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1040U -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1040U
CN213481040U CN202022360359.3U CN202022360359U CN213481040U CN 213481040 U CN213481040 U CN 213481040U CN 202022360359 U CN202022360359 U CN 202022360359U CN 213481040 U CN213481040 U CN 213481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water
communicated
outlet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603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603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1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1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1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包括水冷装置、蒸发器和循环水管线;其中,水冷装置可以降低水冷器和蒸发室中的液体的沸点,循环水管线可以将余热供给***产生的热量输送至加热室中,并在加热室中与蒸发室内的蒸发浓缩液进行热交换,以完成对余热供给***产生的热量的吸收利用,从而减少热能流失的情况发生;且循环水管线中的液体在密闭循环的空间内工作,其不会与蒸发室中的蒸发浓缩液产生干涉,因而不会打破蒸发器中的水平衡以及热平衡状态,以使蒸发器的工作状态更加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
背景技术
在氧化铝的生产中,烧结法烟气、焙烧车间烟气、焙烧流化床热量、溶出车间乏气、石灰烧制烟气、煤气制造气以及热电锅炉烟气等烟气中均含有大量的余热,但因为没有足够多的低温冷源、不结巴的冷源,只有利用***中的少量冷源作为介质,通过换热器把少部份的热量回收(比如焙烧:只能回收120-165℃时的热量,不能回收烟气中的水,以及变成液态水的气化潜热),而绝大多数的热量只有随着烟气外排,造成能量的损失。因此,发明一种能够回收工业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的回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的热量无法被回收利用而导致能量损失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包括水冷装置、蒸发器和循环水管线;
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器、热水池和冷水池,所述冷水池的出水端通过冷水泵与所述水冷器连通,所述水冷器设置在所述热水池的上方,且所述水冷器的出水端设置有负压管路,所述负压管路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热水池中,所述热水池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池连通;
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室和加热室,所述蒸发室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出液口、回液口和蒸汽出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回液口连通,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水冷器连通,所述加热室设置在所述蒸发室内,且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回液口之间,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蒸汽入口和回水口;
所述循环水管线包括冷凝水罐A、冷凝水罐B、换热器和余热供给***,所述余热供给***经过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冷凝水罐A与所述蒸汽入口连通,所述回水口通过所述冷凝水罐B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冷凝水罐A上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冷凝水罐A通过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冷凝水罐B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回液口连通,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出料泵。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水冷装置还包括冷却塔和真空泵,所述水冷器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真空泵设置在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所述热水池的出水端通过热水泵与所述冷却塔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池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热水池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热水池分为蓄水池和溢水池,所述负压管路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蓄水池内,且所述隔板的高度高于所述负压管路的出水端的高度,所述溢水池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热水泵与所述冷却塔的进水端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换热器与所述余热供给***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换热器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所述余热供给***与所述换热器一一对应设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器A和蒸发器B,所述冷凝水罐A包括第一冷凝水罐和第二冷凝水罐;
