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1524U -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1524U
CN214891524U CN202120385333.6U CN202120385333U CN214891524U CN 214891524 U CN214891524 U CN 214891524U CN 202120385333 U CN202120385333 U CN 202120385333U CN 214891524 U CN214891524 U CN 214891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panel
air outlet
panel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853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吉义
孙健
徐雪峰
崔丽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853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91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1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1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单一,难以达到接近于自然风的气流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包括面板框架、导风组件和驱动组件,面板框架上设有出风口;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板;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面板框架上的驱动电机和传动构件,驱动电机与第一导风面板连接,第一导风面板通过传动构件与第二导风面板传动连接,传动构件设置成能够在第一导风面板转动时带动第二导风面板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非同步转动,使得第一、第二导风面板之间存在旋转角度差异,能够沿不同的方向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以形成接近于自然风的气流。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广泛服务于千家万户,用户对空调使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风管机为例,风管机中蜗壳的出风口与风管机的出风口正对,使得风管机的吹风方向单一,只能向正前方直吹,出风不能向上或者向下,无法对出风方向进行有效调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风管机设置了用于导风的出风口结构,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框架、装饰面板和导风面板,装饰面板位于出风框架的外侧壁,装饰面板上设有出风口,导风面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通过导风面板来调节风管机的出风方向。但是,自然风由多个气源产生的气流以不同的相位角流动,且相位不断变化,而由一个一体的导风面板导向,送风方向单一,难以达到接近于自然风的气流,进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单一,难以达到接近于自然风的气流,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该出风口结构包括面板框架、导风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面板框架上设有出风口;其中,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面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导风面板传动连接的第二导风面板,所述第一导风面板和所述第二导风面板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第一导风面板和所述第二导风面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框架上的驱动电机和传动构件,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导风面板连接,所述第一导风面板通过所述传动构件与所述第二导风面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导风面板转动,所述传动构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第一导风面板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导风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导风面板非同步转动。
在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口处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风面板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伸出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传动构件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导风面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出风口处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风面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二转轴,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的第二转轴伸出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传动构件的第二端传动连接;所述出风口的第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孔,靠近所述出风口的第一侧的第二转轴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侧转动连接。
在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侧的外侧壁上;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导风面板的第二端设有连接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出所述第三通孔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导风面板传动连接。
在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框架内的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导风面板的内侧面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架转动连接。
在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框架内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导风面板的内侧面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通过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架转动连接。
在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板框架包括彼此连接或一体成型的出风框架和出风面板;其中,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面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沿所述出风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出风框架内。
在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侧的复位构件,所述复位构件与所述第二导风面板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二导风面板复位至初始位置。
