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3587U - 编码器和马达 - Google Patents

编码器和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3587U
CN210833587U CN201922101924.1U CN201922101924U CN210833587U CN 210833587 U CN210833587 U CN 210833587U CN 201922101924 U CN201922101924 U CN 201922101924U CN 210833587 U CN210833587 U CN 210833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encoder
holder
magnet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19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條健
斋藤豊
中山裕次
樋口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1019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3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3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3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Abstract

一种编码器和包括该编码器的马达,有助于提高编码器的检测精度。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用于具有固定体和能相对于固定体绕中心轴线旋转的旋转体的驱动装置,包括:磁体支架,该磁体支架以能绕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旋转体,在该磁体支架的偏离中心轴线的位置固定有外周侧磁体;以及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支架,该传感器支架安装于固定体,在该传感器支架的沿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周侧磁体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外周侧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支架具有分别供所述外周侧传感器抵接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的法线与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垂直。

Description

编码器和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码器和包括该编码器的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马达,其包括:构成固定体的马达壳体和定子;能相对于所述定子绕中心轴线旋转的构成旋转体的转子;以及编码器,该编码器包括:磁体支架,该磁体支架以能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体,在该磁体支架的偏离所述中心轴线的位置固定有外周侧磁体;以及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体的传感器支架和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的与所述磁体支架相反的一侧的传感器基板,并且,在所述传感器基板上连接有在所述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外周侧磁体相对的外周侧传感器。
在上述马达中,外周侧传感器相对于外周侧磁体的位置精度显著影响着外周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因此,如何提高外周侧传感器相对于外周侧磁体的位置精度以提高编码器的检测精度便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器和包括该编码器的马达,有助于提高编码器的检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码器,用于具有固定体和能相对于该固定体绕中心轴线旋转的旋转体的驱动装置,且包括:磁体支架,该磁体支架以能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体,在该磁体支架的偏离所述中心轴线的位置固定有外周侧磁体;以及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支架,该传感器支架安装于所述固定体,在该传感器支架的沿所述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周侧磁体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外周侧传感器,其中,所述传感器支架具有分别供所述外周侧传感器抵接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的法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垂直。
顺便提一下,在本申请中,“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均是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传感器支架具有分别供外周侧传感器抵接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的法线与中心轴线垂直,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垂直,因此,通过根据外周侧传感器的尺寸预先设定好第一定位面相对于中心轴线的距离和第二定位面相对于中心轴线的距离,能利用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在与中心轴线垂直且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对外周侧传感器的位置进行定位,有助于提高外周侧传感器相对于外周侧磁体在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编码器的检测精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中,优选所述传感器支架具有沿所述中心轴线贯穿所述传感器支架的贯通孔,所述外周侧传感器通过粘接剂固定在所述贯通孔内,