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5446U - 一种连接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5446U
CN211295446U CN201921960569.7U CN201921960569U CN211295446U CN 211295446 U CN211295446 U CN 211295446U CN 201921960569 U CN201921960569 U CN 201921960569U CN 211295446 U CN211295446 U CN 211295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head
contact
conductive contact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05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红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a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a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a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anchu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5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5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线,其包括公头及母头,所述公头与母头连接,所述公头与母头分别设置导电触点或弹性件,所述导电触点与弹性件进行电连接,所述公头与母头可进行正反连接,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弹性件数量成两倍的关系且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弹性件的位置匹配。在公头与母头上设置数量成倍数关系的导电触点与弹性件,所述导电触点与弹性件位置匹配且进行电连接,使公头与母头电性导通,且公头与母头正反连接,减少了弹性件或导电触点的数量,降低连接线制造的成本,简化公头与母头的连接方式,用户可通过单手进行连接连接线,避免识别连接线的正反面,提高了连接线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连接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连接线。
【背景技术】
连接线用于连接两个电子设备,且两个电子设备之间可进行电信号传输,人们为了方便进行单手操作,将连接线通过设置公头与母头实现正反面的连接。
但在现有的连接线中,连接方式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连接方式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以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接线,其包括公头及母头,所述公头与母头连接,所述公头与母头分别设置导电触点或弹性件,所述导电触点与弹性件进行电连接,所述公头与母头可进行正反连接,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弹性件数量成两倍的关系且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弹性件的位置匹配。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薄片弹簧,所述弹性件相对的两端的接触面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线包括线材,所述线材与母头固定连接,所述线材用于接入外部信号;所述母头进一步包括第一转换件、第一连接件、第一壳体及胶芯;所述第一壳体与线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换件、第一连接件及胶芯收容于第一壳体内,所述弹性件、第一转换件、线材依次设置且电连接,所述弹性件收容于胶芯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环绕设置在所述胶芯外周侧;所述第一壳体用于保护公头的内部结构,所述胶芯用于收容定位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一转换件用于接入外部信号。
优选地,所述公头包括端子、第二转换件、第三转换件、第二壳体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端子、第三转换件、第二转换件、第二壳体及第二连接件依次设置,所述端子、第三转换件及第二转换件电性导通,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公头与母头的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用于保护公头的内部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换件包括六导电触点,第一导电触点及第六导电触点传输D+信号,第二导电触点及第五导电触点传输D-信号,第三导电触点及第四导电触点传输 V信号;第一弹性件用于传输D+信号,第二弹性件用于传输V信号,第三弹性件用于传输D-信号;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传输GND信号。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缩部、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压缩部、及第二接触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用于与第一转换件或第二转换件进行电连接,所述压缩部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弹性件厚度为0.1mm-0.3mm,宽度为2-3mm,长度为4-5mm,界定第一接触部的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部的接触面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弹性件从第一接触部至第二接触部的蜿蜒长度为S,S=(1.4-3)L。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采用磁吸、卡接、粘合连接任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触点两排或两列之间等间距排列。
