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9379U -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9379U
CN211979379U CN202020512163.9U CN202020512163U CN211979379U CN 211979379 U CN211979379 U CN 211979379U CN 202020512163 U CN202020512163 U CN 202020512163U CN 211979379 U CN211979379 U CN 211979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layer
pretil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121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菲菲
占红明
邵喜斌
季林涛
李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121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9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9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9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改善液晶显示面板的色偏和漏光问题。本公开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第二衬底基板和液晶层;液晶层包括第一配向膜、第二配向膜和第二液晶分子层;第一配向膜配置为使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产生第一预倾角;第二配向膜配置为使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产生第二预倾角;第一预倾角的方向与第二预倾角的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光学补偿层,包括第三配向膜和第一液晶分子层;第三配向膜配置为使与其靠近的第一液晶分子产生第三预倾角;第三预倾角的方向与第一预倾角的方向或第二预倾角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在当前的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彩膜(Color Filter,简称CF)基板、阵列(Array)基板以及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液晶显示面板的色偏和漏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
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所述液晶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之间的第二液晶分子层;所述第一配向膜配置为锚定所述第二液晶分子层中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使与所述第一配向膜靠近的部分所述第二液晶分子产生第一预倾角;所述第二配向膜配置为锚定所述第二液晶分子层中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使与第二配向膜靠近的部分所述第二液晶分子产生第二预倾角;所述第一预倾角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预倾角的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
光学补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膜或所述第二配向膜远离所述第二液晶分子层的一侧;所述光学补偿层包括第三配向膜和第一液晶分子层;所述第三配向膜配置为锚定所述第一液晶分子层中与其靠近的第一液晶分子,使与第三配向膜靠近的所述第一液晶分子产生第三预倾角;所述第三预倾角的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倾角的方向或所述第二预倾角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在所述第一配向膜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方向和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在所述第三配向膜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平行或大致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配向膜的配向方向、所述第二配向膜的配向方向和所述第三配向膜的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光学补偿层的相位延迟与所述液晶层的相位延迟之和等于第一波长的正整数倍;所述第一波长的范围为535nm±50nm。
可选的,所述光学补偿层的相位延迟的范围为185nm±25nm;所述液晶层的相位延迟的范围为350nm±25nm。
可选的,所述第三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或者,第三配向膜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
或者,所述第三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或者,所述第三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光学补偿层还包括第三衬底基板,所述第三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三配向膜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分子层的同侧或者异侧。
可选的,所述第三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三衬底基板的相对两侧。
可选的,所述光学补偿层还包括第四配向膜,所述第四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三衬底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四配向膜配置为锚定所述第一液晶分子层中与其靠近的部分所述第一液晶分子,使与第四配向膜靠近的部分所述第一液晶分子产生第四预倾角;所述第四预倾角的方向与所述第三预倾角的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
可选的,所述第四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三衬底基板的相对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三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液晶分子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还设有平坦层,所述第二配向膜设置于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光学补偿层为+A补偿膜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倾角、所述第二预倾角和所述第三预倾角相等或大致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倾角、所述第二预倾角和所述第三预倾角的范围为2°±2°。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倾角、所述第二预倾角和所述第三预倾角的范围为2°±1°。
