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46474U - 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46474U
CN212046474U CN202020162562.7U CN202020162562U CN212046474U CN 212046474 U CN212046474 U CN 212046474U CN 202020162562 U CN202020162562 U CN 202020162562U CN 212046474 U CN212046474 U CN 212046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filter
chamber
communication port
filt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25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工藤圣真
木村尚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46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46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41J25/006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for oscillating, e.g. page-width print heads provided with counter-balancing means or shock absor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3Ink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removing air bubbl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使在液体容纳容器倾斜的状态下使用,也不易在过滤器室中积存气泡的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容纳容器具备第一液体容纳室(31)、过滤器(50)、配置有过滤器(50)的过滤器室(42)以及划分第一液体容纳室与过滤器室的间隔壁(47)。过滤器室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配置在铅垂方向下方即‑Z方向上。间隔壁具有:具有被过滤器(50)覆盖的导出口(106)并将通过了过滤器(50)的液体向液体喷射头导出的导出路径(51);以及设置在与导出路径(51)不同的位置,并作为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和过滤器室(42)连通的连通路径的具有第一连通口(111)的第一连通路径(48)和具有第二连通口(112)的第二连通路径(49)。

Description

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搭载有该液体容纳容器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具有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已知有托架装载型的液体喷射装置,其对于搭载液体喷射头的托架,搭载有容纳向液体喷射头供给的液体的液体容纳容器。液体容纳容器具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室、以及从液体容纳室向液体喷射头供给的液体所流动的液体流通路径。在液体流通路径上,设置有对向液体喷射头供给的液体进行过滤的过滤器。液体容纳容器将液体容纳室内的液体用过滤器过滤后向液体喷射头供给。
然而,在液体容纳容器中,有时液体容纳室内的空气会侵入液体流通路径而附着在过滤器上。这样的气泡妨碍对液体喷射头的顺畅的液体的供给。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过滤器的上游侧设置缓冲室,并且通过使该缓冲室的顶壁倾斜而将气泡引导到不妨碍液体的供给的位置。该缓冲室作为流入过滤器的液体所流动的过滤器室发挥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82280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液体容纳容器倾斜的状态下使用液体喷射装置的情况下,难以说充分考虑了过滤器室内的气泡的处理。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容纳容器以使用姿势搭载于液体喷射装置的托架,并向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所述液体喷射头,其喷射所述液体;以及所述托架,其使所述液体喷射头在第一扫描方向以及与该第一扫描方向相反的第二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具备:液体容纳室,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过滤器,其过滤所述液体;过滤器室,其配置有所述过滤器;以及间隔壁,其划分所述液体容纳室与所述过滤器室,所述过滤器室在所述使用姿势下配置在比所述液体容纳室靠铅垂方向下方的位置,所述间隔壁具有:导出路径,其具有被所述过滤器覆盖的导出口,并将通过了所述过滤器的所述液体朝向所述液体喷射头导出;以及连通路径,其设置在与所述导出路径不同的位置,并经由向所述过滤器室开口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与所述液体容纳室和所述过滤器室连通。
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其喷射液体;托架,其使所述液体喷射头在第一扫描方向以及与该第一扫描方向相反的第二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以及液体容纳容器,其搭载于所述托架,并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给所述液体,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以使用姿势搭载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所述托架,并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给所述液体,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其喷射液体;以及托架,其使所述液体喷射头在第一扫描方向以及与该第一扫描方向相反的第二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具备:液体容纳室,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过滤器,其过滤所述液体;过滤器室,其配置有所述过滤器;以及间隔壁,其划分所述液体容纳室与所述过滤器室,所述过滤器室在所述使用姿势下配置在比所述液体容纳室靠铅垂方向下方的位置,所述间隔壁具有:导出路径,其具有被所述过滤器覆盖的导出口,并将通过了所述过滤器的所述液体朝向所述液体喷射头导出;以及连通路径,其设置在与所述导出路径不同的位置,并经由向所述过滤器室开口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与所述液体容纳室和所述过滤器室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液体容纳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是从铅垂方向下方观察处于使用姿势的液体容纳容器时的立体图。
图4是从铅垂方向上方观察处于使用姿势的液体容纳容器时的立体图。
图5是将从铅垂方向下方仰视观察处于使用姿势的液体容纳容器时的过滤器室附近的结构省略一部分部件而表示的仰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过滤器室附近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从铅垂方向下方仰视观察处于使用姿势的液体容纳容器时的过滤器室内的气泡的移动的一个例子的仰视图。
