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5673U - 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 - Google Patents

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5673U
CN212015673U CN201921489734.5U CN201921489734U CN212015673U CN 212015673 U CN212015673 U CN 212015673U CN 201921489734 U CN201921489734 U CN 201921489734U CN 212015673 U CN212015673 U CN 212015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uture
achilles tendon
oval
force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97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强
董新利
鲁圣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897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5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5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56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包括外侧臂、穿针套筒、医用切割锥、带线双头针和缝合针引导管、互相铰接于一体的卵圆钳单侧钳体和外侧臂,以及卵圆钳把手部分上部安装的反向啮合部,外侧臂及卵圆钳前端的走向一致,并与卵圆钳把手部分在纵轴方向上呈20度夹角;两侧臂前部的同一位置对称设有固定穿针套筒的椭圆孔,医用切割锥可穿过横截面具有菱形通孔的椭圆状穿针套筒,配合“旋转交叉”缝合法缝合跟腱断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缝合方式具有创口小、组织损伤小且出血少,有效防止矢状位缝合偏心的优点,而且整套器械消毒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训练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具有潜在的产业化前景。

Description

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器械领域,具体为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
背景技术
跟腱是人体内最粗、最强大的肌腱,长约15cm,它位于小腿下段后方,连接小腿三头肌和跟骨,其主要功能是负责踝关节的跖屈,对于行走、跑步、跳跃等动作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而急性跟腱断裂通常是由运动损伤或者刀伤等引起的跟腱组织的断裂,跟腱断裂后患者的行走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急性跟腱断裂近年来其发生率不断增加,这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断增大、参与量不断增加、从而引起跟腱组织慢性劳损有关;同时还和与人们平日案牍工作和静态生活的比例较高,但休闲时间又突然参与运动量较大、难度较高的休闲活动,导致跟腱无法承受这种突然超负荷的运动有关;此外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肌腱质量下降也容易引起跟腱断裂。目前急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据报道显示发生率为18/10万,并呈上升趋势;在所有的跟腱断裂病例中,超过75%的病例为体育活动中30~50岁年龄段的运动者。
针对跟腱断裂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切开手术治疗。研究表明,保守治疗跟腱再断裂发生率为8%-29%,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传统切开手术能精确对位断裂跟腱,取得一定疗效,但因其为开放手术,切口平均长约10-15cm,软组织剥离广泛,跟腱周围软组织的血供遭到二次损害,这些都是导致传统切开术后跟腱愈合慢、皮肤坏死、软组织粘重、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愈合进程并增大了患者后期的康复难度及痛苦。因此寻找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鉴于传统手术过度剥离暴露造成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过程中对腱周软组织损伤范围和程度,最大限度的保护腱周血运,减轻手术时二次伤害。近年来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一些进步。有人经皮缝合断裂的跟腱效果良好,但这种方法易损伤腓肠神经,有时甚至需要再手术进行神经松解;另外,因跟腱断端不能直视,不能保证断端修复的质量,易发生再断裂和跟腱延长等并发症。还有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效果满意,但关节镜设备价格昂贵,难以在基层医院开展推广。目前国内外也有一些使用小切口对跟腱进行缝合的缝合器,但是还缺乏成套的成本相对低廉的微创缝合器械。