可选的,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还设有功能膜层;所述光学补偿层设置于所述功能膜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和光学补偿层,液晶层中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存在第一预倾角α,部分第二液晶分子存在第二预倾角β,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与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光学补偿层中的第二液晶分子存在第三预倾角γ,且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或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由于,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或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因此光学补偿层可以补偿因液晶层导致的光线的偏振态的改变,使得从光学补偿层出射的光线仍然为线偏振光线,从而改善液晶显示面板在L0状态时出现的漏光现象和色偏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图1g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c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向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相关技术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相关技术中的光线在经过液晶显示面板中各层时的偏振态在邦加球图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线在经过液晶显示面板中各层时的偏振态在邦加球图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极化角-亮度曲线示意图和相关技术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极化角-亮度曲线示意图的对比示意图;
图6a-图6e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图8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a-图9b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液晶显示面板;11-第一衬底基板;12-第二衬底基板;13-第三衬底基板;14-液晶层;140-第二液晶分子层;140′-第二液晶分子;141-第一配向膜;142-第二配向膜;15-光学补偿层;150-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第一液晶分子;151-第三配向膜;152-第四配向膜;16-平坦层;17-功能膜层;170-薄膜晶体管层;171-数据线;172-第一绝缘层;173-公共电极层;174-第二绝缘层;175-像素电极层;176-第三绝缘层;18-第一偏振片;19-第二偏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例如为使用ADS(Advanced SuperDimension Switch,高级超维场开关)模式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用于显示的光源。
参考图1a-图1g所示,本公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11和第二衬底基板12。第一衬底基板11和第二衬底基板12的材料例如相同,例如均为玻璃,当然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液晶层14,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11和第二衬底基板12之间。液晶层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向膜141和第二配向膜142、以及位于第一配向膜141和第二配向膜142之间的第二液晶分子层140。第一配向膜141配置为锚定第二液晶分子层140中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140′,使与第一配向膜141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140′产生第一预倾角α;第二配向膜142配置为锚定第二液晶分子层140中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140′,使与第二配向膜142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140′产生第二预倾角β;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与所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
参考图1a-图1g所示,示例的,与第一配向膜141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140′为与第一配向膜141最靠近的一层第二液晶分子140′;与第二配向膜142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140′为与第二配向膜142最靠近的一层液晶分子。
作为示意,图1a-图1g中仅画出了第二液晶分子层140中与第一配向膜141最靠近的第二液晶分子140′,以及与第一配向膜142最靠近的第二液晶分子140′。
光学补偿层15,设置于第一配向膜141或第二配向膜142远离第二液晶分子层140的一侧;光学补偿层15包括第三配向膜151和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第三配向膜151配置为锚定第一液晶分子层150中与其靠近的第一液晶分子150′,使与第三配向膜151靠近的第一液晶分子150′产生第三预倾角γ;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或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示例的,第一液晶分子层150中与第三配向膜151最靠近的第一液晶分子150′为一层。
作为示意,图1a-图1g中仅画出了第一液晶分子层150中与第三配向膜151最靠近的第一液晶分子150′。
对于液晶分子而言,可根据其形状将其分为棒状(rod-type)液晶分子和盘状(discotic)液晶分子,在棒状液晶分子中,其长轴方向为光轴方向,在盘状液晶分子中,其短轴方向为光轴方向。在三维坐标系中,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的折射率nx、ny和nz中的至少两个折射率不相同的材料称为双折射率材料,而液晶分子均为双折射率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液晶分子层15中的第一液晶分子150′和第二液晶分子层140中的第二液晶分子140′例如均为棒状液晶分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液晶分子150′和第二液晶分子140′还可以均为正性液晶分子。
预倾角可使得液晶分子处于预倾斜状态,预倾斜状态意味着配向膜附近的液晶分子相对于配向膜所在的平面倾斜在特定方向上。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预倾角指的是棒状液晶分子的长轴与配向膜所在的平面之间所成的角度,且棒状液晶分子的长轴所在的平面与配向膜所在的平面相交。第一液晶分子150′和第二液晶分子140′呈现的预倾角为,在液晶显示面板1未通电时或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电压为0时,第一液晶分子150′和第二液晶分子140′所呈现的状态。
配向膜由聚合物材料制成,该聚合物材料例如为聚酰亚胺(Polyamic,PI)。配向膜可以使液晶分子产生预倾角,预倾角即液晶分子的长轴与锚定其的配向膜所在平面之间的为锐角的夹角。