图8是图7的8-8线的截面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从铅垂方向下方仰视观察处于使用姿势的液体容纳容器时的过滤器室内的气泡的移动的其他例子的仰视图。
图10是图9的10-10线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液体容纳容器的长边方向处于倾斜的状态时的第一液体容纳室内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液体容纳容器的长边方向处于倾斜的状态时的第一液体容纳室内的状态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中过滤器的流入面的配置的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中过滤器的流入面的配置的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中连通口的形成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标号说明]
P:介质;10:液体喷射装置;11:壳体;12:支撑台;13:引导轴;14:托架;15:液体喷射头;16:液体容纳容器;17:维护装置;18:控制部;19:安装部;20:供给针;21:喷嘴;22:连通流路;23:盖;24:排出路径;25:排出泵;31:第一液体容纳室;32:连接流路;33:第二液体容纳室;34:液体连通流路;35:液体供给部;38:液体注入部;39:大气导入部;42:过滤器室;42A:开口空间;43:第一中间流路;44:中间阀;45:阀室;46:第二中间流路;47:间隔壁;48:第一连通路径;49:第二连通路径;50:过滤器;50a:流入面;51:导出路径;55:阀箱;56:流路形成部件;57:第一施力部件;58:第一阀体;59:阀杆;60:第一阀孔,61:第一流路;62:第二流路;63:第一阀座;64:密封部;65:受压板;68:***口;69:阀机构;70:第二阀座;71:第二阀体;72:第二施力部件;73:阀孔;80:容纳主体;81:第一膜;82:第二膜;83:第三膜;86:上壁部;87:底壁部;88:前壁部;89:背壁部;91:第一侧壁部;92:第二侧壁部;93:杆;95:主体侧壁;99:分隔壁;100:周壁形成部;101:底面形成部;102:第一中央假想线;103:第二中央假想线;106:导出口;107:过滤器室形成面;108:第一角部;108a:外缘;109:第二角部;109a:外缘;111:第一连通口;112:第二连通口;115:周壁主体;116:第一伸出部;117:第二伸出部;118:第一壁;119:第二壁;120:第三壁;121:第四壁;130:气泡;131: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液体容纳容器是通过向纸张等介质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而在介质上印刷文字、图像等的喷墨式打印机等液体喷射装置上安装的容器。
图1是表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中记载的X轴、Y轴以及Z轴是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表示X轴、Y轴以及Z轴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分别表示沿着X轴、Y轴以及Z轴的正方向。沿着X轴、Y轴以及Z轴的正方向分别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表示。与表示X轴、Y轴以及Z轴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分别是沿着X轴、Y轴以及Z轴的负方向。沿着X轴、Y轴以及Z轴的负方向分别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表示。将沿着X轴、Y轴以及Z轴的方向且不分正负的方向分别称为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另外,液体喷射装置10在设置在包含X方向和Y方向的水平面上的使用状态下,+Z方向成为铅垂方向上方,-Z方向成为铅垂方向下方。在以下的说明中,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为液体喷射装置10的使用状态下的方向。另外,在其他图中绘制的X轴、Y轴以及Z轴对应于图1的X轴、Y轴以及Z轴。
如图1所示,液体喷射装置10具备壳体11、支撑台12、引导轴13、托架14、液体喷射头15、液体容纳容器16、维护装置17以及控制部18。
支撑台12在壳体11的内部在X方向上延伸,从下方支撑介质P。介质P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输送机构,在与托架14移动的方向即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在支撑台12上被输送。在液体喷射装置10中,主扫描方向被设定为X方向,副扫描方向被设定为Y方向。
引导轴13相对于支撑台12位于+Z方向。引导轴13是在主扫描方向即X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的部件。引导轴13将托架14以沿着引导轴13可移动的方式支撑。托架14构成为能够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移动机构沿着引导轴13往复移动。即,托架14构成为能够在第一扫描方向即+X方向和第二扫描方向即-X方向上移动。
在托架14上,设置有可装卸地安装液体容纳容器16的安装部19。安装部19例如是+Z方向开口的凹部。安装部19形成安装液体容纳容器16的安装空间。在安装部19上,设置有从安装空间的底面向+Z方向突出的供给针20。供给针20与安装在安装部19上的液体容纳容器16连接。
在托架14上,搭载有液体喷射头15。液体喷射头15相对于安装部19位于-Z方向。液体喷射头15具有:朝向支撑在支撑台12上的介质P喷射液体而进行印刷的多个喷嘴21;以及使喷嘴21与供给针20连通的连通流路22。当将液体容纳容器16安装到安装部19时,容纳在液体容纳容器16中的液体经由供给针20以及连通流路22被供给到喷嘴21。
维护装置17进行液体喷射头15的维护。维护装置17相对于托架14的待机位置位于-Z方向。维护装置17具备:在相对于液体喷射头15接近或者远离的方向上可升降地设置的盖23;上游端与盖23连接的排出路径24;以及设置在排出路径24的中途位置的排出泵25。
维护装置17在盖23与液体喷射头15接触的状态下,利用排出泵25对盖23与液体喷射头15之间闭塞的空间进行减压,从而执行从喷嘴21排出液体的清洗动作。
维护装置17利用与液体喷射头15分离的状态的盖23,而接纳通过液体喷射头15与印刷无关地从喷嘴21喷射液体的冲洗动作而喷射的液体。
控制部18例如由包括计算机和存储器的处理电路等构成,按照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控制液体喷射装置10的各种动作。控制部18例如控制介质P的输送、托架14的移动、由液体喷射头15进行的液体的喷射、以及由维护装置17进行的维护等。
这样,液体喷射装置10是液体喷射头15和液体容纳容器16与托架14一起往复移动的托架装载型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安装部19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安装多个液体容纳容器16。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分别在各液体容纳容器16中容纳不同种类的液体。多个不同的液体例如是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等颜色不同的墨水。另外,供给针20、喷嘴21以及连通流路22分别与能够安装的液体容纳容器16对应地设置。
参照图2,对液体容纳容器16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游侧”和“下游侧”以液体从液体容纳容器16朝向液体喷射头15的流动为基准。在图2中,在液体存在的区域标注有点(dot)。另外,将液体容纳容器16搭载在处于使用状态的液体喷射装置10的托架14上的姿势称为使用姿势。
如图2所示,液体容纳容器16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第一液体容纳室31、连接流路32、第二液体容纳室33、液体连通流路34以及液体供给部35作为液体流通的主要的液体流通路径。
