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7682U -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7682U
CN211697682U CN201720925287.8U CN201720925287U CN211697682U CN 211697682 U CN211697682 U CN 211697682U CN 201720925287 U CN201720925287 U CN 201720925287U CN 211697682 U CN211697682 U CN 211697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quality
concentration
actuator
electronic devic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52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皓然
黄启峰
韩永隆
蔡长谚
陈宣恺
李伟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252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7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7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7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与具有第二连接模块的电子装置电连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致动感测模块、微处理器及第一连接模块,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传感器及致动器,致动器邻设于传感器,接收致动器传送的气体,以感测并产生一空气质量信息;微处理器电连接致动感测模块;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微处理器,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用以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其中,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电子装置的第二连接模块,以传送该空气质量信息至电子装置。

Description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尤指一种能够及时通知用户空气质量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在生活上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重视,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PM2.5、一氧化氮、一氧化硫等等气体,环境中这些气体暴露会影响人体健康,严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因此环境空气质量好坏纷纷引起各国重视,为目前急需要去重视的课题。
如何确认空气质量的好坏,利用一种传感器来监测周围环境气体是可行的,若又能实时提供监测信息,警示处在环境中的人,能够实时预防或逃离,避免遭受环境中的气体暴露造成人体健康影响及伤害,利用传感器来监测周围环境可说是非常好的应用。
另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虽目前有大型环境监测基站作监测,但监测结果只能针对监测基站的周围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作监测,对于人类处于的近身环境空气质量无法有效精确作监测,例如,室内空气质量、身旁周围的空气质量就无法有效快速作监测,所以目前的空气质量监测无法做到随时随地有效检测。
有鉴于此,要如何能够随时随地的实时监测,以提供更精准及时的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与具有一第二连接模块的一电子装置连接,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一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一传感器及一致动器,该致动器邻设于该传感器,接收该致动器传送的气体,以感测并产生一空气质量信息;一微处理器,电连接该致动感测模块;一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微处理器,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用以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其中,该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二连接模块,以传送该空气质量信息至该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4A及图4B所示分别为本案的致动器采用流体致动器于不同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A及图4B所示的压电致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案的致动器采用流体致动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A至图7E所示为本案的致动器采用流体致动器作动的流程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10:致动感测模块
11:传感器
13:致动器、流体致动器
130:第一腔室
131:进气板
131a:进气孔
131b:总线孔
131c:中心凹部
132:共振片
132a:可动部
132b:固定部
132c:中空孔洞
133:压电致动器
1331:悬浮板
1331a:凸部
1331b:第二表面
1331c:第一表面
1332:外框
1332a:第二表面
1332b:第一表面
1332c:导电接脚
1333:支架
1333a:第二表面
1333b:第一表面
1334:压电片
1335:空隙
134a、134b:绝缘片
135:导电片
135a:导电接脚
h:间隙
20:微处理器
30:第一连接模块
40:电子装置
41:第二连接模块
42:电源
43、50:显示单元
