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1703U - 用于充电***的插接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充电***的插接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1703U
CN210881703U CN201790001289.6U CN201790001289U CN210881703U CN 210881703 U CN210881703 U CN 210881703U CN 201790001289 U CN201790001289 U CN 201790001289U CN 210881703 U CN210881703 U CN 210881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ection
plug connector
opening
m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12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菲雷尔
罗伯特·巴贝子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1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1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与配对插接连接件(2)相连的插接连接件(1),尤其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该插接连接件包括壳体(10)和形成在该壳体(10)上的插接开口(101),该插接开口具有第一开口区段(101A)和第二开口区段(101B),其中配对插接连接件(2)可以以配对插接区段(200)在插接方向(E)中***插接开口(101)的第一开口区段(101A)中。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接触元件(110)的第一插接区段(11)突入第一开口区段(101A)中,并且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接触元件(120)的第二插接区段(12)突入第二开口区段(101B)中。这里设定,该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12)具有贴靠区段(123),其形成用于在配对插接连接件(2)与插接连接件(1)相连时与该配对插接连接件(2)包围配对插接区段(200)的周面(206)以支撑的方式相贴靠。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用于与配对插接连接件连接的插接连接件,其可以具有降低的构建空间需求,但在插接状态下有着与配对插接连接件有利的机械连接。

Description

用于充电***的插接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与配对插接连接件相连的插接连接件,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
背景技术
这种插接连接件包括壳体和形成在该壳体上的插接开口。该插接开口具有第一开口区段和第二开口区段,其中分别安置有电接触元件。由此,至少一个第一电接触元件突入第一开口区段中,而至少一个第二电接触元件突入第二开口区段中。
这种插接连接件可尤其用在用于为电驱动车辆(称作电动车辆) 充电的充电***的领域中。这里,这种插接连接件例如可作为充电插座安置在电动车辆上,但也可以以充电插头的形式例如连接在充电线缆上并且通过该充电线缆与充电站相连。
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的插接连接件现在进行了标准化并且由此定义了其机械尺寸以及接触元件的排布。
由此,国际标准IEC 62196定义了类型2的充电插接***,其详细说明了在1.9KW至240KW充电功率范围内用于电动车辆的万用插接***。类型2充电插接***用于借助于交流电充电,而该充电插接***被称作CCS2(CCS的意思是Combined Charging System,联合充电***)的扩展方案(也)可以用于利用直流电充电。
例如在中国常用的、被称作GB/T 20234.2的标准详细规定了一种充电插接***,其机械结构与根据IEC标准的类型2充电插接***类似,但在该充电插接***中,一方面的用于提供插接拱形件的插接区段几何形状与另一方面的插座在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之间调换,并且此外不使用具有联合交流/直流插接面(如在IEC 62196 CCS2中) 的充电插头。
(例如根据IEC 62196 CCS 2)实现了任选地以交流电或者以直流电为电动车辆充电的插接连接件允许将交流充电插头***第一开口区段中,以通过该第一开口区段中的第一接触元件借助于交流电为电动车辆充电。如果相反以直流电为电动车辆充电,则将直流充电插头***插接开口的第二开口区段中并且由此与第二接触元件接触,其中在使用这种直流充电插头时也可以在该第一开口区段中额外使用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PE触头)。
在标准化的充电插接***中设定了一方面的充电插座以及另一方面的充电插头的几何尺寸,由此通过标准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所需的构造空间。构造空间的降低,尤其在横向于插接方向的平面中,由此在标准化的***中几乎不可能。
