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7363U - 接水盘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接水盘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7363U
CN212457363U CN202021132895.1U CN202021132895U CN212457363U CN 212457363 U CN212457363 U CN 212457363U CN 202021132895 U CN202021132895 U CN 202021132895U CN 212457363 U CN212457363 U CN 212457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te
water
fa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28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文文
刘合心
李兆东
吴海波
崔成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328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7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7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7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接水盘和空调,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接水盘包括顶板和底板,底板位于顶板的下方且连接于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围成空腔,空腔具有供空气流入的进气口和供空气流出的出气口。顶板用于承接冷凝水,顶板包括流道板和设置于流道板上侧的过滤层,流道板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水孔,底板设置有出水孔,过滤层用于过滤冷凝水,过滤后的冷凝水能够经进水孔进入空腔后经出水孔排出。空调包括接水盘。本接水盘和空调在回收利用冷凝水时,有利于提升室内空气质量,进而改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接水盘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水盘和空调。
背景技术
夏季空调室内机制冷时,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在蒸发器的管壁外冷凝,产生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通常直接排出,能量利用率较低。现有技术中,有空调将冷凝水承接至接水盘后,使接水盘受热产生水汽以用于空气加湿,从而实现冷凝水的回收利用。
然而,当室内空气含有颗粒物时,冷凝水中难免会带有杂质,对冷凝水回收利用时,杂质会被水汽携带,与水汽一同再次进入室内,不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提升,降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改善的问题是如何在回收利用冷凝水时提升室内空气质量,进而改善用户体验。
为改善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水盘,包括顶板和底板,底板位于顶板的下方且连接于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围成空腔,空腔具有供空气流入的进气口和供空气流出的出气口。顶板用于承接冷凝水,顶板包括流道板和设置于流道板上侧的过滤层,流道板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水孔,底板设置有出水孔,过滤层用于过滤冷凝水,过滤后的冷凝水能够经进水孔进入空腔后经出水孔排出。
在冷凝水回收利用时,利用板上侧的过滤层对冷凝水进行过滤,从而减少冷凝水中的杂质,以净化冷凝水。过滤后的冷凝水经过流道板上的进水孔落入接水盘的空腔内。当空气从进气口流入空腔内时,能从下落的冷凝水中穿过,使得流经空腔内的空气携带水汽,且冷凝水在下落的过程中能够对流经空腔内的空气进行洗涤,而后携带水汽的空气从出气口排出,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从而实现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由于回收利用的冷凝水在使用前进行了过滤,并且空气经过空腔内中时可被过滤后的冷凝水洗涤,使得再次回到室内的加湿空气杂质含有量降低,有利于提升室内空气质量,进而改善用户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层包括活性炭。
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冷凝水中的杂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支撑件。
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支撑件以保持空腔结构的稳定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包括具有多个通孔的孔板,孔板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孔板位于出水孔和出气口之间,空气能够从孔板的通孔穿过。
支撑件采用带通孔的孔板,一方面能方便空气顺利穿过支撑件,另一方面,孔板能在一定程度上拦截空气气流中的大颗粒的水滴,使其顺着孔板下落,减少大颗粒的水滴随气流排出空腔的概率,改善用户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固定于底板,支撑件与顶板卡接。
