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3060U - 一种手持挂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挂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3060U
CN213173060U CN202021935506.9U CN202021935506U CN213173060U CN 213173060 U CN213173060 U CN 213173060U CN 202021935506 U CN202021935506 U CN 202021935506U CN 213173060 U CN213173060 U CN 213173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ing
garment steamer
steam
spray hea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355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清
刘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355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3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3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3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挂烫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包括挂烫机本体(1)和熨烫座(2),挂烫机本体包括手柄(11)和连接于手柄的一端的喷头(12),喷头的端部设有多个喷汽孔(1211);熨烫座与喷头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熨烫座与喷头连接的一面具有与喷汽孔对应连通的进汽孔(211),熨烫座背对喷头的一面为熨烫面(221),熨烫面上设有出汽孔(222);熨烫座与喷头连接的一面设有锁扣组件(26),锁扣组件用于将挂烫机本体连接在熨烫座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熨烫座和挂烫机本体连接的稳定性较好,装拆方便,可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挂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挂烫机。
背景技术
挂烫机又称为挂式熨斗或立式熨斗,能够在衣物处于悬挂状态下进行衣物的熨烫。挂烫机的内部产生的高温、高压水蒸汽不断接触衣服和布料,以软化衣服和布料的纤维组织,可通过“拉”、“压”、“喷”的方式使衣物更平整。
为减少挂烫机的占用空间,提高挂烫机使用的便捷性,现有的挂烫机逐渐趋向于小型化,小型的手持挂烫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具体的,手持挂烫机包括挂烫机本体,挂烫机本体的壳体上设置有喷气孔,挂烫机本体内设置有水箱、水泵和发热体等部件,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至发热体,发热体将水加热形成水蒸汽,水蒸汽通过喷气孔向外喷射;其中,为了实现手持挂烫机的平熨功能,通常在挂烫机本体的设有喷气孔的一端还安装有平熨底座,平熨底座上对应挂烫机本体的喷气孔的部位开设出汽孔,蒸汽通过出汽孔喷射向衣物,以实现对衣物的平熨操作。
但是,现有技术中具有平熨功能的手持挂烫机,熨烫座与挂烫机本体连接的稳定性较差,且不便于组装和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挂烫机,熨烫座和挂烫机本体连接的稳定性较好,装拆方便,可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挂烫机,该手持挂烫机包括挂烫机本体和熨烫座,挂烫机本体包括手柄和连接于手柄的一端的喷头,喷头的端部设有多个喷汽孔;熨烫座与喷头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熨烫座与喷头连接的一面具有与喷汽孔对应连通的进汽孔,熨烫座背对喷头的一面为熨烫面,熨烫面上设有出汽孔;熨烫座与喷头连接的一面设有锁扣组件,锁扣组件用于将挂烫机本体连接在熨烫座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通过设置与挂烫机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熨烫座,可实现手持挂烫机的平熨功能;其中,熨烫座与挂烫机本体的喷头的端部连接,通过在熨烫座与喷头连接的一面设置喷汽孔,并在背对喷头的熨烫面上设置出汽孔,喷头喷出的水蒸汽通过出汽孔向外喷射,以对衣物进行平熨;通过在熨烫座与喷头连接的一面设置锁扣组件,锁扣组件可将挂烫机本体锁定在熨烫座上,如此可提高挂烫机本体和熨烫座连接的稳定性,并且便于挂烫机本体和熨烫座的组装与拆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熨烫座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底盖,喷头与上盖组件可拆卸连接;进汽孔和锁扣组件均设在上盖上,底盖背对喷头的一面为熨烫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盖面向喷头的一面设有固定槽,锁扣组件安装在固定槽内,且锁扣组件可沿固定槽滑动,以与喷头的端部连接或分离。通过设置固定槽,可将与挂烫机本体连接的锁扣组件可滑动的设于固定槽内,以使挂烫机本体和熨烫座连接牢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盖面向喷头的一面还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固定槽的一端连通,安装槽与喷头的端部的轮廓相匹配,喷头的端部卡入安装槽内。
