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8873U - 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 Google Patents

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8873U
CN214858873U CN202120216188.9U CN202120216188U CN214858873U CN 214858873 U CN214858873 U CN 214858873U CN 202120216188 U CN202120216188 U CN 202120216188U CN 214858873 U CN214858873 U CN 214858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vertebra
air
lifting mechanism
physiotherapy pi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161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Da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161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8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8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8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包括:外壳;多个升降机构,依次沿前后方向排布,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多个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分别相对所述外壳上下活动,以凸出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电磁线圈,安装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所述电磁线圈包括金属件和绕设于所述金属件上的线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对不同的椎体进行针对性的牵拉,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块,以及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而且患者越来越年轻化。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椎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老化以后,弹性降低,在某种因素下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被挤压出来,压迫刺激周围神经根血管,而出现痛麻等症。
针对此,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治疗或缓解颈椎和腰椎间盘等疾病的枕头,目前的颈、腰椎枕均采用一体拉伸技术,产品施力不准确,对椎体的牵拉没有特定性,不能准确地针对性的进行牵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旨在对不同的椎体进行针对性的牵拉,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包括:
外壳;
多个升降机构,依次沿前后方向排布,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多个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分别相对所述外壳上下活动,以凸出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
电磁线圈,安装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所述电磁线圈包括金属件和绕设于所述金属件上的线圈。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面和/或所述外壳的顶面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每一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电磁线圈。
可选地,每一个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面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线圈。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覆盖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上且对应所述电磁线圈开设有让位口。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壳体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升降壳体的下方,并能够驱动所述升降壳体朝上运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气囊。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面且对应每一个所述升降机构均开设有一个让位槽,所述升降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让位槽。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中壳和下壳,所述中壳呈框体状,所述上壳盖设于所述中壳的上端,所述下壳盖设于所述中壳的下端;
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上壳。
可选地,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还包括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面。
可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按键或旋钮,所述按键或者所述旋钮与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用以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上下运动;和/或,
