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0834U - 止水带 - Google Patents

止水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0834U
CN211690834U CN201922325956.XU CN201922325956U CN211690834U CN 211690834 U CN211690834 U CN 211690834U CN 201922325956 U CN201922325956 U CN 201922325956U CN 211690834 U CN211690834 U CN 211690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water stop
waterstop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259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蕊
杨进新
付云升
石维新
张奇
付帮磊
吴明哲
张胜勇
许光卓
于心悦
丁艳辉
杨晓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Priority to CN2019223259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0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0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0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具体地涉及一种止水带。一种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连接管、进水管和排气管;止水带本体,包括结构区和位于结构区两侧的防水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止水带本体内,所述连接管的上具有与所述止水带本体外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止水带本体的防水区;进水管与排气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气管安装在所述止水带本体的结构区上且与所述连接管相互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止水带本体内部设置连接管,在连接管上设置连接到防水区的出水口,在利用进水管对连接管施加水压,利用排气管排空连接管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内水压下降情况便可判断止水带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止水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具体地涉及一种止水带。
背景技术
止水带是一种建筑领域使用的防渗漏的设备,按用途可以细分为变形缝用止水带(B);施工缝用止水带(S);有特殊耐老化要求的接缝用止水带 (J)。
橡胶止水带主要用于混凝土现浇时设在施工缝及变形缝内与混凝土结构成为一体的基础工程,如地下设施、隧道涵洞、输水渡槽、拦水坝、贮液构筑物等。橡胶止水带是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部分或全部浇注埋进混凝土中。在浇埋混凝土以前先要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接头部分粘接紧固,再充分浇捣,震荡混凝土来定位止水带,使其与混凝土良好的结合,以免影响止水效果。
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同,止水带安装、止水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也有很大差别,导致部分工程止水带不能起到较好的止水作用,伸缩缝渗水、漏水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工程中,缺乏提前检测伸缩缝渗漏措施,直至后期工程进行闭水、水压试验时检测渗漏,不仅影响工期,而且现有的闭水和压水实验用水量大,对水资源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止水带施工安装完成后,实际止水效果难以立即检验的问题,提供一种止水带,该止水带能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快速检验止水带的止水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连接管、进水管和排气管;
止水带本体,包括结构区和位于结构区两侧的防水区;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止水带本体内,所述连接管的上具有与所述止水带本体外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止水带本体的防水区;
进水管与排气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气管安装在所述止水带本体的结构区上且与所述连接管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包括主连接管和辅连接管;主连接管,所述主连接管沿着所述止水带本体的第一方向延伸;辅连接管,所述辅连接管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辅连接管一端与所述主连接管道连通,另一端具有所述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主连接管沿着所述止水带本体的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止水带本体。
优选的,所述辅连接管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辅连接管分布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的防水区内。
优选的,所述主连接管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连接管任意一处的横截面分隔成两个独立通道;每个独立通道均连接有独立所述辅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辅连接管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辅连接管沿所述主连接管的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在一侧的所述防水区内,且所述辅连接管与其中一个所述独立通道连通;另一侧的所述防水区内对称设置有相同的且与另一个所述独立通道连通的所述辅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气管包括多个,每个单独的所述独立通道都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进水管和至少一个所述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中部,且垂直于所述止水带本体;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止水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丝扣用于封堵所述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中部,且垂直于所述止水带本体;所述排气管原理所述止水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丝扣用于封堵所述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为允许水从所述连接管内部流向外部的单向出水口,所述单向出水口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的所述防水区上。
优选的,所述单向出水口为锥形,锥形的单向出水口底面一侧靠近所述连接管,顶点一侧通所述止水带本体外。
