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8755U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8755U
CN214038755U CN202022597584.9U CN202022597584U CN214038755U CN 214038755 U CN214038755 U CN 214038755U CN 202022597584 U CN202022597584 U CN 202022597584U CN 214038755 U CN214038755 U CN 214038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t
water
humidifier
fog
water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975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阳
刘云霄
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pow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Qianhai Patoz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p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po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p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975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8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8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8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加湿器,包括:水箱,在所述水箱底部设有连接通道;水槽,所述水槽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在所述水槽上安装有雾化器;出雾管,所述出雾管与所述水箱或者水槽连接,所述出雾管具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的进雾端位于所述雾化器的上方,并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出雾通道的出雾端与加湿器的外部连通;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出雾管的进雾端,所述挡水件上设有出雾孔,以供雾气通过挡水件流入出雾通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利于降低加湿器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一种增加使用环境内湿度的电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空气质量概念的了解,加湿器逐渐得被人们接受,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加湿器,如超声波型,纯净型,电加热型等加湿器。当前的加湿器一般包括水箱、水槽、雾化器、出雾管等部件,加湿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雾化器需要对水进行高频震动使其抛离水面产生成水雾,雾化过程中,水难以避免的会向上冲起形成水滴,水滴达到一定高度后垂直回落水面,另外,雾化产生的水雾也有可能在空气中凝结成水滴回落水面,水滴在高处回落水面与水面产生较大的撞击声,而产生明显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湿器,旨在降低加湿器产生的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湿器,包括:水箱,在所述水箱底部设有连接通道;
水槽,所述水槽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在所述水槽上安装有雾化器;
出雾管,所述出雾管与所述水箱或者水槽连接,所述出雾管具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的进雾端位于所述雾化器的上方,并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出雾通道的出雾端与加湿器的外部连通;
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出雾管的进雾端,所述挡水件上设有出雾孔,以供雾气通过挡水件流入出雾通道。
可选地,所述挡水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雾管的出雾通道内;所述挡水件包括挡水部和连接臂,所述出雾孔开设于所述挡水部上,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挡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雾管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出雾管包括管本体和设置在进雾端的多个集雾片,多个集雾片围合形成集雾腔,相邻的两个集雾片之间具有连通间隙,以供风和/或雾气进入所述进雾端。
可选地,所述连通间隙内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集雾片和/或所述管本体连接;所述连接臂延伸至所述集雾腔,并与所述连接板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臂遮挡部分所述连通间隙,以使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挡水部的端部与所述集雾片远离所述管体的端部之间具有过雾通道。
可选地,所述连通间隙对应的所述挡水部上具有所述出雾孔。
可选地,所述挡水部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和/或,所述连接臂临近所述出雾孔设置。
可选地,所述挡水部的外侧壁上具有凹口,所述凹口与连通通道之间具有过水通道。