通过在上盖上设置安装槽,可将喷头的端部卡设在安装槽内,且安装槽与固定槽连通,这样固定槽内滑设的锁扣组件可伸入安装槽内,以使锁扣组件与安装槽内的喷头的端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锁扣组件包括锁扣件和弹性件,锁扣件的一端面向安装槽,弹性件的一端与锁扣件背离安装槽的一端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槽的槽壁上;
喷头上对应锁扣件设有卡槽,锁扣件可朝向或背离喷头移动,以使锁扣件的端部卡入卡槽内或从卡槽内脱出。
通过设置锁扣件和弹性件,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变形使锁扣件朝向或背离喷头移动,进而实现锁扣件与卡槽的卡合,将熨烫座与喷头卡合连接,或锁扣件从卡槽内脱出,实现熨烫座与喷头的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锁扣件的端部具有导向面,导向面由顶端至底端朝向卡槽内倾斜;其中,导向面的顶端位于锁扣件面向固定槽的槽口的一侧。通过在锁扣件端部设置导向面,喷头装入过程中对到导向面产生压力,可推动锁扣件回退至固定槽内,以实现挂烫机本体与熨烫座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锁扣件上具有伸出至上盖外的按压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锁扣组件还包括锁扣盖,锁扣盖盖设在固定槽的槽口,锁扣盖上设有限位孔,按压部穿过限位孔伸出至上盖外,且按压部可在限位孔内朝向或背离安装槽移动。通过设置锁扣盖将锁扣件和弹性件限位在固定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锁扣件与弹性件连接的一端具有限位凸起,弹性件的端部卡设在限位凸起上。这样可以确保弹性件与锁扣件连接牢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槽与固定槽相对的一侧具有定位凹槽,喷头的端部设有与定位凹槽对应的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卡入定位凹槽内。通过安装槽的与固定槽相对的一侧设置定位凹槽,喷头端部的定位凸台与定位凹槽配合连接,可对喷头进行定位且可提高喷头和熨烫座连接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熨烫座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烫机本体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头端盖的一种视角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头端盖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熨烫座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熨烫座的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熨烫座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熨烫座的上盖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前视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侧视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C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D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挂烫机本体;11-手柄;12-喷头;121-喷头端盖;1211-喷汽孔;1212-卡槽;1213-定位凸台;1214-导电弹片;122-发热体;13-充电部;14-充电座;2-熨烫座;21-上盖;211-进汽孔;212-堵塞柱;213-安装槽;214-固定槽;215-定位凹槽;216-隔离柱;2161-穿出孔;22-底盖;221-熨烫面;222-出汽孔;223-第二隔离部;23-加热腔;231-第一蒸汽室;232-第二蒸汽室;24-导热板;241-连通孔;242-第一隔离部;243-过孔;25-加热部;251-发热管;2511-导电针;252-固定部;26-锁扣组件;261-锁扣件;2611-导向面;2612-按压部;2613-限位凸起;262-弹性件;263-锁扣盖;263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具有平熨功能的手持挂烫机,通过在挂烫机本体上连接能够进行平熨的熨烫板,挂烫机本体的喷汽孔喷出的蒸汽经过熨烫板上的出汽孔向外喷射,通过熨烫板与衣物的水平面方向的接触,实现对衣物的平熨功能。
但现有的连接有熨烫板的手持挂烫机,熨烫板上的出汽孔通常对应挂烫机本体上的喷汽孔设置,出汽孔集中与熨烫板的某一区域,且熨烫板仅作为挂烫机本体喷出的蒸汽的通道,将蒸汽通过熨烫板向外喷出。这样手持挂烫机在进行平熨操作时,由于蒸汽温度较低且仅通过熨烫板的局部区域向外喷射蒸汽,进而熨烫效果较差,且熨烫效率较低,用户体验较差。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平熨功能的手持挂烫机,以在手持挂烫机进行平熨操作时,提升手持挂烫机的熨烫效果,提高熨烫效率,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熨烫座的***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挂烫机,该手持挂烫机包括挂烫机本体1和熨烫座2,挂烫机本体1包括手柄11和连接于手柄11的一端的喷头12,喷头12的端部设有多个喷汽孔1211;熨烫座2与喷头12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熨烫座2与喷头12连接的一面具有与喷汽孔1211对应的进汽孔211,熨烫座2内具有加热腔23,熨烫座2背对喷头12的一面为熨烫面221,熨烫面221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出汽孔222,进汽孔211和出汽孔222均与加热腔23连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为可以进行平熨操作的手持挂烫机,该手持挂烫机既可以实现挂熨功能,又可以实现平熨功能。