在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构件为扭力弹簧;并且/或者所述复位构件为扭力弹簧。
在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面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导风面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导风面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导风面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出风口结构包括面板框架、导风组件和驱动组件,面板框架上设有出风口;其中,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面板以及与第一导风面板传动连接的第二导风面板,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板均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且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板沿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面板框架上的驱动电机和传动构件,驱动电机与第一导风面板连接,第一导风面板通过传动构件与第二导风面板传动连接,驱动电机设置成能够驱动第一导风面板转动,传动构件设置成能够在第一导风面板转动时带动第二导风面板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非同步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一个一体的导风面板导向,送风方向单一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风面板通过传动构件与第二导风面板传动连接,传动构件设置成能够在第一导风面板转动时带动第二导风面板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非同步转动,使得在同一时间段,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板之间存在旋转角度差异,使得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板能够沿不同的方向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使得流经出风口的风流向不同空间,促进风进行快速混合,从而形成接近于自然风的气流,提高了使用舒适度,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设置彼此独立的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板,相对于一个导风面板能够有效降低导风面板的长度、宽度,从而提高了导风面板的刚性,提高了导风面板的结构强度,降低了导风面板发生形变的概率。
进一步地,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导风面板转动,在第一导风面板转动时,通过传动构件带动第二导风面板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非同步转动。相对于通过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转动的技术方案,采用一个驱动机构与传动构件相配合的技术方案,减少了驱动机构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出风口结构的空间要求,使得空调器可以适应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进一步地,出风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出风口的第二侧的复位构件,复位构件与第二导风面板连接,当需要关闭第二导风面板时,通过复位构件使得第二导风面板能够顺利复位至初始位置,使得第二导风面板能够准确地移动至出风口内,使得出风口结构的外观更加的美观,提高了用户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的第一位置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的第二位置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的第三位置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的第四位置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面板框架;11、出风口;111、第三通孔;112、连接孔;113、第一出风口;114、第二出风口;12、出风框架;13、出风面板;
2、导风组件;21、第一导风面板;211、连接构件;2111、连接通孔;212、第一转轴;213、第一连接件;214、第三转轴;215、第三连接件;22、第二导风面板;221、第二转轴;222、第二连接件;223、第四转轴;224、第四连接件;
3、驱动组件;31、传动构件;
4、第一连接板;41、第一通孔;
5、第二连接板;51、第二通孔;
6、第三连接板;
7、第一连接架;71、第一轴孔;
8、第二连接架;81、第二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附图中驱动电机设置在面板框架的第一侧,但是这种设置方式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可以将驱动电机设置在面板框架的第二侧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该出风口结构的第一导风面板通过传动构件与第二导风面板传动连接,传动构件设置成能够在第一导风面板转动时带动第二导风面板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非同步转动,使得在同一时间段,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板之间存在旋转角度差异,使得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板能够沿不同的方向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使得流经出风口的风流向不同空间,促进风进行快速混合,从而形成接近于自然风的气流,提高了使用舒适度,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设置彼此独立的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板,相对于一个导风面板能够有效降低导风面板的长度、宽度,从而提高了导风面板的刚性,提高了导风面板的结构强度,降低了导风面板发生形变的概率。进一步地,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导风面板转动,在第一导风面板转动时,通过传动构件带动第二导风面板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非同步转动,相对于通过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导风面板和第二导风面转动的技术方案,减少了驱动机构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出风口结构的空间要求,使得空调器可以适应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包括包括面板框架1、导风组件2和驱动组件3,面板框架1上设有出风口11;其中,导风组件2包括第一导风面板21以及与第一导风面板21传动连接的第二导风面板22,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均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11处,且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沿出风口11的长度方向(即图1中由左向右的方向)间隔设置;驱动组件3包括设置在面板框架1上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和传动构件31,驱动电机与第一导风面板21连接,第一导风面板21通过传动构件31与第二导风面板22传动连接,驱动电机设置成能够驱动第一导风面板21转动,传动构件31设置成能够在第一导风面板21转动时带动第二导风面板22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21非同步转动,即在同一时间段,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的旋转角度互不相同,两者之间存在旋转角度差异。
