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816U - 一种运转车车架及其运转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转车车架及其运转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7816U
CN215097816U CN202120390933.1U CN202120390933U CN215097816U CN 215097816 U CN215097816 U CN 215097816U CN 202120390933 U CN202120390933 U CN 202120390933U CN 215097816 U CN215097816 U CN 215097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limit
bearing section
sec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909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兴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909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7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7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7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转车车架及运转车。所述运转车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两个边纵梁;两个所述边纵梁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每一所述边纵梁包括边承重段、两个边让位段和两个边连接段,所述边承重段位于所述边连接段的下方,所述边承重段的两端通过所述边让位段与所述边连接段相连,所述边纵梁通过所述边连接段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相连。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增加车架宽度,提高车架抗扭转强度,其结构简单、外形方正,便于生产制造,既满足整车的安装和货物承载要求,又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能够较好地适用于运转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运转车车架及其运转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转车车架及其运转车。
背景技术
运转车主要用于物资的短距离运送,一般是在汽车底盘的基础上增加副车架及载货平台,该副车架适于支承汽车底盘的车轮、悬架、底盘部件等结构,载货平台位于副车架的上方,汽车底盘通过副车架与载货平台相连。
现有的副车架通常采用在两根纵梁中间增加若干横梁的方式,为了避开连接在车桥两端的车轮,副车架的宽度一般远小于整车宽度,车架整体扭转强度较低。此外,由于载货平台位于副车架上方,致使整车重心较高,不利于转运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增加车架宽度,提高车架抗扭转强度,同时降低整车重心,增加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转车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两个边纵梁;两个所述边纵梁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每一所述边纵梁包括边承重段、两个边让位段和两个边连接段,所述边承重段位于所述边连接段的下方,所述边承重段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边让位段与所述边连接段相连,所述边纵梁通过所述边连接段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边承重段、边让位段和边连接段,使得运转车车架的前后两端拱起、中间部分下沉;其前后两端拱起的部分适于为前后车轮和悬架提供装配和运动空间的需要,有助于增加车架宽度,提高车架抗扭转强度;其中间部分下沉可降低载货平台的高度,进而降低整车重心,增加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运转车车架结构简单,外形方正,便于生产制造,既满足整车的安装和货物承载要求,又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能够较好地适用于运转车辆。
进一步地,所述运转车车架还包括至少两个主纵梁,所述主纵梁与所述边纵梁相互平行且位于两个所述边纵梁之间,每一所述主纵梁包括主承重段、两个主让位段和两个主连接段,所述主承重段位于所述主连接段的下方,所述主承重段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主让位段与所述主连接段相连,所述主纵梁通过所述主连接段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纵梁与边纵梁的结构近似,一方面能为载货平台提供平整的支撑台面,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增加运转车车架的抗扭转强度,更好的用于支撑载货平台。
进一步地,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主承重段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横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横梁能减少主承重段之间发生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的弯折,进而加固主承重段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提高运转车车架的抗扭转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边承重段和所述主承重段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边横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横梁能减少边承重段和主承重段发生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的弯折,进而增加边承重段和主承重段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提高运转车车架的抗扭转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边横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边承重段适于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边承重段卡接在第一定位槽中时,能促使边横梁与边承重段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提高运转车车架的抗扭转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连接段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均适于卡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横梁和后横梁分别卡接在其对应的第二定位槽中时,能够促使前横梁与主连接段以及后横梁与主连接段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进而提高运转车车架的抗扭转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运转车车架还包括托盘和至少两个立柱,所述托盘通过所述立柱连接在所述边承重段的下方并与所述边承重段形成一容置区,所述容置区适于供运转车的底盘部件进行装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盘位于边承重段的下方,呈吊挂式设计,可用于装配如动力电池、液压泵站等运转车的底盘部件,其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整车的重心高度,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在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翻边,所述立柱通过所述翻边与所述托盘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能增加托盘与立柱的接触面,从而促使立柱与托盘的连接更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运转车,包括上述的运转车车架。