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9448U - 打磨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打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9448U
CN211029448U CN201921649340.1U CN201921649340U CN211029448U CN 211029448 U CN211029448 U CN 211029448U CN 201921649340 U CN201921649340 U CN 201921649340U CN 211029448 U CN211029448 U CN 211029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motor
base
too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93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训装
张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93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9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9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9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磨工具,包括:电机,包括定子组件以及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能以电机轴线为轴转动的转子轴;电池包,用于给电机供电;壳体,用于安装电池包;底座,包括安装打磨件的底面;壳体具有一个安装电池包的电池包安装面,电池包安装面与电池包构成面接触;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相对于底面倾斜设置,且电池包安装面在底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底面的边界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性更佳的打磨工具。

Description

打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打磨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电动工具领域,打磨工具是一种常用的电动工具,通常用对将木工制品表面进行打磨作业。大多数打磨工具主要包含电机、传动组件和底座,其中,传动组件至少能驱动底座进行偏心运动。底座的下表面上安装有打磨件或者其他打磨件,打磨件随着底座一起运动,从而对被加工表面实施打磨、抛光。
根据供电方式,目前市面上的打磨工具可分为交流和直流两种,直流打磨工具具有便携、操作灵活等优点。但是由于整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直流打磨机打磨范围受限、电池包适配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更佳的打磨工具。
一种打磨工具,包括:电机,包括定子组件以及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能以电机轴线为轴转动的转子轴;电池包,用于给电机供电;壳体,用于安装电池包;底座,包括安装打磨件的底面;壳体具有一个安装电池包的电池包安装面,电池包安装面与电池包构成面接触;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相对于底面倾斜设置,且电池包安装面在底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底面的边界内。
可选地,电池包在底面所在平面内的投影为电池包投影,位于底面的边界内的电池包投影的面积与电池包投影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7且小于等于1。
可选地,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平行于电池包的长度方向;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和底面构成的夹角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90度。
可选地,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和底面构成的夹角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85度。
可选地,壳体具有一个中分面,壳体基本关于中分面对称,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垂直于中分面。
可选地,壳体包括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至少部分握持部和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沿垂直于电机轴线的方向分别设置于电机轴线的两侧。
可选地,握持部包括供用户的虎口握持的虎口握持部,虎口握持部向呈弧形向壳体内部凹陷;定义一个中轴面,中轴面垂直于底面且经过电机轴线;虎口握持部在中轴面的投影位于电池包在中轴面的投影之内。
可选地,壳体在中分面上的投影具有一个延伸轨迹,至少部分壳体的延伸轨迹平行于底面;打磨工具还包括:电路板,用于控制电机的运转;电路板所在平面平行于底面。
可选地,打磨工具还包括:偏心结构,用于产生偏心力或者偏心力矩;其中,偏心结构安装至转子组件以使得电机能驱动底座进行偏心运动。
可选地,底座以一个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运动,中心轴线与电机轴线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打磨工具能够适配不同型号的电池包,同时整机结构设计合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无打磨死角,从而使得该打磨工具具有更佳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打磨工具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打磨工具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打磨工具在去掉部分壳体后的内视图;
