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0470U - 一种高效蓄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蓄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0470U
CN214120470U CN202023259799.6U CN202023259799U CN214120470U CN 214120470 U CN214120470 U CN 214120470U CN 202023259799 U CN202023259799 U CN 202023259799U CN 214120470 U CN214120470 U CN 214120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branch pipe
pipe
coil pip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597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鲁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reenland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reenland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reenland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reenland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597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0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0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0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蓄冷器,属于蓄冷器技术领域,包括水池、介质进料装置、介质出料装置、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水池水平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和介质出料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一盘管位于水池内,所述第二盘管也位于水池内,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盘管的两端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和介质出料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盘管的两端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和介质出料装置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交错设置可以提高对水池内的水的降温效率,对水水降温的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蓄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冷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蓄冷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消耗是巨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紧张问题成为新的发展问题,因此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电力的有效配置。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蓄冷器,该种蓄冷器在夜间用电计费为谷电时段对池体进行降温,然后在日间水体升温后来获得电能,采用该种方式的蓄冷器因盘管设置管路较长,因此无法做到高效降温的目的,因此亟需找到一种高效降温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蓄冷器,以解决无法快速对介质进行降温作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蓄冷器,包括水池、介质进料装置、介质出料装置、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所述水池水平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和介质出料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一盘管位于水池内,所述第二盘管也位于水池内,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盘管的两端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和介质出料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盘管的两端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和介质出料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介质进料装置包括第一进料支管、第二进料支管和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水池上,所述第一进料支管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支管位于第一进料支管上且第二进料支管与第一进料支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料支管的与第二盘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支管与第一盘管的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出料装置包括第一出料支管、第二出料支管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水池上且位于进料口的旁侧,所述第一出料支管与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支管位于第一出料支管上,所述第二出料支管与第一出料支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支管的与第一盘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支管的与第二盘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池的侧壁上设有盘管支撑架,所述盘管支撑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固定连接在盘管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均采用耐腐蚀金属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交错设置可以提高对水池内的水的降温效率,对水水降温的效果更好。
其二,介质从进料口中进入,分别通过第一进料支管将介质输送至第二盘管内,介质通过第一进料支管将介质输送至第二进料支管内从而将介质移动至第一盘管内,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将介质向介质出料装置内进行移动,第一盘管和第二盘管将介质向前移动可以对水池内的水进行均匀地降温,在对水进行降温后,在对介质进行出料时,第一盘管地内的介质通过第一出料支管进入出料口内,第二盘管内的介质通过第二出料支管进入第一出料支管内从而将介质输送至出料口内,第一出料支管和第二出料支管内的介质都是通过出料口将其向外排出,夜间在对水进行降温后,白天由于自然的温度的升高可以对水池内水进行升温,在升温的过程中所产的热量可以进行利用发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水池1,盘管支撑架2,介质进料装置3,第一进料支管31,第二进料支管32,进料口33,介质出料装置4,第一出料支管41,第二出料支管42,出料口43,第一盘管5,第二盘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蓄冷器,包括水池1、介质进料装置3、介质出料装置4、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所述水池1水平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3和介质出料装置4相连通,所述第一盘管5位于水池内,所述第二盘管也位于水池内,所述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盘管5的两端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3和介质出料装置4相连通,所述第二盘管6的两端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3和介质出料装置4相连通;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交错设置可以提高对水池1内的水的降温效率,对水降温的效果更好,介质从介质进料装置3分别进入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内后,介质由-20摄氏度升高至-10摄氏度,在升温的过程中进行热交换,对水池1内的水进行降温,在对水池1内的水进行降温后通过介质出料装置4将介质向外排出,夜间在对水进行降温后,白天由于自然的温度的升高可以对水池1内水进行升温,在升温的过程中所产的热量可以进行利用发电。