具体的,手持挂烫机包括挂烫机本体1和熨烫座2,挂烫机本体1可单独使用,通过挂烫机本体1可实现挂熨功能;熨烫座2与挂烫机本体1可拆卸连接,当需要进行平熨操作时,将熨烫座2连接在挂烫机本体1上,通过熨烫座2向衣物喷射蒸汽,以实现平熨功能。
挂烫机本体1包括手柄11和喷头12,手柄11用于供使用者握持,喷头12连接在手柄11的一端,喷头12的端部设有多个喷汽孔1211,挂烫机本体1内可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汽,水蒸汽通过喷头12端部的喷汽孔1211向外喷射。当进行挂熨操作时,可单独使用挂烫机本体1,通过喷头12端部的喷汽孔1211喷出的水蒸汽润湿衣物,以实现对衣物的挂熨。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烫机本体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头端盖的一种视角的结构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头端盖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图。
如图5至图7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手柄11和喷头1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喷头12和手柄11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挂烫机本体1内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其中,喷头12可以包括主壳体和端盖,主壳体与手柄11连接,喷头端盖121可拆卸的连接在主壳体的远离手柄11的一端,喷头12上的喷汽孔1211设置在喷头端盖121上。
另外,挂烫机本体1内通常还设置有水箱(图中未示出)、水泵(图中未示出)和发热体122等部件。其中,水箱用于储存熨烫衣物所需的清洁水,水泵连接在水箱和发热体122之间,通过水泵提供动力将水箱内的清洁水输送至发热体122,进而通过发热体122对清洁水进行加热,形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汽,水蒸汽从发热体122内排出并通过喷头12上的喷汽孔1211向外喷出。
水箱、水泵和发热体122等部件容纳于手柄11和喷头12内,例如,水箱和水泵容纳于手柄11内,发热体122容纳于喷头12内,发热体122的排汽端可以对应喷头12的喷汽孔1211,这样从发热体122内排出的水蒸汽经过较短的路径即可到达喷头12的喷汽孔1211。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持挂烫机可以连接在外界外接电源上工作,手持挂烫机也可以脱离外接电源进行工作,以提升手持挂烫机的灵活性和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挂烫机本体1的手柄11的另一端可与充电座14配合连接,充电座14通过电连接线与外接电源连接,当充电座14与外接电源连接时,充电座14可直接控制挂烫机本体1工作;且挂烫机本体1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座14与外接电源连接时可同时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当充电电池具有足够电量时,挂烫机本体1可脱离充电座14,由充电电池为挂烫机本体1提供电能控制其工作。
其中,当挂烫机本体1与充电座14连接且充电座14连接在外接电源上时,充电座14可直接将外接电源的电流输送至挂烫机本体1,例如由外接电源直接向挂烫机本体1内的水泵供电,水泵将水箱内的清洁水输送至发热体122,同时外接电源向发热体122供电,控制发热体122将清洁水加热成为水蒸汽。此时,挂烫机本体1通过充电座14连接在外接电源上,相当于手持挂烫机为“有线连接”使用状态。
当充电电池具有足够电量时,挂烫机本体1可单独工作。当挂烫机本体1不与充电座14连接时,通过充电电池放电向水泵供电,水泵将水箱内的清洁水输送至发热体122,发热体122可以依靠挂烫机本体1与充电座14连接时续存的热量,继续对清洁水进行加热形成水蒸汽;或者充电电池可储存较多电量,其向水泵供电的同时,也能够向发热体122供电,使发热体122持续将清洁水加热成为水蒸汽。此时,挂烫机本体1脱离充电座14单独工作,相当于手持挂烫机为“无线连接”使用状态。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既可以实现“有线连接”使用,也可以实现“无线连接”使用,使用方式更为灵活,且通过将挂烫机本体1连接在充电座14上或与充电座14脱离连接,即可实现上述两种使用方式的切换,操作更为便捷,可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5所示,对于挂烫机本体1的手柄11与充电座14的电连接,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手柄11的另一端可以连接有充电部13,充电部13用于和充电座14电连接。通过在手柄11的背离喷头12的一端连接充电部13,通过充电部13和充电座14连接,以实现挂烫机本体1与充电座14的电连接。
示例性的,充电部13面向充电座14的一端可以具有公插头,而充电座14面向充电部13的一端则具有母插座,通过公插头和母插座的配合连接,实现挂烫机本体1与充电座14的电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需要进行平熨操作时,将熨烫座2连接在挂烫机本体1上。具体的,熨烫座2与喷头12的设有喷汽孔1211的一端连接,且熨烫座2与喷头12连接的一面设有进汽孔211,进汽孔211与喷头12的喷汽孔1211对应连通,以使喷头12产生的水蒸汽通过进汽孔211进入熨烫座2内。