液体容纳容器16构成为能够通过液体注入部38从外部向第一液体容纳室31注入液体。第一液体容纳室31通过大气导入部39与大气连通。
第一液体容纳室31通过连接流路32与第二液体容纳室33连通。第一液体容纳室31容纳向第二液体容纳室33供给的液体、也就是被第二液体容纳室33容纳之前的液体。
连接流路32连接第一液体容纳室31与第二液体容纳室33。连接流路32构成为能够将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液体供给到第二液体容纳室33。连接流路32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过滤器室42、第一中间流路43、中间阀44的阀室45以及第二中间流路46。过滤器室42以在使用姿势下位于比第一液体容纳室31靠-Z方向的位置的方式形成。
过滤器室42与第一液体容纳室31连通。详细而言,过滤器室42通过形成于划分第一液体容纳室31和过滤器室42的间隔壁47的多个连通路径而与第一液体容纳室31连接。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室42通过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而与第一液体容纳室31连接。
在过滤器室42中,配置有过滤器50。过滤器室42是被过滤器50过滤之前的液体所流动的空间。过滤器50例如由具有多个细孔的平板状的不锈钢形成。过滤器50具有液体流入的流入面50a。过滤器50通过细孔使液体通过,并且捕捉比细孔大的异物。过滤器50通过捕捉通过过滤器50的液体中含有的异物从而抑制异物流入到过滤器50的下游侧。由此,降低了由异物引起的液体喷射头15的堵塞或者液体的喷射不良的发生。另外,通过在中间阀44的上游配置有过滤器50,从而降低了异物流入中间阀44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降低由异物引起的在中间阀44产生异常的可能性。另外,过滤器50只要能够实现液体的通过和异物的捕捉即可,不限于由不锈钢形成,也可以由其他材质形成。
通过了过滤器50的液体通过形成于间隔壁47的导出路径51而被向第一中间流路43导出。导出路径51将通过了过滤器50的液体导出到第一中间流路43,从而将液体从过滤器室42朝向液体喷射头15导出。
第一中间流路43连接导出路径51与中间阀44的阀室45。第一中间流路43是通过了过滤器50的液体朝向中间阀44流动的流路。中间阀44控制液体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向第二液体容纳室33的流入。中间阀44是常闭型的阀。中间阀44具有形成阀室45的阀箱55。中间阀44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流路形成部件56、第一施力部件57、第一阀体58以及阀杆59作为配设于阀室45的部件。另外,中间阀44在阀箱55中具有第一阀体58开闭的第一阀孔60。第一阀孔60通过第二中间流路46与第二液体容纳室33连通。
流路形成部件56形成位于第一施力部件57的内侧的第一流路61。流路形成部件56通过与阀箱55的协作而形成位于第一施力部件57外侧的第二流路62。流路形成部件56支撑以包围第一流路61的方式配设的第一施力部件57的基端部。第一施力部件57是压缩螺旋弹簧。第一施力部件57将支撑在流路形成部件56上的基端部作为固定端而对第一阀体58施力。
第一阀体58是圆板状的部件,与包围第一阀孔60的第一阀座63对置。第一阀体58通过第一施力部件57而被朝向第一阀座63施力。在第一阀体58上,形成有朝向第一阀座63突出的圆环状的密封部64。通过第一阀体58的密封部64与第一阀座63接触从而使阀室45与第二液体容纳室33成为非连通状态。通过第一阀体58的密封部64与第一阀座63分离,从而使阀室45与第二液体容纳室33成为连通状态。阀杆59是插通于第一阀孔60的棒状部件。阀杆59构成为一端能够与第一阀体58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受压板65接触。
受压板65是圆板状的部件。受压板65的阀杆59的相反的一侧被第一膜81支撑。第一膜81以覆盖受压板65的方式配置。受压板65被第一施力部件57经由第一阀体58和阀杆59朝向第一膜81施力。
当第二液体容纳室33内的液体被供给到液体喷射头15而第二液体容纳室33内成为规定大小的负压时,第一膜81克服第一施力部件57的作用力而将受压板65向第一阀体58的密封部64与第一阀座63分离的方向推压。由此,通过第一阀体58的密封部64与第一阀座63分离,中间阀44成为打开状态,阀室45与第二液体容纳室33成为连通状态。在连通状态下,通过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向第二液体容纳室33供给液体,第二液体容纳室33内的压力上升。当第二液体容纳室33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时,第一阀体58的密封部64通过第一施力部件57的作用力而朝向第一阀座63移动。当第一阀体58的密封部64落座于第一阀座63时,中间阀44成为关闭状态,阀室45与第二液体容纳室33成为非连通状态。即,当随着液体喷射头15的液体的消耗而第二液体容纳室33内成为规定大小的负压时,中间阀44开阀而向第二液体容纳室33供给液体。在第二液体容纳室33内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时,中间阀44关闭而切断液体向第二液体容纳室33的供给。
第二液体容纳室33容纳向液体供给部35供给的液体。第二液体容纳室33通过液体连通流路34与液体供给部35连接。第二液体容纳室33能够通过液体连通流路34向液体供给部35供给液体。
液体供给部35具有***口68。在***口68中***有设置于安装部19的供给针20。通过将供给针20***到***口68从而液体供给部35与供给针20连接。由此,能够从液体供给部35向供给针20供给液体。在液体供给部35上,配置有对液体供给部35内的流路进行开闭的阀机构69。阀机构69具备第二阀座70、第二阀体71以及第二施力部件72。第二阀座70是大致圆环状的部件。第二阀座70例如是橡胶、合成橡胶等弹性体。第二阀座70被压入液体供给部35。第二阀体71是大致圆柱状的部件。第二施力部件72是压缩螺旋弹簧。第二施力部件72对第二阀体71向朝向第二阀座70的方向施力。通过第二施力部件72的作用力,在液体容纳容器16搭载于托架14之前的状态下,第二阀体71堵塞形成于第二阀座70的阀孔73。第二阀体71通过在液体容纳容器16搭载于托架14时被供给针20推压而向与第二阀座70分离的方向移动。由此,阀机构69成为打开状态,能够从液体供给部35向供给针20供给液体。
参照图3~图12对液体容纳容器16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另外,在图4中,纸面的跟前方向为+X方向,纸面的进深方向为-X方向。
如图3和图4所示,液体容纳容器16具有容纳主体80、第一膜81、第二膜82以及第三膜83。液体容纳容器16呈大致长方体形状。液体容纳容器16的长边方向为Y方向,液体容纳容器16的短边方向为X方向。液体容纳容器16具有上壁部86、底壁部87、前壁部88、背壁部89、第一侧壁部91以及第二侧壁部92。
在液体容纳容器16的使用姿势下,上壁部86和底壁部87是包括X方向和Y方向的壁部。上壁部86位于+Z方向。底壁部87位于-Z方向。上壁部86和底壁部87由容纳主体80形成。
在液体容纳容器16的使用姿势下,前壁部88和背壁部89是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壁部。前壁部88位于+Y方向。背壁部89位于-Y方向。前壁部88和背壁部89由容纳主体80形成。
在液体容纳容器16的使用姿势下,第一侧壁部91和第二侧壁部92是包括Y方向和Z方向的壁部。第一侧壁部91位于-X方向。第一侧壁部91由第一膜81形成。第二侧壁部92位于+X方向。第二侧壁部92由第二膜82形成。
在背壁部89上,设置有在使液体容纳容器16相对于托架14的安装部19装卸时所利用的杆93。杆93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杆93通过与安装部19卡合从而抑制液体容纳容器16脱离安装部19。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解除杆93与安装部19的卡合,从而能够从安装部19拆卸液体容纳容器16。
容纳主体80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容纳主体80例如可以由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第一膜81、第二膜82以及第三膜83均具有挠性,并且气密性地粘贴在容纳主体80的不同的部分。由此,在液体容纳容器16中,形成有通过容纳主体80、第一膜81、第二膜82以及第三膜83的协作而使液体、空气流通的流路等。
