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42068U -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42068U
CN213942068U CN202022639406.8U CN202022639406U CN213942068U CN 213942068 U CN213942068 U CN 213942068U CN 202022639406 U CN202022639406 U CN 202022639406U CN 213942068 U CN213942068 U CN 213942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ing
launching
conveying
hand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94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子钦
陈广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ruibo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ruibo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ruibo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ruibo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394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42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42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42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协调训练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包括机体、发射装置和传送装置,机体包括发射部和放置部,放置部用于放置球体,发射部与放置部呈连通布置,传送装置用于将球体从放置部传送至发射部,发射装置用于置于将发射部的球体朝外发射。使用时,放置部里面的球体在传送装置的作用下,从放置部传送至发射部,再在发射部的作用下,将球体发射至外部,这样,儿童在使用时,需要利用眼睛去捕捉发射出的球体的轨迹,同时,协调身体和手部去接住球体,还可以结合其他锻炼,如将球体抛回到放置部,增强眼睛和身体协调能力,儿童通过手眼协调机器人辅助训练,培养精细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进而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Description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协调训练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儿童、青少年,已经被电子产品“困住”身体,花费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远高于锻炼的时间。
目前,缺乏锻炼的儿童,与同龄孩子比起来,手部动作相对比较迟钝,显着一点都不灵活,存在身体协调性差情况;身体协调性差主要表现为方向感差,动作协调不良,走路容易摔倒等,因此心情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长期就会表现出自卑感。
现有技术中,针对3-9岁儿童的空间知觉不足、手眼协调能力差等问题,缺乏相应的手眼协调辅助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儿童缺乏手眼协调辅助训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包括机体、发射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机体包括发射部和放置部,所述放置部用于放置球体,所述发射部与所述放置部呈连通布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球体从所述放置部传送至所述发射部,所述发射装置用于置于将所述发射部的球体朝外发射。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部包括放置壳体和传输壳体,所述放置壳体与所述传输壳体呈连通布置,所述传送装置安设所述传输壳体;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电机和传送件,所述传送电机驱动所述传送件旋转,所述传送件具有多个传送腔,各个所述传送腔沿圆周呈环绕布置,所述球体从所述放置壳体进入所述传送腔再进入所述发射部。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件包括两个传送板,两个所述传送板呈平行间隔布置,所述传送电机同步驱动两个所述传送板旋转;所述传送板朝内凹陷形成凹陷槽,两个所述传送板的凹陷槽形成所述传送腔。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板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形成所述传送板的端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凹陷槽呈对应布置;所述限制部沿背离所述凹陷槽方向呈凸起布置,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球体脱离所述凹陷槽。