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具有所述第一定位面和所述第二定位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传感器支架具有沿中心轴线贯穿传感器支架且供粘接剂填充的贯通孔,因此,容易控制粘接剂的填充范围,避免因粘接剂超出预设范围而与周围部件产生干扰;并且,外周侧传感器固定在贯通孔内,因此,能利用贯通孔对传感器进行保护;并且,贯通孔的内周面具有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因此,与在传感器支架上设置突起来形成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的情况相比,容易形成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中,优选在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具有所述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突出部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具有所述第二定位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在贯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第一突出部沿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具有第一定位面,第二突出部沿与中心轴线和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具有第二定位面,因此,能减小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的与外周侧传感器抵接的部分的面积,加工时容易确保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整体的平面度,从而提高外周侧传感器相对于外周侧磁体在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定位精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中,优选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承接部,该承接部从与所述磁体支架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重叠,且通过所述粘接剂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第二突出部具有承接部,该承接部从与磁体支架相反的一侧与外周侧传感器重叠,且通过粘接剂与外周侧传感器粘接,因此,在利用粘接剂将外周侧传感器固定于贯通孔时,容易利用第二突出部的承接部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控制外周侧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中,优选在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以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相对的方式设置有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具有承接部,该承接部从与所述磁体支架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重叠,且通过所述粘接剂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在贯通孔的内周面以与第二突出部相对的方式设置有第三突出部,第三突出部具有承接部,该承接部从与磁体支架相反的一侧与外周侧传感器重叠,且通过粘接剂与外周侧传感器粘接,因此,在利用粘接剂将外周侧传感器固定于贯通孔时,利用第二突出部的承接部和第三突出部的承接部,更容易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控制外周侧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中,优选所述编码器还包括编码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经由所述编码器支架固定于所述固定体,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传感器基板,所述传感器基板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的与所述磁体支架相反的一侧,所述传感器基板和所述传感器支架利用定位销相对于所述编码器支架定位,所述外周侧传感器的面向所述磁体支架的一侧连接有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部,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传感器基板连接,在所述传感器支架的面向所述磁体支架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贯通孔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区域内,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所述一端部的面向所述磁体支架的表面与所述凹槽的面向所述磁体支架的底面齐平,在所述凹槽内以封闭所述贯通孔的方式安装有导电性的屏蔽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外周侧传感器的面向磁体支架的一侧连接有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部,在传感器支架的面向磁体支架的表面设置有凹槽,贯通孔设置在凹槽的区域内,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部的面向磁体支架的表面与凹槽的面向磁体支架的底面齐平,因此,能将传感器支架的面向磁体支架的表面设有的凹槽的底面作为基准,借助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部在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外周侧磁体对外周侧传感器进行定位,有助于提高外周侧传感器相对于外周侧磁体在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编码器的检测精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中,优选在所述贯通孔内,以在面向所述磁体支架的一侧仅有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所述一端部露出的方式填充有所述粘接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在贯通孔内,以在面向磁体支架的一侧仅有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部露出的方式填充有粘接剂,因此,能确保粘接剂的填充量,从而将外周侧传感器可靠地固定于贯通孔。