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冷凝水罐与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A的出料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蒸发器A的回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凝水罐连通;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出口与所述水冷器连通,蒸发器B的回水口与所述冷凝水罐B连通,所述冷凝水罐B上设置有排水口,且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出水泵。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冷凝水罐与所述第二冷凝水罐上均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第一冷凝水罐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水罐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水罐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冷凝水罐B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水罐与所述冷凝水罐B上均设置有第一出汽口,所述第二冷凝水罐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冷凝水罐B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水冷器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该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还包括闪蒸器和蒸发器C;
所述闪蒸器上设置有上料口、下料口和第二出汽口,所述闪蒸器包括闪蒸器A、闪蒸器B和闪蒸器C;
所述蒸发器C的蒸汽入口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所述蒸发器C的回水口与锅炉除氧器连通,所述蒸发器C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C的出料口与所述闪蒸器A的上料口连通;
所述闪蒸器A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闪蒸器A的下料口与所述闪蒸器B的上料口连通,所述闪蒸器B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闪蒸器B的下料口与所述闪蒸器C的上料口连通,所述闪蒸器C的第二出汽口与所述水冷器连通,所述闪蒸器C的下料口处设置有第二出料泵。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的优化,该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还包括蒸发器D、第三冷凝水罐和过料泵,所述蒸发器C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蒸发器D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D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D的回水口与所述第三冷凝水罐连通,所述第三冷凝水罐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A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第三冷凝水罐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水罐连通,所述蒸发器D的进料口通过所述过料泵与所述蒸发器A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蒸发器D的出料口与所述蒸发器C的进料口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利用水冷装置使水冷器与蒸发室中的液体的沸点降低,以使蒸发室中的蒸发浓缩液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循环水管线可以将余热供给***产生的热量输送至加热室中,并在加热室中与蒸发室内的蒸发浓缩液进行热交换,以完成对余热供给***产生的热量的回收利用,从而增大了热能的回收效益;且循环水管线中的软水在密闭循环的空间内工作,其不会在循环水管线的管道中结巴,且不会与蒸发室中的蒸发浓缩液产生干涉,因而不会打破蒸发器和生产***中的水平衡以及热平衡状态,循环软水的流量可以根据需要被回收的余热量的多少进行确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中记载的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中水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中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中循环水管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记载的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三中记载的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记载的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中蒸发器与闪蒸器的连接结构图;
