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9667U - 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9667U
CN214389667U CN202120591204.2U CN202120591204U CN214389667U CN 214389667 U CN214389667 U CN 214389667U CN 202120591204 U CN202120591204 U CN 202120591204U CN 214389667 U CN214389667 U CN 214389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discharging
side wall
opening
barre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12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ocheng Concre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ocheng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ocheng Concre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ocheng Concre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12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9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9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9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其包括桶体以及固定于桶体的支撑脚;所述桶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桶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桶体的下端固定有与出料口连通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远离出料口的一端封闭,所述下料筒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下料筒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下料筒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卸料筒;所述卸料筒远离桶体的一端封闭;所述卸料筒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卸料筒内腔的第二开口。本申请改善混凝土卸料过程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科研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背景技术
混凝土为用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建筑材料,每年各国从事混凝土科研和实践工作的人员数量如此之多,新技术和新成果也层出不穷。
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包括桶身以及位于桶身下端的支撑架,桶身包括位于上端的进料口以及位于下端的出料口,桶身下端位于出料口的周侧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轴,限位轴上转动连接有挡板,连接环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挡板的定位块。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套设在限位轴上的连接管,限位轴远离桶身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定连接管的定位销。定位销包括螺纹连接在限位轴上的螺纹杆以及限位块,连接管的长度小于限位轴的长度。挡板上连接有转动把手。挡板通过连接管套设在限位轴上实现转动连接,并且在定位销的作用下实现对连接管的位置限定,使连接管不会与限位轴发生脱离,提升挡板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虽然转动限位块可以实现挡板贴合或脱离连接环,但是挡板在脱离连接环时,位于桶身内的混凝土,将从挡板和连接环之间的间隙流出,部分混凝土将流向转动把手,从而易将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弄脏,混凝土的卸料过程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混凝土卸料过程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包括桶体以及固定于桶体的支撑脚;所述桶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桶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桶体的下端固定有与出料口连通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远离出料口的一端封闭,所述下料筒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下料筒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下料筒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卸料筒;所述卸料筒远离桶体的一端封闭;所述卸料筒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卸料筒内腔的第二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桶体内的混凝土卸出桶体外时,转动卸料筒,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便可以将桶体内的混凝土卸出桶体外。转动卸料筒,使第二开口逐渐远离第一开口,卸料筒的内壁将第一开口封闭。通过转动卸料筒,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置变换,实现封闭出料口或卸料作业的效果,只有当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时,卸料作业方可进行,降低混凝土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的风险,从而改善混凝土卸料过程不便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支撑脚的侧壁设有限制卸料筒脱离下料筒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与所述卸料筒远离桶体的一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卸料筒时,支撑片限制卸料筒脱离下料筒,降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从而降低混凝土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支撑片插接于支撑脚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后续需要将卸料筒进行清洗,减少卸料筒内混凝土的残留,减少卸料筒和下料筒之间混凝土的残留,提高卸料筒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卸料筒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开合于第二开口的密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第一开口内的水通过卸料筒内壁的螺纹流出第二开口的风险,降低混凝土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进料口盖合有端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外界气压通过进料口对桶体内施压的风险,从而降低桶体密闭时混凝土渗透至下料筒和卸料筒之间间隙的风险,提高卸料筒封闭第一开口的密封效果。
可选的,所述下料筒远离桶体的一侧向第一开口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桶体内残留混凝土的风险,提高桶体的卸料效率。
可选的,所述卸料筒的外侧壁固定有限位杆;所述桶体的外侧壁固定有供限位杆抵接的抵接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抵接杆抵接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人员知晓卸料筒的转动位置,提高桶体的卸料效率。
可选的,所述卸料筒的外侧壁固定有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人员对卸料筒进行转动,提高卸料筒的转动速度,从而提高桶体的卸料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转动卸料筒,使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置变换,实现封闭出料口或卸料作业的效果,只有当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时,卸料作业方可进行,降低混凝土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的风险,从而改善混凝土卸料过程不便的问题,同时降低混凝土散落至地面污染环境的风险,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