但也存在不遵循或者有限遵循标准规则的应用领域。对于这些应用领域来说,提供具有降低的构造空间需求的插接连接件是所希望的。但在构造空间降低中需要注意,插接状态下插接连接件和配对插接连接件的组合应机械上足够地彼此支撑,以实现插接连接件和配对插接连接件之间机械稳定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与配对插接件连接的插接连接件,其可具有降低的构造空间需求,但在插接状态下有着与配对插接连接件有利的机械连接。
用于与配对插接连接件相连的插接连接件,插接连接件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插接连接件包括
-壳体,
-形成在壳体上的插接开口,插接开口具有第一开口区段和第二开口区段,其中配对插接连接件能够以配对插接区段在插接方向中***插接开口的第一开口区段中,
-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接触元件的、突入第一开口区段中的第一插接区段,和
-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接触元件的、突入第二开口区段(101B)中的第二插接区段(12)。
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具有贴靠区段,其形成用于在配对插接连接件与插接连接件相连时与该配对插接连接件包围配对插接区段的周面以支撑的方式相接触。
通过对应于第一开口区段的第一插接区段上的第一接触元件例如可以传递交流电,而通过第二开口区段的插接区段上的第二接触元件可例如传递直流电。由此,通过该插接连接件既可以传输交流电,也可以传输直流电来例如为电动车辆充电。
该插接连接件例如可以形成为充电插座并且例如安置在电动车辆上。
如果通过第一开口区段中的第一插接区段的第一接触元件传输电流,由此将所对应的配对插接连接件以其配对插接区段***插接开口的第一开口区段中。由此配对插接区段上的接触元件与第一开口区段的第一插接区段上的第一接触元件啮合,由此实现了插接连接件和配对插接连接件之间的电接触。
为了降低这种插接连接件的构造空间需求(在该插接连接件上可以可选地使用第一开口区段和/或第二开口区段中的接触元件来进行电接触),将插接开口的不同开口区段彼此靠近并这样过渡至彼此,使得配对插接连接件***至插接连接件的插接开口的第一开口区段中的配对插接区段突入插接连接件的插接开口的第二开口区段中,并且支撑在对应于第二开口区段的第二插接区段上。
由此,第二开口区段的第二插接区段也用于配对插接连接件***第一开口区段中的配对插接区段的机械支撑,由此可以提供配对插接连接件在插接连接件上可靠的、可机械负载的支撑。由此,当将配对插接区段***第一开口区段中以与第一开口区段的第一接触元件接触时,第二开口区段的插接区段不仅如目前为止用于电气接触,同时也用于机械支撑。
在第二开口区段上可以形成一个或者多个第二插接区段。例如可以设置插接区段,在该插接区段上安置有多个电接触元件。但在第二开口区段中设置多个彼此分离形成的插接区段也是可行和可能的,其中为每个插接区段分配正好一个电接触元件。
该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例如可以形成为具有例如圆柱形基础形状的突出拱形。该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在此例如由外套面包围,在该外套面中形成贴靠区段。
贴靠区段优选沿着插接方向在外套面上延伸。在将配对插接连接件***插接连接件的插接开口的第一开口区段中时,配对插接连接件的配对插接区段由此在该贴靠区段上滑动,由此该贴靠区段引导沿着插接方向的插接动作。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在横向于插接方向的横截面平面中观察,贴靠区段可例如形成为凹形的。如果配对插接连接件的配对插接区段例如(至少区段性)形成为圆柱形的,这则实现在连接状态下配对插接区段在贴靠区段上的平面贴靠以进行支撑。
沿着插接方向观察,插接连接件的插接开口的每个开口区段优选通过底部限定。至少一个的插接区段在此沿着插接方向从第一开口区段的底部突出,而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沿着插接方向从第二开口区段的底部突出。
插接区段优选由电绝缘材料,优选塑料材料制成,由此安置在插接区段上的接触元件彼此电绝缘。
例如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的组件优选包括根据前述类型的插接连接件以及待与该插接连接件连接的配对插接连接件。这里,该配对插接连接件包括用于***插接连接件的插接开口的第一开口区段中的配对插接区段,由此可以通过该配对插接区段和安置在其上的接触元件进行与插接连接件的第一开口区段中的第一接触元件的电接触。这里,通过配对插接区段在插接开口的第二开口区段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插接区段的贴靠区段上的贴靠将配对插接连接件机械地额外支撑在插接连接件上。
配对插接连接件的配对插接区段优选通过周面在外周上围绕。通过该周面,当配对插接连接件***插接连接件中时,配对插接区段与插接连接件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的贴靠区段相贴靠。这里,配对插接区段例如在横截面中具有例如在一侧削平的圆柱形形状。
配对插接连接件的配对插接区段例如可以具有标准化形状以及其接触元件的标准化分布。该配对插接连接件例如可以实现根据IEC 标准或者GB/T标准的充电插头。
