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4119U - 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4119U
CN213484119U CN202021819802.2U CN202021819802U CN213484119U CN 213484119 U CN213484119 U CN 213484119U CN 202021819802 U CN202021819802 U CN 202021819802U CN 213484119 U CN213484119 U CN 213484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ground
grounding
shielding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98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昌
彭治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98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4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4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4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线缆连接器,包括:多根线缆,每一线缆具有一对信号导体用于信号传输;一绝缘本体;多对信号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每一对信号端子与对应的每一对信号导体相焊接,每一信号端子具有一信号接触部和位于信号接触部后方的一信号焊线部,每一信号焊线部具有一焊接面与对应的信号导体通过焊料相焊接;至少一屏蔽件,屏蔽件至少部分遮盖于信号端子的外侧,屏蔽件的表面朝向焊接面贯穿设有至少一观察孔,至少一对信号导体和对应的一对信号焊线部显露于观察孔。能通过屏蔽件设置观察孔使信号导体和信号焊线部均显露于观察孔以方便观察并降低信号导体和对应的信号焊线部的电容,改善信号传输路径的阻抗一致性,以达到高频信号传输的效果。

Description

线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多根线缆,每一所述线缆具有信号导体;多个信号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焊线部与对应的一个所述信号导体的前端相焊接,以使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信号导体形成电性连接。但是随着线缆连接器的发展,信号端子传输的信号频率越来越高,从而使得线缆传输的高频要求越来越迫切,为提高所述线缆的传输速率,行业内技术人员会在所述线缆处增设屏蔽件,以对所述信号导体进行屏蔽,以防止线缆在传输信号时发生信号干扰。
但高频信号会在所述信号导体与所述焊线部的焊接处与屏蔽件产生电容感应,而且所述焊线部和所述信号导体相堆叠以通过焊料进行焊接使得所述信号导体与所述屏蔽件的距离较近,电容感应更明显,对高频信号的传输影响更大,会影响线缆连接器传输高频信号。而且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焊线部因堆叠有所述信号导体,使得所述焊线部处的厚度明显大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其它位置的厚度,从而使得所述信号端子的阻抗在所述焊线部变化明显,信号传输路径的阻抗一致性较差,也会影响线缆连接器传输高频信号。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线缆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通过屏蔽件设置观察孔使信号导体和信号焊线部均显露于观察孔以方便观察并降低信号导体和对应的信号焊线部的电容,改善信号传输路径的阻抗一致性,以达到高频信号传输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多根线缆,每一所述线缆具有一对信号导体用于信号传输;一绝缘本体;多对信号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与对应的每一对所述信号导体相焊接,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信号接触部和位于所述信号接触部后方的一信号焊线部,每一所述信号焊线部具有一焊接面与对应的所述信号导体通过焊料相焊接;至少一屏蔽件,所述屏蔽件至少部分遮盖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外侧,所述屏蔽件的表面朝向所述焊接面贯穿设有至少一观察孔,至少一对所述信号导体和对应的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显露于所述观察孔。
进一步的,自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向前凹设多个缺口,每一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观察孔的后方且与所述观察孔之间间隔设置;
每一所述线缆还包括一接地导体,所述接地导体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缺口,所述接地导***于所述观察孔的后方,所述接地导体与所述屏蔽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观察孔和多个所述缺口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缺口具有自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向前倾斜延伸的至少一导引面,所述缺口的宽度自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向前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线缆具有包覆于所述信号导体外周的内绝缘层以及包覆于所述内绝缘层外周的屏蔽层,所述信号导体的前端向前露出所述内绝缘层,所述屏蔽件与每一所述线缆的所述屏蔽层接触。
进一步的,多对所述信号端子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纵长方向排列成至少一排,每相邻两对所述信号端子之间设有一第一接地片,所述第一接地片与所述屏蔽件电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地片具有多个且分別位于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两侧,所述屏蔽件为平板状结构且沿所述纵长方向延伸,所述屏蔽件沿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纵长方向的横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接地片的侧缘相抵接,所述屏蔽件的板面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的板面共同围成立体的一屏蔽空间,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与对应的一对所述信号导***于所述屏蔽空间内相焊接。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的侧缘凸设一凸起,所述屏蔽件的板面对应每一所述凸起设有一个卡孔,每一所述凸起收容于对应的每一所述卡孔。