可选地,所述出雾管与所述水箱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集雾片的外侧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集雾片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挡水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出雾管的进雾端,在进雾端下方的雾化器在雾化过程中,可以将上升的尺寸较大的水滴阻挡,其中,尺寸较大的水滴可以是由雾化器的高频震动而冲出水面形成的水滴,冲出水面的水滴被挡水件阻挡使其不会继续冲往到出雾管的更高处,水滴在被挡水件阻挡后,可以直接滴入水槽,也可以沿着挡水件的内侧壁和/或沿着出雾管的管壁流入水槽,如此,大幅度的缩短了水滴在水面上方回落水面的距离,从而减小了水滴回落水面时与水面撞击产生的声音,从而减少了加湿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另外,在水雾通过出雾管的出雾通道流出的过程中,雾气将在空中凝结成水滴,水滴在下落的过程中被挡水件阻挡,从而有效的避免水滴直接从高处落入水中,使得水滴可以先滴落在挡水件上,再沿挡水件和/或出雾管的管壁流入水面,同样有效的减小了水滴回落水面时与水面撞击产生的声音,从而减少了加湿器的噪音;同时,挡水件与出雾管的可拆卸连接方式,避免了挡水件与出雾管因连接形成的倒角或死角,方便对出雾管和挡水件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中出雾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中挡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中挡水件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水箱 110 连接通道
111 内螺纹 200 水箱
220 雾化器 300 出雾管
310 管本体 311 出雾通道
312 进雾端 313 出雾端
314 连接部 315 外螺纹
320 集雾片 321 凸起
330 集雾腔 340 连通间隙
350 连接板 360 过雾通道
400 挡水件 410 挡水部
411 出雾孔 412 凹口
420 连接臂 421 卡扣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将主要描述加湿器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加湿器包括:
水箱100,在所述水箱100底部设有连接通道110;
水槽200,所述水槽200设置在所述水箱100的底部,在所述水槽200上安装有雾化器220;
出雾管300,所述出雾管300与所述水箱100或者水槽200连接,所述出雾管300具有出雾通道311,所述出雾通道311的进雾端312位于所述雾化器220的上方,并与所述连接通道110连通,所述出雾通道311的出雾端313与加湿器的外部连通;
挡水件400,所述挡水件400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出雾管300的进雾端312,所述挡水件400上设有出雾孔411,以供雾气通过挡水件400流入出雾通道31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水箱100为储水的容器,在使用时,可以往水箱100加水内部加水,水可以再流到水槽200中以供雾化器220将其雾化产生雾气,水箱100中连接通道11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有很多,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本实施例中,以圆形为例;连接通道110的长度也可以有很多,可以跟水箱100底壁的厚度保持一致,也可以长于水箱100底部的厚度,往水箱100内部延伸;出雾管300的形状也有多种选择,如整体外形呈圆柱状,圆锥状,长方体状等等,本实施例中,以呈圆柱状或圆锥状为例,以保持与连接通道110横截面形状相当,以提高出雾管300和水箱100连接的紧密性;出雾管300中出雾通道311的进雾端312设于雾化器220的上方,利于雾化器220将水雾化成雾气后,雾气快速的流到进雾端312。
关于挡水件400,挡水件400与出雾管30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比如螺纹连接,插接,卡扣连接等等;形状方面,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可以整体呈中空的圆锥台形,并且开口朝向,当雾化器220在工作时,雾化器220的高频震动将水抛离水面产生水雾,并将部分水冲出水面形成水滴,产生的水雾流向出雾管300的进雾端312,然后经过挡水件400的出雾孔411流经出雾管300的流通通道而流出出雾端313;冲出水面的水滴在冲力的作用下继续冲往雾管更高处时被挡水板阻挡,挡水件400再将水滴引流至挡水件400的内侧壁和/或继续沿着出雾管300的管壁流入水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挡水件400可拆卸的安装在出雾管300的进雾端312,在进雾端312下方的雾化器220在雾化过程中,可以将上升的尺寸较大的水滴阻挡,其中,尺寸较大的水滴可以是由雾化器220的高频震动而冲出水面形成的水滴,冲出水面的水滴被挡水件400阻挡使其不会继续冲往到出雾管300的更高处,水滴在被挡水件400阻挡后,可以直接滴入水槽200,也可以沿着挡水件400的内侧壁和/或沿着出雾管300的管壁流入水槽200,如此,大幅度的缩短了水滴在水面上方回落水面的距离,从而减小了水滴回落水面时与水面撞击产生的声音,从而减少了加湿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另外,在水雾通过出雾管300的出雾通道311流出的过程中,雾气将在空中凝结成水滴,水滴在下落的过程中被挡水件400阻挡,从而有效的避免水滴直接从高处落入水中,使得水滴可以先滴落在挡水件400上,再沿挡水件400和/或出雾管300的管壁流入水面,同样有效的减小了水滴回落水面时与水面撞击产生的声音,从而减少了加湿器的噪音;同时,挡水件400与出雾管30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避免了挡水件400与出雾管300因连接形成的倒角或死角,方便对出雾管300和挡水件400进行清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小挡水件400对雾气流通的影响,所述挡水件4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雾管300的出雾通道311内;所述挡水件400包括挡水部410和连接臂420,所述出雾孔411开设于所述挡水部410上,所述连接臂420的一端与所述挡水部4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雾管30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挡水部410设于出雾通道311内,可以理解的是,如将挡水部410设在进雾端312的端口处或进雾端312的外部,挡水部410难以避免地会阻碍部分水雾流入进雾端312,水雾有可能会往外散开,影响加湿器的出雾效果,而将挡水部410设于出雾通道311内,雾气可以先进入出雾管300的进雾端312然后集中在连接通道110内,不易往外扩散,然后再通过挡水部410的出雾孔411流向出雾