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4563U - 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4563U
CN215444563U CN202023277475.5U CN202023277475U CN215444563U CN 215444563 U CN215444563 U CN 215444563U CN 202023277475 U CN202023277475 U CN 202023277475U CN 215444563 U CN215444563 U CN 215444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oil
cavity
channe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74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伟山
宗满意
赵天扬
于宝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Nanjing Servo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c Nanjing Servo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Nanjing Servo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 Nanjing Servo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74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4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4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4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rvo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包括阀体,阀体的进油口分别经分油通道Ⅰ和分油通道Ⅱ与负载油腔连通,负载油腔与回油通道连通,负载油腔分别经负载通道Ⅰ和负载通道Ⅱ输出负载油液;负载油腔内设置有阀芯,阀芯上同轴设置有凸肩Ⅰ和凸肩Ⅱ;进油口还分别与控制油腔Ⅰ和控制油腔Ⅱ连通,控制油腔Ⅰ、Ⅱ分别经喷嘴Ⅰ、喷嘴Ⅱ与溢流腔连通,溢流腔经节流口Ⅲ与回油通道连通;溢流腔内还设有用于阻挡喷嘴Ⅰ/Ⅱ的挡片,挡片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经反馈杆与阀芯连接;阀芯的两端面分别与控制油腔Ⅰ和控制油腔Ⅱ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准、控制效率高、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液伺服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
背景技术
目前,电液伺服阀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但由于传统电液伺服阀仅能控制单个负载连续运动,而在负载实际工作中往往只利用了电液伺服阀全部行程的一小部分,造成了电液伺服阀的阀芯行程未被完全利用的问题;在一些需要控制两个负载或多个负载的工况下,往往需要两个或多个电液伺服阀分别控制,大大增加了***的复杂程度同时增加了成本,也使***的体积重量增大,因此提高电液伺服阀的利用效率、降低***的复杂程度、解决飞机、汽车、发动机减重设计的难点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准、控制效率高、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包括阀体,阀体的进油口分别经分油通道Ⅰ和分油通道Ⅱ与负载油腔连通,负载油腔与回油通道连通,负载油腔分别经负载通道Ⅰ和负载通道Ⅱ输出负载油液;所述的负载油腔内设置有阀芯,阀芯上同轴设置有凸肩Ⅰ和凸肩Ⅱ,凸肩Ⅰ、Ⅱ分别用于控制负载通道Ⅰ、Ⅱ的开度;所述的进油口还分别与控制油腔Ⅰ和控制油腔Ⅱ连通,控制油腔Ⅰ、Ⅱ分别经喷嘴Ⅰ、喷嘴Ⅱ与溢流腔连通,溢流腔经节流口Ⅲ与回油通道连通;所述的溢流腔内还设有用于阻挡喷嘴Ⅰ/Ⅱ的挡片,挡片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经反馈杆与阀芯连接;所述的阀芯的两端面分别与控制油腔Ⅰ和控制油腔Ⅱ连通。