其中,第一导风面板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多个,无论如何调整和设置第一导风面板21的数量,将多个第一导风面板21沿出风口11的高度方向(即图1中由下至上的方向)依次设置即可,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导风面板21的数量不做任何的限制。
其中,第二导风面板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多个,无论如何调整和设置第二导风面板22的数量,将多个第二导风面板22沿出风口11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即可,本实用新型对第二导风面板22的数量不做任何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至图4,以两个第一导风面板和两个第二导风面板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进行描述。其中,图3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的***图。
如图2至图4所示,出风口11处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第一连接板4上设有第一通孔41,第一导风面板21的第一端(即图2中纸面右侧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212,第一转轴212伸出第一通孔41并与传动构件31的第一端(即图2中纸面左侧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一导风面板21的第二端(即图2中纸面左侧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出风口11处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5位于第一连接板4的右侧(即图2中纸面的右侧),第二连接板5上设有第二通孔51;第二导风面板2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二转轴221,靠近第二连接板5一侧的第二转轴221(即图4中纸面右侧的第二转轴)伸出第二通孔51并与传动构件31的第二端传动连接;出风口11的第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孔112,靠近出风口11的第一侧的第二转轴221(即图4中纸面左侧的第二转轴)通过连接孔112与出风口11的第二侧转动连接,第二导风面板22与驱动电机间接连接,第二导风面板22在传动构件31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21非同步转动,使得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之间存在旋转角度差异,使得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能够沿不同的方向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使得流经出风口11的风流向不同空间,促进风进行快速混合,从而形成接近于自然风的气流,提高了使用舒适度,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第一转轴212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213与第一导风面板21的第二端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213可以是连接板、连接块、凸棱等连接结构。
优选地,第二转轴221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222与第二导风面板22的两端连接,其中,第二连接件222可以是连接板、连接块、凸棱等连接结构。
优选地,传动构件31为第一扭力弹簧;或者,传动构件31还可以是橡胶等可以发生形变并使得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非同步转动的弹性构件。
优选地,第二导风面板22与第二连接板5之间设置第一预设阻力f1,第一导风面板21与第二导风面板22通过第一扭力弹簧传动连接,当第一导风面板21旋转到预设角度(例如10°)时,第一扭力弹簧的动力累计到预设动力F1,且预设动力F1>第一预设阻力f1,能够克服第一预设阻力f1,从而能够带动第二导风面板22转动,并能够跟随第一导风面板21摆动,由于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之间存在力量延迟,使得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之间存在旋转角度差异,使得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能够沿不同的方向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列举的预设角度只是示例性地,不是限制性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灵活地调整和设置预设角度,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任何的限定。
继续参阅图2至图4,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出风口11的第二侧(即图2中纸面的左侧)的外侧壁上,出风口11的第二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111;第一导风面板21的第二端设有连接构件211,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出第三通孔111并通过连接构件211与第一导风面板21传动连接,第一导风面板21与驱动电机直接连接,第一导风面板21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可以连续动作(例如打开、关闭、旋转等),从而实现设定的各种动作和送风范围。
当然,驱动电机的设置位置不限于上述列举的位置,也可以将驱动电机设置在出风口11的第一侧(即图2中纸面右侧)的外侧壁上,驱动电机与第二导风面板22直接连接,第二导风面板22通过传动构件31与第一导风面板21传动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调整和设置驱动电机的设置位置。
优选地,驱动电机通过螺纹、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出风口11的第一侧的外侧壁上,提高驱动电机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驱动电机可以是步进电机,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输出步数来精确控制第一导风面板21的转动角度。当然,驱动电机还可以是伺服电机等其他电机。
优选地,连接构件211可以是连接板等连接结构。以连接板为例,连接板上连接通孔2111,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出第三通孔111并通过连接通孔2111与第一导风面板21传动连接。
再次参阅图2至图4,出风口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6,第三连接板6设置在出风口11内,将出风口11分为第一出风口113和第二出风口114,两个第一导风面板2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13处,两个第二导风面板2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出风口114处;第一连接板4的第一端(即图3中纸面内侧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6的第一端(即图3中纸面左侧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板6的第二端(即图3中纸面右侧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5的第一端(即图3中纸面内侧的一端)连接,且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均位于第三连接板6的内侧(即图3中所示的一侧),第一连接板4与第三连接板6相互垂直,第二连接板5与第三连接板6相互垂直。当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导风面板21、第二导风面板22以及第三连接板6能够将整个出风口11封闭,没有间隙,使得出风口结构的外观更加的美观,提高了用户的视觉效果。
接下来参阅图2和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结构进一步描述。