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还包括控制线路板和与之连接的无线模块,所述控制线路板与所述升降机构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在驱动气囊鼓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分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进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进气件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分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分气件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进气件和分气件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进气件和分气件其中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进气件和分气件其中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进气件和分气件其中又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的剖切示意图;
图15为图1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6为图1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7为图1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的分解示意图;
图20为图18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的剖切示意图;
图21为图18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在驱动气囊鼓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8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3为图18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4为图2中分气组件的气体管路示意图;
图25为图2中分气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外壳 62 电磁线圈
11 让位槽 70 进气件
12 让位孔 71 进气孔
13 上壳 711 第一进气段
14 中壳 712 第二进气段
15 下壳 713 连接凹槽
16 定位凸起 714 连接孔
21 升降壳体 72 放气孔
211 顶壁 73 第一表面
212 侧壁 74 固定槽
213 横挡壁 80 分气件
214 限位凸起 81 分气孔
215 安装槽 82 第二表面
22 驱动气囊 91 弹性件
31 气囊球 92 连接轴杆
32 气泵 93 安装凸起
41 主体部 94 螺母
42 延伸部 95 固定凸起
51 海绵层 96 旋钮
52 弹性布料层 97 控制线路板
53 让位口 98 供气阀
61 加热层 99 放气阀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该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可作用于颈椎或者腰椎等椎体所在的部位,用以对这些椎体进行辅助治疗,从而缓解椎体疼痛等问题。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包括外壳10和多个升降机构。
其中,外壳10的形状大体类似于枕头的形状,例如,其底面可以呈平直结构,顶面则朝上鼓起呈现弧形结构,或者顶面在鼓起后,中间部位凹陷而更好契合颈部。外壳10可以采用塑料制成,一方面成本较低,另一方面硬度较大,可以更好支撑颈部或者腰部,防止塌陷。外壳10内形成中空结构,可以容纳其它零件。
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10,具体地,升降机构可以安装在外壳10的内部,或者,升降机构安装在外壳10的上表面,而完全凸出在外壳10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升降机构依次沿前后方向排布,多个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分别相对所述外壳10上下活动,以凸出在所述外壳10的上表面。
具体地,每一个升降机构的运动均可以是独立的,即任意一个升降机构均可以单独进行上下运动,而不受到其它升降机构的影响。当其中一个升降机构上下运动时,其余的升降机构可以是静止不动的,也可以同时或者依次进行上下运动。
通过在外壳10上沿前后方向排布多个升降机构,相当于可以对应每一节椎体均设置一个升降机构,如此患者可以根据病状,使相应的升降机构上下运动,来改善相应的颈椎或者腰椎压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牵拉。本实用新型中,针对不同的椎体设置不同的升降机构,相对于多个椎体共用一个升降机构而言,对椎体的治疗具有针对性和特定性,产品施力准确,治疗效果更好。
为实现升降机构的上下活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可以采用气囊的方式,通过气囊鼓起,来使升降机构朝上运动,通过气囊放气,使得升降机构落下。或者,可以采用电驱动的方式,通过电机轴杆来驱动升降机构上下运动。或者,可以采用气缸来驱动升降机构上下运动。当然,还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例如,在外壳10上设置摇手和偏心轮,摇动摇手,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与升降机构抵接,通过偏心轮不同位置的抵接,实现升降机构上下位置的变化。
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壳体21和驱动件22,所述驱动件22能够驱动所述升降壳体21朝上运动。上述中,驱动件22可以是气囊、电机、气缸或者偏心轮等等。另外,所述驱动件22可以安装于所述升降壳体21的下方,例如,驱动件22采用气囊时,气囊在升降壳体21下方。此外,升降壳体21可以采用塑料或者其它硬质材料制成,升降壳体21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对椎体进行较好支撑,另一方面,其形状可以根据不同椎体进行设计,以更好匹配椎体。当然,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升降壳体21,直接通过驱动件22顶起椎体,例如直接通过气囊接触椎体。
