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6734U - 电池***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池***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6734U
CN213366734U CN202021948565.XU CN202021948565U CN213366734U CN 213366734 U CN213366734 U CN 213366734U CN 202021948565 U CN202021948565 U CN 202021948565U CN 213366734 U CN213366734 U CN 213366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ystem
groove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85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85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6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6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6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动汽车。电池***包括箱体和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箱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电池模组的容置槽,且还设有通向各容置槽的走线通道,电池***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走线通道内的线束以及至少一个与线束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设于电池模组的外周侧和容置槽的槽壁之间,且与电池模组电连接。基于上述结构,可防护线束,集中化且规整化线束的布局,从而可优化电池***的布局;还可在保障对电池模组的监控性能的基础上,降低柔性电路板可能受到的挤压损伤风险,压缩柔性电路板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可提高柔性电路板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电池***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池***通常通过线束穿梭于各电池模组甚至各电芯组件之间,以建立相应的电连接关系,并实现对电池模组的监控。然而,线束在穿梭时难免被挤压,导致线束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且,随着线束的数量的增多,线束会占用电池***较多的空间,致使电池***的空间利用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束在穿梭时易被挤压,且线束会占用电池***较多的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包括箱体和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箱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电池模组的容置槽,且还设有通向各容置槽的走线通道,电池***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走线通道内的线束以及至少一个与线束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设于电池模组的外周侧和容置槽的槽壁之间,且与电池模组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先通过走线通道集中布局延伸至各容置槽的线束,从而可实现防护线束以避免线束受到挤压等损伤的同时,集中化且规整化线束的布局,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紧凑电池***的布局;随后再通过厚度薄、柔软度高、可挠性佳的柔性电路板环绕于电池模组的外周侧,以与电池模组建立相应的电连接关系,并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多点监控,从而可在保障其对电池模组的监控性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柔性电路板可能受到的挤压损伤风险,并相应压缩柔性电路板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保障并提高柔性电路板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并保障并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沿其厚度方向阵列的电芯组件以及多个电芯转接件,电芯转接件用于连接多个电芯组件的一端,电芯转接件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柔性电路板可通过与电池模组的多个电芯转接件电连接,以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多点监控,即实现对多个电芯组件的监控,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其监控效果,进一步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模组沿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电池***还包括设于容置槽的槽壁与第一侧之间的第一绝缘板,以及设于容置槽的槽壁与第二侧之间的第二绝缘板,第一绝缘板开设有贯通设置的第一槽,第二绝缘板开设有贯通设置的第二槽,第一槽和第二槽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电芯组件的长度方向,柔性电路板穿设于第一槽和第二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先通过第一绝缘板保障电池模组的第一侧与容置槽的槽壁之间的绝缘效果,以及通过第二绝缘板保障电池模组的第二侧与容置槽的槽壁之间的绝缘效果,随后再于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上对应开设沿电芯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槽和第二槽,以供柔性电路板穿过,基于此,可至少容置、隐藏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从而可使得柔性电路板能够在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共用空间,从而可至少节省一部分柔性电路板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板的厚度为2±0.5mm,第一槽在平行于第一绝缘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尺寸为0.7±0.1mm;第二绝缘板的厚度为2±0.5mm,第二槽在平行于第二绝缘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尺寸为0.7±0.1m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有效兼顾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的绝缘效果以及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温度探测器,温度探测器设于电池模组的设有电芯转接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温度探测器对温度探测器周侧的多个电芯组件的温度实现范围监控,从而可对电池模组的热量实现有效的监控,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压探测器,电压探测器设于电池模组的设有电芯转接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电压探测器对电压探测器周侧的多个电芯组件的电压实现精准采样、监控,从而可对电池模组的电压,甚至于对电池***的总电压实现有效的监控,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和线束其中之一连接有母端连接器,另一则连接有用于与母端连接器插接配合的公端连接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的插接配合关系,使线束能快速、轻松、便利地与柔性电路板建立起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线束与柔性电路板的配合便利性和配合稳