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1097U - 扭力输出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扭力输出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1097U
CN211541097U CN202020092716.XU CN202020092716U CN211541097U CN 211541097 U CN211541097 U CN 211541097U CN 202020092716 U CN202020092716 U CN 202020092716U CN 211541097 U CN211541097 U CN 211541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que
ring
adjusting ring
gear
torqu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927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esh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eshu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esh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927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1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1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1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力输出工具,包括:沿第一轴线方向由后到前依次设置的电机、齿轮箱以及主轴;齿轮箱内设置有行星减速结构,行星减速结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以及内齿圈;扭力调节环,扭力调节环能在齿轮箱上前后移动;弹性件支座,与扭力调节环连接;弹性件,设于弹性件支座上;换挡销,换挡销的后端与内齿圈的前端抵接,以顶紧内齿圈,换挡销的前端与弹性件抵接;弹性件支座至少部分套设于扭力调节环上,使弹性件支座至少部分和扭力调节环在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上重叠;弹性件设于扭力调节环在第一轴线方向的轴向投影内。将弹性件支座嵌套在扭力调节环上,可缩短整机轴向长度;将弹性件设置于扭力调节环的轴向投影内,可减小整机径向尺寸。

Description

扭力输出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力输出工具。
背景技术
扭力输出工具是利用电机作为驱动件的电动工具,将电机的转矩通过齿轮箱减速传动后,传递到前端的主轴上,使主轴转动,实现扭力的输出。一般扭力输出工具上设置有扭力调节机构,扭力调节机构作用于齿轮箱的内齿圈上,以调节主轴输出的扭力,现有的扭力输出工具的扭力调节机构中,各部件的配合不够紧凑,部件的排布不够合理,导致扭力输出工具的轴向和径向尺寸都较大,整体不够便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力输出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扭力输出工具的扭力调节机构中各部件的配合不紧凑导致扭力输出工具的轴向和径向尺寸较大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扭力输出工具,包括:
沿第一轴线方向由后到前依次设置的电机、齿轮箱以及主轴;
其中,齿轮箱内设置有行星减速结构,行星减速结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以及内齿圈;
扭力调节环,套设于齿轮箱的前端,扭力调节环能在齿轮箱上前后移动;
弹性件支座,与扭力调节环连接;
弹性件,设于弹性件支座上;
换挡销,穿设于齿轮箱的壳体上,换挡销的后端与内齿圈的前端抵接,以顶紧内齿圈,换挡销的前端与弹性件抵接;
弹性件支座至少部分套设于扭力调节环上,使得所述弹性件支座至少部分和所述扭力调节环在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上重叠;弹性件设置于扭力调节环在第一轴线方向的轴向投影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齿轮箱的壳体前端设置有外螺纹,扭力调节环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扭力调节环通过螺纹配合与齿轮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支座的内壁设置有台阶面,台阶面与扭力调节环的后端配合,以使弹性件支座部分套设于扭力调节环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扭力调节环的后端设置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向后延伸,所述凸起与所述弹性件支座的所述台阶面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凸起的外径小于扭力调节环前端的外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为弹簧,弹簧为若干条,若干条弹簧沿弹性件支座的周向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支座上设置有定位柱,弹簧套设于定位柱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柱设于扭力调节环在第一轴线方向的轴向投影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扭力输出工具还包括:
扭力调节杯,设于扭力输出工具的外壳的前端,且与扭力调节环连接,以使扭力调节杯带动扭力调节环移动;