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壳体呈上大下小梯台状布置;所述放置壳体包括放置底板,所述放置底板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形成在所述放置底板的一端,沿所述放置底板的一端至另一端方向,所述放置底板朝上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摩擦轮和发射电机,所述发射电机驱动所述摩擦轮呈高速旋转;所述发射部包括发射壳体,所述摩擦轮延伸至所述发射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摩擦轮和所述发射电机,所述发射电机与所述摩擦轮呈一一对应布置;两个所述摩擦轮呈对应布置,且两个所述摩擦轮沿所述发射壳体的两端布置,且两个所述摩擦轮分别延伸至所述发射壳体的内部;两个所述发射电机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摩擦轮呈相反方向旋转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壳体的内端与所述传输壳体呈连接且导通布置,所述发射壳体的外端形成出球口,所述球体经过所述出球口发射至外部;沿所述发射壳体的内端至外端方向,所述发射壳体逐渐朝上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包括移动装置以及控制板,所述控制板预设有控制程序,所述移动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传送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板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传送装置分别安设所述机体,所述机体安设所述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机体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板、多个移动轮和移动电机,各个所述移动轮和所述移动电机分别安设所述移动板,所述移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轮旋转;所述移动板设有调节装置,所述机体连接所述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机体相对所述移动板呈摆动布置,调节所述发射部的发射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使用时,放置部里面的球体在传送装置的作用下,从放置部传送至发射部,再在发射部的作用下,将球体发射至外部,这样,儿童在使用时,需要利用眼睛去捕捉发射出的球体的轨迹,同时,协调身体和手部去接住球体,还可以结合其他锻炼,如将球体抛回到放置部,增强眼睛和身体协调能力,儿童通过手眼协调机器人辅助训练,培养精细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进而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的后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的A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的传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的发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的放置壳体的左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的移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包括机体1、发射装置2和传送装置3,机体1包括发射部11和放置部12,放置部12用于放置球体4,发射部11与放置部12呈连通布置,传送装置3用于将球体4从放置部12传送至发射部11,发射装置2用于置于将发射部11的球体4朝外发射。
上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使用时,放置部12里面的球体4在传送装置3的作用下,从放置部12传送至发射部11,再在发射部11的作用下,将球体4发射至外部,这样,儿童在使用时,需要利用眼睛去捕捉发射出的球体4的轨迹,同时,协调身体和手部去接住球体4,还可以结合其他锻炼,如将球体4抛回到放置部12,增强眼睛和身体协调能力,儿童通过手眼协调机器人辅助训练,培养精细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进而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放置部12包括放置壳体121和传输壳体122,放置壳体121与传输壳体122呈连通布置,传送装置3安设传输壳体122;这样,放置壳体121的球体4,进入传输壳体122,在传送装置3的作用下,传送至发射部11,最终发射至外部。
传送装置3包括传送电机32和传送件,传送电机32驱动传送件旋转,传送件具有多个传送腔,各个传送腔沿圆周呈环绕布置,球体4从放置壳体121进入传送腔再进入发射部11;这样,球体4自动进入传送腔,便于传送件传送球体4。
传送件包括两个传送板31,两个传送板31呈平行间隔布置,传送电机32同步驱动两个传送板31旋转;传送板31朝内凹陷形成凹陷槽,两个传送板31的凹陷槽形成传送腔;在两个传送板31的作用下,便于球体4落入传送腔,便于转移到发射部11,同时,在两个传送板31的作用下,对球体4起到定位作用,提高传送板31的传送稳定性。
传输壳体122具有传输头,传输头与放置壳体121呈连通布置,沿自上而下方向,传输头呈倾斜布置,实现球体4自动进入传输壳体122。
传送板31具有限制部,限制部形成传送板31的端部,限制部与凹陷槽呈对应布置;限制部沿背离凹陷槽方向呈凸起布置,限制部限制球体4脱离凹陷槽;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传送板31在旋转过程中,在限制部的作用下,便于传送板31将球体4传送至发射部11。
传送板31包括三个传送部,两个传送部之间形成传送腔,传送部具有限制部;这样,转送板转一圈可以运送三个球体4,一个球体4落入一个传送腔。
球体4的传送需要精确,于是选用了带编码器的减速电机;可以精准是计算到发射几个球。
放置壳体121呈上大下小梯台状布置;便于放置更多的球体4,且便于球体4进入传输壳体122。
传输壳体122具有顶部开口,这样,儿童进行训练时,接到球体4后,可以将球体4通过顶部开口抛回到放置部12,增强眼睛和身体协调能力,进而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放置壳体121包括放置底板123,放置底板123具有连通口,连通口形成在放置底板123的一端,沿放置底板123的一端至另一端方向,放置底板123朝上呈倾斜布置;在放置底板123的作用下,
发射装置2包括摩擦轮21和发射电机22,发射电机22驱动摩擦轮21呈高速旋转;发射部11包括发射壳体,摩擦轮21延伸至发射壳体的内部;这样,在摩擦轮21的作用下,便于将球体4发射至外部。
发射装置2包括两个摩擦轮21和发射电机22,发射电机22与摩擦轮21呈一一对应布置;两个摩擦轮21呈对应布置,且两个摩擦轮21沿发射壳体的两端布置,且两个摩擦轮21分别延伸至发射壳体的内部;保障足够的发射力度,便于球体4的反射。
