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6494U - 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6494U
CN213816494U CN202022559804.9U CN202022559804U CN213816494U CN 213816494 U CN213816494 U CN 213816494U CN 202022559804 U CN202022559804 U CN 202022559804U CN 213816494 U CN213816494 U CN 213816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joint part
connector assembly
but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98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
刘小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ov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98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6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6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6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第一端子模组以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三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呈T字形分布,且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内分别收容有一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形成有收容空间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的位置相对的三个收容槽,且所述电连接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分别与相邻电子模块及主模块的对应连接器对插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连接器组件能够提高模块间的安装效率,实现电源信号和/或数据信号的三向传输。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方便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相邻模块之间的连接是通过铜排或者线对板连接器组合的转接来实现的,模块在拆装的同时还需拆开铜排或者插拔线对板连接器,具体来讲,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包括连接有很多线缆的线缆连接器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板端连接器,势必使得相邻模块间存在很多线缆。另外,由于模块与相邻模块连接方案是采用铜排或者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在模块拆装的同时需要拆螺钉、拆铜排、插拔连接器,从而导致安装效率低,后续无法实现自动化,同时存在很多线缆而导致产品凌乱,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组件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电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第一端子模组以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三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呈T字形分布,且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内分别收容有一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形成有用于***述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的收容空间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的位置相对的三个收容槽,且所述电连接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分别与相邻电子模块及主模块的对应连接器对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个收容槽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在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收容槽、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在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三收容槽以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在高度方向上的第二收容槽;
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呈L形分布;所述第一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一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二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二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三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三收容槽的内侧;或者,所述第三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一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一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三收容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二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
或者,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呈直线形分布,且所述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一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二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三收容槽的内侧,所述第三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二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突设于所述基部上的加高部,所述收容空间形成于所述加高部内;所述第一收容槽、第二收容槽、第三收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加高部的三个不同朝向的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盖,所述收容空间包括位于所述基部的底部的开口,且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通过所述底盖限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内的导电端子均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若干电源端子和若干信号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内的信号端子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内的电源端子电性连接后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对接部内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第三对接部中的一个对接部内的导电端子中的每一电源端子和每一信号端子具有呈平直状的第一接触部;