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与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指的是相对于同一衬底基板,例如相对于第一衬底基板11,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和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也即,相对于第一衬底基板11,预倾角等于第一预倾角α的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方向和预倾角等于第二预倾角β的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示例的,参考图1a所示,相对于第一衬底基板11,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沿A直线方向,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和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均沿B直线方向或大致均沿B直线方向;A直线与第一衬底基板11之间的夹角为a,B直线与第一衬底基板11之间的夹角为b,当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与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反时,夹角a和夹角b互补;当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与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大致相反时,夹角a和夹角b之和近似等于180°,近似等于180°即夹角a和夹角b之和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等于180°,示例的,夹角a和夹角b之和等于179.5°,误差允许范围可通过预设获得,示例的,误差范围为±1°。
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或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同,指的是相对于同一衬底基板,例如相对于第一衬底基板11,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或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也即,相对于第一衬底基板11,第一液晶分子150′的长轴方向与预倾角等于第一预倾角α的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方向或预倾角等于第二预倾角β的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方向相同。示例的,参考图1a所示,相对于第一衬底基板11,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沿B直线方向或大致沿B直线方向,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沿A直线方向,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沿B直线方向;B直线方向与第一衬底基板11之间的夹角为b,A直线方向与第一衬底基板11之间的夹角为a,此时,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当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同时,第三预倾角γ的大小等于第二预倾角β的大小;当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大致相同时,第三预倾角γ与第二预倾角β的差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浮动;误差允许范围可通过预设获得,例如第三预倾角γ和第二预倾角β的差值在±0.5°的误差范围内浮动。
又示例的,参考图1b,相对于第一衬底基板11,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沿A直线方向或大致沿A直线方向,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沿A直线方向,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沿B直线方向;A直线方向与第一衬底基板11之间的夹角为a,B直线方向与第一衬底基板11之间的夹角为b,此时,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当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相同时,第三预倾角γ的大小等于第一预倾角α的大小;当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大致相同时,第三预倾角γ和第一预倾角α的差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浮动,误差允许范围可通过预设获得,例如第三预倾角γ和第一预倾角α的差值在±0.5°的误差范围内浮动。
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和大小由第一配向膜141决定,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和大小由第二配向膜142决定,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和大小由第三配向膜151决定。第一配向膜141、第二配向膜142和第三配向膜151例如均可以通过Rubbing(摩擦)工艺形成。
参考图2a和图2b所示,在进行Rubbing工艺的过程中,配向膜的上表面(即靠近第二液晶分子140′的一侧表面)上会相对于其下表面(即远离第二液晶分子140′的一侧表面)形成一个斜向上(即斜向第二液晶分子140′)的夹角。例如,参考图2a和图2b所示,自左向右Rubbing配向时,配向膜(包括第一配向膜141和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的右端会呈现出一个斜向右上或斜向右下的夹角。虽然第一预倾角α和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不同,但实际上第一配向膜141和第二配向膜142可以通过相同的工艺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第一配向膜141的状态参考图2a所示,只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参考图1a所示,由于第一配向膜141和第二配向膜142相对设置,使得第一预倾角α和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不同,因此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和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可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第一配向膜141的结构和第二配向膜142的结构可以是完全相同的。
参考图2c所示,自右向左Rubbing配向时,第三配向膜配151向方向的左端会呈现出一个斜向左上的夹角。基于此,在第三配向膜151的作用下,靠近第三配向膜151的第一液晶分子150′会产生第三预倾角γ。参考图1b和图2c所示,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与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可以相反或者大致相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a、图2a和图2b所示,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和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可以相同,也即也可以和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相同。即在该种结构中,第一配向膜141、第二配向膜142和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可以均相同,从而使得配向膜(包括第一配向膜141、第二配向膜142和第三配向膜151)制备工艺较为简单。
相关技术(参考图3a)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在L0状态下存在漏光问题,L0状态指的是液晶显示面板1未加电压,液晶显示面板1处于暗态,而背光模组正常提供光源。在液晶显示面板1处于L0状态下时,当液晶显示面板1受到压力(比如按压时所产生的压力)时,液晶显示面板1会发生形变,其中,阵列基板中的第一衬底基板11和彩膜基板中的第二衬底基板12会因压力发生形变进而产生非均匀的应力,非均匀性的应力会改变光线的偏振态,但是第一衬底基板11和第二衬底基板12对光线的偏振态的改变大小是相同的,方向是相反的,从而以实现相互抵消。示例的,参考图3b所示的邦加球图,沿光线的出射方向,从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在经过第一偏振片18后,光线的偏振态位于点O处,此时光线为线偏振光线;光线在经过第一衬底基板11后,受非均匀性应力的影响,偏振态位于点O1处,此时光线为椭圆偏振光线;光线在经过液晶层14后,受到液晶分子的调制,偏振态位于点O2处,此时光线为椭圆偏振光线;光线在经过第二衬底基板12后,受非均匀性应力的影响,偏振态位于点O3处,此时光线为椭圆偏振光线,点O3和点O之间存在距离,也就是说所以入射至第二偏振片19的光线为椭圆偏振光线而非线偏振光线,因此导致部分椭圆偏振光从第二偏振片19出射,使得液晶显示面板1出现漏光问题。