水蒸汽在由喷头12进入熨烫座2的过程中,其温度会下降,若温度降低,有可能导致水蒸汽冷凝在熨烫座2内,或者水蒸汽未冷凝,但其温度降低,运动速度减小,对衣物的熨烫效果也会降低。
针对于此,本实施例的熨烫座2内具有加热腔23,从喷头12内出来的水蒸汽进入熨烫座2内的加热腔23后,加热腔23对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可以保持水蒸汽的温度或进一步提高水蒸汽的温度,水蒸汽被二次加热后,从熨烫座2的熨烫面221上设置的出汽孔222向外喷射,这样从熨烫座2喷出的水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和运动速度,可以提升对衣物的熨烫效果。
同时,为了提高对衣物的熨烫效率,熨烫座2的熨烫面221,即熨烫座2的背对喷头12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出汽孔222,多个出汽孔222间隔分布在熨烫面221上,这样出汽孔222整体占据的面积较大,由出汽孔222喷射而出的水蒸汽的覆盖面较广,这样可以扩大熨烫座2喷射水蒸汽的范围,且可提高水蒸汽的喷射均匀性,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熨烫效率和提升熨烫效果。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熨烫座2内设置加热腔23,并且在熨烫座2的熨烫面221上间隔设置多个出汽孔222,进而可以提高手持挂烫机进行平熨操作时的熨烫效率,提升熨烫效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出汽孔222可以均匀间隔分布在熨烫座2的熨烫面221上。通过使出汽孔222均匀间隔分布在熨烫座2的熨烫面221上,一方面可以增大出汽孔222的整体覆盖面积,从而扩大熨烫座2喷出水蒸汽的范围,提高熨烫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熨烫座2喷出水蒸汽的均匀性,提升熨烫效果。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熨烫座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熨烫座的导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熨烫座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熨烫座的上盖的局部剖视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前视剖视图;图13为图12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4所示,对于熨烫座2的结构,具体的,熨烫座2可以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组件和底盖22,喷头12与上盖组件可拆卸连接,底盖22背对喷头12的一面为熨烫面221。
本实施例中,熨烫座2由上盖组件和底盖22相互扣合形成,上盖组件和底盖22共同围合形成熨烫座2的容纳空间,加热腔23即形成在该容纳空间内。其中,熨烫座2通过上盖组件和喷头12可拆卸连接;底盖22与上盖组件相对设置,熨烫面221对应为底盖22上背对喷头12的一面,出汽孔222设置在底盖22的背对喷头12的一面。
其中,上盖组件包括上盖21,上盖21与底盖22相互扣合形成熨烫座2的整体外观结构,上盖21面向喷头12,上盖21和喷头12可拆卸连接,熨烫座2的进汽孔211设置在上盖21上。
喷头12喷出水蒸汽通过熨烫座2上盖21的进汽孔211进入熨烫座2的加热腔23内,经过加热腔23的二次加热,从熨烫座2底盖22的出汽孔222喷射而出。
由于加热腔23形成在熨烫座2的上盖21和底盖22围合而成的容纳空间内,而上盖21直接与喷头12连接,上盖21的外表面朝向手柄11,使用者在操作时容易触碰上盖21。为了防止加热腔23内产生的高温蒸汽的热量传递至上盖21,而导致使用者因此而受伤或降低使用体验,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熨烫座2还可以包括导热板24,导热板24位于上盖21和底盖22之间,且导热板24和底盖22共同围合形成加热腔23。
通过在上盖21和底盖22之间设置导热板24,导热板24和底盖22围合形成密闭的加热腔23,可以较好的保持加热腔23的热量,避免热量散失到上盖21一侧。其中,导热板24可以由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例如,导热板24可以为铝板。
由于使用者容易触碰上盖21,因而上盖21可以由塑料等低导热材料制成,通过导热板24将热量集中保持在加热腔23内,且上盖21的低传热性能,以确保使用者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4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导热板24上可以具有多个连通孔241,多个连通孔241与至少部分进汽孔211一一对应。通过在导热板24上设置连通孔241,连通孔241用于连通加热腔23和上盖21上的进汽孔211,以使喷头12进入上盖21的水蒸汽通过连通孔241进入加热腔23内被二次加热。
其中,连通孔241可以包括多个,并且多个连通孔241对应加热腔23设置,即连通孔241位于导热板24中形成加热腔23的部位上。可以理解的是,上盖21的进汽孔211可以仅对应加热腔23设置,此时,导热板24上的连通孔241可以和上盖21的所有进汽孔211一一对应;或者,上盖21的进汽孔211包括位于加热腔23外侧的进汽孔211,此时,导热板24上的连通孔241可以仅与对应加热腔23的进汽孔211一一对应。
具体的,如图4和图8所示,加热腔23内可以具有加热部25,加热部25可以包括发热管251和固定部252,发热管251通过固定部252连接在底盖22上,发热管251用于对从挂烫机本体1进入的蒸汽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具体通过加热腔23内设置的加热部25对进入加热腔23的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加热部25具体包括发热管251和固定部252,发热管251用于产生热量以对水蒸汽进行加热,固定部252用于将发热管251固定在底盖22上。