定性,从而可相应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和装配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置槽面向走线通道的槽壁低于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避免容置槽面向走线通道的槽壁对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之间的插接配合造成阻碍,从而可便于线束快速、轻松、便利地与柔性电路板建立起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线束与柔性电路板的配合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置槽设有至少两个,各容置槽分设于走线通道的相对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利于缩短化、优化走线通道的布置路径,从而可进一步优化、紧凑电池***的布局,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液冷组件,液冷组件设于电池模组面向或背离容置槽的槽底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液冷组件将直接与电池模组的侧面直接接触,从而可保障并提高液冷组件对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电池***。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电动汽车可在相同可用体积的前提下,通过电池***装载更多的电量,从而可具有较佳的使用性能;还可在相同电量的前提下,使电池***的体积和重量更小,从而可压缩电池***所需占用的空间,且还可相应减少电动汽车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提供的电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部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和第一绝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提供的B区域的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箱体,101-容置槽,102-走线通道,200-电池模组,210-电芯组件,220-电芯转接件,300-线束,310-公端连接器,400-柔性电路板,410-母端连接器,500-第一绝缘板,501-第一槽,600-液冷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箱体100和至少一个电池模组200,箱体100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电池模组200的容置槽101,且还设有通向各容置槽101的走线通道102,电池***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走线通道102内的线束300以及至少一个与线束300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400,柔性电路板400设于电池模组200的外周侧和容置槽101的槽壁之间,且与电池模组200电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箱体100开设有多个容置槽101以分别容置电池模组200,一容置槽101通常容置一电池模组200。其中,各个容置槽101的截面尺寸可不尽相同,各个容置槽101的截面尺寸可根据容置于其的电池模组200的尺寸进行调整。电池模组200在限位于容置槽101时,电池模组200的外侧面需与容置槽101的槽壁间隔设置或绝缘接触,以避免电池模组200与箱体100之间发生电气传递,而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
箱体100内设有横梁和/或纵梁,将箱体100分隔成多个容置槽101,优选的,走线通道102的位置与横梁和/或纵梁的位置相对应,高度集成,不占用整体空间,在不影响箱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箱体100可采用铝、铁或碳纤维复合铝等材料制成,如此设置,可保障并提高箱体100的机械强度,并使其轻量化,从而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可选地,箱体100还可采用蜂窝铝或泡沫铝等材料制成,如此设置,可提升箱体100的能量密度和散热性能。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箱体100还于各容置槽101的旁侧设有连通至各容置槽101的走线通道102,即走线通道102的布置路径途径了各容置槽101。基于此,本实施例可于走线通道102内集中布局多条分别延伸至各容置槽101的线束300,线束300在走线通道102内可由走线通道102对其实现防护,从而可避免线束300受到挤压等损伤。线束300背离容置槽101的一端可与外部监控设备对接,而线束300的延伸至容置槽101的一端与柔性电路板400机械连接且电连接。基于上述结构,线束300的布局将相对集中化且规整化,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紧凑电池***的布局。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400整体基本处于容置槽101内,且设于电池模组200的外周侧和容置槽101的槽壁之间。基于此,重量轻、厚度薄、柔软度高、可挠性佳的柔性电路板400可环绕于电池模组200的外周侧,从而可便于柔性电路板400与电池模组200建立相应的电连接关系,且便于柔性电路板400实现对电池模组200的多点监控。此外,基于上述设置,还可最大程度地降低柔性电路板400可能受到的挤压损伤风险,从而可保障并提高柔性电路板400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且还可相应压缩柔性电路板400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可利于保障并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综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先通过走线通道102集中布局延伸至各容置槽101的线束300,从而可实现防护线束300以避免线束300受到挤压等损伤的同时,集中化且规整化线束300的布局,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紧凑电池***的布局;随后再通过厚度薄、柔软度高、可挠性佳的柔性电路板400环绕于电池模组200的外周侧,以与电池模组200建立相应的电连接关系,并实现对电池模组200的多点监控,从而可在保障其对电池模组200的监控性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柔性电路板400可能受到的挤压损伤风险,并相应压缩柔性电路板400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保障并提高柔性电路板400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并保障并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请参阅图2、图5,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200包括多个沿其厚度方向a阵列的电芯组件210以及多个电芯转接件220,电芯转接件220用于连接多个电芯组件210的一端,电芯转接件220与柔性电路板400电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电芯组件210沿其厚度方向a阵列以成组形成电池模组200,且电池模组200通过电芯转接件220一并连接至少两个电芯组件210的一端,以建立各电芯组件210之间的动力连接关系,即,使各电芯组件210串联、并联或混联设置。
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柔性电路板400可通过与电池模组200的多个电芯转接件220电连接,以实现对电池模组200的多点监控,即实现对多个电芯组件210的监控,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其监控效果,进一步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