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壳体21具有朝下敞口的容置腔,所述驱动件22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可选地,所述驱动件22包括驱动气囊22。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驱动气囊22放置于容置腔内,这样气囊在鼓起时,其始终在容置腔内产生形变,从而集中作用在容置腔的腔底,而更好地将升降壳体21朝上顶起。
本实施例中,升降壳体21可以包括顶壁211和两个侧壁212,顶壁211和两个侧壁212之间围合形成容置腔。另外,可以在顶壁211的下方设置一个横挡壁213,该横挡壁213分别连接两个侧壁212,驱动气囊22设置于横挡壁213的下方,并与横挡壁213接触,如图4所示,当驱动气囊22鼓起时,直接抵接横挡壁213,而推动横挡壁213带动整个升降壳体21朝上运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的顶面且对应每一个所述升降机构均开设有一个让位槽11,所述升降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让位槽11。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升降机构安装于外壳10的让位槽11内,使得升降机构在上下运动时,能够被让位槽11的槽壁进行限制,避免升降机构过分摆动。此外,对应每一个升降机构而设置一个让位槽11,使得相邻两个升降机构被分隔开来,从而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涉而影响上下运动。
一具体实施例中,在原始状态下,即驱动件22未产生驱动力时,升降机构的顶面与外壳10的顶面平齐,相当于两者之间的顶面光滑过渡。
为使得升降机构运动更加平稳,一实施例中,所述让位槽11的槽底开设有让位孔12,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壳体21具有顶壁211和侧壁212,所述侧壁212连接于所述顶壁211的侧缘,并朝下延伸出所述让位孔12。本实施例中,升降壳体21可以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212,如此,在让位槽11的槽底设置两个让位孔12。通过升降壳体21与让位孔12的配合,相当于升降壳体21在上下运动时是在让位孔12中进行的,让位孔12对升降壳体21起到较好的导向和限位效果,保证升降壳体21上下运动的平稳性,从而确保对椎体施力的准确性。
所述侧壁21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凸起214,所述限位凸起214用以限制所述侧壁212朝上与所述让位孔12脱离。本实施例中,当驱动气囊22鼓起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升降壳体21朝上运动,限位凸起214可以与外壳10抵接,从而避免升降壳体21朝上脱离外壳10。
驱动气囊22可设置在让位槽11内,可以在让位槽11开设通孔而供驱动气囊22的气管通过。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件22位于所述顶壁211和所述让位槽11的槽底之间。
在其它实施例中,外壳10的顶部可以呈中空结构,即外壳10朝上呈敞口设置,多个升降机构设置在该敞口内,各个升降机构共同拼接而将敞口覆盖。
一实施例中,在前后方向上,多个所述升降机构的最高点的连线呈朝上凸出的圆弧形。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升降机构的顶面均可以大体呈圆弧形,如此在升降机构的顶面与椎体接触时,圆弧形的这种弧度对椎体的作用效果更好,施力更加均匀,可以避免进一步造成椎体损伤。而在前后方向上,多个所述升降机构的最高点的连线呈朝上凸出的圆弧形,这也使得多个升降机构排布形成的形状能够更好适应颈椎或者腰椎本身的身理特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气囊22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充放气,或者驱动气囊22采用电动的方式进行充放气,当然,驱动气囊22还可以采用手动和电动两种方式结合进行充放气。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2,以手动为例,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还包括气囊球31,所述气囊球31与所述驱动气囊22通过连接管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一个驱动气囊22均通过一根连接管连接气囊球31,即所有的驱动气囊22共用一个气囊球31,在每一根连接管上可以设置一个开关,打开相应的开关可以对相应的驱动气囊22进行充气,打开所有的开关则可以对所有的驱动气囊22进行充气,实现所有升降机构同时朝上运动。
以电动为例,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还包括气泵32,所述气泵32与所述驱动气囊22通过连接管连接。本实施例中,同样的,可以在每一个连接管上设置供气阀98,该供气阀98可为电磁阀,打开相应的供气阀98并启动气泵32,可以对相应的驱动气囊22进行充气,打开所有的供气阀则可以对所有的驱动气囊22进行充气,实现所有升降机构同时朝上运动。
具体地,请结合参考图17和图24,图24中示出了三个驱动气囊22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气泵32连接一根总管道,三个驱动气囊22各自通过一根连接管而与气泵32上的总管道连接,在每一根连接管上各自设置一个供气阀98,总管道远离气泵32的一端则设置放气阀99。当需要对驱动气囊22进行充气时,只需要打开气泵和与待充气驱动气囊22对应的供气阀98,同时关闭放气阀99即可。当需要对驱动气囊22放气时,气泵32关闭,同时,放气阀99打开。
以电动和手动结合为例,气囊球31和气泵32分别通过一根管道连接到一根总管道,驱动气囊22则通过连接管与该总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机构上下运动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机械式控制或者智能控制,或者也可以同时采用这两者结合。
以机械式控制为例,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按键或旋钮96,所述按键或者所述旋钮96与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用以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上下运动。其中,在分气组件的实施例中,分气组件属于升降机构的一部分,该旋钮96具体是与分气组件连接的。
以智能控制为例,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还包括控制线路板97和与之连接的无线模块,所述控制线路板97与所述升降机构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或者遥控器等电子设备与无线模块无线连接,电子设备输出相应的指令给控制线路板97,控制线路板97再根据相关指令控制升降机构的上下运动。