前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中,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力矩马达,力矩马达经衔铁组件控制挡片的偏转,以控制挡片阻挡喷嘴Ⅰ/Ⅱ。
前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中,所述的进油口分别经节流口Ⅰ和节流口Ⅱ与控制油腔Ⅰ和控制油腔Ⅱ连通。
前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中,初始工作状态时,所述的凸肩Ⅰ、Ⅱ分别与负载通道Ⅰ、Ⅱ位置错开,使负载通道Ⅰ、Ⅱ与回油通道连通。
前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中,所述的负载通道Ⅰ外接作动筒Ⅰ的负载腔Ⅰ,负载通道Ⅱ外接作动筒Ⅱ的负载腔Ⅱ;作动筒Ⅰ、Ⅱ的定压腔Ⅰ和定压腔Ⅱ均外接定压油Pd。
前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中,所述作动筒Ⅰ、Ⅱ的定压腔Ⅰ和定压腔Ⅱ外接的定压油Pd压力低于工作油Pf。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单个伺服阀两个负载口分别控制两路负载,且两个负载均可实现单独控制,两路负载控制互不干涉,控制效率高,单个负载可实现连续控制、两负载工作状态切换灵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液伺服阀结构,能够采用双零偏控制,电液伺服阀工作在正负零偏附近时,分别控制两个负载实现连续运动,该控制方式控制精准、控制效率高、可靠性高;当电液伺服阀控制电流在零位附近,即-10%~10%电流时可使两负载作动筒停止动作,有效防止了因零偏问题导致两负载控制干涉,具有***保护的作用;同时,可通过输入的控制电流信号正负切换来实现两负载作动筒工作状态自动切换,控制方式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电液伺服阀结构,能够实现单个伺服阀两个负载口分别控制两路负载,有效减轻电液伺服阀和外负载所述的液压***的体积和重量,实现了***优化;此外还提高了多个负载共同控制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准、控制效率高、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作动筒Ⅰ的工作状态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作动筒Ⅱ的工作状态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切换原理图。
附图标记:1-阀体、2-进油口、3-分油通道Ⅰ、4-分油通道Ⅱ、5-负载油腔、6-回油通道、7-负载通道Ⅰ、8-负载通道Ⅱ、9-阀芯、10-凸肩Ⅰ、11-凸肩Ⅱ、12-节流口Ⅰ、13-节流口Ⅱ、14-控制油腔Ⅰ、15-控制油腔Ⅱ、16-喷嘴Ⅰ、17-喷嘴Ⅱ、18-溢流腔、19-节流口Ⅲ、20-挡片、21-驱动装置、211-力矩马达、212-衔铁组件、22-反馈杆、23-作动筒Ⅰ、231-、231-负载腔Ⅰ、232-定压腔Ⅰ、24-作动筒Ⅱ、241-负载腔Ⅱ、242-定压腔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构成如图1-3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的进油口2分别经分油通道Ⅰ3和分油通道Ⅱ4与负载油腔5连通,负载油腔5与回油通道6连通,负载油腔5分别经负载通道Ⅰ7和负载通道Ⅱ8输出负载油液;所述的负载油腔5内设置有阀芯9,阀芯9上同轴设置有凸肩Ⅰ10和凸肩Ⅱ11,凸肩Ⅰ、Ⅱ分别用于控制负载通道Ⅰ、Ⅱ的开度;所述的进油口2还分别经节流口Ⅰ12和节流口Ⅱ13与控制油腔Ⅰ14和控制油腔Ⅱ15连通,控制油腔Ⅰ、Ⅱ分别经喷嘴Ⅰ16、喷嘴Ⅱ17与溢流腔18连通,溢流腔18经节流口Ⅲ19与回油通道6连通;所述的溢流腔18内还设有用于阻挡喷嘴Ⅰ/Ⅱ的挡片20,挡片20一端与驱动装置21连接,另一端经反馈杆22与阀芯9连接;所述的阀芯9的两端面分别与控制油腔Ⅰ14和控制油腔Ⅱ15连通。
