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1745U - 减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1745U
CN213711745U CN202022447257.5U CN202022447257U CN213711745U CN 213711745 U CN213711745 U CN 213711745U CN 202022447257 U CN202022447257 U CN 202022447257U CN 213711745 U CN213711745 U CN 213711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amping device
vibration damping
rotating bod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72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伯智洋
山田宇志
兴梠友树
奥丸匡生
铃木雅纪
田冈章
菅原广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1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1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径向上的尺寸紧凑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绕旋转轴旋转,并被从飞轮传递动力;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至少具有第一板和第二板,该第一板被从第一旋转体传递动力并绕旋转轴旋转,该第二板绕旋转轴与第一板一体旋转;施力体,该施力体由设置于第二板的支承部支承,且经由在轴向上与第一旋转体相邻地配置的压板而将第一旋转体按压于第一板;第三旋转体,该第三旋转体相对于第二旋转体进行相对旋转;以及弹性机构体,该弹性机构体将第二旋转体和第三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第二板在连结部与第一板一体化,该连结部设置于在周向上与支承部相邻的位置。

Description

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在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等中,在发动机等驱动源与变速器之间的转矩传递路径上设置有吸收从该驱动源朝向该变速器传递的转矩的振动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例如组装于离合器装置。
作为减振装置的一般性结构,已知有如下技术:使螺旋弹簧介于能够相互相对旋转的作为输入部件的圆盘板与作为输出部件的轮毂之间,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转矩变动而使其衰减。另外,已知有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来吸收由转矩的变动引起的扭转方向的振动而使其衰减的技术。
作为具体的减振装置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减振装置,其包括:构成限制器部(专利文献1中的参照符号2)的盖板(专利文献1中的参照符号11)、碟形弹簧(专利文献1中的参照符号12)、压板(专利文献1中的参照符号13)、衬板(专利文献1中的参照符号14)、构成减振部(相当于专利文献1中的参照符号3)的两个侧板(相当于上述圆盘板,专利文献1中的参照符号17以及18)以及将该两个侧板一体固定的铆钉(专利文献1中的参照符号19)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72853号说明书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中,由于在将两个侧板一体固定的铆钉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支承碟形弹簧的盖板等,因此减振装置整体在径向上的尺寸变大,从搭载的观点出发还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于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使径向上的尺寸紧凑的减振装置。
一个形态所涉及的减振装置包括: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绕旋转轴旋转,并被从飞轮传递动力;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至少具有第一板和第二板,该第一板被从所述第一旋转体传递动力并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该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相对配置且绕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板一体旋转;施力体,该施力体由设置于所述第二板的支承部支承,且经由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旋转体相邻地配置的压板而将所述第一旋转体按压于所述第一板;第三旋转体,该第三旋转体绕所述旋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体进行相对旋转;以及弹性机构体,该弹性机构体将所述第二旋转体和所述第三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所述第二板在连结部与所述第一板一体化,该连结部设置于在周向上与所述支承部相邻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构成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对所述施力体进行支承的所述支承部,在此基础上,将所述第二板中的所述连结部设置于在周向上与所述支承部相邻的位置,由此,作为减振装置整体能够使径向的尺寸(径向的长度)紧凑。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板设置有接受所述第二板的所述连结部的第一孔,所述连结部***所述第一孔且被铆接。
通过设为该结构,作为减振装置整体能够使径向的尺寸紧凑,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可靠地一体化。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板经由作为所述连结部的紧固体与所述第一板一体化。
通过设为该结构,作为减振装置整体能够使径向的尺寸紧凑,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可靠地一体化。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压板设置有爪部,该爪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突出,且与所述第二旋转体卡合。
通过设为该结构,所述压板能够以如下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二旋转体:被限制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的相对旋转,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体沿轴向移动。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板设置有接受所述爪部的第二孔。
通过设为该结构,所述压板能够以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板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板。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孔在所述第一板上设置于在周向上与所述第一孔相邻的位置。
