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3714U - 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3714U
CN211223714U CN201922374229.2U CN201922374229U CN211223714U CN 211223714 U CN211223714 U CN 211223714U CN 201922374229 U CN201922374229 U CN 201922374229U CN 211223714 U CN211223714 U CN 211223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necting rod
turning
fixed
automobi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42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杰
黄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o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o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o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o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42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3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3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37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前端对称设置有供前轮安装的前叉,所述车架后端设置有供后轮安装的后叉,所述车架包括后架和供前叉安装的前架,所述前架上安装有带动车体转向的车把,所述前架上安装有在前轮转向时同步转动的倾斜件,所述倾斜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后架与转动套固定。在车辆需要转弯时,通过转动车把可使两前轮发生转向,带动倾斜件朝转向的一侧转动以及后架的侧摆,期间使得整个后架及后轮均朝转向方向侧倾,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防止车辆在转弯时发生侧翻,加强车体转向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具有在车辆转弯时可防止车体侧翻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大人常选用婴儿车作为婴儿户外活动的代步工具,以方便婴儿在户外的活动,且在大人携婴儿进行户外活动时加强对婴儿的保护。
现市面上流行有一种大人可以骑行的婴儿车,其主要包括车体以及睡篮,且整个车体为三轮结构,其中前轮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后轮设置有一个,实现稳定骑行,从而为大人带小孩去稍微远一些的公园提供了便利。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现有的婴儿车属于三轮结构,车体在转弯的过程中易由于重心不稳而出现侧翻现象,故存在易在转弯时发生车体侧翻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防侧翻车体,具有在转弯时可防止车体侧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侧翻车体,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前端对称设置有供前轮安装的前叉,所述车架后端设置有供后轮安装的后叉,所述车架包括后架和供前叉安装的前架,所述前架上安装有带动车体转向的车把,所述前架上安装有在前轮转向时同步转动的倾斜件,所述倾斜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后架与转动套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架固定在转动套上,在车辆需要转弯时,通过转动车把可使两前轮发生转向,带动倾斜件朝转向的一侧转动以及后架的侧摆,期间使得整个后架及后轮均朝转向方向侧倾,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防止车辆在转弯时发生侧翻,加强车体转向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前叉与前架转动连接,所述前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与两个前叉铰接,所述倾斜件与前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在第一连杆翻转时带动倾斜件转动的联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前轮通过第一连杆的联动实现同步同向的转动,保证车辆转向的流畅进行,车轮转向的同时第一连杆翻转,在联动组件的带动下弯折部可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后架、后轮的侧倾,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骑行者在正常骑行过程中不需通过人力调节后架即可直接在转弯时实现车体的倾斜,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设置在倾斜件上,所述第二连杆固定在倾斜件与前架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转弯、第一连杆翻转,带动第二连杆同步翻转,倾斜件随着车轮的转向而转动,转动套与倾斜件发生相对转动,后架和后轮向车辆转弯的方向侧倾,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骑行者在正常骑行过程中不需通过人力调节后架即可直接在转弯时实现车体的倾斜,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把包括手握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前架转动连接,所述手握部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固定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第一连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需要转向时,骑行者转动手握部带动第一连接部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杆的转动,推动第一连杆发生翻转,带动前轮的转向,进而实现了车辆的转弯,操作方便;第一连杆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连杆翻转,实现车体的倾斜,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手握部设置有两个,所述手握部弯折设置,所述手握部从第一连接部两侧向上延伸,所述在位于两手握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弯折的手握部呈U字型,后架从两弯折部之间穿过,避免了车把的设置阻碍倾斜件与后架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把设有两个,所述车把包括手握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在前