图8是实施例三中记载的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中闪蒸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水冷装置;101、水冷器;102、热水池;103、冷水池;104、负压管路;105、冷却塔;106、真空泵;107、隔板;
20、蒸发器;201、进料口;202、出料口;203、出液口;204、回液口;205、蒸汽出口;206、蒸汽入口;207、回水口;208、第一出料泵;209、循环泵;21、蒸发器A;22、蒸发器B;23、蒸发器C;24、蒸发器D;
30、循环水管线;31、冷凝水罐A;311、第一冷凝水罐;312、第二冷凝水罐;313、第三冷凝水罐;32、冷凝水罐B;321、排水口;322、出水泵;33、换热器;34、余热供给***;35、闪蒸器;3501、上料口;3502、下料口;3503、第二出汽口;3504、过料泵;3505、第二出料泵;351、闪蒸器A;352、闪蒸器B;353、闪蒸器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包括水冷装置10、蒸发器20和循环水管线30;
水冷装置10包括水冷器101、热水池102和冷水池103,冷水池103的出水端通过冷水泵与水冷器101连通,水冷器101设置在热水池102的上方,且水冷器101的出水端设置有负压管路104,负压管路104的出水端延伸至热水池102中,热水池102的出水端与冷水池103连通;
蒸发器20包括蒸发室和加热室,蒸发室设置有进料口201、出料口202、出液口203、回液口204和蒸汽出口205,出液口203与回液口204连通,蒸汽出口205与水冷器101连通,加热室设置在蒸发室内,且加热室位于出液口203与回液口204之间,加热室上设置有蒸汽入口206和回水口207;
循环水管线30包括冷凝水罐A31、冷凝水罐B32、换热器33和余热供给***34,余热供给***34经过换热器33进行热交换,换热器33的出水口通过冷凝水罐A31与蒸汽入口206连通,回水口207通过冷凝水罐B32与换热器33的进水口连通。
在使用时上述结构的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时,工作人员可以先启动冷水泵,将冷水池103中的水抽入水冷器101中,此时,水冷器101中的水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从负压管路104流至热水池102中,使水冷器101的内部形成负压,以使水冷器101与蒸发室内的水的沸点降低,从而使蒸发室内的蒸发浓缩液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
然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启动循环水管线30,循环水管线30中的介质由抽水泵将其由冷凝水罐B32抽入换热器33中,介质在吸收余热供给***34释放的热量后向冷凝水罐A31流去,且在冷凝水罐B32中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冷凝水罐B32中的水蒸气便会通过加热室的蒸汽入口206进入到加热室中,而蒸发室中的蒸发浓缩液会通过出液口203向回液口204流动,且在蒸发浓缩液流动的过程中会经过加热室,并与加热室中的水蒸气进行热交换,以使加热室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并还原成液态介质,该液态介质可以通过回水口207流回冷凝水罐B32中,以完成介质在循环水管线中的循环;
蒸发室中的蒸发浓缩液在与加热室中的水蒸气进行热交换后,蒸发浓缩液中的水分便会形成水蒸气,该水蒸气便会通过蒸汽出口205进入到水冷器101中进行降温,而蒸发浓缩液中的水分蒸发后,其溶度也会升高,且在其浓度达到需求范围内时,工作人员可以将高浓度的蒸发浓缩液由出料口放出;该余热供给***34产生的热量能够用于提升蒸发浓缩液的浓度,从而有效的减少热能流失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该循环水管线30中的介质为软水,其在介质循环的过程中,其不会在管线中产生水垢,从而有效避免杂质将循环水管线30堵塞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上述的负压管路104的进出口的高度差大于10m,使水冷器101与蒸发室内会产生7.2m-10.1m的水柱负压,以使水冷器101与蒸发室中的水的沸点变为56℃-60℃,从而使该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能够吸收更多的余热供给***中产生的余热。
优化的,上述的冷凝水罐A31上设置有液体出口,冷凝水罐A31通过该液体出口与冷凝水罐B32连通,以使冷凝水罐A31中未成为水蒸汽的介质可以由该液体出口流至冷凝水罐B32中,以提高介质的回流效率。
优化的,上述的出液口203处设置有循环泵209,该出液口203通过循环泵209与回液口204连通,蒸发室中的蒸发浓缩液能够通过循环泵209抽吸至出液口203处,且在向回液口204流动的过程中经过加热室,使蒸发浓缩液能够与加热室中的水蒸气进行热交换,以使蒸发浓缩液的温度升高。
优化的,上述的出料口202处设置有第一出料泵208,浓度升高后的蒸发浓缩液能够通过该第一出料泵208完成排放和收集,以使该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优化的,上述的水冷装置10还包括冷却塔105和真空泵106;其中,
水冷器101上设置有排气管,真空泵106设置在排气管的出气端,该真空泵106能够将水冷器101中的空气向外排出,以保证水冷器101与蒸发室中的负压状态;
冷却塔105设置在热水池102的出水端,且冷却塔105的出水端与上述的冷水池103连通,该冷却塔105能够增加水的冷却时间以及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使热水池102流出的水能够快速的被冷却,从而有效的提高水冷装置10的降温效果。
优化的,上述的热水池102内还设置有隔板107,该隔板107能够将热水池102分为蓄水池与溢水池,上述的负压管路104的出水端位于蓄水池内,且隔板107的高度高于负压管路104出水端的高度,溢水池的出水端通过热水泵与冷却塔105连通;
在工作过程中,该蓄水池内的水始终浸没负压管路104的出水端,使负压管路104的出水端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从而更好的维持水冷器101与蒸发室中的负压状态。