固定部252例如可以是发热管251外壁套设的固定环以及将固定环连接在底盖22上的螺钉或铆钉等。其中,为了改善加热部25的加热效果,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52可以包裹在发热管251外部并与底盖22连接为一体结构。
具体的,固定部252可以由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并且固定部252包裹在发热管251外部和发热管251形成一体结构,该一体结构直接固定在底盖22上。例如,固定部252由金属铝制成,固定部252可以通过压铸的方式包裹在发热管251外部且和底盖22连接为一体结构,这样固定部252与发热管251接触紧密,且导热性能良好,可以将发热管251产生的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迅速传递至加热腔23内的水蒸汽,以提升加热部25的导热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加热腔23的加热效果,如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热腔23可以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蒸汽室231和第二蒸汽室232,第二蒸汽室232围设在第一蒸汽室231的外侧,加热部25间隔在第一蒸汽室231和第二蒸汽室232之间。
通过将加热腔23分隔为第一蒸汽室231和第二蒸汽室232,第一蒸汽室231和第二蒸汽室232相互连通,第二蒸汽室232位于第一蒸汽室231两侧,这样可以水蒸汽在加热腔23内可以沿第一蒸汽室231和第二蒸汽室232之间形成的导流方向运动,以提高水蒸汽的运动速度。
具体的,导热板24上的连通孔241可以对应第一蒸汽室231设置,底盖22上的出汽孔222可以对应第二蒸汽室232设置,这样水蒸汽首先进入第一蒸汽室231,再从第一蒸汽室231流动到第二蒸汽室232,之后从出汽孔222排出,以在加热腔23内形成有序的水蒸汽流向,这样可以加快水蒸汽的流动速度,提高加热腔23的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
其中,加热部25间隔在第一蒸汽室231和第二蒸汽室232之间,这样水蒸汽在从进入第一蒸汽室231至流动到第二蒸汽室232内,水蒸汽始终围绕加热部25流动,这样加热部25可持续性的将热量传递至水蒸汽,对水蒸汽可更快速且持久的加热,能够进一步提升加热腔23的加热效果。
如图8、图9及图13所示,对于在加热腔23内形成第一蒸汽室231和第二蒸汽室23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热板24上可以设有向加热部25伸出的第一隔离部242,第一隔离部242与加热部25抵接;底盖22上可以设有向导热板24伸出的第二隔离部223,第二隔离部223围设在加热部25外侧,且第二隔离部223与导热板24抵接;第一蒸汽室231对应第一隔离部242内侧形成的区域,第二蒸汽室232对应第一隔离部242和第二隔离部223之间的区域。
通过在导热板24的面向加热腔23的一侧设置第一隔离部242,第一隔离部242向加热部25伸出,且第一隔离部242和加热部25抵接,这样第一隔离部242及加热部25围成的内侧区域可形成第一蒸汽室231;通过在底盖22的内壁上设置第二隔离部223,第二隔离部223围设在加热部25***,且第二隔离部223向导热板24伸出并与导热板24抵接,这样第二隔离部223与加热部25之间的区域可形成第二蒸汽室232。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以发热管251为“U形”发热管251为例,加热部25整体可以为“U形”形状,第一隔离部242可以为对应发热管251的“U形”隔离墙,第二隔离部223是围设在发热管251***的“U形”隔离墙,第一蒸汽室231为中间的“U形”区域,第二蒸汽室232为围设在第一蒸汽室231***的“U形”环状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发热管25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包括两根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根直线型发热管251,两根发热管251之间形成第一蒸汽室231,两根发热管251与相应侧的第二隔离部223之间形成第二蒸汽室232;或者,发热管251为“V形”等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6、图7及图10、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头12上的多个喷汽孔1211可以包括对应位于第一蒸汽室231外侧的喷汽孔1211,上盖21设有堵塞柱212,堵塞柱212用于封堵位于第一蒸汽室231外侧的喷汽孔1211。
在手持挂烫机实现挂熨功能时,为了扩大喷头12喷出的水蒸气的覆盖范围,提升喷头12的喷射均匀性,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喷头12上设置的多个喷汽孔1211可以均匀间隔设置在喷头端盖121的两端之间。其中,靠近喷头端盖121的两端的喷汽孔1211可以对应位于加热腔23的第一蒸汽室231的外侧。
由于熨烫座2上盖21的进汽孔211用于使水蒸汽进入加热腔23的第一蒸汽室231内,而喷头12的喷汽孔1211包括位于第一蒸汽室231两侧的喷汽孔1211,在进行平熨操作时,为了防止喷头12两侧的喷汽孔1211喷出的水蒸汽从喷头12与熨烫座2之间的间隙向外泄漏,本实施例中,熨烫座2的上盖21上设有堵塞柱212,堵塞柱212与位于第一蒸汽室231两侧的喷汽孔1211对应设置,用于堵塞位于第一蒸汽室231两侧的喷汽孔1211,以使喷头12喷出的水蒸汽全部由上盖21的进汽孔211进入第一蒸汽室231,防止喷头12两端的喷汽孔1211向外漏汽。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喷头12和熨烫座2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熨烫座2的上盖21面向喷头12的一面可以具有安装槽213,安装槽213与喷头12的端部的轮廓相匹配,喷头12的端部卡入安装槽213内。
