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9289U - 扬声器振膜和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振膜和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9289U
CN211509289U CN202020150759.9U CN202020150759U CN211509289U CN 211509289 U CN211509289 U CN 211509289U CN 202020150759 U CN202020150759 U CN 202020150759U CN 211509289 U CN211509289 U CN 211509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loudspeaker diaphragm
loudspeaker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07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泓
曾纪辉
王亚弟
牛源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Ltd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0201507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9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9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9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折环件,所述折环件具有在所述扬声器振膜的外周位置的挠性折环部;连接到所述折环件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外侧,用于接收电信号的第一和第二接入部,和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内侧,用于与音圈的引线相连接的第一和第二接出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入部通过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内的线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电连接。

Description

扬声器振膜和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振膜和具有该扬声器振膜的扬声器,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导电扬声器振膜和具有该导电扬声器振膜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普通微型扬声器的音圈大多是无骨架设计。这种无骨架音圈是由一根线从内而外绕制而成,其中音圈的两根引线即为该根线的两端。引线的出线位置附近通常需要留有弯曲弧度,用于预留振动位移,避免在扬声器振膜上下振动时拉扯到音圈,造成偏振。另外,通常还需要在弯曲弧度附近注入白油胶(一种不凝固、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来降低此处振动产生的风噪,以及减少弯曲弧度处上下振动的幅度。另外,除非功率特别小的耳机扬声器,其余无骨架音圈的引线都需要有一段固定部分,避免过大的预留弧度导致杂音、异音,甚至碰触。固定部分通常会使用一些软胶固定(要求有少量延展能力)。
上述工艺具有以下缺点:由于音圈引线的线径小(通常只有 0.03-0.14mm),当音圈振幅过大时,容易造成音圈引线的出线处断裂;引线的弯曲弧度十分重要,如果弧度设置不当,会造成该位置与扬声器内部其余硬部件碰触,轻则导致杂音,重则扬声器单体短路烧毁;组装过程需要多次注胶(音圈-振膜需要涂胶固定,以及前文提到在弯曲弧度处涂布白油胶,以及在固定部位处涂布软胶),组装工艺复杂;由于需要保证振膜中部的刚性,必须设置振膜夹层。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扬声器振膜和扬声器。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振膜,包括:
折环件,所述折环件具有在所述扬声器振膜的外周位置的挠性折环部;
连接到所述折环件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外侧,用于接收电信号的第一和第二接入部,和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内侧,用于与音圈的引线相连接的第一和第二接出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入部通过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内的线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内侧的内环、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外侧的外环和在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延伸的多个肋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入部设置在所述外环上,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设置在所述内环上。
可选地,各所述肋部在周向上延伸的长度大于在径向上延伸的长度。
可选地,各所述肋部在周向上延伸的长度是在径向上延伸的长度的2-5 倍或更多倍。
可选地,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顶层、底层和在所述顶层和所述底层之间的金属层。
可选地,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还包括在所述内环的径向内侧的内板部。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振膜还包括形成所述扬声器振膜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上膜片和/或形成所述扬声器振膜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下膜片。
可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各自是焊盘。
可选地,所述下膜片上形成有开口,以暴露所述焊盘。
可选地,在所述上膜片和所述折环件之间设置有夹层膜片,或者在所述折环件和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夹层膜片。
可选地,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下膜片和所述折环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折环件设置在所述下膜片和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至少部分包覆形成在所述折环件内。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振膜呈圆形、跑道形、椭圆形或矩形。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振膜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内侧是平坦形状或者拱顶形。
可选地,所述挠性折环部具有拱形截面。
可选地,所述挠性折环部形成有多个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挠性折环部时候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
磁路结构,所述磁路结构形成一磁隙;
音圈,所述音圈的一部分悬置于所述磁隙中;