通过使配对插接连接件的配对插接区段在***状态下(额外)支撑在(未使用的)第二开口区段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上,实现了将例如一方面用于传输交流电,另一方面用于传输直流电的不同的插接面至少部分地集成在彼此当中。由此,配对插接区段在***状态下能够突入第二开口区段中并且在此支撑在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上,这一方面可以有利于配对插接连接件在插接连接件上机械稳定的保持,此外还实现了不同开口区段的接触元件组的空间紧凑的构造方式。
附图说明
接下来借助于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基于的思想。图中:
图1示出了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的示意性视图;
图2示出了插接连接件以用于连接在电动车辆上的充电插座形式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3示出了插接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4示出了用于与插接连接件连接的配对插接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5示出了插接连接件的视图,其具有***在该插接连接件中的配对插接连接件;
图6示出了根据图5的结构的区段性放大视图;
图7示出了充电插头形式的传统配对插接连接件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8示出了充电插头形式的另一个配对插接连接件的视图;
图9示出了充电插座形式的传统插接连接件的视图;以及
图10示出了充电插头形式的另一个配对插接连接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性视图示出了用于为电动车辆5充电的充电***,也就是用于通过充电站4为电动的车辆(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
在电动车辆5上连接有充电插座形式的插接连接件1,其可以以插接的形式与充电插头形式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相连。配对插接连接件2通过充电线缆3连接在充电站4上,由此当配对插接连接件2 ***插接连接件1中时建立了充电站4和电动车辆5之间的电连接并且可以传输充电电流。
图7至10示出了根据不同标准的规格构建的充电插接***。
由此图7和8示出了充电插头形式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并且图 9示出了充电插座形式的插接连接件1,其对应于国际标准IEC 62196 形成。根据图9的插接连接件1既可以用于传输交流电,也可以用于传输直流电(IEC 62196 CCS 2),根据图8的插接连接件1可以用于传输交流电并且根据图7的插接连接件1可以用于传输直流电。
根据图9的插接连接件1具有壳体10,其具有正面100,该正面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通过周向壁102限定的插接开口101。
插接开口101功能性地划分为两个开口区段101A,101B。
在上部的第一开口区段101A中安置有第一插接区段11‘,其中形成有(总共七个)插座形式的插接开口111,其具有安置在其中的销状接触元件110。该插接区段11‘的接触元件111提供用于传输(单相或多相)交流电的负载触头,其中额外设置有信号触头和中央接地触头(PE触头)。
与此相对,在下部的第二开口区段101B中安置有第二插接区段 12‘,其中形成有两个插接开口121,其具有安置在其中的、用于传输直流电的接触元件120。
根据图8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具有壳体20以及形成在其上的配对插接区段200。配对插接连接件2可以沿着插接方向E***插接连接件1(图9)的插接开口101的上部第一开口区段101A中。由此,配对插接区段200内部的插接拱形件21中的接触元件210与插接区段11‘的插接开口111中的接触元件110电接触,由此可以传输交流电。
与此相对,如果使用直流电为电动车辆5充电,则使用根据图7 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其在其壳体20上具有上部的第一配对插接区段200和下部的第二配对插接区段201。在***插接连接件1中时,该第一配对插接区段200与第一开口区段101A啮合,而第二配对插接区段201***第二开口区段101B中。
在第二配对插接区段201中的插接拱形件22上安置有作为负载触头的电接触元件220,其与第二开口区段101B内部的第二插接区段12‘上的接触元件120啮合,由此可以传输直流电形式的负载电流。与此不同,通过上部第一配对插接区段200上的插接拱形件21 中的接触元件210与第一开口区段101A内部的第一插接区段11‘的接触元件110接触以传输控制信号并用于接地,由此也将第一开口区段101A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PE触头)用于直流电传输。
与此相对,根据图10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根据标准GB/T 20234.2形成。根据图10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功能上基本对应于根据图8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并且用于传输交流电形式的充电电流。根据图10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中却仅存在一个配对插接区段200,该配对插接区段中形成有多个插接开口202,其具有安置在其中的销形接触元件。相对于IEC标准,由此在根据GB/T标准的充电插接***中拱形和插座形的几何形状在插接连接件和配对插接连接件之间是互换的。