进一步的,进一步包括多个接地端子,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位于同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和两个所述接地端子一一对应接触,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沿所述横向方向分别抵接于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屏蔽件。
进一步的,一绝缘块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多个所述信号端子和多个所述接地端子均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且延伸进入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凸出于所述绝缘块前端的一接地接触部和位于所述接地接触部后方的一接地导接部,自所述绝缘块的后端向前凹陷形成多个收容槽,每一所述收容槽位于对应的每一所述接地导接部的正后方;
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具有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的一主体和自所述主体的前端向前延伸的一接地脚,每一所述接地脚沿所述横向方向的相对两个侧缘分别抵接于所述屏蔽件和对应的所述接地导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供一对接元件***,一绝缘块组装于所述插槽的后方,多个所述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均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且延伸进入所述插槽,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接地片固定于所述绝缘块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屏蔽件的前方,所述第二接地片具有自所述第二接地片的前端向前弯折延伸的多个前抵接脚和自所述第二接地片的后端向后弯折延伸的多个后抵接脚,所述第二接地片的多个所述前抵接脚和多个所述后抵接脚均沿所述前后方向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前抵接脚和对应的所述后抵接脚均抵接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信号连接部连接所述信号接触部和所述信号焊线部,所述信号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绝缘块;
所述绝缘块对应多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信号连接部设有多个开槽,每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显露于对应的每一所述开槽;所述第二接地片具有多个遮蔽部,每一所述遮蔽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后抵接脚之间,每一所述遮蔽部对应遮挡每一所述开槽。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供一对接元件***,所述插槽具有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侧壁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且沿所述纵长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侧壁,自每一所述第一侧壁的前端向后凹设延伸的一通槽,多对所述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交替排列于每一所述第二侧壁以形成一端子组,自每一所述第二侧壁的后端向前凹设一凹槽,所述屏蔽件具有两个且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凹槽以对应遮蔽两个所述端子组;
进一步包括分别组装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锁扣件,每一所述锁扣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的一锁扣主体和自所述锁扣主体向前弯折并向后延伸的一扣合部,每一所述扣合部收容于对应的每一所述通槽,每一所述通槽沿所述纵长方向的尺寸大于对应的每一所述扣合部的厚度。
进一步的,自每一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向内凹设有一限位槽,每一所述锁扣主体具有向对应的每一所述限位槽弯折设置的一压制部,每一所述限位槽具有一前端面与对应的每一所述压制部的前端相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屏蔽件至少部分遮盖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外侧,且所述观察孔是自所述屏蔽件的表面朝向所述焊接面贯穿设置,每一对所述信号导体和对应的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显露于所述观察孔,因此,在所述信号焊线部与对应的所述信号导体通过焊料相焊接后,通过所述观察孔能观察到所述信号焊线部与所述信号导体的焊接情况,避免出现焊接不良;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件设置观察孔,所述观察孔正对所述信号焊线部和所述信号导体以及所述焊料相堆叠处,从而有效避免了所述信号导体与所述屏蔽件的距离较近而导致的电容感应问题,从而降低了焊接于所述信号焊线部的所述信号导体的电容,减小电容感应对高频信号传输的影响;
同时,通过焊料将所述信号焊线部和所述信号导体的前端焊接时,既能通过所述观察孔的设置降低所述信号焊线部的电容来调节所述信号端子的阻抗,改善信号传输路径的阻抗一致性,有利于所述信号端子的高频信号传输;也能防止因焊料过厚导致焊料或所述信号导体与所述屏蔽件接触,能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线缆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信号端子和信号导体焊接以及接地端子和第一接地片接触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述线缆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5为图4所示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沿着B-B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7为所述线缆连接器去除了绝缘本体、屏蔽件和第一接地片后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651065040000041