60:承载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包括有一致动感测模块10、微处理器20及第一连接模块30,该致动感测模块10包含有一传感器11及一致动器13,该致动器13邻近设置于该传感器11,该致动器13用以外部空气吸入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中,使该传感器11检测受吸入的气体,以产生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其周围的一空气质量信息;该微处理器20电连接该致动感测模块10,用以驱动该致动器13作动,该第一连接模块30电连接该微处理器20及该致动感测模块10,且第一连接模块30更与另一电子装置40电连接,并电连接于该电子装置40的第二连接模块41;当该电子装置40的第二连接模块41电连接该第一连接模块30时,该电子装置40的电源42能够提供电力给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使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顺利作动,并且通过该第二连接模块41通过该第一连接模块30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并由该电子装置40的一显示单元 43显示。其中,该微处理器20为一特殊应用芯片(ASIC)。
上述的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的第一连接模块30与该电子装置 40的该第二连接模块41透过有线传输方式进行电连接及信息传输,该有线传输方式主要可采用USB、RS485、RS232、Modbus、KNX等通讯接口来进行有线传输作业。
请参阅图2,其为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可更包含一显示单元50,能够将该空气质量信息传递至该显示单元50,供用户能够通过显示单元50确认目前的空气质量。
其中,上述的电子装置40可将该空气质量信息结合一位置信息传递至一云端处理器(未图示),供其他用户可借由该云端处理器确认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其地点的空气质量状况。
上述的该电子装置40可为固定式电子装置,如桌面计算机,或可携式电子装置,如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机,或是为穿戴式装置,如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装置,但不以此为限。
上述的空气质量信息包含有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细悬浮微粒(PM2.5)浓度、悬浮微粒(PM10)浓度、臭氧(O3)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C)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氮、浓度、湿度等信息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此外,空气质量信息更可包含有病毒信息、细菌信息、微生物信息等信息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如图3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1亦可设置于一承载件60上,该乘载件60可为一帽子、一眼镜、一项链、一耳环、一耳机、一衣服、一口袋、一裤子、一手表、一手环、一手机、行动电源、一手机吊饰、一手机保护壳、一口罩、一皮夹、一皮包、一鞋子、一钥匙圈、一皮带的其中之一,为使用者外出时经常会配戴、携带的物品,将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设置于经常使用的物品上,不仅能够增加美观,更可增加实用性,且不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也可以避免使用者出门时却未携带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而无法检测空气质量的困扰。再者,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亦可嵌设于该承载件60内,并不以此为限。
上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1可将空气质量信息通过显示单元50 或是电子装置40的显示单元43(如图1所示)显示出来,供用户确认空气质量是否良好或危害人体,当空气质量不良或是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时,则尽快离开或提供防护措施。
请参阅图4A、图4B所示,本案实施例中,致动器13为一流体致动器做说明,以下说明以流体致动器同等代表此致动器13。本案的流体致动器13可为一压电致动泵的驱动结构,或者一微机电***(MEMS)泵的驱动结构。本实施例以下就以压电致动泵的流体致动器13的作动来说明:
又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流体致动器13包括进气板131、共振片132、压电致动器133、绝缘片134a、134b及导电片135等结构,其中压电致动器133对应于共振片132而设置,并使进气板131、共振片132、压电致动器133、绝缘片134a、导电片135及另一绝缘片134b等依序堆栈设置,其组装完成的剖面图是如图6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进气板131具有至少一进气孔131a,其中进气孔 131a的数量以4个为较佳,但不以此为限。进气孔131a是贯穿进气板131,用以供流体自装置外顺应大气压力的作用而自该至少一进气孔131a流入流体致动器13之中。进气板131上具有至少一总线孔131b,用以与进气板131另一表面的该至少一进气孔131a对应设置。于总线孔131b的中心交流处是具有中心凹部131c,且中心凹部131c是与总线孔131b相连通,借此可将自该至少一进气孔131a进入总线孔131b的流体引导并汇流集中至中心凹部1321c,以实现流体传递。于本实施例中,进气板131具有一体成型的进气孔131a、总线孔 131b及中心凹部131c,且于中心凹部131c处即对应形成一汇流流体的汇流腔室,以供流体暂存。于一些实施例中,进气板131的材质可为例如但不限于不锈钢材质所构成。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由该中心凹部131c处所构成的汇流腔室的深度与总线孔131b的深度相同,但不以此为限。共振片132是由一可挠性材质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且于共振片132上具有一中空孔洞132c,是对应于进气板131的中心凹部131c而设置,以使流体流通。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共振片132是可由一铜材质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