通过设为该结构,能够使作为减振装置整体的径向的尺寸更紧凑。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连结部的端面或中央部的一部分形成有开口部。
通过设为该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而一体化。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开口部是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端面沿所述轴向凹陷的第一切口部。
通过设为该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进一步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而一体化。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开口部是设置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中央部的孔部。
通过设为该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进一步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而一体化。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孔部呈开口面积朝向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端面逐渐变小的孔形状。
通过设为该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进一步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而一体化。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端面呈凸状的倾斜形状。
通过设为该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进一步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而一体化。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连结部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沿所述周向凹陷的第二切口部。
通过设为该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进一步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而一体化。
另外,在一个形态所涉及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切口部在所述周向上形成于与所述孔部相对的位置。
通过设为该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更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而一体化。
根据各种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使径向上的尺寸紧凑的减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结构中的A-A’线和A1-A1’线的截面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仅将图4所示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一部分(第一板以及压板)分离而示意性地表示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将图2所示的减振装置的区域P放大后的概略俯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图7所示的减振装置的结构中的X-X’线的截面的概略剖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图9所示的减振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图9所示的减振装置的结构中的B-B’线和B1-B1’线的截面的概略剖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的连结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铆接有图12所示的连结部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的连结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铆接有图14所示的连结部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的连结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的连结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的连结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的连结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1减振装置
100第一旋转体(衬板)
200第二旋转体(圆盘板)
201第一板
202第二板
210第一孔
220连结部
220x连接部的端面
221第一切口部
222第二切口部
223孔部
225支承部
230第二孔
300第三旋转体(轮毂)
400压板
405爪部
500施力体(碟形弹簧)
600弹性机构体
800紧固体(铆钉)
O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中对共通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在其他附图中省略了在某个附图中表现的构成要素。另外,应注意所附的附图并不一定是以正确的比例尺记载。
1.减振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1至图8对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中的A-A’线和A1-A1’线的截面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但是,在图4中,省略了图1所示的弹性机构体600的记载)。图5是仅将图4所示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一部分(第一板201以及压板400)分离而示意性地示出的概略立体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1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7是将图2所示的减振装置1的区域P放大后的概略俯视图(但是,在图7中,省略了图2中示出的弹性机构体600的记载)。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图7所示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中的X-X’线的截面的概略剖视图。
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设置在发动机、马达等驱动源(未图示)与变速器(未图示)等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经由飞轮(未图示)传递来自该驱动源的动力,从而将该动力传递(输出)至变速器等。
减振装置1吸收转矩振动而使其衰减。如图1至图8所示,该减振装置1主要包括从飞轮经由安装板5传递动力的作为第一旋转体的衬板100、作为第二旋转体的圆盘板200、作为第三旋转体的轮毂300、压板400、作为施力体的碟形弹簧500以及弹性机构体600。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轴向是指与旋转轴O平行地延伸的方向,径向是指与旋转轴O正交的方向,周向是指绕旋转轴O旋转的方向。