Figure BDA000265106504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更加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附图中的三维坐标轴中的X轴定义为前后方向,Z轴定义为纵长方向,Y轴定义为横向方向,X轴、Y轴和Z轴之间两两相互垂直。
请参阅图1和图2,此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缆连接器100,所述线缆连接器100供一对接元件200插接,定义一前后方向X,所述对接元件200向后插接于所述线缆连接器100。本实施例的对接元件200可为一电子卡,当然,类似实施例中的对接元件200不局限于所述电子卡,也可以是具有插接舌板的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或一电路板(未图示)等。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线缆连接器100具有沿所述纵长方向Z设置的一绝缘本体1、屏蔽件3、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多对信号端子4和多个接地端子5。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沿所述纵长方向Z延伸的一插槽13,用以供所述对接元件200沿所述前后方向X插接。所述插槽13由四个侧壁围成,包括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两个第一侧壁11和沿所述纵长方向Z延伸的两个所述第二侧壁12,每一所述第二侧壁12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1之间。进一步包括两个所述绝缘块2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并位于所述插槽13的后方。多个所述信号端子4和多个所述接地端子5于所述插槽13内沿纵长方向Z交替排布并形成两排,从而形成两个端子组1E、1F,两个所述端子组1E、1F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12,且两个所述端子组1E、1F中的每一所述信号端子4和每一所述接地端子5均部分固定于所述绝缘块2且延伸进入所述绝缘本体1。进一步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片8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绝缘块2的外表面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端子组1E、1F中的每一所述接地端子5接触,每一所述第二接地片8位于对应的所述屏蔽件3的前方。自每一所述第二侧壁12的后端向前凹设形成一凹槽14,所述屏蔽件3具有两个且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凹槽14以对应遮蔽两个所述端子组1E、1F。进一步包括多根线缆6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方,每一所述线缆6与对应的所述信号端子4相连接。所述对接元件200的插接端的两个相对板面分别设置有一排垫片201以分别和两个所述端子组1E、1F中的所述信号端子4和所述接地端子5一一对应电性导通。当然,类似实施例中的多对所述信号端子4和多个所述接地端子5也可以交替排列并形成一个端子组,所述第二侧壁12、所述屏蔽件3、所述绝缘块2和所述第二接地片8的数量也不局限于为两个。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线缆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两个锁扣件9,两个所述锁扣件9分别组装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1,每一所述锁扣件9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1外侧的一锁扣主体91和自所述锁扣主体91向前弯折并向后延伸的一扣合部92,每一所述第一侧壁11设有自所述第一侧壁11的前端向后凹陷延伸的一通槽112,每一所述扣合部92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插槽13,每一所述扣合部92收容于对应的每一所述通槽112,每一所述通槽112沿所述纵长方向的尺寸大于对应的每一所述扣合部92的厚度。由此,当所述对接元件200***所述插槽13,所述对接元件200的壁面抵接到所述扣合部92时,所述通槽112能为所述扣合部92提供一定的弹性位移空间,两个所述扣合部92能弹性夹持所述对接元件200,便于所述对接元件200的插接固定。进一步的,自每一所述第一侧壁11的外表面向内凹设有一限位槽111,每一所述锁扣主体91具有向对应的每一所述限位槽111弯折设置的一压制部911,每一所述限位槽111具有一前端面与对应的每一所述压制部911的前端相抵接。由于所述压制部911的前端面与所述限位槽111的前端面相抵接,使得所述限位槽111的前端面能限制所述压制部911向前移动,能在所述对接元件200向前拔出所述插槽13时,通过所述压制部911向前挡止于所述限位槽111,防止所述锁扣件9向前移出所述绝缘本体1。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多对所述信号端子4沿所述纵长方向Z排列成两排,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4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5。每一所述信号端子4具有一个信号接触部41用于与所述对接元件200接触、一信号焊线部42位于所述信号接触部41后方以及一信号连接部43连接所述信号接触部41和所述信号焊线部42。每一所述接地端子5具有一个接地接触部51用于与所述对接元件200接触、一接地导接部52位于所述接地接触部51后方以及一接地连接部53连接所述接地接触部51和所述接地导接部52。每一所述信号接触部41和每一所述接地接触部51均显露于所述插槽13。每一所述信号焊线部42具有一焊接面421,每一所述接地导接面521具有一导接面521,所述焊接面421和所述导接面521的朝向方向相同,具体的,其中一个所述端子组1E的所述焊接面421和所述导接面521均朝向该所述端子组1E的外侧,另外一个所述端子组1F的所述焊接面421和所述导接面521均朝向该所述端子组1F的外侧。