如图2和图4所示,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面板框架1内的第一连接架7和第二连接架8,第一连接架7上设有第一轴孔71,第二连接架8上设有第二轴孔81;第一导风面板21的内侧面(即图2中所示的一侧)设有第三转轴214,第三转轴214通过第一轴孔71与第一连接架7转动连接;第二导风面板22的内侧面(即图2中所示的一侧)设有第四转轴223,第四转轴223通过第二轴孔81与第二连接架8转动连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是,也可以只在面板框架1内设置第一连接架7,第一导风面板21与第一连接架7转动连接;或者,也可以只在面板框架1内设置第二连接架8,第二导风面板22与第二连接架8转动连接。
优选地,第三转轴214可以通过第三连接件215与第一导风面板21的内侧面连接,其中,第三连接件215可以是连接板、连接块、凸棱等连接结构。
优选地,第四转轴223可以通过第四连接件224与第二导风面板22的内侧面连接,其中,第四连接件224可以是连接板、连接块、凸棱等连接结构。
继续参阅图4并结合图2,面板框架1包括彼此连接的出风框架12和出风面板13;其中,出风面板13上设置有开孔,出风口11由出风框架12和出风面板13上的开孔共同围设形成,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均设置在出风面板13上,第一连接架7和第二连接架8沿出风框架12的长度方向(即图4中由左向右的方向)间隔设置于出风框架12内,且第一连接架7位于与第一出风口113相对的区域内,第二连接架8位于与第二出风口114相对的区域内。当然,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还可以设置在出风框架12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调整和设置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的设置位置。此外,出风框架12和出风面板13也可以一体成型,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便于磨具的加工和制作。
尽管图中未示出,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出风口11的第二侧的复位构件,复位构件与第二导风面板22连接,当需要关闭第二导风面板22时,通过复位构件使得第二导风面板22能够顺利复位至初始位置,即第二导风面板22位于出风口11内的位置,使得第二导风面板22能够准确地移动至出风口11内,使得出风口结构的外观更加的美观,提高了用户的视觉效果。
优选地,复位构件为第二扭力弹簧,第二扭力弹簧的第一端与出风口11的第二侧的内侧壁连接,第二扭力弹簧的第二端第二导风面板22的靠近出风口11的第二侧的一端连接。或者,也可以将第二扭力弹簧套设在靠近出风口11的第二侧的第二转轴221上,并将第二扭力弹簧的第一端与出风口11的第二侧的内侧壁连接,第二扭力弹簧的第二端第二导风面板22的靠近出风口11的第二侧的一端连。
进一步地,第二扭力弹簧预设压力F2>第二导风面板22的第二预设阻力f2,能够克服第二预设阻力f2,从而确保了第二导风面板22能够顺利复位至初始位置。
更进一步地,在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扭力弹簧的动力大于第二扭力弹簧预设压力F2与第一预设阻力f1之和,确保能够带动第二导风面板22转动。
当然,复位构件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扭力弹簧,还可以是橡胶等可以发生形变并使得第二导风面板22能够顺利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弹性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列举的初始位置只是示例性地,不是限制性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灵活地调整和设置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任何的限定。
下面结合图5至图12,以两个第一导风面板和两个第二导风面板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四种工作位置进行描述。其中,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的第一位置示意图;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的第二位置示意图;图8是图7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的第三位置示意图;图10是图9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的第四位置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沿D-D方向的剖视图。
第一种工作位置,即不直吹人的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控制位于纸面下方的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关闭,控制驱动电机驱动位于纸面上方的第一导风面板21转动,并通过传动构件31带动位于纸面上方的第二导风面板22相对于转动的第一导风面板21非同步转动,位于纸面上方的第一导风面板21与第一连接架(图中未示出)形成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纸面上方的第二导风面板22与第二连接架8形成第二限位结构,从而限定了第一导风面板21和第二导风面板22的转动角度,确保了第一导风面板21与水平方向的第一夹角为10°~20°(如图6所示的角度),第二导风面板22与水平方向的第二夹角为10°~20°(如图6所示的角度),且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互不相同,能够斜向上出风,将风向天花板方向吹出,从空调器的出风口11吹出的风与室内环境空气混合后,再触碰到人体皮肤,减少对人体造成的能量冲击。
第二种工作位置,即水平位置。
如图7和图8所示,控制驱动电机驱动两个第一导风面板21转动,并通过传动构件31分别带动第二导风面板22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21非同步转动,第一导风面板21转动至与水平方向的第三夹角为0°(如图8所示的角度),第二导风面板22转动至与水平方向的第四夹角为10°(如图8所示的角度),能够斜向上出风,将风基本水平吹出,送风距离最远,送风效果最好。
第三种工作位置,即制冷模式的制冷位置。
如图9和图10所示,控制驱动电机驱动两个第一导风面板21转动,并通过传动构件31分别带动第二导风面板22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21非同步转动,第一导风面板21转动至与水平方向的第五夹角为斜向下45°(如图10所示的角度),第二导风面板22转动至与水平方向的第六夹角为斜向下35°(如图10所示的角度),不同的出风角度,形成斜向下风幕,从35°~45°斜向下吹出,使得吹出的风能够与室内环境空气快速混合均匀,制冷均匀。
第四种工作位置,即制热模式的制热位置。
如图11和图12所示,控制驱动电机驱动两个第一导风面板21转动,并通过传动构件31分别带动第二导风面板22相对于第一导风面板21非同步转动,第一导风面板21转动至与水平方向的第七夹角为斜向下60°(如图12所示的角度),第二导风面板22转动至与水平方向的第八夹角为斜向下50°(如图12所示的角度),不同的出风角度,形成斜向下风幕,从50°~60°斜向下吹出,使得吹出的风能够与室内环境空气快速混合均匀,制热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四种工作位置中列举的角度只是示例性地,不是限制性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灵活地调整和设置角度,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任何的限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出风口结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结构包括面板框架、导风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面板框架上设有出风口;其中,