所述运转车与上述运转车车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运转车还包括前车桥和后车桥,所述运转车车架在其前端两个边连接段和其后端两个边连接段的下方均形成一让位空间,所述前车桥和所述后车桥分别设在所述运转车车架的前后两端并位于所述让位空间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运转车车架能为前车桥和后车桥的安装和运行提供良好的让位空间,进而有助于运转车车架的宽度增加至于整车的宽度接近,可以有效发挥车架的抗扭转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运转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运转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横梁;2-后横梁;3-边纵梁;31-边承重段;32-边让位段;33-边连接段;4-主纵梁;41-主承重段;42-主让位段;43-主连接段;431-第二定位槽;5-中间横梁;6-边横梁;61-第一定位槽;7-托盘;71-翻边;72-加固条; 8-立柱;9-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内”与“外”,指的是相对于一腔体结构,诸如一箱子,箱子内部为内侧,箱子外部为外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设置有坐标系XYZ,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前侧,X轴的反向代表后侧,Y轴的正向代表右侧,Y轴的反向代表左侧, 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转车,包括如图1所示的运转车车架,该运转车车架适于支承汽车底盘的前车桥、后车桥、底盘部件等结构。其中,前车桥和后车桥主要由悬架和设在悬架两端的车轮构成,载货平台位于运转车车架的上方,汽车底盘通过运转车车架与载货平台相连,其均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一步展开和图示。
本实施例的运转车车架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和两个边纵梁3。其中,两个边纵梁3相互平行且位于前横梁1和后横梁2之间,每个边纵梁3均包括一个边承重段31、两个边让位段32和两个边连接段33。边承重段31位于边连接段33下方,边承重段31和边连接段33的延伸方向均与X轴方向平行,边承重段31的两端分别通过边让位段32于边连接段33相连。由此,边让位段32相对于水平面(与XY面平行的面)倾斜向上延伸,使得边纵梁3呈两端高、中间部分凹陷的杆状结构,边纵梁3通过该边连接段33与前横梁1和后横梁2相连。
本实施例的运转车车架中,两个边纵梁3与前横梁1和后横梁2通过焊接方式实现首尾相连,由此拼接成一个矩形框,且该矩形框的前后两端拱起、中间部分下沉。其前后两端拱起的部分适于为前后车轮和悬架提供装配和运动空间的需要,有助于增加车架宽度,提高车架抗扭转强度;其中间部分下沉可降低载货平台的高度,进而降低整车重心,增加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运转车车架结构简单,外形方正,便于生产制造,既满足整车的安装和货物承载要求,又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能够较好地适用于运转车辆。
运转车车架在其前端两个边连接段33和其后端两个边连接段33的下方均形成一个让位空间,前车桥和后车桥分别设在运转车的前后两端并位于该让位空间中,能为前车桥和后车桥的安装和运行提供良好的让位空间,进而有助于运转车车架的宽度增加至于整车的宽度接近,可以有效发挥车架的抗扭转能力。
本实施例的运转车车架还包括至少两个主纵梁4,该主纵梁4与边纵梁3 相互平行且位于两个边纵梁3之间,具体以两个主纵梁4为例进行说明。每个主纵梁4均包括一个主承重段41、两个主让位段42和两个主连接段43。其中,主承重段41位于主连接段43的下方,主承重段41和主连接段43的延伸方向均与X轴方向平行,主承重段41的两端分别通过主让位段42与主连接段43相连。由此,主让位段42相对于水平面(与XY面平行的面)倾斜向上延伸,且主让位段42的延伸方向与边让位段32的延伸方向平行,主纵梁4通过主连接段43与前横梁1和后横梁2相连。该主纵梁4与边纵梁3的结构近似,一方面能为载货平台提供平整的支撑台面,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增加运转车车架的抗扭转强度,更好的用于支撑载货平台。
每两个相邻的主承重段4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横梁5,该中间横梁5 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主承重段41的侧壁上,其能减少主承重段41之间发生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的弯折,进而加固主承重段4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提高运转车车架的抗扭转强度。每一侧的边承重段31和主承重段4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边横梁6,且该边横梁6的两端分别与边承重段31和主承重段41焊接固定,其能减少边承重段31和主承重段41发生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的弯折,进而增加边承重段31和主承重段4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提高运转车车架的抗扭转强度。
本实施例的中间横梁5具体设有四个,每个中间横梁5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一个边横梁6,由此使得每个中间横梁5均与两个边横梁6共线设置,使得主承重段41和边承重段31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边横梁6远离主承重段41的一端开设有一个第一定位槽61,边承重段 31适于卡接于第一定位槽61中。当边承重段31卡接在第一定位槽61中时,能促使边横梁6与边承重段31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提高运转车车架的抗扭转强度。
主连接段43远离主连接段43的一端开设有一个第二定位槽431,前横梁 1和后横梁2均适于卡接于第二定位槽431中。当前横梁1和后横梁2分别卡接在其对应的第二定位槽431中时,能够促使前横梁1与主连接段43以及后横梁2与主连接段43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进而提高运转车车架的抗扭转强度。
运转车车架还包括一个托盘7和至少两个立柱8。其中,托盘7呈矩形状,立柱8具体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托盘7的四角处。托盘7通过立柱8连接在边承重段31的下方并与边承重段31形成一容置区,容置区适于供运转车的底盘部件进行装配。由此,托盘7呈吊挂式设计,其可用于装配如动力电池、液压泵站等运转车的底盘部件,其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整车的重心高度,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结合图2,托盘7在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翻边71,立柱8通过翻边71与托盘7相连,该翻边71能增加托盘7与立柱8的接触面,从而促使立柱8与托盘7的连接更为牢固。本实施例中翻边71与托盘7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加以固定,方便托盘7的拆装,进而有助于运转车的底盘部件的拆装和维护。
托盘7的底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加固条72,加固条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翻边71相连。该加固条72一方面能增加托盘7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能阻止翻边71与托盘7发生相对翻折,增加翻边71与托盘7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为底盘部件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加固条72沿着中间横梁5的延伸方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间隔设置,且加固条72的长度方向与边承接段的延伸方向(与X轴平行的方向)一致,其能有效降低托盘7发生弯折的可能性,增加托盘7的支撑效果。
