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3755U - 一种输送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3755U
CN210593755U CN201921307878.4U CN201921307878U CN210593755U CN 210593755 U CN210593755 U CN 210593755U CN 201921307878 U CN201921307878 U CN 201921307878U CN 210593755 U CN210593755 U CN 210593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plate
connecting portion
layer
conveyer belt
lower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78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星
李战旗
李占杰
张占良
刘权寅
张松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Sanyuan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Sanyuan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Sanyuan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Sanyuan Rub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78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3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3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3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送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覆盖层、加强层、骨架层、耐磨层和下覆盖层,加强层包括若干块拼接块,相邻拼接块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扣合在拼接块上,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上开设有凹槽,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上固定有凸起,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扣合在拼接块上,凸起与凹槽相适配,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间插接有上弹性板和下弹性板,上弹性板位于加强层的顶部,下弹性板位于加强层的底部,上弹性板和下弹性板的中心处在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输送带不仅可以保证拼接层的拼接紧固度,还可以保证骨架层断裂后不会直接致使输送带最上层损坏,进而提高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带。
背景技术
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
但无论是输送带在生产完成后,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其均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弯折力,目前市场上的输送带内部结构中大部分结构采用的是搭接形式连接,但由于搭接的情况会影响输送带的平整度,因而目前市场上有部分的输送带其制作过程中的层结构有的是采用拼接方式,同时一般拼接层位于骨架层上下层,目前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拼接方式主要是沾粘及机械连接方式,采用沾粘方式拼接的层结构极易发生开缝现象,而完全采用机械连接方式又加大了输送带的磨损,同时,当输送带长期受弯折力或受到过重弯折力时,骨架层中的钢丝便会受力出现断裂现象,而骨架层上方的拼接层同样会受力弯曲,尤其是拼缝处,由于钢丝断裂拼接层的拼缝处不仅会受力出现断裂,还会使得钢丝穿过拼缝直接***至输送带的最上层,这样便导致输送带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因此,目前急需一种不仅可以保证拼接层的拼接紧固度,还可以保证骨架层断裂后不会直接致使输送带最上层损坏的输送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保证拼接层的拼接紧固度,还可以保证骨架层断裂后不会直接致使输送带最上层损坏,进而提高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覆盖层、加强层、骨架层、耐磨层和下覆盖层,所述加强层包括若干块拼接块,相邻所述拼接块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扣合在拼接块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上固定有若干个凸起,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扣合在拼接块上,所述凸起与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间插接有上弹性板和下弹性板,所述上弹性板位于加强层的顶部,所述下弹性板位于加强层的底部,所述上弹性板和下弹性板的中心处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T型结构,所述凸起的端部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为尼龙布或聚脂短纤维布。
优选的,所述上弹性板和下弹性板的长度不大于凹槽与凸起配合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上弹性板的长度不大于下弹性板的长度,所述下弹性板的长度为3-5cm。
优选的,所述上弹性板和下弹性板为弧形结构,所述上弹性板和下弹性板的弧形部安装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底部喷涂有散热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通过在加强层的拼接块间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同时在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凹槽,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凸起,同时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分别嵌置有上弹性板和下弹性板,这样即使是骨架层受弯折力断裂,在下弹性板的作用下钢丝也不会直接穿透至上覆盖层上,同时由于上弹性板的设置,当拼接块受到折弯力时,弹性块的弹力会对凸起有一个反压力,致使凸起无法脱离凹槽,保证了加强层的连接紧固性,进而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结构简单,连接方式简易便捷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以水平轴线为准的剖切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层的俯视图;
其中,1-上覆盖层;2-加强层;3-骨架层;4-耐磨层;5-下覆盖层;6-拼接块;7-第一连接部;8-第二连接部;9-凹槽;10-凸起;11-上弹性板;12-下弹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覆盖层1、加强层2、骨架层3、耐磨层4和下覆盖层5,其中加强层2由若干块拼接块6拼接而成,为保证加强层2的耐刺穿度,加强层2可以采用尼龙布或聚脂短纤维布,相邻拼接块6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为了保证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分别与拼接块6的扣合紧密度,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连接头,并在连接头扣合的部分上设置有若干个锯齿(图中未显示),第一连接部7的一端扣合在拼接块6上,第一连接部7另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9,第二连接部8的一端上固定有若干个凸起10,第二连接部8的另一端扣合在拼接块6上,将凸起10与凹槽9相适配,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间插接有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上弹性板11位于加强层2的顶部,下弹性板12位于加强层2的底部,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的中心处在同一直线上;当输送带受力弯折时,骨架层3的钢丝在长期受力或受严重弯折力的作用下会出现断裂而***至加强层2内,当拼接块6的拼接缝处出现钢丝断裂的现象时,钢丝便会***至下弹性板12内,当下弹性板12受到压力时,便会将压力传递至凹槽9与凸起10配合处,此时凸起10便会受到压力弯折而脱离凹槽9,当由于在凹槽9与凸起10上方嵌置有上弹性板11,此时上弹性板11在受到凸起10脱离凹槽9的张力,便会给其施加一个弹性压力,进而使得凸起10无法脱离凹槽9,保证拼接块6连接的紧固度,使其不会发生断裂,同时也防止钢丝直接***至上覆盖层1,保证了输送带的传输工作,同时提高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保证拼接块6的连接机构紧固度,同时便于安装加工。