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第三对接部中的另外两个对接部内的每一电源端子和每一信号端子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外侧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保护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具有彼此隔离设置的电源电路层和信号电路层、夹置于所述电源电路层和所述信号电路层之间的屏蔽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盖具有主体部及突设于所述主体部侧方的至少一对卡扣块,所述一对卡扣块分置于所述主体部相对设置的两侧并卡扣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底部设置的卡扣槽内。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能够实现在横向方向上的相互插接,进而实现多个电连接器组件之间的相互拼装以及实现电源信号和/或数据信号的传输,提高安装效率;另外还省去了传统的线缆,不仅使得产品简洁不凌乱,而且还省去接线的步骤,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在垂直于横向方向的另一方向上实现与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如此实现三向导通;另外,所述导电端子与绝缘座、电路板构成端子模组以共同组装于绝缘本体内,仅需底盖组装于绝缘本体底部即可将端子模组限位于其中,组装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插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中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中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路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的较佳实施例,该电连接器组件100可应用于逆变器等电子模块。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1、第一端子模组41以及第二端子模组42。上述绝缘本体1具有收容空间,且第一端子模组41和第二端子模组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收容空间内。
上述绝缘本体1具体可为平板状且呈纵长状,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以与绝缘本体1的纵长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定义为横向方向,与绝缘本体1的纵长方向垂直的另一个方向定义为高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具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绝缘本体1的第一侧用以与主模块(例如逆变器)的对接连接器500相对接,绝缘本体1的第二侧用于安装在墙面等其他外界安装面上。另外,如图1所示,对接连接器500为安装于主模块的一外部电路板(例如逆变器的电路板,未图示)上的板端连接器。
另外,上述绝缘本体1还可具有靠近其纵长方向上的一端设置的接受部14、靠近其纵长方向上另一端设置的枢转部15及在所述纵长方向上位于接受部14和所述枢转部15之间的导向部16。导向部16沿绝缘本体1的纵长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16为沿所述纵长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接受部14可由突设的限位壁按矩形状环绕围设形成,且所述接受部14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一侧表面。通过接受部14、枢转部15以及导向部16,可将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100与主模块(例如逆变器)装配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上述第一端子模组41包括第一对接部411和第二对接部412,第二端子模组42包括第三对接部,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以及第三对接部呈T字形分布,且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以及第三对接部内分别收容有一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1上具有分别与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以及第三对接部的位置相对的三个收容槽。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以及第三对接部分别具有向外开放设置的对接空间,如此以使电连接器组件100具有三向通路,电源信号和/或数据信号自左侧相邻的电子模块传输至与电连接器组件100,进而由电连接器组件100将电源信号和/或数据信号传递至对接连接器500及位于右侧的电子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件通过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及第三对接部能够实现在多个方向上的相互插接,进而实现多个电子模块之间的相互拼装以及实现电源信号和/或数据信号的三向传输,提高安装效率;另外还省去了传统的线缆,不仅使得产品简洁不凌乱,而且还省去接线的步骤,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三个收容槽包括位于绝缘本体1在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收容槽101、位于绝缘本体1在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三收容槽以及位于绝缘本体1在高度方向上的第二收容槽102。
相应地,第一端子模组41的第一对接部411和第二对接部412可呈L形分布;此时,如图2所示,第一对接部411穿过第一收容槽101突伸到绝缘本体1外,第二对接部412穿过第二收容槽102突伸到绝缘本体1外,第三对接部位于第三收容槽的内侧,即第三对接部位于绝缘本体1的收容空间内,从而主模块的对接连接器500可与突伸到绝缘本体1外的第二对接部412对插连接,第一对接部411则可插接到左侧相邻电子模块的第三对接部,右侧相邻电子模块的第一对接部则可穿过第三收容槽插接到该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三对接部。
或者,如图5所示,第一端子模组41和第二端子模组42还可采用以下结构:第二端子模组42的第三对接部穿过第一收容槽101突伸到绝缘本体1外,第一端子模组41的第一对接部411位于第三收容槽的内侧,第一端子模组41的第二对接部412穿过第二收容槽102突伸到绝缘本体1外。在该结构中,主模块的对接连接器500可与突伸到绝缘本体1外的第二对接部412对插连接,第三对接部413则可插接到左侧相邻电子模块的第一对接部,右侧相邻电子模块的第三对接部则可插接到该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对接部411。
此外,第一端子模组41的第一对接部411和第二对接部412还可呈直线形分布,且第一对接部411与第二对接部412的朝向相反。此时,第一端子模组41的第一对接部411穿过第一收容槽101突伸到绝缘本体1外,第一端子模组41的第二对接部412位于第三收容槽的内侧,第二端子模组42的第三对接部穿过第二收容槽102突伸到绝缘本体1外。在该结构中,主模块的对接连接器500可与突伸到绝缘本体1外的第三对接部413对插连接,第一对接部411则可插接到相邻电子模块的第二对接部,相邻电子模块的第一对接部则可插接到该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对接部412。
第一端子模组41和第二端子模组42的上述三种结构均可以实现与主模块和两侧相邻电子模块的对插连接,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100的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和突设于基部11上的加高部12,收容空间形成于加高部12内,且第一收容槽101、第二收容槽102、第三收容槽分别开设于加高部12的三个不同朝向的面上。具体地,自加高部12的顶面向上突出形成有突伸部13,该突伸部13具体呈矩形凸台状,且其突伸的高度大于导向部16。第二收容槽102自突伸部13的顶端向下凹陷形成,第一收容槽101和第三收容槽则分别位于加高部12的两个相互背向的面上,且该两个相互背向的面分别与加高部12的顶面相垂直。