通过在熨烫座2的上盖21的外表面设置安装槽213,安装槽213与喷头12的喷头端盖121的外形轮廓相匹配,进行挂烫机本体1和熨烫座2的连接时,喷头端盖121卡入熨烫座2上盖21的安装槽213内。
为了将挂烫机本体1和熨烫座2连接牢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熨烫座2的上盖21面向喷头12的一面还可以设有固定槽214,固定槽214的一端与安装槽213连通,固定槽214内设有锁扣组件26,锁扣组件26用于将挂烫机本体1连接在熨烫座2上。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侧视剖视图;图15为图14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图16为图14中C处的局部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的局部剖视图;图18为图17中D处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4、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在上盖21的外表面设置固定槽214,且固定槽214的一端与安装槽213连通,在固定槽214内设置锁扣组件26,锁扣组件26可在固定槽214内移动,且锁扣组件26可由固定槽214移动至与安装槽213内的喷头端盖121锁合,以将喷头端盖121锁定在熨烫座2上,进而实现挂烫机本体1与熨烫座2的固定连接。
具体的,锁扣组件26可以包括锁扣件261和弹性件262,锁扣件261的一端面向喷头12,弹性件262的一端与锁扣件261背离喷头12的一端连接,弹性件262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槽214的槽壁上;喷头12上对应锁扣件261设有卡槽1212,锁扣件261可朝向或背离喷头12移动,以使锁扣件261的端部卡入卡槽1212内或从卡槽1212内脱出。
如图4所示,锁扣组件26包括锁扣件261和弹性件262,锁扣件261用于和喷头端盖121卡合或脱离卡合,弹性件262用于推动锁扣件261移动。如图15所示,锁扣件261的一端面向安装槽213,即锁扣件261面向安装槽213内的喷头端盖121,弹性件262的一端连接在锁扣件261背离安装槽213的一端,弹性连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槽214上。
通过弹性件262的形变状态的改变使锁扣件261面向或背离喷头端盖121移动,喷头端盖121上对应锁扣件261的端部的部位设有卡槽1212,锁扣件261朝向喷头端盖121移动时,锁扣件261的端部可卡入卡槽1212内,以将挂烫机本体1固定在熨烫座2上;而锁扣件261背离喷头端盖121移动时,锁扣件261的端部可从卡槽1212内脱出,以分离挂烫机本体1和熨烫座2。
以弹性件262为弹簧为例,弹簧连接在锁扣件261和固定槽214之间,弹簧依靠其弹力可使锁扣件261的端部卡入喷头端盖121的卡槽1212内。使用者通过对锁扣组件26施加作用力,将弹簧压缩,使锁扣件261退回至未伸入安装槽213的状态,以将喷头端盖121卡入安装槽213内,之后去除对锁扣组件26的外力作用,被压缩的弹簧的弹力带动锁扣件261朝向安装槽213移动并卡入喷头端盖121的卡槽1212内。当需要拆卸熨烫座2时,再对锁扣组件26施加外力,使弹簧压缩带动锁扣家退回至固定槽214内即可。
如图15所示,为了使挂烫机本体1与熨烫座2的组装更便捷,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扣件261的端部可以具有导向面2611,导向面2611由顶端至底端朝向卡槽1212内倾斜;其中,导向面2611的顶端位于锁扣件261面向固定槽214的槽口的一侧。
通过在锁扣件261的端部设置导向面2611,该导向面2611为斜面,具体的,导向面2611由其顶端至其底端朝向卡槽1212内倾斜,其顶端对应锁扣件261的面向固定槽214的槽口的一面。这样在喷头端盖121卡入安装槽213的过程中,喷头端盖121的侧壁沿导向面2611向安安装槽213内移动,通过喷头端盖121对导向面2611的压力作用,可推动锁扣件261向固定槽214内退回,如此喷头端盖121可顺利卡入安装槽213内,当喷头端盖121侧壁的卡槽1212与锁扣件261的端部对应时,锁扣件261的端部可卡入卡槽1212内。
另外,如图15所示,锁扣件261上可以具有伸出至上盖21外的按压部2612。为了便于使用者对锁扣组件26施加作用力,通过在锁扣件261上设置按压部2612,按压部2612伸出至上盖21外,这样使用者通过按压该按压部2612可推动锁扣件261退回固定槽214内,以使锁扣件261脱离与喷头端盖121的卡槽1212的卡合,以分离挂烫机本体1和熨烫座2。
如图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锁扣组件26还可以包括锁扣盖263,锁扣盖263盖设在固定槽214的槽口,锁扣盖263上设有限位孔2631,按压部2612穿过限位孔2631伸出至上盖21外,且按压部2612可在限位孔2631内朝向或背离安装槽213移动。
为了使锁扣件261和弹性件262稳定的设置于固定槽214内,在固定槽214的槽口还盖设有锁扣盖263,通过锁扣盖263将锁扣件261和弹性件262限位在固定槽214内,以免锁扣件261和弹性件262在移动过程中脱离固定槽214,保证锁扣组件26的稳定性。
由于锁扣盖263盖设在固定槽214的槽口,因而在锁扣盖263上还开设有限位孔2631,以使锁扣件261上的按压部2612穿过限位孔2631伸出至上盖21外,并且,按压部2612可在限位孔2631内沿锁扣件261的移动方向移动,即按压件在限位孔2631内可朝向或背离安装槽213移动。
另外,如图1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锁扣件261与弹性件262连接的稳定性,锁扣件261与弹性件262连接的一端可以具有限位凸起2613,弹性件262的端部卡设在限位凸起2613上。
通过在锁扣件261的与弹性件262连接的一端设置限位凸起2613,以弹性件262为弹簧为例,弹簧的端部可套设在限位凸起2613上,这样可以确保弹簧与锁扣件261连接牢固,从而可以提升锁扣组件26的稳定性。