根据上述的扬声器振膜,所述音圈连接至所述扬声器振膜,且所述音圈的两根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音圈粘结至所述扬声器振膜,且所述音圈的两根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焊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扬声器;
图2A和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振膜100,其中图 2A是振膜100的立体透视图,图2B是振膜100的分解视图;
图3A是图2A-2B的振膜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图3B是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剖面图;
图4A是表示图2A-2B的振膜与音圈的装配关系的视图,图4B是另一角度观察的表示装配关系的视图,其中圆圈部分是局部放大图,图4C是表示振膜与音圈的装配的分解视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振膜的分解视图;
图6A和6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振膜结构,其中图 6A是分解视图,图6B是剖视图;
图7A-7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环件的可选实施例;
图8A、8B和图8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振膜的结构;
图9示出了柔性印刷电路板包覆成型在折环件内的可选实施例;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机构;
图11A-11E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振膜,其中图11A是俯视图,图11B是侧视图,图11C是仰视图,图11D是分解剖视图,图11E 是分解视图;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振膜,其中图 12A是分解剖视图,图12B是分解视图;
图13A-13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振膜形状;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折环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处使用的“径向”是相对于扬声器的轴线而言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指的是在相对于扬声器轴线的径向上的内侧和外侧。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扬声器10。扬声器10包括磁路***、振膜50、音圈30和支架40。磁路***包括磁体20、导磁件22、24,其中磁体20和导磁件22、24被布置成形成磁隙。音圈30的上端连接至振膜50,下端布置在磁隙中。支架40固定连接至导磁件24,且振膜50的外缘连接至支架40。
图2A和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振膜100,其中图2A是振膜100的立体透视图,图2B是振膜100的分解视图。如图2B所示,振膜100包括连接(例如粘接)在一起的上膜片110、折环件130、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140和下膜片120。如图所示,折环件130包括在外周的挠性折环部132和在挠性折环部132的径向内侧的内部134。如图4C清楚所示,挠性折环部132具有拱形截面,且内部134呈平板状。上膜片110和下膜片120可以是一种相同的或两种不同的材料,常见的材料为铝箔、木片、纸片、碳纤维板等,用于补强振膜中部刚性以及起到保护振膜的作用。
柔性印刷电路板140连接(例如粘接)到折环件130的下侧。如图3A 清楚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140包括内环160、外环150、在内环160和外环150之间延伸的多个长形肋部170和在内环160内侧的内板部180。如图 3A清楚所示,各肋部170先沿大致径向方向从外环150向内延伸到内环和外环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处,然后在周向(围绕内环160的方向上)延伸,最后又沿大体径向方向延伸至内环160。各肋部170在周向上(围绕内环160 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度明显大于在径向上延伸的长度。优选地,各肋部在周向上延伸的长度是在径向上延伸的长度的2-5倍或者更多倍。在图3A、图 10A和图10B中,阴影线表示空白区域。柔性印刷电路板140还包括设置在外环150上并从外环150向外延伸的第一接入端子152和第二接入端子154。如图4B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140还包括设置在内环160上且从内环向下延伸的第一接出部162a和第二接出部162b。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接出部162a 和第二接出部162b是焊盘的形式,且从下膜片120的两个相应凹口向下延伸超过下膜片120(如图4C所示)。当音圈30连接到振膜100时,音圈本体34通过粘结剂128粘结到振膜100的下表面(优选地,粘结到振膜100 的下表面与内环160对应的位置),且音圈30的两个音圈引线(在图4B和图4C中仅示出一个音圈引线32b)分别焊接到第一接出部162a和第二接出部162b。此外,第一接入端子152和第二接入端子154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内的线路分别与第一接出部162a和第二接出部162b电连接。当音频电信号连接到第一接入端子152和第二接入端子154时,该音频电信号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内的线路、第一接出部162a和第二接出部162b、音圈30的两个音圈引线而被传输到音圈中。当音频电信号被传输到音圈30之后,音圈30可以在磁隙中沿扬声器的轴线方向振动,从而音圈30的振动带动振膜100振动。
如图所示,内环160在挠性折环部132的径向内侧位置处连接(例如粘接)到折环件130的下侧。在音圈30带动振膜100振动时,振膜100的挠性折环部132径向内侧区域(包括内环160以及第一接出部162a和第二接出部162b)随着音圈30振动。因此,音圈30、音圈引线、柔性印刷电路板 140的内环160以及第一接出部162a和第二接出部162b均一起振动。由于这些部件一起振动,音圈30与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简单牢固,不存在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技术问题。
外环150在挠性折环部132的径向外侧位置处连接(例如粘接)到折环件130的下侧。外环150与折环件130的外缘(在挠性折环部130径向外侧) 一起固定至扬声器的固定结构。因此,在音圈30带动振膜100振动时,外环150以及第一接入端子152和第二接入端子154均保持固定不动。因此,柔性印刷电路板140的第一接入端子152和第二接入端子154与外部音频线路之间的连接简单牢固,不存在本公开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现有技术问题。
如上文中所述,各肋部170在周向上(围绕内板部180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度明显大于在径向上延伸的长度。优选地,各肋部在周向上延伸的距离是在径向上延伸的长度的2-5倍甚至更多倍。这种配置使得肋部170能够给予内环160良好的支撑,同时具有很好的挠性,其与挠性折环部132一起,允许振膜100的挠性折环部132的径向内侧区域随着音圈30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振膜具有以下技术优点:能承受的功率和振幅大;柔性印刷电路板在大振幅下能起到定心作用,减少偏振现象;扬声器的各部件组装工艺简单;无须考虑音圈引线弯曲弧度而带来的风险;能增强振膜中部的刚性;由于振膜外缘(贴边部分)被柔性印刷电路板垫高,因此无须因为使用柔性印刷电路板而预留柔性印刷电路板厚度的振动位移。本实用新型的振膜尤其适用于微型和/或超薄扬声器。