端313,如此,有效的减小了挡水件400对雾气流通的影响,从而使得挡水件400在发挥挡水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对雾气流通的影响,提高了加湿器的综合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出雾管300的出雾效率,所述出雾管300包括管本体310和设置在进雾端312的多个集雾片320,多个集雾片320围合形成集雾腔330,相邻的两个集雾片320之间具有连通间隙340,以供风和/或雾气进入所述进雾端31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进雾端312上设置集雾片320,使得水被雾化成雾气上升时,可以集中在集雾片320围合成的集雾腔330中而不易往外散开,然后相邻的两个集雾片320之间具有连通间隙340,有利于风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进入连通间隙340以加快雾气的流通速度,使得雾气快速的流进出雾管300而流出外部,如此,集雾片320的设置,有利于雾气集中且快速的流入出雾管300,提高了出雾管300的出雾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间隙340内设置有连接板350,所述连接板350与所述集雾片320和/或所述管本体310连接;所述连接臂420延伸至所述集雾腔330,并与所述连接板350卡扣421连接。具体地,连接臂420与连接板350的卡扣421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设置连接板350的位置使其与集雾片320和管本体310围合形成扣位,然后在连接臂420的对应位置上设置,使得连接臂420可以扣合在出雾管300上,同理,也可以通过在集雾片320或管本体310上设置卡扣421,然后在连接臂420的对应位置上开设扣位,从而实现出雾管300和连接臂420的扣合。卡扣421式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没有多余的部件,拆装方便,提高了拆装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小了挡水件400对雾气流通的阻碍,所述连接臂420遮挡部分所述连通间隙340,以使所述连接臂420远离所述挡水部410的端部与所述集雾片320远离所述管体的端部之间具有过雾通道36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连接臂420的长度大小,或通过设置连接臂420与集雾片320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连接臂420不完全遮挡住连通间隙340,使得连接臂420远离所述挡水部410的端部与所述集雾片320远离所述管体的端部之间具有过雾通道360,雾气或风可以从过雾通道360进入出雾管300,从而减小了挡水件400对雾气流通的阻碍,从而使得挡水件400在发挥挡水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对雾气流通的阻碍,提高了加湿器的综合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间隙340对应的所述挡水部410上具有所述出雾孔411。可以理解的是,水滴沿挡水部410的侧壁流下时,通常会绕开出雾孔411在其他位置流下,本实施例的出雾孔411的设置方式,有效的避免了水滴从连通间隙340滴入水面,而是通过合理的设置方式使得挡水部410引导水滴往集雾片320的方向流动,使得水滴从集雾片320上流入水面,从而缩短了水滴滴入水面的距离,进一步减小了水滴滴入水面产生的噪音,从而减小了加湿器的噪音。另外,为了加强挡水部410的整体引流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水部410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420临近所述出雾孔411设置。同理地,如此设置方式,有效的避免了水滴从连接臂420流入水面,而是将水滴引往集雾片320的方向流动,使得水滴从集雾片320上流入水面,从而缩短了水滴滴入水面的距离,进一步减小了水滴滴入水面产生的噪音,从而减小了加湿器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部410的外侧壁上具有凹口412,所述凹口412与连接通道110之间具有过水通道。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挡水部410整体呈中空的圆锥台形设置,挡水部410的大径端朝向出雾管300的进雾端312,小径端沿出雾管300的出雾端313延伸,在大径端边缘的外侧壁上设有凹口412,凹口412与连接通道110之间形成过水通道,如此设置,有利于引导位于挡水部410上方的水滴沿挡水部410的外侧壁流向出雾管300的内侧壁,从而有效的避免水滴从高处滴入水面造成噪音,从而减小了加湿器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雾管300与所述水箱10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实现出雾管300与水箱10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出雾管300的进雾端312设有连接部314,连接部314上设有外螺纹315,水箱100的连接通道110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111,外螺纹315可与内螺纹111啮合;或者,在出雾管300的连接部314上设有内螺纹111,连接通道110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315,出雾管300的连接部314与连接通道110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如此,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使得水箱100结构在工作时,能可靠稳定的工作,在需要清洗时,又容易拆装,提高了清洗的便捷性,另外,螺纹连接结构简单,不需要其他太多的连接部314件,让清洗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人们拆装出雾管300,所述集雾片320的外侧壁上设有凸起321,所述凸起321沿所述集雾片320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在集雾片320的外侧壁设置凸起321,凸起321沿集雾片3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设置方式,相比外侧壁圆滑的集雾片320,可增加使用者与集雾片320的摩擦力,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稳固的握持集雾片320将出雾管300与水箱100进行安装或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在所述水箱底部设有连接通道;