叉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前架转动连接,所述手握部固定在第二连接部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部直接固定在前叉上并与前架转动连接,转动手握部可直接带动前轮进行转向,且第一连杆的设置保证了操作者即使无法保证两手握部完全同时转动,两个前轮亦可的同步转动,保证车辆的流畅转向,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倾斜件、车把和前叉均与前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骑行者转动车把即可带动与车把一体固定的前架转向,进而带动前轮和倾斜件同步转向,实现车辆的转向,同时转动套与倾斜件发生相对转动,后架随车辆的转向而侧倾,实现车体的同步倾斜,防止车辆在转弯时发生侧翻,加强车体转向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三轮婴儿车,具有在转弯时可防止车体侧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三轮婴儿车,包括固定架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侧翻车体,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前架前端,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睡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在骑行过程中可以将婴儿置于睡篮中,且在骑行过程中,睡篮以及婴儿处于大人视线中,便于大人对婴儿状况的实时查看,而且采用上述的防侧翻车体,同样可防止车辆转弯时车体发生侧翻,有效提高转弯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三轮滑板车,具有在转弯时可防止车体侧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三轮滑板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侧翻车体,所述后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脚踏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转动套固定,所述脚踏部设置在第三连接部远离前架的一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在骑行滑板车的过程中转动车把即可带动车辆转向,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防侧翻车体,可防止车辆转弯时车体发生侧翻,有效提高转弯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车辆需要转弯时,通过转动车把可使两前轮发生转向,带动倾斜件朝转向的一侧转动以及后架的侧摆,期间使得整个后架及后轮均朝转向方向侧倾,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防止车辆在转弯时发生侧翻,加强车体转向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两前轮通过第一连杆的联动实现同步同向的转动,保证车辆转向的流畅进行,车轮转向的同时第一连杆翻转,在联动组件的带动下弯折部可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后架、后轮的侧倾,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骑行者在正常骑行过程中不需通过人力调节后架即可直接在转弯时实现车体的倾斜,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防侧翻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四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五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固定架;11、睡篮;2、前架;21、主架;211、第一固定套;22、第一延伸部;221、第二固定套;23、第二延伸部;3、后架;31、车座;32、第三连接部;33、脚踏部;34、蓄电池;4、前叉;41、前轮;42、第一连杆;421、连接轴;43、延伸片;5、倾斜件;51、弯折部;52、竖直部;6、转动套;7、后叉;71、后轮;8、第二连杆;9、车把;91、手握部;92、第一连接部;93、第二连接部;10、第三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三轮婴儿车,固定架1和防侧翻车体,防侧翻车体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前架2和后架3,固定架1固定安装在前架2前端,固定架1上固定设置有供婴儿放置的睡篮11,前架2包括主架21和第一延伸部22,固定架1安装在主架21前端,第一延伸部22固定在主架21远离固定架1的一侧中部,主架21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叉4,前叉4上转动连接有前轮41,主架21中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套211,第一固定套211为圆形套体,第一固定套211上设置有倾斜件5,倾斜件5包括弯折部51和竖直部52,竖直部52、弯折部51均呈圆轴状,竖直部52竖直设置且与第一固定套211转动连接,倾斜件5通过与第一固定套211的转动连接实现与前架2的转动连接,弯折部51倾斜设置,弯折部51底部固定在竖直部52顶部,顶部朝向主架21前端倾斜,竖直部5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6,转动套6为圆形套体,后架3一端与转动套6固定,另一端固定有后叉7,后叉7上转动连接有后轮71,从而在整体组成两个前轮41和一个后轮71的三轮结构,后架3中部固定有车座31。
参照图2和图3,两前叉4前端固定有延伸片43,两延伸片43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42,第一连杆42两端分别与两个延伸片43铰接,第一连杆42水平设置,第一连杆42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21,连接轴421竖直设置,第一连杆42上设置有在第一连杆42翻转时带动倾斜件5转动的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杆8,竖直部52底端穿出第一固定套211,第二连杆8一端固定在竖直部52底部,另一端与连接轴421转动连接,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42通过与连接轴的421的转动连接实现铰接,第二连杆8位于第一连杆42下方,第二连杆8水平设置。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延伸部22上安装有车把9,车把9包括手握部91和第一连接部92,第一延伸部22中部远离固定架1处竖直固定有第二固定套221,第二固定套221为圆形套体,第一连接部92呈转轴状,第一连接部92与第二固定套221转动连接,车把9通过与第二固定套221的转动连接实现与车架3的转动连接,第一连接部92与竖直部52之间存在间隔,手握部91设有两个且两手握部91对称设置在第一竖直部52顶部两侧,手握部91呈弯折设置的杆状,手握部91从第一竖直部52两侧向上延伸,后架3位于第一连接部92上方且位于两手握部91之间,后架3与第一连接部92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间隔,后架3与两手握部91在水平方向上存在间隔。