其中,扭力调节环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凸耳,扭力调节杯的内壁设置有与凸耳适配的卡槽,卡槽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凸耳设于卡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挡销为若干个,若干个换挡销沿内齿圈的周向分布,若干换挡销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扭力调节环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将弹性件支座嵌套在扭力调节环上,可以缩短扭力输出工具的轴向尺寸;弹性件设置于扭力调节环在第一轴线方向的轴向投影内,可缩短扭力输出工具的径向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扭力输出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扭力输出工具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扭力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弹性件支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扭力输出工具;101-第一轴线;10-电机;20-齿轮箱;30-主轴;40-外壳;50-扭力调节环;60-弹性件支座;70-弹性件;80-换挡销;90-垫片;110-扭力调节杯;
21-行星轮;22-内齿圈;23-前壳;231-外螺纹;51-内螺纹;52-凸耳;53-凸起;61-台阶面;62-定位柱;63-柱形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扭力输出工具100包括沿第一轴线101方向由后到前依次设置的电机10、齿轮箱20以及主轴30。主轴30设于扭力输出工具100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扭力输出工具100为电钻,主轴30用于与电钻的钻头连接,实现钻孔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扭力输出工具100包括外壳40,电机10、齿轮箱20及主轴30设置在外壳40中。
齿轮箱20内设置有行星减速结构,以将电机10的转矩减速输出。如图3所示,行星减速结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21以及内齿圈22,行星减速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齿轮箱20内的行星减速结构可为多级,也可以为一级,在此不作限制。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两级行星减速,如图3所述,最后一级行星减速结构的行星轮21与主轴30连接,以将转矩传递给主轴30。
如图3所示,扭力输出工具100还包括扭力调节环50,扭力调节环50套设于齿轮箱20的前端,具体为套设在齿轮箱20的前壳23上,扭力调节环23能在齿轮箱20上前后移动,便于通过移动扭力调节环23来顶紧或松开齿轮箱20内的内齿圈22,实现扭力调节。
扭力输出工具100还包括弹性件支座60,弹性件支座60与扭力调节环50连接,可跟随扭力调节环50一起移动。弹性件支座60上设置有弹性件70,弹性件70与换挡销80连接,而换挡销80抵接在内齿圈22上,以顶紧内齿圈22或松开内齿圈22。具体的,如图3所示,换挡销80穿设于齿轮箱20的壳体上,换挡销20的后端与内齿圈22的前端抵接,以顶紧内齿圈22,换挡销20的前端与弹性件70抵接,而弹性件70是设置在弹性件支座60上的,弹性件支座60与扭力调节环50连接,当扭力调节环50在外力作用下沿着齿轮箱22前后移动时,带动弹性件支座60前后移动,进而顶紧或放松弹性件70,弹性件70进一步顶紧或放松换挡销80,那么就能实现换挡销80将内齿圈22顶紧或放松了,这样就实现扭力的调节。具体如何通过顶紧和放松内齿圈22来实现扭力调节的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齿轮箱20内设置有多级行星减速结构时,与换挡销80抵接的内齿圈22为直接与主轴30连接的行星减速结构的内齿圈22,即如图3所示中最前级的行星减速结构的内齿圈22,由图3可明显看出换挡销80抵接在最前级的行星减速结构的内齿圈22上。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弹性件支座60至少部分套设于扭力调节环50上,即弹性件支座60在第一轴线101方向上,有一段搭在扭力调节环50上,这样可使得弹性件支座60至少部分和扭力调节环50在第一轴线101的径向方向上重叠,将弹性件支座60嵌套在扭力调节环50,可减小整机沿第一轴线101方向上的尺寸。此外,弹性件70设置于扭力调节环50在第一轴线101方向的轴向投影内,这样可以避免弹性件70在径向上占用较大空间,可以减小整机径向尺寸,使扭力输出工具100更便携,能适用于更多的作业场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扭力调节环50与齿轮箱20的壳体通过螺纹配合,当旋转扭力调节环50时,即可使扭力调节环50在齿轮箱20的壳体上移动。具体的,齿轮箱20的壳体前端设置有外螺纹231,及齿轮箱20的前壳23上设置有外螺纹231,如图3和图4所示,扭力调节环50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231适配的内螺纹51,通过内螺纹51和外螺纹231的配合,使扭力调节环50与齿轮箱20连接,在旋转扭力调节环50时,扭力调节环50能通过螺纹在齿轮箱20上前后移动,进而实现扭力输出工具100的扭力调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弹性件支座60的内壁设置有台阶面61,台阶面61用于将弹性件支座60嵌套在扭力调节环50上,台阶面61与扭力调节环50的后端配合,以使弹性件支座60部分套设于扭力调节环50上。装配时,将弹性件支座60从扭力调节环50的后端套入扭力调节环50,台阶面61抵靠在扭力调节环50的后端面,以实现装配的定位。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扭力调节环50的后端设置有一圈凸起53,凸起53沿第一轴线101方向向后延伸,以形成一个与弹性件支座60连接的连接部,凸起53与弹性件支座60的台阶面61配合,以使弹性件支座60嵌套在扭力调节环50上。