所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的控制方式为:将负载通道Ⅰ外接作动筒Ⅰ23的负载腔Ⅰ231,负载通道Ⅱ外接作动筒Ⅱ24的负载腔Ⅱ241;作动筒Ⅰ、Ⅱ的定压腔Ⅰ232和定压腔Ⅱ242均外接定压油Pd;向进油口2通入工作油Pf,Pf>Pd;驱动装置21通入负电流,驱动装置21控制挡片20向喷嘴Ⅰ16偏移,阻挡喷嘴Ⅰ16喷出油液使控制油腔Ⅰ14油压增大,控制油腔Ⅰ14推动阀芯9的凸肩Ⅰ10移动至负载通道Ⅰ7零位,调节负电流大小实现凸肩Ⅰ10在零位两侧微动,进而实现作动筒Ⅰ23的控制,参见图1。
驱动装置21通入正电流,驱动装置21控制挡片20向喷嘴Ⅱ17偏移,阻挡喷嘴Ⅱ17喷出油液使控制油腔Ⅱ15油压增大,控制油腔Ⅱ15推动阀芯9的凸肩Ⅱ11移动至负载通道Ⅱ8零位,调节正电流大小实现凸肩Ⅱ11在零位两侧微动,进而实现作动筒Ⅱ24的控制,参见图2。
驱动装置21通入-90%~-50%电流,阀芯9的凸肩Ⅰ10移动至负载通道Ⅰ7与分油通道Ⅰ3连通,输出油液至作动筒Ⅰ23的负载腔Ⅰ231,使作动筒Ⅰ23的活塞杆Ⅰ232向背离负载腔Ⅰ231方向移动。
驱动装置21通入-50%~-10%电流,阀芯9的凸肩Ⅰ10移动至负载通道Ⅰ7与回油通道6连通,作动筒Ⅰ23负载腔Ⅰ231油液流出,使作动筒Ⅰ23的活塞杆Ⅰ232向负载腔Ⅰ231方向移动。当驱动装置通入负电流-90%~10%时,负载通道Ⅱ8始终与回油通道6连通,作动筒Ⅱ24不工作。
驱动装置21通入50%~90%电流,阀芯9的凸肩Ⅱ11移动至负载通道Ⅱ8与分油通道Ⅱ4连通,输出油液至作动筒Ⅱ24的负载腔Ⅱ241,使作动筒Ⅱ24的活塞杆Ⅱ242向背离负载腔Ⅱ241方向移动。
驱动装置21通入10%~50%电流,阀芯9的凸肩Ⅱ11移动至负载通道Ⅰ7与回油通道6连通,作动筒Ⅱ24负载腔Ⅱ241油液流出,使作动筒Ⅱ24的活塞杆Ⅱ242向负载腔Ⅱ241方向移动。当驱动装置通入10%~90%电流时,负载通道Ⅰ7始终与回油通道6连通,作动筒Ⅰ23不工作。
驱动装置21通入-10%~10%电流,负载通道Ⅰ7、负载通道Ⅱ8与回油通道6连通,作动筒Ⅰ23及作动筒Ⅱ24均不工作,参见图3。
由上述可知,可通过输入的控制电流信号正负来实现两作动筒Ⅰ23与作动筒Ⅱ24工作状态自动切换。
前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力矩马达211,力矩马达211经衔铁组件212控制挡片20的偏转,以控制挡片20阻挡喷嘴Ⅰ/Ⅱ。
前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在初始工作状态时,所述的凸肩Ⅰ、Ⅱ分别与负载通道Ⅰ、Ⅱ位置错开,使负载通道Ⅰ、Ⅱ与回油通道6连通。
所述驱动装置22的工作原理:力矩马达211通过吸合/释放衔铁组件212,从而控制挡片20发生偏移,改变喷嘴-挡片节流面积改变,致使阀芯9两端控制油腔Ⅰ14与控制油腔Ⅱ15产生压差,引起阀芯9位移,此位移一直持续到由于反馈杆22弯曲产生的反馈力矩与控制电流产生的力矩相平衡时为止,此时挡片20大致处于中位。
由上所述可知,电液伺服阀滑阀设计可实现单个伺服阀两个负载口分别控制两个负载,且两个负载均可实现单独、连续控制,两个负载控制互不干涉,控制效率高。
通过输入的控制电流信号正负切换来实现两负载作动筒工作状态自动切换,同时当控制电流在零位附近,即-10%~10%电流时可使两负载作动筒停止动作;该控制方式控制精准、控制效率高、可靠性高。

Claims (6)

1.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1)的进油口(2)分别经分油通道Ⅰ(3)和分油通道Ⅱ(4)与负载油腔(5)连通,负载油腔(5)与回油通道(6)连通,负载油腔(5)分别经负载通道Ⅰ(7)和负载通道Ⅱ(8)输出负载油液;所述的负载油腔(5)内设置有阀芯(9),阀芯(9)上同轴设置有凸肩Ⅰ(10)和凸肩Ⅱ(11),凸肩Ⅰ、Ⅱ分别用于控制负载通道Ⅰ、Ⅱ的开度;所述的进油口(2)还分别与控制油腔Ⅰ(14)和控制油腔Ⅱ(15)连通,控制油腔Ⅰ、Ⅱ分别经喷嘴Ⅰ(16)、喷嘴Ⅱ(17)与溢流腔(18)连通,溢流腔(18)经节流口Ⅲ(19)与回油通道(6)连通;所述的溢流腔(18)内还设有用于阻挡喷嘴Ⅰ/Ⅱ的挡片(20),挡片(20)一端与驱动装置(21)连接,另一端经反馈杆(22)与阀芯(9)连接;所述的阀芯(9)的两端面分别与控制油腔Ⅰ(14)和控制油腔Ⅱ(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力矩马达(211),力矩马达(211)经衔铁组件(212)控制挡片(20)的偏转,以控制挡片(20)阻挡喷嘴Ⅰ/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