如图4所示,容纳主体80呈在+X方向上开口的凹形状。容纳主体80具有作为包括Y方向和Z方向的壁的主体侧壁95。主体侧壁95是划分第一液体容纳室31与第二液体容纳室33的壁。
在主体侧壁95的+X方向上,形成有构成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凹部。在主体侧壁95的+X方向的端面、即容纳主体80的+X方向的端面上,粘贴有第二膜82。第二膜82使构成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凹部气密性。通过将第二膜82粘贴在容纳主体80上,从而划分形成第一液体容纳室31。
另外,在主体侧壁95的-X方向上,形成有构成第二液体容纳室33的凹部和构成液体连通流路34的槽部。第一膜81被气密性地粘贴在主体侧壁95的-X方向的端面、即容纳主体80的-X方向的端面上。第一膜81使构成第二液体容纳室33的凹部和构成液体连通流路34的槽部气密性。由此,划分形成第二液体容纳室33和液体连通流路34。
容纳主体80具有液体注入部38。液体注入部38形成于上壁部86的+Y方向的端部。液体注入部38在+Z方向上延伸。液体注入部38呈筒状。液体注入部38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流路与第一液体容纳室31连通。在液体注入部38中,通过分隔壁99形成有一对流路。一对流路中的一个作为用于在液体注入时使液体流入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液体注入路径而发挥功能。一对流路中的另一个作为用于在液体注入时从第一液体容纳室31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路径而发挥功能。液体注入部38在除了液体注入时以外气密性地安装有图中未示出的盖。
容纳主体80具有大气导入部39。大气导入部39在上壁部86的-Y方向的端部具有大气开放部。大气开放部在+Z方向上延伸。大气导入部39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流路或者缓冲室与第一液体容纳室31连通。大气导入部39随着由液体喷射头15进行的液体的喷射而将大气导入到第一液体容纳室31中,导入的大气的量为从第一液体容纳室31供给到第二液体容纳室33的液体的量。
如图3和图4所示,容纳主体80的底壁部87的一部分作为划分第一液体容纳室31与过滤器室42的间隔壁47发挥功能。容纳主体80具有形成过滤器室42的周壁形成部100。周壁形成部100与间隔壁47的外周缘一体地连接。周壁形成部100形成为在-Z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在周壁形成部100的-Z方向的端面上,气密性地粘贴有第三膜83。由此,划分形成过滤器室42。
另外,如图4所示,容纳主体80的底壁部87的一部分作为形成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底面形成部101发挥功能。在图4中,用阴影线表示底面形成部101的+X方向的端面。间隔壁47是底面形成部101的一部分。底面形成部101是包括X方向和Y方向的壁部,并且Y方向的长度比X方向的长度长。底面形成部101的长边方向是Y方向,底面形成部101的短边方向是X方向。间隔壁47被设定于在Y方向上跨越第一中央假想线102的区域,该第一中央虚拟线102为表示底面形成部101的Y方向的中央的假想线。间隔壁47被设定于在X方向上跨越第二中央假想线103的区域,该第二中央假想线103为表示底面形成部101的X方向的中央的假想线。
间隔壁47具有作为连通第一液体容纳室31与过滤器室42的连通路径的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第一连通路径48相对于第一中央假想线102在-Y方向侧、且相对于第二中央假想线103在+X方向侧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开口。第二连通路径49相对于第一中央假想线102在+Y方向侧、且相对于第二中央假想线103在-X方向侧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开口。
换言之,第一连通路径48在底面形成部101的靠-Y方向的位置,且在底面形成部101的靠+X方向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开口。第二连通路径49在底面形成部101的靠+Y方向的位置,且在底面形成部101的靠-X方向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开口。即,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在隔着底面形成部101的Y方向的中央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开口。另外,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在隔着底面形成部101的X方向的中央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开口。
参照图5和图6,对过滤器室42附近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另外,在图5中,将从-Z方向仰视观察处于使用姿势的液体容纳容器16时的过滤器室42附近的结构省略第三膜83和过滤器50进行表示。
如图5和图6所示,间隔壁47具有导出路径51。导出路径51位于周壁形成部100的内侧。导出路径51形成为在-Z方向上延伸的四角筒状。导出路径51在-Z方向的端部具有导出口106。在导出路径51的-Z方向的端面上安装有过滤器50。由此,导出口106被过滤器50覆盖。导出路径51在比第三膜83靠+Z方向的位置上配置有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导出路径51将通过了过滤器50的液体导出到第一中间流路43。换言之,导出路径51将通过了过滤器50的液体向液体喷射头15导出。过滤器50形成为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外周缘位于导出路径51的外侧的大小,且形成为与周壁形成部100之间形成有间隙的大小。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导出路径51与周壁形成部100之间的空间是位于比过滤器50靠+Z方向的位置的环状的空间,并且是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开口的开口空间42A。
间隔壁47具有过滤器室形成面107,该过滤器室形成面107构成过滤器室42中的+Z方向的面即上表面。过滤器室形成面107也是开口空间42A的上表面。在图5中,对过滤器室形成面107施加有阴影线。过滤器室形成面107是在液体容纳容器16的使用姿势下包括X方向和Y方向的面。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过滤器室形成面107具有位于导出口106的外侧的四边形状的外周缘,具体而言具有长方形状的外周缘。过滤器室形成面107的长边方向为Y方向,短边方向为X方向。过滤器室形成面107具有作为一对角部的第一角部108和第二角部109,该一对角部位于隔着导出口106的对角位置。第一角部108由位于比过滤器室形成面107的X方向的中央靠+X方向的部分和位于比过滤器室形成面107的Y方向的中央靠-Y方向的部分构成。第二角部109由位于比过滤器室形成面107的X方向的中央靠-X方向的部分和位于比过滤器室形成面107的Y方向的中央靠+Y方向的部分构成。
第一连通路径48具有作为相对于过滤器室42的开口的第一连通口111。第二连通路径49具有作为相对于过滤器室42的开口的第二连通口112。第一连通口111和第二连通口112位于比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靠+Z方向的位置。
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一连通口111形成为具有将X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四边形状。第一连通口111由第一角部108的外缘的一部分划分。第一连通口111相对于第一角部108位于-Y方向,由第一角部108的-Y方向的外缘108a的一部分划分+Y方向侧。第一连通口111具有在X方向上位于比导出口106靠+X方向的部分。第一连通口111具有在Y方向上位于比导出口106靠-Y方向的部分。
