片自上而下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导风部的上挡片和下挡片之间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二导风部的上挡片和下挡片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和所述第二导风部还包括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连接所述上挡片和所述下挡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加强筋板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内,并将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分隔成至少两个二级风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片向上***,以使至少一个所述二级风道的过风量更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伸入所述压缩机腔的底面设置有分隔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上设有通风孔。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向下倾斜的角度为α,α不大于35°;所述第二导风部向下倾斜的角度为β,β不大于3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散热器,且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主板的下方;所述散热器一端伸入所述压缩机腔,另一端伸入所述风机腔。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
CN202122075125.9U 2021-08-30 2021-08-30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5637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5125.9U CN215637641U (zh) 2021-08-30 2021-08-30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5125.9U CN215637641U (zh) 2021-08-30 2021-08-30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7641U true CN215637641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0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5125.9U Active CN215637641U (zh) 2021-08-30 2021-08-30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7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08155U (zh) 电控盒组件和空调器
CN211345777U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CN111023545A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CN106949557B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106659063A (zh) 一种内置风道式密封机箱
CN215637641U (zh)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CN110785066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215808919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797906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1768538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991691U (zh) 风冷散热显示器
CN214619848U (zh) 电器盒和空调室外机
CN115264630A (zh) 一种空调箱体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211345586U (zh) 空调室外机的外壳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008142U (zh) 一种双通道式散热服务器
CN220958709U (zh) 一种防水盖、室外机及空调
CN218451059U (zh) 一种散热电子机箱
CN21662004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415164U (zh) 进出风格栅和空调器
CN21740268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781528U (zh) 整体式空调
CN221327478U (zh) 一种电抗器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16210793U (zh) 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刀片服务器
CN216491665U (zh) 散热式安装壳和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