可选地,相邻两电芯组件210之间设有缓冲结构和/或隔热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缓冲结构对电芯组件210发挥一定的缓冲作用,以提高电池模组200的安全性能,还可通过隔热结构隔于相邻两电芯组件210之间,以阻隔热量扩散甚至集中至后续与其紧密接触的其他电芯组件210上,从而可相应降低单一电芯组件210失控后对其他电芯组件210所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电池模组200的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6、图7,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200沿电芯组件210的厚度方向a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电池***还包括设于容置槽101的槽壁与第一侧之间的第一绝缘板500,以及设于容置槽101的槽壁与第二侧之间的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第一绝缘板500开设有于延伸方向贯通设置的第一槽501,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开设有于延伸方向贯通设置的第二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槽501和第二槽(图中未示出)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电芯组件210的长度方向b,柔性电路板400穿设于第一槽501和第二槽(图中未示出)。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绝缘板500间隔于容置槽101的槽壁与电池模组200的第一侧之间,以使电池模组200的第一侧与容置槽101的槽壁实现绝缘;且通过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间隔于容置槽101的槽壁与电池模组200的第二侧之间,以使电池模组200的第二侧与容置槽101的槽壁实现绝缘。为保障电池***的空间利用率,第一绝缘板500或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的相对两板面可分别与电池模组200的外侧面和容置槽101的槽壁抵接,第一槽501和/或第二槽(图中未示出)通过绝缘板的抵接形成孔,柔性电路板400穿设于孔。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绝缘板500和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均仅需发挥绝缘作用,而无刚度、强度要求。在本实施例既存在第一绝缘板500和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以保障绝缘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于第一绝缘板500上开设第一槽501且于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上开设第二槽(图中未示出),以柔性电路板400在经过电池模组20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时从其中穿过,从而可容置、隐藏柔性电路板400,基于此,柔性电路板400可至少与第一绝缘板500和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在电芯组件210的厚度方向a共用一定的空间,即,可至少节省一部分柔性电路板400所占用的电池***的空间,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先通过第一绝缘板500保障电池模组200的第一侧与容置槽101的槽壁之间的绝缘效果,以及通过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保障电池模组200的第二侧与容置槽101的槽壁之间的绝缘效果,随后再于第一绝缘板500和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上对应开设沿电芯组件210的长度方向b延伸设置的第一槽501和第二槽(图中未示出),以供柔性电路板400穿过,基于此,可至少容置、隐藏柔性电路板400的一部分,从而可使得柔性电路板400能够在电芯组件210的厚度方向a上与第一绝缘板500和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共用空间,从而可至少节省一部分柔性电路板400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请参阅图6、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板500的厚度为2±0.5mm,第一槽501在平行于第一绝缘板500的厚度方向a上的截面尺寸为0.7±0.1mm;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的厚度为2±0.5mm,第二槽(图中未示出)在平行于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的厚度方向a上的截面尺寸为0.7±0.1m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有效兼顾第一绝缘板500和第二绝缘板(图中未示出)的绝缘效果以及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400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温度探测器(图中未示出),温度探测器(图中未示出)设于电池模组200的设有电芯转接件220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温度探测器(图中未示出)对温度探测器(图中未示出)周侧的多个电芯组件210的温度实现范围监控,从而可对电池模组200的热量实现有效的监控,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400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压探测器(图中未示出),电压探测器(图中未示出)设于电池模组200的设有电芯转接件220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电压探测器(图中未示出)对电压探测器(图中未示出)周侧的多个电芯组件210的电压实现精准采样、监控,从而可对电池模组200的电压,甚至于对电池***的总电压实现有效的监控,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400和线束300其中之一连接有母端连接器410,另一则连接有用于与母端连接器410插接配合的公端连接器310。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母端连接器410和公端连接器310的插接配合关系,使线束300能快速、轻松、便利地与柔性电路板400建立起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线束300与柔性电路板400的配合便利性和配合稳定性,从而可相应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和装配便利性。
请参阅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01面向走线通道102的槽壁低于母端连接器410和公端连接器310。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避免容置槽101面向走线通道102的槽壁对母端连接器410和公端连接器310之间的插接配合造成阻碍,从而可便于线束300快速、轻松、便利地与柔性电路板400建立起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线束300与柔性电路板400的配合便利性。
请参阅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01设有至少两个,各容置槽101分设于走线通道102的相对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利于缩短化、优化走线通道102的布置路径,从而可进一步优化、紧凑电池***的布局,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可选地,走线通道102的布置路径呈直线布置,各容置槽101分设于走线通道102的相对两侧,且沿走线通道102的布置路径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进一步缩短化、优化走线通道102的布置路径,并进一步紧凑化、优化各容置槽101的布局,从而可进一步优化、紧凑电池***的布局,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液冷组件600,液冷组件600设于电池模组200面向或背离容置槽101的槽底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液冷组件600将直接与电池模组200的侧面直接接触,从而可保障并提高液冷组件600对电池模组200的散热效果,提高散热性能。