因为在标准化的充电插接***中,插接区段和配对插接区段的几何尺寸是预定的,所以构建空间尤其在横向于插接方向E的平面中很大程度上是固定的。在可以与标准规定有偏差的应用领域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改变几何尺寸,以由此达到构建空间的降低。但这里需要注意,构建空间的降低不允许损害电耐压强度并且此外必须在***状态下提供插接连接件与配对插接连接件足够的机械支撑。
在图2和3中所示的、例如安置在电动车辆5上的充电插座形式的插接连接件1的实施例中,形成在壳体10的正面100中的插接开口101的开口区段101A,101B功能性地至少部分地彼此融合。由此在该实施例中,插接开口101的第一开口区段101A内部从底部103 突出的圆柱形插接拱形件形式的插接区段11和插接开口101的第二开口区段101B内部从底部104突出的圆柱形插接拱形件形式的插接区段12彼此靠近,这使得***第一开口区段101A中以传输直流电形式的充电电流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以其配对插接区段200突入第二开口区段101B中,见图5和6。
这里,插接连接件1参考根据GB/T标准的充电插接***,并且实现了将配对插接连接件2***第一开口区段101A中以传输交流电,该配对插接连接件根据GB/T标准的规定形成并且对应于根据图10 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在进行插接连接时,该配对插接连接件2以其配对插接区段200与插接开口101的第一开口区段101A啮合,其中第一开口区段101A内部的插接区段11进入配对插接连接件2的配对插接区段200上的接触开口202中,由此插接区段11的接触开口111 中的插座形接触元件110与配对插接区段200的接触开口202中的销形接触元件接触。
插接开口101在周向上通过壁102包围,该壁在横向于插接方向E的平面中限定插接开口101。因为第一开口区段101A和第二开口区段101B彼此靠近,所以相比于目前为止标准化的插接连接件(结合图9对比图2),配对插接连接件2通过壁102仅以削弱的方式支撑。为了在此在插接开口101中实现对配对插接区段200的额外支撑,插接开口101的第二开口区段101B中的圆柱形插接拱形件形式的插接区段12在其周向外套面122上分别具有沿着插接方向E轴向延伸、凹形弯曲的贴靠区段123,该贴靠区段在***时与在周向上限定配对插接区段200的周面206贴靠,由此引导了插接动作并且在***状态下提供了额外的机械支撑。
如尤其从根据图6的放大视图中可见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的配对插接区段200由此在***状态下在周向上得到支撑并且由此机械固定地保持在插接连接件1的插接开口101中。
第二开口区段101B中的插接区段12上的贴靠区段123尤其用于配对插接连接件2的机械支撑,该配对插接连接件***上部第一开口区段101A中。这里,第二开口区段101B(很大程度上)保持空余,由此插接区段12的插接开口121内部的接触元件120并未电接触。
因为相对于插接连接件和配对插接连接件的传统的标准化组合,插接开口101的几何形状以及接触元件110,120彼此的排布进行了变动,所以也需要对用于传输直流电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进行匹配。这在图4中的实施例内示出。
由此,在配对插接连接件2中,配对插接区段200,201这样彼此集成,使得配对插接连接件2能够以配对插接区段200,201同时***插接连接件1的插接开口101的两个开口区段101A,101B中。这里,在上部第一配对插接区段200上,在插接开口202中安置有销状的接触元件210,其在进行插接连接时与插接连接件1的插接区段11 内部的接触元件110相接触并且实现信号触头以及例如接地触头(PE 触头)。与此相对,在下部第二配对插接区段201中,在插接开口 203中安置有接触元件220,其实现了负载触头并且与插接连接件1 的插接开口101的第二开口区段101B内部的插接区段12中的接触元件120接触以传输直流电。
如从图4中可见,在插接开口203内部分别形成向插接开口203 中拱起的弯曲区段205,其用于与分别所对应的插接连接件1的插接区段12上的贴靠区段123贴靠。
在朝向上部第一配对插接区段200的侧面上,下部第二配对插接区段201在壁区段204上凹形弯曲。该壁区段204在***时与第二开口区段101B的底部104和第一开口区段101A的底部103之间的凸肩124贴靠。
本实用新型所基于的思想不限制在前述实施例上,而是原则上也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
尤其所述类型的插接连接件以及插接连接件与配对插接连接件的组合不仅可用在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的领域内,也可以以多种方式完全不同地使用。
附图标记说明
1 插接连接件(充电插座)
10 壳体
100 正面
101 插接开口
101A,101B 开口区段
102 壁
103,104 底部
11,11‘ 插接区段
110 电接触元件(接触插座)
111 接触开口
12,12‘ 插接区段
120 电接触元件(接触插座)
121 接触开口
122 外套面
123 贴靠区段
124 凸肩
2 配对插接连接件(充电插头)
