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7288U - 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7288U
CN210837288U CN201921641686.7U CN201921641686U CN210837288U CN 210837288 U CN210837288 U CN 210837288U CN 201921641686 U CN201921641686 U CN 201921641686U CN 210837288 U CN210837288 U CN 210837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bevel gear
cabling
auxiliary
transpor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16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雨军
朱红亮
林中山
夏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ong Group Tianjin Superconductor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ong Group Tianjin Superconductor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ong Group Tianjin Superconductor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ong Group Tianjin Superconductor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16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7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7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7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60Superconducting electric elements or equipment; Power systems integrating superconducting elements or equipment

Landscapes

  • Superconduct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传送装置包括辅助传送机构,辅助传送机构形成至少一层水平闭合曲线传送通道,并且,后牵引机构、后绕包机构、绞合机构、前绕包机构、前牵引机构依次顺序布置在同一层的临近的两个辅助传送机构之间,任一辅助传送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传动电机具有水平的动力输出轴;辊轴转换离合器,设置在动力输出轴的端部,用于驱动与水平闭合曲线传送通道的层数对应的竖向间隔布置的动力输送轴转动;主动辊和从动辊,任一动力输送轴都驱动一对主动辊转动,一对主动辊和一对从动辊围成的空间构成供缆芯通过的一层通道。本实用新型可循环往复传送超导电缆,无需上盘卷绕,便可往复重复作业步骤。

Description

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
背景技术
超导电缆主要以其零损耗传输特性,多被青睐于大容量的电力传输,而大容量特性即高电压和高电流。实现高电压则需更高绝缘耐压等级、实现高电流则需更多层的超导带材,这两种措施均会导致超导电缆结构的不同,从而导致其外径增大。
目前超导电缆成缆设备类似于光缆或电缆设备,如图1所示,基本构成为缆芯放线机构1、后牵引机构2、后绕包机构3、绞合机构4、前绕包机构5、前牵引机构6和收线机构7。此套成缆设备的成缆方法为,缆芯先卷绕到盘具上,由缆芯放线机构1放出,经后牵引机构2、后绕包机构3定位,到绞合机构4旋绕超导带材,再由前绕包机构5、前牵引机构6定型引出,最后经收线机构7上盘,完成制造。如需多层绞合时,则将收线盘移到放线装置上,再次进行放出,重复之前作业步骤,完成超导电缆制造过程。
目前现有的超导成缆设备有较多不足:
从成缆工艺方面来看,超导电缆不同于普通的电缆,其结构复杂,对制造工艺方法要求较高,由于电流载体为带状结构,因此需以缠绕绞合方式完成缆芯制造,而绕包超导带材也非一次简单的绞合可以完成。根据电流需求不同,有时需绞合多层超导带材才能实现,而目前的设备仅能绞合一层超导带材,多层结构则需要多次绞合;当绝缘等级要求较高时,又需要绕制较厚的绝缘层,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超导电缆的外径较大。根据积累的经验,每次的上盘卷绕操作对超导电缆的损伤是很大的,绝缘纸弯曲产生的褶皱以及超导带材弯曲产生的形变,这些对于超导电缆电气性能的危害是极大的。同样根据经验,采用最大限度盘径的盘具,可减轻这种损伤,但由于多方面因素,这种盘具盘径不会做的更大。
从设备构成方面:现有成缆设备构成简单,当超导电缆结构或长度或直径等一些参数改变后,设备无法满足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暂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包括多个辅助传送机构,所述多个辅助传送机构形成至少一层水平闭合曲线传送通道,并且,后牵引机构、后绕包机构、绞合机构、前绕包机构、前牵引机构依次顺序布置在同一层的相邻的两个辅助传送机构之间,其中,任一辅助传送机构都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一对主动辊和一对从动辊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供缆芯通过的一层通道。
还提供一种电缆成缆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以及置于后牵引机构外侧的放线机构和置于前牵引机构外侧的收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可以循环往复传送超导电缆,实现超导电缆在成缆制造的中间环节,无需上盘卷绕,便可往复重复作业步骤,完成中间制造过程。可以避免超导电缆绝缘层以及超导带材因多次上盘弯曲产生的褶皱和变形,在确保超导电缆的电气性能方面,具有较好的保障作用。