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面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导风面板传动连接的第二导风面板,所述第一导风面板和所述第二导风面板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第一导风面板和所述第二导风面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框架上的驱动电机和传动构件,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导风面板连接,所述第一导风面板通过所述传动构件与所述第二导风面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导风面板转动,所述传动构件设置成能够在所述第一导风面板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导风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导风面板非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风面板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伸出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传动构件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导风面板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出风口处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风面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二转轴,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的第二转轴伸出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传动构件的第二端传动连接;
所述出风口的第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连接孔,靠近所述出风口的第一侧的第二转轴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侧的外侧壁上;
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导风面板的第二端设有连接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出所述第三通孔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导风面板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框架内的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上设有第一轴孔;
所述第一导风面板的内侧面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架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框架内的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上设有第二轴孔;
所述第二导风面板的内侧面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通过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框架包括彼此连接或一体成型的出风框架和出风面板;其中,
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面板上;
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沿所述出风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出风框架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第二侧的复位构件,所述复位构件与所述第二导风面板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二导风面板复位至初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为扭力弹簧;并且/或者
所述复位构件为扭力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面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导风面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导风面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二导风面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口结构。
CN202120385333.6U 2021-02-20 2021-02-20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Active CN214891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85333.6U CN214891524U (zh) 2021-02-20 2021-02-20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85333.6U CN214891524U (zh) 2021-02-20 2021-02-20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1524U true CN214891524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58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85333.6U Active CN214891524U (zh) 2021-02-20 2021-02-20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15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1726A (zh) * 2022-05-24 2022-07-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1726A (zh) * 2022-05-24 2022-07-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2803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873110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9016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212488A (zh) 导风板组件、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EP3779311A1 (en) Blade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air circulator
CN113357708A (zh) 立式空调
CN103307726A (zh) 空调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CN110762614B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4891524U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CN110762627A (zh) 空调器
CN215336674U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CN211503184U (zh) 空调器的导风叶片、导风组件、面板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08626783B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861360U (zh) 空调器
CN21494937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378070B (zh) 空调器
CN21567545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3273140U (zh) 导风板组件、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KR20120001882U (ko) 송풍방향 조절장치
CN210861625U (zh) 空调器的无风感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17710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97624U (zh) 用于空调器的扰流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267674U (zh) 导风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11520820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5747424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