压电致动器133是由一悬浮板1331、一外框1332、至少一支架 1333以及一压电片1334所共同组装而成,其中,该压电片1334贴附于悬浮板 1331的第一表面1331c,用以施加电压产生形变以驱动该悬浮板1331弯曲振动,以及该至少一支架1333是连接于悬浮板1331以及外框1332之间,于本实施例中,该支架1333是连接设置于悬浮板1331与外框1332之间,其两端点是分别连接于外框1332、悬浮板1331,以提供弹性支撑,且于支架1333、悬浮板1331及外框1332之间更具有至少一空隙1335,该至少一空隙1335是与流体通道相连通,用以供流体流通。应强调的是,悬浮板1331、外框1332以及支架1333的型态及数量不以前述实施例为限,且可依实际应用需求变化。另外,外框1332是环绕设置于悬浮板1331的外侧,且具有一向外凸设的导电接脚1332c,用以供电连接之用,但不以此为限。
悬浮板1331是为一阶梯面的结构(如图5所示),意即于悬浮板 1331的第二表面1331b更具有一凸部1331a,该凸部1331a可为但不限为一圆形凸起结构。悬浮板1331的凸部1331a是与外框1332的第二表面1332a共平面,且悬浮板1331的第二表面1331b及支架1333的第二表面1333a亦为共平面,且该悬浮板1331的凸部1331a及外框1332的第二表面1332a与悬浮板1331 的第二表面1331b及支架1333的第二表面1333a之间是具有一特定深度。悬浮板1331的第一表面1331c,其与外框1332的第一表面1332b及支架1333的第一表面1333b为平整的共平面结构,而压电片1334则贴附于此平整的悬浮板 1331的第一表面1331c处。于另一些实施例中,悬浮板1331的型态亦可为一双面平整的板状正方形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可依照实际施作情形而任施变化。于一些实施例中,悬浮板1331、支架1333以及外框1332是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可由一金属板所构成,例如但不限于不锈钢材质所构成。又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压电片1334的边长是小于该悬浮板1331的边长。再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压电片1334的边长是等于悬浮板1331的边长,且同样设计为与悬浮板1331 相对应的正方形板状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流体致动器13的绝缘片134a、导电片135及另一绝缘片124b是依序对应设置于压电致动器133的下,且其形态大致上对应于压电致动器133的外框1332的形态。于一些实施例中,绝缘片134a、134b是由绝缘材质所构成,例如但不限于塑料,俾提供绝缘功能。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片135可由导电材质所构成,例如但不限于金属材质,以提供电导通功能。于本实施例中,导电片135上亦可设置一导电接脚135a,以实现电导通功能。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流体致动器13是依序由进气板131、共振片132、压电致动器133、绝缘片134a、导电片135及另一绝缘片134b等堆栈而成,且于共振片132与压电致动器133之间是具有一间隙h,于本实施例中,是于共振片132及压电致动器133的外框1332周缘之间的间隙h中填入一填充材质,例如但不限于导电胶,以使共振片132与压电致动器133的悬浮板1331的凸部1331a之间可维持该间隙h的深度,进而可导引气流更迅速地流动,且因悬浮板1331的凸部1331a与共振片132保持适当距离使彼此接触干涉减少,促使噪音产生可被降低。于另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借由加高压电致动器133的外框1332的高度,以使其与共振片122组装时增加一间隙,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4A及图4B、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当进气板131、共振片132与压电致动器133依序对应组装后,于共振片132具有一可动部132a 及一固定部132b,可动部132a处可与其上的进气板131共同形成一汇流流体的腔室,且在共振片132与压电致动器133之间更形成一第一腔室130,用以暂存流体,且第一腔室130是透过共振片132的中空孔洞132c而与进气板131 的中心凹部131c处的腔室相连通,且第一腔室130的两侧则由压电致动器133的支架1333之间的空隙1335而与流体通道相连通。
请参阅图4A、图4B、图6、图7A至图7E,本案的流体致动器 13的作动流程简述如下。当流体致动器13进行作动时,压电致动器133受电压致动而以支架1333为支点,进行垂直方向的往复式振动。如图7A所示,当压电致动器133受电压致动而向下振动时,由于共振片132是为轻、薄的片状结构,是以当压电致动器133振动时,共振片132亦会随的共振而进行垂直的往复式振动,即为共振片132对应中心凹部131c的部分亦会随的弯曲振动形变,即该对应中心凹部131c的部分是为共振片132的可动部132a,是以当压电致动器133向下弯曲振动时,此时共振片132对应中心凹部131c的可动部132a 会因流体的带入及推压以及压电致动器133振动的带动,而随着压电致动器133 向下弯曲振动形变,则流体由进气板131上的至少一进气孔131a进入,并透过至少一总线孔131b以汇集到中央的中心凹部131c处,再经由共振片132上与中心凹部131c对应设置的中空孔洞132c向下流入至第一腔室130中。其后,由于受压电致动器133振动的带动,共振片132亦会随的共振而进行垂直的往复式振动,如图7B所示,此时共振片132的可动部132a亦随的向下振动,并贴附抵触于压电致动器133的悬浮板1331的凸部1331a上,使悬浮板1331的凸部1331a以外的区域与共振片132两侧的固定部132b之间的汇流腔室的间距不会变小,并借由此共振片122的形变,以压缩第一腔室130的体积,并关闭第一腔室130中间流通空间,促使其内的流体推挤向两侧流动,进而经过压电致动器133的支架1333之间的空隙1335而向下穿越流动。之后,如图7C所示,共振片132的可动部132a向上弯曲振动形变,而回复至初始位置,且压电致动器133受电压驱动以向上振动,如此同样挤压第一腔室130的体积,惟此时由于压电致动器133是向上抬升,因而使得第一腔室130内的流体会朝两侧流动,而流体持续地自进气板131上的至少一进气孔131a进入,再流入中心凹部131c所形成的腔室中。之后,如图7D所示,该共振片132受压电致动器133 向上抬升的振动而共振向上,此时共振片132的可动部132a亦随的向上振动,进而减缓流体持续地自进气板131上的至少一进气孔131a进入,再流入中心凹部131c所形成的腔室中。最后,如图7E所示,共振片132的可动部132a亦回复至初始位置,由此实施态样可知,当共振片132进行垂直的往复式振动时,是可由其与压电致动器133之间的间隙h以增加其垂直位移的最大距离,换句话说,于该两结构之间设置间隙h可使共振片132于共振时可产生更大幅度的上下位移。是以,在经此流体致动器13的流道设计中产生压力梯度,使流体高速流动,并透过流道进出方向的阻抗差异,将流体由吸入端传输至排出端,以完成流体输送作业,即使在排出端有气压的状态下,仍有能力持续将流体推入流体通道,并可达到静音的效果,如此重复图7A至图7E的流体致动器13 作动,即可使流体致动器16产生一由外向内的流体传输。
