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7100U -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7100U
CN210887100U CN201920967893.5U CN201920967893U CN210887100U CN 210887100 U CN210887100 U CN 210887100U CN 201920967893 U CN201920967893 U CN 201920967893U CN 210887100 U CN210887100 U CN 210887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taining
gentle slope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urb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78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小平
张世殊
冉从彦
郑晓晶
宋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78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7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7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7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岩土工程及景观工程领域的一种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包括沿缓坡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层梯田式挡水结构,多层梯田式挡水结构的高度随缓坡下降而降低,相邻挡水结构与缓坡之间形成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底部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回填粘土、防渗膜和粘土层、卵砾石层。本实用新型利用挡水结构与缓坡形成蓄水池,水流翻过挡水结构形成叠水效果,并利用种植的水生净化植物及景观植物,在提升景观的同时也提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而在蓄水池内铺设的防渗膜和卵砾石,可对缓坡起到保护作用,并形成生态河床,净化水体,整个挡水结构将城市景观、工程措施及水资源相互融合,有利于城市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Description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及景观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未来城市的基础建设必然以环境建设为基础,而景观作为人与环境最直接的交互体,其打造、建设对环境的呈现、土地利用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对于人造景观,其尽量利用现状地形、地方植被等,结合特色建筑而综合呈现出来的一种景色,其受限因素也颇多,诸如地形条件、景观协调性等,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采用支挡,包括挡土墙、抗滑桩等,但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景观与支挡结构间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在城市水资源的利用上,景观、工程措施及水资源利用等几个方面尚未进行有效的融合,而且利用城市地表水水体自净能力和景观的融合尚处于空白。
目前,解决景观与支挡结构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在支挡结构表面进行植被覆盖,但覆盖植被类型及浇灌受限因素较多,存在措施不合理、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在景观与水资源方面,一般体现在水面与周边景观相互独立,没有体现出景观与水资源的融合,仅仅有一些亲水平台等;在工程措施与水资源利用上,一般采用水闸等大型挡水措施形成较大的水面,其水流速度缓慢,难以利用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而且不适应城市坡地上的水环境打造。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景观与支挡结构协调性差,水体自净能力低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协调性和水体自净能力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包括沿缓坡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层梯田式挡水结构,多层挡水结构的高度随缓坡下降而降低,相邻挡水结构与缓坡之间形成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底部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回填粘土、防渗膜和卵砾石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挡水结构由混凝土预制而成,包括竖直的挡水段和水平的基座段,两者呈L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挡水结构在其延伸方向上由多个挡水结构拼接而成,在拼接处设有防渗条。
进一步的是,相邻两个挡水结构通过台阶面进行拼接,所述台阶面位于挡水段的内侧到外侧之间,所述防渗条位于台阶面中平行于挡水段内外侧的面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挡水段上端面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溢水凸台。
进一步的是,所述回填粘土将蓄水池的底部填为水平,所述防渗膜和卵砾石层均为水平铺设。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渗膜与卵砾石之间还设有一层回填粘土,在该回填粘土上种有水生净化植物。
进一步的是,对于坡度较陡的缓坡,采用两块挡水结构上下堆砌形成组合挡水结构,两块挡水结构的基座段分别朝向不同方向。
进一步的是,位于上方的挡水结构的基座段朝向缓坡上游,位于下方的挡水结构的基座段朝向缓坡下游。