图4是图1中的打磨工具的部分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的打磨工具的部分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打磨工具去掉部分壳体后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的打磨工具的部分机构的俯视图;
图8是图6中的打磨工具的部分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打磨工具的部分结构的平面图;
图10是打磨工具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中的打磨工具的电机和风扇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打磨工具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打磨工具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打磨工具省略壳体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的A-A向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打磨工具的主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打磨工具的俯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打磨工具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打磨工具的正视图;
图21是图20中的打磨工具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0中的打磨工具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0中的打磨工具的部分结构的平面图;
图24是图20中的打磨工具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25是图20中的打磨工具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打磨工具100,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打磨工具100具体为砂光机,更具体为平板砂光机,用户可通过单手或双手握持握持部以操作打磨工具100。当然,可以理解的,打磨工具100可以为圆砂,打磨工具100也可以为多功能工具,抛光机等其他打磨工具,只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能够适用的打磨工具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3所示,打磨工具100包括电池包11、集尘装置12、壳体13、底座14、电机15以及用于散热和吸尘的风扇16。壳体13围绕形成有用于容纳至少部分电机15的容纳空间。底座14连接至壳体13,位于打磨工具100的底部,底座14形成有用于安装打磨件的底面14a。电机15可驱动底座14作偏心运动,从而使得底座14产生相对于工件表面的相对运动,使得打磨件摩擦工件表面,起到打磨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打磨工具100具体为直流砂光机,电池包11布置在整机上部,位于整机的重心的上方,具体而言电池包11位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131下方、容纳空间上方,这样的位置分布使得打磨工具100工作时电机15更容易驱动底座14偏心运动同时用户握持握持部131时感受到的振动较小,提高砂光效率的同时优化了用户体验。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打磨工具100也可以是交直流转换的打磨工具,其中电池包11布置在整机上部,位于整机的重心的上方,具体而言电池包11位于握持部131下方、容纳空间上方。当然,可以理解的,电池包11的以上位置设计只是作为优选,在其他实施例中,打磨工具100也可以采用交流电。
本实施例中的打磨工具100不包括传动机构,由电机15直接驱动底座14运动。电机15包括定子组件以及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能以电机轴线101为轴转动的转子轴。本实施例中电机15具体为外转子无刷电机,当然也可以是内转子电机,电机15包括电机轴151,电机轴线101为电机15的中心轴线,电机15驱动风扇16与电机15构成同轴转动,事实上,风扇16同轴套装于电机15的外侧,而不是沿电机轴线101设置于电机15的下方,缩小了打磨工具100的高度和体积,使打磨工具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更加方便用户操作。
如图3至图5所示,电机15和底座14、底座14和壳体13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形成构成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形式也不作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底座14具有第一安装面、和与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其中,第一安装面面向电机15,用以安装电机15;第二安装面为用于安装打磨件的底面14a。电机15可以以抵接或接触方式直接安装到底座14的第一安装面上,也可以电机15与底座14的第一安装面间隔一定距离,电机15间接安装至底座14的第一安装面,在此不作所限制。
打磨工具100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柔性部171,柔性部171具有一定柔性,电机15固定连接至底座14,柔性部171的一端连接至壳体13,另一端连接至底座14,电机15转动时驱动底座14运动,进而带动壳体13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柔性部171连接了电机15和底座14、底座14和壳体13,4个柔性部171关于电机轴线101对称分布,当然,柔性部171的个数也可以是三个或者两个,在此不作限定。