图3B是示出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40的剖面图。如图所示,柔性印刷电路板140包括顶层142、底层146和在顶层142和底层146之间的金属层(例如,敷铜层)144。顶层142、底层146的作用是保护中间的金属层。通常,顶层142、底层146的厚度大体等于金属层厚度(单层0.025-0.2mm之间),其材质可以是PI(Kapton)。柔性印刷电路板140的金属层能够导电。柔性印刷电路板140的底层146上形成有孔,以裸露部分的铜,并在裸露铜的上方覆盖一层锡以形成锡焊盘148,用于连接至音圈的引线。尽管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示出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剖面结构,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可以具有其它剖面结构,例如多于或少于三层结构。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振膜10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膜片、折环件、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下膜片。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振膜可以具有其它结构。例如,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振膜200、300的结构。如图所示,振膜200也包括上膜片210、折环件230、柔性印刷电路板240和下膜片220。除此以外,振膜200还包括设置在上膜片210和折环件230之间的夹层膜片260。振膜300 也包括上膜片310、折环件330、柔性印刷电路板340和下膜片320。除此以外,振膜300还包括设置在折环件33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340之间的夹层膜片360。除了夹层膜片260和360以外,振膜200、300与振膜100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振膜100包括从上而下连接在一起的上膜片、折环件、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下膜片。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振膜可以具有其它结构。图6A和6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振膜400的结构。如图所示,振膜400包括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的上膜片410、柔性印刷电路板440、折环件430和下膜片420。在该实施例中,焊盘262穿过折环件430和下膜片420而暴露,从而能连接到音圈的引线。
图7A-7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环件的可选实施例130a、130b、 130c。如图所示,折环件130a的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内侧为空白(图7A中的阴影线表示空白),折环件130b的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内侧为具有多个穿孔的平板部,而折环件130c的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内侧为没有任何穿孔的平板部。折环件130b的平板部的多个穿孔可以起到存胶的作用,便于与前膜片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粘接。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振膜100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膜片、折环件、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下膜片。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振膜中心部分刚性足够的情况下,前后膜片可仅设置其一或都不设置。图 8A、8B和图8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振膜500、500’、600 的结构。如图所示,振膜500包括上膜片510、折环件530、柔性印刷电路板540,而不包括下膜片。振膜500’包括折环件530’、柔性印刷电路板540’和下膜片520’,而不包括上膜片。振膜600包括折环件630、柔性印刷电路板640,而不包括上膜片和下膜片。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振膜100中,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折环件是分开形成的单独部件。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折环件可以是包覆成型在一起的。例如,在图 9所示的实施例中,除挠性折环部区域外,柔性印刷电路板640包覆成型在折环件630内。在该实施例中,折环件640采用橡胶等适于包覆成型的材料。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振膜100中,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在内环160内侧的是没有任何孔洞或空白区域的内板部180。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内板部可以具有一些空白区域或孔洞。在图10A所示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40a中,内板部包括居中的单个长条形的大体矩形孔洞。在图10B所示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40b中,内板部内包括多个狭缝。在图10A 和10B,阴影线表示空白区域。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振膜100中,振膜的中央区域是平板状的。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振膜也可具有其它形状。例如,图11A-11E示出了具有拱顶形中央区域的振膜700,其中图11A是俯视图,图11B是侧视图,图11C是仰视图,图11D是分解剖视图,图11E是分解视图。如图11D和11E所示,振膜700包括上膜片710、折环件73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740。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的振膜800,振膜800包括折环件 83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840。在该实施例中,振膜800不包括上膜片,其柔性印刷电路板840的中央区域充当振动面积。
上文中的实施例示出了特定形状的振膜结构。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振膜可以具备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图13A示出了圆形形状的振膜900,图13B示出了跑道形的振膜1000,图13C示出了椭圆形的振膜1100。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折环件1230,其中折环件 1230沿周向在其挠性折环部中设置了多个加强筋1232。
以上所述,仅为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折环件,所述折环件具有在所述扬声器振膜的外周位置的挠性折环部;