具体地,请结合参考图25,图25中示出了三个驱动气囊22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气泵32连接一根总管道,三个驱动气囊22各自通过一根连接管而与气泵32上的总管道连接,在每一根连接管上各自设置一个供气阀98,总管道远离气泵32的一端则设置放气阀99。其中,气泵32、驱动气囊22、供气阀98和放气阀99均与控制线路板97电性连接,无线模块例如蓝牙接收模块、遥控接收模块分别与控制线路板97电性连接。以手机为例,手机通过蓝牙发送模块而与蓝牙接收模块连接,通过手机输出相关的控制指令给控制线路板97,例如充气或者放气,则控制线路板97根据相关指令来控制气泵32、供气阀98和放气阀99打开或者关闭。以遥控器为例,遥控器与遥控接收模块连接,通过遥控器输出相关的控制指令给控制线路板97,例如充气或者放气,则控制线路板97根据相关指令来控制气泵32、供气阀98和放气阀99打开或者关闭。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17,以下以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为颈椎枕为例。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14,所述颈椎枕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41和延伸部42,所述延伸部42与所述主体部41沿前后分布,在自后朝前的方向上,所述延伸部42的顶面逐渐朝下倾斜。本实施例中,主体部41位于延伸部42的后侧,主体部41的顶面大体呈圆弧形,以更好适应颈椎结构。主体部41的圆弧半径大体在50-60mm,例如可以选择55mm。延伸部42的顶面则可以呈倾斜的平面,该延伸部42作用于第七椎体,即容易产生富贵包的位置。延伸部42的顶面和主体部41的顶面之间光滑连接,以避免磕碰颈椎。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42沿前后方向的纵截面呈三角形。具体地,延伸部42顶面的斜度可以选择在15°-45°之间,例如该斜度可以是30°。延伸部42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则可以为50mm-70mm,例如长度为60mm。延伸部42的高度可以是30mm-40mm,例如高度为35mm。
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41的顶面呈下凹的弧形,从而契合颈椎结构。上述所说的主体部41的顶面呈圆弧形,指的是从左侧或者右侧看呈圆弧形,如此,下凹的部分被遮挡。
请结合参考图18至图23,以下以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为腰椎枕为例,所述腰椎枕的顶面的纵截面呈圆弧形,该纵截面沿前后方向。本实施例中,腰椎枕的整个顶面都是圆弧形的,更好适应腰椎结构。
一实施例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还包括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覆盖于所述外壳10的上表面和所述升降机构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直接接触用户,可以大大提高舒适度。并且,在升降机构顶起时,升降机构通过弹性结构的缓冲后作用于用户椎体,可以避免对椎体造成损伤。再者,弹性结构本身剧本弹性,在升降机构落下后,弹性结构恢复弹性变形,确保了理疗枕的顶面的光滑性,而在升降机构顶起时,弹性结构被顶变形,适应升降机构的顶起。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2,所述外壳10包括上壳13、中壳14和下壳15,所述中壳14呈框体状,所述上壳13盖设于所述中壳14的上端,所述下壳15盖设于所述中壳14的下端;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上壳13,所述弹性结构覆盖所述上壳13。本实施例中,上壳13和中壳14之间,下壳15与中壳14之间均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下壳15大体呈平板状,上壳13大体呈弧形板状。另外,上壳13上设置有让位槽11,用以安装升降机构。
可选地,所述弹性结构的侧边卡设于所述上壳13和所述中壳14的连接缝隙,上壳13和中壳14通过弹性结构而紧配合,从而使得弹性结构被固定。
上述中,弹性结构将整个上壳13的上表面和升降机构的上表面覆盖。
可选地,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海绵层51。此外,所述弹性结构还可包括弹性布料层52,所述弹性布料层52层叠设置在所述海绵层51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海绵层51主要起到缓冲作用,弹性布料层52则确保了理疗枕的外观。其中,海绵层51可直接与升降机构接触。
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还包括加热层61,所述加热层61位于所述外壳10和所述升降机构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层61可以采用类似电热毯的结构。加热层61能够发热,对椎体进行热治疗。可选地,所述加热层61位于所述弹性结构的海绵层51和弹性布料层52之间。在升降机构顶起时,加热层61也可以随着上下运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上还设置有两个定位凸起16,两个所述定位凸起16分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左右两侧。可选地,所述中壳14的顶面设置有所述定位凸起16,所述定位凸起16凸出于所述上壳13的最高点。具体而言,定位凸起16用来定义使用时位置是否正确,在使用时使用者躺在理疗枕上,两个定位凸起16轻挨到双侧颈肩位置或者腰两侧位置时,证明位置正确。定位凸起16的形状不限,只要凸出在外壳10顶面即可。
一实施例中,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还包括电磁线圈62,所述电磁线圈62安装于所述外壳10和/或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10的顶部和升降机构的顶部均可以设置电磁线圈62,或者,仅在外壳10的顶部和升降机构的其中一者设置电磁线圈62。
电磁线圈62包括金属件和线圈,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金属件,所述线圈与控制线路板97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金属件使得磁场的磁力线更加集中,磁场作用于人体,达到磁疗的目的。此外,线圈通电还产生热,达到热疗的目的。另外,电磁线圈62还能够采用输入低电压交流电,由于交流电的正负电流转化特性,产生了正旋波,在电流不断转换的过程中使电磁发生不断的转换,这种转换就会产生微弱地震动同时也会产生电磁和升温现象,通过这种震动、升温、磁场的效应对人体进行治疗。
