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6073U - 一种临水驳岸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水驳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6073U
CN212506073U CN202020885046.7U CN202020885046U CN212506073U CN 212506073 U CN212506073 U CN 212506073U CN 202020885046 U CN202020885046 U CN 202020885046U CN 212506073 U CN212506073 U CN 212506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overlap joint
joint board
soil body
reve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850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丽萍
常乐
汪朝
杨媛
赵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arden Green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arden Gree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arden Green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arden Gree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850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6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6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6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水驳岸,涉及园林修筑技术领域,其包括一种临水驳岸,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预制板、连接在多个预制板之间的连杆以及穿设在连杆和预制板之间的紧固件;多个预制板的侧端面首尾相接;连杆设在预制板远离土体的一侧表面上,且连杆并排设置有多个;紧固件顺序穿过连杆和预制板后插设在土体中。预制板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的厚度均为预制板厚度的一半,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缩小施工场地,减小对周围景观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临水驳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修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临水驳岸。
背景技术
驳岸是起到防护作用的工程构筑物,是园林绿地与水域接触的一部分,起到抵抗河水冲刷园林绿地,防止绿地崩塌的效果,驳岸修筑时要求坚固稳定,同时也必须在符合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具有造型美、同周围景色相协调的功能。
现有技术在修筑时,常采用石料、砖或混凝土等对驳岸进行砌筑。施工时需要先在指定区域开挖基坑,然后在基坑的四周壁上修筑驳岸,现有技术中驳岸修筑时常采用石料、砖或混凝土堆砌的方式。
采用上述修筑方法,首先施工周期长,其次施工占用场地面积较大,不免对周围景观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水驳岸,能够缩小施工场地,减小对周围景观的影响,同时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临水驳岸,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预制板、连接在多个预制板之间的连杆以及穿设在连杆和预制板之间的紧固件;
多个所述预制板的侧端面首尾相接;
所述连杆设在预制板远离土体的一侧表面上,且所述连杆并排设置有多个;
所述紧固件顺序穿过连杆和预制板后插设在土体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预制板时,多个预制板水平交错搭接形成一个整体,连杆固定连接在预制板的表面,增加了预制板的整体性,紧固件依次穿过连杆与预制板,最后插设在土体内,使连杆与预制板贴紧在土体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制板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所述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的厚度均为预制板厚度的一半,所述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搭接板与第二搭接板相互交错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搭接缝,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避免河水透过第一搭接板与第二搭接板之间的缝隙浸入到土体中,从而破坏土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搭接板上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搭接板上开设有与凸块适配的凹槽,所述凸块能够嵌在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嵌在凹槽内,限制了两个相邻预制板沿基水平方向相对搓动,提高了两个预制板连接的整体性,同时也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避免水通过两个搭接板间的缝隙浸入土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预制板下端设置有垫层,所述预制板下端抵接在垫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层为混凝土浇筑的板,增大了与基坑底部的接触面积,分散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
承台抵接在基坑底面,增加了与基坑底面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垫层上固定连接有承台,所述承台的截面为梯形,所述预制板远离土体一侧表面的下端与承台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台修筑在垫层的上表面上,承台的横截面为梯形,由于基坑的四周壁为倾斜的护坡,预制板通常为倾斜设置,承台的斜面部分与预制板的表面相贴合,避免预制板沿基坑侧壁向下滑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杆以及沿紧固杆轴向均布的若干个锥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件***土体中,锥体增大了紧固件与土体间的接触面积,将紧固件牢固的插设在土体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杆远离土体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侧端面抵接在连杆远离预制板的一侧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母将固定紧固杆的相对位置,同时螺母将连杆与预制板抵紧,保证预制板与基坑侧表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杆和锥体均为中空设置,且所述紧固杆的一端设置为开口,所述紧固杆和锥体的外壁上均布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时利用注浆机向紧固件内注浆,浆液通过通孔散射到土体内,待其凝固以后,能够增大紧固件与土体间的握裹力,从而将紧固件牢固的固定在土体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对预制板进行铺设时,首先将若干个预制板沿基坑侧表面依次铺设,若干个预制板相互拼接在一起,然后将连杆固定连接在预制板的表面上,最后将紧固件顺序穿过连杆和预制板,并将其固定在土体中,使预制板与土体贴合。铺设预制板能够避免基坑开挖回填的过程加快施工进度,减小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连杆将若干个预制板连接在一起提高了预制板的整体性。
2.当用紧固件对预制板进行固定时,首先将紧固件顺序穿过连杆和预制板后固定连接在土体中,并用螺母螺纹连接在其紧固杆的端部,螺母的端面与连杆的表面抵接,然后在紧固杆端部向紧固件内注浆,浆液通过紧固杆与锥体上的通孔浸入土体,并在土体中凝固。设置锥体增加了紧固件与土体间的锚固面积,使紧固件与土体锚固的更加牢固,紧固杆和锥体上均开设通孔,再注射浆液时,浆液能够沿通孔浸入到土体内,增大了紧固件与土体间的握裹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紧固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预制板;11、第一搭接板;12、第二搭接板;13、凸块;14、凹槽;2、连杆;3、紧固件;31、紧固杆;32、螺母;33、锥体;34、通孔;4、垫层;5、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临水驳岸,包括预制板1、第一搭接板11、第二搭接板12、连杆2以及紧固件3。