而本公开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在L0状态时,其中,第一衬底基板11和第二衬底基板12因发生形变而会产生非均匀的应力对光线偏振态的改变会相互抵消,而光学补偿层15可以正向补偿液晶层14对光线偏振态的改变,使得从第二衬底基板12出射的光线为线偏振光线。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偏振片也会影响光线的偏振状态,因此为了便于分析液晶显示面板1中光线的状态,需要在本公开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11远离液晶层14一侧的第一偏振片和设置于第二衬底基板12远离液晶层14一侧的第二偏振片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参考图4所示的邦加球图,沿光线的出射方向,从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经在经过第一偏振片后,偏振态位于点O处,此时光线为线偏振光线;光线在经过第一衬底基板11后,受非均匀性应力的影响,偏振态位于点O1处,此时光线为椭圆偏振光线;光线在经过液晶层14后,受第二液晶分子层140相位延迟的调制,偏振态位于点O2处,此时光线为椭圆偏振光线;光线在经过光学补偿层15后,受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相位延迟的调制,偏振态位于点O3处,点O3与点O1重合,此时光线为椭圆偏振光线;光线在经过第二衬底基板12后,受非均匀性应力的影响,偏振态位于点O处,此时光线重新变为线偏振光线,从而入射至第二偏振片的光线为线偏振光线,无法从第二偏振片出射,因此避免了液晶显示面板1受力时发生的漏光现象,并且在不同视角下,光学补偿层15均可起到补偿作用。
示例的,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的面内相位延迟可以近似表示为R1=(ne-n0)*d1,其中,d1为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的厚度,ne为第一液晶分子层150非常光的折射率,n0为第一液晶分子层150寻常光的折射率。因此通过调整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的相关参数(如折射率性质、厚度)可以调整第一液晶分子层150补偿层的相位延迟。
因此,参考图4所示,本公开通过增加光学补偿层15后所产生的相位延迟来正向补偿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从而使得从光学补偿层15出射的光线的偏振态可以从点O2处移动到点O3处。
光学补偿层15在不同视角下均可起到补偿作用,因此从左侧和右侧观察液晶显示面板1时,本公开中液晶显示面板1的漏光亮度相对相关技术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的漏光亮度也是较小的,而从左侧和右侧观看液晶显示面板1时,可以用色偏来衡量液晶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因此本公开中液晶显示面板1的色偏程度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1的色偏程度较低,显示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L0状态下的漏光可以是正视角观看液晶显示面板1时出现的现象。而色偏,可以是在L0态下,从左侧或者右侧观看(侧视角)液晶显示面板1时出现的现象,色偏实质上也是由于漏光引起的。所以,在本公开可以降低液晶显示面板1漏光的亮度时,也可以降低色偏对应的亮度,从而改善液晶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参考图1a-图1g所示,第一液晶分子150′的长轴在第一配向膜14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方向和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在第三配向膜15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平行或大致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和第三配向膜151的方向相同时,第一液晶分子150′的长轴方向和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方向平行,从而使得第一液晶分子150′的长轴在第一配向膜14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方向和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在第三配向膜15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平行或大致平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和第三配向膜151的方向相反时,第一液晶分子150′的长轴方向和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方向大致平行,从而使得第一液晶分子150′的长轴在第一配向膜14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方向和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在第三配向膜15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平行或大致平行。
由于第一预倾角α、第二预倾角β和第三预倾角γ的度数较小,例如均为1°,所以即使预倾角的方向不同,但实际第一液晶分子150′的长轴方向和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方向也是大致平行的。
第一液晶分子150′的长轴方向和第二液晶分子140′的长轴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可以使得光学补偿层15实现对液晶层14的正向补偿,由于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可以设置的较大,因此正向补偿有利于降低光学补偿层15的厚度。
可选的,参考图1a、图1d、图1f和图1g所示,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和第三配向膜151的方向相同。
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和第三配向膜151的方向相同时,液晶显示面板1的制备工艺较为简单。
可选的,光学补偿层15的相位延迟与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之和等于第一波长的正整数倍;第一波长的范围为535nm±50nm。
通过调整光学补偿层15和/或液晶层14的液晶分子的折射率性质以及光学补偿层15和/或液晶层14的厚度,可以使得光学补偿层15的相位延迟与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之和等于第一波长的正整数倍。
光学补偿层15的相位延迟与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之和可以控制不同波长的光线的透光率。第一波长的范围为535nm±50nm,即第一波长的最小值为485nm,最大值为585nm,中位值为535nm。光学补偿层15的相位延迟与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之和为535nm时,不仅使得液晶显示面板1在呈现L0状态时,显著减小正视角和侧视角的漏光,又可以使从侧视角观察液晶显示面板1时,呈现的漏光偏蓝色。相比与红、黄、绿等色偏颜色,色偏偏蓝色更易被人接受。因此将第一波长范围设置在535nm±50nm,进一步提升了显示效果。