本实施例中前横梁1、后横梁2、边纵梁3、主纵梁4、中间横梁5以及边横梁6均为中部空心的矩形钢,为进一步减轻运转车车架的重量,中间横梁5和边横梁6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均间隔开设有多个减重孔9。另外,本实施例的立柱8具体采用U型钢,且U型钢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与Z轴平行的方向)同样均匀开设有多个减重孔9。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运转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和两个边纵梁(3);两个所述边纵梁(3)相互平行且位于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之间,每一所述边纵梁(3)包括边承重段(31)、两个边让位段(32)和两个边连接段(33),所述边承重段(31)位于所述边连接段(33)的下方,所述边承重段(31)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边让位段(32)与所述边连接段(33)相连,所述边纵梁(3)通过所述边连接段(33)与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转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主纵梁(4),所述主纵梁(4)与所述边纵梁(3)相互平行且位于两个所述边纵梁(3)之间,每一所述主纵梁(4)包括主承重段(41)、两个主让位段(42)和两个主连接段(43),所述主承重段(41)位于所述主连接段(43)的下方,所述主承重段(41)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主让位段(42)与所述主连接段(43)相连,所述主纵梁(4)通过所述主连接段(43)与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转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主承重段(4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横梁(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转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承重段(31)和所述主承重段(4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边横梁(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转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横梁(6)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61),所述边承重段(31)适于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槽(61)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转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段(43)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431),所述前横梁(1)和所述后横梁(2)均适于卡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槽(43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转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盘(7)和至少两个立柱(8),所述托盘(7)通过所述立柱(8)连接在所述边承重段(31)的下方并与所述边承重段(31)形成一容置区,所述容置区适于供运转车的底盘部件进行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转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7)在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翻边(71),所述立柱(8)通过所述翻边(71)与所述托盘(7)相连。
9.一种运转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转车车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转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车桥和后车桥,所述运转车车架在其前端两个边连接段(33)和其后端两个边连接段(33)的下方均形成一让位空间,所述前车桥和所述后车桥分别设在所述运转车车架的前后两端并位于所述让位空间中。
CN202120390933.1U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运转车车架及其运转车 Active CN215097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0933.1U CN215097816U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运转车车架及其运转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0933.1U CN215097816U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运转车车架及其运转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7816U true CN215097816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35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90933.1U Active CN215097816U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运转车车架及其运转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78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5181A (zh) * 2022-01-14 2022-04-05 上海承飞航空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管线加油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5181A (zh) * 2022-01-14 2022-04-05 上海承飞航空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管线加油车
CN114275181B (zh) * 2022-01-14 2024-04-30 上海承飞航空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管线加油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63578A (en) Main frame assembly for road vehicles
CN215097816U (zh) 一种运转车车架及其运转车
CN105946977A (zh) 汽车车身骨架
CN102616290A (zh) 可拆装式骨架车
CN110696923A (zh) 罐式运输半挂车及其支撑装置
CN201914320U (zh) 可拆装式骨架车
CN211032741U (zh) 罐式运输半挂车及其支撑装置
CN210416746U (zh)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CN103332223A (zh) 一种整体承载底架及全承载货厢
CN208915259U (zh) 一种铝合金组合横臂结构及汽车
US3907356A (en) Mine vehicl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CN107651077B (zh) 摩托车车架及其摩托车
CN217945359U (zh) 厢式半挂车
CN215513987U (zh) 一种三轮车架
CN218021822U (zh) 一种高强度卡车车架
CN206307116U (zh) 自卸半挂车车架以及安装该车架的自卸半挂车
JP4304351B2 (ja) 運搬用台車
CN219382121U (zh) 车辆
CN115848877B (zh) 一种小车骨架机构
CN213008356U (zh) 物流车底盘框架和物流车
CN214001819U (zh) 一种重卡牵引车型车架及重卡牵引车
CN104648496A (zh) 快递物流车车厢
CN220518109U (zh) 一种轻量化后卸车
CN218558958U (zh) 一种车辆车架结构
CN220924282U (zh) 高刚度半挂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4

Address after: 413062 Floor 3, No. 1 Factory Building, Sany Zhongyang Industrial Park, East New District, Yuxiangshan Street,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101, Shiba Village, Henglongqiao Town)

Patentee after: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31 industrial city,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Changsha

Patentee befor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