传统地,电池***通常包括密封箱体100的箱盖,然而,在液冷组件600的结构强度足够的前提下,可用液冷组件600直接作为箱体100的密封结构;甚至在液冷组件600本身的结构强度不足时,也可通过液冷组件600结合碳纤维层以加强其整体结构强度,再作为箱体100的密封结构使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电池***。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电动汽车可在相同可用体积的前提下,通过电池***装载更多的电量,从而可具有较佳的使用性能;还可在相同电量的前提下,使电池***的体积和重量更小,从而可压缩电池***所需占用的空间,且还可相应减少电动汽车的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括箱体和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所述电池模组的容置槽,且还设有通向各所述容置槽的走线通道,所述电池***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走线通道内的线束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线束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外周侧和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之间,且与所述电池模组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沿其厚度方向阵列的电芯组件以及多个电芯转接件,所述电芯转接件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电芯组件的一端,所述电芯转接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沿所述电芯组件的厚度方向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电池***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一侧之间的第一绝缘板,以及设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的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开设有贯通设置的第一槽,所述第二绝缘板开设有贯通设置的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电芯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设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厚度为2±0.5mm,所述第一槽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尺寸为0.7±0.1mm;所述第二绝缘板的厚度为2±0.5mm,所述第二槽在平行于所述第二绝缘板的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尺寸为0.7±0.1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设有所述电芯转接件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压探测器,所述电压探测器设于所述电池模组的设有所述电芯转接件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线束其中之一连接有母端连接器,另一则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母端连接器插接配合的公端连接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面向所述走线通道的槽壁低于所述母端连接器和所述公端连接器。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设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容置槽分设于所述走线通道的相对两侧。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CN202021948565.XU 2020-09-08 2020-09-08 电池***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13366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8565.XU CN213366734U (zh) 2020-09-08 2020-09-08 电池***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8565.XU CN213366734U (zh) 2020-09-08 2020-09-08 电池***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6734U true CN213366734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50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8565.XU Active CN213366734U (zh) 2020-09-08 2020-09-08 电池***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67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7842A (zh) * 2021-08-06 2022-08-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车身及车辆
WO2023115903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模组、电能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7842A (zh) * 2021-08-06 2022-08-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车身及车辆
WO2023011593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车身及车辆
WO2023115903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模组、电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66734U (zh) 电池***及电动汽车
US20210296738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678225B (zh) 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CN111900319A (zh) 一种电池包、电动汽车及储能装置
US20200058909A1 (en) Vehicle battery device
CN112787043B (zh)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KR20200144422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113140851A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
CN218385679U (zh) 隔板、电池组件、储能仓及储能***
US20200058964A1 (en) Vehicle battery device
CN217158408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872135U (zh) 电池及电池模组、电能设备
CN213366723U (zh) 电芯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
CN217062411U (zh) 支座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10866366U (zh) 一种集流板与绝缘板的复合结构及绝缘板
CN218343271U (zh) 电池包的电气集成模块、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CN221080278U (zh) 电池模块及用电设备
CN219591591U (zh) 电池装置
CN213601976U (zh) 一种电连接组件和电池包
KR20210010239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220021450U (zh) 电池包
CN219717144U (zh) 一种模组上盖、软包锂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CN217848195U (zh) 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CN217387684U (zh) 连接器、电路组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7656026U (zh) 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