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2280U - 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2280U
CN211032280U CN201921625381.7U CN201921625381U CN211032280U CN 211032280 U CN211032280 U CN 211032280U CN 201921625381 U CN201921625381 U CN 201921625381U CN 211032280 U CN211032280 U CN 211032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support
supporter
hea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53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贵荣
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neng Guangzhou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neng Guangzhou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neng Guangzhou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neng Guangzhou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53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2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2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2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及头枕骨架,所述头枕本体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头枕套,所述头枕骨架包括顶部,所述第一支撑体设于所述头枕骨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上且朝向人体头部设置,所述头枕套包括腔体,所述头枕套设于所述头枕骨架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头枕本体受人体头部撞击使所述第二支撑体受冲击而硬化以支撑人体头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头枕能够兼顾舒适性和安全保护。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座椅乘员或者驾驶员对座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通常普通座椅头枕无法做到兼顾舒适性及碰撞安全性,因此设计一种既能满足碰撞安全性又兼顾舒适性的头枕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提供更高的舒适及更好的安全保护的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头枕,所述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及头枕骨架,所述头枕本体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头枕套,所述头枕骨架包括顶部,所述第一支撑体设于所述头枕骨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上且朝向人体头部设置,所述头枕套包括腔体,所述头枕套设于所述头枕骨架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头枕本体受人体头部撞击使所述第二支撑体受冲击而硬化以支撑人体头部。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体粘度不变以呈现软化状态为人体头部提供接触舒适性,或者,所述第二支撑粘度增加以呈现硬化状态为人体头部提供支撑。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朝向所述人体头部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支撑体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投影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面积。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撑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至少部分露出所述第一接触面。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背离人体头部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支撑体粘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一接触面上使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贴合。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厚度在15mm-25mm的范围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体的材料为发泡聚丙烯EPP,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材料为非牛顿流体特种胶基。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头枕套均采用发泡工艺与所述头枕骨架的顶部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头枕骨架还包括连接部及尾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顶部及所述尾部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顶部及所述尾部均弯折相连,所述尾部用于与汽车座椅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及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上设有供所述头枕骨架插接的定位部,所述汽车座椅头枕与所述座椅本体通过所述尾部与所述定位部插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体,提高了头枕本体的支撑性能,增强了对人体头部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支撑体上设置第二支撑体,使得当汽车正常行驶,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依靠头枕本体时,可以通过第二支撑体为头部提供良好的头部空间舒适感,而当汽车受到碰撞,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撞击头枕本体时,第二支撑体迅速硬化以辅助第一支撑体更好的支撑头部,提高了头枕本体的使用性能的同时也兼顾了舒适感和安全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汽车座椅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头枕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头枕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头枕与座椅骨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及汽车座椅头枕,汽车座椅头枕通过固定于座椅本体上以形成可靠的连接来保护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颈安全。