1-1.衬板100和压板400
在减振装置1中,在动力传递路径上配置于最上游侧的作为第一旋转体的衬板100,如图3所示经由与该驱动源连接的旋转轴(未图示)、飞轮以及安装板5传递来自发动机、马达等驱动源的动力。衬板100经由螺栓、螺母等固定于安装板5。
另外,衬板100配置为被压板400和构成作为第二旋转体的圆盘板200的第一板201夹持。根据该结构,当压板400被作为后述的施力体的碟形弹簧500施力时,衬板100被按压为紧压于第一板201。由此,传递到衬板100的动力被传递至第一板201(圆盘板200)。
在衬板100与第一板201之间,为了提高两者间的动力传递效率,也可以另外设置摩擦件(未图示)。另外,作为该摩擦件的替代,也可以在衬板100中的与第一板201相对的面以及第一板201中的与衬板100相对的面形成由含有3d过渡金属的化合物构成的覆膜层(未图示)。
另外,对于衬板100以及压板400的形状以及材质,能够采用已经公知的形状以及材质。
衬板100、压板400以及后述的碟形弹簧500能够作为限制器而发挥功能,该限制器在减振装置1无法完全吸收扭转方向的转矩变动的情况下产生滑动(切断从衬板100向第一板201的动力传递)。此外,在该限制器中,也可以组合以往公知的构造。
在压板400设置有相对于圆盘板200突出且与圆盘板200卡合的爪部405。关于该爪部405与圆盘板200卡合的构造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另外,划定压板400的内径的内径端部400x优选形成为如图2、图7及图8所示的局部凸状。形成为凸状的内径端部400x以与设置于后述的第二板202的凹部227对应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将压板400和第二板202相互高效地定位。
1-2.圆盘板200
在减振装置1中,作为第二旋转体的圆盘板200经由上述衬板100传递来自驱动源的动力,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特别是如图3所示,隔着后述的轮毂300在旋转轴O的周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圆盘板200包括设置于轮毂300的轴向两侧且绕旋转轴O旋转的作为一对板部件的第一板201及第二板202。
如上所述,第一板201直接从衬板100传递动力。第二板202以在轴向上与第一板201相对的方式配置,并绕旋转轴O与第一板一体旋转。
在此,如图1至图8所示,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在设置于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一体化。设置于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具有从在第二板202中沿径向延伸的主部202x朝向第一板201在轴向上突出的形状。另外,如图1、图3、图4及图5所示,在第一板201设置有接受连结部220的第一孔210,连结部220***该第一孔210且被铆接,从而将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一体化。
另外,如图2、图3、图6及图7所示,在第二板202设置有用于支承后述的碟形弹簧500的支承部225。设置于第二板202的支承部225能够形成为具有从主部202x向与面对第一板201的方向相反的轴向呈大致L字状突出的形状的结构。但是,支承部225的形状只要能够支承碟形弹簧500,则并不限定于大致L字状,也可以适当变更。
如图2、图6及图7所示,设置于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及支承部225设于比后述的轮毂300靠径向外侧且在第二板202的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位置。因此,在对减振装置1以图1所示的A-A’线的截面进行观察的情况和以A1-A1’线的截面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前者确认支承部225,在后者确认连结部220。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作为减振装置1整体能够使径向的尺寸紧凑。
另外,在第二板202上,优选为如上所述,与划定压板400的内径的内径端部400x如图2、图7及图8所示局部地形成为凸状的情况对应地设置有接受该凸状的内径端部400x的凹部227。
另外,在第一板201如图5所示设置有第二孔230,该第二孔230接受设置于压板400的上述爪部405。由此,压板400以被限制相对于圆盘板200的相对旋转(实质上与圆盘板200—体旋转)且能够相对于第二旋转体(第一板201)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板201。
此外,如图5所示,第二孔230在第一板201上设置于与上述第一孔210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由此,作为减振装置1整体,能够使径向的尺寸更加紧凑。
另外,第一板201及第二板202具有以相互协作且如图1所示与区域I~IV分别对应地形成收容后述的弹性机构体600的收容区域(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示出四个收容区域)的方式在轴向上稍微鼓出的形状。为了收容沿着圆盘板200的周向延伸的弹性体610,各收容区域沿着圆盘板200的周向呈大致直线状或大致圆弧状地延伸。此外,区域I至IV是指从上表面观察减振装置1时如图1所示各自具有大致90度的扇形的四个区域。
参照图1进行具体说明,第一板201及第二板202与区域I~IV对应地分别形成有沿着周向延伸的第一收容区域203a、第二收容区域203b、第三收容区域203c及第四收容区域203d。此外,在后述的轮毂300设有具有与这些第一收容区域203a、第二收容区域203b、第三收容区域203c及第四收容区域203d对应的形状的窗孔301a、301b、301c及301d。
另外,在圆盘板200(第一板201)设置有限制后述的轮毂300的过度的相对旋转(轮毂300相对于圆盘板200的相对旋转)的限制部250。
除此以外,在圆盘板200(第一板201及第二板202),通过适当组合以往公知的构造而发挥作为减振装置1的功能即可。
作为第三旋转体的轮毂300作为减振装置1的输出部件发挥功能,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整体上具有呈大致环状延伸的形状,被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夹持并设置为能够绕旋转轴O相对于圆盘板200(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相对旋转。另外,如图4所示,轮毂300能够使变速器的输入轴(未图示)插通于形成于大致圆筒状的圆筒部302的贯通孔303并与该输入轴花键结合。另外,轮毂300具有从圆筒部302朝向径向外侧具有外径的圆板部305。
在圆板部305,如上所述,等间隔地形成有具有与设置于圆盘板200的第一收容区域203a、第二收容区域203b、第三收容区域203c及第四收容区域203d对应的形状的窗孔301a、301b、301c及301d。设置于轮毂300的这些窗孔301a、301b、301c及301d与后述的弹性机构体600的结构更详细而言与弹性体610的数量对应地设置。也就是说,在各窗孔301a、301b、301c及301d收容后述的弹性机构体600。
在圆板部305的径向端部,与区域I~IV对应地设置有突起部(未图示),该突起部以轮毂300能够相对于圆盘板200相对旋转的方式收容于设置于第一板201的切口205(参照图1以及图4)内。另外,突起部构成为,当轮毂300相对于圆盘板200以规定扭转角相对旋转时,与设置于圆盘板200(第一板201)的上述限制部250抵接。由此,防止了轮毂300的过度的相对旋转。
1-4.碟形弹簧500
作为施力体的碟形弹簧500构成上述限制器,并且是通过对上述衬板100经由压板400以按压于第一板201的方式施力而实现从衬板100向第一板201(圆盘板200)的动力传递的构成要素。
碟形弹簧500能够使用以往公知的构造的碟形弹簧。碟形弹簧500由设置于圆盘板200(第二板202)的上述支承部225支承。