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凸起53的外径小于扭力调节环50前端的外径,以使凸起53在扭力调节环50的后端形成一个直径较小的圆柱,弹性件支座60则套设在此直径较小的圆柱上,而扭力调节环50的前端直径较大的部分则用于定位弹性件支座60的前端,弹性件支座60装配到扭力调节环50上后,弹性件支座60的前端面抵靠在扭力调节环50的前端直径较大的部分上,已实现弹性件支座60与扭力调节环50的装配定位。
如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件70为弹簧,弹簧为若干条,若干条弹簧沿弹性件支座60的周向分布。设置多条弹簧可提升弹簧顶紧换挡销80的顶紧力,且多条弹簧均匀分布在弹性件支座60的周向,使的顶紧力更均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弹性件支座60上设置有定位柱62,弹簧套设于定位柱62上,设置了定位柱62可便于弹簧的安装和定位,直接将弹簧的前端卡在定位柱62上即可。作为优选,定位柱6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弹簧的内径,最好是定位柱62的直径等于弹簧的内径,这样既可以使弹簧能套入定位柱62上,又可以避免由于定位柱62的直径较小而导致弹簧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62的周围设有柱形壁63,柱形壁63围绕在定位柱62周围,可进一步对弹簧进行限位,避免弹簧松动。
更进一步的,定位柱62设于扭力调节环50在第一轴线101方向的轴向投影内,以缩小扭力输出工具100的径向尺寸,使整体结构更紧凑。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沿第一轴线101方向上弹簧设于换挡销80的前方,也就是说在沿第一轴线101的方向上,弹性件70和换挡销80一前一后设置,这样可以避免弹性件70和换挡销80在径向上重叠,可以减小整机径向尺寸。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弹性件70与换挡销80之间垫设有垫片90。垫片90为环形,套设在齿轮箱20的壳体上,弹性件70顶在垫片90,垫片90顶在换挡销80上。设置了垫片90后,弹性件70的位置就不需要与换挡销80的位置一一对应,由于垫片90为环形,将一片垫片90垫在换挡销80的前端,然后再将弹性件70的后端顶在垫片90上即可使弹性件70顶紧换挡销80了。如果没有垫片90,每个换挡销80上都需要设置一个与之抵接的弹性件70,装配难度较大。
如图1-3所示,扭力输出工具100还包括扭力调节杯110,扭力调节杯110用于旋转扭力调节环50,扭力调节杯110设置在扭力输出工具100的外壳40的前端,且与扭力调节环50连接,旋转扭力调节杯110时,可带动扭力调节环50在齿轮箱20上旋转,进而使扭力调节环50在齿轮箱20上前后移动,进而压紧或放松弹性件70、换挡销80,最后压紧或放松内齿圈22,实现扭力的调节。
如图4所示,扭力调节环50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凸耳52,扭力调节杯110的内壁设置有与凸耳52适配的卡槽,卡槽沿第一轴线101方向延伸,凸耳52设于卡槽中,以使扭力调节环50与扭力调节杯110连接,使扭力调节环50可以跟随扭力调节杯110转动。同时,由于扭力调节环50与齿轮箱20壳体螺纹连接,当扭力调节环50跟随扭力调节杯110转动的同时,扭力调节环50还会在齿轮箱20壳体上沿第一轴线101方向移动,以推动换挡销80顶紧或放松内齿圈22。由于扭力调节杯110上的卡槽沿第一轴线101方向延伸,也为凸耳52沿第一轴线101方向的移动提供了空间。
如图3所示,换挡销80为若干个,若干个换挡销80沿内齿圈22的周向分布,由于若干换挡销80沿周向分布,所以形成了一个圆形,若干换挡销80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扭力调节环50的外径,这样就使得换挡销80分布在扭力调节环50沿第一轴线101方向的轴向投影范围内,减小扭力输出工具100的径向尺寸。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扭力输出工具,包括:
沿第一轴线方向由后到前依次设置的电机、齿轮箱以及主轴;
其中,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行星减速结构,所述行星减速结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以及内齿圈;
扭力调节环,套设于所述齿轮箱的前端,所述扭力调节环能在所述齿轮箱上前后移动;
弹性件支座,与所述扭力调节环连接;
弹性件,设于所述弹性件支座上;
换挡销,穿设于所述齿轮箱的壳体上,所述换挡销的后端与所述内齿圈的前端抵接,以顶紧所述内齿圈,所述换挡销的前端与所述弹性件抵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支座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扭力调节环上,使得所述弹性件支座至少部分和所述扭力调节环在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上重叠;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扭力调节环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轴向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输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的壳体前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扭力调节环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扭力调节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齿轮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输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支座的内壁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扭力调节环的后端配合,以使所述弹性件支座部分套设于所述扭力调节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输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调节环的后端设置有一圈