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215,和/或所述外壳10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215,每一个所述安装槽215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电磁线圈6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安装槽215来安装电磁线圈62,可以避免电磁线圈62被其它结构挤压。
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面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线圈62。具体地,可以在每一个升降机构的顶面设置两个电磁线圈62。通过在每一个升降机构的顶面都设置电磁线圈62后,在升降机构顶起的过程中,其上设置的电磁线圈62可以对相应的椎体起到针对性电磁治疗。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的顶部还覆盖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上且对应所述电磁线圈62开设有让位口53。其中,弹性结构的具体结构请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让位口53的开设,可以使得电磁线圈62显露在外,更好作用于椎体。
请结合参考图5至图13,上述中,在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采用驱动气囊22作为升降机构的驱动件22时,为了实现多个驱动气囊22的单独鼓起或者是全部鼓起等,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分气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气组件安装于外壳10,分气组件包括进气件70和分气件80,其中,进气件70开设有进气孔71;分气件80开设有多个分气孔81;所述进气件70能够相对所述分气件80转动,以使得所述进气孔71与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分气孔81连通。
具体而言,进气件70相对分气件80转动,指的是,进气件70和分气件80其中一者固定,另外一者转动,例如,进气件70转动,而分气件80固定。
在原始状态下,进气孔71可以是与分气孔81断开的。当进气件70相对分气件80转动到一定角度后,其中一个分气孔81可以与进气孔71连通,即可以对相应的其中一个驱动气囊22进气充气。当继续转动进气件70,可以更换其它的分气孔81与进气孔71连通,即可以对相应的其它驱动气囊22充气。当进气件70相对分气件80转动到较大的角度后,多个分气孔81可以同时与进气孔71连通,例如可以是所有的分气孔81都与进气孔71连通,也可以是其中两个或者三个或者更多个分气孔81同时与进气孔71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进气件70或者是分气件80,即可以变换不同的分气孔81来与进气孔71连通,实现不同驱动气囊22的充气。如此,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与进气孔71连通的分气孔81,来实现相应驱动气囊22的鼓起,进而实现相应升降机构的上下运动,从而有针对性的对相关椎体进行治疗。
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71具有第一进气段711和第二进气段712,所述进气件70能够相对所述分气件80转动至,任意一个所述分气孔81与所述第一进气段711连通;所述进气件70还能够相对所述分气件80转动至,所有的所述分气孔81均与所述第二进气段712连通。
沿所述进气件70的转动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分气孔81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一进气段711的宽度。如此,不管进气件70转动多大角度,也不会存在多个分气孔81同时与第一进气段711连通的情况。如图11所示,当进气件70的第一进气段711从第一个分气孔81所在的位置转动到最后一个分气孔81所在的位置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分气孔81都可以单独与进气孔71连通。第一进气段711可以呈圆形,分气孔81也呈圆形,第一进气段711的直径可以等于或者略大于或者略小于分气孔81的直径。
其中,第一进气段711和第二进气段712是沿进气件70的转动方向分布的。如图12所示,当进气件70的第一进气段711完全转动至越过最后一个分气孔81后,将进气件70继续转动,可以使得多个分气孔81逐渐转动到第二进气段712所在的范围内,而与第二进气段712连通。可以想到的是,沿所述进气件70的转动方向上,第二进气段712的宽度大于所有分气孔81的分布宽度,从而使得第二进气段712能够覆盖所有分气孔81,实现所有分气孔81同时与第二进气段712连通。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段711和所述第二进气段712均为所述进气件70上开设的分气凹槽,所述第一进气段711和所述第二进气段712之间通过连接凹槽713连通;所述进气孔71还具有连接孔714,所述连接孔714贯穿所述第一进气段711或者所述第二进气段712或者所述连接凹槽713的槽底。本实施例中,仅需要设置一个连接孔714即可,该连接孔714连接气囊球31或者是气泵32,将气体导入到分气凹槽如连接凹槽713、第一进气段711和第二进气段712内,再通过第一进气段711或者第二进气段712分配给分气孔81,然后再通过分气孔81导入到与分气孔81连接的驱动气囊22内。可选地,连接孔714开设在连接凹槽713的槽底。
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分气孔81的连线呈圆弧形,且所述第二进气段712呈圆弧形,且多个所述分气孔81的连线的圆弧轨迹、所述第二进气段712的圆弧轨迹与所述进气件70的转动方向同心。本实施例中,多个分气孔81是沿进气件70的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将多个分气孔81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圆弧形轨迹。当进气件70转动到所有的分气孔81均与第二进气段712连通时,可以想到的是,所有的分气孔81在进气件70上的正投影都落入第二进气段712内。
如图13所示,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件70上还开设有放气孔72,所述进气件70能够相对所述分气件80转动至多个所述分气孔81与所述放气孔72连通,从而实现驱动气囊22从放气孔72排气。