汽车座椅头枕通常是由座椅向上伸出来,可以保护驾驶员或者乘员免遭车辆突然移动而造成的严重伤害。当正面碰撞事故中,车内的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约束***也可以降低车内乘员头、胸等部位受到的伤害;在侧面碰撞事故中,侧面安全气囊和侧气帘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在追尾事故中,能够保护乘员脆弱头颈部的只有头枕。头枕具有与安全带、安全气囊同等重要的安全作用。而在交通事故中,追尾碰撞占很大的比例。而绝大多数的追尾碰撞都会造成乘员的头颈部伤害,而汽车座椅头枕是直接作用在用户的头部及颈部的,因此头枕防护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体验感及生命安全,具体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汽车座椅头枕100包括头枕本体10及头枕骨架20,头枕本体10包括第一支撑体11、第二支撑体12及头枕套13,头枕骨架20包括顶部21,第一支撑体11设于头枕骨架20的顶部21,第二支撑体12位于第一支撑体11上且朝向人体头部设置,头枕套13包括腔体(图未示),头枕套 13设于头枕骨架20的顶部21且第一支撑体11及第二支撑体12均位于腔体内,头枕本体10受人体头部撞击使第二支撑体12受冲击而硬化以支撑人体头部。
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体11,提高了头枕本体10的支撑性能,增强了对人体头部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支撑体11上设置第二支撑体12,使得当汽车正常行驶,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依靠头枕本体10时,可以通过第二支撑体12为头部提供良好的头部空间舒适感,而当汽车受到碰撞,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撞击头枕本体10时,第二支撑体12迅速硬化以辅助第一支撑体11更好的支撑头部,提高了头枕本体10的使用性能的同时也兼顾了舒适感和安全性,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11的材料为发泡聚丙烯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EPP),发泡聚丙烯EPP具有轻便、出色的能量吸收、高强度重量比、复原性佳、可承受多重撞击而无明显破损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头枕本体10的吸能和缓冲作用。在碰撞试验中能够满足假人头部的伤害指数的要求,当遇到冲击时能够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增加头枕本体10对驾驶员或乘员的头颈等关键部位的吸能保护作用,减小事故冲击对乘坐人员的伤害。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11的材料也可以为塑胶块,只要能起到吸能保护作用即可,并不以此为限。
考虑到发泡聚丙烯EPP可能会引起的舒适度降低的问题,设置第二支撑体 12的材料为非牛顿流体特种胶基,非牛顿流体特种胶基在普通接触而受力均匀时能够呈现软质状态,而在受具备一定强度的压力时粘度会发生改变以呈现软质或者硬质状态,保证了头枕本体10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非牛顿流体特种胶基的基本成分由橡胶、酯类、蜡、脂肪、乳化剂、填充物、抗氧化剂组成。具体地,橡胶可以为胶基提供弹性,其可以是天然橡胶、明胶(日本胶)或者合成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聚异丁烯);脂类可以增强胶基的粘着度,其可以由松香甘油酯、松香等组成;蜡可以在胶基中起软化作用,主要由石蜡或者微晶蜡组成;脂肪可以使胶基具有可塑性,主要由氢化植物油组成;乳化剂的主要成分为卵磷脂;填充物为胶基的组成结构,主要由碳酸钙和滑石粉组成;抗氧化剂可以保护产品不被氧化和提高产品的保质期,通常为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胶基的加工主要为混合工艺,前半段为剪切混合,后半段为热熔融混合。由于胶基的胶质均为粘弹性非常强的物质,必须采用有剪切作用的混和机械,一般为捏和机。首先将粘性和弹性强的原料进行素炼,然后再与其它容易熔融的原料混和,熔融时的温度应控制在130℃以下。混和完成后,从捏合机中取出胶基并冷却至室温,再通过挤出、辊压或切割等方法成型。其中,如果天然橡胶不经过精制的话,可以在第一次加料时与合成橡胶等一起加入,按同样的工艺加工,但需粗泸后再经过离心器去除杂质,然后成型制成。
需说明的是,非牛顿流体在受力的时候,举例而言,如击打、撞击或者踩踏时,其粘度会发生改变,或是粘度降低而适于流动,或是粘度增加而硬化。本实施例中,非牛顿流体以受到撞击粘度会增加而硬化为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在汽车正常行驶,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依靠头枕本体10时,第二支撑体12粘度不变以保持软质而呈现软化状态,对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有柔软的触感和更好的包裹性能,能够为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提供接触舒适性,保证了汽车座椅头枕100的舒适度。而当汽车受到碰撞,使得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撞击头枕本体10时,第二支撑快12粘度增加以呈现硬化状态,为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提供支撑,有效减少头型的摆动和位移且提高头枕本体 10的吸能和缓冲作用,增加头枕本体10对驾驶员或者乘员头颈等关键部位的吸能保护作用,减小事故冲击对乘坐人员的伤害降低头颈部的伤害。