在现有技术中,要对止水带的防水效果进行检验需要在施工完成后工程验收阶段在埋设有止水带的区域加装加压设备,对止水带区域进行压水试验,如果不合格将会影响工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止水带本体内部设置连接管,在连接管上设置连接到防水区的出水口,在利用进水管对连接管施加水压,利用排气管排空连接管内的空气,通过连接管内水压下降情况便可判断止水带的防水效果;若连接管内水压保持稳定,则说明止水带防水效果良好能够不渗不漏,若连接管内水压快速下降则说明连接管内的液体从出水孔通过止水带与混凝土的缝隙持续渗漏,水带防水效果不能达到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止水带截取一段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止水带截取另一段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止水带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止水带使用在圆形涵洞时垂直于涵洞轴线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止水带本体 11-结构区
12-防水区 20-进水管
30-连接管 31-主连接管
31a-左半圆管 31b-右半圆管
32-辅连接管 40-出水口
5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附图3中所示关系,“内、外”是指装置本身的内外关系。
为解决止水带施工后难以快速检测止水带止水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10、连接管30、进水管20和排气管50;止水带本体10,包括结构区11和位于结构区11两侧的防水区12;连接管 30,所述连接管30设置于所述止水带本体10内,所述连接管30的上具有与所述止水带本体10外连通的出水口40,所述出水口40位于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防水区12;进水管20与排气管50,所述进水管20和所述排气管50 安装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结构区11上且与所述连接管30相互连通。
其中止水带本体10可以是橡胶止水带(R)或者塑料止水带(P)也可以是金属止水带(M)。如图1到图3所示,止水带本体10包括结构区11 和位于结构区11两侧的防水区12为现有止水带的通用结构,防水区12也就是在施工后会埋设在混凝土中的部分,结构区11是处于两个混凝土中间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在止水带本体10内部设置有连接管30,所述连接管30可以是埋设在止水带本体10内的单独管道,优选的当止水带的材质为橡胶或者塑料时,可采用直接成型的方法在止水带本体10内部形成空腔来形成连接管30。在连接管30上具有出水口40,所述出水口40位于止水带本体10的防水区12中,在使用时会被埋设在混凝土内部。在止水带本体10上具有进水管20和排气管50,进水管20和排气管50需要安装在止水带本体10的结构,防止在施工后进水管20和排气管50被埋在混凝土内部影响正常工作,进水管20和排气管50均与止水带本体10内部的连接管30连通。
在实际使用时排气管50与连接管30的交汇点在施工时需要位于整个连接管30的最高点,如图4中所示,图中为止水带用在圆形涵洞时的情形,整个止水带被加工成环形,施工时需要将排气管50置于最上方,从进水管 20向连接管30内注入液体,连接管30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50排出,待空气排空封堵排气管50然后向连接管30内继续加压通过压力下降情况即可判断位于防水区12内的出水口40是否已经被混凝土封堵严密,从而判断防水区12与混凝土的渗水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水带,所述连接管30包括主连接管31和辅连接管 32;所述主连接管31沿着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也就是沿着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轴线方向,或者平行于所述止水带本体 10的轴线方向,优选的,将主连接管31设置在止水带本体10的结构区11 内,便于所述进气管与排气管50连接所述主连接管31。进一步优选的,接管沿着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止水带本体10,这样能够将多个止水带拼接使用,以延长止水带的长度。
所述辅连接管32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辅连接管32一端与所述主连接管31道连通,另一端具有所述出水口40,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以便于本实用新型止水带的制造。所述辅连接管32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辅连接管32分布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0两侧的防水区12内。
通过在一个主连接管31上连通多个辅连接管32,在辅连接管32的另一端设置出水口40,能够在仅仅设置一组进水管20和排气管50进行一次加压实验的情况下,测试多个地点的渗漏情况,提高了对止水带防水效果的测试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水带,在主连接管31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连接管31任意一处的横截面分隔成两个独立通道;每个独立通道均连接有独立所述辅连接管32。优选的将隔板设置为平面的结构,并使得隔板与主连接管31的中心轴平行或者重合;进一步优选的,将主连接管31设置为圆形,令隔板与主连接管31的轴线重合并使得隔板垂直于止水带本体10,如图3中所示,通过隔板能够将所述止水带本体10将所述主连接管31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半圆管,左半圆管31a和右半圆管31b。
同时,多个所述辅连接管32沿所述主连接管31的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在一侧的所述防水区12内,且所述辅连接管32与其中一个所述独立通道连通;另一侧的所述防水区12内对称设置有相同的且与另一个所述独立通道连通的所述辅连接管32。也就是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将止水带分成两个对称的结构,位于两侧防水区12内的辅连接管32分别连接各自的独立通道,使得两侧的防水区12内的连接管30独立工作互不干扰。
通过以上设置能够在一侧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即可对这一侧的防水效果进行测试,同时也可以在测试中分别测试两侧的防水效果,已确定是哪一侧的止水带的防水效果不佳。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20和所述排气管50包括多个,每个单独的所述独立通道都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进水管20和至少一个所述排气管50。在每个单独的独立通道内都设置有进水管20和排气管50才能够对每个独立通道单独进行测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水带,所述进水管20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0中部,且垂直于所述止水带本体10;所述进水管20远离所述止水带本体10 的一端设置有丝扣用于封堵所述进水管20。所述排气管50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0中部,且垂直于所述止水带本体10;所述排气管50原理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一端设置有丝扣用于封堵所述进水管20。其中丝口封堵也可采用其他诸如法兰或者塞子。
为防止在施工中,混凝土从出水口40流入连接管30影响测试精度,所述出水口40为允许水从所述连接管30内部流向外部的单向出水口,所述单向出水口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0两侧的所述防水区12上。液体能够通过所述出水口40从所述止水带本体10内流向止水带本体10外。优选的,所述单向出水口为锥形,锥形的单向出水口底面一侧靠近所述连接管30,顶点一侧通所述止水带本体10外。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带本体(10)、连接管(30)、进水管(20)和排气管(50);
止水带本体(10),包括结构区(11)和位于结构区(11)两侧的防水区(12);
连接管(30),所述连接管(30)设置于所述止水带本体(10)内,所述连接管(30)的上具有与所述止水带本体(10)外连通的出水口(40),所述出水口(40)位于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防水区(12);