总的来说现有的微创手术器械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1、主体架未带弧度或者弧度不符合人体形态,在微创条件下难以精准的定位;2、分为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手术操作前需要重新组装,复杂且耗费时间,零部件容易丢失,造价较高。3、针孔设计简单,缝合方式为单一平面走线而导致跟腱条索的缝合强度不足,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断裂复发率都较高。
例如,专利号2017110390445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跟腱缝合器,包括导向器、第一内臂和第二内臂,导向架的形状呈U形,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外臂和第二外臂,第一外臂和第二外臂分别具有自由端,该第一外臂的自由端和第二外臂的自由端用于***跟腱和腱鞘筋膜之间,第一外臂的自由端和第二外臂自由端分别位于支架长度方向的同侧,第一内臂和第二内臂位千第一外臂和第二外臂之间,第一内臂和第一外臂相对设置,第二内臂与第二外臂相对设置,并且第一内臂和第二内臂能够沿着支架的宽度方向且朝相反方向移动,进而实现第一内臂和第二内臂对跟腱的夹紧或松开。虽然该装置可以对跟腱断端完成小切口缝合操作,但是一方面由于与该装置配套的缝合方式未得到改进,在康复训练阶段有出现跟腱再度断裂或跟腱延长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材料的原因其设计为一次性器械,成本高昂,使患者和家属对手术费用产生一定顾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包括卵圆钳本体、外侧臂、穿针套筒、医用切割锥、带线双头针和缝合针引导管;所述卵圆钳本体包括互相铰接的卵圆钳单侧钳体,还包括把手端的上部的两侧钳体之间安装的反向啮合部,两侧钳体与外侧臂铰接于一体,两外侧臂及卵圆钳前端的走行方向一致并与卵圆钳把手部分的纵轴方向呈20度的夹角,以便***跟腱的腱周组织内操作;所述的两侧外臂前部同一位置均设置有椭圆孔,可安装固定穿针套筒,且两外侧臂远端的椭圆孔中心与卵圆钳的钳孔中心连线垂直于卵圆钳走行方向;所述的反向啮合部位于卵圆钳把手端,能够利用啮齿固定卵圆钳两侧钳体夹角于某一特定角度;所述缝合针引导管为中空结构,引导管中段至尖端呈30度弧形弯曲,其尖端进行过打磨平滑处理,以避免损伤跟腱的周围组织,导管尾端套接有空心手柄。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穿针套筒为椭圆柱体中空结构,也可以采用橄榄球状或者倒圆角等边三角形的中空结构,其柱体表面有一对通气凹槽,而其横截面包括中心相连的呈菱形分布的四个穿线孔,且所述穿线孔都形成3/4圆形的通孔。
进一步改进的,医用切割锥可以穿过穿针套筒,且切割锥的椎体部为扁菱形状,椎体前端薄而宽,锥头尖端及椎体的菱形边缘均为打磨过的平滑边缘,有利于在戳破跟腱紧密的同时避免破坏跟腱周围软组织和神经。
进一步改进的,卵圆钳前端的卵圆孔夹持端为光滑表面,不存在任何纹路。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的带线双头针与缝线连接成为一整体。
该套跟腱缝合器械除缝线为一次性耗材外都是不锈钢材质,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后可以反复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特点体现在:手术实际所需切口仅为2.0-2.5cm,加上两侧穿针所需切口0.5-1cm,切口短,且跟腱周围的软组织剥离较少,利用创新设计的医用切割锥配合止血钳剥离跟腱周围的皮下组织而避免腓肠神经和重要血管的损伤;而独创的“旋转交叉”缝合方式通过增加缝合线间所包含的跟腱组织体积而大大降低了缝合线对跟腱组织的切割伤害,避免患肢在术后功能锻炼时因背伸踝关节而牵拉缝合线导致的缝合线自跟腱组织内豁出,间接宣告缝合失败的发生,最大程度保障了断端吻合的牢靠,规避术后康复过程跟腱再断裂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手术创口小、软组织剥离少、腱周组织血运二次损害轻,进而使得跟腱愈合快、皮肤坏死率低、组织粘连轻等;改进的缝合方式可大大增加断端缝合的牢固可靠性,有效防止矢状位缝合偏心及术后再断裂;以上两点均有利于患者早期的康复锻炼,避免因不能早期功能锻炼而导致的粘连加重和关节功能障碍,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跟腱最常见断裂部位为跟骨止点近端2-6cm处,均为该套器械适用范围;另外除缝线为一次性耗材外,其余均为光滑的金属材质制成,可消毒后循环使用,明显减轻患者家庭住院和手术费用的负担;且该器械操作简便,学习曲线短,掌握相对容易,因此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潜在的产业化前景,并具备良好的社会效应,顺应了目前国家制定的降低医疗负担的医改大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创跟腱缝合器械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卵圆钳本体和双侧臂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穿线套筒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切割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切割锥的尖端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带线双头针结构图,图中标号1301和1302的是两枚缝合针;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缝合针引导管纵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缝合跟腱后的跟腱近端纵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缝合跟腱远端的缝合方式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创跟腱缝合器械的轴测图。