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向后延伸,所述凸起与所述弹性件支座的所述台阶面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力输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外径小于所述扭力调节环前端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输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为若干条,若干条所述弹簧沿所述弹性件支座的周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力输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支座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力输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扭力调节环在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轴向投影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输出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扭力调节杯,设于所述扭力输出工具的外壳的前端,且与所述扭力调节环连接,以使所述扭力调节杯带动所述扭力调节环移动;
其中,所述扭力调节环的外周设置有若干凸耳,所述扭力调节杯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凸耳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凸耳设于所述卡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输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销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换挡销沿所述内齿圈的周向分布,若干所述换挡销形成的圆的直径小于所述扭力调节环的外径。
CN202020092716.XU 2020-01-16 2020-01-16 扭力输出工具 Active CN211541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2716.XU CN211541097U (zh) 2020-01-16 2020-01-16 扭力输出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2716.XU CN211541097U (zh) 2020-01-16 2020-01-16 扭力输出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1097U true CN211541097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1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2716.XU Active CN211541097U (zh) 2020-01-16 2020-01-16 扭力输出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10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2061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扭力输出工具
CN115234612A (zh) * 2022-09-21 2022-10-25 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行星减速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2061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扭力输出工具
CN115234612A (zh) * 2022-09-21 2022-10-25 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行星减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04567B (zh) 一种用于环形零件焊接的柔性工装
CN211541097U (zh) 扭力输出工具
US5044643A (en) Tool chuck
CN101360587B (zh) 传动装置、尤其是用于手持式电动工具机的传动装置
CN101422896B (zh) 冲击钻
KR101545029B1 (ko) 터닝센터의 툴 포스트
CN212601568U (zh) 冲击扳手
JP6863813B2 (ja) 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締付工具
CN101758268B (zh) 电钻
GB2236968A (en) Tool chuck with torque amplification
CN216299543U (zh) 一种链锯
CN1023980C (zh) 工具夹盘
CN210789261U (zh) 一种机床尾架
CN101396821A (zh) 冲击钻
CN102220977A (zh) 双转子泵的胀套装置
CN20812806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传动结构
US20020192043A1 (en) Power hand drill
CN201102234Y (zh) 冲击钻
CN211466277U (zh) 冲击工具
CN217702225U (zh) 减速机装配***
CN112109031A (zh) 电动工具及轴套
CN209936841U (zh) 夹头组件及使用该夹头组件的手持式工具机
CN220220269U (zh) 一种碳纤维后轮碟轮花鼓
CN219317588U (zh) 一种直驱齿套结构
CN212429696U (zh) 边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Qua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