连接到所述折环件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外侧,用于接收电信号的第一和第二接入部,和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内侧,用于与音圈的引线相连接的第一和第二接出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入部通过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内的线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内侧的内环、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外侧的外环和在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延伸的多个肋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入部设置在所述外环上,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设置在所述内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肋部在周向上延伸的长度大于在径向上延伸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肋部在周向上延伸的长度是在径向上延伸的长度的2-5倍或更多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顶层、底层和在所述顶层和所述底层之间的金属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还包括在所述内环的径向内侧的内板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振膜还包括形成所述扬声器振膜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上膜片和/或形成所述扬声器振膜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下膜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各自是焊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片上形成有开口,以暴露所述焊盘。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膜片和所述折环件之间设置有夹层膜片,或者在所述折环件和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夹层膜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下膜片和所述折环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件设置在所述下膜片和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至少部分包覆形成在所述折环件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振膜呈圆形、跑道形、椭圆形或矩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振膜在所述挠性折环部的径向内侧是平坦形状或者拱顶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折环部具有拱形截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折环部形成有多个加强筋。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折环部时候环形。
19.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路结构,所述磁路结构形成一磁隙;
音圈,所述音圈的一部分悬置于所述磁隙中;
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振膜,所述音圈连接至所述扬声器振膜,且所述音圈的两根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电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粘结至所述扬声器振膜,且所述音圈的两根引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出部焊接。
CN202020150759.9U 2020-02-03 2020-02-03 扬声器振膜和扬声器 Active CN211509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0759.9U CN211509289U (zh) 2020-02-03 2020-02-03 扬声器振膜和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0759.9U CN211509289U (zh) 2020-02-03 2020-02-03 扬声器振膜和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9289U true CN211509289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1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0759.9U Active CN211509289U (zh) 2020-02-03 2020-02-03 扬声器振膜和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92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90825B1 (en) * 2020-11-12 2022-03-29 Almus Corp. Speaker unit for earpho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90825B1 (en) * 2020-11-12 2022-03-29 Almus Corp. Speaker unit for earpho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104251A1 (ko) 마이크로 스피커
US5157731A (en) Dome radiator speaker
CN109889964A (zh) 发声器件
CN110418261B (zh) 发声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US10863266B2 (en) High-pressure water resistant microspeaker with improved coil structure
US20230199393A1 (en) Acoustic Device
CN111935618B (zh) 扬声器
US20220386033A1 (en) Voice coil assembly and loudspeaker
CN211509289U (zh) 扬声器振膜和扬声器
CN110418255B (zh) 发声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JP2005269338A (ja) スピーカ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59408B2 (ja) スピーカ
WO2020113738A1 (zh) 发声装置、用于发声装置的振膜组件的加工方法
US7027609B2 (en) Diaphragm for speakers
CN111711895B (zh) 扬声器
KR200327024Y1 (ko) 마이크로 스피커에서의 고출력을 위한 진동판 결합구조
JP3606877B2 (ja) サウンダー
JPS62150999A (ja) スピ−カ
JP2011071682A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およびスピーカ
CN112261541B (zh) 发声器件
WO2022110458A1 (zh) 发声器件
CN208258063U (zh) 扬声器及电子产品
CN112492469B (zh) 发声器件
CN221058438U (zh) 微型扬声器
CN218570457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