两个发射电机22分别驱动两个摩擦轮21呈相反方向旋转布置,保障足够的发射力度,便于球体4的反射。
球体4采用海洋球,海洋球是选用环保PE材质,对儿童的健康无危害。
由于球体4采用海洋球,重量较轻,采用两个摩擦轮21的转向相反,使得海洋球是发射向前,且保障海洋球的发射。
发射电机22为无刷电机,利用高速的无刷电机带动摩擦轮21,摩擦轮21的高速旋转可以使得海洋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很高的初速度。
发射壳体的内端与传输壳体122呈连接且导通布置,发射壳体的外端形成出球口,球体4经过出球口发射至外部;沿发射壳体的内端至外端方向,发射壳体逐渐朝上呈倾斜布置;这样,发射出去的球体4在发射壳体的导向作用下,呈抛物线式朝外发射。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包括移动装置5以及控制板,控制板预设有控制程序,移动装置5、发射装置2和传送装置3分别与控制板呈电性连接布置,这样,控制板基于控制程序,控制移动装置5、发射装置2和传送装置3的启动和关闭。
发射装置2和传送装置3分别安设机体1,机体1安设移动装置5;移动装置5用于驱动机体1移动;这样,根据需求,调整机器人的位置,改变球体4的发射位置;增强眼睛和身体协调能力,进而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移动装置5包括移动板51、多个移动轮52和移动电机53,各个移动轮52和移动电机53分别安设移动板51,移动电机53用于驱动移动轮52旋转;实现机体1的移动。
移动板51安装四个移动轮52和四个移动电机53,四个移动电机53与四个移动轮52呈一一对应布置;实现单个移动轮52的驱动。
移动轮52为麦克纳姆轮,移动更加平稳,移动非常灵活,可以实现除了前后外还可以直线左移和右移,甚至是45°角移动;可以使机器人在很小的空间里实现灵活运动。
移动板51设有调节装置6,机体1连接调节装置6,调节装置6用于驱动机体1相对移动板51呈摆动布置,调节发射部11的发射角度;这样,根据不同的训练需求,可以选择训练过程中通过调节装置6调节发射角度,提高训练的难度,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训练。
调节装置6包括大舵机,移动板51具有镂空口,机体1的下部嵌入镂空口,大舵机与机体1呈连接布置,这样,通过大舵机的驱动,实现机体1的相对摆动,实现发射部11的发射角度进行调节。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包括轴承件,轴承件安设在移动板51上,轴承件与机体1的连接布置,在轴承件的作用下,增强机体1的设置稳固性。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包括遥控器,遥控器与控制板呈信号连通布置,这样,通过遥控器可以对移动装置5、发射装置2和传送装置3进行控制。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包括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板呈电性连接,控制板预设有人脸识别程序和人体追踪程序,使得机器可以更加智能的跟随儿童的动作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并且,可以识别儿童识别站立到位。
实施例一:自主模式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通过摄像头,检测前方是否有接球人和接球人是否准备好,也就是说,儿童是否到位。
若儿童准备完成,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会随机式国债固定式发射球体4,根据不同的训练需求,控制不同角度、方向和高度发射海洋球,锻炼儿童手眼随机应变能力。
实施例二:手动遥控模式
此模式可以让第三方协助锻炼,第三方可以是家长、老师等。
第三方通过遥控器,控制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发射球的角度和高度等实现协助锻炼。
第三方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操控发射球体4的角度、方向和高度,提高训练难度;同时,增强第三方与儿童之间的互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发射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机体包括发射部和放置部,所述放置部用于放置球体,所述发射部与所述放置部呈连通布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球体从所述放置部传送至所述发射部,所述发射装置用于置于将所述发射部的球体朝外发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包括放置壳体和传输壳体,所述放置壳体与所述传输壳体呈连通布置,所述传送装置安设所述传输壳体;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电机和传送件,所述传送电机驱动所述传送件旋转,所述传送件具有多个传送腔,各个所述传送腔沿圆周呈环绕布置,所述球体从所述放置壳体进入所述传送腔再进入所述发射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件包括两个传送板,两个所述传送板呈平行间隔布置,所述传送电机同步驱动两个所述传送板旋转;所述传送板朝内凹陷形成凹陷槽,两个所述传送板的凹陷槽形成所述传送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形成所述传送板的端部,所述限制部与所述凹陷槽呈对应布置;所述限制部沿背离所述凹陷槽方向呈凸起布置,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球体脱离所述凹陷槽。
5.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壳体呈上大下小梯台状布置;所述放置壳体包括放置底板,所述放置底板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形成在所述放置底板的一端,沿所述放置底板的一端至另一端方向,所述放置底板朝上呈倾斜布置。