请参阅图3,每一所述线缆6具有一对信号导体61用于信号传输和一接地导体62,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4与对应的每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相焊接,每一所述信号焊线部42的所述焊接面421与对应的所述信号导体61通过焊料10相焊接。每一所述线缆6还包括包覆于所述信号导体61外周的内绝缘层63、包覆于所述内绝缘层63外周的屏蔽层64以及包覆于所述屏蔽层64外周的外绝缘层65。所述屏蔽层64的前端向前凸出于所述外绝缘层65,所述接地导体62的前端向前凸出于所述外绝缘层65和所述屏蔽层64,所述内绝缘层63的前端向前凸出于所述屏蔽层64,每一所述线缆6的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的前端向前凸出所述内绝缘层63以与对应的一对所述信号端子4的所述信号焊线部42相焊接。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两个所述屏蔽件3为平板状结构且沿纵长方向Z延伸,两个所述屏蔽件3分别遮盖于两个所述端子组1E、1F的所述信号端子4的外侧。每一所述屏蔽件3的表面朝向所述焊接面421贯穿设有多个观察孔31,具体的,其中一个所述屏蔽件3的表面朝向其中一个所述端子组1E中的多对所述焊接面421贯穿设有多个所述观察孔31,另一个所述屏蔽件3的表面朝向另一个所述端子组1F中的多对所述焊接面421设有多个所述观察孔31。每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和对应的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的所述焊接面421显露于对应的一个所述观察孔31。当然,在类似实施例中,所述屏蔽件3还可以是其它形状结构,例如,所述屏蔽件的数量为一个,且由四个壁面(未图示,下同)围成一个方形的屏蔽框(未图示)作为一个所述屏蔽件,该屏蔽件的其中两个壁面沿所述纵长方向Z延伸且分别遮盖于两个所述端子组1E、1F的外侧并贯穿设有多个所述观察孔31,在此不作限定。由于所述屏蔽件3至少部分遮盖于所述信号端子4的外侧,且所述观察孔31是自所述屏蔽件3的表面朝向所述焊接面421贯穿设置,每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和对应的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显露于所述观察孔31,故所述信号焊线部42与对应的所述信号导体61通过焊料10相焊接后,通过所述观察孔31能观察到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与对应的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的焊接情况,避免出现焊接不良;进一步的,所述屏蔽件3设置观察孔31,所述观察孔31正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所述信号导体61以及焊料10相堆叠处,从而有效避免了所述信号导体61与所述屏蔽件3的距离较近而导致的电容感应问题,从而降低了焊接于所述信号焊线部42的所述信号导体61的电容,减小电容感应对高频信号传输的影响;同时,通过焊料10将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所述信号导体61的前端焊接时,既能通过所述观察孔31的设置降低所述信号焊线部42的电容来调节所述信号端子4的阻抗,改善信号传输路径的阻抗一致性,有利于所述信号端子4的高频信号传输;也能防止因焊料10过厚导致焊料10或所述信号导体61与所述屏蔽件3接触,能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正常使用。所述屏蔽件3还与每一所述线缆6的所述屏蔽层64接触。由于所述线缆6的所述屏蔽层64一般较薄,其可焊性较低,因此通过所述屏蔽件3将所述屏蔽层64接地,无需对所述屏蔽层64进行其它焊接工序,进而不会因所述屏蔽层64的可焊性较低而影响所述屏蔽层64接地。
每一所述屏蔽件3的所述观察孔31设有多个,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每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显露于对应的一个所述观察孔31,如此,每相邻两个所述观察孔31之间相互间隔,相比于只通过一个所述观察孔31来显露多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多对所述信号导体61,能够增加所述屏蔽件3的屏蔽效果。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每一所述屏蔽件3具有多个缺口32,每一所述缺口32自所述屏蔽件3的后端向前凹设形成,多个所述缺口32和多个所述观察孔31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缺口32位于所述观察孔31的后方且与所述观察孔31之间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缺口32具有自所述屏蔽件3的后端向前倾斜延伸的至少一导引面321,所述缺口32的宽度自所述屏蔽件3的后端向前缩小,具体的,所述缺口32沿纵长方向Z的尺寸定义为所述缺口32的宽度。每一所述接地导体62收容于对应的每一所述缺口32,每一所述接地导体62位于对应的每一所述观察孔31的后方并与所述屏蔽件3接触以形成电性连接。由于所述接地导体62位于所述观察孔31的后方,所述接地导体62不会遮挡所述观察孔31,可防止所述观察孔31被所述接地导体62遮挡而影响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所述信号导体61的焊接情况的查看。所述缺口32和所述观察孔31间隔设置,因此所述缺口32和所述观察孔31互不连通,使得收容于所述缺口32的所述接地导体62不会滑入所述观察孔31,能防止所述接地导体62滑入所述观察孔31后与所述信号焊线部42或者所述信号导体61或者焊料10接触而影响高频信号的传输,有利于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在所述缺口32设置所述导引面321,便于将所述接地导体62被导引收容到所述缺口32,降低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组装难度;而且所述缺口32的宽度逐渐减小,能够在导引所述接地导体62进入所述缺口32后,将所述接地导体62固定于所述缺口32。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两个所述绝缘块2均组装于所述插槽13的后方,两个所述绝缘块2分别固定两个所述端子组1E、1F,每一所述信号连接部43和每一所述接地连接部53均部分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绝缘块2,每一所述接地端子5的所述接地接触部51和每一所述信号端子4的所述信号接触部41均凸出于所述绝缘块2前端。每一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每一所述接地导接部52均显露于对应的所述绝缘块2的表面。每一所述绝缘块2对应多对所述信号端子4的所述信号连接部43的位置设有多个开槽21,每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43的至少一部分显露于对应的每一所述开槽21。由于空气的介电常数小于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因此相比于将所述信号连接部43全部包覆于所述绝缘块2,本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100通过所述开槽21显露每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43的至少一部分,增加了每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43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降低信号端子4的阻抗,减少信号的传输损耗,有利于信号传输。