进水管(20)与排气管(50),所述进水管(20)和所述排气管(50)安装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结构区(11)上且与所述连接管(30)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0)包括主连接管(31)和辅连接管(32);
主连接管(31),所述主连接管(31)沿着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第一方向延伸;
辅连接管(32),所述辅连接管(32)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辅连接管(32)一端与所述主连接管(31)道连通,另一端具有所述出水口(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管(31)沿着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止水带本体(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连接管(32)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辅连接管(32)分布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0)两侧的防水区(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管(31)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连接管(31)任意一处的横截面分隔成两个独立通道;每个独立通道均连接有独立所述辅连接管(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连接管(32)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辅连接管(32)沿所述主连接管(31)的轴线方向等间距设置在一侧的所述防水区(12)内,且所述辅连接管(32)与其中一个所述独立通道连通;
另一侧的所述防水区(12)内对称设置有相同的且与另一个所述独立通道连通的所述辅连接管(3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和所述排气管(50)包括多个,每个单独的所述独立通道都连通有至少一个所述进水管(20)和至少一个所述排气管(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0)中部,且垂直于所述止水带本体(10);
所述进水管(20)远离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一端设置有丝扣用于封堵所述进水管(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50)设置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0)中部,且垂直于所述止水带本体(10);
所述排气管(50)原理所述止水带本体(10)的一端设置有丝扣用于封堵所述进水管(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40)为允许水从所述连接管(30)内部流向外部的单向出水口,所述单向出水口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止水带本体(10)两侧的所述防水区(1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出水口为锥形,锥形的单向出水口底面一侧靠近所述连接管(30),顶点一侧通所述止水带本体(10)外。
CN201922325956.XU 2019-12-20 2019-12-20 止水带 Active CN211690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5956.XU CN211690834U (zh) 2019-12-20 2019-12-20 止水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5956.XU CN211690834U (zh) 2019-12-20 2019-12-20 止水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0834U true CN211690834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3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25956.XU Active CN211690834U (zh) 2019-12-20 2019-12-20 止水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08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1842A (zh) * 2021-01-27 2021-06-08 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涵管止水堵漏施工方法
CN114960749A (zh) * 2022-06-21 2022-08-30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隧道变形缝内装可卸式止水带及实时监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1842A (zh) * 2021-01-27 2021-06-08 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涵管止水堵漏施工方法
CN114960749A (zh) * 2022-06-21 2022-08-30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隧道变形缝内装可卸式止水带及实时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90834U (zh) 止水带
CN212153762U (zh) 止水带
SK280036B6 (sk) Spôsob zhotovenia betónových stien v spínanom debn
CN111424613B (zh) 一种碾压混凝土大坝贯穿性裂缝处理方法
CN111851599B (zh) 房屋建筑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681535B (zh) 竖直穿楼板管道用防水密封组件及其渗漏检测与施工方法
CN110017166A (zh) 富水洞段混凝土衬砌的仓内排水装置及施工方法
KR101396514B1 (ko) 수자원 취수를 위한 조립식 취수탑의 도수관 연결장치 구조
CN109162729B (zh) 多开口多管节式大断面隧道及建造方法、管节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1340684U (zh) 混凝土拱坝或重力式拱坝的横缝灌浆管路及其制作模芯
CN210141963U (zh) 一种排水管道灌水试验装置
US5293719A (en) Sewer chimney coupling
CN112504943A (zh) 一种测定施工缝止水带防水性能的原位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4277818U (zh) 一种测定施工缝止水带防水性能的原位试验装置
CN111005326A (zh) 一种混凝土管涵
CN219909086U (zh) 一种止水带及建筑物
CN216107888U (zh) 后浇带防渗装置及市政道路工程结构
CN113737803B (zh) 用于灌注桩后压浆的注浆施工方法
CN220581884U (zh) 一种留置刚性穿墙管防水结构
CN214836406U (zh) 一种装配式隧道结构同步注浆增强装置
CN22058190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承插式水泥涵管
CN114960772B (zh)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接驳口的预制接头
CN220644259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防渗墙缺陷修补的双向灌浆装置
CN220647051U (zh) 填方路基输水管道结构
CN220451030U (zh) 一种便于清淤的混凝土污水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