优化的,上述的换热器33与余热供给***34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换热器33均可以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且余热供给***34与换热器33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该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能够对多个余热供给***产生的热量同时进行回收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余热供给***34可以为工业生产中产生高温烟气或者是高温溶液等设备(***)。
实施例二: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的蒸发器20包括蒸发器A21和蒸发器B22,上述的冷凝水罐A31包括第一冷凝水罐311和第二冷凝水罐312;其中,
上述的换热器33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冷凝水罐311与蒸发器A21的蒸汽入口206连通,蒸发器A21的蒸汽出口205与蒸发器B22的蒸汽入口206连通,蒸发器A21的出料口202与蒸发器B22的进料口201连通,蒸发器A21的回水口207与第二冷凝水罐312连通;
蒸发器B22的蒸汽出口205与水冷器101连通,蒸发器B22的回水口207与冷凝水罐B32连通,且冷凝水罐B32上设置有排水口321,该排水口321处设置有出水泵322。
在工作过程中,换热器33中的介质能够将吸收余热供给***34产生的热量,该介质被加热后便会流至第一冷凝水罐311中,此时,进入第一冷凝水罐311中的部分介质会形成水蒸汽,该水蒸汽通过蒸汽入口206进入到蒸发器A21的加热室中,并与蒸发器A21中的蒸发浓缩液进行热交换,使蒸发浓缩液的温度升高,并使蒸发浓缩液中的水分蒸发,以使蒸发器A21中的蒸发浓缩液的溶度升高;
蒸发浓缩液中的水分变为水蒸气后会通过蒸发器A21的蒸汽出口205进入到蒸发器B22的加热室中,并为蒸发器B22中的蒸发浓缩液进行加热,而蒸发器A21的加热室中的水蒸气在与蒸发器A21中的蒸发浓缩液进行热交换后便会形成液态水,并通过回水口207流至第二冷凝水罐312中,蒸发器A21中浓度升高的蒸发浓缩液会通过出料口202进入到蒸发器B22的蒸发室中;
上述的进入蒸发器B22中的水蒸气会与蒸发器B22中的蒸发浓缩液继续进行热交换,将蒸发器B22中蒸发浓缩液的水分蒸发出来,使蒸发器B22中的蒸发浓缩液的浓度继续升高,蒸发浓缩液产生的水蒸气则会通过蒸发器B22的蒸汽出口205流向水冷器101中进行降温;而进入蒸发器B22的加热室中的水蒸汽在与蒸发浓缩液完成热交换后会凝结成液态水,并通过回水口207流至冷凝水罐B32中。
而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蒸发浓缩液中蒸发出的水分也会进入到循环水管线30中,导致循环水管线30中的水量会逐渐的增加,此时,工作人员便可以通过开启出水泵322将循环水管线30中的水放出,以保持循环水管线30中的水量,从而使该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的工作状态更加的稳定。
优化的,上述的第一冷凝水罐311与第二冷凝水罐312上均设置有液体出口,第一冷凝水罐311的液体出口与第二冷凝水罐312连通,第二冷凝水罐312的液体出口与冷凝水罐B32连通,第一冷凝水罐311与第二冷凝水罐312中的液态水能够直接通过该液体出口流至冷凝水罐B32中,以提高介质的回流效率。
优化的,上述的第二冷凝水罐312与冷凝水罐B32上均设置有第一出汽口,第二冷凝水罐312的第一出汽口与蒸发器B22的蒸汽入口206连通,使进入第二冷凝水罐312的水蒸汽能够进入到蒸发器B22中继续被利用,从而有效的提高该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的热量的利用率;冷凝水罐B32的第一出汽口与水冷器101连通,进入到冷凝水罐B32中的水蒸气进入到水冷器101中,以加快水温的降低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蒸发器20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多个,冷凝水罐A31的数量与蒸发器20的数量相匹配,且一一对应设置,所有的蒸发器20的连接方式均与蒸发器A21和蒸发器B22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此处便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例三:
如图2、图3和图6至图8所示:
作为实施例二的进一步优化,该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还包括闪蒸器35和蒸发器C23;其中,
闪蒸器35上设置有上料口3501、下料口3502和第二出汽口3503,闪蒸器35包括闪蒸器A351、闪蒸器B352和闪蒸器C353;
上述的蒸发器C23的蒸汽入口206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蒸发器C23的回水口207与锅炉房除氧器连通,蒸发器C23的蒸汽出口205与上述的蒸发器A21的蒸汽入口206连通,蒸发器C23的出料口202与闪蒸器A351的上料口3501连通;
闪蒸器A351的第二出汽口3503也与蒸发器A21的蒸汽入口206连通,闪蒸器A351的下料口3502与闪蒸器B352的上料口3501连通,闪蒸器B352的第二出汽口3503与蒸发器B22的蒸汽入口206连通,闪蒸器B352的下料口3502与闪蒸器C353的上料口3501连通,闪蒸器C353的第二出汽口3503与水冷器101连通,闪蒸器C353的下料口3502处设置有第二出料泵3505。
锅炉房产生的水蒸汽可以通过锅炉房新蒸汽管进入到蒸发器C23中,为蒸发器C23中的蒸发浓缩液进行加热,而锅炉房产生的水蒸气在于蒸发浓缩液热交换后会凝结成液态水,并通过蒸发器C23的回水口207流至锅炉除氧器中继续使用;蒸发器C23中的蒸发浓缩液产生的水蒸气则会通过蒸发器C23的蒸汽出口205进入到蒸发器A21中,为蒸发器A21中的蒸发浓缩液进行加热;
蒸发器C23中的浓度升高后的蒸发浓缩液会通过出料口202进入闪蒸器A351中,闪蒸器A351在闪蒸过程中的蒸发浓缩液产生的水蒸气则会通过第二出汽口3503进入到蒸发器A21中,闪蒸器A351中的浓度升高后的蒸发浓缩液通过下料口3502进入到闪蒸器B352中;闪蒸器B352中的浓度再次升高的蒸发浓缩液则会通过下料口3502进入到闪蒸器C353中,闪蒸器B352在闪蒸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则会通过第二出汽口3503进入到蒸发器B22中;闪蒸器C353中的蒸发浓缩液可以通过第二出料泵3505排出,闪蒸器C353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第二出汽口3503进入到水冷器101中。