请参阅图1、图3和图6,所述线缆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沿纵长方向Z排列的多个第一接地片7,每相邻两对所述信号端子4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片7,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7与所述屏蔽件3电性接触。由此,多个第一接地片7与和屏蔽件3整体导通,且通过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7能减少相邻两对所述信号端子4之间的信号串扰。
请参阅图1、图3和图6,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4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片7,所述屏蔽件3沿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X和所述纵长方向Z的横向方向Y与所述第一接地片7相抵接,所述屏蔽件3的板面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7的板面共同围成立体的一屏蔽空间,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与对应的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位于所述屏蔽空间内相焊接。由此,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7的板面能与所述屏蔽件3的板面围成一个所述屏蔽空间,一个所述屏蔽空间能罩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与相焊接的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能更好地为焊接于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的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进行信号屏蔽,减少其它信号对所述信号导体61传输的信号产生的干扰。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6,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4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5,位于同一对所述信号端子4的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7和两个所述接地端子5一一对应接触,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7沿所述横向方向Y分别抵接于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5和所述屏蔽件3。由此,每一所述接地端子5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地片7和所述屏蔽件3接地,无需所述接地端子5通过所述接地导体62接地,可以减少所述接地端子5和所述接地导体62之间的配合设置,例如,无需设置数量相同的接地端子5和接地导体62,所述线缆连接器100中所述线缆6的选择性更广。同时,所述屏蔽件3沿所述横向方向Y与所述第一接地片7接触、所述第一接地片7又沿所述横向方向Y与所述接地端子5接触,使得所述屏蔽件3和所述第一接地片7之间的接触力、所述第一接地片7和所述接地端子5之间的接触力的方向一致,有利于所述屏蔽件3、所述第一接地片7和所述接地端子5稳定接触,且增加了多条接地路径,使得屏蔽效果更优。进一步的,定义沿所述纵长方向Z的尺寸为宽度,所述接地端子5的宽度小于所述信号端子4的宽度,由于接地端子5无需和接地导体62相焊接来实现接地,相应减小所述接地端子5的宽度有利于减小所述线缆连接器100沿所述纵长方向Z的尺寸。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7的侧缘凸设一凸起(未图示),所述屏蔽件3的板面对应每一所述凸起设有一个卡孔(未图示),每一所述凸起收容于对应的每一所述卡孔。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卡孔相配合卡接,使得所述屏蔽件3与所述第一接地片7之间接触更稳定,有利于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正常使用。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6,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7具有一主体71以及自所述主体71的前端向前延伸的一接地脚72,每一所述接地脚72沿所述横向方向Y的相对两个侧缘分别抵接于所述屏蔽件3和对应的所述接地导接部52,每一所述绝缘块2具有自所述绝缘块2的后端向前凹陷形成多个收容槽22,每一所述收容槽22位于对应的每一所述接地导接部52的正后方,每一所述收容槽22收容对应的一个所述主体71。由此,通过所述接地脚72的两个相对侧缘分别抵接所述屏蔽件3和对应的所述接地导接部52,实现所述屏蔽件3、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7和每一所述接地端子5整体接地导通,有利于整体接地屏蔽提高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高频信号传输性能;而且通过所述主体71***对应的所述收容槽22,能够通过所述收容槽22对所述第一接地片7进行固定限位,防止所述第一接地片7发生位移与所述信号端子4接触而导致所述信号端子4短路,有利于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正常使用。