进一步的是,对于坡度较缓的缓坡,采用两块挡水结构以基座段相对的方式进行布置,使上下两层蓄水池形成一定间隔,在两块挡水结构之间设置回填粘土并种植景观绿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挡水结构与缓坡形成蓄水池,水流翻过挡水结构形成叠水效果,在提升景观的同时也提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而在蓄水池内铺设的防渗膜和卵砾石,可对缓坡起到保护作用,并形成生态河床,净化水体,整个挡水结构将城市景观、工程措施及水资源相互融合,有利于城市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挡水结构三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普通坡度下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坡度较陡下的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坡度较缓下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缓坡,2-挡水结构,3-蓄水池,4-回填粘土,5-防渗膜,6-卵砾石层,7-水生净化绿植,8-绿植,21-挡水段,22-基座段,23-防渗条,24-溢水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包括沿缓坡1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层挡水结构2,多层挡水结构2的高度随缓坡1下降而降低形成梯田结构,相邻挡水结构2与缓坡1之间形成蓄水池3,所述蓄水池3的底部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回填粘土4、防渗膜5和卵砾石层6。通过设置挡水结构2与缓坡形成蓄水池3,能对水资源起到一定的汇集和导流作用,当上游的蓄水池3满了之后,水流能均匀翻过挡水结构2形成叠水效果,从而提高观赏性,水流均匀流动的同时也就提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此外,在蓄水池3底部铺设的防渗膜5和卵砾石层6可对缓坡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水流冲刷,并形成生态河床,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因此,该挡水结构能够将城市景观与水资源很好的结合到一起,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由于挡水结构2是插设在缓坡1中,为了保证蓄水池3蓄水后的稳定性,就需要提高挡水结构2自身的结构强度以及与土体连接的稳定性,因此,本申请的挡水结构2由混凝土预制而成,必要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个挡水结构2包括竖直的挡水段21和水平的基座段22,两者呈L形,如图1所示,挡水段21具有一定高度,用于拦挡水流形成蓄水池3,而基座段22则可增加挡水结构2与土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砌筑的稳定性。
该挡水结构一般沿城市河床设置,所以长度较长,一体浇筑成型不现实,因此最好采用多个挡水结构2沿挡水结构延伸方向拼接而成,为了保证蓄水池3的密封性能,在拼接处设有防渗条23。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拼接后的挡水结构2的稳定性和密封性,相邻两个挡水结构2通过台阶面进行拼接,所述台阶面位于挡水段21的内侧到外侧之间,即相邻两个挡水结构2通过台阶面进行相互搭接,使整个挡水结构连为一体。所述防渗条23位于台阶面中平行于挡水段21内外侧的面上,将防渗条23设置在该处可避免水流的直接冲击,提高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在所述挡水段21上端面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溢水凸台24。如图1所示,溢水凸台24超出挡水段21的内外侧,如果不设置溢水凸台24,在水流较小的情况下水流顺着挡水段21侧面流下,时间一长容易形成青苔和污渍,影响景观效果,而设置溢水凸台24后,可形成抛物线形状的叠水效果,美观又不滋生青苔。
在对蓄水池3进行处理时,首先应采用回填粘土4将蓄水池3的底部填为水平,目的是避免在蓄水后池底受力不同而影响防渗膜5和卵砾石层6的稳定性,待池底填平后再在上方水平铺设防渗膜5和卵砾石层6,以达到稳定的防渗和净水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蓄水池3的净水效果,在防渗膜5与卵砾石6之间还设有一层回填粘土4,在该回填粘土4上可种植水生净化绿植7,提高景观和净水效果。
在具体布置挡水结构时,需要更具缓坡1和水流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对于一般的缓坡,如图2所示,可直接采用多层挡水结构2间隔设置的形式;对于坡度较陡的缓坡,单个的挡水结构2形成的蓄水池较小,因此可采用两块挡水结构2上下堆砌形成一层组合挡水结构,如图3所示,从而提高挡水结构2的整体高度,为了提高与缓坡土体连接的可靠性,两块挡水结构2的基座段22应分别朝向不同方向,其中最优选择是位于上方的挡水结构2的基座段22朝向缓坡1上游,位于下方的挡水结构2的基座段22朝向缓坡1下游;对于坡度较缓的缓坡,如图4所示,可采用两块挡水结构2以基座段22相对的方式进行布置,使上下两层蓄水池形成一定间隔,提高观赏性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两块挡水结构2之间同样设置回填粘土4并种植绿植8。
本实用新型利用挡水结构与缓坡形成蓄水池,水流翻过挡水结构形成叠水效果,在提升景观的同时也提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而在蓄水池内铺设的防渗膜和卵砾石,可对缓坡起到保护作用,并形成生态河床,净化水体,整个挡水结构将城市景观、工程措施及水资源相互融合,有利于城市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Claims (10)