优选地,所述端子可采用MicroUSB、Type-C、Lighting 任一种类型的端口。
优选地,所述第三转换件的导电触点的位置排列可适配不同类型的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线具有以下优点:
1.在公头与母头上设置数量成倍数关系的导电触点与弹性件,所述导电触点与弹性件位置匹配且进行电连接,使公头与母头电性导通,且公头与母头正反连接,减少了弹性件或导电触点的数量,降低连接线制造的成本,简化公头与母头的连接方式,用户可通过单手进行连接连接线,避免识别连接线的正反面,提高了连接线的便捷性。
2.所述连接线的弹性件采用薄片弹簧,所述弹性件通过压缩产生弹力,使弹性件可在连接时靠近两端的第一转换件及第二转换件,使连接线的连接更牢固,增加电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接触面为平面,使得连接件连接第一转换件与第二转换件时可增加导电面积,可使得连接线可通过大电流,增强电性能,进一步地,使连接线可适应大功率的充电或大电流的电信号传输。
3.所述公头上导电触点排列位置固定且与母头的弹性件的位置对应,且所述导电触点两排或两列之间等距,可使在公头与母头正反面连接下,所述导电触点与弹性件都可正确地传输信号。
4.所述导电触点、连接件与弹性件通过固定类型的数据信号,可使得连接线内部的数据传输时可正确传输,可避免信号的错误传输,提高连接线的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5.所述连接线采用多种类型的端子,使得连接线可适用于多种的电子设备,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提升。
6.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部为可压缩结构,所述母头在与公头连接时,所述弹性件在公头施加的作用力下,压缩部进行压缩,使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相互靠近,同时,所述可压缩部产生弹力,使第一接触部靠近第一转换件,第二接触部靠近第二转换件,使得所述弹性件的电性传输的稳定性提高,可避免连接线的电信号传送,进而提高所述连接线的电性传输稳定性。
7.所述第三转换件导电触点的位置排列可适应不同类型的端子,以使所述第三转换件与端子进行电性传输,同时使连接线可适配多种类型端口的电子设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线的母头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线的母头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图1中P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线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线的公头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线的公头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的图1中Q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线的带Type-C端口的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线的带MicroUSB端口的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线的带Lighting端口的公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线;
11、线材;12、母头;13、公头;
121、第一转换件;122、弹性件;1221、第一弹性件; 1222、第二弹性件;1223、第三弹性件;1224、压缩部; 1225、第一接触部;1226、第二接触部;1227、接触面; 123、第一连接件;124、第一壳体;125、胶芯;131、第二转换件;132、第三转换件;133、第二连接件;134、端子;135、第二壳体;136、导电触点;1361、第一导电触点;1362、第二导电触点;1363、第三导电触点;1364、第四导电触点;1365、第五导电触点;1366、第六导电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线1,用于连接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其包括线材11、公头13与母头12,所述母头12与线材11固定连接,所述公头13与母头12连接,所述线材11用于接入外部信号。
请参阅图2,所述母头12包括至少三弹性件122、第一转换件121、第一壳体124、胶芯125,所述弹性件122、第一转换件121、胶芯125设于第一壳体124内,所述弹性件 122设于胶芯125内,所述胶芯125设于第一连接件123内,所述弹性件122用于数据传输与电源传输,所述第一转换件121用于线材11与母头12的转换连接,所述胶芯125用于固定弹性件122,所述第一壳体124用于保护母头12。
请结合图2与图3,所述第一转换件121两面设有导电触点136,靠近弹性件122的一侧设有的至少三所述导电触点136呈品字形排列,该表面上外周设有一背离弹性件122 的一侧设有四导电触点136,用于传输电源及数据传输,所述第一连接件123用于传输GND信号。