可选的,参考图1a、图1d、图1f和图1g所示,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和第三配向膜151的方向相同,且光学补偿层15的相位延迟与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之和等于第一波长的正整数倍;第一波长的范围为535nm±50nm。在该种结构中,第一配向膜141、第二配向膜142和第三配向膜151的制作较为简单,且能保证液晶显示面板1对第一波长的光的透过率较低,从而既保证了液晶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经过实验验证,在方位角均为45°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极化角位置观察相关技术(参考图3a)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时,液晶显示面板1出现漏光现象时,亮度随极化角变化的曲线为S1;在不同的极化角位置观察本公开中的采用图1a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1,液晶显示面板1出现漏光现象时,亮度随极化角的变化曲线为S2,从图5中明显可以看出,本公开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在出现漏光现象时,其漏光的亮度更低,因此本公开中液晶显示面板1的漏光现象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液晶显示面板1更不明显,也即,本公开中液晶显示面板1的品质更好。
可选的,光学补偿层15的相位延迟的范围为185nm±25nm;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的范围为350nm±25nm。光学补偿层15的相位延迟的最小值例如为160nm,最大值例如为210nm,中位值例如为185nm;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的最小值例如为325nm,最大值例如为375nm,中位值例如为350nm。
可选的,光学补偿层15的相位延迟与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之和等于第一波长的正整数倍;第一波长的范围为535nm±25nm。
可选的,光学补偿层15的相位延迟与液晶层14的相位延迟之和等于第一波长的正整数倍;第一波长为535nm。
可选的,参考图1f所示,第三配向膜151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
示例的,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和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可选的,参考图1d和图1e所示,第三配向膜151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11远离液晶层14的一侧。
示例的,参考图1d所示,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和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e所示,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和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
可选的,参考图1a和图1b所示,第三配向膜151设置于第二衬底基板12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
示例的,参考图1a所示,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又示例的,参考图1b所示,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
可选的,参考图1c所示,第三配向膜151设置于第二衬底基板12远离液晶层14的一侧。
参考图1c所示,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
光学补偿层15中的第一液晶分子150′固化于光学补偿层15中,第一液晶分子150′所处的位置和预倾角均是固定的,不受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电场影响,因此光学补偿层15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工艺需求等进行改变,以提高光学补偿层15针对不同液晶显示面板1的适应性。
可选的,参考图6a和图6b所示,光学补偿层15还包括第三衬底基板13,第三衬底基板13和第三配向膜151位于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的同侧或者异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衬底基板13的材料例如和第一衬底基板11、第二衬底基板12的材料相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衬底基板13的厚度小于等于第一衬底基板11和/或第二衬底基板12的厚度。
参考图6a所示,第三衬底基板13和第三配向膜151分别位于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的两侧,其中,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和第一配向膜141、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参考图6b所示,第三配向膜151位于第三衬底基板13上,即第三配向膜151和第三衬底基板13位于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的同侧,其中,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和第一配向膜141、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
液晶显示面板1中设置第三衬底基板13后,一方面,当第三配向膜151和第三衬底基板13位于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的异侧时,第三衬底基板13具有平坦作用,便于后续在第三衬底基板13远离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的一侧制作其它膜层,例如制作第二配向膜142;另一方面,当第三配向膜151和第三衬底基板13位于同侧时,在制作第三配向膜151时,可以直接在第三衬底基板13上制作,然后再将第三衬底基板13和第二衬底基板12进行对盒,注入第一液晶分子150′,形成第一液晶分子层150,从而使得第三配向膜151可以独立制作,且在制作第三配向膜151过程中的工艺条件(比如高温)不会影响第一衬底基板11或第二衬底基板12上已制作好的其它膜层,该其它膜层例如为薄膜晶体管层。
可选的,参考图6b所示,第三配向膜151和第二配向膜142设置于第三衬底基板13的相对两侧。
示例的,沿第三衬底基板13的厚度方向,第三衬底基板13的相对两侧例如为第三衬底基板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和第二配向膜142的配向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与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第三配向膜151和第二配向膜142设置于第三衬底基板13的相对两侧时,便于直接在第三衬底基板13上制作第三配向膜151和第二配向膜142,使得第三配向膜151和第二配向膜142的制备工艺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其它结构的制作(例如第二衬底基板12和第二衬底基板12)相对独立。由于第一衬底基板11和第二衬底基板12上往往还需要制作其它膜层,示例的,第一衬底基板11上还需要制作薄膜晶体管层,第二衬底基板12上还需要制作滤光层,因此第三配向膜151和第二配向膜142的制备工艺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其它结构独立时,一方面可以提高液晶显示面板1的制备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制作第三配向膜151和第二配向膜142时影响其它结构。