预制板1设有多个,多个预制板1沿基坑四周壁的水平方向并排首尾相接铺设,第一搭接板11和第二搭接板12分别设置在预制板1相对的两侧端面上,第一搭接板11和第二搭接板12的厚度均为预制板1厚度的一半,且第一搭接板11和第二搭接板12交错设置,相邻两个预制板1通过第一搭接板11与第二搭接板12相互贴合,从而将相邻两个预制板1拼接在一起,第一搭接板11与第二搭接板12相互搭接在一块时形成了一个拼装缝隙,由于第一搭接板11与第二搭接板12交错设置,拼接在一起时避免拼装缝垂直基坑侧壁,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对水流的渗透有一个阻拦的作用,连杆2固定连接在预制板1远离土体一侧的表面上,增加了多个预制板1搭接在一起时的整体性,紧固件3依次穿过连杆2和预制板1后插设在土体中,将预制板1与连杆2紧固的连接在土体表面。
参照图2和图3,第一搭接板11上固定连接有凸块13,凸块13的截面为矩形,第二搭接板12与凸块13相对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与凸块13适配的凹槽14,第一搭接板11与第二搭接板12相互贴合时,凸块13能够嵌入到凹槽14内,防止相邻两个预制板1沿水平方向相互滑动,同时也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防止水流渗透到土体中。
参照图1和图2,预制板1的下端抵接有垫层4,具体的,垫层4为一种混凝土浇筑的板,其横截面为矩形,垫层4增大了与基坑底部的受力面积,起到扩散荷载的作用。垫层4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承台5,承台5的横截面为梯形,由于基坑的四周壁为倾斜的护坡,预制板1通常为倾斜设置,承台5的斜面部分与预制板1的表面相贴合,避免预制板1沿基坑侧壁向下滑落。
参照图4,紧固件3包括紧固杆31和锥体33,紧固杆31远离土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32,螺母32的侧端面抵接在连杆2远离预制板1的一侧表面上,紧固杆31沿轴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锥体33,紧固杆31和锥体33的内部均为中空设置,紧固杆31内部与锥体33内部连通,紧固杆31侧壁以及锥体33侧表面均开设有通孔34,具体操作时利用注浆机向紧固件3内注浆,浆液通过通孔34散射到土体内,待其凝固以后,能够增大紧固件3与土体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将紧固件3牢固的固定在土体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修筑驳岸时,首先在基坑底部铺设垫层4,再在垫层4上修筑承台5,然后将多个预制板1相互贴合铺设在土体上,预制板1下部抵接在垫层4上,预制板1通常为倾斜设置,承台5的斜面部分与预制板1的表面相贴合,连杆2固定在预制板1的表面上,防止预制板1沿土体滑落,紧固件3顺序穿过连杆2和预制板1后穿插在土体内,转动紧固杆31端部的螺母32使螺母32抵紧连杆2,并向紧固件3内注浆,浆液通过紧固件3上的通孔34散射到土体内,从而将预制板1牢固的贴合在土体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临水驳岸,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预制板(1)、连接在多个预制板(1)之间的连杆(2)以及穿设在连杆(2)和预制板(1)之间的紧固件(3);
多个所述预制板(1)的侧端面首尾相接;
所述连杆(2)设在预制板(1)远离土体的一侧表面上,且所述连杆(2)并排设置有多个;
所述紧固件(3)顺序穿过连杆(2)和预制板(1)后插设在土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水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1)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搭接板(11)和第二搭接板(12),所述第一搭接板(11)和第二搭接板(12)的厚度均为预制板(1)厚度的一半,所述第一搭接板(11)和第二搭接板(12)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水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板(11)上设置有凸块(13),所述第二搭接板(12)上开设有与凸块(13)适配的凹槽(14),所述凸块(13)能够嵌在凹槽(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水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1)下端设置有垫层(4),所述预制板(1)下端抵接在垫层(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临水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4)上固定连接有承台(5),所述承台(5)的截面为梯形,所述预制板(1)远离土体一侧表面的下端与承台(5)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水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包括紧固杆(31)以及沿紧固杆(31)轴向均布的若干个锥体(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临水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杆(31)远离土体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32),所述螺母(32)的侧端面抵接在连杆(2)远离预制板(1)的一侧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临水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杆(31)和锥体(33)均为中空设置,且所述紧固杆(31)的一端设置为开口,所述紧固杆(31)和锥体(33)的外壁上均布有通孔(34)。
CN202020885046.7U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临水驳岸 Active CN212506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5046.7U CN212506073U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临水驳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5046.7U CN212506073U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临水驳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6073U true CN212506073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9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85046.7U Active CN212506073U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临水驳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6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06130C (en)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CN104018518B (zh) 预制式地下连续墙以及施工地下室外墙和楼板的方法
US3226933A (en) Sheeting wall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ame
CN110820757B (zh) 一种基坑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
US20100054859A1 (en) Hydraulic Sliding Insertion Panel and Its Using Method
JPS60230418A (ja) 海洋単位構築物
CN210104758U (zh) 一种土钉灌注桩锚索组合的基坑支护体系
CN109371905B (zh) 堤坝及施工方法
CN106522236A (zh) 基坑支护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436732A (zh) 一种条形基础置换成筏板基础的加固方法及加固结构
CN112982431A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1636417A (zh) 一种注浆型钢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4000925U (zh) 预制式地下连续墙
CN108385612B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
CN212506073U (zh) 一种临水驳岸
CN218597130U (zh) 侧扩注浆结合的抗拔碎石桩地基结构
CN111962525A (zh) 软土地区超大规格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JP3075179B2 (ja) 橋脚基礎構造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13571956U (zh) 一种组合工法桩支护结构
CN211898573U (zh) 一种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
RU2305154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плитно-свайного фундамента
JPH0367168B2 (zh)
CN202148530U (zh) 帷幕止水护坡墙
CN204000837U (zh) 一种预制式地下连续墙
CN111058487A (zh) 地下结构分期施工的节点保护体系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