如图6至图8所示,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支撑组件17不仅包括柔性部171还包括刚性部172;柔性部171基本沿垂直于底面14a的方向延伸且连接壳体13和底座14;刚性部172安装至壳体13或者底座14,刚性部172在垂直于底面14a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刚度。柔性部171的柔性远大于刚性部172;刚性部172在垂直于底面14a的方向上的刚度远大于柔性部171。刚性部172使得支撑组件17在垂直于底面14a的方向具备一定刚度,抑制了底座14振动时整机发生起跳;柔性部171使得支撑组件17具备一定柔度,底座14振动时柔性部171能够垂直于轴向发生扭转,减轻了整机振动;从而满足了支撑组件17的力学要求,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壳体13或者底座14能够相对于刚性部172沿刚性部172的表面运动,底座14振动时通过柔性部171沿垂直于其轴向方向的扭转变形,壳体13能够相对于底座14发生相对运动,减轻了整机振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刚性部172安装至底座14,壳体13能够在柔性部171发生垂直于其轴向的扭转时沿刚性部172的上表面运动。可以理解的,刚性部172也可以安装至壳体13,具体安装至壳体13的下端,使得底座14可沿刚性部172的下表面相对于刚性部172运动。
刚性部172在垂直于底面14a的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等于柔性部171在垂直于底面14a的方向上的高度。这使得用户在操作砂光机100时下压壳体13,柔性部171发生垂直其轴向的扭转,壳体13抵触至刚性部172的上表面同时随着底座14的振动沿着刚性部172的上表面滑动。本实施例中,刚性部172在垂直于底面14a的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柔性部171在垂直于底面14a的方向上的高度,砂光机100处于非工作的静止状态时,壳体13的下表面13a距离刚性部172的上表面存在一定的间隔距离。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刚性部172在垂直于底面14a的方向上的高度等于柔性部171在垂直于底面14a的方向上的高度,壳体13的下表面13a至刚性部172的上表面的间隔距离几乎为0,也即是说,砂光机100处于非工作的静止状态时,壳体13的下表面13a与刚性部172的上表面相接触。
刚性部172和柔性部171在平行于底面14a的平面内互不接触,刚性部172和柔性部171在底面14a的内互不接触。也即是说,刚性部172和柔性部171独立设置,在平行于底面14a的方向没有位置干涉,这充分避免的刚性部172对柔性部171横向运动的干涉,同时也使得刚性部172和柔性部171的结构设计和位置排布更加灵活。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底座14具有一条或多条对称轴,底座14关于对称轴成轴对称,一个或多个刚性部172相对于对称轴对称设置,一个或多个柔性部171相对于对称轴对称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底座14具有对称轴102和对称轴103,4个刚性部172和4个柔性部171相对称轴102和对称轴103对称设置。作为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底座具有一条中心轴,底座关于中心轴成中心对称,一个或多个刚性部相对于中心轴中心对称设置,一个或多个柔性部相对于中心轴中心对称设置;例如,底面为正方形,柔性部为4个设置在正方形顶点的支柱,刚性部为一个大的环形轴承,关于底面的中心轴对称。
可以理解的,刚性部172和柔性部171对称(轴对称或中心对称)排布时,能够使得底座14振动时壳体13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整机的运行更加平稳。但是刚性部172和柔性部171非对称排列也能够实现砂光机100的功能,且刚性部172和柔性部171能够减轻起跳和振动,因此对于刚性部172和柔性部171的具***置排布不限于以上两种实施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壳体13或者底座14能够相对于刚性部172沿刚性部172的表面滑动。具体地,壳体13或者底座14能够相对于刚性部172沿刚性部172的表面滑动。本实施例中,刚性部172为4个固定安装至底座14的轴承,具体为球轴承,柔性部171为4个材质为橡胶的支撑柱,柔性部17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壳体13和底座14,具体连接方式为螺栓螺帽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壳体13的表面抵触至轴承的滚珠,进而产生相对滑动。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壳体13或者底座14能够相对于刚性部172沿刚性部172的表面滚动,具体的,刚性部172的表面光滑,在壳体13或者底座14表面安装滚动件,从而使得,壳体13或者底座14抵触至刚性部172表面时能够相对于刚性部172沿刚性部172的表面滚动。
由于壳体13或者这底座14相对于刚性部172沿着刚性部172表面滑动或者滚动,因此与刚性部172接触的部分底座14、与刚性部172接触的部分壳体13以及与底座14壳体13接触的部分刚性部172的材质均采用耐磨材料,例如粉末冶金。
如图9和图10所示,作为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砂光机包括底座14’和支撑组件17’,支撑组件17’包括柔性部171’和刚性部172’,刚性部172’为4个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圆柱块,其位置排布和第一实施例中的刚性部172相同。
如图3至图6、图11所示,打磨工具100还包括用于使打磨工具100作偏心运动的偏心结构18,现有技术中,偏心结构一般设置于打磨工具的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中,偏心结构18安装至转子组件以使得电机15能驱动底座14进行偏心运动。底座14以一个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运动,中心轴线与电机轴线101同轴设置。进一步地,底座14具有一个中心轴线,中心轴线与电机轴线101同轴设置;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底座14与电机轴151同轴设置。也即是说,底座14与电机轴151之间不存在实际的结构上的偏心距,只是由于偏心结构18安装至转子组件,因此底座14被驱动作偏心运动时存在一个虚拟的偏心距。