支撑件固定于底板可保持支撑件本身的支撑稳定性,支撑件与顶板之间使用卡接,方便装配且有利于接水盘整体结构的稳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板包括底层板和设置于底层板相对两侧的边板,边板与底层板之间具有夹角,边板连接于顶板,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于底层板相对两侧的边板,底层板设置出水孔。
底层板与边板呈夹角设置方便收集从顶板落下的冷凝水,出水孔设置于底层板,方便冷凝水及时排出接水盘,当空气由进气口流入并从出气口流出时,冷凝水不会过多积攒而堵塞空气流通的路径,并且使冷凝水具有足够的下落距离,便于形成水柱或水幕,当空气穿过水柱或水幕时,对空气洗涤效果更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流道板包括过水板和连接于过水板侧边的侧板,过水板连接于底板,过水板设置有进水孔,过滤层设置于过水板的上侧,过滤层与侧板之间设置密封胶。
流道板的侧板与过滤层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防止接水盘承接冷凝水时未经过过滤层过滤的冷凝水直接从过水板落进空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室内机,室内机设置有蒸发器、风机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的接水盘,接水盘设置于蒸发器的下方,进气口位于接水盘靠近室内机的回风口的一侧,出气口位于接水盘靠近室内机的送风口的一侧,风机连接于进气口或出气口,以驱动空气流经空腔。
室内空气经过室内机的回风口进入室内机,一部分空气经过蒸发器时冷凝形成冷凝水,冷凝水落至接水盘中,经过过滤层进入接水盘的空腔内,然后落至底板。一部分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接水盘的空腔,空气气流在空腔内携带水汽,且冷凝水下落时能对空气气流起到洗涤作用。有利于提升室内空气质量,进而改善用户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的吸风口连通于室内机的回风口,第一风机出风口连通于进气口,第二风机的吸风口连通于出气口,第二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于室内机的送风口。
利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共同驱动室内机回风口处的部分空气流经接水盘的空腔,并将接水盘空腔内流出的空气引至室内机的送风口处,与流经蒸发器的空气汇合后送回室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蒸发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蒸发器的温度,室内机的回风口设置有用湿度传感器以检测室内空气的湿度,空调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同时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机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蒸发器的温度以及室内空气的湿度控制风机的运行。
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蒸发器温度以及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空气湿度,在合适的条件下自动化地控制风机的运行,以优化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水盘装配于空调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水盘剖开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水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水盘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水盘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接水盘;110-顶板;112-流道板;113-进水孔;114-过滤层;115-密封胶;116-过水板;117-侧板;118-第一连接板;119-第二连接板;120-第一螺钉;130-底板;131-出水孔;132-底层板;134-边板;140-空腔;141-进气口;143-出气口;147-第二螺钉;149-立板;150-支撑件;152-孔板;153-通孔;210-蒸发器;221-回风口;223-送风口;230-第一风机;240-第二风机;250-温度传感器;260-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空调在制冷时,室内空气进入室内机后在蒸发器处冷却降温,然后送回室内,供用户使用。室内空气中携带的水分在蒸发器处遇冷会发生冷凝,从而在蒸发器下方设置接水盘以承接冷凝水。为回收利用冷凝水,现有技术中,利用红外加湿结构中的红外灯管使接水盘受热产生水汽,水汽随空气气流送回至室内,进而可对室内空气加湿,提升空气舒适度,实现了冷凝水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节能。然而,当室内空气存在颗粒物时,室内空气会携带颗粒物进入室内机,在蒸发器处冷凝后,冷凝下来的冷凝水中会带有杂质,接水盘受热产生水汽时,杂质又会被水汽携带,与水汽一同再次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用户体验。
为改善上述问题,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空调包括室内机,室内机设置有蒸发器210、接水盘100和风机。
蒸发器210的一侧靠近室内机的回风口221,与之相对的一侧靠近室内机的送风口223。室内空气从回风口221进入室内机,空气经过蒸发器210时进行换热,降低温度后从送风口223送回室内,为用户供冷。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在蒸发器210的盘管表面易发生冷凝。