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二连通口112形成为具有将X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的四边形状。第二连通口112由第二角部109的外缘的一部分划分。第二连通口112相对于第二角部109位于+Y方向,由第二角部109的+Y方向的外缘109a的一部分划分-Y方向侧。第二连通口112具有在X方向上位于比导出口106靠-X方向的部分。第二连通口112具有在Y方向上位于比导出口106靠+Y方向的部分。
如图5所示,周壁形成部100与具有上述的过滤器室形成面107、第一连通口111以及第二连通口112的间隔壁47的外周缘一体地连接。周壁形成部100具有周壁主体115、第一伸出部116以及第二伸出部117。
周壁主体115由从间隔壁47的外周缘中未划分第一连通口111和第二连通口112的部分向-Z方向延伸的壁构成。周壁主体115具有第一壁118、第二壁119、第三壁120以及第四壁121。
在液体容纳容器16的使用姿势下,第一壁118和第二壁119是包括Y方向和Z方向的壁。第一壁118位于+X方向。第二壁119位于-X方向。第三壁120和第四壁121是包括X方向和Z方向的壁。第三壁120位于-Y方向。第四壁121位于+Y方向。第一壁118的-Y方向的端部经由第一伸出部116与第三壁120的+X方向的端部连接。第一壁118的+Y方向的端部与第四壁121的+X方向的端部连接。第二壁119的-Y方向的端部与第三壁120的-X方向的端部连接。第二壁119的+Y方向的端部经由第二伸出部117与第四壁121的-X方向的端部连接。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周壁主体115形成为位于+X方向的壁的一部分和位于-X方向的壁的一部分开放的四边框形状。
第一伸出部116由从间隔壁47的外周缘中划分第一连通口111的部分向-Z方向延伸的壁构成。第一伸出部116与第一壁118的-Y方向的端部和第三壁120的+X方向的端部一体地连接。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一伸出部116向-Y方向伸出。换言之,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一伸出部116从呈四边框形状的周壁主体115的角部向-Y方向伸出。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一连通口111形成于被第一伸出部116包围的区域。
第二伸出部117由从间隔壁47的外周缘中划分第二连通口112的部分向-Z方向延伸的壁构成。第二伸出部117与第二壁119的+Y方向的端部和第四壁121的-X方向的端部一体地连接。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二伸出部117向+Y方向伸出。换言之,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二伸出部117从呈四边框形状的周壁主体115的角部中相对于形成有第一伸出部116的角部位于对角位置的角部向+Y方向伸出。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二连通口112形成于被第二伸出部117包围的区域。
对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16以及液体喷射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过滤器室42中,在中间阀44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液体通过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而流入。流入过滤器室42的液体在流动方向向+Z方向折回后流入过滤器50。通过了过滤器50的液体通过导出路径51被导出到第一中间流路43并向中间阀44供给。
通过第一连通路径48或者第二连通路径49从第一液体容纳室31侵入过滤器室42的空气、或者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的一部分成为气泡而附着在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上。此时,由于过滤器50的有效面积减少,因此流路阻力变大。
如图7和图8所示,附着在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上的气泡130通过伴随着托架14向+X方向的移动的惯性,如粗箭头所示,向-X方向移动后,通过气泡130本身的浮力流入开口空间42A。
如图9和图10所示,附着在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上的气泡130通过伴随着托架14向-X方向的移动的惯性,气泡130向+X方向移动后,通过气泡130本身的浮力流入开口空间42A。
流入开口空间42A的气泡130通过之后的托架14的移动等而被过滤器室形成面107或周壁形成部100引导而流入第一连通口111或者第二连通口112,并向第一液体容纳室31排出。
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1)在液体容纳容器16中,由于向安装部19安装时的误差或者由维护装置17进行的维护、伴随托架14的移动的振动等,有时会产生相对于Y方向的倾斜。在液体容纳容器16上,设置有使第一液体容纳室31与过滤器室42连通的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因此,即使在产生了这样的倾斜的情况下,也容易将气泡130引导到第一连通路径48的第一连通口111或者第二连通路径49的第二连通口112。其结果是,与相对于过滤器室42的开口为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过滤器室42内的气泡130向第一液体容纳室31排出,气泡130不易积存在过滤器室42内。其结果是,不易发生由气泡130引起的喷射不良。
(2)第一连通口111具有在X方向上位于比导出口106靠+X方向的部分。第二连通口112具有在X方向上位于比导出口106靠-X方向的部分。根据这样的结构,附着在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上的气泡130通过托架14的移动而容易被引导到第一连通口111或者第二连通口112。
(3)第一连通口111具有在Y方向上位于比导出口106靠-Y方向的部分。第二连通口112具有在Y方向上位于比导出口106靠+Y方向的部分。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液体容纳容器16倾斜地使用,也会利用该液体容纳容器16的倾斜或者托架14的移动而容易将气泡130引导到第一连通口111或者第二连通口112。
(4)间隔壁47具有过滤器室形成面107,该过滤器室形成面107具有四边形状的外周缘。过滤器室形成面107具有作为一对角部的第一角部108和第二角部109,该一对角部位于隔着导出口106的对角位置。第一连通口111由第一角部108的一部分划分,第二连通口112由第二角部109的一部分划分。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一连通口111和第二连通口112中的一个配置在考虑了托架14的移动或者液体容纳容器16的倾斜时的气泡130的移动方向上的最下游侧。其结果是,通过托架14的移动或者液体容纳容器16的倾斜,气泡130容易被引导到第一连通口111或者第二连通口112。
(5)第一连通路径48相对于底面形成部101的第一中央假想线102在-Y方向侧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开口。第二连通路径49相对于底面形成部101的第一中央假想线102在+Y方向侧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开口。
如图11和图12所示,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第一液体容纳室31内的液体量较少时液面131相对于Y方向倾斜,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中的任意一个也容易维持能够将液体导入到过滤器室42的状态。其结果是,不易发生由第一液体容纳室31内的液体的减少引起的喷射不良。