打磨工具100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用于形成或者支撑偏心结构18;支撑件连接至转子组件;进一步的,支撑件套装至转子组件的外侧。底座14形成有用于将底座14安装至电机15的安装孔;支撑件位于安装孔之外。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打磨工具100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用于形成或者支撑偏心结构18;支撑件包括用于与转子组件够成连接的连接部;底座14形成有用于将底座14安装至电机15的安装孔;连接部位于安装孔之外,而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打磨工具,连接电机轴的偏心轴一般安装至底座的安装孔中。本实施例中,支撑件具体为风扇16。风扇16连接至电机15的转子组件外侧,偏心结构18安装或者一体成型于风扇16。电机15转动带动风扇16一起转动时,由于风扇16关于电机轴线101结构不对称,电机15转动时产生偏心力和/或偏心力矩,进而带动底座14在工件表面作偏心运动。当然,可以理解的,支撑件的具体结构不仅限于风扇。
本实施例中的风扇16还用于吸尘,在打磨工具100打磨工作时风扇16随电机15转动,将工件表面的尘屑吸入集尘装置12中。本实施例中风扇16为离心风扇,当然也可以是轴流风扇。风扇16包括叶轮161和叶片162,叶片162安装于叶轮161或者与叶轮161一体成型。
偏心结构18设置于风扇16叶片162的下部,沿电机15的周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偏心结构18可与风扇16一体成型也可以单独成型并固定安装至风扇16。具体地,偏心结构18为偏心块,本实施例中偏心块的径向截面为扇形,轴向截面为矩形,偏心块沿电机轴线101的周向设置于风扇16的叶片162之间,沿径向连接至风扇16的叶轮161,当然,偏心结构18的具体结构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风扇16的叶片162不均匀设置导致风扇16关于电机轴线101质量不均匀分布从而形成偏心结构18。偏心结构18的具体实现形式在此不作限制,只要是设置于电机15的转子组件上,或者设置于支撑件,且能够实现打磨工具100的底座14作偏心运动即可。
相比较传统的打磨工具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偏心结构18被结合至风扇6,使得风扇16同时具备产生吸尘、散热以及产生偏心力的功能;同时,风扇16并不是沿电机15的轴向与电机15上下分别安装,而是套装至电机15的转子组件外侧,具体为外转子电机15的转子组件外侧,从而使得打磨工具100的体积和轴向高度都得到减少,质量被减轻,从而更加方便用户的操作,减轻用户的使用疲劳。同时,无传动组件以及该偏心结构18的设计与安装使得打磨工具100的空载功率降低,更加节能。
总结来说,打磨工具100的质量、尺寸大小以及空载功率都得到了改善。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打磨工具100的重量减轻至400-550克;打磨工具100的最大高度减小至100-125毫米,握持高度(握持部131距离底面14a的最大高度)减小至90-99毫米;打磨工具100空载时,电机的15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40 W且小于等于50W。本实施例中,打磨工具100的重量(不包括电池包11的重量)约为550克,打磨工具100(未安装电池包11)的最大高度约为125毫米,握持高度约为99毫米,打磨工具100的空载功率约为48W。
打磨工具100在工作时底座14相对于其中心轴线作圆周运动的转动半径为打磨工具100的工作偏心距。我们经过研究分析,得到偏心结构18如上设计时,打磨工具100的工作偏心距e与以下变量有关:
底座14的质量m1;
电机15的质量m2;
偏心块的质量m3;
柔性部171的刚度k;
偏心块的偏心半径r;
电机15转动角速率ω,
也即是说,打磨工具100的工作偏心距e与以上几个参数满足函数关系:
e = f(m1,m2,m3,k,r,ω);
具体为:e = m3ω²r/(m1+m2+m3)ω²-k
其中,偏心结构18的偏心半径r为偏心结构18的重心G到电机轴线101的距离;通过单变量分析方法可以得出,偏心块的偏心半径r的变化对打磨工具100的工作偏心距e影响最大,因此在其他变量确定的情况下通过设定偏心块的偏心半径r来得到更优的工作偏心距e。本实施例中,偏心块的偏心半径r大于等于2毫米且小于等于4毫米,进一步地,偏心块的偏心半径r大于等于2毫米且小于等于3毫米。在本实施例中,打磨工具100的工作偏心距e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2毫米,进一步地,打磨工具100的工作偏心距e大于等于0.7毫米且小于等于1毫米,具体为0.8毫米。工作偏心距e的合理设置能够提高打磨工具100的磨削能力以及抗震能力。另外,电机15为无刷电机15,电机15的转速大于等于12000转/分,进一步地,电机15的转速大于等于14000转/分,本实施例中,电机15的转速为15000转/分。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打磨工具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打磨工具10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打磨工具的除了包括安装在风扇26上的偏心结构28外还包括安装至风扇26上的配重结构29,配重结构29与偏心结构29关于电机轴线201基本相对设置,但是偏心结构28与配重结构29的重心分别位于上下两个垂直于电机轴线201的平面上,也即是说偏心结构28与配重结构29的重心沿轴向在上下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事实上,正是利用偏心结构28与配重结构29的重心的高度差来产生力矩。另外,偏心结构28与配重结构29的质量也不同,同时偏心结构28与配重结构29可以相对于风扇26非对称设置,即构成一定的安装角度,利用两者的质量差或/和安装角度产生力和偏向力矩。在本实施例中,打磨工具的工作偏心距与第一实施例中工作偏心距相同,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调节配重结构对其工作偏心距e进行调节,从而更好地满足打磨工具的磨削能力以及减震要求等。对于与第一实施中的打磨工具相适应的部分均可以应用到本实施例中,具体不再赘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打磨工具300。打磨工具300包括底座1、壳体2和电机3,壳体2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纳空间21,壳体2设置于底座1上并与底座1柔性连接,电机3设置于壳体2的容纳空间21内并穿过壳体2的底端开口与底座1连接,电机3的定子31与底座1连接,电机3的转子组件上设置有偏心结构33。在本实施例中,打磨工具300具体为砂光机。