优化的,该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还包括蒸发器D24、第三冷凝水罐313和过料泵3504;其中,
蒸发器C23的蒸汽出口205与蒸发器D24的蒸汽入口206连通,蒸发器D24的蒸汽出口205与上述的蒸发器A21的蒸汽入口206连通,蒸发器D24的回水口207与第三冷凝水罐313连通;
上述的换热器33的出水口与第三冷凝水罐313连通,第三冷凝水罐313的第一出汽口与蒸发器A21的蒸汽入口206连通,第三冷凝水罐313的液体出口与第一冷凝水罐311连通,蒸发器A21的出料口202通过过料泵3504与蒸发器D24的进料口201连通,蒸发器D24的出料口202与蒸发器C23的进料口20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蒸发器20与闪蒸器35的数量还以设置为多个,具体的可以根据所需回收的热量、占地面积以及资金等因素进行设置,蒸发器20的连接方式与上述的蒸发器A21与蒸发器B22的连接方式相同,闪蒸器35的连接方式与上述的闪蒸器A351和闪蒸器B352的连接方式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装置(10)、蒸发器(20)和循环水管线(30);
所述水冷装置(10)包括水冷器(101)、热水池(102)和冷水池(103),所述冷水池(103)的出水端通过冷水泵与所述水冷器(101)连通,所述水冷器(101)设置在所述热水池(102)的上方,且所述水冷器(101)的出水端设置有负压管路(104),所述负压管路(104)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热水池(102)中,所述热水池(102)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池(103)连通;
所述蒸发器(20)包括蒸发室和加热室,所述蒸发室设置有进料口(201)、出料口(202)、出液口(203)、回液口(204)和蒸汽出口(205),所述出液口(203)与所述回液口(204)连通,所述蒸汽出口(205)与所述水冷器(101)连通,所述加热室设置在所述蒸发室内,且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出液口(203)与所述回液口(204)之间,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蒸汽入口(206)和回水口(207);
所述循环水管线(30)包括冷凝水罐A(31)、冷凝水罐B(32)、换热器(33)和余热供给***(34),所述余热供给***(34)经过所述换热器(33)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33)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冷凝水罐A(31)与所述蒸汽入口(206)连通,所述回水口(207)通过所述冷凝水罐B(32)与所述换热器(33)的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罐A(31)上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冷凝水罐A(31)通过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冷凝水罐B(3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203)处设置有循环泵(209),所述出液口(203)通过所述循环泵(209)与所述回液口(204)连通,所述出料口(202)处设置有第一出料泵(2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10)还包括冷却塔(105)和真空泵(106),所述水冷器(101)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真空泵(106)设置在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所述热水池(102) 的出水端通过热水泵与所述冷却塔(10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冷却塔(105)的出水端与所述冷水池(10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池(102)内设置有隔板(107),所述隔板(107)将所述热水池(102)分为蓄水池和溢水池,所述负压管路(104)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蓄水池内,且所述隔板(107)的高度高于所述负压管路(104)的出水端的高度,所述溢水池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热水泵与所述冷却塔(105)的进水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3)与所述余热供给***(34)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的所述换热器(33)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所述余热供给***(34)与所述换热器(33)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0)包括蒸发器A(21)和蒸发器B(22),所述冷凝水罐A(31)包括第一冷凝水罐(311)和第二冷凝水罐(312);