进一步地,非牛顿流体在针对不同的冲击速度时会呈现不同的硬化支撑性能,也即为根据冲击速度和力度的不同,硬化程度会有变化,硬化性能的可调范围更为细致和具体,具有更高的实际适用范围。举例而言,冲击速度越快,冲击力度越强,第二支撑体12硬化的程度也就越高,以更好的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11为直角梯形体,考虑到人体头部受撞击时,颈部也需要保护,将第一支撑体11设置在头枕骨架20的顶部21但与头枕骨架20 的顶端仍有一定距离,以适应保护人体头颈的需要。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11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楔形体、不规则形体等其他形状,可针对不同座椅的不同舒适性及位置的要求而调整形状,以实现不同的目标要求,在此不做限制。
第一支撑体11包括朝向人体头部的第一接触面11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触面111为直角梯形体的斜面,考虑到人体头颈具有一定曲线,设置第一接触面111为斜面便于在安装第二支撑体12后更好的与人体头颈接触。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体12在第一接触面111的投影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一接触面111的面积。也就是说,第二支撑体12只要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1的第一接触面111 上,保证第二支撑体12与第一支撑体11之间具有一定接触面积,能够实现固定且为人体头颈提供一个缓冲和支撑即可,并不需要全部覆盖第一支撑体11的第一接触面111。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体12的宽度自第一支撑体11向人体头部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上窄下宽的缓冲结构可以使第一支撑体11更加的贴近驾驶员或者乘员的颈部,提高防护效果,同时这种上窄下宽的结构顺应头枕的整体外形,可以减小整体的质量和加工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面111上设有安装槽112,第二支撑体12固定于安装槽112内且第二支撑体12的至少部分露出第一接触面111。具体地,第二支撑体12是通过粘接固定于安装槽112内,且安装槽112 的形状与第一支撑体11的底部形状相对应,一方面利用第一支撑体11的底部形状与安装槽112的配合形状来达到互相固定的效果,此种方式装配简单且能够保证二者的固定以及承受碰撞时的冲击力,可以更好的固定第一支撑体11,另一方面可以为第二支撑体12提供支持,使第二支撑体12正面受到人体头颈的压力时,更好的包向用户的颈部,进一步保护颈部不受伤害。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二支撑体12包括背离人体头部的第二接触面121,第二支撑体12粘接于第一支撑体11的第一接触面 111上使第二接触面121与第一接触面111贴合。
一般情况下,头部与第一支撑体11的间隙为40mm,在实际乘坐的时候,会产生硬触感,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支撑体12,且第二支撑体12的厚度在15mm-25mm的范围内,可以通过第二支撑体12未受冲击时的软质状态来增强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空间舒适感,无需重新调整座椅位置即可满足实际驾乘中更高的舒适度和更好的安全保护,实用性强。优选地,第二支撑体12的厚度为20mm。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体11与头枕套13均采用发泡工艺与头枕骨架20的顶部21连接。具体地,在汽车座椅头枕100的成型过程中,先将头枕骨架20的顶部21与第一支撑体11整体进行一体发泡,使得第一支撑体11牢固固定于头枕骨架20的顶部21。再将第二支撑体12嵌合于第一支撑体11上,使得汽车座椅头枕100能在日常使用时呈现软质状态以提高舒适性,而在碰撞发生时又可呈现硬质状态以为头颈部提供支撑。再通过发泡工艺成型得到头枕发泡总成(图未示)后手工将头枕套13包覆于头枕发泡总成上,最后使包覆有头枕套13的头枕发泡总成与固定有第一支撑体11及第二支撑体12的头枕骨架20的顶部21 共同发泡以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100,此时,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体11及第二支撑体12均位于头枕套13的腔体131内。可以理解的是,头枕套13的腔体131实际为内部包覆的头枕发泡总成的腔体。
通过内置一发泡硬度较高的第一支撑体11,以和第二支撑体12及外置的头枕套13形成软硬配合,使得该汽车座椅头枕100的缓冲层整体软硬适中,在汽车正常驾驶的情况下,驾驶员或者乘员与外置的较软的头枕套13及第二支撑体 12相接触,体验感好,当发生追尾碰撞事故时,较硬的第一支撑体11配合硬化的第二支撑体12将较好的拖住用户的颈部和头部,以避免颈部和头部受伤害,因此汽车座椅头枕100的防护可靠性好,且头枕骨架20能够与汽车座椅的座椅本体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和维护。
具体地,头枕骨架20还包括连接部22及尾部23,连接部22连接顶部21 及尾部23且连接部22与顶部21及尾部23均弯折相连,形成从侧视角度看肖似“Z”形的形状。可以理解的是,头枕骨架20为一体成型且呈现弯折的形状,能够在碰撞时提供更好的支撑,且因离开头枕套13的发泡表面一定距离,能够保证头部依靠时头部空间的舒适性。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尾部23形成头枕骨架20的插杆24,用于与汽车座椅插接固定。具体地,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包括座椅骨架200,座椅骨架200上设有供头枕骨架20插接的定位部210,汽车座椅头枕100与座椅本体通过尾部23形成的插杆24与定位部210插接固定,以增强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一种实施方式中,定位部210包括插槽,用于与插杆24插接配合,且能够调节插杆24与插槽的相对位置,使得头枕骨架20的插杆24越向高调节,与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及颈部距离越近,能够有效保护及乘托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及颈部,降低碰撞对驾驶员或者乘员头部及颈部造成的伤害。