口(2)分别经节流口Ⅰ(12)和节流口Ⅱ(13)与控制油腔Ⅰ(14)和控制油腔Ⅱ(1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其特征在于,初始工作状态时,所述的凸肩Ⅰ、Ⅱ分别与负载通道Ⅰ、Ⅱ位置错开,使负载通道Ⅰ、Ⅱ与回油通道(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通道Ⅰ(7)外接作动筒Ⅰ(23)的负载腔Ⅰ(231),负载通道Ⅱ(8)外接作动筒Ⅱ(24)的负载腔Ⅱ(241);作动筒Ⅰ、Ⅱ的定压腔Ⅰ(232)和定压腔Ⅱ(242)均外接定压油P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筒Ⅰ、Ⅱ的定压腔Ⅰ(232)和定压腔Ⅱ(242)外接的定压油Pd压力低于工作油Pf。
CN202023277475.5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 Active CN215444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475.5U CN21544456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475.5U CN21544456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4563U true CN215444563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81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7475.5U Active CN21544456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4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2677B2 (en) Actua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 position of a linearly movable element
EP0556613A1 (en) Rack and pinion pneumatic actuator with counter-pressure control and damping device
CN109469594B (zh) 用于飞机液压***的连续调压电液比例轴向柱塞变量泵
CN109882462B (zh) 液控比例与负载敏感融合变量泵及液控智能流量分配***
CN109779993B (zh) 一种电比例负载敏感多路阀
CN112196852A (zh) 一种数字流体先导驱动的双阀芯可编程控制液压阀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64714A (zh) 一种新型液压挖掘机流量控制***
CN112178006A (zh) 一种自动换向的液压缸
CN102312457A (zh) 一种压力反馈式液压冲击器
CN215444563U (zh) 一种可控双负载的电液伺服阀
CN213360612U (zh) 一种集成换向阀的液压缸缸座
CN102979769A (zh) 液压缸的伸缩控制回路
CN110864015A (zh) 双作用执行元件速度切换液压控制***
CN115638282A (zh) 一种可变截面气压执行器及其控制***和控制方法
CN112032122B (zh) 一种液压控制***和具有该液压控制***的挖掘机
WO2021132569A1 (ja) 空気圧アクチュエータ
US11280357B1 (en) Hydraulic variable pump set and excavator
CN217539723U (zh) 一种可调压自动换向阀
CN109538456B (zh) 一种采用比例阀、微型高速数字阀联合控制的电液比例阀控泵及控制方法
CN114294272B (zh) 一种液压冲击器控制***及液压凿岩机
CN211648619U (zh) 一种低成本先导比例控制回路
CN219953785U (zh) 一种液压缸二级调速装置
CN116221207B (zh) 多电磁阀控制的离散四腔液压缸***
CN111927844B (zh) 一种高频响高精度液压控制单元及其控制方法
CN211501130U (zh) 一种正流量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