1-5.弹性机构体600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弹性机构体600在各区域I~IV中主要由主要使用螺旋弹簧的弹性体610以及支承弹性体的一对座部件620(第一座部件620x和第二座部件620y)构成。此外,在图1及图2中,示出了在各区域I至IV中使用一个螺旋弹簧的一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各区域I至IV中串联配置两个螺旋弹簧。
而且,在图1至图8所示的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在圆盘板200形成有四个收容区域、即第一收容区域203a、第二收容区域203b、第三收容区域203c及第四收容区域203d(与这些收容区域对应地,在轮毂300也如上所述设有窗孔301a、301b、301c及301d),因此在这些四个收容区域中的每一个,即与各区域I~IV对应地收容一个弹性体610。另外,在各区域I至IV中,弹性体610的两端在各收容区域中由一对座部件620(第一座部件620x和第二座部件620y)支承。
通过以上的结构,弹性体610能够经由座部件620而将圆盘板200和轮毂300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也就是说,当在来自发动机、马达等驱动源的动力按照圆盘板200、第一座部件620x、弹性体610、第二座部件620y以及轮毂300的顺序传递之后(以沿顺时针方向传递正侧的动力的情况为前提)圆盘板200和轮毂300相互相对旋转时,弹性体610被压缩变形,从而吸收转矩变动。
1-6.其他构成要素(迟滞产生部件700)
在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中,除了上述说明的各构成要素之外,如图3所示还设置有通过相对于轮毂300进行相对旋转而产生迟滞转矩的迟滞产生部件700。迟滞产生部件700主要由如下部分构成:与圆盘板200中的第一板201一体旋转的大致圆环状的第一迟滞板701、与圆盘板200中的第二板202一体旋转的大致圆环状的第二迟滞板702、与轮毂300一体旋转的大致圆环状的第三迟滞板703、被第一迟滞板701和第三迟滞板703夹持的第四迟滞板704、被第二迟滞板702和第三迟滞板703夹持的第五迟滞板705、支承于第一板201且配置在第一板201与第一迟滞板701之间的第一碟形弹簧706、以及支承于轮毂300(圆板部305)且配置在轮毂300(圆板部305)与第三迟滞板703之间的第二碟形弹簧707。第一迟滞板701、第二迟滞板702、第三迟滞板703、第四迟滞板704以及第五迟滞板705构成为能够在轴向上稍微移动。
首先,第三迟滞板703构成为被第二碟形弹簧707向远离轮毂300(圆板部305)的方向施力而被按压于第四迟滞板704。由此,在第三迟滞板703与第四迟滞板704之间产生迟滞转矩。
接着,第一迟滞板701构成为被第一碟形弹簧706向远离第一板201的方向施力而被按压于第四迟滞板704。由此,在第一迟滞板701与第四迟滞板704之间产生迟滞转矩。
并且,在第一碟形弹簧706对第一迟滞板701施力的作用力比第二碟形弹簧707对第三迟滞板703施力的作用力大的情况下,被第一碟形弹簧706施力的第一迟滞板701以将第四迟滞板704、第三迟滞板703、轮毂300以及第五迟滞板705向第二迟滞板702按压的方式使各个向轴向(在图3中为纸面左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在第四迟滞板704与第五迟滞板705的轴向延伸部705y之间、第三迟滞板703与第五迟滞板705的径向延伸部705x之间、以及第五迟滞板705的径向延伸部705x与第二迟滞板702之间分别产生迟滞转矩。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中,除了上述构成要素之外,还可以适当组合以往公知的其他构成要素。
2.变形例
2-1.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至图11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图9所示的减振装置1的背面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图9所示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中的B-B’线和B1-B1’线的截面的概略剖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是与上述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在将构成圆盘板200的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一体化的结构上与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中,对于成为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构成要素),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圆盘板200通过将设置于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设置于第一板201的第一孔210并铆接而将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一体化,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在设置于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中经由作为紧固体的铆钉800而将第二板202与第一板201一体化。此外,如图10及图11所示,设置于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铆钉800)及支承部225也与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于比后述的轮毂300靠径向外侧且在第二板202的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位置。因此,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也能够整体上使径向的尺寸紧凑。
2-2.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2及图13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连结部220的结构的概略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2所示的连结部220被铆接的状态的概略图。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是与上述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在将构成圆盘板200的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一体化的结构中设置于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的构造与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中,对于除连结部220所涉及的部分以外的、成为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构成要素),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的端面220x,如图12所示,形成有作为开口部的第一切口部221。第一切口部221的形状可以采用例如在轴向(在图12中为纸面上下方向)上呈大致U字状凹陷的形状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也能够采用例如呈大致V字状凹陷的形状、其他形状的形状。
并且,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的侧面220y,优选如图12所示形成有沿周向(在图12中为纸面左右方向)凹陷的第二切口部222。
将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如图12所示***到第一板201的第一孔210,然后利用未图示的夹具打入连结部220的端面220x附近,从而能够如图13所示铆接连结部220。此时,由于连结部220中的从第一板201的第一孔210突出的部分(例如在图12中为在轴向上第二切口部222与端面220x之间的部分)构成为若通过第一切口部221以及第二切口部222输入外力则容易压曲(脆弱地构成),因此能够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连结部220。