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件70上开设有两个所述放气孔72,两个所述放气孔72、所述进气槽的第一进气段711和第二进气段712依次沿所述进气件70的转动方向分布,并且两个所述放气孔72分设于所述第一进气段711的两侧。
一实施例中,沿所述进气件70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放气孔72呈圆弧形,且多个所述分气孔81的连线呈圆弧形。
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件70具有第一表面73,所述进气孔71贯穿所述第一表面73;所述分气件80具有第二表面82,所述分气孔81贯穿所述第二表面82;所述第一表面73和所述第二表面82贴合。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段711和第二进气段712为开设在第一表面73上的分气凹槽。由于第一表面73和第二表面82贴合,因此分气凹槽的槽口可以由第二表面82密封,从而避免第一表面73和第二表面82之间出现缝隙而导致气体漏出。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表面82上且环绕每一个分气孔81均设置一圈凸沿,凸沿与第一表面73抵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件70呈圆盘状,所述分气件80呈圆盘状。如此,第一表面73和第二表面82均呈圆形。
为确保第一表面73与第二表面82之间紧密贴合,避免漏气,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件70和所述分气件80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表面73开设有第一密封环槽,所述第一密封环槽环绕所述进气孔71设置,所述第二表面82上开设有第二密封环槽,所述第二密封环槽环绕所述分气孔81设置,所述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环槽和所述第二密封环槽。或者,所述第一表面73开设有第一密封环槽,所述第一密封环槽环绕所述进气孔71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环槽内设置有所述密封圈,所述第二表面82上设置有密封环筋,所述密封环筋伸入所述第一密封环槽内而与所述密封圈抵接。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5,当然,为确保第一表面73与第二表面82之间紧密贴合,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来实现。具体地,一实施例中,分气组件还包括弹性件91,所述弹性件91的一端与所述分气件80的背离所述进气件70的一侧抵接,所述弹性件91呈压缩状态而具有推动所述第二表面82紧贴所述第一表面73的趋势。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91可以是弹簧或者硅胶或者海绵等具有弹性的结构。当第一表面73和第二表面82贴合时,弹性件91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将分气件80朝第一表面73所在的一侧推抵,使得第一表面73和第二表面82紧紧贴合,避免两者之间出现缝隙。而在进气件70需要转动时,由于弹性件91具有弹性,因此可以通过变形来实现进气件70的转动,给予进气件70一个转动的余量,减小了进气件70转动的阻力。
需要说明的是,该分气组件中,所述分气件80能够相对所述进气件70转动,以使得所述分气孔81与所述进气孔71连通。即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分气孔81可以同时与进气孔71连通,也可以是任意一个分气孔81单独与进气孔71连通。
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气组件还包括连接轴杆92,所述连接轴杆92分别贯穿所述进气件70和所述分气件80,所述进气件70以所述连接轴杆92为中心相对所述分气件80转动。连接轴杆92的设置,将进气件70和分气件80串起来到同一个部件上,可以更好实现第一表面73和第二表面82的贴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件91的另一端可以是连接理疗枕的外壳10,当然,为实现弹性件91另外一端的连接,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杆92上设置有安装凸起93,所述安装凸起93位于所述分气件80背离所述进气件70的一侧,所述弹性件91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凸起93。可选地,所述安装凸起93为套设于所述连接轴杆92上的垫片。于其它实施例中,安装凸起93可以是连接轴杆92上的轴肩。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杆92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分气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螺纹配合的螺母94,所述垫片背离所述分气件80的一侧能够与所述螺母94抵接。本实施例中,螺母94设置在分气件80背离进气件70的一侧。通过调节螺母94在连接轴杆92上的位置,可以调整垫片的位置,如此相当于可以调节弹性件91的长度,即调节弹性件91对分气件80的压力。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杆92上设置有固定凸起95,所述固定凸起95抵接于所述进气件70背离所述分气件80的表面。固定凸起95的设置,可以限定进气件70在连接轴杆92上的位置,避免进气件70与连接轴杆92脱离,如此弹性件91将分气件80与进气件70紧密贴合,而进气件70的背面又与固定凸起95抵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件70背离所述分气件80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74,所述固定凸起95与所述固定槽74嵌合。可选地,固定凸起95和固定槽74均为非圆形结构,例如,固定凸起95呈长条状,固定槽74也呈长条状。这样在两者嵌合后,当进气件70转动时,可以带动连接轴杆92一起转动。换句话说,可以通过旋转连接轴杆92,来带动进气件70转动。此处中,非圆形结构指的是除了圆形以外的其它结构,能够实现连接轴杆92和进气件70同步转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凸起95与所述连接轴杆92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连接轴杆92上开设有连接孔714,所述固定凸起95与所述连接孔714紧配插合。所述固定凸起95与所述连接轴杆92两者可拆卸连接,可以先将连接轴杆92穿过进气件70后,再安装固定凸起95,以方便安装过程。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杆92上还安装有旋钮96。本实施例中,旋钮96是与连接轴杆92固定的,该旋钮96位于外壳10的外表面,从而方便用户手动操作。通过旋转旋钮96,从而可以使得连接轴杆92带动进气件70转动,以调节不同的分气孔81与进气孔71的连通,实现相应升降机构的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理疗枕在使用时,通过旋转旋钮96的指向位置,实现通过气囊球31或气泵32对驱动气囊22充气调整升降壳体21的高度,使患者可以根据病状,改善相应的椎体压力进行有效牵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多个升降机构,依次沿前后方向排布,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多个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分别相对所述外壳上下活动,以凸出在所述外壳的上表面;