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中,优选在所述磁体支架的所述中心轴线所穿过的位置固定有中心磁体,所述外周侧磁体呈包围所述中心磁体的环状,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且沿所述中心轴线贯穿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圆孔,在所述传感器基板上设置有中心传感器,该中心传感器在所述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经由所述圆孔与所述中心磁体相对。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中,优选在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中,与所述第一定位面相对的部分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不抵接,与所述第二定位面相对的部分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不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在贯通孔的内周面中,与第一定位面相对的部分在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与外周侧传感器不抵接,与第二定位面相对的部分在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与外周侧传感器不抵接,因此,能避免贯通孔的内周面中与第一定位面相对的部分、与第二定位面相对的部分对外周侧传感器在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定位造成影响。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其包括:构成固定体的马达壳体和/或定子;以及构成旋转体的转子,还包括上述的编码器。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架具有分别供外周侧传感器抵接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的法线与中心轴线垂直,第二定位面与第一定位面垂直,因此,通过根据外周侧传感器的尺寸预先设定好第一定位面相对于中心轴线的距离和第二定位面相对于中心轴线的距离,能利用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在与中心轴线垂直且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对外周侧传感器的位置进行定位,有助于提高外周侧传感器相对于外周侧磁体在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编码器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4是示意表示从输出侧观察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传感器组件的平面图,其中省略了传感器基板。
图5是示意表示从输出侧观察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传感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传感器基板。
图6是示意表示从输出侧观察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传感器组件中的传感器支架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马达
2 旋转轴
21 马达侧旋转轴
22 编码器侧旋转轴
3 马达本体
4 马达壳体
41 筒状壳体
42 轴承支架
43 轴承
44 圆形凹部
45 凸缘
46 环状壁
47 板
48 贯通孔
49 缺口
10 编码器
11 外侧壳体
111 端板部
112 侧板部
113 缺口
114 密封部件
12 编码器罩
121 端板部
122 筒状部
123 缺口
13 传感器组件
14 编码器支架
141 磁体配置孔
142 主体部
143 腿部
144 固定孔
15 磁体支架
151 磁体保持部
152 固定部
16 磁体
161 中心磁体
162 外周侧磁体
17 传感器
171 中心传感器
172 外周侧传感器
174 柔性印刷基板
50 传感器支架
51 支架定位孔
52 凸台部
53 端板部
54 侧板部
57 凹槽
58 贯通孔
581 第一突出部
582 第二突出部
5821 承接部
583 第三突出部
5831 承接部
59 圆孔
60 传感器基板
70 固定部件
P1 第一定位面
P2 第二定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示意表示从输出侧观察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传感器组件的平面图,其中省略了传感器基板,图5是示意表示从输出侧观察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传感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传感器基板,图6是示意表示从输出侧观察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传感器组件中的传感器支架的立体图。
(整体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马达1包括马达本体3和编码器10。马达本体3包括收容转子和定子(未图示)的马达壳体4。转子具有旋转轴2。旋转轴2的一端部是从马达壳体4向外部突出的输出轴(未图示)。在本说明书中,用符号L表示旋转轴2的中心轴线(旋转轴线)。此外,中心轴线L对应于下述磁体支架15的旋转轴线。另外,将输出轴从马达壳体4突出的方向设为输出侧L1,将输出侧的相反侧设为输出相反侧L2。编码器10固定于马达本体3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部,对旋转轴2的旋转进行检测。
(旋转轴)
如图3所示,旋转轴2包括马达侧旋转轴21和固定于马达侧旋转轴21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部的编码器侧旋转轴22。马达侧旋转轴21和编码器侧旋转轴22一体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侧旋转轴21由磁性材料构成,编码器侧旋转轴22由非磁性材料构成。若将编码器侧旋转轴22设为非磁性材料,则可减少经由编码器侧旋转轴22从马达本体3侧侵入编码器10侧的磁噪声。并且,编码器侧旋转轴22也可以是磁性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编码器侧旋转轴22和马达侧旋转轴21设为一体。也就是说,也可以用一个部件形成旋转轴2。