参照图1和图3,第一连接部92底部穿出第二固定套221,第一连接部92底部水平设置有第三连杆10,第三连杆10一端与第一连接部92固定,另一端开与连接轴421转动连接,第三连杆10、第一连杆42通过与链接轴421的转动连接实现铰接,第三连杆10位于第二连杆8下方。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行驶中的三轮婴儿车需要转向时,骑行者转动手握部91,带动第一连接部92和第三连杆10转动,在第三连杆10的推动下第一连杆42发生翻转,带动前叉4和前轮41翻转,实现三轮婴儿车的转向;
在第一连杆42和连接轴421的推动下第二连杆8翻转,竖直部52与第一连接部92同步转动,弯折部51、转动套6绕竖直部52中心轴转动,转动套6绕弯折部51中心轴做相对转动,进而带动后架3和后轮71朝转向方向侧倾,从而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
实施例二:
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种三轮婴儿车,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车把9的结构不同以及车把9与前轮41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车把9设有两个,车把9包括手握部91和第二连接部93,第二连接部93成杆状且与前叉4固定,第二连接部93通过前叉4与主架21的转动连接实现与主架21的转动连接,手握部91固定在第二连接部93顶部;两个车把9的设置在保证前轮41的同步转向的同时,避免转向角度较大时车把9的转动与后架3的侧倾相互干涉,保证三轮婴儿车的正常转向,提高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行驶中的三轮婴儿车需要转向时,骑行者转动手握部91,带动第二连接部93和车叉转动,前轮41转向带动第一连杆42翻转,在第一连杆42和连接轴421的推动下第二连杆8翻转,带动竖直部52同步转动,弯折部51、转动套6绕竖直部52中心轴转动,转动套6绕弯折部51中心轴做相对转动,进而带动后架3和后轮71朝转向方向侧倾,从而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
实施例三:
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种三轮婴儿车,其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车把9、倾斜件5和前叉4三者与前架2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同,不需设置第一连杆42和联动组件,同时车把9和前架2的结构不同。
参照图5,前架2为一矩形架体,车把9设置有两个,车把9设置有两个,车把9为顶端水平弯折的曲杆,分别固定在前架2顶部两侧处,两前叉4固定在前架2两侧,竖直部52竖直固定在前架2中部,转动车把9可带动前架2连通前轮41同步转向,进而带动弯折部51的同步转向,使后架3可随车辆转向而侧倾。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行驶中的三轮婴儿车需要转向时,骑行者转动车把9,带动前架2、前轮41转向,弯折部51同步转动,转动套6在与弯折部51进行同向转动的同时绕弯折部51的中心轴相对转动,带动后架3和后轮71朝向车辆转向方向侧倾,从而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
实施例四:
参照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三轮滑板车,为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防侧翻车体,通过防侧翻车体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滑板车在行驶过程中进行转向时车辆的侧翻,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实施例与上述三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车辆用途和行驶方式不同,同时防侧翻车体的结构也不同。
参照图6和图7,防侧翻车体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前架2和后架3,前架2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前叉4,前叉4上转动连接有前轮41,前架2中部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套211,第一固定套211为圆形套体,第一固定套211上设置有倾斜件5,倾斜件5包括弯折部51和竖直部52,竖直部52、弯折部51均呈圆轴状,竖直部52竖直设置且与第一固定套211转动连接,倾斜件5通过与第一固定套211的转动连接实现与前架2的转动连接,弯折部51倾斜设置,弯折部51底部固定在竖直部52顶部,顶部朝向前架2前端倾斜,竖直部5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6,转动套6为圆形套体,后架3包括第三连接部32和脚踏部33,第三连接部32一端与转动套6固定,脚踏部33固定在第三连接部32另一端上,另脚踏部33尾端固定有后叉7,后叉7上转动连接有后轮71,从而在整体组成两个前轮41和一个后轮71的三轮结构,脚踏部33中部中空且设置有对滑板车供电的蓄电池34。
参照图6和图8,两前叉4底部前端固定有延伸片43,两延伸片43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42,第一连杆42两端分别与两个延伸片43铰接,第一连杆42水平设置,在第一连杆42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21,连接轴421竖直设置,竖直部52底端穿出第一固定套211,第一连杆42上设置有在第一连杆42翻转时带动倾斜件5转动的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杆8,第二连杆8一端固定在竖直部52底部,另一端上与连接轴421铰接。
参照图6和图7,第一延伸部22上安装有车把9,车把9包括手握部91和第一连接部92,第一固定套211朝向后轮71的一侧上竖直固定有第二固定套221,第二固定套221为圆形套体,第一连接部92呈转轴状,第一连接部92与第二固定套221转动连接,车把9通过与第二固定套221的转动连接实现与前架2的转动连接,第一连接部92与竖直部52之间存在间隔,手握部91设有两个且两手握部91对称设置在第一竖直部52顶部两侧,手握部91呈弯折设置的杆状,手握部91从第一竖直部52两侧向上延伸,第三连接部32位于第一连接部92上方且位于两手握部91之间,第三连接部32与第一连接部92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间隔,第三连接部32与两手握部91在水平方向上存在间隔。
参照图7和图8,第一连接部92底部穿出第二固定套221,第一连接部92底部水平设置有第三连杆10,第三连杆10一端与第一连接部92固定,连接轴421与第三连杆10另一端铰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行驶中的三轮滑板车需要转向时,操作者转动手握部91,带动第一连接部92和第三连杆10转动,在第三连杆10的推动下第一连杆42发生翻转,带动前叉4转向,实现三轮滑板车的转向;
第三连杆10带动第一连杆42翻转的同时带动第二连杆8转动,竖直部52与第一连接部92同步转动,弯折部51、转动套6绕竖直部52中心轴转动,转动套6绕弯折部51中心轴做相对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连接部32、脚踏部33和后轮71朝转向方向侧倾,从而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
实施例五:
参照图9和图10 ,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种三轮滑板车,其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前叉4、倾斜件5、车把9均与前架2为固定连接,不需设置第一连杆42、联动组件和第三连杆10,且倾斜件5转动套6和第三连接部32的结构不同。