请结合图3与图4,所述弹性件122为薄片弹簧,弹性件122两端为平面设置,一端与第一转换件121的导电触点 136接触,另一端与公头13连接。所述弹性件122按照第一转换件121靠近弹性件122的一侧的导电触点136的排列,并与第一转换件121连接。
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1221、第二弹性件1222 及第三弹性件1223,所述第一弹性件1221用于传输D+信号,所述第二弹性件1222用于传输V信号,所述第三弹性件1223用于传输D-信号。
可以理解,弹性件122分别传输不同的信号,避免信号重叠,同时弹性件122两端设置为平面,可使得弹性件 122导电面积也增大,使得连接线1的可实现大电流通电,增强连接线1的电性能。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转换件121与弹性件122进行连接,所述弹性件122一端的平面与第一转换件121的导电触点136进行连接,以进行信号的传输。
请参阅图5,所述弹性件122包括压缩部1224、第一接触部1225及第二接触部1226,所述第一接触部1225、压缩部1224、及第二接触部1226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 1225及第二接触部1226用于与第一转换件121或第二转换件131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1225与第二接触部 1226可通过压缩压缩部1224以相互靠近。
可以理解,所述弹性件122的压缩部1224为可压缩结构,所述母头12在与公头13连接时,所述弹性件122在公头13施加的作用力下,压缩部1224进行压缩,使第一接触部1225与第二接触部1226相互靠近,同时,所述可压缩部1224产生弹力,使第一接触部1225靠近第一转换件121,第二接触部1226靠近第二转换件131,使得弹性件122与第一转换件121、第二转换件131连接更牢固,提高所述弹性件122的电性传输的稳定性,可避免连接线1的电信号传送,进而提高所述连接线1的电性传输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压缩部1224为波浪形、锯齿形、U形任一种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部1224为波浪形结构。
所述弹性件122厚度为0.1mm-0.3mm,宽度为2-3mm,长度为4-5mm,界定第一接触部1225的接触面1227与第二接触部1226的接触面1227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弹性件 122从第一接触部1225至第二接触部1226的蜿蜒长度为S, S=(1.4-3)L。
请结合图6与图7,所述公头13包括端子134、第二壳体135、第三转换件132、第二转换件131及第二连接件133;所述端子134、第三转换件132、第二转换件131、第二壳体135及第二连接件133依次设置,所述端子134、第三转换件132及第二转换件131电性导通,所述第二连接件133 用于公头13与母头12的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35用于保护公头13的内部结构,所述端子134用于连接外部电子设备,所述第三转换件132用于端子134与第二转换件131之间的电连接。
所述第二转换件131一侧设有六个导电触点136,所述导电触点136呈三排两列均匀排列。
具体地,在第二转换件131上,第一导电触点1361、第三导电触点1363、第五导电触点1365与第二导电触点 1362、第四导电触点1364、第六导电触点1366分两排分布,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361与第三导电触点1363的距离、第三导电触点1363与第五导电触点1365的距离相等;对应地,第二导电触点1362与第四导电触点1364的距离、第四导电触点1364与第六导电触点136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转换件131两侧设有相同排列的导电触点136;所述第二转换件131两侧的导电触点136分别贯通连接,使得第二转换件 131两侧可进行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361及第六导电触点1366 传输D+信号,所述第二导电触点1362及第五导电触点 1365传输D-信号,所述第三导电触点1363及第四导电触点 1364传输V信号,所述第二连接件133用于传输GND信号。
请结合图7与图8,所述第三转换件132的一侧设有与第二转换件131一侧相同排列的导电触点136,另一侧设有与端子134匹配的导电触点136,所述导电触点136分布与端子134的的导电触点136的分布匹配,同时,所述第三转换件132靠近第二转换件131一侧的外周设有铜片,所述铜片用于传输GND信号。
可以理解,所述第三转换件132靠近第二转换件131 的一侧的导电触点136与所述第二转换件131的导电触点 136排列一致,方便所述第三转换件132与所述第二转换件 131之间的电连接,所述第三转换件132两侧的导电触点 136导通且连接,第三转换件132靠近端子134的一侧的导电触点136与端子134的导电触点136相匹配。
特别地,如图9所示,第三转换件132靠近端子134的一侧的导电触点136根据端子134的类型不同从而改变排列,从而适应端子134的触脚,使得连接线1可电性导通。
可选地,所述端子134可为包括但不限于MicroUSB、 Type-C、Lighting类型的端口,使得连接线1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134与Type-C的端口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0所示,所述端子134’与 MicroUSB端口进行连接,所述端子134’与第三转换件1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换件132’靠近端子134’的导电触点 136’位置排列与端子134’的触脚位置排列匹配。
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1所示,所述端子134”与 Lighting端口进行连接,所述端子134”与第三转换件1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换件132”靠近端子134”的导电触点 136”位置排列与端子134”的触脚位置排列匹配。
