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1643U - 消音器和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消音器和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1643U
CN214791643U CN202120841238.2U CN202120841238U CN214791643U CN 214791643 U CN214791643 U CN 214791643U CN 202120841238 U CN202120841238 U CN 202120841238U CN 214791643 U CN214791643 U CN 214791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cover
muffler
water
flow
flo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412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Patoz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Patoz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Patoz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Patoz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412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1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1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1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消音器和加湿器,消音器包括:浮体,浮体设有贯穿顶部和底部的过流通道;内引流罩,内引流罩的底端形成进雾口、顶端形成出雾口,内引流罩自顶部朝底部呈扩口状设置,内引流罩安装于浮体的顶部并罩设于过流通道,以使进雾口与过流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消音器应用于加湿器时,会在水箱中漂浮于雾化器的上方,由于外引流罩会随浮体一起浮起于水面,因此,即使水箱的水位因加水或雾化耗水而产生变化,外引流罩与水面的相对位置也能保持固定,从而外引流罩总是能有效接住喷出水面后又落下的水柱,以保证消音器降噪效果的持续稳定性。

Description

消音器和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音器和加湿器。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加湿类产品,雾化发生器水平固定在水槽中,雾化发生器高频振荡产生水雾,同时,激起的水柱向上连续喷起,冲击到一定的高度后落回水槽,由于水流是垂直上下,因此在水流下落的过程中,水流和水面撞击会产生明显的噪音,在用户的睡眠时间会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消音器,旨在解决如何减少加湿器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消音器包括:
浮体,所述浮体设有贯穿顶部和底部的过流通道;
内引流罩,所述内引流罩的底端形成进雾口、顶端形成出雾口,所述内引流罩自顶部朝底部呈扩口状设置,所述内引流罩安装于所述浮体的顶部并罩设于所述过流通道,以使所述进雾口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浮体还形成有贯穿顶部和底部的过流间隙,所述过流间隙沿所述过流通道的周向延伸,所述过流间隙与所述内引流罩的底端相接。
可选地,所述内引流罩的底端凸设有卡扣,所述过流间隙的腔壁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卡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内引流罩的周壁开设有通孔。
可选地,所述内引流罩的周壁上边缘处开设有防结膜缺口。
可选地,所述消音器还包括环设于所述内引流罩的外引流罩,所述外引流罩自底部朝顶部呈扩口设置,所述外引流罩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内引流罩的底端。
可选地,所述外引流罩的周壁开设有过风孔。
可选地,所述内引流罩与所述浮体的重量之比设置为1/8至1/12;和/或,所述浮体和内引流罩的材料密度设置为0.8克/立方厘米至1.0克/立方厘米。
可选地,所述过流通道的腔壁凸出于所述浮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湿器,包括一种消音器,该消音器包括:浮体,所述浮体设有贯穿顶部和底部的过流通道;内引流罩,所述内引流罩的底端形成进雾口、顶端形成出雾口,所述内引流罩自顶部朝底部呈扩口状设置,所述内引流罩安装于所述浮体的顶部并罩设于所述过流通道,以使所述进雾口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消音器应用于加湿器时,会在水箱中漂浮于雾化器的上方,雾化器产生的水雾会通过出雾口流向加湿器的喷雾口,同时雾化器激起的水柱也会穿过出雾口后再下落;落下的水柱部分会先被呈扩口状的外引流罩的外周面接住,再沿外引流罩流向浮体顶部,最终流入水中;由此可避免水柱下落后直接撞击水面产生噪音,从而可减少加湿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由于外引流罩会随浮体一起浮起于水面,因此,即使水箱的水位因加水或雾化耗水而产生变化,外引流罩与水面的相对位置也能保持固定,从而外引流罩总是能有效接住喷出水面后又落下的水柱,以保证消音器降噪效果的持续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一实施例的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浮体 11 过流通道 20 内引流罩
21 进雾口 22 出雾口 12 过流间隙
23 卡扣 121 卡接部 24 通孔
25 防结膜缺口 30 外引流罩 31 过风孔
40 雾化器 50 水箱 51 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消音器,该消音器应用于加湿器、香薰机等雾化电器,本实施例以加湿器为例。加湿器具有水箱50和雾化器40,水箱50用以盛装待雾化的液体,如水。雾化器40设于水中,用以对水进行雾化,举例而言,雾化装置可产生超声波,以通过高频振荡将水雾化。水雾会沿通过加湿器的喷雾口喷出,从而提高环境湿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消音器包括:浮体10,所述浮体10设有贯穿顶部和底部的过流通道11;内引流罩20,所述内引流罩20的底端形成进雾口21、顶端形成出雾口22,所述内引流罩20自顶部朝底部呈扩口状设置,所述内引流罩20安装于所述浮体10的顶部并罩设于所述过流通道11,以使所述进雾口21与所述过流通道11连通。