此外,绝缘本体1还可包括底盖3,收容空间的开口位于基部11的底部,且第一端子模组41和第二端子模组42通过底盖3限位于收容空间内。底盖3自下向上组装于基部11的底部并与之卡扣定位。具体地,该底盖3具有主体部31及突设于所述主体部31侧方的至少一对卡扣块32,所述一对卡扣块32分置于所述主体部31相对设置的两侧并卡扣收容于基部11的底部设置的卡扣槽17内。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端子模组41和第二端子模组42也可采用其他方式限位于收容空间内,例如卡扣固定、螺钉固定等,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电路板43,第一端子模组41和第二端子模组42可分别包括绝缘座,且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以及第三对接部413内的导电端子分别位于绝缘座内,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以及第三对接部413内的导电端子均包括与电路板43电性连接的若干电源端子2a和若干信号端子2b。在同一对接部内,各个电源端子2a和信号端子2b相互平行,且绝缘座上具有供上述电源端子2a和信号端子2b露出的插接空间。
并且,每一电源端子2a和信号端子2b具有弯折形成的焊接部,且该焊接部位于绝缘座外。相应地,电路板43具有与焊接部对应设置的若干导通部430,在本实施例中,导通部430为贯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43上的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通部430也可为设置于所述电路板43上的焊垫或者通孔与焊垫的组合。通过上述焊接部于导通部430的配合,第一端子模组41和第二端子模组42可分别焊接固定到电路板43。
此外,上述第一端子模组41的绝缘座上开设有供螺钉等紧固件***并固定的安装孔410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模组41的绝缘座于纵长方向上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安装孔4103,绝缘本体1具有位于其收容空间内的装配部,所述安装孔4103与相应的装配部对应且对齐设置,以使所述紧固件依次***相应的安装孔4103及装配部内,从而将第一端子模组41的绝缘座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收容空间内,由于第一端子模组41和第二端子模组42通过电路板43构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可将整个端子模组组装固定在收容空间内,如此以降低电连接器组件100的制作难度,并且组装方便。
上述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以及第三对接部413内的信号端子2b分别与电路板43电性连接,第一对接部411和第二对接部412内的电源端子2a电性连接后与电路板43电性连接,第三对接部413内的电源端子则单独与电路板43电性连接。具体地,第一对接部411和第二对接部412内的电源端子2a可相互独立,并在第一端子模组41内通过导体电性连接。较佳地,第一对接部411和第二对接部412内的电源端子2a也可采用一体结构,即第一对接部411内的每一根电源端子2a与第二对接部412内的一根电源端子2a由同一导体弯折形成。
优选的,参见图4所示,在一较佳实现示例中,第二对接部412内包括并列的两排信号端子2b,两排信号端子2b相互独立,其中靠左边的一排中每一根信号端子2b均与第一对接部411内的一根信号端子2b一体成型,即两者由同一导体弯折形成。
结合图4所示,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第三对接部413中的一个对接部内的导电端子中的每一电源端子2a和每一信号端子2b具有呈平直状的第一接触部201;并且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第三对接部中的另外两个对接部内的每一电源端子2a和每一信号端子2b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接触部202,该第二接触部202具有弹性。这样,其他电子模组的平直的第一接触部可插接于该电连接组件100的第二接触部202,例如对接连接器500的对接端子51可***到上述第二接触部202;该电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接触部201则可插接到另一电子模块的一对第二接触部内,从而实现电源端子2a与相邻电子模块的电源端子2a、信号端子2b和相邻电子模块的信号端子2b之间的电性连接,进而实现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的传输,无需锁附螺丝和额外地插拔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提高第二接触部202与其他电子模块的第一接触部的电性连接的稳定行,第二接触部202的外侧可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保护臂。
进一步地,结合图6所示,电路板43具有彼此隔离设置的电源电路层431和信号电路层432、夹置于所述电源电路层431和所述信号电路层432之间的屏蔽层433,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以及第三对接部413内的电源端子分别电性连接到信号电路层432,第一对接部411、第二对接部412以及第三对接部413内的信号端子则分别电性连接到电源电路层43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电路层432背离所述电源电路层431的一侧也设有所述屏蔽层433,也即所述信号电路层432靠近和远离所述电源电路层431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屏蔽层433,以起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更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433由覆铜处理形成。
所述电路板43还具有若干供绝缘座的定位柱***安装的定位孔434及凹设于其一侧的让位槽435,所述让位槽435与其中一个安装孔4103对应设置,并为相应的紧固件提供一定的让位空间。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具有三向通路,能够实现多个电连接器组件100在横向方向上的相互插接,在垂直于横向方向的另一方向上实现与对接连接器500的插接,进而实现多个电连接器组件100在横向方向上的相互拼装,同时实现电源信号和/或数据信号的三向传输,提高了安装效率,省去了传统的线缆,不仅使得产品简洁不凌乱,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同时,第一端子模组41、第二端子模组42可共同组装于绝缘本体1内,仅需底盖3组装于绝缘本体1底部即可将第一端子模组41、第二端子模组42限位于其中,组装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第一端子模组以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三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呈T字形分布,且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内分别收容有一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形成有用于***述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的收容空间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的位置相对的三个收容槽,且所述电连接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分别与相邻电子模块及主模块的对应连接器对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收容槽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在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收容槽、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在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三收容槽以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在高度方向上的第二收容槽;