20 壳体
200,201 配对插接区段
202,203 接触开口
204 壁区段
205 弯曲区段
206 周面
21,22 接触元件
210,220 电触头
3 充电线缆
4 充电站
5 车辆
E 插接方向

Claims (13)

1.用于与配对插接连接件(2)相连的插接连接件(1),该插接连接件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的充电***,所述插接连接件包括
-壳体(10),
-形成在所述壳体(10)上的插接开口(101),该插接开口具有第一开口区段(101A)和第二开口区段(101B),其中配对插接连接件(2)能够以配对插接区段(200)在插接方向(E)中***插接开口(101)的第一开口区段(101A)中,
-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接触元件(110)的、突入第一开口区段(101A)中的第一插接区段(11),和
-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接触元件(120)的、突入第二开口区段(101B)中第二插接区段(1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12)具有贴靠区段(123),其形成用于在配对插接连接件(2)与插接连接件(1)相连时与该配对插接连接件(2)的包围配对插接区段(200)的周面(206)以支撑的方式相贴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12)形成为突出的拱形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插接区段(12)具有圆柱形的基础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插接区段(12)具有周向的外套面(122),其中在所述外套面(122)上形成贴靠区段(1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接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靠区段(123)沿着插接方向(E)在外套面(206)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在横向于插接方向(E)的横截面平面中观察,贴靠区段(123)凹形地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沿着插接方向(E)观察,每个所述第一开口区段(101A)和所述第二开口区段(101B)通过底部限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接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一插接区段(11)沿着插接方向(E)从第一开口区段(101A)的底部(103)突出,并且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插接区段(12)沿着插接方向(E)从第二开口区段(101B)的底部(104)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插接区段(12)由电绝缘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接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的所述第二插接区段(12)由塑料材料制成。
11.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件(1)以及待与所述插接连接件(1)连接的配对插接连接件(2),其中,所述配对插接连接件(2)包括用于***所述插接连接件(1)的插接开口(101)的第一开口区段(101A)中的配对插接区段(2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插接区段(200)通过周面(206)在外周上围绕,当配对插接连接件(2) 与插接连接件(1)相连时,所述周面与所述插接连接件(1)的至少一个的第二插接区段(12)的贴靠区段(123)以支撑的方式相贴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插接区段(200)在配对插接连接件(2)与插接连接件(1)相连时突入第二开口区段(101A)中。
CN201790001289.6U 2016-09-28 2017-09-26 用于充电***的插接连接件 Active CN2108817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LULU93238 2016-09-28
LU93238A LU93238B1 (de) 2016-09-28 2016-09-28 Steckverbinderteil für ein Ladesystem
PCT/EP2017/074273 WO2018060153A1 (de) 2016-09-28 2017-09-26 Steckverbinderteil für ein lade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1703U true CN210881703U (zh) 2020-06-30

Family

ID=57460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1289.6U Active CN210881703U (zh) 2016-09-28 2017-09-26 用于充电***的插接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1703U (zh)