(6)第一连通路径48相对于底面形成部101的第二中央假想线103在+X方向侧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开口。第二连通路径49相对于底面形成部101的第二中央假想线103在-X方向侧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开口。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第一液体容纳室31内的液体量较少时液面131相对于X方向倾斜,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中的任意一个也容易维持能够将液体导入到过滤器室42的状态。其结果是,不易发生由第一液体容纳室31内的液体的减少引起的喷射不良。
(7)在第一液体容纳室31内的液体量较少时注入液体的情况下,由于过滤器室42与液面131的距离较近,因此气泡容易侵入过滤器室42。
在这一点上,在液体容纳容器16中,第一液体容纳室31与过滤器室42通过多个连通路径而连通,即通过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而连通。因此,过滤器室42容易形成以第一连通路径48和第二连通路径49中的一个为入口、以另一个为出口的液体的流动,侵入到过滤器室42的气泡130容易被排出到第一液体容纳室31。
此外,过滤器室42相对于底面形成部101的第一中央假想线102在Y方向的两侧与第一液体容纳室31连通。另外,过滤器室42相对于底面形成部101的第二中央假想线103在X方向的两侧与第一液体容纳室31连通。由此,不管液体注入部38的位置、即注入时液体流入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位置或者液体容纳容器16的倾斜等如何,都容易形成上述的流动,因此在液体注入时,能够高效地排出侵入到过滤器室42的气泡130。
(8)在液体容纳容器16中,设置有过滤器50的导出口106在使用姿势下位于比第一连通口111和第二连通口112靠下方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抑制了气泡130附着在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上,并且抑制了从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离开的气泡130通过流入开口空间42A而再次附着在流入面50a上。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这样的效果通过过滤器50的外周缘位于比导出路径51靠外侧的位置而变得显著。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进行变更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地实施。
·如图13所示,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也可以在液体容纳容器16的使用姿势下朝向作为多个连通口中的一个的第一连通口111倾斜。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用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进行利用浮力的气泡130向第一连通口111的引导。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进行气泡130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排出。
·如图14所示,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也可以在液体容纳容器16的使用姿势下朝向多个连通口倾斜。即,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例如也可以以朝向第一连通口111和第二连通口112这两者倾斜的方式弯曲。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用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进一步高效地进行利用浮力的气泡130向连通口的引导。
·连通路径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开口不限于配置在底面形成部101的第一中央假想线102的两侧的结构。例如,连通路径也可以仅向底面形成部101的第一中央假想线102的一侧开口。
·连通路径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开口不限于配置在底面形成部101的第二中央假想线103的两侧的结构。例如,连通路径也可以仅向底面形成部101的第二中央假想线103的一侧开口。
·间隔壁47所具有的过滤器室形成面107的外周缘作为四边形状不限于长方形状。例如,过滤器室形成面107的外周缘只要是四边形状,也可以是菱形形状或者平行四边形状。
·过滤器室形成面107不限于具有四边形状的外周缘。过滤器室形成面107例如可以具有多边形状的外周缘,也可以具有圆形状的外周缘。过滤器室形成面107也可以具有椭圆形状的外周缘。
·第一连通口111只要由第一角部108的外缘的一部分划分即可。例如,第一连通口111也可以形成为由第一角部108的-Y方向的外缘和+X方向的外缘划分的弯曲形状。第一连通口111也可以仅由第一角部108的+X方向的外缘划分。
·第二连通口112只要由第二角部109的外缘的一部分划分即可。例如,第二连通口112也可以形成为由第二角部109的+Y方向的外缘和-X方向的外缘划分的弯曲形状。第二连通口112也可以仅由第二角部109的-X方向的外缘划分。
·如图15所示,形成过滤器室42的周壁的周壁形成部100也可以仅由周壁主体115构成。即,周壁形成部100也可以形成为四角筒状。在这种情况下,间隔壁47的过滤器室形成面107成为通过第一连通口111将第一角部108的一部分切去、通过第二连通口112将第二角部109的一部分切去的形状。另外,在图15中,过滤器室形成面107是施加了阴影线的部分。
·在仅由周壁主体115构成的周壁形成部100为四角筒状的情况下,其横截面可以是菱形形状,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状。另外,仅由周壁主体115构成的周壁形成部100可以是圆筒状,也可以是椭圆筒状。
·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一连通口111也可以仅由在X方向上相对于导出口106位于+X方向的部分构成。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一连通口111也可以仅由在Y方向上相对于导出口106位于-Y方向的部分构成。
·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二连通口112也可以仅由在X方向上相对于导出口106位于-X方向的部分构成。在从-Z方向仰视液体容纳容器16时,第二连通口112也可以仅由在Y方向上相对于导出口106位于+Y方向的部分构成。
·连通第一液体容纳室31与过滤器室42的连通路径只要相对于过滤器室42具有多个连通口即可。因此,连通路径也可以相对于过滤器室42具有三个以上的连通口。
·连通第一液体容纳室31与过滤器室42的连通路径只要相对于过滤器室42具有多个连通口即可。因此,连通路径例如也可以通过在间隔壁47的内部分支,从而使相对于第一液体容纳室31的开口数与相对于过滤器室42的开口数互不相同。
·过滤器50的流入面50a也可以配置在与过滤器室形成面107成为同一平面的位置。
·过滤器50例如能够使用形成有网眼状体、多孔质体、微细的通孔的多孔板等。作为网眼状体的过滤器,有金属网、树脂性的网、网状过滤器、金属纤维等。作为金属纤维的过滤器,有将不锈钢的细线做成毛毡状的毛毡过滤器、将不锈钢的细线压缩烧结而成的金属烧结过滤器等。作为多孔板的过滤器,有电成型金属过滤器、电子射线加工金属过滤器、激光束加工金属过滤器等。网状过滤器是织入金属丝而形成的过滤器,有平织、斜纹织、平叠织、斜纹叠织等过滤器。