可选的,参考图6c和图6d所示,光学补偿层15还包括第四配向膜152,第四配向膜152设置于第三衬底基板13远离液晶层14的一侧或者第二衬底基板12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第四配向膜152配置为锚定第一液晶分子层150中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一液晶分子150′,使与第四配向膜152靠近的部分第一液晶分子150′产生第四预倾角θ;第四预倾角θ的方向与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
参考图6c所示,第四配向膜152设置于第三衬底基板13远离液晶层14的一侧,第三配向膜151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即,第三配向膜151和第四配向膜152相对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d和图6e所示,第三配向膜151设置于第三衬底基板13远离液晶层14的一侧,第四配向膜152设置于第二衬底基板12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
第四配向膜152的配向方向和第三配向膜151的配向方向相反。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c和图6d所示,当第一液晶分子层150中的第一液晶分子150′为一层结构时,第三配向膜151和第四配向膜152同时锚定该一层第一液晶分子150′,第四预倾角θ的大小和第三预倾角γ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该种结构中,第四配向膜152可以增加对第一液晶分子150′的锚定作用力,进一步固定第一液晶分子150′的位置恒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e所示,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的第一液晶分子150′为多层(至少两层)时,第三配向膜151可以锚定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一液晶分子150′,第四配向膜152可以锚定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一液晶分子150′,第四预倾角θ的大小和第三预倾角γ的大小相等或者大致相等,第四预倾角θ的方向和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相反或者大致相反,从而使得整个第一液晶分子层150中的第一液晶分子150′排列方向相同或者近似相同。第四配向膜152与第三配向膜151搭配使用,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液晶分子150′可以为多层结构,使得可作为第一液晶分子150′使用的液晶分子的可选种类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液晶显示面板1的生产成本。
可选的,参考图6c所示,第四配向膜152和第二配向膜142设置于第三衬底基板13的相对两侧。
在第三衬底上制作第四配向膜152和第二配向膜142,制作工艺较为简单。
可选的,参考图7所示,第三配向膜151设置于第二衬底基板12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第一液晶分子层150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还设有平坦层16,第二配向膜142设置于平坦层16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
平坦层16也称为OC(over coat)层,平坦层16的材料可以为有机物,例如为聚酰亚胺,平坦层16主要起平坦化作用,在第一液晶分子层150远离第二衬底基板12的一侧设置平坦层16后,可以为后续制作第二配向膜142提供较为平整的表面,提高制作的第二配向膜142的品质。
可选的,第一配向膜141、第二配向膜142、第三配向膜151和第四配向膜152的厚度范围例如为0.01μm-10μm。
在上述厚度范围内的各个配向膜(包括第一配向膜至第四配向膜)的厚度较小,有利于实现液晶显示面板1的轻薄化。
可选的,第一预倾角α、第二预倾角β和第三预倾角γ相等或大致相等。
第一预倾角α、第二预倾角β和第三预倾角γ相等或者大致相等,指的是预倾角的度数大小相等或者大致相等,而与其方向无关。
第一预倾角α、第二预倾角β和第三预倾角γ相等或者大致相等时,可以降低各个配向膜的制作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c所示,第一预倾角α、第二预倾角β、第三预倾角γ和第四预倾角θ相等或大致相等。
可选的,第一预倾角α、第二预倾角β、第三预倾角γ和第四预倾角θ的范围为2°±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倾角α、第二预倾角β、第三预倾角γ和第四预倾角θ不存在等于0°的情况。
示例的,第一预倾角α、第二预倾角β、第三预倾角γ和第四预倾角θ均等于2°。
又示例的,第一预倾角α、第二预倾角β、第三预倾角γ和第四预倾角θ均等于4°。
第一预倾角α、第二预倾角β、第三预倾角γ和第四预倾角θ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工艺条件进行选择,从而以降低液晶显示面板1工艺的制作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衬底基板11例如为阵列基板中的衬底,第二衬底基板12例如为彩膜基板中的衬底。
基于此,可选的,参考图8a所示,第一衬底基板11上还设有功能膜层17;光学补偿层15设置于功能膜层17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
功能膜层17例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像素电极层、公共电极层、数据线和绝缘层等,功能膜层17中的各膜层的具***置和具体结构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确定,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的,参考图8b所示,功能膜层17中的薄膜晶体管层170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薄膜晶体管层17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极和漏极与数据线171使用相同导电材料同层制作;在数据线171远离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设有依次层叠第一绝缘层172、公共电极层173、第二绝缘层174、像素电极层175和第三绝缘层176,其中像素电极层175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条状电极,公共电极层173包括呈面状结构的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均为透明的;第一绝缘层172、第二绝缘层174和第三绝缘层176的材料可以为无机材料,例如氧化硅、氮化硅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为有机材料,例如为聚酰亚胺,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图8b所示的结构中,相对于公共电极层173,像素电极层175更靠近液晶层14,因此像素电极为条状结构,公共电极为面状结构。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像素电极层175,公共电极层173更靠近液晶层14,因此公共电极为条状结构,像素电极为面状结构。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均为条状结构。
在此基础上,参考图9a-图9b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还包括第一偏振片18和第二偏振片19,且第一偏振片18的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片19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或者大致相互垂直。
示例的,第一偏振片18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11远离液晶层14的一侧,第二偏振片19设置于第二衬底基板12远离液晶层14的一侧。
第一偏振片18和第二偏振片19用于改变光线的偏振态,其中第一偏振片18用于使从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成为线偏振光线。