可选地,所述导电触点136可设置于母头12上,所述弹性件122设置于公头13上,可使得公头13与母头12有更多的连接方式。
所述公头13与母头12通过第二转换件131的导电触点 136与弹性件122配合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转换件131与所述弹性件122之间第二转换件131与弹性件122的匹配使得公头13母头12进行数据传输与电源传输,同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2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33之间连接可传输GND信号,所述公头13与母头12之间可进行数据传输及电源传输。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361、第四导电触点1364、第五导电触点1365与对应的弹性件122进行连接,或所述第二导电触点1362、第三导电触点1363、第五导电触点 1365与对应的弹性件122进行连接,使得公头13与母头12 之间可进行数据传输、电源传输,使得公头13与母头12 之间可正反面进行连接,同时可保证传输相同的内容。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361、第四导电触点1364、第五导电触点1365分别与第一弹性件1221、第二弹性件 1222、第三弹性件1223,或者所述第二导电触点1362、第三导电触点1363、第五导电触点1365分别与第一弹性件 1221、第二弹性件1222、第三弹性件1223,以达到公头13 与母头12之间实现正反面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弹性件122可设置为4个、5个, 6个,或6个以上,所述导电触点136可设置为8个、10个, 12个,或12个以上,可以理解,所述导电触点136与所述弹性件122数量成倍数关系,在公头13与母头12正面连接时,所述弹性件122与部分的所述导电触点136进行电性导通,在公头13与母头12反面连接时,所述弹性件122与其余的所述导电触点136进行电性导通,使公头13与母头12 可进行正反面的电信号传递,用户可将所述连接线1正反面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123与第二连接件133可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磁吸、卡接、粘合任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公头13与母头12之间的连接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线1的使用过程如下:
公头13与母头12之间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123与第二连接件133,公头13与母头12之间通过磁吸方式进行电性连接,同时公头13的第二转换件131设有三排两列的导电触点136,所述母头12设有品字形排列的弹性件122,所述连接件与公头13的第二转换件131连接进行电信号传导,同时母头12可翻转180°与公头13进行连接,使所述公头13 与母头12可进行正反面连接,同时端子134有多种端口选择,可接入多种电子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线,具有以下优点:
1.在公头与母头上设置数量成倍数关系的导电触点与弹性件,所述导电触点与弹性件位置匹配且进行电连接,使公头与母头电性导通,且公头与母头正反连接,减少了弹性件或导电触点的数量,降低连接线制造的成本,简化公头与母头的连接方式,用户可通过单手进行连接连接线,避免识别连接线的正反面,提高了连接线的便捷性。
2.所述连接线的弹性件采用薄片弹簧,所述弹性件通过压缩产生弹力,使弹性件可在连接时靠近两端的第一转换件及第二转换件,使连接线的连接更牢固,增加电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接触面为平面,使得连接件连接第一转换件与第二转换件时可增加导电面积,可使得连接线可通过大电流,增强电性能,进一步地,使连接线可适应大功率的充电或大电流的电信号传输。
3.所述公头上导电触点排列位置固定且与母头的弹性件的位置对应,且所述导电触点两排或两列之间等距,可使在公头与母头正反面连接下,所述导电触点与弹性件都可正确地传输信号。
4.所述导电触点、连接件与弹性件通过固定类型的数据信号,可使得连接线内部的数据传输时可正确传输,可避免信号的错误传输,提高连接线的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5.所述连接线采用多种类型的端子,使得连接线可适用于多种的电子设备,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提升。
6.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部为可压缩结构,所述母头在与公头连接时,所述弹性件在公头施加的作用力下,压缩部进行压缩,使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相互靠近,同时,所述可压缩部产生弹力,使第一接触部靠近第一转换件,第二接触部靠近第二转换件,使得所述弹性件的电性传输的稳定性提高,可避免连接线的电信号传送,进而提高所述连接线的电性传输稳定性。
7.所述第三转换件导电触点的位置排列可适应不同类型的端子,以使所述第三转换件与端子进行电性传输,同时使连接线可适配多种类型端口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头及母头,所述公头与母头连接,所述公头与母头分别设置导电触点或弹性件,所述导电触点与弹性件进行电连接,所述公头与母头可进行正反连接,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弹性件数量成两倍的关系且所述导电触点与所述弹性件的位置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薄片弹簧,所述弹性件相对的两端的接触面为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包括线材,所述线材与母头固定连接,所述线材用于接入外部信号;