·液体喷射装置10也可以是喷射或者喷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从液体喷射装置成为微小量的液滴而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拖尾成丝状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是能够从液体喷出装置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包括高粘度或低粘度的液状体、溶胶、凝胶、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体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流状体。液体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由颜料、金属粒子等固态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者混合在溶剂中的液体等。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可以举出如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液晶等。在此,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组合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具有喷射液体的装置,该液体以分散或者溶解的方式包含在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颜色材料等材料。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是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使用且喷射作为试料的液体的装置、印染装置或者微型分配器等。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是精确地对钟表、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向基板上喷射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是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性或者碱性等蚀刻液的装置。
对能够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掌握的技术思想进行记载。
液体容纳容器以使用姿势搭载于液体喷射装置的托架,并向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所述液体喷射头,其喷射所述液体;以及所述托架,其使所述液体喷射头在第一扫描方向以及与该第一扫描方向相反的第二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具备:液体容纳室,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过滤器,其过滤所述液体;过滤器室,其配置有所述过滤器;以及间隔壁,其划分所述液体容纳室与所述过滤器室,所述过滤器室在所述使用姿势下配置在比所述液体容纳室靠铅垂方向下方的位置,所述间隔壁具有:导出路径,其具有被所述过滤器覆盖的导出口,并将通过了所述过滤器的所述液体朝向所述液体喷射头导出;以及连通路径,其设置在与所述导出路径不同的位置,并经由向所述过滤器室开口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与所述液体容纳室和所述过滤器室连通。
在安装液体容纳容器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液体容纳容器有时倾斜地使用。在这一点上,根据上述结构,液体容纳室与过滤器室通过相对于过滤器具有多个连通口的连通路径连通。因此,与相对于过滤器室的连通口为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浮力容易地将浸入到过滤器室内的气泡排出到液体容纳室。
在上述液体容纳容器中,也可以是,在从所述铅垂方向下方仰视观察处于所述使用姿势的所述液体容纳容器时,所述第一连通口具有位于比所述导出口靠所述第一扫描方向的部分,所述第二连通口具有位于比所述导出口靠所述第二扫描方向的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托架的移动,气泡容易被引导到第一连通口或者第二连通口。
在上述液体容纳容器中,也可以是,在从所述铅垂方向下方仰视观察处于所述使用姿势的所述液体容纳容器时,在将与所述第一扫描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副扫描方向时,所述第一连通口具有位于比所述导出口靠所述副扫描方向的一侧的部分,所述第二连通口具有位于比所述导出口靠所述副扫描方向的另一侧的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液体喷射装置的使用状态下液体容纳容器倾斜,也能够利用该液体容纳容器的倾斜或者托架的移动而将气泡引导到第一连通口或者第二连通口。
在上述液体容纳容器中,也可以是,所述间隔壁具有在所述使用姿势下形成所述过滤器室的铅垂方向上方的面的过滤器室形成面,在从所述铅垂方向下方仰视观察处于所述使用姿势的所述液体容纳容器时,所述过滤器室形成面的位于所述导出口的外侧的外周缘形成为四边形状,并且所述过滤器室形成面具有作为位于对角位置的一对角部的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所述第一连通口具有由所述第一角部的外缘的一部分划分的部分,所述第二连通口具有由所述第二角部的外缘的一部分划分的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在考虑了托架的移动或者液体容纳容器的倾斜时的气泡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第一连通口或者第二连通口。其结果是,通过托架的移动或者液体容纳容器的倾斜而容易将气泡引导到连通口。
上述液体容纳容器,也可以是,所述过滤器的流入面朝向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中的至少一个倾斜。
根据上述结构,过滤器的流入面能够将气泡朝向连通口引导。由此,能够高效地排出过滤器室内的气泡。
上述液体容纳容器,也可以是,具有底面形成部,该底面形成部包括所述间隔壁而构成并形成所述液体容纳室的底面,所述连通路径在所述底面形成部的长边方向上在相对于所述底面形成部的中央的一侧和另一侧,向所述液体容纳室开口。
在液体容纳室内的液体量较少的情况下,当液体容纳容器向底壁形成部的长边方向倾斜时,与向短边方向倾斜的情况相比,连通路径的液体容纳室侧的开口容易从液面露出。在这一点上,根据上述结构,连通路径在相对于底面形成部的长边方向的中央的一侧和另一侧向液体容纳室开口。因此,容易通过连通路径维持能够向过滤器室导入液体的状态。由此,不易发生由液体容纳室内的液体的减少引起的喷射不良。
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其喷射液体;托架,其使所述液体喷射头在第一扫描方向以及与该第一扫描方向相反的第二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以及液体容纳容器,其搭载于所述托架,并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给所述液体,所述液体容纳容器是上述的液体容纳容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与上述液体容纳容器相同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其以使用姿势搭载于液体喷射装置的托架,并向液体喷射头供给液体,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所述液体喷射头,其喷射所述液体;以及所述托架,其使所述液体喷射头在第一扫描方向以及与该第一扫描方向相反的第二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容纳室,其能够容纳所述液体;
过滤器,其过滤所述液体;
过滤器室,其配置有所述过滤器;以及
间隔壁,其划分所述液体容纳室与所述过滤器室,
所述过滤器室在所述使用姿势下配置在比所述液体容纳室靠铅垂方向下方的位置,
所述间隔壁具有:
导出路径,其具有被所述过滤器覆盖的导出口,并将通过了所述过滤器的所述液体朝向所述液体喷射头导出;以及
连通路径,其设置在与所述导出路径不同的位置,并经由向所述过滤器室开口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与所述液体容纳室和所述过滤器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铅垂方向下方仰视观察处于所述使用姿势的所述液体容纳容器时,
所述第一连通口具有位于比所述导出口靠所述第一扫描方向的部分,
所述第二连通口具有位于比所述导出口靠所述第二扫描方向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铅垂方向下方仰视观察处于所述使用姿势的所述液体容纳容器时,在将与所述第一扫描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副扫描方向时,