浮体10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其可漂浮于液体表面即可;举例而言,浮体10可采用PP材料(聚丙烯)制成,其密度可设置为0.8克/立方厘米至1.0克/立方厘米。浮体10的具体形状可为长方体,也可为圆柱体或球体,在此不做限制。过流通道11沿纵向贯穿浮体10的顶部和底部,以供被雾化器40震荡形成的水柱和水雾穿过。内引流罩20的进雾口21罩设于过流通道11的顶端,水雾穿过内引流罩20后会继续上升,水柱穿过内引流罩20后会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内引流罩20自顶部朝底部呈扩口状设置,以使内引流罩20的外壁面可倾斜朝上;被雾化器40激起的水柱在惯性作用下会朝四周发散下落,下落的水会先接触内引流罩20的倾斜朝上的外壁面,再沿外壁面流向浮体10顶部,最终可从浮体10顶部的边缘流回水面;由此,可避免下落的水柱直接撞击水面产生噪音。
需要说明,消音器在水箱50中需安装于雾化器40的上方,以使在雾化器40作用下产生的水柱可准确穿过过流通道11和内引流罩20。若水箱50的内部宽度大于消音器的宽度,则应在水箱50内设置限位结构51,以将消音器限位于雾化器40上方的位置,避免消音器四处漂动。举例而言,限位结构51可设置为限位框,雾化器40和消音器均设置于限位框所围合的空间内,且限位框所围合的空间与限位框外部的空间连通,以供液体流动。过流通道11可开设于浮体10横截面上的中部,以使内引流罩20对浮体10造成的重力作用于浮体10的中部,从而使消音器的整体重心向中心靠拢,防止侧翻。内引流罩20与浮体10的连接防止可为卡接,也可为粘接,在此不做限制。内引流罩20也可采用PP材料(聚丙烯)制成,其密度可设置为0.8克/立方厘米至1.0克/立方厘米,以保证消音器整体都可以稳定漂浮于水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浮体10还形成有贯穿顶部和底部的过流间隙12,所述过流间隙12沿所述过流通道11的周向延伸,所述过流间隙12与所述内引流罩20的底端相接。过流间隙12可沿过流通道11的周向连续延伸以环设于过流通道11,也可呈多段间隔分布,在此不做限制。在上一实施例中,水沿内引流罩20流至浮体10顶部后,需要沿浮体10顶面流动至浮体10的边沿后再流入水中,这就造成部分水流会在浮体10顶面积聚,并被后续掉落在浮体10顶面的落水撞击产生噪音。而在本实施例中,流至内引流罩20底部的水流会直接从过流间隙12流入水面,以提高回流效率,减少水流在消音器上的积聚。同时开设过流通道11和过流间隙12的浮体10可大部分没入水中,以缩短浮体10顶部与水面的距离,从而沿内引流罩20流动至浮体10顶部的水流可更快地流入水面,减少在接触水面之前积累的动能,以减少对水面的冲击力。此外,过流间隙12还为内引流罩20与浮体10提供了连接结构,举例而言,内引流罩20的底部可卡接于过流间隙12的顶端,以实现内引流罩20与壳体的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内引流罩20的底端凸设有卡扣23,所述过流间隙12的腔壁设有卡接部121,所述卡扣23与所述卡接部121卡接配合。卡接部121可设置为卡凸,也可设置为卡槽,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可与卡扣23卡接配合即可。卡扣23的限位面朝上,卡接部121的限位面朝下,从而可限制内引流罩20朝上脱离浮体10。卡扣23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卡扣23沿内引流罩20的周向间隔设置,卡接部121可设置为卡接筋,卡接筋沿内引流罩20的周向延伸,多个卡扣23分别卡接于卡接筋周向上的多个部位,以增加内引流罩20与浮体10的配合面积,提高连接强度。在实际应用中,卡扣23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导向斜面,卡接部121形成有第二导向斜面,卡扣23与卡接部121配合过程中,第一导向斜面沿第二导向斜面滑动,以使配合过程更加顺利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内引流罩20的周壁开设有通孔24,用以供更多的水雾穿过内引流罩20,以增加通过的水雾量,提高喷雾效率。通孔24可沿内引流罩20的轴向延伸,以增大过流面积;通孔24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通孔24沿周向间隔设置,以进一步增加通过的水雾量。此外,通孔24也可避位上升的水柱,避免水柱撞击内引流罩20的内避免,以进一步减少噪音。水柱的上升高度是自中间朝周边渐低的,由于内引流罩20呈扩口状,高度较低的水柱在穿过通孔24后可更快地接触内引流罩20倾斜的外壁面,以减少在空中加速的时间,从而减弱对内引流罩20的冲击。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内引流罩20的周壁上边缘处开设有防结膜缺口25,所述防结膜缺口25贯通所述出雾口22。防结膜缺口25可破坏出雾口22周沿的连续性,以防止水分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在出雾口22处形成水膜,以避免影响水雾的流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消音器还包括环设于所述内引流罩20的外引流罩30,所述外引流罩30自底部朝顶部呈扩口设置,所述外引流罩30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内引流罩20的底端。外引流罩30的顶部和底部开口,外引流罩30的内壁面倾斜朝上,以接住超出内引流罩20承接范围的落水,避免落水直接撞击浮体10产生噪音。结合上述过流间隙12的实施例,内引流罩20和外引流罩30的连接处可开设与过流间隙12连通的排水孔,沿内引流罩20和外引流罩30流动的水会从排水孔流入水面。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外引流罩30的周壁开设有过风孔31。内引流罩20与外引流罩30之间形成落水空间,过风孔31与落水空间连通。加湿器内会设置风机,以驱动水箱50内的气流朝喷雾口流动,提高喷雾效率。气流可通过过风孔31进入落水空间,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朝喷雾口流动,同时带动水雾流向喷雾口。过风孔31可沿外引流罩30的轴向延伸,以增大过流面积;过风孔31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过风孔31沿外引流罩3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进一步增大可供通过的气流量。过风孔31的一端可靠近外引流罩30的底部,以延长气流进入落水空间后朝上流动的路径,从而带动更多的水雾。