接水盘100设置于蒸发器210的下方,接水盘100用于承接冷凝水。请参照图2,接水盘100包括顶板110和底板130。底板130位于顶板110的下方且连接于顶板110,底板130和顶板110之间围成空腔140,空腔140具有供空气流入的进气口141和供空气流出的出气口143。为方便空气能顺利流经接水盘100的空腔140内,进气口141位于接水盘100靠近室内机的回风口221的一侧,出气口143位于接水盘100靠近室内机的送风口223的一侧。风机连接于进气口141或出气口143,以驱动空气流经空腔140。
顶板110用于承接冷凝水。请参照图2和图3,顶板110包括流道板112和设置于流道板112上侧的过滤层114。流道板112设置有与空腔140连通的进水孔113,进水孔113沿上下方向贯穿流道板112。具体地,流道板112包括过水板116和连接于过水板116侧边的侧板117。过水板116连接于底板130,过水板116设置有进水孔113,过滤层114设置于过水板116的上侧。
在本实施例中,过水板116为矩形平板,为方便下水,过水板116设置有多个进水孔113,多个进水孔113大致均匀地排布在整个过水板116上。进水孔113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在空腔140内形成水幕,以增加气流与冷凝水的接触,进水孔113可以采用细长形的长槽孔,并使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与空腔140内空气气流的流动方向不平行,优选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与空腔140内空气气流的流动方向相互垂直。其中,空腔140内空气气流的流动方向是指从进气口141到出气口143的方向。从而,经进水孔113落进空腔140内的冷凝水能够形成较宽的水幕,空腔140内的空气气流在穿过水幕时,能更充分地与冷凝水混合接触,有利于对空气加湿和洗涤。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水孔113也可以是圆孔,此时使得多个进水孔113以较小的间距间隔,能够在空腔140内形成密集的水柱,腔内的空气气流在穿过密集的水柱时,也能够充分地与冷凝水混合接触。
过水板116的四周连接有侧板117,侧板117垂直于过水板116。过滤层114包括活性炭,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滤网包裹活性炭作为过滤层114,过滤层114用于过滤冷凝水。过滤层114设置于过水板116的上侧面,过滤层114的四周被侧板117围住,并且过滤层114与侧板117之间设置密封胶115以密封过滤层114四周的空隙。冷凝水从蒸发器210落至过滤层114,经过活性炭和滤网的吸附过滤,可有效去除冷凝水中的颗粒、灰尘、油污、胶体以及异味,过滤后的冷凝水经过过水板116上的进水孔113落入空腔140内。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层114与侧板117之间也可以塞入密封条来实现密封。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层114也可以包括PP棉和超滤膜,将过滤层114设置为多层复合结构,以实现较好的过滤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层114沿四周设置有斜坡,斜坡在靠近侧板117的一侧较高,靠近过滤层114中心的一侧较矮,从而方便引导和聚集冷凝水,使得从蒸发器210下落的冷凝水能经过过滤层114进行过滤。
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10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18和第二连接板119。第一连接板118和第二连接板119分别设置于过水板116的相对两侧,且第一连接板118和第二连接板119分别通过第一螺钉120固定于过水板116两侧的侧板117。第一连接板118和第二连接板119倾斜设置,第一连接板118和第二连接板119分别与过水板116之间呈钝角,使得第一连接板118远离过水板116的一侧高于过水板116,第二连接板119远离过水板116的一侧高于过水板116,从而顶板110整体呈两侧高耸、中部凹陷的结构,该结构有利于收拢下落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溅出接水盘100,并且能够引导冷凝水流向过滤层114。第一连接板118远离过水板116的一侧、第二连接板119远离过水板116的一侧分别与底板130连接,从而将顶板110与底板130固定。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板110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即流道板112、第一连接板118和第二连接板119三者一体成型。
底板130设置有出水孔131。过滤后的冷凝水能够经进水孔113进入空腔140后经出水孔131排出。具体地,底板130包括底层板132和设置于底层板132相对两侧的边板134。底层板132位于过水板116的正下方,底层板132设置出水孔131。进入空腔140内的冷凝水形成水幕后最终落至底层板132上,经过底层板132的出水孔131排出接水盘100。
边板134连接于顶板110。具体地,两侧的边板134与底层板132之间具有夹角,从而边板134呈倾斜状态。边板134与底层板132之间呈钝角,但该钝角角度小于第一连接板118(或第二连接板119)与过水板116之间的夹角。其中一个边板134远离底层板132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118远离过水板116的一侧连接,另一个边板134远离底层板132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119远离过水板116的一侧连接。边板134与第一连接板118或第二连接板119之间通过第二螺钉147固定。进气口141和出气口143分别设置于底层板132相对两侧的边板134。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一侧的边板134间隔设置有多个进气口141,另一侧的边板134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气口143,以提高空气流量。进气口141和出气口143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方便进气和出气。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141和出气口143也可以设置于顶板110,也能使空气能够进出空腔140。