请参阅图1、图6和图7,所述线缆连接器100还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二接地片8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绝缘块2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屏蔽件3的前方,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片8分别与两个所述端子组1E、1F的所述接地端子5的所述接地连接部53接触。每一所述第二接地片8具有自所述第二接地片8的前端向前弯折延伸的多个前抵接脚81和自所述第二接地片8的后端向后弯折延伸的多个后抵接脚82。每一所述第二接地片8的多个所述前抵接脚81和多个所述后抵接脚82均沿所述前后方向X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前抵接脚81和对应的所述后抵接脚82均抵接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5的所述接地连接部53。由此,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片8分别将两个所述端子组1E、1F的所述接地端子5统一接地,能够改善高频性能;且每一个所述接地端子5的所述接地连接部53均有前后设置的两个接触点分别与一个所述前抵接脚81和一个所述后抵接脚82接触,同时所述前抵接脚81和所述后抵接脚82均是弯折设置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即使所述接地端子5的所述接地导接部52或所述接地接触部51发生翘起,也能让所述接地端子5始终有一个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地片8接触,使得所述接地端子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8的接触更稳定。
请参阅图1、图5和图7,每一所述第二接地片8具有多个遮蔽部83,每一所述遮蔽部83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后抵接脚82之间,每一所述遮蔽部83对应遮挡每一所述开槽21。通过每一所述遮蔽部83将对应的每一所述开槽21进行遮挡,能够在通过所述开槽21调节一对所述信号端子4的阻抗以改善高频性能后,防止因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43显露于所述开槽21而受到其它信号的干扰,进一步改善高频性能,兼顾了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43的阻抗调节和干扰信号屏蔽。
请参阅图1、图5和图7,每一所述第二接地片8还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孔84,两个所述绝缘块2均具有至少一个凸块23,每一所述凸块23对应凸伸入对应的每一所述固定孔84。通过所述凸块23与所述固定孔84的相互配合,能将两个所述第二接地片8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绝缘块2上,对所述第二接地片8进行固定限位,防止所述第二接地片8发生位移后误与所述信号端子4接触而导致所述信号端子4短路,保证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缆连接器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屏蔽件3至少部分遮盖于所述信号端子4的外侧,且所述观察孔31是自所述屏蔽件3的表面朝向所述焊接面421贯穿设置,每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和对应的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显露于所述观察孔31,故所述信号焊线部42与对应的所述信号导体61通过焊料10相焊接后,通过所述观察孔31能观察到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与对应的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的焊接情况,避免出现焊接不良;进一步的,所述屏蔽件3设置观察孔31,所述观察孔31正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所述信号导体61以及焊料10相堆叠处,从而有效避免了所述信号导体61与所述屏蔽件3的距离较近而导致的电容感应问题,从而降低了焊接于所述信号焊线部42的所述信号导体61的电容,减小电容感应对高频信号传输的影响;同时,通过焊料10将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所述信号导体61的前端焊接时,既能通过所述观察孔31的设置降低所述信号焊线部42的电容来调节所述信号端子4的阻抗,改善信号传输路径的阻抗一致性,有利于所述信号端子4的高频信号传输;也能防止因焊料10过厚导致焊料10或所述信号导体61与所述屏蔽件3接触,能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正常使用。
2、每一所述屏蔽件3的所述观察孔31设有多个,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每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显露于对应的一个所述观察孔31,如此,每相邻两个所述观察孔31之间相互间隔,相比于只通过一个所述观察孔31来显露多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多对所述信号导体61,能够增加所述屏蔽件3的屏蔽效果。
3、所述接地导体62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缺口32,所述接地导体62位于所述观察孔31的后方,所述接地导体62与所述屏蔽件3接触以形成电性连接,使得所述接地导体62不会遮挡所述观察孔31,可防止所述观察孔31被所述接地导体62遮挡而影响所述信号焊线部42和所述信号导体61的焊接情况的查看。而所述缺口32和所述观察孔31间隔设置,使得所述缺口32和所述观察孔31互不连通,收容于所述缺口32的所述接地导体62不会滑入所述观察孔31,能防止接地导体62滑入所述观察孔31后与信号焊线部42或者信号导体61接触而影响信号传输。进一步的,通过在缺口32设置所述导引面321,便于将所述接地导体62导引收容到所述缺口32,能降低所述线缆连接器100的组装难度;而且所述缺口32的宽度逐渐减小,能够在导引所述接地导体62进入所述缺口32后,将所述接地导体62固定于所述缺口32。
4、所述第一接地片7具有多个且分別位于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4的两侧,所述屏蔽件3为平板状结构且沿所述纵长方向Z延伸,所述屏蔽件3沿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X和所述纵长方向Z的横向方向Y与所述第一接地片7的侧缘相抵接,所述屏蔽件3的板面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7的板面共同围成立体的一屏蔽空间,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与对应的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位于所述屏蔽空间内相焊接。由此,一个所述屏蔽空间能罩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42与其相焊接的一对所述信号导体61,能更好地进行信号屏蔽,减少相邻两对所述信号端子4之间的串扰以及其它信号对所述信号导体61传输的信号产生的干扰。