(马达壳体)
如图1所示,马达壳体4包括在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壳体41以及固定于筒状壳体41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部的轴承支架42。筒状壳体41和轴承支架42从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观察时为大致长方形。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轴承支架42的内周侧保持有轴承43。轴承43能旋转地支承编码器侧旋转轴22的输出侧L1的端部。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轴承支架42的输出相反侧L2的表面形成有向输出侧L1凹陷的圆形凹部44,在圆形凹部44的外周侧形成有凸缘45。在凸缘45的内周缘形成有沿着圆形凹部44的边缘向输出相反侧L2突出的环状壁46。在圆形凹部44的底部以从输出相反侧L2按压轴承43的外周部分的方式安装环状的板47。编码器侧旋转轴22穿过设置于板47的中心的贯通孔48向输出相反侧L2突出。板47通过三根螺丝固定到圆形凹部44的底部。在板47的外周缘,在等角度间隔的三个部位形成有缺口49。在该缺口49中配置有稍后描述的编码器支架14的腿部143。
此外,马达壳体4例如由铝等导电性金属构成。
(编码器)
如图2和图3所示,编码器10包括:固定在轴承支架42上的外侧壳体11;配置于外侧壳体11的内侧的编码器罩12;配置于编码器罩12的内侧的传感器组件13;支承传感器组件13的编码器支架14;配置于编码器支架14的内周侧的磁体支架15;以及被磁体支架15保持的磁体16(旋转磁体)。磁体支架15固定于编码器侧旋转轴22的输出相反侧L2的前端。因此,磁体16与编码器侧旋转轴22一体旋转。传感器组件13包括与磁体16相对的传感器17。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磁阻元件作为传感器17。
(外侧壳体)
如图2和图3所示,外侧壳体11包括从中心轴线L方向观察时为大致矩形的端板部111以及从端板部111的外周缘向输出侧L1立起的侧板部112。侧板部112形成有用于使与传感器组件13连接的配线穿过的缺口113。外侧壳体11和轴承支架42通过使密封部件114介于侧板部112的输出侧L1的端面和凸缘45之间,并在四个部位的角部拧入未图示的螺丝等固定部件而被固定。
(编码器罩)
如图2和图3所示,编码器罩12包括在从中心轴线L方向观察时呈圆形的端板部121和从端板部121的外周缘向输出侧L1立起的筒状部122。在筒状部122上的与外侧壳体11的缺口113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形成有用于使与传感器组件13连接的配线穿过的缺口123。如图3所示,编码器罩12以使筒状部122的边缘嵌合于沿着轴承支架42的圆形凹部44的边缘形成的环状壁46的内周侧的方式组装到轴承支架42上。筒状部122的输出侧L1的端面除了形成有缺口123的部位以外与配置在圆形凹部44的底部的板47抵接。在此,环状壁46的周向上的一部分被切去,但环状壁46被切去的部位是与形成于板47的外周缘的缺口49不同的角度位置。因此,除了缺口123以外,编码器罩12与轴承支架42的间隙被封闭。
编码器罩12由具有导电性的磁性材料构成。例如,编码器罩12由铁、坡莫合金等形成。这样,通过使用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编码器罩12覆盖保持传感器17的传感器组件13,能屏蔽传感器17及编码器电路免受干扰磁场等磁噪声。并且,编码器罩12安装成与轴承支架42之间几乎无间隙。因此,能抑制电磁波噪声从与轴承支架42之间的间隙侵入到传感器组件13侧。
(编码器支架)
如图2和图3所示,编码器支架14包括形成有圆形的磁体配置孔141的主体部142以及从主体部142的输出侧L1的端部向外周侧突出的腿部143。腿部143的输出侧L1的端面比主体部142的输出侧L1的端面向输出侧L1突出。腿部143在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于三个部位。编码器支架14定位成使得能旋转地保持在轴承支架42的中央的编码器侧旋转轴22的中心轴线L和磁体配置孔141同轴配置,且定位成使得腿部143配置在形成于板47的外周缘的缺口49中。编码器支架14经由腿部143与轴承支架42抵接。编码器支架14通过使用未图示的固定螺丝将腿部143螺纹固定到圆形凹部44的底面而固定于轴承支架42。
如图2所示,在编码器支架14中,在主体部142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面的三个部位形成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组件13的固定孔144。传感器组件13设置成与主体部142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面设有的朝输出相反侧L2突出的定位突起(未图示)抵接,且经由未图示的螺丝等固定部件固定于编码器支架14。
(磁体组件)
如图3所示,磁体支架15包括大致圆盘状的磁体保持部151以及从磁体保持部151的中心向输出侧L1突出的筒状的固定部152。编码器侧旋转轴22的前端压入固定部152,或者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固定部152,或者用固定螺丝从垂直于输出侧L1的方向固定。而且,在磁体保持部151和固定部152之间设置有屏蔽壁。磁体16包括与形成于磁体保持部151的中央的凹部嵌合的圆形的中心磁体161以及与形成于中心磁体161的外周侧的台阶部嵌合的环状的外周侧磁体162。中心磁体161在周向上磁化有一对N极和S极。另一方面,外周侧磁体162在周向上交替磁化有多对N极和S极。
如图3所示,编码器支架14固定于轴承支架42时,编码器侧旋转轴22的前端配置在编码器支架14的磁体配置孔141的中央。因此,固定于编码器侧旋转轴22的前端的磁体支架15配置于磁体配置孔141的中央。中心磁体161和外周侧磁体162在磁体配置孔141内朝向输出相反侧L2配置,且以编码器侧旋转轴22的中心轴线L为中心同轴配置。
(传感器组件)
如图2和图3所示,传感器组件13包括:传感器支架50;安装于传感器支架50的传感器基板60;与传感器基板60电连接的传感器17;以及将传感器基板60固定于传感器支架50的固定部件70。
如图2所示,传感器基板60为大致圆形,包括将外周缘以直线状切割成的缺口。并且,在传感器基板60上的两个部位形成有相对于传感器支架50的定位用的基板定位孔。