如图7和图16所示,为了进一步使熨烫座2与挂烫机本体1连接牢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熨烫座2上盖21的安装槽213与固定槽214相对的一侧可以具有定位凹槽215,喷头12的端部可以设有与定位凹槽215对应的定位凸台1213,定位凸台1213卡入定位凹槽215内。
本实施例中,在熨烫座2通过锁扣组件26与喷头端盖121的卡槽1212卡接固定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熨烫座2与挂烫机本体1连接的牢固性,在熨烫座2上盖21安装槽213上与固定槽214相对的一侧还设有定位凹槽215,喷头端盖121上与定位凹槽215对应的部位设有定位凸台1213,定位凸台1213与定位凹槽215相匹配。熨烫座2与挂烫机本体1的喷头12连接时,喷头端盖121的定位凸台1213卡入熨烫座2安装槽213的定位凹槽215内,不仅可实现对喷头12的定位,且喷头端盖121两侧均与熨烫座2卡接固定,可使两者连接更牢固。
如图4及图17、图18所示,对于如何实现熨烫座2的加热部25对进入加热腔23的水蒸汽的二次加热,在一些实施例中,熨烫座2加热部25的发热管251上可以连接有导电针2511,导电针2511朝向上盖21伸出,导热板24上对应导电针2511的部位设有过孔243,上盖21设有伸入过孔243内的隔离柱216,隔离柱216内具有穿出孔2161,导电针2511穿过穿出孔2161与挂烫机本体1电连接。
通过在发热管251上连接导电针2511,以发热管251为“U形”发热管251为例,可以在“U形”发热管251的两端分别连接导电针2511,通过导电针2511与挂烫机本体1电连接,这样挂烫机本体1的电流可通过导电针2511传递至发热管251,以控制发热管251发热对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
具体的,导电针2511朝向上盖21伸出且依次穿过导热板24和上盖21与挂烫机本体1电连接,通过在导热板24上设置过孔243,在上盖21设置伸入导热板24的过孔243内的隔离柱216,并在隔离柱216内部设置穿出孔2161,以使导电针2511穿过穿出孔2161伸出至上盖21外并与挂烫机本体1电连接。
为了防止从导电针2511与上盖21的穿出孔2161之间的间隙向外漏汽,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针2511与穿出孔2161之间的间隙内可以填充有密封胶。通过在上盖21隔离柱216的穿出孔2161内灌入密封胶,密封胶密封导电针2511与穿出孔2161之间的间隙,可以防止水蒸汽从穿出孔2161向外漏出。
对于发热管251的导电针2511与挂烫机本体1的电连接,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喷头端盖121的内壁可以设有导电弹片1214,导电针2511伸入喷头端盖121内与导电弹片1214接触,以通过导电弹片1214与挂烫机本体1电连接。
如图5、图6及图18所示,通过在喷头端盖121的内壁上对应导电针2511的部位设置导电弹片1214,导电针2511伸入喷头端盖121内与导电弹片1214接触,导电弹片1214与挂烫机本体1电连接,进而实现熨烫座2内发热管251与挂烫机本体1的电连接。
其中,喷头端盖121内的导电弹片1214和连接于手柄11另一端的充电部13电连接,充电部13与充电座14电连接,进而实现导电弹片1214与充电座14的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导电针2511与导电弹片1214的方式实现熨烫座2的发热管251与挂烫机本体1的电连接,发热管251与挂烫机本体1的电连接方式更便捷,可节省导电针2511与导电弹片1214的占用空间。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耦合器等其他方式实现发热管251与挂烫机本体1的电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挂烫机,通过设置与挂烫机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熨烫座,可实现手持挂烫机的平熨功能;其中,熨烫座与挂烫机本体的喷头的端部连接,通过在熨烫座与喷头连接的一面设置喷汽孔,并在背对喷头的熨烫面上设置出汽孔,喷头喷出的水蒸汽通过出汽孔向外喷射,以对衣物进行平熨;通过在熨烫座与喷头连接的一面设置锁扣组件,锁扣组件可将挂烫机本体锁定在熨烫座上,如此可提高挂烫机本体和熨烫座连接的稳定性,并且便于挂烫机本体和熨烫座的组装与拆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持挂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挂烫机本体(1)和熨烫座(2),所述挂烫机本体(1)包括手柄(11)和连接于所述手柄(11)的一端的喷头(12),所述喷头(12)的端部设有多个喷汽孔(1211);
所述熨烫座(2)与所述喷头(12)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熨烫座(2)与所述喷头(12)连接的一面具有与所述喷汽孔(1211)对应连通的进汽孔(211),所述熨烫座(2)背对所述喷头(12)的一面为熨烫面(221),所述熨烫面(221)上设有出汽孔(222);
所述熨烫座(2)与所述喷头(12)连接的一面设有锁扣组件(26),所述锁扣组件(26)用于将所述挂烫机本体(1)连接在所述熨烫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座(2)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21)和底盖(22),所述喷头(12)与所述上盖(21)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汽孔(211)和所述锁扣组件(26)均设在所述上盖(21)上,所述底盖(22)背对所述喷头(12)的一面为所述熨烫面(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1)面向所述喷头(12)的一面设有固定槽(214),所述锁扣组件(26)安装在所述固定槽(214)内,且所述锁扣组件(26)可沿所述固定槽(214)滑动,以与所述喷头(12)的端部连接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1)面向所述喷头(12)的一面还设有安装槽(213),所述安装槽(213)与所述固定槽(214)的一端连通,所述安装槽(213)与所述喷头(12)的端部的轮廓相匹配,所述喷头(12)的端部卡入所述安装槽(2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26)包括锁扣件(261)和弹性件(262),所述锁扣件(261)的一端面向所述安装槽(213),所述弹性件(262)的一端与所述锁扣件(261)背离所述安装槽(213)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26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槽(214)的槽壁上;