所述换热器(33)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冷凝水罐(311)与所述蒸发器A(21)的蒸汽入口(206)连通,所述蒸发器A(21)的蒸汽出口(205)与所述蒸发器B(22)的蒸汽入口(206)连通,所述蒸发器A(21)的出料口(202)与所述蒸发器B(22)的进料口(201)连通,所述蒸发器A(21)的回水口(207)与所述第二冷凝水罐(312)连通;所述蒸发器B(22)的蒸汽出口(205)与所述水冷器(101)连通,蒸发器B(22)的回水口(207)与所述冷凝水罐B(32)连通,所述冷凝水罐B(32)上设置有排水口(321),且所述排水口(321)处设置有出水泵(3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水罐(311)与所述第二冷凝水罐(312)上均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第一冷凝水罐(311)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水罐(312)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水罐(312)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冷凝水罐B(32)连通,所述第二冷凝水罐(312)与所述冷凝水罐B(32)上均设置有第一出汽口,所述第二冷凝水罐(312) 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B(22)的蒸汽入口(206)连通,所述冷凝水罐B(32)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水冷器(10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闪蒸器(35)和蒸发器C(23);
所述闪蒸器(35)上设置有上料口(3501)、下料口(3502)和第二出汽口(3503),所述闪蒸器(35)包括闪蒸器A(351)、闪蒸器B(352)和闪蒸器C(353);
所述蒸发器C(23)的蒸汽入口(206)与锅炉房新蒸汽管连通,所述蒸发器C(23)的回水口(207)与锅炉除氧器连通,所述蒸发器C(23)的蒸汽出口(205)与所述蒸发器A(21)的蒸汽入口(206)连通,所述蒸发器C(23)的出料口(202)与所述闪蒸器A(351)的上料口(3501)连通;
所述闪蒸器A(351)的第二出汽口(3503)与所述蒸发器A(21)的蒸汽入口(206)连通,所述闪蒸器A(351)的下料口(3502)与所述闪蒸器B(352)的上料口(3501)连通,所述闪蒸器B(352)的第二出汽口(3503)与所述蒸发器B(22)的蒸汽入口(206)连通,所述闪蒸器B(352)的下料口(3502)与所述闪蒸器C(353)的上料口(3501)连通,所述闪蒸器C(353)的第二出汽口(3503)与所述水冷器(101)连通,所述闪蒸器C(353)的下料口(3502)处设置有第二出料泵(35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器D(24)、第三冷凝水罐(313)和过料泵(3504),所述蒸发器C(23)的蒸汽出口(205)与所述蒸发器D(24)的蒸汽入口(206)连通,所述蒸发器D(24)的蒸汽出口(205)与所述蒸发器A(21)的蒸汽入口(206)连通,所述蒸发器D(24)的回水口(207)与所述第三冷凝水罐(313)连通,所述第三冷凝水罐(313)的第一出汽口与所述蒸发器A(21)的蒸汽入口(206)连通,所述第三冷凝水罐(313)的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水罐(311)连通,所述蒸发器D(24)的进料口(201)通过所述过料泵(3504)与所述蒸发器A(21)的出料口(202)连通,所述蒸发器D(24)的出料口(202)与所述蒸发器C(23)的进料口(201)连通。
CN202022360359.3U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 Active CN213481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0359.3U CN213481040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0359.3U CN213481040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1040U true CN213481040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6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60359.3U Active CN213481040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1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4787B (zh) 顺流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
CN114247272B (zh)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节能***
CN113428918A (zh) 一种节能不结垢防腐高盐废水处理用mvr低温蒸发***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63477A (zh)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和凝结水回收的吸收式热泵***
CN106322427A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余热利用***及方法
CN203170033U (zh) 一种利用空气对含盐水进行蒸发处理的多级蒸发塔
CN212198574U (zh) 一种基于湿法脱硫工艺的烟气冷凝水处理***
CN109945174B (zh) 液态排渣锅炉冲渣水闭式循环利用***
CN213481040U (zh) 一种工业设备余热循环回收***
CN103185362A (zh) 低位直热机
CN202692016U (zh) 顺流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
CN218443370U (zh) 一种烧结机烟气余热深度利用发电***
CN210384861U (zh) 一种用于高温烟气中能量、水分及粉尘的回收***
CN212998429U (zh) 一种热能回收低温常压蒸发器
CN211502980U (zh) 一种反应液降温并回用余热的供暖装置
CN209876908U (zh) 液态排渣锅炉冲渣水闭式循环利用***
CN212227436U (zh) 直通式热泵
CN212227437U (zh) 直热式热泵
CN102313454A (zh) 焙烧炉余热回收装置
CN107478067A (zh) 热回收***
CN103363539A (zh) 烟道废热综合利用装置
CN213777685U (zh) 一种热交换置换保护***
CN110550681A (zh) 一种与电厂多品位余热耦合的海水淡化***
CN218154239U (zh) 一种利用污泥干化烟气余热加热垃圾池的***
CN214950793U (zh) 一种采用梯级回收技术回收余热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