转子组件旋转的过程中,偏心结构33产生周转的离心力并传递给底座1,实现底座1的偏心运动,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降低在工作过程中高转速时的振动,有效降低噪音,减轻噪音对周围人群的危害。底座1与壳体2之间柔性连接的设置,允许底座1与壳体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使得底座1在偏心运动时,壳体2不会被破坏。
电机3可以为内转子电机或者外转子电机,偏心结构33可以设置在内转子电机的转子组件上或外转子电机的转子组件上。在本实施例中,电机3为无刷电机,散热性能好,工作效率高。电机3为外转子电机,偏心结构33位于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组件32上。
定子31通过紧固机构固定于底座1上,电机3的转轴34穿过定子31的中心孔并与定子31之间通过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连接。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安装于轴承座上。转子组件32与转轴34之间固定连接。偏心结构33设置于转子组件32的外周面上,偏心结构33绕转子组件32的轴线341不均匀分布,具体地,偏心结构33绕转子组件32的轴线341呈扇形分布。
转轴34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风扇37,风扇37在转轴34的带动下转动,用于对打磨工具300散热。
如图14所示,底座1与壳体2之间通过多个支撑组件4连接。支撑组件4具体为弹性件。底座1在偏心运动时,支撑组件4发生弹性变形,保护壳体2不会被破坏,底座1停止运动时,弹性变形恢复。支撑组件4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支撑组件4的上端设置有螺柱41,螺柱41与壳体2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4由橡胶材料制成。
如图15所示,四个支撑组件4于底座1上均匀间隔分布,具体地,四个支撑组件4的位置分布靠近底座1的四个顶点。在本实施例中,偏心结构33为沿转子组件32的径向突出的偏心块。
如图13至图16所示,打磨工具300还包括控制器5,控制器5位于壳体2内并与电机3电连接。控制器5连接交流电,以控制电机3运转。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控制器5也可连接直流电,以控制电机3运转。
如图17和图18所示,壳体2包括握持部22,用于供用户握持。握持部22上可以设置开关,用户在握持时,能够方便的触发开关,控制电机3启停。
使用时,在底座1下方设置打磨件之类的打磨件,用户手持于壳体2的握持部22,通过开关启动打磨工具300后,由于电机3的转子组件32上设置有偏心结构33,电机3会有离心运动的趋势,进而通过电机3直接带动底座1实现偏心运动,使得打磨件在工件表面不断摩擦,实现对工件的打磨。
对于第一实施例中与本实施例相适应的部分均可以应用到本实施例中,具体不再赘述。
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其中与实施例三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三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点。两者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机3为带电刷6的电机,电刷6位于壳体2内。导线在往复摆动振动的过程中会疲劳折断,电刷6相对于导线来说结构更加可靠,不存在断裂的风险。
如图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打磨工具500。本实施例中的打磨工具50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打磨工具100具有相同的偏心结构,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整机结构排布,以下仅对两者的不同之处进行介绍。
如图20至图25所示,一种打磨工具500包括电池包51、壳体53、底座54以及电机55。其中,电机55包括定子组件以及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能以电机轴线501为轴转动的转子轴;电池包51用于给电机55供电,电池包51安装至壳体53。本实施例中,壳体53围绕形成有容纳电机55的容纳空间,也即是说,用于安装电池包51和容纳电机55的壳体53为同一壳体53。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壳体53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用于安装电池包51,第二壳体围绕形成有容纳电机55的容纳空间,第一壳体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第二壳体。底座54包括安装打磨件的底面541,在本实施例中,打磨件安装至底座54的下方,底面541也即是底座54的底面,打磨件通过夹持、粘接等方式安装至底面541。
壳体53具有一个安装电池包51的电池包安装面531,电池包安装面531与电池包51构成面接触。电池包安装面53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电池包安装面531可以是一个连续的面也可以是多个非连续面。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安装面531为一个基本连续的曲面,包括第一安装面531a和第二安装面531b,其中,第一安装面531a基本平行于电池包51的***方向51’。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电池包安装面531包括第一安装面531a和第二安装面531b,第一安装面531a和第二安装面531b非连续,且第一安装面531a平行于电池包51的***方向51’。另外,优选的,第一安装面531a和第二安装面531b之间形成的夹角α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90度。第一安装面531a和第二安装面531b分别在不同的方向对电池包51进行支撑。
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531相对于底面541倾斜设置,且电池包安装面531在底面541上的投影位于底面541的边界内。本实施例中,在打磨工具500工作时,底面541基本平行于被磨削的工件的表面,第一安装面531a和第二安装面531b相对于底面541均倾斜设置,且第一安装面531a和第二安装面531b在底面541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底面541的边界内。该设计减少了打磨工具500在实际操作中的打磨死角,使得打磨工具500具有更大的打磨范围,从而提高了打磨工具500的实用性。