所述喷头(12)上对应所述锁扣件(261)设有卡槽(1212),所述锁扣件(261)可朝向或背离所述喷头(12)移动,以使所述锁扣件(261)的端部卡入所述卡槽(1212)内或从所述卡槽(1212)内脱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261)的端部具有导向面(2611),所述导向面(2611)由顶端至底端朝向所述卡槽(1212)内倾斜;其中,所述导向面(2611)的顶端位于所述锁扣件(261)面向所述固定槽(214)的槽口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261)上具有伸出至所述上盖(21)外的按压部(26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26)还包括锁扣盖(263),所述锁扣盖(263)盖设在所述固定槽(214)的槽口,所述锁扣盖(263)上设有限位孔(2631),所述按压部(2612)穿过所述限位孔(2631)伸出至所述上盖(21)外,且所述按压部(2612)可在所述限位孔(2631)内朝向或背离所述安装槽(213)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手持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261)与所述弹性件(262)连接的一端具有限位凸起(2613),所述弹性件(262)的端部卡设在所述限位凸起(261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手持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13)与所述固定槽(214)相对的一侧具有定位凹槽(215),所述喷头(12)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215)对应的定位凸台(1213),所述定位凸台(1213)卡入所述定位凹槽(215)内。
CN202021935506.9U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手持挂烫机 Active CN213173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5506.9U CN213173060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手持挂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5506.9U CN213173060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手持挂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3060U true CN213173060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71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5506.9U Active CN213173060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手持挂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3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15711B1 (ko) 스팀 다리미
CN212404567U (zh) 一种手持挂烫机
US20120023789A1 (en) Iron with dual steam chambers
CN213173060U (zh) 一种手持挂烫机
KR200483936Y1 (ko) 샤워기
CN114075776A (zh) 一种手持挂烫机
CN104532531A (zh) 衣物护理机
JP7108713B2 (ja) 発熱体組立体、アイロンヘッド及びアイロン機器
CN212895542U (zh) 一种手持挂烫机
CN212656011U (zh) 一种手持挂烫机
CN108517672B (zh) 发热体组件、熨烫头及熨烫设备
CN213061448U (zh) 熨烫设备
CN209443263U (zh) 蒸汽熨斗
CN213232879U (zh) 分体式熨烫机
CN214362403U (zh) 挂烫机
CN109972374A (zh) 配备有主蒸发室和第二蒸发室的熨烫设备
CN214168505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3173062U (zh) 一种可快速切换的多功能熨烫头机构以及挂烫机
CN212955862U (zh) 挂烫机
CN221142224U (zh) 一种蒸汽熨烫设备
CN211284969U (zh) 一种多用途手持挂烫机的高效雾化结构
CN208309240U (zh) 发热体组件、熨烫头及熨烫设备
CN220266123U (zh) 带超声波发生器的无线电熨斗
CN113756075A (zh) 蒸汽喷头组件和挂烫机
CN211672806U (zh) 一种组合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