图中标记:1、缝合针引导管;2、卵圆钳单侧钳体;3、卵圆钳把手;4、穿针套筒;5、外侧臂;6、医用切割锥;7、反向啮合部;8、套筒过孔;9、铰接螺钉;10、通气凹槽;11、缝针引导管空心手柄;12、缝合线;13、带线双头针;14、切割锥手柄;15、跟腱筋膜;16、骨性空心通道口,17、跟骨结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请参阅图1-7,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包括卵圆钳本体、外侧臂5、穿针套筒4、医用切割锥6、带线双头针13和缝合针引导管1;所述卵圆钳本体包括互相铰接的卵圆钳单侧钳体2,并与外侧臂5铰接于一体,两外侧臂5与卵圆钳前端走行方向一致,并与卵圆钳把手3水平方向呈20度弧形弯曲;所述的两外侧臂5前部均留有椭圆套筒过孔8,可安装固定穿针套筒4,且两外侧臂5远端的椭圆孔中心与卵圆钳前端的卵圆孔中心连线垂直于卵圆钳走行方向;所述的反向啮合部7位于卵圆钳铰接处的把手端,可以利用啮齿固定两侧钳体于某一特定角度,减少术者的劳动强度;所述的穿针套筒4为椭圆柱体中空结构,其表面有一对通气凹槽10,其横截面包括中心相连的整体呈菱形分布的四个穿线孔,穿线孔均为3/4圆的圆形的通孔;所述的医用切割锥6可以穿过穿针套筒4,切割锥6椎体部为扁菱形状,后部薄而宽,锥头尖端及椎体的菱形边缘均为打磨过的平滑边缘;所述的缝合针引导管1为中空结构,引导管中段至尖端呈30度弧形弯曲,尖端开口处经打磨处理为平滑而无锋利的边缘,尾端接有空心手柄11;所述的带线双头针13为一整体,两侧针体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分别标注为1301号、1302号的方式以区分左右两侧的缝合针针体。
请参阅图8,新型跟腱断裂微创缝合的缝合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于跟腱断端处皮肤做长约2.0-2.5cm纵行切口,暴露断裂的跟腱组织和周围组织,观察到跟腱断端多为马尾状撕裂,其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明显;
(2)将卵圆钳本体的前端***近端跟腱断端与跟腱筋膜之间,用反向啮合部7的啮齿固定卵圆钳单侧钳体2于合适位置,使卵圆钳前端足以稳定地夹持并固定住跟腱组织;双侧外侧臂5 置于皮肤外侧;将穿针套筒4套入外侧臂5的套筒过孔8中;
(3)于穿针套筒4对应处皮肤分别做长约1.0cm左右的纵向切口,用止血钳剥离至皮下以保护腓肠神经,将医用切割锥6穿入穿针套筒4,并刺破需要穿线经过的跟腱筋膜后取出;
(4)将连着缝合线的双头针的1号针1301于跟腱起始进针侧穿入穿针套筒4最近端的穿线孔,贯穿跟腱组织后自对侧对应的穿线孔穿出,2号针1302仍然留在进针侧备用;
(5)将1301号针穿入出针侧穿针套筒4的上方穿线孔,贯穿跟腱组织后自对侧对应的穿线孔穿出备用;
(6)将1302号针穿入进针侧穿针套筒4的下方穿线孔,贯穿跟腱组织后自对侧对应的穿线孔穿出备用;
(7)将1301号针穿入进针侧穿针套筒4的最远端穿线孔,贯穿跟腱组织后自对侧对应的穿线孔穿出备用;
(8)将1302号针穿入出针侧穿针套筒4的最远端穿线孔,贯穿跟腱组织后自对侧对应的穿线孔穿出备用;
(9)完成穿线操作后,松开反向啮合部7的啮齿,撤出穿线套筒4,将卵圆钳本体缓缓撤出跟腱近端,并将穿好的缝线带出,收紧缝线后备用;
(10)由于跟腱远端止于跟骨结节,故缝合前应用1.5mm克氏针垂直跟骨纵轴方向于跟骨结节处打入至对侧形成骨性空心通道;
(11)将连着缝合线的双头针的1301号针从跟骨起始进针侧穿入骨性空心通道至对侧穿出, 1302号双头针仍留在进针侧备用;
(12)将缝合针引导管1穿入皮下筋膜与跟腱周围组织之间至骨性空心通道14口,将1301 号针顺势穿入引导管1,撤出引导管1后抽出缝合线备用;
(13)重复步骤(12)的操作完成跟骨另一侧缝线的抽出动作;
(14)维持患足自然跖屈位,将跟腱断端两侧的缝合线逐渐拉紧打结,此过程须注意保持跟腱适度张力,完成跟腱断端的主体缝合工作;
(15)用4-0可吸收缝合线将跟腱断端组织编织吻合以加强缝合强度,并且最大程度恢复跟腱吻合端的平滑度。
(16)缝合跟腱周围组织,检查血运良好后关闭皮肤切口。
在本实用新型另外的实施例中,当跟腱断裂位置较高的情况下(距跟骨6cm左右),根据需要上述的步骤(10)-(13)可以由步骤(2)-(8)替换,缝合方式上只是在卵圆钳单侧钳体***跟腱远端,穿针方向相反方面做出微调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该侧”、“进针侧”、“出针侧”、“另一侧”、“1301号”、“1302号”、“对侧”、“两侧”、“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

Claims (6)