请参照图5,接水盘100还包括有分别连接于顶板110相对两侧的两个立板149,立板149平行于空腔140内空气气流的流动方向。立板149的顶部连接于顶板110,立板149的底部连接于底板130,从而,顶板110、底板130和两侧的立板149共同围成空腔140。
在本实施例中,底层板132与边板134呈夹角设置,使得底板130与顶板110类似,底板130整体也呈两侧高耸、中部凹陷的结构,从而方便收集从顶板110落下的冷凝水,进而方便冷凝水及时从出水孔131排出接水盘100。从而,当空气由进气口141流入并从出气口143流出时,冷凝水不会过多积攒而堵塞空气流通的路径,并且使冷凝水具有足够的下落距离,便于形成水柱或水幕。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底板130也可以不包括倾斜的边板134,而是在四周分别通过垂直的立板149与顶板110连接,使空腔140呈长方体结构。
为维持空腔140结构的稳定,顶板110和底板130之间设置有支撑件15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50包括具有多个通孔153的孔板152,孔板152连接于顶板110和底板130之间,空气能够从孔板152的通孔153穿过。孔板152的底部通过第三螺钉垂直固定于底层板132。孔板152的顶部设置有卡接部,过水板116的底部设置有带有卡槽的卡接件,卡接部卡接于卡槽从而将孔板152连接于顶板110。
为提高结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10和底板130之间沿空气气流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孔板152。两个孔板152分别连接于底层板132沿着空腔140内空气气流的流动方向间隔的两侧,从而,位于下游的孔板152设置在出水孔131和出气口143之间。空气经进气口141进入空腔140后,穿过上游的孔板152,与空腔140内的水幕接触混合,从而携带水汽。在空气气流携带水汽排出前,位于下游的孔板152能在一定程度上拦截空气气流中的大颗粒的水滴,使其顺着孔板152下落,最后从出水孔131流出。设置孔板152可以有效减少大颗粒的水滴随气流排出空腔140的概率,有效改善用户体验。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150也可以采用格栅结构,也能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拦截大颗粒的水滴。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顶板110与底板130本身结构比较稳固,顶板110与底板130之间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孔板152,并使孔板152位于出水孔131和出气口143之间,方便拦截大颗粒的水滴。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板110和顶板110之间也可以不设置有支撑件150,仅需能够维持接水盘100结构的稳固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50固定于底板130,支撑件150与顶板110卡接,既能够保持支撑件150本身的支撑稳定性,还方便与顶板110装配。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150也可以不是固定在底板130,而是固定于立板149,此时支撑件15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抵接于底板130和顶板110。
由此,接水盘100内部具有空腔140,冷凝水经过顶板110的过滤层114过滤净化,去除冷凝水中的杂质,过滤后的冷凝水经过过水板116的进水孔113落入空腔140,形成水幕。冷凝水最终落至底板130,经过出水孔131排出接水盘100。经进气口141进入空腔140内的空气能够与水幕接触交汇,实现空气的加湿和洗涤,从而空气气流携带水汽后穿过孔板152,从出气口143排出接水盘100。由于冷凝水经过过滤层114的过滤,不会将杂质带入空腔140内,有效减少从空腔140中流出的空气气流中携带的杂质。
请参照图1,为驱动空气在接水盘100内流动,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室内机设置有风机。风机包括第一风机230和第二风机240。第一风机230的吸风口连通于室内机的回风口221,第一风机230出风口连通于进气口141。第一风机230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连通于进气口141,第一风机230用于将回风口221处的部分空气引入接水盘100的空腔140内。第二风机240的吸风口连通于出气口143,第二风机240的出风口连通于室内机的送风口223。第二风机240的吸风口通过连接管连通于出气口143,第二风机240用于将接水盘100的空腔140内的气流引出至送风口223处。
在其他实施例中,若风机输送能力较强,也可以仅采用单个风机,将单个风机连接于进气口141,或者将单个风机连接于出气口143,从而驱动空气流经空腔140。
蒸发器210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50以检测蒸发器210的温度,室内机的回风口221设置有用湿度传感器260以检测室内空气的湿度,空调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同时与温度传感器250、湿度传感器260、风机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蒸发器210的温度以及室内空气的湿度控制风机的运行。