电池包安装面531在如图20所示的前后方向上设置于壳体53的前端,电池包51安装至壳体53后,电池包5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电池包51的***方向51’,而电池包51的厚度方向垂直于电池包51的长度方向,也即是说,电池包51沿其厚度方向可自由延伸,不受壳体53尺度的限制。这使得打磨工具500可以适配不同型号的电池包,满足不同工况、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实用性更强。
电池包51在底面541所在平面内的投影为电池包投影,位于底面541的边界内的电池包投影的面积与电池包投影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7且小于等于1。这使得电池包51安装至壳体53后依旧保持打磨工具500具有较大的打磨范围。由于不同型号的电池包51具有不同的尺寸,因此位于底面541的边界内的电池包投影的面积与电池包投影的面积的比值介于0.7和1之间,优选的,位于底面541的边界内的电池包投影的面积与电池包投影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8且小于等于1。本实施例中,打磨工具500至少可以使用两组电芯并联或者三组电芯并联的电池包51。
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531平行于电池包51的长度方向,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531和底面541构成的夹角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90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531a平行于电池包51的长度方向,第一安装面531a和底面541构成的夹角β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90度,优选的,第一安装面531a和底面541构成的夹角β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85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531a和底面541构成的夹角β约为76度。
具体的,电池包51相对于底座54倾斜设置,且沿图20所示的上下方向,相对于底面541,电池包51的下端向外倾斜。电池包51相对于底座54的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能够使得用户在实际操作中握持更加舒适,同时,使得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壳体53具有一个中分面532,壳体53基本关于中分面532对称,事实上,壳体53为基本关于中分面532对称的两半式壳体,电池包安装面531设置于壳体53且关于中分面532基本对称。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531垂直于中分面532,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531a和第二安装面531b均垂直于中分面532。
壳体53包括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533,至少部分握持部533和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531沿垂直于电机轴线501的方向分别设置于电机轴线501的两侧。底座54以一个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运动,中心轴线与电机轴线501同轴设置。也也即是说,至少部分握持部533和至少部分电池包安装面531沿垂直于电机轴线501的方向分别设置于电机轴线501的两侧。用户在操作该打磨工具500时,对握持部533位置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和电池包51的重力分为作用在电机轴线501/底座54的中心轴线的两侧,使得整机更加平衡,不易发生歪斜。
进一步地,握持部533包括供用户的虎口握持的虎口握持部533a,虎口握持部533a向呈弧形向壳体53内部凹陷,使得握持部533和人手的虎口处尽可能地贴合。使用时,人手握持住壳体53,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置于中分面532的两侧,虎口与虎口握持部533a贴合。这使得用户握持更加方便舒适。另外,定义一个中轴面,中轴面垂直于底面541且经过电机轴线501;也即是说,中轴面为经过电机轴线501,且垂直于底面541的平面。虎口握持部533a在中轴面的投影位于电池包51在中轴面的投影之内,也即是说,在前后方向上,电池包51基本能够完全遮挡虎口握持部533a,该设计使得用户在握持时手受到电池包51的阻挡,从而使得用户在实际操作中的使用更加安全,防止人手因为突然的障碍物而冲出壳体53。
壳体53在中分面532上的投影具有一个延伸轨迹533b,至少部分壳体53的延伸轨迹533b平行于底面541;进一步的,握持部533在中分面532上的投影具有一个延伸轨迹533b,至少部分握持部533的延伸轨迹533b平行于底面541。该设计方便用户对打磨工具500施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打磨工具500还包括电路板56,电路板56用于控制电机55的运转,电路板56所在平面平行于底面541。也即是说,电路板56的设置方向与至少部分壳体53或者至少部分握持部533相同,均平行于底面541,这使得壳体53内部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得整机结构更加紧凑。具体的,电路板56容纳于壳体53内部且设置于电机55的上方,电路板56在平行于底面541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握持部533在平行于底面541的平面上的投影之内。
如图25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打磨工具500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柔性部571和刚性部572,柔性部571连接至壳体,刚性部572包括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底盘572a和设置于底盘572a上方的支撑柱572b。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打磨工具,包括:
电机,包括定子组件以及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能以电机轴线为轴转动的转子轴;