5、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接地片8固定于所述绝缘块2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屏蔽件3的前方,所述第二接地片8具有自所述第二接地片8的前端向前弯折延伸的多个前抵接脚81和自所述第二接地片8的后端向后弯折延伸的多个后抵接脚82,所述第二接地片8的多个所述前抵接脚81和多个所述后抵接脚82均沿所述前后方向X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前抵接脚81和对应的所述后抵接脚82均抵接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5的所述接地连接部53。由此,通过所述第二接地片8将所述接地端子5统一接地,能够改善高频性能;且每一个所述接地端子5的所述接地连接部53均有前后设置的两个接触点分别与一个所述前抵接脚81和一个后抵接脚82接触,同时所述前抵接脚81和所述后抵接脚82均是弯折设置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即使所述接地端子5的所述接地导接部52或所述接地接触部51发生翘起,也能让所述接地连接部53始终有一个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地片8接触,使得所述接地端子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8的接触更稳定。
6、所述绝缘块2对应多对所述信号端子4的所述信号连接部43设有多个开槽21,每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43的至少一部分显露于对应的每一所述开槽21,通过增设多个所述开槽21从而增加每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43的空气接触面积,降低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4的阻抗,减少信号的传输损耗,改善高频性能;所述第二接地片8具有多个遮蔽部83,每一所述遮蔽部83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后抵接脚82之间,每一所述遮蔽部83对应遮挡每一所述开槽21,能防止因每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43显露于所述开槽21而受到其它信号的干扰,进一步改善高频性能,通过所述开槽21和所述遮蔽部83能兼顾每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43的阻抗调节和干扰信号屏蔽。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线缆,每一所述线缆具有一对信号导体用于信号传输;
一绝缘本体;
多对信号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与对应的每一对所述信号导体相焊接,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信号接触部和位于所述信号接触部后方的一信号焊线部,每一所述信号焊线部具有一焊接面与对应的所述信号导体通过焊料相焊接;
至少一屏蔽件,所述屏蔽件至少部分遮盖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外侧,所述屏蔽件的表面朝向所述焊接面贯穿设有至少一观察孔,至少一对所述信号导体和对应的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显露于所述观察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向前凹设多个缺口,每一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观察孔的后方且与所述观察孔之间间隔设置;
每一所述线缆还包括一接地导体,所述接地导体收容于对应的所述缺口,所述接地导***于所述观察孔的后方,所述接地导体与所述屏蔽件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观察孔和多个所述缺口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缺口具有自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向前倾斜延伸的至少一导引面,所述缺口的宽度自所述屏蔽件的后端向前逐渐缩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线缆具有包覆于所述信号导体外周的内绝缘层以及包覆于所述内绝缘层外周的屏蔽层,所述信号导体的前端向前露出所述内绝缘层,所述屏蔽件与每一所述线缆的所述屏蔽层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对所述信号端子沿垂直于前后方向的纵长方向排列成至少一排,每相邻两对所述信号端子之间设有一第一接地片,所述第一接地片与所述屏蔽件电性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片具有多个且分別位于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两侧,所述屏蔽件为平板状结构且沿所述纵长方向延伸,所述屏蔽件沿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纵长方向的横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接地片的侧缘相抵接,所述屏蔽件的板面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的板面共同围成立体的一屏蔽空间,每一对所述信号焊线部与对应的一对所述信号导***于所述屏蔽空间内相焊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的侧缘凸设一凸起,所述屏蔽件的板面对应每一所述凸起设有一个卡孔,每一所述凸起收容于对应的每一所述卡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多个接地端子,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位于同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片和两个所述接地端子一一对应接触,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沿所述横向方向分别抵接于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屏蔽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绝缘块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多个所述信号端子和多个所述接地端子均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且延伸进入所述绝缘本体,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具有凸出于所述绝缘块前端的一接地接触部和位于所述接地接触部后方的一接地导接部,自所述绝缘块的后端向前凹陷形成多个收容槽,每一所述收容槽位于对应的每一所述接地导接部的正后方;