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呈L形分布;所述第一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一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二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二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三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三收容槽的内侧;或者,所述第三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一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一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三收容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二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
或者,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呈直线形分布,且所述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一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第二对接部位于所述第三收容槽的内侧,所述第三对接部穿过所述第二收容槽突伸到所述绝缘本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突设于所述基部上的加高部,所述收容空间形成于所述加高部内;所述第一收容槽、第二收容槽、第三收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加高部的三个不同朝向的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底盖,所述收容空间包括位于所述基部的底部的开口,且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和第二端子模组通过所述底盖限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内的导电端子均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若干电源端子和若干信号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以及第三对接部内的信号端子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内的电源端子电性连接后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对接部内的电源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第三对接部中的一个对接部内的导电端子中的每一电源端子和每一信号端子具有呈平直状的第一接触部;
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第三对接部中的另外两个对接部内的每一电源端子和每一信号端子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具有弹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外侧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保护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彼此隔离设置的电源电路层和信号电路层、夹置于所述电源电路层和所述信号电路层之间的屏蔽层。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具有主体部及突设于所述主体部侧方的至少一对卡扣块,所述一对卡扣块分置于所述主体部相对设置的两侧并卡扣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底部设置的卡扣槽内。
CN202022559804.9U 2020-11-06 2020-11-06 电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13816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9804.9U CN213816494U (zh) 2020-11-06 2020-11-06 电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9804.9U CN213816494U (zh) 2020-11-06 2020-11-06 电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6494U true CN213816494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65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9804.9U Active CN213816494U (zh) 2020-11-06 2020-11-06 电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6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9321B2 (en) Power connector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systems having the same
US88341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mpact configuration
US7134907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ow profile
CN200972905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681462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120022624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US69187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ong circuit boards
US20080293292A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wire management member thereof
US629054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5531119A (ja) 電線処理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電気コネクタ
CN111834786A (zh) 电连接器
US20010021609A1 (en) Battery connector
US5415568A (en) Electrical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ing such contact
CN115939829A (zh) 具分流结构的电连接器
CN115051178A (zh) 电流传输组件与电流传输***
WO2011047539A1 (zh) 电连接器
JP2004259672A (ja) 同軸コネクタ
JPWO2008001453A1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213816494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381653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5119431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
CN21148033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14914749A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737012Y (zh) 电子转接器
JP3295584B2 (ja) 同軸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