6.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摩擦轮和发射电机,所述发射电机驱动所述摩擦轮呈高速旋转;所述发射部包括发射壳体,所述摩擦轮延伸至所述发射壳体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摩擦轮和所述发射电机,所述发射电机与所述摩擦轮呈一一对应布置;两个所述摩擦轮呈对应布置,且两个所述摩擦轮沿所述发射壳体的两端布置,且两个所述摩擦轮分别延伸至所述发射壳体的内部;两个所述发射电机分别驱动两个所述摩擦轮呈相反方向旋转布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壳体的内端与所述传输壳体呈连接且导通布置,所述发射壳体的外端形成出球口,所述球体经过所述出球口发射至外部;沿所述发射壳体的内端至外端方向,所述发射壳体逐渐朝上呈倾斜布置。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包括移动装置以及控制板,所述控制板预设有控制程序,所述移动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传送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板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发射装置和所述传送装置分别安设所述机体,所述机体安设所述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机体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板、多个移动轮和移动电机,各个所述移动轮和所述移动电机分别安设所述移动板,所述移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轮旋转;所述移动板设有调节装置,所述机体连接所述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机体相对所述移动板呈摆动布置,调节所述发射部的发射角度。
CN202022639406.8U 2020-11-13 2020-11-13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 Active CN213942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9406.8U CN213942068U (zh) 2020-11-13 2020-11-13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9406.8U CN213942068U (zh) 2020-11-13 2020-11-13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42068U true CN213942068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8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9406.8U Active CN213942068U (zh) 2020-11-13 2020-11-13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42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1557B2 (en) Virtual reality haptic system and apparatus
WO2017120626A1 (en) Modular sensing device utilized with autonomous self-propelled device
US20190091592A1 (en) Physical device simulating the appearance and movement of a two-legged creature
CN1193394A (zh) 使使用者投入虚拟现实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12829A (zh) 一种水中玩具及仿生鱼
CN102514643B (zh) 基于双质量模型结构的跳跃机器人
CN205131425U (zh) 一种两足机器人
US6431940B1 (en) Animated toy doll and scooter assembly
US20210302133A1 (en) Intelligent moving shooting target
CN213942068U (zh) 手眼协调训练机器人
JP2023110084A (ja) ロボットバッティングティーシステム
CN110478874B (zh) 一种具有干扰训练功能的篮球投篮训练装置
CN114390939B (zh) 用于球发射器的转动装置
KR101911010B1 (ko) 스마트 블록 조립체
JP2021079769A (ja) 簡易飛行物体
CN206121151U (zh) 一种机器人对战玩具
CN105963949B (zh) 一种羽毛球发球训练器
CN204699383U (zh) 一种感应控制分离的组合式玩具陀螺
CN210186426U (zh) 一种万向运动娱乐设备
KR102642447B1 (ko) 드론과 드론모선을 포함하는 드론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473026A (zh) 一种模块化格斗机器人
CN219501968U (zh) 一种电动玩具车
EP3189878B1 (en) Training device for simulation of skiing
KR101894083B1 (ko) 하지 운동 보조 장치
CN217778813U (zh) 一种小型机械电子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30 No. c217-220, self compiled, 2nd floor, block C, Wu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za, No. 373, Wushan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uaruibot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6, Jinying building, No.1, Jinshan Jinyi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uaruibote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