可选的,光学补偿层15为+A补偿膜层。+A补偿膜层满足nx>ny=nz,其中nx在该+A补偿膜层面内的X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y在该+A补偿膜层面内与X轴垂直的Y轴方向上的折射率,nz为在该+A补偿膜层厚度方向上的折射率。
参考图10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1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在第一衬底基板11的一侧形成第一配向膜141。
第一配向膜141的材料例如为聚酰亚胺,例如通过涂覆方式将聚酰亚胺涂覆在第一衬底基板11上,然后进行第一配向膜141的配向工艺。
S2、在第二衬底基板12的一侧第三配向膜151。
S3、在第三配向膜151上形成第一液晶分子层150并固化,第一液晶分子150′具有第三预倾角γ。
例如通过向第一液晶分子150′中添加聚合物,例如光聚合物或热聚合物,然后再通过紫外光、加热等使聚合物固化,从而实现对第一液晶分子层150的固化。
S4、在第一液晶分子层150上形成第二配向膜142。
S5、将形成有第一配向膜141的第一衬底基板11和形成有第二配向膜142的第二衬底基板12对盒,并在第一配向膜141和第二配向膜142之间形成第二液晶分子层140;其中,第二液晶分子层140中靠近第一配向膜141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140′具有第一预倾角α,第二液晶分子层140中靠近第二配向膜142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140′具有第二预倾角β。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与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反或大致相反,第三预倾角γ的方向与第一预倾角α的方向或第二预倾角β的方向相同或大致相同。
第一液晶分子150′和第二液晶分子140′可以是同一种液晶分子,也可以是不同种的液晶分子,只需满足本公开中液晶显示面板1的设计需求即可,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1的制备方法与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1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参考图7所示,在第一液晶分子层150上形成第二配向膜142之前,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液晶分子层150上形成平坦层16。平坦层16可以使得第一液晶分子层150靠近液晶层14的一侧表面更为平整,便于后续在平坦层16上制备第二配向膜14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
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之间;所述液晶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之间的第二液晶分子层;所述第一配向膜配置为锚定所述第二液晶分子层中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使与所述第一配向膜靠近的部分所述第二液晶分子产生第一预倾角;所述第二配向膜配置为锚定所述第二液晶分子层中与其靠近的部分第二液晶分子,使与第二配向膜靠近的部分所述第二液晶分子产生第二预倾角;所述第一预倾角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预倾角的方向相反;
光学补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膜或所述第二配向膜远离所述第二液晶分子层的一侧;所述光学补偿层包括第三配向膜和第一液晶分子层;所述第三配向膜配置为锚定所述第一液晶分子层中与其靠近的第一液晶分子,使与第三配向膜靠近的所述第一液晶分子产生第三预倾角;所述第三预倾角的方向与所述第一预倾角的方向或所述第二预倾角的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在所述第一配向膜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方向和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在所述第三配向膜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膜的配向方向、所述第二配向膜的配向方向和所述第三配向膜的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补偿层的相位延迟与所述液晶层的相位延迟之和等于第一波长的正整数倍;所述第一波长的范围为535nm±5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补偿层的相位延迟的范围为185nm±25nm;所述液晶层的相位延迟的范围为350nm±25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或者,第三配向膜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远离液晶层的一侧;
或者,所述第三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或者,所述第三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补偿层还包括第三衬底基板,所述第三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三配向膜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分子层的同侧或者异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三衬底基板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补偿层还包括第四配向膜,所述第四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三衬底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四配向膜配置为锚定所述第一液晶分子层中与其靠近的部分所述第一液晶分子,使与第四配向膜靠近的部分所述第一液晶分子产生第四预倾角;所述第四预倾角的方向与所述第三预倾角的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三衬底基板的相对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向膜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液晶分子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还设有平坦层,所述第二配向膜设置于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补偿层为+A补偿膜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倾角、所述第二预倾角和所述第三预倾角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倾角、所述第二预倾角和所述第三预倾角的范围为2°±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倾角、所述第二预倾角和所述第三预倾角的范围为2°±1°。