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介质进料装置3包括第一进料支管3、第二进料支管32和进料口33,所述进料口33位于水池1上,所述第一进料支管31与进料口33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支管32位于第一进料支管31上且第二进料支管32与第一进料支管31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料支管31的与第二盘管6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支管32与第一盘管5的一端相连通;介质从进料口33中进入,分别通过第一进料支管31将介质输送至第二盘管6内,介质通过第一进料支管31将介质输送至第二进料支管32内从而将介质移动至第一盘管5内,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将介质向介质出料装置4内进行移动,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将介质向前移动可以对水池1内的水进行冷却。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介质出料装置4包括第一出料支管41、第二出料支管42和出料口43,所述出料口43位于水池1上且位于进料口33的旁侧,所述第一出料支管41与出料口43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支管42位于第一出料支管41上,所述第二出料支管42与第一出料支管4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支管41的与第一盘管5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支管42的与第二盘管6的另一端相连通;在对水进行降温后,在对介质进行出料时,第一盘管5的内的介质通过第一出料支管41进入出料口43内,第二盘管6内的介质通过第二出料支管42进入第一出料支管41内从而将介质输送至出料口43内,第一出料支管41和第二出料支管42内的介质都是通过出料口43将其向外排出。
优选的,所述水池1的侧壁上设有盘管支撑架2,所述盘管支撑架2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固定连接在盘管支撑架2上;盘管支撑架2用于将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进行固定和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均采用耐腐蚀金属材质制成;耐腐蚀金属材质制成的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可以提高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的使用年限,且对冷气的传导性好。
工作原理:介质从进料口33中进入,分别通过第一进料支管31将介质输送至第二盘管6内,介质通过第一进料支管31将介质输送至第二进料支管32内从而将介质移动至第一盘管5内,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将介质向介质出料装置4内进行移动,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将介质向前移动可以对水池1内的水进行均匀地降温,在对水进行降温后,在对介质进行出料时,第一盘管5的内的介质通过第一出料支管41进入出料口43内,第二盘管6内的介质通过第二出料支管42进入第一出料支管41内从而将介质输送至出料口43内,第一出料支管41和第二出料支管42内的介质都是通过出料口43将其向外排出,夜间在对水进行降温后,白天由于自然的温度的升高可以对水池1内水进行升温,在升温的过程中所产的热量可以进行利用发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效蓄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1)、介质进料装置(3)、介质出料装置(4)、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所述水池(1)水平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3)和介质出料装置(4)相连通,所述第一盘管(5)位于水池内,所述第二盘管也位于水池内,所述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盘管(5)的两端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3)和介质出料装置(4)相连通,所述第二盘管(6)的两端分别与介质进料装置(3)和介质出料装置(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蓄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进料装置(3)包括第一进料支管(31)、第二进料支管(32)和进料口(33),所述进料口(33)位于水池(1)上,所述第一进料支管(31)与进料口(33)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支管(32)位于第一进料支管(31)上且第二进料支管(32)与第一进料支管(31)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料支管(31)的与第二盘管(6)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支管(32)与第一盘管(5)的一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蓄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出料装置(4)包括第一出料支管(41)、第二出料支管(42)和出料口(43),所述出料口(43)位于水池(1)上且位于进料口(33)的旁侧,所述第一出料支管(41)与出料口(43)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支管(42)位于第一出料支管(41)上,所述第二出料支管(42)与第一出料支管(4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支管(41)的与第一盘管(5)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支管(42)的与第二盘管(6)的另一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蓄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侧壁上设有盘管支撑架(2),所述盘管支撑架(2)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固定连接在盘管支撑架(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蓄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管(5)和第二盘管(6)均采用耐腐蚀金属材质制成。
CN202023259799.6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高效蓄冷器 Active CN214120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9799.6U CN214120470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高效蓄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9799.6U CN214120470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高效蓄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0470U true CN214120470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85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59799.6U Active CN214120470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高效蓄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0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4538B (zh) 太阳能光电光热一体化组件及其太阳能热电联产***
CN211471573U (zh) 新能源制氢***及其保温装置
CN214120470U (zh) 一种高效蓄冷器
CN204156794U (zh) 太阳能光电光热一体化组件及其太阳能热电联产***
CN212627813U (zh) 一种光伏电站发电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13905456U (zh) 一种电池冷却用液冷板流道结构
CN212934737U (zh) 一种带水冷装置的phev动力电池***
CN212626794U (zh) 一种环保型太阳能分布式变电站
CN20336744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水冷式散热***
CN201553783U (zh) 水焊机
CN211238396U (zh) 一种燃料电池***模组的温度补偿冷却***
CN211700492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散热装置
CN215672431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的散热器
CN216574403U (zh) 一种通过高温冲洗降低导电率的设备
CN217115909U (zh) 一种液冷的igbt电源变流装置
CN218241990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的制冷结构
CN214307737U (zh) 一种石英管生产加工用砂冷设备
CN217934067U (zh) 一种高容量高倍率18650圆柱电池
CN219999332U (zh) 多孔流板的光伏电池设备水冷散热器
CN216856621U (zh) 一种喷雾造粒机用的高效节能加热设备
CN219310021U (zh) 一种再生铝循环水节能装置
CN217642730U (zh) 一种高效分布式光伏发电供能***
CN221222819U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装置及散热器
CN218648024U (zh) 一种冷却电芯的口琴管风冷电箱
CN111969948B (zh) 一种太阳能高效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