2.通过支撑片限制卸料筒脱离下料筒,从而降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进而降低混凝土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及衣物的风险;
3.通过限位杆和抵接杆,便于操作人员知晓卸料筒的转动位置,提高桶体的卸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下料筒和卸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桶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2、支撑脚;3、端盖;4、下料筒;41、通口;42、第一开口;5、卸料筒;51、第二开口;52、连接口;6、支撑片;7、限位杆;8、抵接杆;9、转动把手;10、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参照图1、图2,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包括桶体1以及固定于桶体1的支撑脚2,桶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1,进料口11盖合有端盖3,桶体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12。桶体1的下端固定有下料筒4,下料筒4的一端与下料筒4的内腔连通,另一端封闭。将下料筒4的一端与下料筒4的内腔连通的这一端定义为下料筒4的通口41,出料口12与通口41相连通。
参照图2,下料筒4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下料筒4内腔的第一开口42,下料筒4封闭的一端向第一开口42倾斜设置,即第一开口42位于下料筒4封闭一端的水平位置的最低点,这样设置下料筒4封闭一端的目的在于,降低桶体1内混凝土积存的数量,提高桶体1的卸料效率。
参照图2,下料筒4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卸料筒5,卸料筒5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卸料筒5内腔的第二开口51。卸料筒5与下料筒4的结构类似,卸料筒5远离桶体1的一端也是封闭的,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卸料筒5封闭端的内外侧均为平面,第二开口51位于卸料筒5内腔的水平高度最低点。
参照图2,支撑脚2的侧壁插接有限制卸料筒5脱离下料筒4的支撑片6,支撑片6与卸料筒5远离桶体1的一侧抵接,一方面,支撑片6可以限制卸料筒5与下料筒4的脱离,降低操作失误使混凝土通过第一开口42的风险,另一方面,后续支撑片6可以脱离与支撑脚2的插接,而后将卸料筒5从下料筒4的侧壁旋下,便于清理下料筒4和卸料筒5。
参照图2,卸料筒5的外侧壁固定有限位杆7。将卸料筒5朝向桶体1的一端定义为卸料筒5的连接口52,限位杆7位于连接口52的侧壁,桶体1的下端竖直固定有供限位杆7抵接的抵接杆8。需要说明的是,当限位杆7和抵接杆8相互抵接时,第一开口42和第二开口51完全连通,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配合支撑片6,使得旋动卸料筒5沿自身轴向移动时,提高卸料效率,同时降低操作失误的风险,实现盲操的效果。
参照图2,卸料筒5的外侧壁固定有转动把手9,转动把手9位于限位杆7和第二开口51之间。卸料筒5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开合于第二开口51的密封盖10,密封盖10与卸料筒5外侧壁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磁吸,可以是螺栓连接,还可以是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盖10与第二开口5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设置密封盖10的目的在于,降低第一开口42内的水通过卸料筒5内壁的螺纹流出第二开口51的风险,提高卸料筒5堵塞第一开口42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将桶体1内的混凝土卸出桶体1外时,先将密封盖10和第二开口51分离,而后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9转动卸料筒5,使抵接杆8和限位杆7抵接,此时第一开口42和第二开口51相对,桶体1内的混凝土便可以卸出桶体1外。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9反向转动卸料筒5,便可使第二开口51逐渐远离第一开口42,重新用卸料筒5的内壁将第一开口42封闭。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以及固定于桶体(1)的支撑脚(2);所述桶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桶体(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12);所述桶体(1)的下端固定有与出料口(12)连通的下料筒(4);所述下料筒(4)远离出料口(12)的一端封闭,所述下料筒(4)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下料筒(4)内腔的第一开口(42);所述下料筒(4)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卸料筒(5);所述卸料筒(5)远离桶体(1)的一端封闭;所述卸料筒(5)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卸料筒(5)内腔的第二开口(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2)的侧壁设有限制卸料筒(5)脱离下料筒(4)的支撑片(6);所述支撑片(6)与所述卸料筒(5)远离桶体(1)的一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6)插接于支撑脚(2)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筒(5)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有开合于第二开口(51)的密封盖(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盖合有端盖(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筒(4)远离桶体(1)的一侧向第一开口(42)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筒(5)的外侧壁固定有限位杆(7);所述桶体(1)的外侧壁固定有供限位杆(7)抵接的抵接杆(8);所述限位杆(7)与所述抵接杆(8)抵接时,所述第一开口(42)和所述第二开口(5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筒(5)的外侧壁固定有转动把手(9)。
CN202120591204.2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Active CN214389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1204.2U CN214389667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1204.2U CN214389667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9667U true CN214389667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9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1204.2U Active CN214389667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9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93559U (zh) 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装置
CN214389667U (zh) 一种科研混合材料桶
CN210560833U (zh) 封闭式电泳漆表面气泡处理装置
CN207254269U (zh) 一种沼渣有机肥高效滚筒造粒机
CN211004641U (zh) 一种油田污水处理设备
CN208275350U (zh) 一种环保的涂料搅拌装置
CN206138809U (zh) 一种双向出液压滤机专用滤板
CN206476356U (zh) 一种防飞尘防堵塞的混凝土储存仓
CN205148612U (zh) 一种自动化水泥发泡机
CN209631118U (zh) 一种电解锰渣搅拌设备
CN113145252A (zh) 一种废旧混凝土路面回收再利用装置、回收再利用工艺
CN216654556U (zh) 一种低成本二次铝灰资源化的处置工艺设备
CN209835877U (zh) 一种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5055899U (zh) 一种新型自动混合搅拌装置
CN221209151U (zh) 一种零件清洗烘干一体机
CN206825678U (zh) 一种干混砂浆机
CN212451105U (zh) 污水处理用污泥回收利用装置
CN217262097U (zh) 一种胶粘材料加工用存储装置
CN21239640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颜料溶解装置
CN218834210U (zh) 一种池塘用微生物制剂稀释桶
CN107583560B (zh) 一种环保涂料装置
CN21584278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混料装置
CN201040919Y (zh) 手提振动式粉墙机
CN209901934U (zh) 固磷剂喷洒装置
CN211866153U (zh) 一种环保型废弃油漆回收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