具体地,湿度传感器260可以直接设置在室内机的回风口221处,也可以设置于第一风机230的吸风口。由于第一风机230的吸风口靠近回风口221,湿度传感器260设置于第一风机230的吸风口也能够检测进入室内机的室内空气的湿度值。温度传感器250设置于蒸发器210的盘管的中部位置,便于获得较为准确的蒸发器210盘管表面的温度值。控制器同时与第一风机230和第二风机240电连接,以能够分别控制两个风机的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湿度传感器260将检测到的湿度值发送至控制器,温度传感器250将检测到的蒸发器210温度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可对室内空气的湿度状况和蒸发器210温度状况进行判断。
若室内空气湿度较低且蒸发器210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在空调制冷运行一定时间后,可以利用回收的冷凝水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230和第二风机240启动,将从回风口221进入室内机的一部分室内空气引入接水盘100的空腔140内,空气在空腔140内与过滤后的冷凝水形成的水幕接触交汇。空气在空腔140内被洗涤和加湿后,空气气流携带水汽从出气口143排出接水盘100,然后被第二风机240输送至送风口223处,与经过蒸发器210的空气汇合后一同送入室内,在制冷的同时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加湿。在回收利用冷凝水以进行加湿时,由于接水盘100设置有过滤层114,过滤层114可在冷凝水与空腔140内的空气接触混合前去除冷凝水中的杂质,从而,冷凝水不会将杂质带进空腔140,从而空气气流在携带水汽排出接水盘100时,能降低杂质含量,有利于提升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可根据室内空气的不同的湿度状态控制第一风机230和第二风机240的风档高低。例如,最开始室内空气湿度最低时,控制器可控制第一风机230和第二风机240均以高风档运行,以加大对室内空气的加湿力度。加湿一定时间后,若湿度传感器260检测到室内空气湿度值上升至第一预设范围内后,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230和第二风机240分别以中风档运行。继续运行一定时,若检测到室内空气湿度值上升至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230和第二风机240分别以低风档运行。最终,将室内空气加湿至满足用户需要的湿度值后,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230和第二风机240停止运行。从而,控制器根据室内空气的湿度状态灵活调整风机的运行,使风机适配加湿需求,有效减少能量浪费。
另外,第二风机240的出风口处也可以设置一个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260,其用于检测送风口223处的空气湿度,以方便监控空气气流经过空腔140后的加湿效果。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水盘100及具有接水盘100的空调。接水盘100的顶板110设置有过滤层114,冷凝水落至过滤层114后,经过过滤层114的过滤可去除冷凝水中含有的杂质。过滤后的冷凝水经过过水板116流入空腔140内,在空腔140内形成水幕。经过回风口221处的一部分空气在第一风机230的作用下输送至空腔140内,空气气流在空腔140内穿过水幕,与水幕接触和交汇,可实现空气的加湿和洗涤。空气气流携带水汽从出气口143处经过第二风机240输送至室内机的回风口221处,与经过蒸发器210冷却的空气汇合后一同送入室内,供用户使用。接水盘100及空调回收利用冷凝水以加湿室内空气,且冷凝水经过过滤后再与空气混合,有利于提升室内空气质量,进而改善用户体验。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10)和底板(130),所述底板(130)位于所述顶板(110)的下方且连接于所述顶板(110),所述底板(130)和所述顶板(110)之间围成空腔(140),所述空腔(140)具有供空气流入的进气口(141)和供所述空气流出的出气口(143);
所述顶板(110)用于承接冷凝水,所述顶板(110)包括流道板(112)和设置于所述流道板(112)上侧的过滤层(114),所述流道板(112)设置有与所述空腔(140)连通的进水孔(113),所述底板(130)设置有出水孔(131),所述过滤层(114)用于过滤所述冷凝水,过滤后的所述冷凝水能够经所述进水孔(113)进入所述空腔(140)后经所述出水孔(131)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114)包括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0)和所述底板(130)之间设置有支撑件(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50)包括具有多个通孔(153)的孔板(152),所述孔板(152)连接于所述顶板(110)和所述底板(130)之间,所述孔板(152)位于所述出水孔(131)和所述出气口(143)之间,所述空气能够从所述孔板(152)的所述通孔(153)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50)固定于所述底板(130),所述支撑件(150)与所述顶板(110)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0)包括底层板(132)和设置于所述底层板(132)相对两侧的边板(134),所述边板(134)与所述底层板(13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边板(134)连接于所述顶板(110),所述进气口(141)和所述出气口(143)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层板(132)相对两侧的所述边板(134),所述底层板(132)设置所述出水孔(1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112)包括过水板(116)和连接于所述过水板(116)侧边的侧板(117),所述过水板(116)连接于所述底板(130),所述过水板(116)设置有所述进水孔(113),所述过滤层(114)设置于所述过水板(116)的上侧,所述过滤层(114)与所述侧板(117)之间设置密封胶(115)。