1.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沿缓坡(1)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层梯田式的挡水结构(2),多层挡水结构(2)的高度随缓坡(1)下降而降低,相邻挡水结构(2)与缓坡(1)之间形成蓄水池(3),所述蓄水池(3)的底部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回填粘土(4)、防渗膜(5)和卵砾石层(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水结构(2)由混凝土预制而成,包括竖直的挡水段(21)和水平的基座段(22),两者呈L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其特征是:单层的挡水结构在其延伸方向上由多个挡水结构(2)拼接而成,在拼接处设有防渗条(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其特征是:相邻两个挡水结构(2)通过台阶面进行拼接,所述台阶面位于挡水段(21)的内侧到外侧之间,所述防渗条(23)位于台阶面中平行于挡水段(21)内外侧的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水段(21)上端面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溢水凸台(2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回填粘土(4)将蓄水池(3)的底部填为水平,所述防渗膜(5)和卵砾石层(6)均为水平铺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渗膜(5)与卵砾石层(6)之间还设有一层回填粘土(4),在该回填粘土(4)上种有水生净化绿植(7)。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其特征是:对于坡度较陡的缓坡,采用两块挡水结构(2)上下堆砌形成组合挡水结构,两块挡水结构(2)的基座段(22)分别朝向不同方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其特征是:位于上方的挡水结构(2)的基座段(22)朝向缓坡上游,位于下方的挡水结构(2)的基座段(22)朝向缓坡下游。
10.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其特征是:对于坡度较缓的缓坡,采用两块挡水结构(2)以基座段(22)相对的方式进行布置,使上下两层蓄水池形成一定间隔,两块挡水结构(2)之间设置回填粘土(4)并种植绿植(8)。
CN201920967893.5U 2019-06-25 2019-06-25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Active CN210887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7893.5U CN210887100U (zh) 2019-06-25 2019-06-25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7893.5U CN210887100U (zh) 2019-06-25 2019-06-25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7100U true CN210887100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33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7893.5U Active CN210887100U (zh) 2019-06-25 2019-06-25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71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8449A (zh) * 2019-06-25 2019-09-20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8449A (zh) * 2019-06-25 2019-09-20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CN110258449B (zh) * 2019-06-25 2024-05-24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2734B2 (en) Ecological revetment for regulating wandering rivers
CN202718138U (zh) 一种自锁式生态挡土墙结构
WO2017173907A1 (zh) 一种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WO2017173906A1 (zh) 一种连体式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112211159A (zh) 一种生态护岸与生态驳岸组合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9736257A (zh)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循环水系的双河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577230U (zh) 一种低碳型生态挡墙驳岸
CN210002352U (zh) 一种新型坝顶景观防浪墙结构
CN103061310B (zh) 生态栖息地护岸
CN110761241A (zh) 城市河道生态提防
CN210887100U (zh)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CN110258449B (zh)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CN209873714U (zh) 城市山区河道护岸结构
CN208441049U (zh) 一种生态砖及其生态护坡***
CN214883385U (zh) 一种城市山区河道生态护岸结构
CN215405859U (zh) 一种模块化重力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14832388U (zh) 一种增强河岸稳固性的河道护岸结构
CN214301547U (zh) 一种土质边坡自消能有序排水生态护坡
CN212294532U (zh) 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
CN211621506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排水渠结构
CN110714478B (zh) 一种透水格栅型重力生态挡土墙结构
CN112359777A (zh) 一种城市山区河道生态护岸结构
CN210151667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的防渗结构
CN20830042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环保生态墙结构
CN216839238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护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