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还设有功能膜层;所述光学补偿层设置于所述功能膜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CN202020512163.9U 2020-04-09 2020-04-09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1979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2163.9U CN211979379U (zh) 2020-04-09 2020-04-09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2163.9U CN211979379U (zh) 2020-04-09 2020-04-09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9379U true CN211979379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4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12163.9U Active CN211979379U (zh) 2020-04-09 2020-04-09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937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0478A (zh) * 2020-12-16 2021-01-15 北京瑞波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相延迟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WO2021139646A1 (zh) * 2020-01-10 2021-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140983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160280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023647A (zh) * 2020-04-09 2022-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3719B2 (en) 2020-01-10 2023-07-18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139646A1 (zh) * 2020-01-10 2021-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023647B (zh) * 2020-04-09 2024-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5023647A (zh) * 2020-04-09 2022-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230478B (zh) * 2020-12-16 2021-02-19 北京瑞波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相延迟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WO2022127771A1 (zh) * 2020-12-16 2022-06-23 北京瑞波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相延迟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US11927782B2 (en) 2020-12-16 2024-03-12 Beijing Rayboch Technology Co., Ltd. Phase retardation devic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230478A (zh) * 2020-12-16 2021-01-15 北京瑞波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相延迟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设备
US11868009B2 (en) 2020-12-28 2024-01-09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5210635A (zh) * 2020-12-28 2022-10-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210635B (zh) * 2020-12-28 202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140983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GB2610724A (en) * 2021-01-29 2023-03-1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298603A (zh) * 2021-01-29 2022-1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298603B (zh) * 2021-01-29 2023-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921376B2 (en) 2021-01-29 2024-03-05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160280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79379U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7675594B2 (e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948592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increasing viewing angle
US764311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6020316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442331B2 (en)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polarizing plates having compensation layer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0476543C (zh) 液晶显示器件
US8054433B2 (en) Viewing angle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7570335B2 (en)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US2006005584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66494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090101620A (ko) 시야각 보상필름 일체형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ips-lcd
US7961275B2 (en)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3030534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255058B1 (ko) 넓은시야각및높은콘트라스트를갖는액정표시장치
US8488089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4317714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積層位相差板
US816957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a phase-difference film and in-plane switching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a phase-difference film
KR20100069964A (ko) 광학 보상필름을 포함하는 수직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70003160A (ko) 시야각이 향상되는 액정표시소자
JP200609108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3514984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190302520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60103870A (ko) 액정분자가 호모지니어스 배향된 액정층을 갖는액정표시소자
KR101277548B1 (ko) 편광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