综上所述,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有一致动感测模块、一微处理器及一第一连接模块,透过该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于另一电子装置的第二连接模块,使该电子装置的电源可提供电力给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透过用户手边的电子装置以取得电力,使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能够不受地域限制;该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一传感器及一致动器,致动器将气体传输至传感器,使传感器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气体,再通过该第一通信模块连接该电子装置,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至该电子装置,供用户通过该电子装置的显示单元确认空气质量信息,以达到随时随地确认空气质量的功效。是以,本案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极具产业的价值,爰依法提出申请。
本案得由熟习此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与具有一第二连接模块的一电子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
一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
一致动器;
一传感器,邻设于该致动器,接收该致动器传送的气体,以感测并产生一空气质量信息;以及
一微处理器,电连接该致动感测模块,用以驱动该致动器作动;
一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微处理器,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用以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
其中,该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二连接模块,以使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传送该空气质量信息至该电子装置并接收该电子装置提供的电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或该电子装置更包含有一显示单元,以显示该空气质量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一行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行动装置为一手机、一平板计算机及一笔记本电脑的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行动装置为一穿戴式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穿戴式装置为一手表、一智能手环及一智能眼镜的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一固定式电子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信息为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细悬浮微粒(PM2.5)浓度、悬浮微粒(PM10)浓度、臭氧(O3)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C)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氮浓度、湿度浓度、酒精浓度、氮气浓度、甲醇浓度的至少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信息为病毒信息、细菌信息、微生物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为一压电致动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泵包含有:
一进气板,具有至少一进气孔、至少一总线孔及构成一汇流腔室的一中心凹部,该至少一进气孔供导入流体,该总线孔对应该进气孔,且引导该进气孔的流体汇流至该中心凹部所构成的该汇流腔室;
一共振片,具有一中空孔洞对应于该汇流腔室,且该中空孔洞的周围为一可动部;以及
一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相对应设置;
其中,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器之间具有一间隙形成一第一腔室,以使该压电致动器受驱动时,使流体由该进气板的该至少一进气孔导入,经该至少一总线孔汇集至该中心凹部,再流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洞,以进入该第一腔室内,由该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的可动部产生共振传输流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电致动器包含有:
一悬浮板,为一正方形结构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且可弯曲振动;
一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的外侧;
至少一支架,连接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以提供弹性支撑;以及
一压电片,具有一边长,该边长为小于或等于该悬浮板的一边长,且该压电片为贴附于该悬浮板的一第一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该悬浮板弯曲振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处理器为一特殊应用芯片。
14.一种空气质量通报装置,设置于一承载件上,并与具有一第二连接模块的一电子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包含:
一致动感测模块,包含有:
一致动器;
一传感器,邻设于该致动器,接收该致动器传送的气体,以感测并产生一空气质量信息;以及
一微处理器,电连接该致动感测模块,用以驱动该致动器作动;