2-3.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4及图15对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连结部220的结构的概略图。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4所示的连结部220被铆接的状态的概略图。
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是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大致相同的结构,但设置于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的构造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中,仅着眼于连结部220所涉及的部分进行以下说明,对于其他部分(构成要素),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的中央部附近形成有作为开口部的孔部223。孔部223的形状例如可以如图14所示使用矩形的形状。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中央部可以包括连结部220的端面220x与主部202x之间的所有部分。
并且,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的侧面220y,也优选如图14所示形成有沿周向(在图14中为纸面左右方向)凹陷的第二切口部222。此外,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切口部222优选如图14所示形成于在周向上与孔部223相对的位置(即为在轴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例如与第一板201的表面201x相同的轴向位置)。
将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如图14所示***到第一板201的第一孔210,然后利用未图示的夹具打入连结部220的端面220x,从而能够如图15所示铆接连结部220。此时,由于连结部220中的从第一板201的第一孔210突出的部分(例如在图14中为在轴向上第二切口部222与端面220x之间的部分)构成为若通过第一切口部221以及第二切口部222输入外力则容易压曲(脆弱地构成),因此能够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连结部220。
2-4.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6对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连结部220的结构的概略图。此外,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是上述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部220的孔部223的形状的变形例。
在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的中央部附近,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有作为开口部的孔部223,孔部223的形状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能够使用大致梯形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部220的孔部223只要呈开口面积朝向连结部220的端面220x逐渐变小的孔形状即可,也能够使用例如三角形状、圆形状、椭圆形状等形状。通过将孔部223的形状设为上述形状,连结部220能够更容易地压曲,能够更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连结部220。
2-5.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7对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连结部220的结构的概略图。此外,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是上述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部220的端面220x的形状的变形例。
如图17所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的端面220x具有朝向远离第二板202的主部202x的方向的凸状的倾斜形状。通过连结部220具有这样的形状,从而,在被未图示的夹具打入而端面220x附近的连结部220变形(压曲)时,变形后的连结部220能够高效地覆盖在第一板201的表面201x上(即,与例如图15所示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压曲在第一板201的表面201x上的连结部220的量/程度)。由此,能够更有效且可靠地铆接连结部220。
2-6.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8对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连结部220的结构的概略图。此外,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是上述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部220的形状的变形例。
在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如图18所示,在作为开口部的第一切口部221的底部221x形成有朝向远离主部202x的方向的凸状的座部224。通过将座部224形成于第一切口部221的底部221x,从而,在利用未图示的夹具打入连结部220时,能够防止连结部220的根部220p压曲。由此,连结部220的第二切口部222与端面220x之间的部分高效地压曲,能够更高效且可靠地铆接连结部220。
2-7.第八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9对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的连结部220的结构的概略图。此外,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减振装置1是上述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结部220的变形例。
在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的中央部,如图19所示,代替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孔部223而形成有肋部227。肋部227是相对于连结部220的其他部位强度被加强的部分,例如能够没有限制地使用槽、凹凸部等实施了冲压加工的方式、接合了其他部件的方式等。
当利用未图示的夹具打入这样的连结部220时,连结部220的第二切口部222与端面220x之间的部分成为脆弱部,从而能够更容易地使其压曲。由此,连结部220被更高效且可靠地铆接。
2-8.其他方式
如上所述,关于第二板202的连结部220,对各种形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例如,作为连结部220,能够采用具有比第一板201的第一孔210的孔径大的宽度的夹子状的板簧。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夹子状的连结部220***第一板201的第一孔210,并且追加性地用夹具铆接,从而将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更牢固地一体化。