如图3所示,传感器支架50包括与传感器基板60相对的端板部53以及从端板部53的外周缘向输出相反侧L2立起的侧板部54。如图2所示,在传感器支架50的与传感器基板60的缺口在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上重叠的部位,端板部53以直线状被切割,侧板部54以直线状延伸。如图4至图6所示,在端板部53的两个部位形成有对应于传感器基板60的基板定位孔的支架定位孔51。通过固定部件70被***基板定位孔及支架定位孔51,传感器基板60相对于传感器支架50定位。在此,固定部件70是弹簧销,通过使用弹簧销作为固定部件70,能防止传感器基板60相对于传感器支架50的松动。
如图4至图6所示,在传感器支架50上,在对应于编码器支架14的固定孔144的三个部位形成有用于使未图示的固定螺丝穿过的凸台部52。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台部52的前端面是与编码器支架14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面设有的定位突起(未图示)抵接的抵接面。并且,在传感器基板60上,在对应于凸台部52和固定孔144的三个部位形成有用于使固定螺丝穿过的固定孔。通过将三根固定螺丝分别穿过传感器基板60的固定孔和传感器支架50的凸台部52并将其前端拧入固定孔144,传感器组件13被固定于编码器支架14。并且,编码器支架14的腿部143抵接于轴承支架42,因此,传感器组件13经由编码器支架14固定于轴承支架42。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传感器组件13中,传感器17包括中心传感器171和外周侧传感器172。中心传感器171设置于传感器基板60,且在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上与中心磁体161相对。外周侧传感器172固定在传感器支架50的沿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与外周侧磁体162相对的位置,且与传感器基板60电连接。具体而言,中心传感器171设置于传感器基板60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一侧(即输出侧L1)的面上,在传感器支架50上设置有以中心轴线L为中心且沿中心轴线L贯穿传感器支架50的圆孔59,中心传感器171经由圆孔59与中心磁体161相对;外周侧传感器172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一侧(即输出侧L1)连接有柔性印刷基板174的一端部,该柔性印刷基板174的另一端部与传感器基板60连接。并且,虽未图示,但在传感器基板60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一侧(即输出侧L1)的面上,在中心传感器171的附近装设有两个霍尔元件,这两个霍尔元件配置于分开90度的角度位置。
此外,编码器10在中心传感器171的输出侧L1的表面和中心磁体161之间以及外周侧传感器172的输出侧L1的表面和外周侧磁体162之间形成有规定间隙。并且,中心传感器171和配置于其附近的两个霍尔元件和中心磁体161通过由两个霍尔元件判别旋转一周获得的中心传感器171的输出周期,作为绝对编码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外周侧传感器172和外周侧磁体162通过旋转一周获得多个周期的输出,因此,作为增量编码器发挥作用。编码器10通过处理这两组编码器的输出,可以进行高分辨率且高精度的位置检测。
(外周侧传感器的固定和定位结构)
如图4至图6所示,传感器支架50具有沿中心轴线L贯穿传感器支架50(在图示的例子中是端板部53)的贯通孔58(在图示的例子中呈大致矩形,但不局限于此),外周侧传感器172通过粘接剂固定在贯通孔58内。
如图4所示,在贯通孔58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突出部581和第二突出部582。第一突出部581沿与中心轴线L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具有法线与中心轴线L垂直的第一定位面P1。第二突出部582沿与中心轴线L和第一突出部581的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具有与第一定位面P1垂直的第二定位面P2。第一定位面P1和第二定位面P2分别供外周侧传感器172抵接。并且,第二突出部582具有承接部5821,该承接部5821从与磁体支架15相反的一侧(即输出侧L1)与外周侧传感器172重叠,且通过粘接剂与外周侧传感器172粘接。并且,在贯通孔58的内周面中,与第一定位面P1相对的部分在与中心轴线L垂直的方向上与外周侧传感器172不抵接,与第二定位面P2相对的部分在与中心轴线L垂直的方向上与外周侧传感器172不抵接。
如图4所示,在贯通孔58的内周面以与第二突出部582相对的方式设置有第三突出部583。第三突出部583具有承接部5831,该承接部5831从与磁体支架15相反的一侧(即输出侧L1)与外周侧传感器172重叠,且通过粘接剂与外周侧传感器172粘接。
如图4至图6所示,在传感器支架50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表面设置有凹槽57,贯通孔58和圆孔59均设置在凹槽57的区域内,柔性印刷基板174的一端部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表面与凹槽57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底面齐平。并且,在贯通孔58内,以在面向磁体支架15的一侧仅有柔性印刷基板174的一端部露出的方式填充有粘接剂。
此外,虽未图示,但在传感器支架50的凹槽内57以覆盖贯通孔58的方式例如通过经由导电性的粘接剂安装有屏蔽部件,该屏蔽部件是挠性板材,且由导电性的非磁性金属例如铝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传感器支架50具有分别供外周侧传感器172抵接的第一定位面P1和第二定位面P2,第一定位面P1的法线与中心轴线L垂直,第二定位面P2与第一定位面P1垂直,因此,通过根据外周侧传感器172的尺寸预先设定好第一定位面P1相对于中心轴线L的距离(参照图4中的D1)和第二定位面P2相对于中心轴线L的距离(参照图4中的D2),能利用第一定位面P1和第二定位面P2在与中心轴线L垂直且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对外周侧传感器172的位置进行定位,有助于提高外周侧传感器172相对于外周侧磁体162在与中心轴线L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编码器10的检测精度。