水槽,所述水槽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底部,在所述水槽上安装有雾化器;
出雾管,所述出雾管与所述水箱或者水槽连接,所述出雾管具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的进雾端位于所述雾化器的上方,并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出雾通道的出雾端与加湿器的外部连通;
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出雾管的进雾端,所述挡水件上设有出雾孔,以供雾气通过挡水件流入出雾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雾管的出雾通道内;
所述挡水件包括挡水部和连接臂,所述出雾孔开设于所述挡水部上,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挡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雾管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管包括管本体和设置在进雾端的多个集雾片,多个集雾片围合形成集雾腔,相邻的两个集雾片之间具有连通间隙,以供风和/或雾气进入所述进雾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间隙内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集雾片和/或所述管本体连接;
所述连接臂延伸至所述集雾腔,并与所述连接板卡扣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遮挡部分所述连通间隙,以使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挡水部的端部与所述集雾片远离所述管本体的端部之间具有过雾通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间隙对应的所述挡水部上具有所述出雾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部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和/或,
所述连接臂临近所述出雾孔设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部的外侧壁上具有凹口,所述凹口与连通通道之间具有过水通道。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管与所述水箱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加湿器的集雾片的外侧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集雾片的长度方向延伸。
CN202022597584.9U 2020-11-11 2020-11-11 加湿器 Active CN214038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7584.9U CN214038755U (zh) 2020-11-11 2020-11-11 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7584.9U CN214038755U (zh) 2020-11-11 2020-11-11 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8755U true CN214038755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58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97584.9U Active CN214038755U (zh) 2020-11-11 2020-11-11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87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03454A1 (en) * 2020-07-01 2022-01-06 Shenzhen Qianhai Patuoxun Network And Technology Co Ltd Double-layer sound insul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03454A1 (en) * 2020-07-01 2022-01-06 Shenzhen Qianhai Patuoxun Network And Technology Co Ltd Double-layer sound insul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61275U (zh) 一种吸油烟机
WO2019169677A1 (zh) 一种雾化加湿器
CN214038755U (zh) 加湿器
WO2022021767A1 (zh) 一种导风箱及应用有该导风箱的内循环吸油烟机
CN211503119U (zh) 加湿器及用于加湿器的降噪雾化装置
CN207990859U (zh) 一种雾化增强的静音型上加水加湿器
CN108204648B (zh) 一种雾化增强的静音型上加水加湿器
CN212901844U (zh) 加湿器
CN213237812U (zh) 一种湿帘加湿器回流降噪结构
CN210441281U (zh) 一种双重引射助吸的吸油烟机
CN108931007B (zh) 带加湿器的立式空调
CN217636084U (zh) 雾化装置及香薰设备
CN213237811U (zh) 一种上加水式的湿帘加湿器
CN215062605U (zh) 一种具有防水风道及消声出雾结构的加湿器
CN210653102U (zh) 一种空调接水盘的排水增压罩
CN110217251B (zh) 空调接水盘的排水增压罩
CN109186056B (zh) 一种加湿器及加湿器的聚能装置
CN109162968B (zh) 消音器和吸油烟机
CN219346690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出雾通道的加湿器
CN219177875U (zh) 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及加湿器
CN214664950U (zh) 加湿器的消声导流结构
CN215372782U (zh) 雾化组件及加湿器
CN215062586U (zh) 消音器和加湿器
CN212157515U (zh) 一种具有消声功能的加湿器
CN211781723U (zh) 可引水静音的风道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