另外,能够采用将如上那样说明的各种实施方式适当组合而得的形状。
以上,如上所述,例示了各种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只是一个例子,并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另外,各结构、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等能够适当变更来实施。

Claims (13)

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绕旋转轴旋转,并被从飞轮传递动力;
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至少具有第一板和第二板,该第一板被从所述第一旋转体传递动力并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该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相对配置且绕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板一体旋转;
施力体,该施力体由设置于所述第二板的支承部支承,且经由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旋转体相邻地配置的压板而将所述第一旋转体按压于所述第一板;
第三旋转体,该第三旋转体绕所述旋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体进行相对旋转;以及
弹性机构体,该弹性机构体将所述第二旋转体和所述第三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
所述第二板在连结部与所述第一板一体化,该连结部设置于在周向上与所述支承部相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设置有接受所述第二板的所述连结部的第一孔,
所述连结部***所述第一孔且被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经由作为所述连结部的紧固体与所述第一板一体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板设置有爪部,该爪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突出,且与所述第二旋转体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设置有接受所述爪部的第二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孔在所述第一板上设置于在周向上与所述第一孔相邻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端面和中央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开口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是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端面沿所述轴向凹陷的第一切口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是设置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中央部的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部呈开口面积朝向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端面逐渐变小的孔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端面呈凸状的倾斜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沿所述周向凹陷的第二切口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切口部在所述周向上形成于与所述孔部相对的位置。
CN202022447257.5U 2019-10-31 2020-10-29 减振装置 Active CN21371174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8731 2019-10-31
JP2019-198731 2019-10-31
JP2020-135731 2020-08-11
JP2020135731A JP2021076245A (ja) 2019-10-31 2020-08-11 ダン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1745U true CN213711745U (zh) 2021-07-16

Family

ID=75899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7257.5U Active CN213711745U (zh) 2019-10-31 2020-10-29 减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76245A (zh)
CN (1) CN21371174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76245A (ja)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42376B1 (ko) 진동 완충 메커니즘을 가지는 동력 전달 장치
US6585091B2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JP5685304B2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US20050160596A1 (en) Damper unit with torque limiter
JP5272853B2 (ja)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US20150276012A1 (en) Damper apparatus
KR20120039309A (ko) 비선형 특성을 가지는 직렬 연결 토션 댐퍼
US4789374A (en) Torsional vibration absorber
CN213711745U (zh) 减振装置
US20200318691A1 (en) Torque limiter embedded damper device
CN111734783A (zh) 集成多级可变阻尼的飞轮减振器
CN212177761U (zh) 减振装置
JP7340403B2 (ja) トルクリミッタ及び動力伝達装置
JP7417397B2 (ja) トルクリミッタ及び動力伝達装置
JP7091118B2 (ja) 捩り振動低減装置およびその捩り振動低減装置を備えた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KR20120039307A (ko)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US20140190283A1 (en) Friction controlled damper for a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JP3986266B2 (ja) クラッチディスク組立体
JP2021028522A (ja) ダンパ装置
CN112594330B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7422618B2 (ja) ダンパ装置
JP7422617B2 (ja) トルクリミッタ付きダンパ装置
JP2607354Y2 (ja) フライホイール組立体
JP2855979B2 (ja) 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付き流体伝動装置
JPH10238611A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ロックアップダンパ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