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外周侧传感器172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一侧连接有柔性印刷基板174的一端部,在传感器支架50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表面设置有凹槽57,贯通孔58设置在凹槽57的区域内,柔性印刷基板174的一端部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表面与凹槽57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底面齐平,因此,能将传感器支架50的面向磁体支架15的表面设有的凹槽57的底面作为基准,借助柔性印刷基板174的一端部在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外周侧磁体162对外周侧传感器172进行定位(例如,在利用粘接剂将连接有柔性印刷基板174的一端部的外周侧传感器172固定在贯通孔58内的状态下,使平板状的工具与凹槽57的底面和柔性印刷基板174的一端部抵接,从而进行外周侧传感器172在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上相对于外周侧磁体162的定位),有助于提高外周侧传感器172相对于外周侧磁体162在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编码器10的检测精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编码器10应用于马达1,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编码器10应用于具有固定体和能相对于该固定体绕中心轴线旋转的旋转体的除马达1以外的驱动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粘接剂外周侧传感器172固定于传感器支架50的贯通孔68,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利用双面胶带等将外周侧传感器172固定于传感器支架50的贯通孔68。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周侧传感器172设置于传感器支架50的贯通孔68,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在传感器支架50上形成凹陷或缺口等来代替贯通孔。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面P1和第二定位面P2设置于传感器支架50的贯通孔68的内周面,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在传感器支架50上设置具有第一定位面P1和第二定位面P2的突部。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其范围内,能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件自由组合,或是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件适当变形、省略。

Claims (11)

1.一种编码器,用于具有固定体和能相对于该固定体绕中心轴线旋转的旋转体的驱动装置,且包括:磁体支架,该磁体支架以能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体,在该磁体支架的偏离所述中心轴线的位置固定有外周侧磁体;以及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支架,该传感器支架安装于所述固定体,在该传感器支架的沿所述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外周侧磁体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外周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支架具有分别供所述外周侧传感器抵接的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
所述第一定位面的法线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
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支架具有沿所述中心轴线贯穿所述传感器支架的贯通孔,
所述外周侧传感器通过粘接剂固定在所述贯通孔内,
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具有所述第一定位面和所述第二定位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一突出部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具有所述第一定位面,
所述第二突出部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且具有所述第二定位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承接部,该承接部从与所述磁体支架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重叠,且通过所述粘接剂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粘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以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相对的方式设置有第三突出部,
所述第三突出部具有承接部,该承接部从与所述磁体支架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重叠,且通过所述粘接剂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粘接。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器还包括编码器支架,
所述传感器支架经由所述编码器支架固定于所述固定体,
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传感器基板,
所述传感器基板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的与所述磁体支架相反的一侧,
所述传感器基板和所述传感器支架利用定位销相对于所述编码器支架定位,
所述外周侧传感器的面向所述磁体支架的一侧连接有柔性印刷基板的一端部,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传感器基板连接,
在所述传感器支架的面向所述磁体支架的表面设置有凹槽,
所述贯通孔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区域内,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所述一端部的面向所述磁体支架的表面与所述凹槽的面向所述磁体支架的底面齐平,