参照图9和图11,车把9为呈T字形,前架2包括主架21和第二延伸部23,主架21为矩形架体,前叉4固定在主架21两端,第一连接部92固定在前架2顶面中部处,第二延伸部23固定在前架2朝向后架3的一侧面上,第二延伸部23为一倾斜板体,倾斜件5固定在第二延伸部23上,倾斜件5穿透第二延伸部23,倾斜件5为垂直于第二延伸部23设置的圆杆,倾斜件5顶端穿透转动套6,倾斜件5与转动套6转动连接,转动套6与第二延伸部23转动配合,转动套6底部与第三连接部32固定,第三连接部32通过螺钉固定在脚踏部33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行驶中的三轮滑板车需要转向时,操作者转动手握部91,带动第一连接部92和前架2转动,带动前叉4转向,实现三轮滑板车的转向;前架2转动的同时带动倾斜件5同步同向转动,带动转动套6随沿转向方向转动,同时转动套6与倾斜件5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连接部32、脚踏部33和后轮71朝转向方向侧倾,从而使得整个车体的重心朝转向方向倾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侧翻车体,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前端对称设置有供前轮(41)安装的前叉(4),所述车架后端设置有供后轮(71)安装的后叉(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后架(3)和供前叉(4)安装的前架(2),所述前架(2)上安装有带动车体转向的车把(9),所述前架(2)上安装有在前轮(41)转向时同步转动的倾斜件(5),所述倾斜件(5)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套(6),所述后架(3)与转动套(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4)与前架(2)转动连接,所述前架(2)上设置有第一连杆(42),所述第一连杆(42)两端分别与两个前叉(4)铰接,所述倾斜件(5)与前架(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2)上设置有在第一连杆(42)翻转时带动倾斜件(5)转动的联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侧翻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杆(8),所述第二连杆(8)设置在倾斜件(5)上,所述第二连杆(8)固定在倾斜件(5)与前架(2)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连杆(42)与第二连杆(8)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侧翻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9)包括手握部(91)和第一连接部(92),所述第一连接部(92)与前架(2)转动连接,所述手握部(91)固定在第一连接部(92)上,所述第一连接部(92)上固定有第三连杆(10),所述第三连杆(10)与第一连杆(4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侧翻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部(91)设置有两个,所述手握部(91)弯折设置,所述手握部(91)从第一连接部(92)两侧向上延伸,所述在位于两手握部(9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侧翻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9)设有两个,所述车把(9)包括手握部(91)和第二连接部(93),所述第二连接部(93)固定在前叉(4)上,所述第二连接部(93)与前架(2)转动连接,所述手握部(91)固定在第二连接部(93)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件(5)、车把(9)和前叉(4)均与前架(2)固定。
8.一种三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侧翻车体,所述固定架(1)设置在前架(2)前端,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睡篮(11)。
9.一种三轮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侧翻车体,所述后架(3)包括第三连接部(32)和脚踏部(33),所述第三连接部(32)与转动套(6)固定,所述脚踏部(33)设置在第三连接部(32)远离前架(2)的一端上。
CN201922374229.2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23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4229.2U CN211223714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4229.2U CN211223714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3714U true CN211223714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25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422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23714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3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8232B2 (en) Recumbant style powered unicycle
US20070290470A1 (en) Tricycle and steering mechanism therefor
JP6890584B2 (ja) ベビーカーに変換可能な自転車
US7669868B2 (en) Bicycle attachment
WO1986002897A1 (en) Tri-supported vehicle
US6840527B1 (en) Tricycle with geared auxiliary steering mechanism
CN211223714U (zh) 一种防侧翻车体、三轮婴儿车及三轮滑板车
KR20120030859A (ko) 리컴번트 자전거의 조향 장치
CN103895771A (zh) 一种可侧倾前驱电动三轮车
CN206704397U (zh) 电动助力折叠四轮童车
CN211663377U (zh) 一种自动转向自行车
CN217347917U (zh) 儿童推车
CN201321121Y (zh) 一种婴童游戏车
CN211494196U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车
CN210162204U (zh) 一种婴儿车及其稳定型车体
JP2002362461A (ja) 三輪自転車
CN206528569U (zh) 一种滑板车
CN213292499U (zh) 一种儿童滑板车
JP2005119450A (ja) 前二輪後一輪の三輪車
CN213292559U (zh) 一种童车
CN210912718U (zh) 一种婴儿车、滑板车及其稳定型车体
CN210822582U (zh) 多功能倒三轮电动车
CN211642458U (zh) 三轮儿童车
CN217227798U (zh) 一种儿童电动车
CN213057346U (zh) 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