DE (1) DE212017000223U1 (zh)
LU (1) LU93238B1 (zh)
WO (1) WO20180601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4263B (zh) * 2019-06-03 2021-03-05 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小型化嵌入式市电接口窗
CN211252236U (zh) * 2019-11-11 2020-08-14 宁波宇月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 欧标交直流充电枪
US11850965B2 (en) 2021-10-31 2023-12-26 Beta Air,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04648A1 (de) * 2011-02-24 2012-08-30 Kiekert Ag Ladeeinrichtung mit Spindelantrieb für ein Elektrofahrzeug
WO2012164644A1 (ja) * 2011-05-27 2012-12-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DE102013202591A1 (de) * 2013-02-19 2014-08-2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adeeinrichtung für ein Elektrofahrzeug
JP2014176232A (ja) * 2013-03-11 2014-09-22 Denso Corp 電動車両用充電システム
JP2015100185A (ja) * 2013-11-19 2015-05-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5918330B2 (ja) * 2014-10-01 2016-05-18 株式会社東光高岳 電気移動体用充電装置
DE102014223585A1 (de) * 2014-11-19 2016-05-1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Laden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eines Fahrzeu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60153A1 (de) 2018-04-05
DE212017000223U1 (de) 2019-05-13
LU93238B1 (de)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4208B1 (ko) 자동차 충전 플러그형 커넥터
US9882313B2 (en) Electrical plug adapter having socket key safety system
KR100647383B1 (ko) 범용 키드 파워 팁 및 전원 커넥터
EP2483971B1 (en) Two-part contact element for high-voltage plug-and-socket connector
EP264260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CN210881703U (zh) 用于充电***的插接连接件
CN104170179A (zh) 用于三相交流***的多极插塞连接单元
JP3217205U (ja) 電動車両を充電するための充電システム用のアダプタプラグ
KR20080005220A (ko) 전기 구동력 전송을 위한 플러그 하우징 및 전기 플러그
US9692172B2 (en) Connector
CN107851922A (zh) 多接点电插塞连接器部件和插塞连接装置
US20080200073A1 (en) Encoding device for connectors
CN110198861B (zh) 电连接设备、电气架构以及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电动车辆
CN103119798B (zh) 电夹式连接器、电夹式连接结构以及成套电缆
CN101820110B (zh) 线缆连接器
JP5684882B2 (ja) 自動車分野において高圧電流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接続装置
CN103415961A (zh) 用于与电路板直接接触的接触插头
KR20160124077A (ko) 플러그 연결
CN213782332U (zh) 一种连接器的公座及连接器
CN209880367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接线结构
CN201438562U (zh) 一种插头电连接器
CN110828758B (zh) 连接元件、具有连接元件的装置以及建立连接的方法
CN217740921U (zh) 电连接器的屏蔽罩组件及电连接器
CN216720439U (zh) 防插错电连接器装置
CN220066293U (zh) 一种增加端子保持力的连接器组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