所述第一连通口具有位于比所述导出口靠所述副扫描方向的一侧的部分,
所述第二连通口具有位于比所述导出口靠所述副扫描方向的另一侧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壁具有在所述使用姿势下形成所述过滤器室的铅垂方向上方的面的过滤器室形成面,
在从所述铅垂方向下方仰视观察处于所述使用姿势的所述液体容纳容器时,所述过滤器室形成面的位于所述导出口的外侧的外周缘形成为四边形状,并且所述过滤器室形成面具有作为位于对角位置的一对角部的第一角部和第二角部,
所述第一连通口具有由所述第一角部的外缘的一部分划分的部分,
所述第二连通口具有由所述第二角部的外缘的一部分划分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的流入面朝向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中的至少一个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具有底面形成部,该底面形成部包括所述间隔壁而构成并形成所述液体容纳室的底面,
所述连通路径在所述底面形成部的长边方向上在相对于所述底面形成部的中央的一侧和另一侧,向所述液体容纳室开口。
7.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具备:
液体喷射头,其喷射液体;
托架,其使所述液体喷射头在第一扫描方向以及与该第一扫描方向相反的第二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以及
液体容纳容器,其搭载于所述托架,并向所述液体喷射头供给所述液体,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纳容器是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
CN202020162562.7U 2019-02-13 2020-02-11 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ctive CN21204647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3378A JP7167755B2 (ja) 2019-02-13 2019-02-13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9-023378 2019-02-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46474U true CN212046474U (zh) 2020-12-01

Family

ID=71946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2562.7U Active CN212046474U (zh) 2019-02-13 2020-02-11 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7957B2 (zh)
JP (1) JP7167755B2 (zh)
CN (1) CN212046474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1003B2 (ja) * 2001-02-09 2006-07-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充填方法
WO2014112344A1 (ja) * 2013-01-18 2014-07-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タンク
JP2015047830A (ja) 2013-09-04 2015-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2015182280A (ja) 2014-03-24 2015-10-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US9925791B2 (en) * 2016-01-08 2018-03-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on head
JP7005902B2 (ja) 2017-01-25 2022-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JP6904066B2 (ja) 2017-05-31 2021-07-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タンク
JP6926750B2 (ja) 2017-07-12 2021-08-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7031155B2 (ja) 2017-07-12 2022-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54794A1 (en) 2020-08-13
JP2020131441A (ja) 2020-08-31
JP7167755B2 (ja) 2022-11-09
US10987957B2 (en)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0440B (zh) 罐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KR101026559B1 (ko) 어태치먼트, 액체 수납 용기 및 액체 공급 장치
JP5428238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836056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having a decompression unit
CN107042698B (zh) 液体收纳体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7042696B (zh) 过滤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9774312B (zh) 液体罐
US8403471B2 (en) Defoaming mechanism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5332431B2 (ja) 液体供給装置、印刷装置及び液体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
CN212046474U (zh) 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8973335B (zh) 液体罐
CN109421380B (zh) 液体罐
JP6904066B2 (ja) 液体タンク
JP5343459B2 (ja) 脱泡機構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10341316B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3248894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264276A (ja) 洗浄液収容体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9291646B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7933097B (zh) 液体容纳体
JP7472717B2 (ja) 液体タンク、液体噴射装置
US11780236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117114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7388023B2 (ja) 液体供給装置、液体噴射装置、液体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919421B2 (ja) 液体タンク
JP2010058326A (ja) 脱泡機構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