在所述凹槽内以封闭所述贯通孔的方式安装有导电性的屏蔽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通孔内,以在面向所述磁体支架的一侧仅有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所述一端部露出的方式填充有所述粘接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磁体支架的所述中心轴线所穿过的位置固定有中心磁体,
所述外周侧磁体呈包围所述中心磁体的环状,
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设置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且沿所述中心轴线贯穿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圆孔,
在所述传感器基板上设置有中心传感器,该中心传感器在所述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经由所述圆孔与所述中心磁体相对。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中,与所述第一定位面相对的部分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不抵接,与所述第二定位面相对的部分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外周侧传感器不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是马达,
所述马达包括:
构成所述固定体的马达壳体和/或定子;以及
构成所述旋转体的转子。
11.一种马达,包括:构成固定体的马达壳体和/或定子;以及构成旋转体的转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器。
CN201922101924.1U 2019-11-29 2019-11-29 编码器和马达 Active CN210833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1924.1U CN210833587U (zh) 2019-11-29 2019-11-29 编码器和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1924.1U CN210833587U (zh) 2019-11-29 2019-11-29 编码器和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3587U true CN210833587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0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1924.1U Active CN210833587U (zh) 2019-11-29 2019-11-29 编码器和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35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0954A (zh) * 2021-01-13 2021-03-16 江苏苏仪集团有限公司 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
WO2022021382A1 (en) * 2020-07-31 2022-02-0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otor encoder, motor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motor encod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1382A1 (en) * 2020-07-31 2022-02-0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otor encoder, motor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motor encoder
CN112510954A (zh) * 2021-01-13 2021-03-16 江苏苏仪集团有限公司 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5356B2 (ja) モータ
JP6904803B2 (ja) モータ
JP5718081B2 (ja) 磁気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エンコーダ付きモータ
CN111490646B (zh) 编码器、磁体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带编码器的电动机
CN210833587U (zh) 编码器和马达
JP2008185557A (ja) ロータリエンコーダの位置決めユニットと、これを有するロータリエンコーダ
CN111198340B (zh) 电动机
CN210839241U (zh) 编码器和马达
JP2020118591A (ja) 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エンコーダ付きモータ
CN214010763U (zh) 转向检测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JP7462030B2 (ja) 回転角度測定装置、回転角度測定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動モータ
JP2007113931A (ja) 磁気エンコーダ
JP7274294B2 (ja) エンコーダの製造方法、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エンコーダ付きモータ
JP2020118590A (ja) 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エンコーダ付きモータ
CN111486873B (zh) 磁体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磁体组装体及编码器
JP7250534B2 (ja) 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エンコーダ付きモータ
JP2023018200A (ja) 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エンコーダ付きモータ
CN111490643B (zh) 编码器及带编码器的电动机
JP7226105B2 (ja) 固定構造
CN114079356A (zh) 具有位置传感器的旋转机器
KR20180061953A (ko) 토크 인덱스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향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