并且,由于减少了上盘卷绕的步骤,也不需要人工将盘绕的收线盘移到放线装置上,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成缆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下面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电缆成缆传送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的布置示意图一;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的布置示意图二;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动力输出轴至主动辊的传动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主动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主动辊与从动辊的一种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本实施例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包括多个相同的辅助传送机构9,如图4所示,任一辅助传送机构都包括框架100,和安装在框架100上的传动电机10、辊轴转换离合器20,多对主动辊305、多对从动辊306。如图2、图3所示,多个辅助传送机构沿圆周方向布置形成一层或多层水平圆形传送通道,并且,后牵引机构2、后绕包机构3、绞合机构4、前绕包机构5、前牵引机构6依次顺序布置在同一层的相邻的两个辅助传送机构之间,使得后牵引机构2、后绕包机构3、绞合机构4、前绕包机构5、前牵引机构6与辅助传送机构形成一圈水平圆形传送通道。并且,所述多层水平圆形传送通道可以是竖向的多层,也可以是指水平面上由内及外的多层。所述圆形仅是便于描述传送通道的形状,实际上,只要是形成闭合曲线形状即可。
其中,传动电机10具有水平的动力输出轴101,其安装在框架100上。在动力输出轴101的端部设置有辊轴转换离合器20,辊轴转换离合器20可以可以是皮带传动、链传动,优选皮带传动,但本实施例不排除齿轮,并且齿轮传动中应利用齿轮使得各动力输送轴30的转动方向一致。本实施例仅以带轮与皮带传动为例来说明。可以是在动力输出轴的端部设置第一带轮102,第一带轮102可以是与动力输出轴101一体加工的,也可以是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的。在传动电机10的上方,与动力输出轴101平行设置有至少一个动力输送轴30,用于进一步将动力输送给各个主动辊305、从动辊306。动力输送轴3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带轮301,皮带201套设在第一带轮102和第二带轮301上,用于将动力输出轴101的动力传输给第二带轮301。其中,动力输送轴30可以是多个,则皮带201套设在多个动力输送轴30的端部的第二皮带轮301上。对应的,需要多少层水平圆形传送通道,就设置多少个动力输送轴30。如图5所示,采用的是两个动力输送轴30,其结构是相同的,下文仅以一个动力输送轴30为例来说明其结构。
在动力输送轴30的与第二带轮301相反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302,并通过与其啮合的轴线竖向的第二斜齿轮303将旋转方向转换为水平旋转。在第二斜齿轮303的上部还同轴固定连接有锥齿圈304,在锥齿圈304的两侧都设置有一个主动辊305,在主动辊305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斜齿轮3051。锥齿圈304为具有一定锥度的齿圈,其具有内斜齿和外斜齿,一只主动辊305置于锥齿圈304的外侧,第三斜齿轮3051与其外斜齿啮合,另一主动辊305置于锥齿圈304的内侧,第三斜齿轮3051与其内斜齿啮合,使得两个主动辊305的旋转方向是同向的。
其中,主动辊305设置在竖向平面内,以便其产生水平的传送力。具体如图5所示的旋转方向,从图5的右侧向左侧看,动力输出轴101为顺时针旋转,则各动力输送轴30也顺时针旋转,并经第二斜齿轮303转换为在水平面内的顺时针旋转(从上往下看),并经第三斜齿轮3051转换为朝向纸面外的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对主动辊和从动辊的轴端支撑属于常用技术,在此不做描述。
优选地,为承托缆芯,每个主动辊305从与锥齿圈304的啮合点向上倾斜布置。如图6所示,锥齿圈304的大端在上,小端在下。相应的,两个主动辊305以轴线由下至上逐渐远离的方向与锥齿圈304的齿啮合。对应的,还设置有两个从动辊306,优选地,可以是从框架100向下延伸出伸缩杆300,在伸缩杆300上分别向两侧延伸出一个从动辊306,所述从动辊306与主动辊305对称设置,用于夹持从主动辊305、从动辊306的外周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中穿过的缆芯200。伸缩杆300可以上下伸缩,从而调整夹持空间的大小,以适应缆芯200的外径。
另外,本实施例的一对主动辊和一对从动辊的布置形式仅是示例性的,其布置形式可以是根据需要布置,例如,其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在第二斜齿轮303的上部还同轴固定连接有直齿圈308,两个主动辊305可以是轴线竖立的分别与直齿圈308的内齿和外齿啮合,两个从动辊306轴线水平的与主动辊305形成夹持空间。另外,也可以所有主动辊都分别采用各自的电机来驱动,当然,本实施例并不排除此种情况。
还提供一种电缆成缆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以及置于后牵引机构2外侧的放线机构1和置于前牵引机构外侧6的收线机构7。
下面简单说明一下该辅助传送装置应用在成缆工艺中的方法。将缆芯由缆芯放线机构1放出,进入后牵引机构2和后绕包机构3定位,将超导带材由绞合机构4缠绕到缆芯上,经前绕包机构5和前牵引机构6定型引出,引出的缆芯依次进入各辅助传送机构慢慢转弯传送回到后牵引机构,依次进入后牵引机构2、后绕包机构3、绞合机构4、前绕包机构5、前牵引机构6,继续进行超导带材的缠绕绞合,直到完成超导电缆的全部绞合缠绕作业。其布置形式如图2所示,当然,此处说的是缆芯传送一圈其末端已经绞合完毕,如果超导电缆较长,即超导电缆慢慢转弯已回转到接近后牵引机构2处,而其末端还未绞合完毕,缆芯则可以进入下一层的各个辅助传送机构,将超导电缆沿下层继续传送一圈,当再次回到接近后牵引机构2处,如果缆芯末端已完成该层绞合,便可继续将缆芯引入后牵引机构2,进行下一层绞合,其布置形式如图3所示。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设置有高度调整底座500,框架100固定在高度调整底座500上,可以调整框架的整体高度,使得框架100上安装的各主动辊305、从动辊306组成的夹持空间能够适应缆芯200的高度。优选地高度调整底座500可以是通过例如液压缸、气压缸、电动推杆等直线驱动机构来调整高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侧门(未示出),当暂停检查超导电缆的状况时,超导电缆在装置中处于暂停状态,此时可将需要***位的电缆从该辅助传送机构的侧门取出,进行查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并不局限于超导电缆的成缆,也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电缆的成缆过程中,使得在电缆绞合的时候,不需要缠绕上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辅助传送机构,所述多个辅助传送机构形成至少一层水平闭合曲线传送通道,并且,后牵引机构、后绕包机构、绞合机构、前绕包机构、前牵引机构依次顺序布置在同一层的相邻的两个辅助传送机构之间,其中,任一辅助传送机构都包括:
主动辊和从动辊,一对主动辊和一对从动辊之间围成的空间构成供缆芯通过的一层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
传动电机,传动电机具有水平的动力输出轴;
辊轴转换离合器,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轴的端部,用于驱动与水平闭合曲线传送通道的层数对应的竖向间隔布置的动力输送轴转动,任一动力输送轴都驱动一对主动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转换离合器采用链传动、皮带传动、齿轮传动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力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带轮,动力输送轴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带轮,皮带套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力输送轴的与第二带轮相反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齿轮,并通过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的轴线竖向的第二斜齿轮将旋转方向转换为水平旋转,
在第二斜齿轮的上部还同轴固定连接有锥齿圈,所述锥齿圈具有内斜齿和外斜齿,一对主动辊分别与锥齿圈的内斜齿和外斜齿啮合产生同向的旋转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主动辊和从动辊都设置在竖向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主动辊以轴线由下至上逐渐远离的方向与锥齿圈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电机安装在框架上,对应每一层水平闭合曲线传送通道,从框架向下延伸出伸缩杆,在伸缩杆上分别向两侧延伸出一个从动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高度调整底座,所述框架固定在高度调整底座上,高度调整底座是通过液压缸、气压缸、电动推杆中的任一种来调整高度。
10.一种电缆成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以及置于后牵引机构外侧的放线机构和置于前牵引机构外侧的收线机构。
CN201921641686.7U 2019-09-29 2019-09-29 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 Active CN210837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1686.7U CN210837288U (zh) 2019-09-29 2019-09-29 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1686.7U CN210837288U (zh) 2019-09-29 2019-09-29 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7288U true CN210837288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1686.7U Active CN210837288U (zh) 2019-09-29 2019-09-29 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72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3997A (zh) * 2021-12-13 2022-04-05 重庆智荟数创科技有限公司 绞合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3997A (zh) * 2021-12-13 2022-04-05 重庆智荟数创科技有限公司 绞合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4283997B (zh) * 2021-12-13 2024-01-02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 电缆的绞合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0393B2 (en) Drive wheel set, wire storage frame, guide wheel frame, traction mechanism and conveying mechanism
US3715877A (en) Communication cable
CN210837288U (zh) 电缆成缆辅助传送装置及电缆成缆设备
CN113265891A (zh) 一种钢丝绳合成机
CN115691906A (zh) 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的自动高效成缆设备及其成缆方法
CN112614629B (zh) 一种电子线生产设备及工艺
CN202159533U (zh) 一种电线自动储线装置
CN210516339U (zh) 一种双边包带机
CN210594646U (zh) 一种设置行星式绕线盘的双盘收线机
CN111908252A (zh) 电缆收盘机
CN116779246A (zh) 一种电力电缆加工用绞丝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4628087B (zh) 一种复绞合束绞线的卷绕卷机
CN114635303A (zh) 一种用于钢丝绳生产的捻绳装置
JPS6233359B2 (zh)
CN111719238B (zh) 一种编织机的高性能连续编织包覆芯线平台及编织方法
CN213366267U (zh) 一种线缆编织设备
CN112002493B (zh) 一种电缆绞合设备
CN212209041U (zh) 一种高速绞线的生产装置
CN211077993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线电缆收卷装置
CN113529454A (zh) 一种生产高伸长钢帘线的双捻机组合牵引装置
CN211444484U (zh) 一种电缆收放线机
CN113682887A (zh) 能够破解电缆扭力的电缆收盘机
DE1465285A1 (de) Verseilmaschine zum Herstellen von elektrischen Mehrlagenkabeln in mehreren Arbeitsgaengen
CN217902805U (zh) 一种电缆生产绞线装置
CN214328283U (zh) 一种钢丝绳捻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