1.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主体包括卵圆钳单侧钳体、外侧臂、穿针套筒、医用切割锥、带线双头针、缝合针引导管和缝线,其特征是:还包括医用切割锥、带线双头针、缝合针引导管,两侧的所述的卵圆钳单侧钳体与外侧臂铰接于一体,还包括把手部分两侧钳体之间的上部安装的反向啮合部,所述的外侧臂及卵圆钳前端的走行方向一致并与后端的卵圆钳把手部分在纵轴方向呈20度夹角;两侧的所述的外侧臂前部同一位置均设有一个对称分布椭圆孔,可安装固定穿针套筒,且两外侧臂远端的椭圆孔中与卵圆钳的钳孔中心连线垂直于卵圆钳走行方向;所述的反向啮合部位于卵圆钳把手端,能够利用啮齿固定卵圆钳两侧钳体夹角于某一特定角度;所述缝合针引导管的管尾端接有空心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其特征是:所述穿针套筒为中空的椭圆柱体结构,其外表面有一对通气凹槽,其横截面设有中心相连而整体呈菱形分布的四个穿线孔,所述的穿线孔为3/4圆形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其特征是:所述卵圆钳前端的卵圆孔夹持端为光滑表面,不存在任何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其特征是:所述反向啮合部可以固定卵圆钳左右两侧钳体之间于固定夹角,其夹角范围为15度至3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其特征是:所述缝合针引导管为贯穿头尾的中空结构,顶端进行了平滑度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其特征是:所述的带线双头针的两侧针体与中间的缝合线合为一体。
CN201921489734.5U 2019-09-09 2019-09-09 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5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9734.5U CN212015673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9734.5U CN212015673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5673U true CN212015673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7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973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5673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5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00472A1 (en) Cannul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tial thickness rotator cuff repair
KR20020033636A (ko) 여성의 요실금을 치료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각에 따라배향되는 외과용 도구
CN110680426A (zh) 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及其新型缝合方式
CN201775644U (zh) 跟腱缝合引线装置
WO2016119082A1 (zh) 跟腱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Brown Jr et al. Endoscopi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quadrupled hamstring tendons and endo button femoral fixation
CN107569265A (zh) 一种旋入式带线锚钉
CN212015673U (zh) 一套可循环使用的跟腱微创缝合器械
CN210871789U (zh) 一种跟腱缝合器
JP2001502213A (ja) 外科用器具
CN203506860U (zh) 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髓内针***
WO2007018520A1 (en) Bladder saver retropubic ligature carrier device
CN201920804U (zh) 跟腱微创吻合钳
CN105852923A (zh) 一套跟腱微创缝合器械
RU2317035C2 (ru) Способ аутопластики повреждений латеральной группы связок голеностопного сустава
CN209236251U (zh) 跟腱穿梭针及针线组
CN208693355U (zh) 一种旋入式带线锚钉
CN112472266A (zh) 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固定装置及其配套手术方法
RU2348368C1 (ru) Способ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я привычного вывиха плеча по романченко а.в.
CN217219101U (zh) 一种盆底重建手术的指环套线器
KR102254569B1 (ko) 족부 족관절 비골근 고리봉합 고정수술법을 안전하게 수행하기 위한 수술도구세트
RU2760280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повреждения корня мениска
CN111227893B (zh) 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组织牵张闭合器械
RU2800314C1 (ru) Способ фиксации дистального сухожилия двуглавой мышцы плеча к бугристости лучевой кост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13722173U (zh) 一种跟腱吻合的缝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