所述母头进一步包括第一转换件、第一连接件、第一壳体及胶芯;所述第一壳体与线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换件、第一连接件及胶芯收容于第一壳体内,所述弹性件、第一转换件、线材依次设置且电连接,所述弹性件收容于胶芯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环绕设置在所述胶芯外周侧;
所述第一壳体用于保护公头的内部结构,所述胶芯用于收容定位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一转换件用于接入外部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包括端子、第二转换件、第三转换件、第二壳体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端子、第三转换件、第二转换件、第二壳体及第二连接件依次设置,所述端子、第三转换件及第二转换件电性导通,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公头与母头的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用于保护公头的内部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件包括六导电触点,第一导电触点及第六导电触点传输D+信号,第二导电触点及第五导电触点传输D-信号,第三导电触点及第四导电触点传输V信号;
第一弹性件用于传输D+信号,第二弹性件用于传输V信号,第三弹性件用于传输D-信号;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传输GND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缩部、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压缩部、及第二接触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用于与第一转换件或第二转换件进行电连接;
所述压缩部为波浪形结构;
所述弹性件厚度为0.1mm-0.3mm,宽度为2-3mm,长度为4-5mm,界定第一接触部的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部的接触面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弹性件从第一接触部至第二接触部的蜿蜒长度为S,S=(1.4-3)L。
7.如权利要求5所述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采用磁吸、卡接、粘合连接任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点两排或两列之间等间距排列。
9.如权利要求4所述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可采用MicroUSB、Type-C、Lighting任一种类型的端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换件的导电触点的位置排列可适配不同类型的端子。
CN201921960569.7U 2019-07-19 2019-11-13 一种连接线 Active CN21129544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7003 2019-07-19
CN2019211470032 2019-07-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5446U true CN211295446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8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0569.7U Active CN211295446U (zh) 2019-07-19 2019-11-13 一种连接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5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20133A1 (en) Plug connection for a mobile terminal
CN101931145B (zh) 一种电性连接器
CN104505679A (zh) 一种连接器和一种连接器的实现方法
WO2019140791A1 (zh) 数据线连接结构、连接头、连接座、数据线及usb插接头
CN211743475U (zh) 电连接器的舌板补强结构及Type-C连接器
CN211295446U (zh) 一种连接线
CN212011345U (zh) 一种快充端子结构及多功能接头
US11502467B2 (en) Data cable
CN210517164U (zh) 结构简单的旋转磁吸连接器
CN214044079U (zh) 一种电连接组件及充电器
CN211428466U (zh) 一种磁吸端头及磁吸连接结构
CN210576595U (zh) 充电插头、充电线及充电器
CA2704721C (en) Improved charging interface for rechargeable devices
CN209641888U (zh) 一种车用连接端子
CN204333361U (zh) 探针式连接器结构
CN215896840U (zh) 一种快充磁吸连接器
CN214899214U (zh) 一种耐拔插连接器
CN219739345U (zh) 一种90度公头
CN220155776U (zh) 一种多用型转换连接器
CN211629341U (zh) 磁吸电连接器
CN215377923U (zh) 一种旋转式可切换接头的数据线
CN211700646U (zh) 电连接器、数据线、连接器母座和充电头
CN219268491U (zh) 一种大电流浪涌保护器
CN214176264U (zh) 一种电路板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958600U (zh) 供电通讯一体化电子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