电池包,用于给所述电机供电;
壳体,用于安装所述电池包;
底座,包括安装打磨件的底面;
所述壳体具有一个安装所述电池包的电池包安装面,所述电池包安装面与所述电池包构成面接触;
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电池包安装面相对于所述底面倾斜设置,且所述电池包安装面在所述底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底面的边界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在所述底面所在平面内的投影为电池包投影,位于所述底面的边界内的所述电池包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电池包投影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7且小于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电池包安装面平行于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至少部分所述电池包安装面和所述底面构成的夹角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电池包安装面和所述底面构成的夹角大于等于60度且小于等于8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一个中分面,所述壳体基本关于所述中分面对称,至少部分所述电池包安装面垂直于所述中分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供用户握持的握持部,至少部分所述握持部和至少部分所述电池包安装面沿垂直于所述电机轴线的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机轴线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包括供用户的虎口握持的虎口握持部,所述虎口握持部向呈弧形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
定义一个中轴面,所述中轴面垂直于所述底面且经过所述电机轴线;
所述虎口握持部在所述中轴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电池包在所述中轴面的投影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在所述中分面上的投影具有一个延伸轨迹,至少部分所述壳体的延伸轨迹平行于所述底面;
所述打磨工具还包括:
电路板,用于控制电机的运转;
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工具还包括:
偏心结构,用于产生偏心力或者偏心力矩;
其中,所述偏心结构安装至所述转子组件以使得所述电机能驱动所述底座进行偏心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以一个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运动,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电机轴线同轴设置。
CN201921649340.1U 2019-09-29 2019-09-29 打磨工具 Active CN211029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9340.1U CN211029448U (zh) 2019-09-29 2019-09-29 打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9340.1U CN211029448U (zh) 2019-09-29 2019-09-29 打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9448U true CN211029448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2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9340.1U Active CN211029448U (zh) 2019-09-29 2019-09-29 打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9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4110B1 (en) Work tool
RU2590426C2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прежде всего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JP2004516161A (ja) 手持ち式工作機械
CA2681229C (en) Low vibration sander with a flexible top handle
JPH11333692A (ja) 手持ち式電動工具
CN110944794B (zh) 打磨工具及其主体部和打磨部
CN107000156A (zh) 工具机***
US11872668B2 (en) Portable power tool
CN211029448U (zh) 打磨工具
GB2417448A (en) Balancing weight system for eccentrically driven tool
US20230271296A1 (en) Sander
JP4061053B2 (ja) 電動サンダ
WO2019154292A1 (zh) 打磨工具
WO2020100423A1 (ja) 携帯用研磨機
CN220699161U (zh) 抛光工具
CN110142672B (zh) 一种打磨工具
JP5854818B2 (ja) サンダ
CN211940308U (zh) 一种新型平衡结构砂光机
JP2013129017A (ja) サンダ
CN209998918U (zh) 打磨工具
CN215030747U (zh) 打蜡机
EP4382251A1 (en) Sanding machine
CN220051255U (zh) 砂光机
CN117001486A (zh) 砂光机
EP3023197B1 (en) Power tool with counterweight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1106 No. 529, 15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Qua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