每一所述第一接地片具有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的一主体和自所述主体的前端向前延伸的一接地脚,每一所述接地脚沿所述横向方向的相对两个侧缘分别抵接于所述屏蔽件和对应的所述接地导接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供一对接元件***,一绝缘块组装于所述插槽的后方,多个所述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均固定于所述绝缘块且延伸进入所述插槽,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接地片固定于所述绝缘块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屏蔽件的前方,所述第二接地片具有自所述第二接地片的前端向前弯折延伸的多个前抵接脚和自所述第二接地片的后端向后弯折延伸的多个后抵接脚,所述第二接地片的多个所述前抵接脚和多个所述后抵接脚均沿前后方向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前抵接脚和对应的所述后抵接脚均抵接同一个所述接地端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信号端子具有一信号连接部连接所述信号接触部和所述信号焊线部,所述信号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绝缘块;
所述绝缘块对应多对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信号连接部设有多个开槽,每一对所述信号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显露于对应的每一所述开槽;所述第二接地片具有多个遮蔽部,每一所述遮蔽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后抵接脚之间,每一所述遮蔽部对应遮挡每一所述开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供一对接元件***,所述插槽具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侧壁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且沿纵长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侧壁,自每一所述第一侧壁的前端向后凹设延伸一通槽,多对所述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交替排列于每一所述第二侧壁以形成一端子组,自每一所述第二侧壁的后端向前凹设一凹槽,所述屏蔽件具有两个且分别收容于两个所述凹槽以对应遮蔽两个所述端子组;
进一步包括分别组装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两个锁扣件,每一所述锁扣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的一锁扣主体和自所述锁扣主体向前弯折并向后延伸的一扣合部,每一所述扣合部收容于对应的每一所述通槽,每一所述通槽沿所述纵长方向的尺寸大于对应的每一所述扣合部的厚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每一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向内凹设有一限位槽,每一所述锁扣主体具有向对应的每一所述限位槽弯折设置的一压制部,每一所述限位槽具有一前端面与对应的每一所述压制部的前端相抵接。
CN202021819802.2U 2020-08-26 2020-08-26 线缆连接器 Active CN213484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9802.2U CN213484119U (zh) 2020-08-26 2020-08-26 线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9802.2U CN213484119U (zh) 2020-08-26 2020-08-26 线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4119U true CN213484119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415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9802.2U Active CN213484119U (zh) 2020-08-26 2020-08-26 线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4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4402B (zh) 插座连接器
US7651379B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tion disposition
US741036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educed crosstalk and electromaganectic interference
EP1295363B1 (en) High speed connector
US101035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better ant-EMI effect
EP1719210B1 (en) Connector apparatus
US759168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854572B (zh) 连接器
US7094103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shield members
CN104183962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10867684B (zh) 电连接器
CN109390803B (zh) 电连接器
CN111430990B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合
CN113612081B (zh) 子连接器及其晶片
CN112260010B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CN110994247B (zh) 电连接器
CN113555708A (zh) 插头连接器
US747313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328296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11370943A (zh) 电连接器
US2010031722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ing device
CN213484119U (zh) 线缆连接器
US11909147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116014507A (zh) 缆线连接器***
CN209860271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