将凸起10设置为T型结构,同时将凸起10的端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并且凸起10可以采用弹性橡胶块,这样当受到弯折力时,凸起10与凹槽9间会存在有缓冲力,同时也加大了摩擦力,使得凸起10不易脱出凹槽9,保证了拼接块6的连接牢固度,进而防止钢丝断裂致使上覆盖层1破损。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防止凸起10受到弯折力而脱离凹槽9,将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的长度设置为不大于凹槽9与凸起10配合的长度,这样即使是凸块与凹槽9间出现脱离缝隙也不会完全脱离,因为其受到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的弹力约束。
更进一步说,为了更好地保证加强层2受到弯折力时,凸起10与凹槽9不出现脱离现象,同时钢丝不会插至上覆盖层1上。将上弹性板11的长度设置为不大于下弹性板12的长度,且下弹性板12的长度为3-5cm,优选4cm。
再进一步说,为了更好地提供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的缓冲力和反弹力,保证加强层2的强度,将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设置为弧形结构,且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的弧形部安装方向相同。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了防止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受摩擦力而过热,导致输送带内部层结构沾粘的结构松动,在耐磨层4的底部喷涂有散热层,其中散热层为喷涂在耐磨层4底部的散热剂,这样可以保证输送带的散热效果,提高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输送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覆盖层(1)、加强层(2)、骨架层(3)、耐磨层(4)和下覆盖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2)包括若干块拼接块(6),相邻所述拼接块(6)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所述第一连接部(7)的一端扣合在拼接块(6)上,所述第一连接部(7)另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9),所述第二连接部(8)的一端上固定有若干个凸起(10),所述第二连接部(8)的另一端扣合在拼接块(6)上,所述凸起(10)与凹槽(9)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间插接有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所述上弹性板(11)位于加强层(2)的顶部,所述下弹性板(12)位于加强层(2)的底部,所述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的中心处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0)为T型结构,所述凸起(10)的端部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2)为尼龙布或聚脂短纤维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的长度不大于凹槽(9)与凸起(10)配合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板(11)的长度不大于下弹性板(12)的长度,所述下弹性板(12)的长度为3-5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为弧形结构,所述上弹性板(11)和下弹性板(12)的弧形部安装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的底部喷涂有散热层。
CN201921307878.4U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输送带 Active CN210593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7878.4U CN210593755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输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7878.4U CN210593755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输送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3755U true CN210593755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6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7878.4U Active CN210593755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输送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37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1080A (zh) * 2021-01-22 2021-05-18 安徽芜湖宝丰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用的带式输送机断裂带面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1080A (zh) * 2021-01-22 2021-05-18 安徽芜湖宝丰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用的带式输送机断裂带面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0394B2 (en) Steel cord conveyor belt having a connecting hinge for coupling two belt ends
US8365906B2 (en) Steel cord conveyer belt with a connecting hinge for coupling two belt ends
CN210593755U (zh) 一种输送带
CN101687615B (zh) 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
KR100562120B1 (ko) 고부하 전동용 브이벨트
CN103635297B (zh) 用在绳锯机中的锯切绳
KR200454923Y1 (ko) 와이어로프 슬링의 이음쇠 보강부재
CN213018243U (zh) 一种软管及其软管接头连接结构
JPS58131386A (ja) 蠕動ポンプ用ホ−ス
CN218625773U (zh) 一种耐磨束线带
CN220181801U (zh) 一种轻型输送带接口
JP2000344319A (ja) コンベヤベルト及びその接合方法
KR100953956B1 (ko) 밴드형 타이
US20180259036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tension member and tension member
CN217075801U (zh) 一种耐酸碱耐磨输送带
CN214873176U (zh) 一种工业传输带用复合工业布
CN220550296U (zh) 一种送纬壳体
CN213833246U (zh) 超耐磨橡胶输送带
JP3464922B2 (ja) 高負荷伝動用vベルト
US20130306444A1 (en) Belt for a conveyor system
CN217634337U (zh) 一种新型门架树脂软管总成结构
CN219388882U (zh) 高韧性气动软管
CN213123827U (zh) 一种拖链电缆
CN218031884U (zh) 具有耐磨功能的输油橡胶胶管
KR20130075448A (ko) 케이블 정착구조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