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上述卡扣23与卡接部121配合的实施例,外引流罩30的底部可抵接于浮体10的顶面,以防止内引流罩20和外引流罩30卡死于过流间隙12,提高消音器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引流罩20与所述浮体10的重量之比设置为1/8至1/12,以保证消音器的整体重心位于浮体10上,避免消音器在浮动过程中上下倒置。结合上述外引流罩30的实施例,实际上应将内引流罩20+外引流罩30的总总量与浮体10的重量之比设置为1/8至1/12,以使消音器稳定正立漂浮。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过流通道11的腔壁凸出于所述浮体10的底部,以使消音器的整体重心朝底部靠拢,进一步保证消音器能稳定处于正立漂浮状态。结合上述过流间隙12的实施例,过流间隙12与过流通道11之间形成分隔筒,分隔筒通过连接筋连接于浮体10,分隔筒的底部凸出于浮体10底部,以实现消音器的整体重心下移。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消音器,该消音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加湿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体,所述浮体设有贯穿顶部和底部的过流通道;
内引流罩,所述内引流罩的底端形成进雾口、顶端成出雾口,所述内引流罩自顶部朝底部呈扩口状设置,所述内引流罩安装于所述浮体的顶部并罩设于所述过流通道,以使所述进雾口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还形成有贯穿顶部和底部的过流间隙,所述过流间隙沿所述过流通道的周向延伸,所述过流间隙与所述内引流罩的底端相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流罩的底端凸设有卡扣,所述过流间隙的腔壁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卡接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流罩的周壁开设有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流罩的周壁上边缘处开设有防结膜缺口。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还包括环设于所述内引流罩的外引流罩,所述外引流罩自底部朝顶部呈扩口设置,所述外引流罩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内引流罩的底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流罩的周壁开设有过风孔。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流罩与所述浮体的重量之比设置为1/8至1/12;和/或,所述浮体和内引流罩的材料密度设置为0.8克/立方厘米至1.0克/立方厘米。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通道的腔壁凸出于所述浮体的底部。
10.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
CN202120841238.2U 2021-04-23 2021-04-23 消音器和加湿器 Active CN214791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1238.2U CN214791643U (zh) 2021-04-23 2021-04-23 消音器和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1238.2U CN214791643U (zh) 2021-04-23 2021-04-23 消音器和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1643U true CN214791643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88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41238.2U Active CN214791643U (zh) 2021-04-23 2021-04-23 消音器和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1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48591A (zh) 消音器和加湿器
US7581718B1 (en) Atomizer
US5647539A (en) Foamer nozzle assembly for trigger sprayer
CA1151524A (en) Cooling tower spray nozzle
CN207945770U (zh) 一种出雾稳定的上加水加湿器
JP5513652B1 (ja) 超音波式加湿器
CN214791643U (zh) 消音器和加湿器
CN208794667U (zh)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CN207990859U (zh) 一种雾化增强的静音型上加水加湿器
CN108204648A (zh) 一种雾化增强的静音型上加水加湿器
KR950031246A (ko) 흐름 분산기 고리형 리브를 가진 포말식 노즐
CN210220121U (zh) 一种低噪音雾化加湿器
JP3160706B2 (ja) 小便器のスプレッダー構造
JP5631174B2 (ja) シーディング装置
CN217636084U (zh) 雾化装置及香薰设备
KR960703810A (ko) 액체의 폭기방법(method of aeration of liquids)
CN215062586U (zh) 消音器和加湿器
JP3621735B2 (ja) 負イオン発生装置
CN214664950U (zh) 加湿器的消声导流结构
CN214038755U (zh) 加湿器
CN113864939A (zh) 一种加湿器的聚能环及加湿器
JP6756985B2 (ja) 燃料電池車
CN109186056A (zh)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JPH0538408A (ja) 気液分離装置
JPH0579886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