一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微处理器,接收该空气质量信息,用以传递该空气质量信息;
其中,该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二连接模块,使该空气质量通报装置传送该空气质量信息至该电子装置并接收该电子装置提供的电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为一帽子、一眼镜、一项链、一耳环、一耳机、一衣服、一口袋、一手表、一手环、一手机、一行动电源、一手机吊饰、一手机保护壳、一口罩、一皮夹、一皮包、一鞋子、一钥匙圈、一皮带的其中之一。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信息为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细悬浮微粒(PM2.5)浓度、悬浮微粒(PM10)浓度、臭氧(O3)浓度、挥发性有机物(VOC)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氮浓度、湿度浓度、酒精浓度、氮气浓度、甲醇浓度的至少其中之一。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质量信息为病毒信息、细菌信息、微生物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为一压电致动泵。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泵包含有:
一进气板,具有至少一进气孔、至少一总线孔及构成一汇流腔室的一中心凹部,该至少一进气孔供导入流体,该总线孔对应该进气孔,且引导该进气孔的流体汇流至该中心凹部所构成的该汇流腔室;
一共振片,具有一中空孔洞对应于该汇流腔室,且该中空孔洞的周围为一可动部;以及
一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相对应设置;
其中,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器之间具有一间隙形成一第一腔室,以使该压电致动器受驱动时,使流体由该进气板的该至少一进气孔导入,经该至少一总线孔汇集至该中心凹部,再流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洞,以进入该第一腔室内,由该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的可动部产生共振传输流体。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气质量通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电致动器包含有:
一悬浮板,为一正方形结构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且可弯曲振动;
一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的外侧;
至少一支架,连接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以提供弹性支撑;以及
一压电片,具有一边长,该边长为小于或等于该悬浮板的一边长,且该压电片为贴附于该悬浮板的一第一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该悬浮板弯曲振动。
CN201720925287.8U 2017-07-27 2017-07-27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Active CN211697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5287.8U CN211697682U (zh) 2017-07-27 2017-07-27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5287.8U CN211697682U (zh) 2017-07-27 2017-07-27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7682U true CN211697682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69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5287.8U Active CN211697682U (zh) 2017-07-27 2017-07-27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76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735A (zh) * 2017-07-27 2019-02-05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735A (zh) * 2017-07-27 2019-02-05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0691B (zh) 空氣品質通報裝置
TWI656517B (zh) 具致動傳感模組之裝置
TWI667636B (zh) 具致動傳感模組之裝置
EP3434994A1 (en) Air quality notification device
TWI652652B (zh) 具致動傳感模組之裝置
TWI650545B (zh) 致動傳感模組
TWM552576U (zh) 空氣品質通報裝置
TWI650543B (zh) 具致動傳感模組之裝置
TW201911065A (zh) 致動傳感模組之資訊傳輸系統
TWM553418U (zh) 致動傳感模組
TWM553417U (zh) 具致動傳感模組之裝置
CN208188080U (zh) 气体检测装置
TWM554165U (zh) 具致動傳感模組之裝置
TWI684730B (zh) 空氣過濾防護器之驅動及資訊傳輸系統
CN211697682U (zh)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TWM552227U (zh) 具致動傳感模組之裝置
TWM552575U (zh) 空氣品質通報裝置
CN109307732A (zh)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TWI676968B (zh) 空氣品質通報裝置
TWM552577U (zh) 空氣品質通報裝置
TWM554563U (zh) 具致動傳感模組之裝置
CN208937551U (zh) 空气质量通报装置
CN208721638U (zh) 气体检测装置
CN211425507U (zh) 具致动传感模块的装置
TWI678521B (zh) 氣體偵測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