本申请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100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体11,提高了头枕本体10的支撑性能,增强了对人体头部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支撑体 11上设置第二支撑体12,使得当汽车正常行驶,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依靠头枕本体10时,可以通过第二支撑体12为头部提供良好的头部空间舒适感,而当汽车受到碰撞,驾驶员或者乘员的头部撞击头枕本体10时,第二支撑体12 迅速硬化以辅助第一支撑体11更好的支撑头部,提高了头枕本体10的使用性能的同时也兼顾了舒适感和安全性,实用性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及头枕骨架,所述头枕本体包括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及头枕套,所述头枕骨架包括顶部,所述第一支撑体设于所述头枕骨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上且朝向人体头部设置,所述头枕套包括腔体,所述头枕套设于所述头枕骨架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头枕本体受人体头部撞击使所述第二支撑体受冲击而硬化以支撑人体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体粘度不变以呈现软化状态为人体头部提供接触舒适性,或者,所述第二支撑粘度增加以呈现硬化状态为人体头部提供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包括朝向所述人体头部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支撑体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投影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撑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支撑体的至少部分露出所述第一接触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背离人体头部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支撑体粘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第一接触面上使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贴合。
6.如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厚度在15mm-25mm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材料为发泡聚丙烯EPP,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材料为非牛顿流体特种胶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头枕套均采用发泡工艺与所述头枕骨架的顶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骨架还包括连接部及尾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顶部及所述尾部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顶部及所述尾部均弯折相连,所述尾部用于与汽车座椅固定。
10.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上设有供所述头枕骨架插接的定位部,所述汽车座椅头枕与所述座椅本体通过所述头枕骨架的尾部与所述定位部插接固定。
CN201921625381.7U 2019-09-26 2019-09-26 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Active CN211032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5381.7U CN211032280U (zh) 2019-09-26 2019-09-26 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5381.7U CN211032280U (zh) 2019-09-26 2019-09-26 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2280U true CN211032280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28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5381.7U Active CN211032280U (zh) 2019-09-26 2019-09-26 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22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9914A (zh) * 2021-07-27 2021-10-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9914A (zh) * 2021-07-27 2021-10-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25430B1 (en) Safety seat
US20050127734A1 (en) Energy management head restraint insert
US8172320B2 (en) Impact absorption block for vehicle seatback assembly
CN211032280U (zh) 汽车座椅头枕及汽车座椅
CN207274617U (zh) 安全气囊及汽车座椅
EP1133415A1 (en) Arrangement for occupant protection in vehicles
CN210139795U (zh) 汽车座椅、汽车座椅自动调整***和汽车
CN113646208A (zh) 一种车辆座椅
EP2907692B1 (en) Child seat with lateral head protection
CN114106554A (zh) 聚氨酯/剪切增稠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在汽车座椅中的应用
KR101664651B1 (ko) 목 상해 저감 성능이 향상되는 차량용 시트
WO1995031357A1 (en) A safety arrangement provided in a motor vehicle
JP2010018214A (ja) 自動車シートに用いるヘッドレスト
JP5712877B2 (ja) 自動車用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構造
CN213007760U (zh) 一种非牛顿流体汽车头枕
KR101260469B1 (ko) 비대칭 조수석 에어백 장치
KR20100051939A (ko) 차량용 시트의 헤드레스트
CN211075644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KR100506025B1 (ko) 길이 가변형 헤드 레스트가 구비된 시트
KR101694020B1 (ko) 목 상해 저감 성능이 향상되는 차량용 시트
CN109130976A (zh)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JP2000189289A (ja) 乗り物用シ―トパッド
US20240101004A1 (en) Child restraint
KR20100123389A (ko) 편익형 이동식 헤드레스트
KR200411951Y1 (ko) 자동차용 헤드레스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