8.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设置有蒸发器(210)、风机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水盘(100),所述接水盘(100)设置于所述蒸发器(210)的下方,所述进气口(141)位于所述接水盘(100)靠近所述室内机的回风口(221)的一侧,所述出气口(143)位于所述接水盘(100)靠近所述室内机的送风口(223)的一侧,所述风机连接于所述进气口(141)或所述出气口(143),以驱动所述空气流经所述空腔(1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230)和第二风机(240),所述第一风机(230)的吸风口连通于所述室内机的回风口(221),所述第一风机(230)出风口连通于所述进气口(141),所述第二风机(240)的吸风口连通于所述出气口(143),所述第二风机(240)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室内机的送风口(22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10)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50)以检测所述蒸发器(210)的温度,所述室内机的回风口(221)设置有用湿度传感器(260)以检测室内空气的湿度,所述空调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同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50)、所述湿度传感器(260)、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蒸发器(210)的温度以及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行。
CN202021132895.1U 2020-06-17 2020-06-17 接水盘和空调 Active CN212457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2895.1U CN212457363U (zh) 2020-06-17 2020-06-17 接水盘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2895.1U CN212457363U (zh) 2020-06-17 2020-06-17 接水盘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7363U true CN21245736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0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2895.1U Active CN212457363U (zh) 2020-06-17 2020-06-17 接水盘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7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7852U (zh) 空调柜机
CN101821554B (zh) 空调机
CN109631208A (zh) 一种模块化空气处理装置
CN107339752A (zh) 一种空调
CN209978174U (zh) 空调器清洁装置及空调器
CN108518761A (zh) 空调器
CN107842915A (zh) 空调器加湿***
CN212457363U (zh) 接水盘和空调
JPH0765788B2 (ja) 気化式加湿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湿システム
JP4989031B2 (ja) 加湿器及び加湿エレメントの排液方法
CN209944503U (zh) 空调器清洁装置及空调器
CN209221782U (zh) 一种仓储式微模块
CN208186654U (zh) 空调器
CN108006837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065208U (zh) 湿膜加湿器
CN210801428U (zh) 一种吊顶恒湿机组
CN215062473U (zh)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
CN211146782U (zh) 一种用于智能通风装置的空气加湿装置
CN208296184U (zh) 加湿模块
CN208186692U (zh) 加湿装置
CN107940578B (zh) 一种空调***
CN218915117U (zh) 风机盘管及中央空调
CN207584916U (zh) 空调器加湿***
JPH0932493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20083212U (zh) 新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9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No.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Oxfam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