电磁线圈,安装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所述电磁线圈包括金属件和绕设于所述金属件上的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面和/或所述外壳的顶面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每一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电磁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面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磁线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覆盖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上且对应所述电磁线圈开设有让位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壳体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升降壳体的下方,并能够驱动所述升降壳体朝上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气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面且对应每一个所述升降机构均开设有一个让位槽,所述升降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让位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中壳和下壳,所述中壳呈框体状,所述上壳盖设于所述中壳的上端,所述下壳盖设于所述中壳的下端;
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上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还包括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按键或旋钮,所述按键或者所述旋钮与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用以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上下运动;和/或,
所述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还包括控制线路板和与之连接的无线模块,所述控制线路板与所述升降机构电性连接。
CN202120216188.9U 2021-01-26 2021-01-26 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Active CN214858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6188.9U CN214858873U (zh) 2021-01-26 2021-01-26 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6188.9U CN214858873U (zh) 2021-01-26 2021-01-26 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8873U true CN214858873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59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16188.9U Active CN214858873U (zh) 2021-01-26 2021-01-26 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8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05129B1 (ko) 마사지기
CN214858873U (zh) 具有磁疗功能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CN214857936U (zh) 具有弹性结构的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CN214857935U (zh) 分椎式辅助用椎体理疗枕
CN201469598U (zh) 一种颈肩部调节的按摩器
WO2024046226A1 (zh) 脊椎护理装置
CN215042311U (zh) 一种车用气动式电加热按摩颈枕
CN217448384U (zh) 腰腹按摩器用主体结构
EP3932376B1 (en) Inflatable neck traction device
CN213188552U (zh) 一种便于降低脊柱负荷的背包
CN219480768U (zh) 按摩仪
JP3913001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221331718U (zh) 一种可调节术后俯卧位枕
CN107049700B (zh) 一种磁疗按摩与日常休憩两用椅子
CN220800577U (zh) 一种颈枕
US20060162078A1 (en) Electric mattress
CN219630074U (zh) 一种颈部按摩仪
CN111789443A (zh) 床的支撑钉和床
CN220938265U (zh) 牵引枕
CN220588576U (zh) 一种颈椎按摩仪
CN111053636A (zh) 充气式高度可调节枕
CN219049350U (zh) 按摩枕
CN220695745U (zh) 一种充气趴趴垫
CN213308798U (zh) 一种理疗枕头
CN216777317U (zh) 一种颈部牵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